水田水量转化的观测与模拟试验

水田水量转化的观测与模拟试验

一、稻田水量转换观测及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玲[1](2020)在《基于CERES-Wheat模型的小麦生长发育过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物模型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具,其能一定程度上模拟不同水分条件下作物的生长状况及作物对水分响应的特点,但仍存在不足。为了提高模型对小麦生长过程的模拟效果,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杨凌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CERES(Crop Environment Resource Synthesis)-Wheat模型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模拟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水分胁迫参数化方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冬小麦物候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函数并验证其适用性,以及构建和验证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参数化方法,最终比较不同叶面积指数方法模拟长时间序列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平。得到如下如下结论:(1)评估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CERES-Wheat模型的模拟水平基于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的不同受旱处理试验,利用CERES-Wheat模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评估各处理的物候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土壤水含量和产量的模拟结果,发现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物候期的模拟没有考虑水分胁迫的影响,其模拟结果与充分灌水条件下的模拟结果一致;而对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差。通过分析发现,造成模拟误差的主要源于不真实的水分胁迫参数化,因此,即使对充分灌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等主要变量,模型模拟也存在一定误差。(2)探明参数不确定性和水分胁迫参数化对小麦生长模拟的影响通过系统的模拟试验,分析了CERES-Wheat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水分胁迫参数化对小麦生长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通过GLUE(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方法校准的参数值与观测值有显着差异。在不考虑水分胁迫方法的条件下,GLUE校准参数与观测值吻合较好,进一步说明模拟的水分胁迫条件存在问题。因此,不真实的水分胁迫参数化严重影响了GLUE算法对校准参数的定位。此外,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水分胁迫参数化产生的模拟误差主要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模拟最敏感的参数来弥补,如叶热间距和籽粒大小。因此,若这些参数的取值存在异常,则能够说明模型结构存在缺陷。此外,通过分析参数不确定性对模型输出的影响,可知物候相关模拟在考虑和不考虑水分胁迫方法的条件下使用多组参数时,都能较好地捕捉到观测结果。而对于产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最终地上部生物量来说,由于不现实的水分胁迫参数化,该模型在不考虑水分胁迫方法条件下产生的偏差通常小于考虑水分胁迫方法条件下的偏差。(3)建立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物候期响应函数通过对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物候期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建立了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函数,即冬小麦的生长速率会随着土壤相对有效含水率的逐渐降低出现先急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过程,再到减速直至停止的过程,该过程是连续的。对建立的冬小麦物候期算法进行校准和验证,6个品种两个生长季拔节期和开花期的最大一致性指标分别为0.84和0.75。将新方法耦合至CERES-Wheat模型中进行模型验证,模拟的开花期期与成熟期的一致性指标能达到0.87。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土壤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物候期变化。优化后的响应函数可以更为合理地解释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物候期的影响。(4)建立叶面积指数新方法根据叶面积指数相对增长速率与作物生物量相对增长速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叶面积指数新方法,考虑到叶片中碳水化合物是在一定叶片氮含量的基础上合成的,并且氮是叶片重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新方法考虑了叶片氮含量的影响。将该方法耦合至CERES-Wheat模型中并将原模型的生物量方法进行简单修正,即计算生物量时也同时加入叶片氮含量。修正后的模型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及产量的模拟表现良好。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模拟结果的一致性指标最大能达到0.95和0.99。建立的叶面积指数新方法能够直接模拟出叶面积指数并且参数较少,增加了模型的适用性。(5)比较不同叶面积指数方法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首先汇总了多个主流作物模型中多种叶面积指数方法,将这些叶面积指数方法置于同一模型框架下模拟分析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的方法包括CERESWheat、WOFOST、FASSET、STICS、DAISY中的叶面积指数方法以及叶面积指数新方法,结果表明,所有方法能够抓住产量的时间序列变化,且多方法的平均值表现最优。DAISY模型和WOFOST模型分别低估和高估了产量,这与它们分别模拟的较低与较高的累积叶面积指数有关。对于多站点长时间序列的水分利用效率模拟来说,WOFOST方法总能产生最大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而不同方法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大致呈相反趋势。累积的叶面积指数越大,产量越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越高,群体水分利用效率越低,反之亦然。本文主要通过试验与模型相结合的手段,探究小麦生长过程的模拟,并对模型的不足进行改进。研究结果提高了模型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的模拟水平,对作物模型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且对构建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系统有积极作用。

范亚琳[2](2019)在《红壤地区坡面和流域尺度产沙及其有机碳流失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红壤丘陵区又是我国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严重。土壤侵蚀在破坏生产生活设施、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引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下降。而土壤有机碳作为表征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探明红壤区土壤侵蚀引起有机碳流失的状况,分析泥沙携带有机碳流失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对红壤区加强生态安全建设和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红壤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小流域作为红壤区最主要的地域单元,旱地水田交错分布,是主要的农事活动区。本研究以红壤坡耕地和红壤农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种培肥措施,包括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施化肥+秸秆覆盖(NPK+Str)、施化肥+水稻制生物质炭(NPK+BC)和施化肥+猪粪培肥(NPK+OM),研究坡面尺度(2015-2017)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侵蚀和泥沙有机碳流失的影响;通过网格采样,分析2012年不同深度下流域土壤有机碳及其空间变异特征;同时,通过监测2017年流域水体浊度的变化状况,分析了流域尺度侵蚀产沙及其有机碳流失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培肥措施下,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状况存在差异,地表径流表现为NPK+BC>CK>NPK>NPK+OM>NPK+Str(P<0.05);泥沙流失量表现为CK、NPK+BC、NPK>NPK+OM>NPK+Str(P<0.05),约有69%83%径流和70%90%侵蚀发生在花生生长季(4-8月)。2.与NPK相比,NPK+Str、NPK+BC和NPK+OM均显着增加有机碳含量(P<0.05),而有机碳流失总量以NPK+BC处理最多(C 52.1 t·km-2·a-1),NPK+OM和NPK+Str最少。泥沙中有机碳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78%以上泥沙有机碳流失量发生在花生生长季。说明NPK+Str和NPK+OM的培肥措施能有效减少红壤坡耕地土壤侵蚀,阻控有机碳流失,而NPK+BC由于生物质炭颗粒小、密度低而易流失,阻控土壤侵蚀效果并不显着。3.通过建立半变异函数,进行克里格空间插值来研究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显示,流域内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有机碳出现在表层(015 cm)积聚的现象。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015 cm)土壤有机碳受施肥和耕作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较深层(1530 cm)土壤有机碳则受土壤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更多。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都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递增趋势。4.利用OBS-3A和HOBO压力式水位计连续监测2017年流域水体浊度和径流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出口径流动态变化状况与降水关系密切(P<0.05),流域内全年泥沙流失量为738.77 t·km-2;有机碳在泥沙中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现象,泥沙携带有机碳流失总量为19.08 t·km-2,4-9月泥沙有机碳流失量占全年泥沙有机碳流失总量的88%。

王飞超[3](2018)在《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水分入渗及氮、磷再分布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的重要举措,含碎石土壤填料是海绵城市低影响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碎石大小、含量与土壤的组合方式都会对水分、溶质运移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工业固废制成的玻璃轻石与土壤进行混合,选择不同孔隙度、粒径、含量等三个因素分别与土壤配比后进行室内土柱积水入渗的全因子实验,分析了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对水分入渗过程、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以及全氮、全磷的再分布过程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玻璃轻石孔隙(J1、J3、J5)、粒径(0.2-2mm、2-5mm、5-10mm)和含量(15%、30%、45%)均会对水分累积入渗过程产生显着影响,其中J5-(0.2-2)-45%型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累积入渗量最大;J5-(5-10)-30%型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累积入渗量最小。从3种不同孔隙玻璃轻石配比累积入渗量的平均值可以看出J5>J3>J1,说明J5型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入渗的能力最大,J1型最小,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中的空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分的入渗。玻璃轻石孔隙、含量对土壤水分入渗率的影响非常显着(p<0.01)。对于J1型玻璃轻石,不同粒径条件下,随着玻璃轻石含量的增加,各层土壤含水量达到稳定的时间相同;对于J3型和J5型玻璃轻石,不同粒径条件下,随着玻璃轻石含量的增加,各层土壤含水量依次增加,表层积水在供水结束后迅速减小。(2)不同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水分垂向运移的同位素特征δD值随土层深度出现波动趋势。不同配比情况下不同入渗时间土壤水分垂向运移存在差异,但δD值均介于水源初始值与土壤初始值之间,表明在入渗过程中,入渗水与原始土壤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入渗第1天至第15天,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同位素差异明显,说明不同比例玻璃轻石的混合改变了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的过程。新水含量在土柱内所占比例总体呈现J3>J1>J5,其中J3-(5-10)最大,J1-(5-10)最小,J1-(2-5)趋于稳定。整体不同层间新水和旧水组成比例存在波动趋势,玻璃轻石粒径越大对雨水的蓄存能力越强,然而,J1中粒径最大的则表现出不同趋势。随着水分垂直运动和混合时间的延长,玻璃轻石材料对雨水的吸收能力增强,结果表明更多的雨水蓄存在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内,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类似海绵的作用。(3)不同配比情况下不同深度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差异较大,但平均较入渗前有所减少,表明伴随入渗过程土壤养分含量有所降低。在垂直剖面上,相比于入渗试验前,除20和70cm处土壤全氮含量稍有增加外,其它深度均为减少;除40和60cm处土壤全磷含量稍有增加外,其他深度均为减少。玻璃轻石含量和粒径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着的影响。(4)当玻璃轻石为J5孔隙度、粒径在0.2-2min的各含量时,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较入渗试验前增加;而当玻璃轻石J1孔隙度、含量45%各粒径时,以及J3-(5-10)-45%、J5-(2-5)-15%、J5-(5-10)-15%、J5-(5-10)-30%时,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较入渗试验前减少;当 J1-(0.2-2)-30%、J3-(0.2-2)-15%、J3-(0.2-2)-30%时,土壤全氮含量较入渗试验前减少,全磷增加。

马海燕[4](2016)在《大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降水入渗与土壤水分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生态水文过程受到了剧烈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复杂的活动中较为典型的影响着生态水文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作为生态水文研究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和土壤水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也十分明显,而降水入渗是地下水补给的重要形式,对地下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安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属于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多年干旱少雨,土壤盐碱化、沙化、荒漠化问题日益加重,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以大安市为研究对象,将3S技术与实验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系统开展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水文过程——降水入渗和土壤水分的模拟研究。(1)利用大安市1989、2000、2004和2008年四个时段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借助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影像处理,通过对影像的解译与判读,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构建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大安市土地利用分布图,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旱地、盐碱地和草地;建立单一动态度模型,滩地减少最为明显,水田增加速度最快;建立转移矩阵分析模型,盐碱地转化旱地的面积最多,草地次之,没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盐碱地。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和资料整理数据,耕地面积和水域面积都呈现出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二者面积的最大值都出现在近几年,这与“吉林省保障粮食生产的土地开发整治规划”中水利项目的投入与使用有重大关系。(2)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典型地段,进行表层样品和剖面样品的采集,在室内完成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土壤质地以及颗粒分级等工作,利用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了表层土壤水平方向与剖面的变化规律。研究区土壤主要为砂粒、粉粒和粘粒,其中砂粒含量最高,分布规律为西北多、东南少,而粉粒和粘粒的分布刚好与砂粒相反。表层土样的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容重的分布规律均为西北、西南和中东部多;剖面不同层的土样的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容重随深度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林地、旱地的三个参数都相对较小,而对应的则是荒草地、盐碱地等其值都相对较高。(3)将实验获取的土壤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以Arc GIS软件为平台,选用SWAT模型,结合DEM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降水入渗量的模拟。同时,引用降水入渗系数法对SWAT模型模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以此讨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降水入渗的影响。研究区单位面积降水入渗量最大的为林地,最小的为难利用地;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组合中草地-黑钙土和草地-草甸土降水入渗系数较大,盐碱地-碱土降水入渗系数较小。运行SWAT模型得到2008年平均降水入渗量的模拟结果为58.75mm,降水入渗总量2.65×108m3,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得到的2008年平均降水入渗量为59.23mm,降水入渗总量为2.67×108m3。两种方法得到的2008年降水入渗总量较2000年的数值相比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4)选取研究区主要作物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在气象数据、作物数据和土壤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灌溉数据,利用SWAP模型对该区的玉米进行了全生育期的模拟,同时分析了地表以下100cm土柱(根系层)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水量均衡情况,并利用2008年和2009年的数据进行模型的率定和检验。研究区土壤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灌溉入渗水,水分消耗主要为作物蒸腾、土壤蒸发、渗漏、作物截留与模拟土层的储水量变化,在玉米的生育期内,降雨量和灌溉量主要用于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模拟土柱的底部水流通量不大,在施行灌溉或者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土层存在着少量的深层渗漏的现象,但入渗的水量大部分仍储存于土层中,储水量较为稳定。在89月作物蒸腾十分强烈,导致土壤水变化较为剧烈,但仍处于不断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实验,应用SWAT模型和SWAP模型分别进行降水入渗量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模拟,进而为土地利用变化对降水入渗和对土壤水的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为近些年来在土地格局上发生较大变化的大安市在生态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冯保清[5](2013)在《我国不同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m3,水资源供需矛盾关系显着。同时,农业总用水量占我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其中,灌溉总用水量占农业总用水量的90%以上,而我国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0,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有较大差距。因此,节约用水、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用水效率的提高程度,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灌溉用水效率的表述和测度方法不一,对不同尺度用水效率的跟踪评价与管理还缺乏一套系统的程序与办法,给今后更好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系统开展不同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与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和灌溉用水现状,以及国内外灌溉用水效率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与管理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提出了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分析表征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理论方法,以及灌区、省级区域、全国等3个尺度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理论方法。以江苏省以及其省内柴塘大型灌区为例,系统叙述了灌区尺度、省级区域尺度和全国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过程和结果,并分别进行了评价。系统分析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以石津大型灌区为典型灌区,利用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分析了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最后,根据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对“十二五”末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预测,对“十二五”期间各省(区、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分解,并提出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监测、考核思路与方法。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灌溉用水效率相关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国内外在灌溉用水效率研究与应用方面存在口径不统一、以点带面等诸多问题,从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政府制定节水灌溉发展策略以及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角度,指出了合理界定现有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规范统一测算分析与评价的程序与标准,跟踪掌握不同尺度的灌溉用水效率现状,监测灌溉用水效率变化趋势,提出用水效率宏观管理和提高用水效率对策的重要性。(2)提出了我国不同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理论方法以及影响因素阐明了灌溉用水效率的内涵,说明统一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表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的出发点。提出了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不同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评价理论方法。提出了样点灌区选择的理论依据、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构建了基于样点灌区的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体系。确定了从灌区、省级区域、全国等3个尺度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评价的步骤和方法。经对影响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灌区自然条件、灌区类型和规模、灌溉工程状况、灌水技术、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降水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成负相关关系,一般与灌区灌溉规模成反比;提水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低于井灌区,自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低于井灌区和提水灌区低;灌区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的主要工程措施,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以及非充分灌溉技术等,以及减小畦田规格等是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主要技术措施。(3)系统评价了灌区、省级区域和全国等3个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江苏省及其柴塘大型灌区为例,系统叙述了灌区尺度、省级区域尺度和全国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测算过程和结果,并分别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2个省级区域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超过0.55的省份有9个、占28%,0.45~0.55的有15个、占47%,0.35~0.45的有8个、占25%;在6个分区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华北、东北、东南、西北、中部、西南。对灌i既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灌区规模越大,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就越低,反之系数就越高;小型、纯井灌区在各省中所占比重与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加强用水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对于纯井灌区,微灌、喷灌、管道输水地面灌、防渗渠道地面灌、土质渠道地面灌等5种灌溉类型灌溉面积占其灌溉面积比例,对纯井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4)系统分析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2006~2010年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方面,大多数省份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总体上呈现缓慢增大趋势,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各省(区、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的幅度有限、进一步提尚的难度加大;在空间变化方面,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南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系数一般高于同纬度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系数增幅空间变化方面,西南、西北及南方地区的系数增幅普遍大于东部及东北平原地区,水资源量丰富、经济发展缓慢省份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幅较小;在各向同性假设条件下,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变异的变程为650km左右,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性。(5)系统分析了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借助于分布式水循环模型,首先对石津灌区灌溉条件下的地表、土壤、地下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测算出现状条件下全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5,其中渠灌区片、井渠结合灌区片、纯井灌区片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380、0.476和0.689;然后模拟了各种节水措施情景下的水循环变化及其对应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了影响灌区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多种措施的组合效应进行评估,最后分析得出了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阈值为0.64,其中渠灌区片、井渠结合灌区片、纯井灌区片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分别为0.57、0.62和0.76。(6)首次初步系统提出了我国灌溉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综合管理对策阐明了在我国严峻的水资源条件下,为落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我国灌溉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进行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到2015年,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是可行的。采用因素与趋势分析法,对2011-2015年各省(区、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分解。研究提出了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监测方案。根据用水效率红线考核要求,提出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目标考核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主要考核内容,以及主要配套措施等;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区提高对策。下一步需要加强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与阈值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探讨基于遥感技术的有关指标动态评价监测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办法,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王开然[6](2013)在《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氮的运移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以贵州为中心的、面积约60万km2的碳酸盐岩山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地区。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岩溶地下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地下水资源全面告急,保护岩溶地下水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在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但是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化肥、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牲畜粪水任意排放等现象随处可见,西南岩溶区3066条地下河面临多重污染的挑战,正受到变为排污下水道的威胁,同时也造成了地下水氮污染十分普遍,因此减少岩溶地下水“三氮”污染对于保证人民生活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岩溶地下水“三氮”污染状况以及氮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非岩溶区,对于岩溶区,特别是峰林平原区地下水系统氮污染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桂林东区峰林平原为例,利用地下水示踪试验查明该区岩溶含水层的连通状况,揭示峰林平原岩溶含水层结构特征,并利用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研究该区岩溶水系统氮的分布、变化和来源,探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从示踪试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流向与流速差异较大,主要流向为北西和南西两个方向,而流速主要反映了不同的含水介质类型。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区岩溶含水介质比较均匀,通道相对复杂多变。从地下水运移特点来看,地下水流速较慢,最大视流速与平均视流速之比为3.98,同样表明该区地下岩溶相当发育,主要以岩溶裂隙为主,地下水运移路径非常复杂,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岩溶裂隙网,地下水流呈面状运移。同时也说明峰林平原区相对于岩溶山区峰丛洼地而言,地下水的更新速率较慢,存在较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在雨季,桂林东区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在0.088~46.69mg/L,平均值为12.52mg/L,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0mg/L;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均较低,仅有3个点检测出氨氮的存在。而在旱季,该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有所降低,平均为8.8mg/L,超标率也大幅下降;而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有所增加,可能与冬季温度较低,微生物硝化作用速率减慢有关。由此可见,该区地下水中氮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硝态氮,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较严重的威胁。虽然该区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并不高,但是从岩溶区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氮循环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硝态氮含量关系的分析,我们发现居民生活区硝酸盐污染最严重,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的为水田种植区,其次为蔬菜种植区和其他未利用地区,蔬菜、水田混种区以及其他未利用地区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均未超标。对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815N值范围为5.54‰-25.43‰,δ18O值范围在3.18%‰~13.21%‰,基本上落在粪便或污水的10%‰~20%‰和土壤有机氮的4%‰-9%‰范围之内,表明该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为家畜粪便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有土壤有机氮和化肥的混合。其中分布在径流排泄区的采样点NO3-的N、O同位素比值在1.3-2的变化范围内,表明有反硝化作用的发生,而分布在补给区的采样点N03-的N、O同位素比值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表明反硝化作用不明显,似乎不是影响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叶芳毅[7](2010)在《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水稻生产潜力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作物生产潜力模型,根据环境影响因子来预测特定区域的粮食作物产量,分析环境的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从而为政府部门实施正确的环境和农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这对于加快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保护农业环境和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不尽合理,使得该地区土壤环境呈下降的趋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基于此,本研究将以南方红壤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稻模型的遴选与应用探讨环境因子及管理措施等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本文选取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为实验站点,对各水稻模型进行筛选验证,得到以“机制法”为基础的水稻模拟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水稻模拟模型推广应用到洞庭湖区域,收集水稻产量影响因子数据,得到洞庭湖区域2003年-2007年水稻模拟产量和土壤肥力指数,对模拟产量进行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稻产量高产区主要集中于常德大部、长沙东部及岳阳东北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以“机制法”为基础的水稻模拟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洞庭湖区域水稻的实际产量,模拟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偏差范围为5%-15%;(2)土壤特性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有机质、速效磷、pH值是影响水稻常量的主要因素。(3)生态环境对水稻产量影响巨大,由环境恶化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酸化及极端气候条件对水稻产量影响巨大,造成当年水稻产量欠收。

马水英[8](2010)在《虚拟水区域转移评估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短缺是我国2l世纪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利用投入产出法从国家和城市的角度对各行业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贸易中隐含资源与环境要素的进出口结构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各行业的用水系数和进出口贸易中的虚拟水量。结果显示对于直接用水系数较大的行业,可以在缺水地区适当的限制其发展,在富水地区鼓励其发展,而对于间接用水系数较大的行业,它们如果是作为缺水地区的主导产业,则需要加大中间投入依靠进口的比例或者调入的比例,这样就不会对本地区的水资源产生过分严重的影响。另外,中国向国外转移了大量的虚拟水,中国净出口虚拟水总量由2002年的181.53×108 m3增加到了2007年的363.16×108 m3。而在与一些主要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国向这些国家出口了大量的虚拟水(美国、日本和欧盟),其中完全用水系数大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净出口虚拟水状态。利用投入产出法从城市角度计算了天津市各行业的用水系数和天津市调入调出的虚拟水量后发现,天津市从2002年的虚拟水净调出地区,转变成了2007年的虚拟水净调入地区,实现这种转变主要是由于天津市对高耗水行业的调整,由原来的净调出调整为现在的净调入,如农业、化学工业和纺织服装业等完全用水系数很大的行业。其次是加大了对高产出低耗水行业的进口和调入,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仪表业和其他工业。针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虚拟水的流动情况,建立了基于贸易中隐含资源与环境要素的进出口结构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方案设定和求解,发现不论是以GDP最大为目标还是以COD、CO2排放最小为目标,一些行业的调整方向都是一致的,而其他行业进出口贸易的调整则随目标的不同而不同。

曾成[9](2009)在《湿亚热带岩溶系统水文水化学对不同土地利用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地区环境容量低,是一种同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区。中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特别是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湿亚热带岩溶连片分布区—西南岩溶区最为重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将会造成岩溶区土地退化,发生石漠化现象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将制约中国西南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为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西南湿亚热带岩溶区出现的石漠化现象进行监测与治理。然而,在岩溶石漠化监测与治理中由于对岩溶动力系统运行规律,特别是CO2、水、土、温度等与人类生存条件有密切联系的运行规律缺乏足够认识,以致于石漠化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不是很完善。岩溶动力系统中的水,不但是岩溶动力系统的枢纽,而且通过它与生物圈、人类活动、大气圈联系,使它们积极参与岩溶作用,为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下湿亚热带岩溶水系统水文水化学的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题,选择了贵州省三个湿亚热带岩溶试验点进行研究,研究点为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普定县陈旗、灯盏河岩溶泉系统,以及原始森林覆盖下的荔波县板寨岩溶地下河系统,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陈旗、灯盏河岩溶泉系统与板寨地下河系统为闭合系统,汇水面积分别为:陈旗1.3187km2,灯盏河2.8247 km2,板寨19.3043km2,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中陈旗、灯盏河岩溶泉系统内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并发生一定程度的土质为主坡地的石漠化现象。板寨岩溶地下河系统内主要为喀斯特原始森林,人类的活动仅局限于洼地、谷地底部较平坦地区的水田耕作,而石质为主坡地未出现石漠化现象。(2)陈旗、灯盏河与板寨岩溶水系统的最枯径流模数都在同一数量级上,表明原始森林覆盖良好但土壤较少的岩溶水系统其枯季径流量并没有显着高于有土壤覆盖并发生一定程度石漠化现象的岩溶水系统,说明裸岩喀斯特森林调节枯水期径流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时说明土壤在调节水文过程中的重要性值得特别关注。(3)通过暴雨条件下岩溶水系统水化学过程变化和岩溶地下水流量衰减分析,推得陈旗、灯盏河与板寨岩溶水系统以管道流为主。可以根据岩溶泉水中CO2的变化情况推断陈旗、灯盏河的水田垂直渗透率较低。通过场雨的分析,得出裸岩喀斯特原始森林配合森林滞留泉子系统具有巨大的截留效应,而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质岩溶区,当植被被破坏并代之以农业用地以后,其系统蓄水容量将减小。(4)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季节尺度上陈旗、灯盏河与板寨岩溶水系统集中排泄点的水化学日动态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岩溶水系统排泄点水化学日动态强度有所不同,表现为有土壤覆盖的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岩溶水系统,其排泄点水化学指标中Pco2日动态强度要高于植被覆盖良好但岩石裸露系统排泄点的强度。说明岩溶水系统中土壤有着关键的作用,这间接说明了应加强石漠化评定标准的研究,区分土质为主石漠化和石质为主石漠化的重要性。(5)结合由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动态变化解释、枯季流量衰减分析得出所研究区是以管道流为主的岩溶水系统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统计出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陈旗、灯盏河岩溶泉系统的下垫面参数,将这些参数带入分布式水文模型—SWMM模型中,对模型进行了率定、检验,结果显示其确定性系数基本在0.75以上,模型有效。该模型考虑了土地利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土地利用下岩溶水系统水文水化学响应。最后,利用该模型,以陈旗岩溶泉为例,调整了土地利用参数,模拟了退耕还林后的情景,发现该岩溶水系统的排泄总量有所减少,洪峰有所消减。

张鹏[10](2009)在《梯级提水灌区水盐运移动态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提高灌区现有土地生产能力,改良与开发利用盐碱化土地以及防治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已成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土壤水盐运动、农田排水、水资源、水质环境、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知识,针对梯级提水灌区土壤的特点,利用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方法,对梯级提水灌区水盐运移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推求出灌水条件下一维梯级提水灌区水盐运移过程的简单数学模型。探讨了梯级提水灌区土壤水盐运移机理与回归水灌溉潜力,为灌区盐碱地改良、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及灌区水环境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很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景电灌区盐碱地现场调查、长期地下水监测系统观测和室内一维积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试验,分析一维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土壤初试含水量对盐分分布的影响,建立一维积水入渗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对灌溉冲洗水入渗条件下土壤中水分和盐分运移的过程、规律和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土壤水盐运移和盐碱地研究动态与趋势,指出了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景电灌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盐碱地形成的原因;第三章对灌区盐碱地进行大量现场调查,分析盐碱地水样和土样,研究其成因;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对灌区土壤水盐运移的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五章在灌区盐碱地试验区进行现场监测试验和室内一维积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试验,建立一维积水入渗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对灌溉冲洗水入渗条件下土壤中水分和盐分运移的过程、规律和机理等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前几章的研究结论,第六章提出了灌区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及水环境保护措施;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通过研究景电灌区水盐运移动态规律,发现影响灌区水盐运移的两大因子是引水积盐因子和排水脱盐因子。通过建立模型及室内试验,提出水盐运移影响作物生长的地下水临界深度及排水过的理想间距。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对梯级提水灌区土壤水盐运移机制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推求模拟土壤水盐运移过程简单而适用的数学模型,并对灌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及水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稻田水量转换观测及模拟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水量转换观测及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ERES-Wheat模型的小麦生长发育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作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2.2 主要的小麦生长模型
        1.2.3 主要的物候期模型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DSSAT模型
        2.1.1 气象模块
        2.1.2 土壤模块
        2.1.3 SPAM模块
        2.1.4 通用作物模型(CROPGRO)
        2.1.5 单个作物模块
        2.1.6 管理模块
        2.1.7 虫害模块
        2.1.8 模型所需数据
        2.1.9 DSSAT中遗传参数的估计
        2.1.10 模型源代码编译
    2.2 数据来源
    2.3 统计指标
第三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CERES-WHEAT模型的模拟评估
    3.1 CERES-Wheat模型的输入数据
        3.1.1 气象数据
        3.1.2 土壤数据
        3.1.3 田间管理数据
        3.1.4 田间观测数据
        3.1.5 模型参数的确定
    3.2 CERES-Wheat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3.3 CERES-Wheat模拟水分胁迫下小麦的生长发育
    3.4 分析模拟误差的原因
    3.5 小结
第四章 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水分胁迫参数化对小麦生长模拟的影响
    4.1 数据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
        4.1.2 GLUE方法
        4.1.3 EFAST方法
    4.2 结果
        4.2.1 CERES-Wheat模型的模拟结果
        4.2.2 CTL参数集在不考虑水分胁迫参数化方法的模拟结果
        4.2.3 比较CTL和 GLUE参数集的模拟结果
        4.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5 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水分胁迫方法对模型输出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冬小麦物候期对水分胁迫响应函数的建立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冬小麦物候期方法的校准与验证
        5.2.2 CERES-Wheat模型改进物候期方法前后对比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叶面积指数新方法的建立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
        6.2.1 叶面积指数新方法的校准
        6.2.2 叶面积指数新方法的验证
    6.3 小结
第七章 不同叶面积指数方法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7.1 区域选取和模型校准
        7.1.1 区域选取
        7.1.2 模型校准与验证
    7.2 水分利用效率含义和计算方法
    7.3 不同LAI方法计算方法
        7.3.1 CERES-Wheat模型中LAI的模拟过程
        7.3.2 WOFOST模型中LAI的模拟过程
        7.3.3 FASSET模型中LAI的模拟过程
        7.3.4 STICS模型中LAI的模拟过程
        7.3.5 DAISY模型中LAI的模拟过程
        7.3.6 新方法中LAI的模拟过程
    7.4 结果分析
        7.4.1 模型校准与验证
        7.4.2 不同LAI方法下LAI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比较分析
        7.4.3 不同LAI方法下产量的比较分析
        7.4.4 不同LAI方法下WUE比较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红壤地区坡面和流域尺度产沙及其有机碳流失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1.2.2 有机碳流失的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1.3.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2.1 侵蚀小区布设
        2.2.2 流域尺度监测指标
        2.2.3 降水数据监测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1 侵蚀小区采样
        2.3.2 全流域采样
        2.3.3 流域出口泥沙采样
    2.4 数据处理与计算
        2.4.1 坡面产流产沙监测
        2.4.2 流域水位到水量的转换计算
        2.4.3 流域出口水体浊度与含沙量的转换计算
        2.4.4 流域出口泥沙流失总量的计算
        2.4.5 半变异函数与克里格插值
第三章 坡面尺度产沙及其有机碳流失特征与影响机制
    3.1 培肥措施对坡耕地地表产流的影响
    3.2 培肥措施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3.3 培肥措施对坡耕地泥沙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4 培肥措施对坡耕地泥沙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3.5 讨论
        3.5.1 培肥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3.5.2 培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产沙与有机碳流失
    4.1 流域土壤有机碳的描述性统计
    4.2 流域土壤有机碳的半变异函数
    4.3 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
    4.4 流域出口径流及产沙年际变化状况
    4.5 流域泥沙有机碳流失的变化状况
    4.6 讨论
        4.6.1 农田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4.6.2 农田小流域产沙及泥沙有机碳流失影响因素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3)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水分入渗及氮、磷再分布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1.2.2 玻璃轻石材料应用
        1.2.3 含碎石土壤对水分入渗的影响
        1.2.4 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1.2.5 土壤养分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制备
    2.2 样品测试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验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水分入渗
        2.3.3 氢氧同位素示踪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水分入渗过程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
    3.1 不同配比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下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分析
        3.1.1 不同玻璃轻石含量、粒径以及孔隙度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3.1.2 不同玻璃轻石含量、粒径以及孔隙度对入渗率的影响
    3.2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不同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
        3.2.1 J1型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体积含水量分布特征
        3.2.2 J3型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体积含水量分布特征
        3.2.3 J5型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体积含水量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分析
    4.1 氢氧同位素垂向运移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4.2 基于同位素质量平衡定量分割水源
        4.2.1 J1型配比新旧水组成特征
        4.2.2 J3型配比新旧水组成特征
        4.2.3 J5型配比新旧水组成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氮、磷在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中的再分布过程分析
    5.1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中土壤氮磷分布特征
        5.1.1 土壤全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
        5.1.2 土壤全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
    5.2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5.2.1 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入渗过程氮、磷再分布特征
        5.2.2 玻璃轻石含量对氮、磷再分布的影响
        5.2.3 粒径对氮、磷再分布的影响
        5.2.4 孔隙度对氮、磷再分布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大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降水入渗与土壤水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UCC研究现状
        1.2.2 生态水文学的发展
        1.2.3 LUCC与土壤水关系研究现状
        1.2.4 LUCC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气象
        2.2.2 水文
        2.2.3 地形地貌
        2.2.4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2.2.5 土壤类型与植被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层系统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2.3.3 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
    2.4 人口与经济
    2.5 存在的环境问题
第三章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3.1 遥感影像的处理与解译
        3.1.1 数据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图像融合
        3.1.4 土地利用分类与目视判读
        3.1.5 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检验
        3.1.6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3.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型分析
        3.2.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2.2 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析
    3.3 大安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水分特征及变化规律
    4.1 土壤采样点的布设与样品采集
        4.1.1 土壤采样点的布设
        4.1.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4.2 土壤物理参数的测定
        4.2.1 烘干法测定土壤质量含水量
        4.2.2 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
        4.2.3 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测定
        4.2.4 Wilcox法测定田间持水量
        4.2.5 筛分法测定土壤质地
    4.3 土壤质地变化规律
        4.3.1 土壤质地测定结果
        4.3.2 土壤质地空间变化规律
    4.4 土壤水分基本参数变化规律
        4.4.1 土壤水分基本参数地理空间变化规律
        4.4.2 土壤水基本参数随深度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降水入渗的影响
    5.1 SWAT模型的原理与结构
    5.2 SWAT模型的数据处理步骤及方法
        5.2.1 DEM的导入
        5.2.2 水系嵌入及河网定义
        5.2.3 土地利用图的处理与转化
        5.2.4 土壤类型图的处理与转化
        5.2.5 气象数据
        5.2.6 模型的运行
    5.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降水入渗量的影响
        5.3.1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3.2 降水入渗系数法确定降水入渗量
        5.3.3 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模拟
    6.1 SWAP模型
        6.1.1 SWAP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6.1.2 SWAP模型的原理
        6.1.3 SWAP模型的基本结构
        6.1.4 SWAP模型数据来源与输入
        6.1.5 模型率定与校验
    6.2 模型运行结果
        6.2.1 模拟土层底部水流通量分析
        6.2.2 土壤储水量的变化分析
        6.2.3 作物蒸腾量与土壤蒸发量
        6.2.4 田间水平衡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不同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灌溉用水效率研究进展
        1.3.1 灌溉效率
        1.3.2 水分生产率
        1.3.3 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方法
        1.3.4 灌溉用水效率阈值
    1.4 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不同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理论与方法
    2.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
    2.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2.2.1 自然条件
        2.2.2 灌区规模与类型
        2.2.3 工程措施与灌水技术
        2.2.4 灌区灌溉管理水平
        2.2.5 农艺节水措施
    2.3 灌概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尺度与评价方法
    2.4 灌区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方法
        2.4.1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过程
        2.4.2 典型田块选择
        2.4.3 典型田块亩均净灌溉用水量观测与分析方法
        2.4.4 灌区年净灌溉用水总量测算
        2.4.5 灌区年毛灌溉用水总量计算与分析
        2.4.6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
    2.5 省级区域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方法
        2.5.1 样点灌区选择
        2.5.2 省级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方法
    2.6 全国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
        2.6.1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体系构建
        2.6.2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评价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尺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评价
    3.0 柴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评价
        3.0.1 柴塘灌区基本情况
        3.0.2 柴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3.1 江苏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评价
        3.1.1 江苏省灌区基本情况
        3.1.2 江苏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分析过程
    3.2 江苏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合理性分析
    3.3 各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评价
    3.4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评价
        3.4.1 全国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现状
        3.4.2 全国灌区灌溉用水情况现状
        3.4.3 全国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
        3.4.4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
        3.4.5 全国分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特征分析
        3.4.6 不同因索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4.1 全国灌概水有效利用系数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4.2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变化规律分析
        4.2.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值的空间变化规律
        4.2.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幅的空间变化规律
    4.3 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4.4 全国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布规律
        4.4.1 不同规模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布规律
        4.4.2 纯井灌区不同灌溉类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布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研究
    5.1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评价
        5.1.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研究思路
        5.1.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评价框架
    5.2 灌区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模型
        5.2.1 灌区农田水循环过程
        5.2.2 灌区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模型概述
    5.3 石津灌区概况
        5.3.1 地理位置
        5.3.2 气候特点
        5.3.3 水利工程概况
        5.3.4 社会经济概况
        5.3.5 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5.4 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
        5.4.1 石津灌区水循环模型构建
        5.4.2 模型率定与验证
        5.4.3 石津灌区水循环分析
        5.4.4 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
    5.5 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分析
        5.5.1 石津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
        5.5.2 渠系节水改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5.3 引水灌溉调配方式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5.4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5.5 田间节水耕作技术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5.6 喷微灌等技术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5.7 灌区管理水平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5.8 综合措施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我国灌溉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研究
    6.1 “十二五”末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预测
        6.1.1 预测方法
        6.1.2 预测过程
    6.2 “十二五”期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分解
        6.2.1 “十二五”期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解方法
        6.2.2 “十二五”末各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解
        6.2.3 2011-2014年各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解
    6.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监测方案
    6.4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红线考核
    6.5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区提高对策
        6.5.1 工程措施
        6.5.2 管理措施
        6.5.3 农艺措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编书籍
    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6)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氮的运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含水层及地下水系统
        1.2.2 地下水中氮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机理
        1.2.3 氮流失的研究
        1.2.4 环境稳定~(15)N、~(18)O同位素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中的应用
    1.3 研究区前人研究成果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水文地质
        2.1.3 人类生产活动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地下水示踪试验
        2.2.2 水样采集与测试
        2.2.3 同位素测试
第3章 峰林平原地下水系统岩溶含水层结构特征
    3.1 示踪剂接收情况
    3.2 岩溶地下水流速
    3.3 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及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峰林平原地下水系统三氮分布特征
    4.1 区域水化学特征
        4.1.1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
        4.1.2 地表水
        4.1.3 地下水
    4.2 三氮分布特征
        4.2.1 三氮的环境化学意义
        4.2.2 硝态氮分布特征
        4.2.3 氨氮分布特征
        4.2.4 亚硝态氮分布特征
        4.2.5 硝态氮与水中各离子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氮污染影响因素
        4.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污染的影响
        4.3.2 降水入渗的影响
        4.3.3 地层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峰林平原地下水氮同位素特征与氮源识别
    5.1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理论的应用
    5.2 桂林东区地下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5.3 反硝化作用的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水稻生产潜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1.2.1 气候因素
        1.2.2 土壤性质
        1.2.3 土壤性质管理措施
        1.2.3.1 施肥模式
        1.2.3.2 水分管理
        1.2.3.3 病虫害防治
    1.3 国内外水稻模型研究发展概况
        1.3.1 作物模型发展历史简介
        1.3.2 水稻模型的介绍和比较
        1.3.2.1 CERES-Rice模型
        1.3.2.2 ORYZA2000模型
        1.3.2.3 RCSODS模型
        1.3.2.4 YIELD模型
        1.3.2.5 水稻生产潜力逐级递减模型
    1.4 水稻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1 模型尺度化问题
        1.4.2 影响因子问题
        1.4.3 模型标准化问题
        1.4.4 模型实际应用问题
        1.4.5 加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的结合
    1.5 小结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洞庭湖区域概况
        2.1.1.1 自然条件
        2.1.1.2 农业经济条件
        2.1.1.3 管理技术水平
        2.1.2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
        2.2.4 技术路线
        2.2.5 数据收集和处理
第3章 水稻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3.1 以"机制法"为基础的土地生产潜力模型
        3.1.1 研究原理
        3.1.2 模型组成
        3.1.2.1 光合生产潜力
        3.1.2.2 光温生产潜力
        3.1.2.3 气候生产潜力
        3.1.2.4 土地生产潜力
    3.2 FAO-AEZ模型的修正模型
        3.2.1 研究原理
        3.2.2 模型计算
        3.2.2.1 计算标准作物生物量
        3.2.2.2 计算光温生产力
        3.2.2.3 计算气候生产潜力
        3.2.2.4 计算土地生产潜力
        3.2.3 参数确定
    3.3 小结
第4章 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水稻生产力模型验证
    4.1 实验安排及数据处理
        4.1.1 水稻品种的选择和生育期调查
        4.1.2 土壤特性测定
        4.1.2.1 土壤采样及样品制备
        4.1.2.2 测定方法和分析方法介绍
    4.2 模型验证
        4.2.1 模型数据处理
        4.2.2 对以"机制法"为基础的模型的验证
        4.2.3 对FAO-AEZ模型的修正模型的验证
    4.3 小结
第5章 水稻生产潜力模型在洞庭湖区域的推广应用
    5.1 背景条件假设
    5.2 研究结果
    5.3 结果分析
        5.3.1 空间差异分析
        5.3.2 时间差异性分析
        5.3.3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虚拟水区域转移评估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水资源现状
        1.1.2 虚拟水、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战略
        1.1.3 虚拟水的研究意义
    1.2 虚拟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虚拟水理论的研究
        1.2.2 虚拟水量化的研究
        1.2.3 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流的研究
        1.2.4 水足迹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内容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国家和城市尺度的虚拟水贸易分析
    2.1 投入产出分析法
        2.1.1 各种用水系数的计算
        2.1.2 贸易中虚拟水量的计算
    2.2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虚拟水的投入产出分析
        2.2.1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2.2.2 投入产出分析
        2.2.3 各行业进出口贸易中虚拟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2.3 天津市虚拟水贸易分析
        2.3.1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2.3.2 投入产出分析
        2.3.3 天津市进出口贸易中的虚拟水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贸易中隐含资源与环境要素的进出口结构优化配置
    3.1 目标函数
    3.2 约束条件
        3.2.1 虚拟水总量约束
        3.2.2 宏观经济模块
        3.2.3 社会模块
        3.2.4 环境保护模块
        3.2.5 行业调整约束
    3.3 方案设定
    3.4 参数确定
        3.4.1 数据来源
        3.4.2 参数确定
    3.5 模型求解和分析
        3.5.1 模型求解
        3.5.2 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湿亚热带岩溶系统水文水化学对不同土地利用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项目资助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与地质概况
    2.1 陈旗与灯盏河岩溶泉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层与地质构造
        2.1.2.1 地层
        2.1.2.2 构造
    2.2 板寨岩溶地下河系统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1.1 地形地貌
        2.2.1.2 气候
        2.2.1.3 水文
        2.2.2 地层与地质构造
        2.2.2.1 地层
        2.2.2.2 构造
        2.2.2.3 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文地质与土地利用调查
    3.1 水文地质调查
        3.1.1 普定陈旗、灯盏河岩溶泉系统
        3.1.1.1 含水介质特征
        3.1.1.2 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
        3.1.1.3 岩溶泉系统边界
        3.1.2 荔波板寨岩溶地下河系统
        3.1.2.1 含水介质特征
        3.1.2.2 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
        3.1.2.3 板寨地下河系统主径流带及其分支系统的划分
        3.1.2.4 岩溶地下河系统的边界
        3.1.2.5 板寨地下河是否全排型地下河出口的讨论
    3.2 土地利用调查
        3.2.1 普定陈旗、灯盏河岩溶泉系统
        3.2.2 板寨岩溶地下河系统
        3.2.3 土地利用情况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水文水化学指标监测
    4.1 野外监测仪器
        4.1.1 野外自动监测仪
        4.1.2 野外水化学滴定仪
    4.2 样品采集、分析测试仪器、方法
    4.3 流量测定
        4.3.1 普定陈旗、灯盏河岩溶泉流量测定
        4.3.1.1 陈旗岩溶泉流量计算
        4.3.1.2 灯盏河岩溶泉流量计算
        4.3.2 板寨岩溶地下河流量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岩溶水季节尺度水文水化学过程分析
    5.1 岩溶水二氧化碳分压与方解石饱和指数的计算
        5.1.1 岩溶水电导率与水中主要离子浓度间线性关系的建立
        5.1.2 方解石饱和指数与二氧化碳分压的计算
    5.2 岩溶水系统排泄区水化学特征
    5.3 岩溶水系统排泄区水化学动态
        5.3.1 水温
        5.3.2 CO_2分压
        5.3.3 电导率
        5.3.4 pH值
        5.3.5 方解石饱和指数Sic
    5.4 岩溶水系统水化学特征
    5.5 稳定氧同位素的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岩溶水暴雨尺度水文水化学过程分析
    6.1 研究区日降雨分布特征
        6.1.1 陈旗、灯盏河日降雨分布特征
        6.1.2 板寨日降雨分布特征
    6.2 暴雨效应分析
        6.2.1 陈旗、灯盏河暴雨效应分析
        6.2.2 板寨暴雨效应分析
    6.3 岩溶地下水流量衰减分析
        6.3.1 陈旗、灯盏河岩溶泉流量衰减分析
        6.3.2 板寨岩溶地下河排泄流量衰减分析
        6.3.3 流量衰减分析结果讨论
    6.4 系统水均衡计算
        6.4.1 陈旗、灯盏河岩溶泉水均衡计算
        6.4.2 板寨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均衡计算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岩溶水系统水化学动态识别
    7.1 小波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简介
    7.2 研究区季节尺度上水化学指标日动态信号识别与处理
        7.2.1 板寨岩溶地下河
        7.2.2 陈旗、灯盏河岩溶泉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SWMM模型的原理与方法介绍
    8.1 SWMM模型简介
        8.1.1 SWMM模型的发展
        8.1.2 SWMM模型在岩溶水研究中的尝试
        8.1.3 SWMM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8.2 模型原理和计算方法
        8.2.1 子流域概化
        8.2.2 产流计算模型
        8.2.3 下渗计算模型
        8.2.4 地面汇流计算方法
        8.2.5 地下水计算模型
        8.2.6 管网汇流计算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不同土地利用下岩溶水系统水文模型构建
    9.1 模型参数获取所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简介
    9.2 SWMM模型参数获取
        9.2.1 陈旗岩溶泉SWMM模型参数
        9.2.2 灯盏河岩溶泉SWMM模型参数
    9.3 土地利用变化的SWMM模型预测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10.3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梯级提水灌区水盐运移动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梯级提水灌区水盐动态的意义
        1.3.2 研究回归水灌溉潜力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1 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1.4.2 盐碱地改良及农田排水状况研究
        1.4.3 回归水灌溉潜力状况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景电灌区基本概况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气象及社会经济情况
        2.1.2 灌区的地层岩性和土壤特性
        2.1.3 灌区水文地质特征
    2.2 灌区土地盐碱化现状
    2.3 灌区灌溉回归水资源潜力情况
    2.4 小结
第3章 现场调查及盐碱地成因研究
    3.1 现场调查
    3.2 水样分析成果
    3.3 土样分析成果
    3.4 灌溉回归水的影响
        3.4.1 灌区水源组成及分配变化
        3.4.2 灌溉回归水对地表、地下水水量的影响
        3.4.3 灌溉回归水对地表、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3.4.4 灌溉回归水影响分析
    3.5 灌溉回归水潜力分析
        3.5.1 回归水量
        3.5.2 回归水质
        3.5.3 土壤性质
        3.5.4 作物种类
    3.6 盐碱地成因
    3.7 小结
第4章 土壤水盐运移变化原因分析
    4.1 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原因
        4.1.1 地下水的水位及水量变化原因
        4.1.2 地下水水质变化原因
    4.2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变化的原因分析
    4.3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变化对水盐变化的反映
    4.4 小结
第5章 水盐运移规律分析
    5.1 概述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区基本概况
    5.4 试验区地下水动态检测系统
        5.4.1 观测井布置
        5.4.2 观测情况与数据处理
    5.5 一维积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实验研究
        5.5.1 实验内容
        5.5.2 试验方法
        5.5.3 试验结果
    5.6 一维积水入渗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5.6.1 建立水分运动模拟模型及理论关系式
        5.6.2 建立盐分运移模型及理论公式
    5.7 排水地段地下水水位变化过程
        5.7.1 各试验地段地下水位变化过程
        5.7.2 排水沟深度与间距关系分析
    5.8 排水地段土壤盐分和地下水淡化过程分析
        5.8.1 土壤含盐量变化过程分析
        5.8.2 土壤含盐量与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的关系
    5.9 地下水临界深度和合理排水沟深度确定
        5.9.1 作物耐盐性
        5.9.2 地下水临界深度
        5.9.3 排水沟深度
        5.9.4 排水沟间距
    5.10 小结
第6章 盐碱地防治措施及水环境保护措施
    6.1 盐碱地的防治措施
        6.1.1 盐碱地的防护措施
        6.1.2 盐碱地改良模式选择
    6.2 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6.2.1 目前存在的问题
        6.2.2 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稻田水量转换观测及模拟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ERES-Wheat模型的小麦生长发育过程模拟研究[D]. 闫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红壤地区坡面和流域尺度产沙及其有机碳流失特征与机制研究[D]. 范亚琳.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3]玻璃轻石—土壤混合体水分入渗及氮、磷再分布过程研究[D]. 王飞超.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4]大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降水入渗与土壤水分模拟研究[D]. 马海燕. 吉林大学, 2016(03)
  • [5]我国不同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与管理研究[D]. 冯保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
  • [6]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氮的运移机理研究[D]. 王开然. 西南大学, 2013(12)
  • [7]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水稻生产潜力模型研究[D]. 叶芳毅. 湖南大学, 2010(04)
  • [8]虚拟水区域转移评估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 马水英. 天津大学, 2010(07)
  • [9]湿亚热带岩溶系统水文水化学对不同土地利用的响应研究[D]. 曾成.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12)
  • [10]梯级提水灌区水盐运移动态规律研究[D]. 张鹏.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水田水量转化的观测与模拟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