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空翻3周360度旋转教学方法探讨

后空翻3周360度旋转教学方法探讨

一、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毕文静[1](2013)在《从世界大赛分析平衡木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文中研究表明运用文献资料、视频观察、专家调查和数据统计与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平衡木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我国平衡木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优势,找山了我国平衡木项目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保持我国平衡木优势地位的对策措施。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体操奥运规划提供了依据,对提高我国平衡木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如下:1.平衡木的发展趋势是:全面提升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是取胜的关键;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能力是平衡木发展的新思维。2.我国平衡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平衡木的顶尖人才;我国运动员的动作质量规格较高;我国运动员的难度分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充分利用规则的精神,发挥我国运动员的特长,使连接加分达到最大化。3.我国平衡木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是:木上F组以上的技巧难度动作偏少;下法难度偏低;比赛时有时稳定性还不够;比赛能力较差;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有一些连接动作不符合规则要求;对平衡木难新动作的研究相对滞后。4.继续保持我国平衡木优势地位的对策措施是:制定后备人才的培养战略;大力发展和创新高难技巧动作;继续提高动作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编排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成套动作;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科学训练防止伤病。

王蕾[2](2009)在《中外优秀女子平衡木运动员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衡木是女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平衡能力的一个项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评分规则的不断更新,平衡木项目的动作类型越来越多种多样。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赛技术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第39届、第40届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类型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归纳总结其特征。结合新规则,提出女子平衡木项目动作类型运用的发展思路,对其训练和竞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1)成套动作运用为:上法多数运动员选用同种类型不同难度动作,趋于简单化;舞蹈动作多为同一难度组别、不同类型的动作,趋于多样化;技巧动作向后类多于向前类和综合类,向侧类较少,趋于集中化;下法“踺子→空翻”类居多,趋于集中化。成套动作类型的运用体现出: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符合规则要求、适宜个人特点的特征。(2)成套动作比较为:上法:难度组别中外无明显差别;木中动作及下法:类型不同于外国,难度数量少于外国,组别低于外国,表现出实力较弱;但技巧动作的难度数量多与外国,占一定的优势。通过对比:中国运动员在技术发展、规则要求、个人特点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3)女子平衡木项目动作类型运用的发展思路:依据规则:动作类型突出多样性、稳定性和创新性。(4)新规则对平衡木的难度编排进行了较大的改动:①难度动作由10个最高难度改为8个(包括5个技巧动作、3个舞蹈动作);②降低了舞蹈动作的难度价值和连接价值加分;③必须是技巧动作的直接或间接连接才能获得加分;④主要难度与创新动作必须是通过技巧动作及其连接体现出来。新规则不仅鼓励掌握难度动作,还鼓励编排、艺术品位及个人风格的创造性和多样性。(5)运动员及教练员应当加强平衡木项目动作类型的训练,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完成训练任务,并最终夺冠。

陈永青[3](2009)在《10-11岁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的竞技体操具有训练场地、器材和设备日趋先进,训练体制、手段与方法不断完善有效,竞争日益激烈,新动作、新技术层出不穷,高难化发展程度惊人等特点。所有的这些特点都需要体操界重新认识和重视竞技体操的基础训练,基本难度动作选择是基础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更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研究。基本难度动作比基本动作难度大一些,是发展更高层次难度动作的基础动作,一般属于各个项目中等难度的过渡性动作。掌握基本难度动作可以对学习同类动作起诱导作用,缩短掌握同类动作的时间和提高所学动作的质量,并为掌握高难动作乃至动作创新打下良好基础,还对其它项目难度动作的横向发展起桥梁作用。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处于青春前期,身体各系统及其功能发育相对比较缓慢,但运动能力有明显增长,技术提高的速度很快,综合反应已接近成人水平,已经可以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此阶段的运动员从业余体校启蒙训练过渡到优秀运动队,经历了“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对体操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正是全面发展基本难度动作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运动员如果错误或不合理地选择了不利于自身特点发展的动作进行学习,可能会造成一步错,步步错,使训练走上弯路,从而贻误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甚至过早夭折。相反,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选准、选好基本难度动作进行学习,则可以提高该阶段的训练水平,缩短训练时间,使之更快、更有效地进入高难动作训练阶段的学习,顺利向优秀运动员过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确定了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原则和方法。并在全面分析影响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各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了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四个项目基本难度动作系列。为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及训练,提高少年运动员训练效率,缩短训练周期,促使运动员顺利成长成才等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1、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主要原则有: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符合运动技能相互迁移原则。2、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主要方法有:分类法、逆推法、预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3、构建了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四个项目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何俊[4](2004)在《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方式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者的统一便构成世界的历史演化过程。因此,科学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现象间所固有的联系。在竞技体操项目中,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现象普遍的存在于训练之中,并对竞技体操训练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是我们在训练中应予以关注的问题。然而,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发现,目前国内外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获得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还处在个别现象的研究状态,并且对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方式和特征的某些规律尚未进行深入讨论和系统概括。可以说,对该方面的研究仍然是一块空白,而这又是我们在训练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本文中称:竞技能力传导)着手,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方式和特征进行研究,总结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可循规律,以期丰富竞技体操训练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本文以北京地区高水平体操队(国家体操队、北京队、八一队)为主,同时随机抽取了广东、上海、江苏、四川等13个省市高水平体操队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个案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对竞技能力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作为系统内每一要素在训练中都会发生相互影响。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是指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处于不同水平的各素质或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具有多种方式。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方向,可将传导分为纵向传导与横向传导;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所产生的效益,可将传导分为正面传导与负面传导;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程度与范围,可将传导分为放大传导与扩散传导;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在时间上的差异,可将传导分为同期传导与滞后传导。普遍性与特殊性,直接性与间接性是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特征。

胡星刚[5](2002)在《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吕俊学习3周旋的实践过程,介绍了该动作技能练习的若干方法,目的是希望我国单跳界有更多的运动员能够顺利地学习并掌握这一超高难度动作。

张学纲,王庆伟[6](1999)在《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回顾及其训练问题》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科学预测单杠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把握当今单杠技术发展潮流,从中发现单杠训练中的客观规律,达到科学化训练目的。

姚侠文,陈碧英,李克健,孙正德,刘家骥,魏静,竭晓安,丁冬云[7](1997)在《竞技体操基础动作的技术与教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及专家论证,确定了竞技体操各个项目的基本动作和基本难度动作,并对本项技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典型动作的技术与教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各体育院校及专业队制订教学训练大纲有参考价值。

二、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世界大赛分析平衡木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视频观察法
        3.2.3 专家调查访谈法
        3.2.4 数据统计与比较分析法
        3.2.5 典型案例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从世界大赛分析平衡木的发展趋势
        4.1.1 全面提升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是平衡木发展的主流方向
        4.1.2 动作的完成质量和稳定性是平衡木取胜的关键因素
        4.1.3 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今后平衡木发展的新思维
    4.2 我国平衡木的优势体现在那些方面
    4.3 我国平衡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4.4 继续保持我国平衡木的优势地位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5 结论
    5.1 当前平衡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2 我国平衡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3 我国平衡木项目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是
    5.4 继续保持我国平衡木优势地位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如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外优秀女子平衡木运动员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顺应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演变的需要
        1.1.2 女子平衡木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需要
        1.1.3 保持与发展我国女子平衡木项目整体优势的需要
        1.1.4 我国女子平衡木训练实践科学化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竞技体操科学研究进程
        1.3.2 我国平衡木项目科学研究进程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2.2.2 比赛技术统计
        2.2.3 对比研究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外优秀女子平衡木运动员动作类型运用总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3.1.1 上法动作类型运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3.1.2 木中动作类型运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3.1.3 下法动作类型运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3.2 中外优秀女子平衡木运动员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
        3.2.1 上法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
        3.2.2 木中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
        3.2.3 下法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
    3.3 女子平衡木项目动作类型运用的发展思路
        3.3.1 新规则下平衡木项目成套动作的分类
        3.3.2 平衡木项目动作类型的发展思路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10-11岁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基本难度动作是发展同类型高难度动作的基础
    1.2 10-11岁阶段是女子体操运动员发展基本难度动作的关键时期
    1.3 规则的更新及难新动作的快速发展给基本难度动作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研究综述
    2.1 有关体操动作选择原则与方法的研究
    2.2 有关基础动作与高难动作关系的研究
    2.3 有关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关系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象观察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案例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原则与方法的研究
        4.1.1 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原则的研究
        4.1.2 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方法的研究
    4.2 影响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因素的分析
        4.2.1 评分规则对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4.2.2 难度动作的发展现状对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4.2.3 10-11岁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水平是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重要依据
    4.3 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各项目基本难度动作选择与确定
        4.3.1 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平衡木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4.3.2 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高低杠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4.3.3 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跳马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4.3.4 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方式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问法
        2.2.4 个案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步骤
3. 结果与分析
    3.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释义
        3.1.1 不同学科中“传导”的含义
        3.1.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定义
        3.1.3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研究的意义
        3.1.4 小结
    3.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方式
        3.2.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纵向传导与横向传导
        3.2.1.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纵向传导
        3.2.1.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横向传导
        3.2.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正面传导与负面传导
        3.2.2.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正面传导
        3.2.2.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负面传导
        3.2.3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放大传导与扩散传导
        3.2.3.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放大传导
        3.2.3.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扩散传导
        3.2.4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同期传导与滞后传导
        3.2.4.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同期传导
        3.2.4.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滞后传导
        3.2.5 小结
    3.3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特征
        3.3.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3.1.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普遍性
        3.3.1.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特殊性
        3.3.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3.3.2.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直接性
        3.3.2.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间接性
        3.3.3 小结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5)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3周旋技术的教学方法
    3.1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2 采用专门练习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
        3`2`1踺子后手翻团身后空翻3周上包练习
        3`2`2原地一次后手翻360o团旋练习
        3`2`3踺子后手翻360o团旋上包练习
    3.3 在加强技能练习的同时不可忽视相应的体能练习
4 吕俊学习3周旋的过程
    4.1 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4.1.1 起跳技术
        4.1.2 空中技术
        4.1.3 落地技术
    4.2 3周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6)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回顾及其训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单杠技术的发展历程
    1.1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初期 (第1阶段)
    1.2 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 (第2阶段)
    1.3 20世纪60年代末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 (第3阶段)
    1.4 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第4阶段)
    1.5 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后期 (第5阶段)
2 单杠技术发展创新趋势
3 单杠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应加强运动员的时空感、肌肉用力感和方位感的训练
    3.2 应重视单杠基本技术阶段的科学划分及其训练
    3.3 应加强单杠教学与训练中多学科知识的应用
    3.4 重视保护与帮助及其诱导练习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3.5 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单杠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3.6 高级运动员发展创新高难度技术动作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3.7 高级体操运动员在编排成套动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世界大赛分析平衡木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D]. 毕文静. 北京体育大学, 2013(01)
  • [2]中外优秀女子平衡木运动员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研究[D]. 王蕾. 山西大学, 2009(S1)
  • [3]10-11岁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理论研究[D]. 陈永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09(12)
  • [4]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方式与特征研究[D]. 何俊. 北京体育大学, 2004(01)
  • [5]团身后空翻3周加转体360°教法探讨[J]. 胡星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6]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回顾及其训练问题[J]. 张学纲,王庆伟. 中国体育科技, 1999(02)
  • [7]竞技体操基础动作的技术与教法研究[J]. 姚侠文,陈碧英,李克健,孙正德,刘家骥,魏静,竭晓安,丁冬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7(04)

标签:;  ;  ;  ;  ;  

后空翻3周360度旋转教学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