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光滑食物

生活中的光滑食物

一、生活中的顺气食物(论文文献综述)

宋宁[1](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张婷婷[2](2020)在《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文献,以“病-症-证-治法-方药”为主线,挖掘秦汉至明清对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辨治要点以及方药运用规律,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方法:将文献研究的方法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获取数据。首先以“妊”、“娠”、“孕”、“胎”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妊娠病的全部内容,再通过人工阅读纳入论及妊娠腹痛的书目。然后,通过阅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和“中医女科十大名着”的电子版书籍,筛选出《中华医典》未收录的论有妊娠腹痛的书籍。通过以上两步确定书目后,利用现有电子文档,摘录古籍中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内容。最后,将所有妊娠腹痛的文献数据以书为单元命名,建立“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第二步,语义类型的确定和数据预处理。阅读并分析古籍文献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待标注的语义类型。同时将古代文献划分为数据单元,以避免因计算机排版错乱而导致上下文不完整和不衔接。第三步,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标注系统,标注者对50%的数据进行实体和事件的标注,给实体和事件赋予语义类型的标签,构建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集,然后基于该数据集训练和测试条件随机场模型,让计算机完成剩余50%文献数据的标注,最后通过人工校对定稿,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第四步,数据标准化处理。“中药”数据量最大,由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采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剩余的部分实体和事件由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第五步,数据分析和挖掘。根据成书年代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时期:秦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这四个时期为背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Python软件绘制实体和事件的年代分布散点图,对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病名、症状、证素、治法、方药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和挖掘。结果:本研究在1200余本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79本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古籍,涉及156位着家,共计124900文字,由人工拆分为1330条数据单元。本研究共完成19个语义类型的标注,分别是“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治则”、“治法”、“方剂”、“中药”、“中药炮制”、“煎药溶媒”、“服药辅剂”、“药物剂量”、“服药剂量”、“妊娠时月”、“中医文献”、“医学人物”、“慎治或禁忌”、“脉象”,并对其中7个语义类型的标注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分别为“症状”、“病性证素”、“病位证素”、“治法”、“方剂”、“中药”、“妊娠时月”。结果显示,机器标注的准确率均值为87%,“中药”的机器标准化的准确率为33.6%,提示用条件随机场的机器学习模型抽取中医古籍的实体或事件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利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中药”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欠佳,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基于此进行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文献分析(1)病名: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文献中共有47种与妊娠腹痛相关的病名,最常用的有“胎动不安”、“胎动”、“胎痛”、“妊娠腹痛”等,此外还包括“妊娠腹痛”的变写以及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胞阻”在古籍中的含义包括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腹痛并下血三种,其中“胞阻”意指妊娠腹痛是清代部分医家的观点。(2)症状:腹痛主症描述涉及912条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共包含16种疼痛性质,37种疼痛部位,3类疼痛频率,2类疼痛程度,以及2种痛势。其中疼痛性质以“胀痛”、“冷痛”最多见;疼痛的部位除了见于小腹、脐腹或少腹,还波及到整个躯干部的腹侧面和腰部,包括胁、胸、腰、心、胯、脘、腰等位置;疼痛的频率“不时作痛”、“时时作痛”、“痛不止”三种;疼痛的程度主要分为轻重两类;痛势主要涉及缓急两类。掌握疼痛症状五个方面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治和判断疾病走势。(3)证素:妊娠腹痛的病性证素有22种,共2437频次,包括“虚”、“风”、“寒”、“毒”、“瘀”、“气”、“火”、“湿”八个方面;病位证素有20种,共504频次,涉及到脏腑、经络、水血分、胞胎四类,其中脏腑以肝、脾、肾三脏与妊娠腹痛关系最密切,经络则以冲任、胞络、肝经、肾经在妊娠腹痛的文献中出现最多,胞胎是妊娠病特有的病位,水分和血分的病位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治法:古籍中妊娠腹痛的治法共14种。秦汉时期以温补冲任、调和肝脾为主;魏晋至隋唐时期以补血清热为主,初现补肾之法;宋朝重视理气养血的治法,金元时期主从肝脾肾论治,重视健脾除湿、养血清热的安胎之法;明清时期百家争鸣,善用活血法,重视补肾以安胎。概言之,历代医家对妊娠腹痛的治疗尤重扶补正气,以补益阴血和调补后天脾胃为主,其次是理气、温里、清热等治法。不同治法相配可以适应妊娠腹痛的各种病机。(5)方药:治疗妊娠腹痛的方剂共1095频次,其中有方名的有857频次,包含方剂名共293种;中药共有7258频次,包含217种药物,其中现代临床常用中药有165种。古代医家治疗妊娠腹痛以补虚和理气的方药为主,补虚主以补气、补血、补阳。妊娠腹痛用药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味最多,归经以脾、肝、肾、胃经为主。妊娠禁忌药被用于下胎和去病安胎,使用时应权衡力度,注重配伍,有故无殒。2.妊娠腹痛的方药与证素、治法的关联分析(1)方药与15种病性证素和7种病位证素产生了关联,其中当归、人参、白术、甘草与多个病性证素有较强关联,可见补益气血是治疗妊娠腹痛的重要思路;白术、人参、当归、甘草和病位证素“肝脾”、“脾”和“肝”都有较强关联,可见肝脾同病或单脏主病均重视补益脾胃;若病位在肾,以补肾阳最常见;若病位在胞宫或胞胎则应以扶补正气为主。(2)方药与8种治法产生了关联,其中,补益法主以补气和补血,兼以理气行血;理气法以行气血与补气血并用;活血法主以理气活血,常用当归、川芎;和解之法以当归芍药散的组方为核心;解表法以扶正与解表药共用;祛痰法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治,与四君子汤和二陈汤的主药关联度较高。结论1.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疾病的源流和关联分析高效可行。本研究采用“人工+机器”的半自动化方法构建本体化的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知识库构建的效率。基于此知识库进行疾病的理法方药的源流和关联分析是可行的、便捷的。2.古籍中妊娠腹痛的辨治内容丰富,对现代中医的理论和临证有参考意义。妊娠腹痛历经秦汉的理论起源、魏晋至隋唐的经验积累、宋金元的总结发展、明清的百家争鸣四个时期。研究发现,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症状描述以疼痛症状为主,掌握疼痛的性质、部位、频率、程度和痛势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证论治和判断疾病走势;辨证着眼于气血是否充盛而调畅、脾胃是否健运、肝脾是否调达、肾阴阳是否充足而和调;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主,攻补兼施,理气与补益相配,使不耗伤气血,补而不滞,所用方药多平和、少峻猛,特殊情况下可去病安胎,有故无殒,甚至下胎益母。概言之,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关于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知识,对现代中医临床辨治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蓝宇敬(NA YIH CHING)[3](2020)在《药茶方剂的发展源流与运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在中国的使用源远流长。自唐代始,就有对茶的药用功效的明确记载,同时代,也开始有将茶与其他中药同用于一方之中的“药茶方剂”使用方法。宋代将药茶方剂发挥得淋漓尽致,明清两代延续了宋代药茶方剂的使用。足见,药茶方剂的使用已有千年的历史。而由于受近代茶解药、服药不能饮茶的观点影响,使得茶的药用价值几近隐没。因此,本论文将从茶最早期的药用文献开始做以追溯,探讨茶的药用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现阶段茶的食疗养生及药用功效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特别对“药茶”的概念及使用概况进行总结。第二部分对茶的药用价值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对在茶书中引述的三种唐以前早期茶的药用文献的记载研究发现:多本茶学着作中广为流传的“神农得茶解毒”与《伤寒杂病论》“茶治便脓血”均为误传,其记载并不见于中医相关文献。其次,通过对其他本草文献的考证,明确了晋代《肘后备急方》的“茶”是后人校勘加入,而“茶”字的出现应不早于唐代,唐以前多用“荼、茗”等字替代茶字。由于唐以前的本草着作显示当时的医家对茶(荼、茗)与苦菜的品种来源分辨不清,论文从两者的植物特征、功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茶(荼、茗)和苦菜应是不同的植物。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茶的药用功效的研究。综观历代着名本草学专着,医家认为茶药用价值颇高。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正式记载茶的性味、归经及功效。随着唐宋时期茶文化及医药领域推动发展,明清时期的本草书籍丰富了茶的药用功效的记述。第三部分是药茶方剂的发展源流研究,对唐代至清代的药茶方剂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中排除不含茶叶的代茶饮法,以及饮茶器具的内容,如“一依煎茶法”、“如茶点服”、“如茶煎”、“如造茶法”、“一茶匙”、“一茶碗”、茶盏、茶钟等均不在研究范围。通过检索历代着名医书的药茶方剂,探讨其主治病证、剂型、服用时间等,可以重新发掘茶在方剂中的药用价值。1.历代药茶方剂使用概况从唐代开始,每个朝代的经典医书均有药茶方剂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及《食医心鉴》分别载有2首、3首及6首药茶方剂。宋代的三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书共记载有548首药茶方剂,其中《太平圣惠方》101首(占该书总方量的0.6%),《圣济总录》391首(占该书总方量1.96%),《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6首(占该书总方量的7.1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较前两书为晚,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药茶方剂的数量占比在不断增加。元代《御药院方》是元代的宫廷秘方,其收方近1000首,其中有34首药茶方剂。明代《普济方》记载约1345首药茶方剂。清代《医宗金鉴》亦有57首药茶方剂。2.药茶方剂的主治病证唐代医书的药茶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眼目疾、伤寒病等病症。《太平圣惠方》药茶方剂涉及近25个主治病证,其中前5位的主治病证有疟疾、伤寒、风疾、水肿及小儿疾病。《圣济总录》的药茶方剂涉及到49个主治病证,其中前5位主治病证依次为“诸风门”、“眼目门”、“伤寒门”、“积聚门”、“瘰疬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茶方剂的8个主治病证,前5位主治病证依次为治诸风、治一切气、治眼目疾、治伤寒、治杂病。《御药院方》药茶方剂涉及5个主治病证,有“治风药门”、“治痰饮门”、“治眼目门”、“治一切气门”、“治咽喉口齿门”。《普济方》药茶方剂涉及近89个主治病证,前5位主治病证依次为“诸风门”、“头门”、“眼目门”、“诸疮肿门”、“伤寒门”。《医宗金鉴》57首药茶方剂涉及7个主治病证,治疗眼目病、疮疡、风疾、头面疾等。3.药茶方剂的剂型与服法自宋代以后,丸剂应用居首,散剂其次。1995首药茶方剂的服用方式以丸剂居多,占995首(49.87%),散剂其次,占675首(33.83%)。以茶送服形式是药茶方剂常用服法,有1829首(占1995首药茶方剂的91.68%),方剂服用方法中出现“以茶调下”“茶清调下”“薄荷茶下”等关键词,作用上类似“药引”,用来送服丸散剂。第四部分对药茶方剂的运用规律研究进一步探讨。在前面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1.药茶方剂的功效主治研究自宋代以后,药茶方剂频繁出现在方书中。由第三部分研究结果得知,药茶方剂治疗疾病范围广泛,然而用茶入药主要体现于风疾、眼目疾和积聚。药茶方剂在不同方书中皆有记载方药用法,由于缺乏方论指导,故前人只能通过经验用方,对应病证而选择相应方剂使用。唯清代医家对前人所使用的方剂进一步探究其理论,对茶用进行了解释,认为茶在方剂中有苦寒降下和引药入里的功效。2.药茶方剂的茶饮种类分析宋代官修方书中的方剂开始出现利用不同茶饮与药同服,茶饮种类相当丰富,不同的茶饮在方剂中可以发挥不同的功效,如茶清、茶汤、紫笋茶、姜茶、薄荷茶、荆芥茶、腊茶、茶酒等。3.药茶方剂服用方式探析宋代开始流行以茶作为“药引”的原因有三:第一,由于宋代流行成药制剂,可以省去繁琐的煎药步骤,成药可以茶水调下,简化服药方式。第二,饮茶为宋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以茶做药引则是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融合的经典例证。第三,茶叶是日常居家饮品,方剂中虽然用茶,然而一般药店不会售卖茶叶。因此,医家通常吩咐病家自备,故而茶在方剂中多以药引形式使用。以茶送药的茶饮种类非常丰富,尤其在宋代方书中善用此法,如茶清、茶汤、紫笋茶、姜茶、薄荷茶、荆芥茶、腊茶等。论文对药茶方剂中所涉及的几种常见茶类逐一进行了分析考证。药茶方剂运用形式受到不同朝代的影响而改变,如宋代药茶方剂“以茶送服”方式使用频次开始增多,以治病疗疾为主达到治疗目的;清代的药茶方剂以“代茶饮”方式流行,以养生保健为主,治病疗疾为辅的目的。因此,现今药茶方剂的使用比较倾向养生保健为目的,导致“以茶送服”的药茶方剂几近消亡。4.药茶方剂的使用禁忌茶的使用禁忌直接或间接影响药茶方剂的运用治疗,多见于时间禁忌与药物禁忌,如“莫吃空心茶”、“威灵仙、土茯苓忌茶”等。元代《御药院方》的复方“威灵仙丸”注明“药中虽有威灵仙,非单服,不忌茶”,力证多种药物配伍使用可以不需要避忌茶的使用。论文的结语部分提出了对“茶解药”观点的反思:《神农本草经》未有茶解毒的文句,《格致镜源》书中“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很可能就是“茶解药”观点的源头,使得后世对茶的作用产生误解,药茶共用的形式越来越少。综上所述,茶叶的运用在历史中经历了从单纯饮用到药用的发展,在宋代时也达到了药茶运用的高峰,有其临床运用价值。因此,现代中医人应当继续传承历代所记载的药茶方剂精华,挖掘茶在中医临床的独特价值。

邱涛[4](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段诗瑶[5](2020)在《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剂对比木香顺气丸治疗肝胃不和型顽固性呃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煎剂与单纯口服木香顺气丸对比治疗肝胃不和型周围性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差异。资料与方法:患者全部选择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及收入住院的周围性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方法是将统计的60例周围性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局部针刺中脘穴、双侧内关穴、双侧攒竹穴,1次每日,同时配合口服和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口服木香顺气丸,6g每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患者症状表现并统计临床起效时间(起效时间以d为计量单位,以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到呃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间隔时间明显延长的时间段作为起效时间)及治疗疗程长短的差异,根据呃逆的症状积分评价表、疗效标准表评价针药结合对比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1.治疗组呃逆症状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7天、14天逐渐降低且症状表现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确切。2.在治疗14d后两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均降低并且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相比与对照组,治疗组呃逆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起效时间为治疗后第3天,呃逆症状评分为4.47,治疗疗程为10d左右;对照组起效时间为治疗后第7天,且呃逆症状评分为4.97,治疗疗程为14d左右,故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治疗前治疗组呃逆症状总积分为7.93,治疗后积分分别为4.47、2.20、1.30,下降趋势及幅度明显;治疗前对照组总积分为8.03,治疗后积分分别为5.37、4.97、4.30,下降趋势及幅度不明显。5.治疗组30例,人数分布在治愈患者上(18例)较多;对照组30例,人数分布在治愈患者上(10例)较少,治疗组治愈率较好,相对优于对照组。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煎剂对肝胃不和型周围性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木香顺气丸的治疗。

王学斌[6](2019)在《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文献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文献研究:探析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的理论渊源,归纳紧张型头痛脾胃相关病机,并分析、总结古代中医从脾胃论治与紧张型头痛特点相符的内伤头痛的用药特点,为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提供理论和用药依据;2、临床研究:观察基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司立论——加味升阳益胃汤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对研究结果和组方思路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辨治紧张型头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1)以“内伤头痛”“头痛”、“头风”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电子数据库中医经类、方书类、综合医书类、临证各科类、医论医案类医籍,从检索结果中进一步筛选出符合紧张头痛临床特点且与脾胃有关的条目,包括脾胃虚实病机和治疗方药,分别进行归纳、总结;(2)以“紧张型头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tension type headache”、“TTH”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进一步筛选其中与脾胃有联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2、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型头痛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1例,给予加味升阳益胃汤及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西药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指数计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紧张型头痛脾胃相关病机中,虚证病机为“气血亏虚,脑窍失养”、“脾气(阳)虚,清阳不升”、“脾胃气虚,阴火上冲”,实证病机为“痰湿(浊)上逆”、“饮食积滞”,虚实夹杂证病机为“脾气虚,痰浊内生”、“胃气虚,浊阴不降”、“脾虚血瘀”;紧张型头痛脾胃辨证病机可归纳为脾胃气虚,痰湿中阻,气机升降司;从脾胃辨证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方剂分别为:治疗脾胃虚证的调中益气汤加味(《兰室秘藏》)、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补中益气汤加味(《医学入门》)、调中益气汤(《寿世保元》)、家秘和中汤(《症因脉治》),治疗脾胃实证的芎术汤(《医方选要》)、芎辛导痰汤(《医方选要》)、平胃保和汤(《症因脉治》)、加味二陈汤(《不知医必要》),治疗脾胃虚夹杂证的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黄芪益气汤(《寿世保元》);用药特点为:虚证以补益脾胃为主,实证以燥湿化痰为主,虚实夹杂证则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并重,辅助用药则使用风药升清、清利头窍治标、佐以泻阴火、兼治血分。2、临床研究结果:(1)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三者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1),说明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头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三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5),说明对照组能降低头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综合来看,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更加明显,其降低头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作用要优于对照组;(2)在头痛指数计分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在头痛指数计分方面组内,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说明两组头痛指数计分均有显着降低;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对头痛指数计分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3)在头痛指数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2例基本恢复,19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0例基本恢复,12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75.68%。两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于改善头痛指数效果优于对照组;(4)在中医证候各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前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说明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如裹、头脑昏沉、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倦怠乏力各项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照组在头痛如裹、头脑昏沉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倦怠乏力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说明对照组患者头痛、头脑昏沉症状得到显着改善,倦怠乏力症状一般改善,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症状没有改善;(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中医证候积分都有改善作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6)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临床显效15例,临床有效17例,临床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临床显效3例,临床有效22例,临床无效12例,总有效率67.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得出脾胃虚实病机与紧张型头痛密切相关,从脾胃治疗紧张型头痛理论依据充分,用药思路为标本兼顾且以健脾胃、化痰湿为主,以通利头窍为辅;通过临床研究结果得出以脾胃气机升降理论为组方依据的加味升阳益胃汤能降低患者头痛指数、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中医证候积分,是治疗紧张型头痛脾胃气虚、痰湿中阻证的有效方剂,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张绍时[7](2019)在《先秦“象”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一个蕴含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审美特质的范畴,它跨越了哲学、美学、文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汉语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乃至社会价值体系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范畴,与其孕育、发生最为关键的先秦时期有着紧密关联。“象”是构建先秦思想文化系谱的一个基本符号,从日常生活的器物之象到祭祀活动的祭器、乐舞之象,从天文学的日月星辰之天象到医学的藏象、脉象,从巫卜文化中的龟筮之象到宗法文化的制度之象,“象”涉及到先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包含思想价值、精神品格、民族意识的概念。“象”又是关涉到先秦人们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范畴,象思维和象喻言说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运用,经过思想家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以“象”为思维纽结,以天地人互通为平台的整体运思模式。“象”范畴虽然在先秦的知识系谱形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学界对“象”范畴在先秦时期的孕育发生、历史演化、内涵特征及其与象思维的关联、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有必要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范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对先秦“象”范畴进行全面整理、系统研究。在充分掌握文献的基础上,厘清“象”范畴的孕育、发生、发展过程,梳理各家学派对“象”范畴的论述,探析“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彰显“象”范畴所包含的民族思维模式,探讨“象”范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这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把握先秦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有助于把握中华文艺美学的特征与精神,有助于中西文化及文论的比较研究。“象”字丰富的含义为“象”范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中“象”有动物名、氏族名或人名、乐舞名三义。周代“象”字含义主要沿着动物义、神圣义、视觉义发展。“象”又转化为动词,具有效法、相似之义。在“象”的字义发展及转化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关系到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思想家的理论总结直接促使了“象”范畴的发生,推动了“象”范畴的发展。《老子》提出“无物之象”“其中有象”“大象无形”等一系列命题,最先将“象”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易传》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制器尚象”等命题分别阐释了易象的发生、目的和功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象论思想。《乐记》将“象”引入到艺术领域,“气以成象”“声者,乐之象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等命题关涉到乐象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先秦思想家较少对“象”范畴进行直接地理论界定,“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是在与其他范畴的关联与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从内涵来看,“象”与“物”“形”“名”“文”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象”源于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效法,它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互交融的产物。“象”既保留了自然物象的感性形态,又包含了主体观念之象的超自然、超实体特征,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从特征来看,“象”与“气”密切相关而具有直观性,与“道”密切相关而具有形上性,是心物交融的产物而具有主客交融性。从功能来看,“象”是先秦思想家尽意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广泛地运用象喻方式阐释自己的理论主张。“象”之所以成为先秦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与它所包含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象”源于先民的尚象意识,先民的采集渔猎活动、龟卜占筮活动以及图腾符号、象形字等都体现出这一本源性的尚象思维模式。象思维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方式展开,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以象征、比类、联想、暗示等方式把握和表述未知的世界。象思维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浑融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先秦象思维的广泛运用从潜在层面促进了“象”范畴的发生,“象”范畴的发生、发展与广泛运用又是象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先秦思想家对“象”范畴的讨论以及象思维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以文艺美学为例,这表现在三个层面:从话语层面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衍生出意象、兴象、气象、境象等一系列次生范畴,在唐代形成了成熟的审美意象论,由“象内”“象外”之论进而发展成为艺术意境论;从思维与言说层面来看,先秦时期形成的象思维方式和象喻言说方式,对古典文艺美学的象思维及象喻言说有着重要影响,形成了偏重于直觉感悟与象喻妙譬的理论品格;从文化精神层面来看,先秦“象”范畴与象思维对古代艺术的超越精神、生命精神、诗性精神都有着重要影响。总而言之,“象”具有原始具象、认知中介和本体意义等多重内蕴,它在先秦思想文化演进与知识系谱生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象”与龟卜、占筮相结合,确立了它作为沟通天地人的中介。“象”在春秋战国思想家的阐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超越。老子的“大象”论将“象”提升到哲学层面,确立了其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儒家将“象”与伦理道德相关联,确立了“以象比德”的政教传统。凡此种种体现了原始“尚象”意识到象思维的转化。先秦“象”范畴和象思维对重视形象性、审美性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任鹏程[8](2019)在《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文中认为人性论和气论是先秦两汉儒家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议题。检阅先秦两汉典籍,我们发现,古人论“性”的时候常常涉及“气”,论“气”的时候也常常谈及“性”,甚至有些时候性、气是不分的,以为性中含气,甚至性即是气。性和气的关系十分紧密,究其根源,这与古代宇宙论思想是分不开的。在先秦两汉儒家学者看来,天是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万物的材质。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这就是说,万物开始于气,气即生存的开端。而生存的本原,在儒家传统哲学中,又与性有关,它甚至便是指性,此即“生之谓性”。因此,先秦两汉儒家学人普遍以为,性含气。或者说,性即是气。这种人性理论形态可称为“气性论”。气论为我们研究人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源于此故,本文将先秦两汉儒家人性论的研究放置于宇宙论视域下进行考察,通过梳理和解读儒家原典资料,并参考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着重阐发从先秦到两汉儒家气论性的不同内涵及其历史演变逻辑。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正文(上中下三篇)、结语和附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起、意义、文献综述、写作思路及其方法、创新点及其难点。正文的第一部分是上篇,该部分主要阐述先秦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上涵盖第一、二、三、四章,内容上探讨孔子、郭店儒简、孟子、荀子四者的气性论。我们以为,孔子是儒家学派气性论的开创者,他的“性与天道”致思路线成为后世儒家气性论之根基。在孔子看来,性是人初生所有东西,并且它来源于天。而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因此,性作为天的产品,它自然含有气。郭店儒简以为,性是生命的原始状态,而天能够给人以生命,并且儒简将性视为是情气。然而,孔子和郭店儒简都并未对性之属性进行明确分辨,他们以为人性可善、亦可恶,性之善恶取决于后天驯导,或者说,两者持善恶未分的立场。而从孟子开始,性开始有了质的属性,孟子将“性”视为是类似浩然之气的善良之气,善良之气是仁义的发端,这便是性善论。荀子则将“性”视为是不善之气,不善之气是致恶之端。这便是性恶论。由此开出了先秦儒家哲学中以气论性的两个不同致思路向,即善气说与恶气说,同时也形成了传统儒家之中“养气”和“治气”的两种工夫论修养路径,养气重在自然,治气重在人为。正文的第二部分是中篇,该部分主要阐述秦、汉之际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上涵盖第五、六章,内容上探讨《易传》、《礼记》二者的气性论。较之于先前的儒家学者,《易传》和《礼记》都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气化宇宙论框架,两者都以为阴阳二气是构成万物的材质,并将阴阳二气引入到人性领域的研究,认为阴阳之气在人便是性。性含有阴阳二气,这是《易传》、《礼记》两者的共同立场。与此同时,《易传》、《礼记》两者都持有“阳尊阴卑”的原则,并开始以阴阳二气论性之善恶,呈现出综合孟子善气说和荀子恶气说的趋势,这反映了在战国末期到西汉初年,儒家人性论与宇宙论相结合的趋势逐步紧密,并且这种思潮推动了汉代儒家性情阴阳说的兴起,从此之后,儒家气性论步入了汉儒性善恶混的阶段。正文的第三部分是下篇,该部分主要阐述两汉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上涵盖第七、八、九、十章。两汉儒家以气论性说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汉和东汉。其中,西汉以董仲舒、扬雄最具代表,东汉以《白虎通义》、王充最具为典型。在两汉儒家那里,气化宇宙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完备和健全,无论是前汉的董仲舒和扬雄,还是后汉的《白虎通义》和王充,这些学者和专着论性都没有逃离出天人之学的致思路线。他们普遍站在天人一气的立场上,或以气之阴阳论人之性情,比如在董仲舒看来,天有阴阳两气,性是天的产品,它自然含阴阳二气,这便是贪、仁之性。或以气之厚薄多寡论性之善恶,比如王充以为,万物都是禀赋元气而生,性亦是气的产物。人身上含有五常之气,亦含有不善之气,所含气的数量决定了性之善恶。所以,性情有善有恶。或者说,性含有善恶相混的气。这是汉代儒家气性论的共同立场。结语部分简明阐述了从先秦到两汉儒家学者以气论性的致思路线及其特点,并且得出几点结论。首先,从气性论发展的演变路线来看,先秦到两汉,儒家气性论的发展呈现出由一元到多元的趋势。古代儒者强调人性中含有气,孔子和郭店儒简二者将人性视为一个整体,并未对性之属性做出明确辨别。到了孟子那里,性开始一分为二。孟子将善气视为人性,善气是仁义的本源。荀子则将恶气称之为性,恶气是性恶的根源。秦、汉之际的《易传》和《礼记》二者表现出将孟荀善气恶气说相融合的倾向,并以阴阳二气论性之善恶。两汉儒家董仲舒、扬雄、《白虎通义》、王充等全部以为,人性是善气和恶气的混合体,这便是性善恶混论。其次,教化制度的设计实以人性论为基础。就功夫论而言,在先秦两汉儒家中存在两个阵营,孟子将性视作是善良之气,善良之气是善的基础,他强调对气的养育,顺着善气自然发展,这便是率性。率性意味着对个体的否定,任由天性的自然呈现。善是率性的结果。这意味着,人性之中不善之气便被忽略,由此导致礼义规章制度合理性的缺失,这是荀子及其以后学者所不能满意的。为此,以天人之学为视角,在天人一气原则的基础上,荀子及后来的性善恶混说者论证了礼乐制度与自然之气的关系,比如以气之阴阳论“三纲六纪”,以气之阴阳论祭祀之礼,以气之阴阳论刑罚制度等,并极为强调以感应(同气相求)为原理,以乐教为手段进行扬善气抑恶气。附论部分考察了“性”、“气”二字的起源与字形,并总结了先秦两汉儒家对于“性”、“气”两个范畴所含特质及属性的探讨。综而言之,先秦两汉儒家学者论性是以气论、天论、宇宙论等思想为理论基础,普遍将天视为性的最终根源,并以为天能以气生物。或者说,气是生存之始和发端。而气,在先秦两汉儒者那里,普遍含有物质性。因此,由气所构成的产品自然具备物质性。这也就是说,性乃天的产物,它具有材质义,并且性含有气。我们认为,这是先秦两汉儒家学派学者论“性”之通义。这种对人性的理解显然不像宋明理学家们那样,将“性”视为是纯粹而超越的范畴,并且以额外的形而上之理论“性”。另而言之,以气论性(性中含气)不失为一种合理的、且有意义的解读先秦两汉儒家人性论的操作方式。

杜伟利[9](2019)在《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萝卜栽培利用历史,周代成书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萝卜的记载。萝卜品种起源的具体时间与地区难以考证,多数学者认为萝卜起源于亚欧大陆的温暖海岸,大型萝卜种起源于亚洲。经过漫长的品种驯化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萝卜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中国栽培萝卜的根有长圆二种,早期为红白皮,之后又出现青皮、紫皮萝卜以及红色肉质的萝卜。从栽培季节划分,中国萝卜品种主要以秋冬萝卜为主,为半耐寒性蔬菜,是非常好的越冬蔬菜。唐代的《四时纂要》出现夏萝卜的记载,宋代以后,萝卜开始成为四季可栽培的作物。清中后期,还出现一种绿肥、蔬菜兼用类型的肥田萝卜。目前,中国栽培的地方萝卜品种近2 000个,是世界萝卜品种资源大国。在长期栽培驯化的过程中,萝卜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与文化发展被冠于许多不同的名称。从先秦时期的“菲”逐渐演化为“葖”、“菘(总名)”、“芦萉”,产生了“菈(?)”等地方名称。唐代,“莱菔”一名开始流行随即又转为“萝卜(音fu)”。元代时,“萝卜”这一名称已基本得到官方的认可。明代,经医药学家李时珍确定,“萝卜”一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据统计,自周代以来,萝卜共有50多种别称,这些别称代表着不同时期人们对萝卜不同的认知,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根据《诗经》的成书背景推测,萝卜最早栽培地区为中原一带。唐代以前,中国萝卜以秦、晋等北方地区较为出名。宋代,南方地区开始广泛种植萝卜,萝卜逐渐成为全国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并形成了许多着名特产区与地方优良品种。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萝卜栽培加工技术的记载。《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萝卜栽培与加工方法。随着萝卜在中国广泛栽培,唐代以后的各代农书等文献对萝卜栽培利用的记载更为详细,涵盖了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留种的所有工序,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萝卜栽培技术理论已非常成熟。萝卜作为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在各阶段的栽培加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状态,也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代农业产生以前,冬季蔬菜匮乏,萝卜的存在缓解了中国人对冬季蔬菜的需求压力。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实践,萝卜被开发出多种类型的食品,既可生啖亦可熟食,既可被当作蔬食也可代替主粮。中国做萝卜菹、萝卜干等加工方式均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李时珍称赞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饭”。目前,中国以萝卜主要原料搭配其他食材可制成近一百余种日常菜肴,可以制做各种小菜六十余种。在中医学理论中,萝卜被认为性凉,味辛甘,无毒,能消积滞、化痰热,各部位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药用方面,汉代以后各类医药典籍多对萝卜药用功能赞赏有加,甚至认为萝卜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蔬中圣品”。除了食用、药用价值,中国萝卜还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因为萝卜的营养价值和名字寓意,在许多祭祀仪式、节日庆典中都有萝卜的应用。中国萝卜在文化中的形象一直在改变,由早期被认为形象丑陋到逐渐被人们认可,宋代以后成为颇受欢迎的亲民蔬菜,在文学作品中屡被推崇。人们还将萝卜融入到民间俗语体系中,借萝卜的形象传播智慧。中国古代,萝卜为种植者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生长力强、产量较高的蔬菜作物,栽培萝卜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多数情况下高于主粮作物。不但贫困人家用以代粮节省开支,贩卖萝卜也成了发家致富的手段。南北朝《齐民要术》中就提到了萝卜贩卖的价格,唐代时,干萝卜还可以折合为主粮以完成任务指标。随着人们对萝卜经济价值认识的提高,许多达官贵人也以贩卖萝卜为副业,宋代许多官府衙门也有种植萝卜的记载。在两千多年的萝卜栽培利用历史中,中国形成了丰富的萝卜文化。从早期因为外观丑陋被鄙弃到被人们极力推崇,萝卜逐渐成为中国蔬菜的代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蔬菜文化方面的发展缓慢。萝卜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形象,具有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萝卜相关历史,因地制宜发展萝卜文化产业是萝卜产业升级的正确途径。

高洁[10](2018)在《《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清代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在传统养生学领域较具代表性,该书卷五“粥谱说”为史上首次以“谱”及“说”命名,以粥为主的养生专篇。粥谱中的百首粥方为曹氏精心编制的食粥养生方案,贴近日常生活、调养治疾兼备,资料详尽、浅近易行,具有较高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本文着重探讨该书第五卷曹氏粥谱的养生作用,分析其粥方组成及物品情况,探寻其养生的理论源流、功效佐证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曹氏粥谱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总结相应的食养原则,以期为现代人的食粥养生实践提供参考信息,为现代饮食养生相关产业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清代学者曹庭栋《老老恒言》为研究对象,对其第五卷粥谱部分100首粥方的组成、出处,所用物品种类及其养生作用、食养原则等内容进行分析,利用Excel表格汇总,对粥谱全部物品的功用和主治内容,以频次合计为基础进行探讨。论述中以中医理论作依据为《老老恒言》粥谱的养生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对以药入粥的情况、曹氏粥谱对谷物的选择情况以及曹氏粥谱的实用意义等内容,依据相关古籍资料以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古籍中所记载的关于粥的文献条文摘录汇总,梳理粥的源流与发展状况,并对食养原则相关内容进行总结。结果:1粥养与粥疗历史悠久,在先秦及汉魏时期的古籍中已有粥的记载。《老老恒言》粥谱部分粥方出自54本古籍;曹庭栋对粥谱全部粥方均做出内容完备的说明与阐述。2《老老恒言》卷五“粥谱说”载有100首粥方,其中14首为曹庭栋自创粥方;按谷物主材料划分,曹氏粥谱主要由粳米粥方组成,共93首,其他粥方分别以糯米、秫米、炒面及青粱米为主;按入粥主要物品归类,以植物类粥方为主,共76首,其余则是动物类19首,矿物类5首;根据制作方法,粥方中属于常规制法的59首,采用先煎取汁、取汁制粥的15首,水研滤浆、搅取汁制粥的7首;粥谱所用物品中属于食物的有101种,属于药物的18种,共119种;根据归经频次合计,粥谱全部物品归脾胃经居首,频次合计为334。3根据《老老恒言》粥谱所涉及的全部物品之功用和相应主治分别进行统计汇总,曹氏粥谱的主要养生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养阴作用以功用频次为依据,具有养阴作用的物品功用频次合计为262,占据了功用总频次的24.39%。即,粥谱全部物料之全部功用的约1/4利于养阴,有助于养静。此结果支持了曹氏的观点“养静所以养阴”“养静为摄生首务”。本文将养阴作用归纳为滋阴、清热、养心、除烦,并据此将物品功用以数据汇总分为四类。健脾作用以功用频次为依据,具备健脾作用的物品功用频次合计为402,占据功用总频次的37.43%。即,粥谱超过1/3的功用可以调脾胃及改善泄泻症状,并综合调养人体。此结果支持了曹氏的观点“病中食粥”于“患泄泻者尤验”。粥谱全部物品归经中归脾胃经居首,此结果支持了曹氏“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的主张。其他作用以主治频次合计为依据,忽略脾胃病证,对其他出现频次较高项目进行分组汇总,得出曹氏粥谱6组主治频次合计为611,占主治总频次的37.76%。具体包括肾、肺、肝、心系病证,妇儿及其他病证,内容中多为老年人易发病证,说明曹氏粥谱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上述各项频次数据均以中医药相关书籍及辞典中的注释为依据,汇总结果不仅覆盖了《老老恒言》粥谱各粥方的全部组方物品,也包含制粥过程中所用到的全部辅助物料。4从早期中医古籍中摘录的条文反映出粥的使用历史情况,其中《太平圣惠方》所载与粥相关的文献条文有162条,事实说明粥疗粥养存在已久并具备合理性。5适合老年人的饮食应尽可能是温暖的、烂熟的,且淡食为宜,并有适当的禁忌。《老老恒言》粥谱中涉及食粥规则的粥方有15首,其中5首为着者自创方。相关古籍《寿亲养老新书》卷之一所载的全部食疗方中有30首涉及到上述食养原则性内容,且卷之一所载42首粥方中的34首还提到了空腹食原则。结论:从理论阐述、文献征引及描述说明多方面来看,《老老恒言》粥谱对现代食粥养生实践具有内容详尽、切实可行及有据可循的实用参考价值。本研究数据结果支持了《老老恒言》所提倡的主要养生观点,即,通过食粥来达到养阴和健脾之目的。依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本文借助与食治食养及老年养生相关的古籍,以数据为基础简要说明了粥疗粥养的源流;对以药入粥情况的探讨反映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根据古籍资料所归纳的食养原则可为人们提供较为全面的食粥养生参考信息。对曹氏粥谱谷物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粥谱内容与原始记载内容对比均反映出《老老恒言》粥谱具备实用意义。《老老恒言》养生思想上的点睛之笔为“各随禀气所宜而食之”。曹氏粥谱可作为普及性的食养方案,对于特殊体质人群或是重病患者,则需要依据中医理论予以辨证。对食物的选择因人制宜、体质相宜,这一观点于现代饮食养生仍具指导意义。饮食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以药入粥可作为方便、快捷、持久的给药方式在养生保健中发挥一定作用。《老老恒言》养生观强调在饮食起居上下功夫并持之以恒。本文借助于古今资料进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其可行性。“恒”即长久。曹氏的养生观点独具特色,其粥谱提倡的食粥养生理念浅近易行。《老老恒言》粥谱之全部理法源于日常生活,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因而才会流传至今,也将历经千古,并继续为人们食粥养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生活中的顺气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中的顺气食物(论文提纲范文)

(1)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导论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藏医经典着作
        二、藏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藏族医学分布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壮医经典着作
        二、壮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壮族医学分布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回医经典着作
        二、回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回族医学分布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文献研究
    1 研究背景
        1.1 中医古籍数据量浩大,是中医宝贵的知识库
        1.2 传统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局限
        1.3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是未来中医古籍研究的重要工具
        1.4 基于本体构建数据集是智能化古籍数据挖掘的必要途径
        1.4.1 本体的概念
        1.4.2 基于中医领域本体构建结构化知识库的重要作用
        1.5 对妊娠腹痛的古籍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的意义
        1.5.1 临床实际意义
        1.5.2 文献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书目
        2.2 研究内容筛选标准
        2.3 构建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
        2.4 数据预处理
        2.5 语义类型的确定及定义
        2.6 标注流程
        2.6.1 选择标注系统
        2.6.2 数据导入
        2.6.3 标注方法
        2.6.4 机器标注结果评价参数及计算方法
        2.6.5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和标准化
        2.7.1 计算机去重
        2.7.2 人工标准化
        2.7.3 机器标准化
        2.7.4 人工校正核对定稿
        2.8 技术路线
    3 机器标注及标准化结果与分析
        3.1 评价机器标注结果的参数值
        3.2 原始数据及标准化数据计量结果
        3.3 评价机器标准化处理结果的参数
    4 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4.1 妊娠腹痛病名的沿革
        4.1.1 妊娠腹痛病名的朝代分布
        4.1.2 妊娠腹痛病名的演变
        4.1.2.1 妊娠腹痛的定义
        4.1.2.2 妊娠腹痛的病名源流
        4.1.2.3 “妊娠腹痛”的变写
        4.1.2.4 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
        4.1.2.5 妊娠腹痛病名与妊娠月份的关系
        4.1.3 “胞阻”的源流
        4.2 妊娠腹痛的主症分析
        4.2.1 疼痛的性质
        4.2.2 疼痛的部位
        4.2.3 疼痛的频率
        4.2.4 疼痛的程度
        4.2.5 痛势
        4.3 证素分析
        4.3.1 证素选择依据
        4.3.2 病性证素的历史演化
        4.3.3 病位证素的历史演化
        4.3.3.1 脾胃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2 肝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3 肾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4 经脉病机以奇经最关键
        4.3.3.5 水血分病位之说有待后世进一步研究
        4.3.3.6 病在胞胎是妊娠病的特有病机
        4.4 治法分析
        4.5 方药分析
        4.5.1 妊娠腹痛代表方剂的考证和源流分析
        4.5.1.1 附子汤
        4.5.1.2 当归芍药散
        4.5.1.3 胶艾汤
        4.5.2 妊娠腹痛方药历史演化分析
        4.5.2.1 先秦两汉时期
        4.5.2.2 魏晋至隋唐时期
        4.5.2.3 宋金元时期
        4.5.2.4 明清时期
        4.5.3 妊娠腹痛用药历史演化分析
        4.5.3.1 妊娠腹痛用药概况
        4.5.3.2 药物之性
        4.5.3.3 药物的五味
        4.5.3.4 药物的归经
        4.5.3.5 药物的功效分类
        4.5.3.6 妊娠禁忌药
        4.6 方药与证素、治法的相关性分析
        4.6.1 关联规则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4.6.2 方药与病性证素的关联结果
        4.6.3 方药与病位证素的关联结果
        4.6.4 方药与治法的关联规则
讨论
    1 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1.1 妊娠的生理基础
        1.2 妊娠生理性失衡
    2 中医对妊娠病的认识
    3 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认识
    4 对妊娠腹痛的弦脉的探讨
    5 妊娠腹痛的安胎法则
        5.1 预防以安胎的思想
        5.2 祛邪和扶正的安胎原则
        5.3 重视养胎调护
    6 对“抑阳助阴”安胎思想的探讨
        6.1 “抑阳助阴”的含义
        6.2 “抑阳助阴”的方剂配伍思路
        6.3 古代医家对理气安胎的认识和用药特点
    7 对“白术黄芩是安胎之圣药”的探讨
        7.1 源于仲景方,始由丹溪提出
        7.2 白术黄芩的安胎机理和临证配伍特点
        7.3 “白术黄芩乃安胎圣药”之说不可拘泥
    8 对治妊娠腹痛方中用酒的探讨
        8.1 行药势,助药力
        8.2 畅通血脉
        8.3 减少寒凉或滋腻药物的不良反应
    9 古代和现代中医治疗妊娠腹痛的异同
        9.1 现代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诊疗概况
        9.2 古代与现代中医辨治妊娠腹痛的异同
    10 妊娠腹痛与内科腹痛的诊疗差异
    11 本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2 将本体的方法用于古籍数据挖掘的机遇和挑战
        12.1 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是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的机遇
        12.2 中医古籍本体语言的完善和标准化是古籍知识发现的挑战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中医古籍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药茶方剂的发展源流与运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茶的食疗养生及药用价值研究
    1 茶的食疗养生研究
    2 茶的药用功效研究
    3 “药茶”使用概况研究
        3.1 “药茶”的概念
        3.2 “药茶”的使用概况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茶的药用价值研究
    1 “茶”的唐以前药用文献考证
        1.1 “神农得茶解毒”传说
        1.2 《伤寒杂病论》“茶治便脓血”说
        1.3 晋代《肘后备急方》的“茶”字
        1.4 小结
    2 茶与苦菜的本草考证
        2.1 茶与苦菜的植物特征
        2.2 茶与苦菜的功效记载
        2.3 茶圣陆羽对茶与苦菜的认识
        2.4 小结
    3 茶的本草学考证
        3.1 四气
        3.2 五味
        3.3 归经
        3.4 功效
        3.4.1 清利头目
        3.4.2 清热解毒
        3.4.3 下气消食去腻
        3.4.4 通利二便
        3.4.5 消暑止渴
        3.4.6 化痰
        3.5 小结
第三部分 药茶方剂的发展源流研究
    1 唐代——“药茶”概念的萌芽
        1.1 药茶的萌芽
        1.2 唐代的药茶方剂分析
        1.2.1 《备急千金要方》
        1.2.2 《外台秘要》
        1.2.3 《食医心鉴》
    2 宋代——药茶方剂的成熟
        2.1 药茶方剂的成型
        2.2 宋代的药茶方剂分析
        2.2.1 三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2 宋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主治病证概况
        2.2.3 宋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用法概况
        2.2.4 宋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剂型概况
    3 元明清——药茶方剂的发展
        3.1 元代《御药院方》
        3.1.1 元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主治病证概况
        3.1.2 元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用法概况
        3.1.3 元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剂型概况
        3.2 明代《普济方》
        3.2.1 明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主治病证概况
        3.2.2 明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用法概况
        3.2.3 明代方书中药茶方剂的剂型概况
        3.3 清代《医宗金鉴》
        3.3.1 清代医书中药茶方剂的主治病证概况
        3.3.2 清代医书中药茶方剂的用法概况
        3.3.3 清代医书中药茶方剂的剂型概况
第四部分 药茶方剂的运用规律研究
    1 药茶方剂的功效主治研究
        1.1 药茶方剂主治病证分析
        1.1.1 风疾
        1.1.2 眼目疾
        1.1.3 积聚
        1.2 药茶方剂功效分析
        1.2.1 苦寒降下
        1.2.2 引药入里
    2 药茶方剂的茶饮种类分析
        2.1 茶清
        2.2 茶汤
        2.3 紫笋茶
        2.4 “姜茶”“薄荷茶”“荆芥茶”等混合茶
        2.5 腊茶
        2.6 茶酒
    3 药茶方剂服用方式探析
        3.1 药茶方剂的服用方式
        3.2 以茶送药的使用目的
    4 药茶方剂的使用禁忌
第五部分 结语
    1 对药茶的整体认识
    2 对宋代药茶方剂使用处于关键时期的认识
    3 对药茶方剂的使用可拓展临床病证范围的认识
    4 本研究的价值
        4.1 “茶解药”观点的反思
        4.2 对现今饮茶方法的启示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太平圣惠方》药茶方剂一览表
附录2 《圣济总录》药茶方剂一览表
附录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茶方剂一览表
附录4 《御药院方》药茶方剂一览表
附录5 《普济方》药茶方剂一览表
附录6 《医宗金鉴》药茶方剂一览表
个人简历

(4)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讨论与结论
    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藏区概况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藏药的发展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剂对比木香顺气丸治疗肝胃不和型顽固性呃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文献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古今文献论述中医对紧张型头痛的认识
    一、紧张型头痛中医病名的历史渊源
    二、紧张型头痛相关病因的古代文献梳理
        (一)文献检索方法
        (二)检索结果
    三、紧张型头痛相关病机的古代文献梳理
        (一)病位
        (二)病机
    四、治疗选介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五、现代中医对紧张型头痛病因病机的阐释及辨证论治
        (一)多证型综合辨证论治
        (二)单一证型论治
    六、现代中医对紧张型头痛的外治法简述
第二部分 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古今文献研究
    一、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现代中医文献概述
        (一)脾胃损伤、痰湿内蕴导致紧张型头痛
        (二)紧张型头痛反复发作可损伤脾胃元气
        (三)调理脾胃气机作为紧张型头痛的通治法
    二、基于古代文献的脾胃生理病理概述
        (一)脾胃的生理概述
        (二)脾胃的病理概述
    三、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古代文献研究
        (一)基于古代文献的紧张型头痛脾胃虚实病机梳理
        (二)紧张型头痛脾胃虚实证的治疗方药
    四、讨论
        (一)紧张型头痛脾胃虚实辨证的病机讨论
        (二)从脾胃虚实论治紧张型头痛用药特点总结
        (三)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性概述
        (四)中西医结合阐释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性
    五、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脱落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临床分组
        (二)治疗方案
        (三)观察内容
        (四)疗效评价标准
        (五)安全性评价
        (六)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前后各组头痛指数相关因子计分比较,结果如表9、10所示
        (三)治疗后两组头痛指数及疗效评价比较,结果如表 11、12 所示
        (四)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五)安全性评价
    五、分析与讨论
        (一)临床疗效分析
        (二)加味升阳益胃汤方义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紧张型头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一、ICHD-ⅢBETA版 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
    二、紧张型头痛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7)先秦“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象”字义的发生与演变
    第一节 殷商和西周早期“象”字含义考论
        一、作为动物名
        三、作为乐舞名
        二、作为氏族名或人名
    第二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名词义考论
        一、“象”之动物义
        二、“象”之神圣义
        三、“象”之视觉义
    第三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动词义考论
        一、“象”之效法义
        二、“象”之相似义
        三、“象”之象征义
第二章 “象”范畴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道家论“象”
        一、《老子》论“象”与“大象”
        二、《庄子》论“象”与“象罔”
        三、《鹖冠子》论“象”与“名物”
    第二节 《易传》论“象”
        一、“象”的多重含义
        二、“观物取象”
        三、“立象以尽意”
        四、“制器尚象”
    第三节 《乐记》论“象”
        一、“气以成象”
        二、“声者,乐之象也”
        三、“乐以象德”
    第四节 其他文献论“象”
        一、《鬼谷子》论“象”
        二、《黄帝内经》论“象”
        三、《管子》《荀子》论“象”
第三章 “象”范畴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象”与“物”“形”
        一、“象”与“物”
        二、“象”与“形”
    第二节 “象”与“名”“文”
        一、“象”与“名”
        二、“象”与“文”
    第三节 “象”的特征
        一、直观性
        二、形上性
        三、主客交融性
    第四节 “象”的功能
        一、“六经”之以象尽意
        二、儒家之以象比德
        三、道家之以象喻道
        四、兵墨法诸家之以象言理
第四章 “象”范畴与象思维
    第一节 先民的尚象意识与象思维
        一、先民实践活动的观象意识
        二、图腾符号的想象与象征
        三、汉字造字的尚象思维
        四、原始思维中的尚象意识
    第二节 象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一、象思维的过程
        二、象思维的特征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一、《周易》的“取象”与“立象”
        二、老庄对“道”的体悟与“象”的营构
        三、《黄帝内经》“以象测藏”的运用与“藏象”论
        四、其他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第五章 先秦“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第一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话语形态
        一、“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演变
        二、“象”从“象外”到“境”的发展
    第二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
        一、“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
        二、“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言说方式
        三、象思维和象喻言说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精神
        一、“象”与文艺美学的超越精神
        二、“象”与文艺美学的生命精神
        三、“象”与文艺美学的诗性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先秦文献“象”字语句辑录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一、从程朱理学人性二元论谈起
        二、“气性论”的含义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其评析
        一、文献综述
        二、学界研究成果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和亮点
上篇 先秦儒家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章 气性论的滥觞:孔子以气论性思想探源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问题的提出:孔子之性含气吗?
        二、以生论性
        三、天以气生物
        第二节 气与善恶
        一、情与性:情是人性的表达
        二、气与欲:孔子血气说解读
        三、性与言:辞气是人性的反映
        第三节 孔子的教化学说
        一、气、乐与性:孔子的乐教说
        二、气、礼与性:孔子的饮食教化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郭店儒简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一、《太一生水》与儒简中的“天”
        二、性命出自天
        第二节 气与善恶
        一、情气与血气
        二、性与情
        第三节 “化民气”:郭店儒简的教化学说
        一、乐教导情
        二、礼教治情
        本章小结
        小议: 孔孟之间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的善气说与性善论
        第一节 孟子之“性”的内涵
        一、天性论
        二、性质论
        三、材性论
        四、性本论
        第二节 善气说与仁义之本
        一、性与浩然之气
        二、孟子对“心”、“志”、“气”与“言”四者关系的讨论
        三、孟子对“气”、“性”与“体”三者关系的讨论
        第三节 养气与率性
        一、养气说
        二、率性说
        三、“充实为美”:养气的境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治气养心”:荀子的恶气说与性恶论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荀子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源自天,并含有气
        第二节 情欲与恶气
        一、性与情欲
        二、情欲即恶气
        三、恶气与心
        第三节 治气与养心
        一、治气与乐教
        二、养心与礼教
        三、“气之中和”与“参与天地”: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中篇 秦、汉之际的儒家气性论思想
    第五章 《易传》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性之善恶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含阴阳
        二、“继之者善也”:天生生不息即是善
        三、“成之者性也”:性含阴阳二气
        第三节 “神道设教”:《易传》的教化学说
        一、“先王以作乐崇德”:《易传》的乐教思想
        二、“君子以非礼弗履”:《易传》的礼教思想
        三、气、和与人性之美: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礼记》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礼记》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出自天
        第二节 善恶之性与气
        一、性与善恶
        二、心与性情
        三、性情含气
        四、心气互动
        第三节 《礼记》的教化学说
        一、气、天与礼乐:宇宙论视角下的礼乐观
        二、气与感应:乐教的原理及应用
        三、气、性与礼教:《礼记》的祭礼教化说
        四、和、序与人性之美:礼乐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下篇 两汉儒家的气性论思想
    第七章 “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董仲舒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视域下的人性说
        一、董氏的气化宇宙论思想
        二、性情源自天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贪仁之性
        一、性情与阴阳
        二、性混善恶说与性三品说
        第三节 气感与教化
        一、礼乐刑罚与阴阳二气
        二、同气相感与教化的原理
        三、性命与养气说
        四、“和者,天之正”: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晦明之气与性善恶混:扬雄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一生一死,性命莹矣”
        一、性与太玄
        二、玄与自然
        第二节 晦明之气与善恶之性
        一、晦明与质性
        二、心驾驭气
        三、人格三说与性善恶混说
        第三节 修性与学习
        一、研读儒家经典
        二、“取重”与“去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阴阳与五性六情:《白虎通义》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视域下的人性说
        一、《白虎通义》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源自天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性情善恶
        一、性阳与情阴
        二、五常(性)与六情
        三、气禀成命说
        第三节 气性与治性
        一、气性与礼乐
        二、“三纲六纪”与气之阴阳
        三、性、政与气之中和:治性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用气为性,性成命定”:王充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王充自然主义的天道观
        一、天道自然,而非有为
        二、天含有气,并能生物
        第二节 性、命皆由气禀
        一、气禀人性说
        二、命由气禀说
        三、“性”与“命”的关系
        第三节 性命与骨相说
        一、骨相说的原理
        二、“案骨节之法,审人之性命”
        三、骨相说的意义
        第四节 评判诸了性说与性气混善恶
        一、以气论评诸子的人性说
        二、性气混善恶和性三品说
        第五节 气性与矫治
        一、气性与胎教
        二、自修和他教
        本章小结
本文结语
附论: 关于先秦两汉儒家“性”、“气”范畴含义的总结
    附论一 论“性”
        第一节 “性”字的起源与字形
        第二节 “性”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一、“性”与“天”
        二、“性”与“气”
        三、“性”与“材”
        四、“性”与“质”
        五、“性”、“心”、“情”、“欲”与“命”
    附论二 论 “气”
        第一节 “气”字的起源与字形
        第二节 “气”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一、“气”与生命
        二、“气”与材质
        三、“气”与本根
        四、“气”与道德
        五、“气”与感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萝卜的品种发展与名称演变
    第一节 中国萝卜品种的发展
        一、萝卜的品种起源
        二、中国萝卜的品种发展
    第二节 中国萝卜名称的演变
        一、先秦至西汉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二、东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三、宋元时期中国的萝卜名称
        四、明至民国中国的萝卜名称
第二章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与栽培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分布的发展
        一、唐代以前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二、唐宋时期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三、元代以后中国的萝卜栽培地区
    第二节 中国萝卜栽培技术的发展
        一、立地选择
        二、整地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轮作套种
        五、选种育种
第三章 中国萝卜的采收与利用
    第一节 萝卜的采收与储藏
        一、萝卜的采收
        二、萝卜的储藏
    第二节 萝卜的食用加工
        一、萝卜食用部位的发展
        二、萝卜食用方法的发展
    第三节 萝卜的药用发展
        一、萝卜根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二、萝卜籽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三、萝卜其他部位在中国医药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中国萝卜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及其开发
    第一节 萝卜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应用
        一、萝卜在祭祀仪式中的应用
        二、萝卜在节日庆典中的应用
        三、萝卜为主题的庙会
        四、萝卜盛产地推崇萝卜的民俗活动
    第二节 萝卜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
        一、萝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形象
        二、萝卜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形象
        三、萝卜在中国俗语中的表现
    第三节 中国萝卜的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一、中国萝卜的经济价值
        二、中国萝卜的开发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10)《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老老恒言》及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1 《老老恒言》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1.1 《老老恒言》的综合研究概述
        1.2 《老老恒言》起居养生方法概述
        1.3 《老老恒言》饮食养生理法概述
    2 粥方应用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2.1 固定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2.2 具体病证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2.3 特殊人群与病证粥方应用研究进展
        2.4 粥养理念研究进展
    3 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1部分 《老老恒言》粥谱内容概况
    1 《老老恒言》及其“粥谱说”
        1.1 作者生平及着述简介
        1.2 《老老恒言》及其“粥谱说”简介
    2 “粥谱说”前之概说
        2.1 “粥谱说”前言简介
        2.2 “择米”分析
        2.3 “择水”分析
        2.4 “火候”分析
        2.5 “食候”分析
    3 《老老恒言》“粥谱说”粥方内容概况
        3.1 粥方组成情况
        3.2 粥方制作方法分类汇总
        3.3 粥方组成物品分类情况
        3.4 粥方所用物品食、药属性概况
        3.5 曹氏粥谱所引用粥方出处考证
第2部分 《老老恒言》粥谱的养生作用
    1 《老老恒言》所倡导的养生思想介绍
    2 《老老恒言》粥谱体现出重视食粥养生
    3 《老老恒言》粥谱的主要功能及其内涵分析
        3.1 《老老恒言》粥谱的养阴作用
        3.2 《老老恒言》粥谱的健脾作用
        3.3 《老老恒言》粥谱的其他作用
    4 《老老恒言》粥谱的应用价值分析
    5 《老老恒言》体质相宜观点分析
        5.1 体质相宜观点的分析探讨
        5.2 关于特殊群体的研究例证
第3部分 与粥相关的分析探讨
    1 粥的发展状况分析
        1.1 粥的起源与发展简述
        1.2 与粥相关的文献记载
        1.3 食粥养生理念的形成
    2 以药入粥相关探讨
        2.1 粥的调养作用
        2.2 粥的治疗作用
        2.3 以药入粥注意事项
        2.4 小结
    3 关于《老老恒言》粥谱的探讨
        3.1 《老老恒言》粥谱实用意义探讨
        3.2 《老老恒言》粥谱谷物材料的使用分析
        3.3 《老老恒言》粥谱内容与出处内容对比分析
    4 食养相关的原则性内容分析
        4.1 《老老恒言》提倡的食养原则分析
        4.2 古籍文献中食养原则内容分析
        4.3 “食饮以宜”关键在注重细节
    5 小结
结语
    1 对食粥养生的整体认识
        1.1 食粥以养阴的理念与实践
        1.2 以药入粥实际应用的思考
        1.3 食粥养生的可行性思考
    2 本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2.1 以数据汇总支持本研究所得结论
        2.2 对曹氏粥谱的养生作用进行总结
        2.3 对饮食养生的原则内容进行总结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生活中的顺气食物(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2]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D]. 张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药茶方剂的发展源流与运用规律研究[D]. 蓝宇敬(NA YIH CHING).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5]针刺联合和胃降逆中药剂对比木香顺气丸治疗肝胃不和型顽固性呃逆[D]. 段诗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文献和临床研究[D]. 王学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先秦“象”范畴研究[D]. 张绍时.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D]. 任鹏程. 山东大学, 2019(09)
  • [9]中国萝卜的栽培利用史研究[D]. 杜伟利.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D]. 高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生活中的光滑食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