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

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

一、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涵[1](2021)在《社区建筑群落的抗震韧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口、金融和工业的聚集地,一旦遭遇破坏性极强的地震,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地震可能会导致社区内各系统的严重破坏,从而造成灾难性后果。建筑群落作为社区中给人们提供居住、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载体,是否安全、可靠将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随着抗震韧性研究在地震工程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建筑、建筑群落的综合抗震性能要求也由“安全性”提升到了“韧性”层面。任何基于抗震韧性的分析和决策都需要对系统的抗震韧性性能进行定量评价,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比较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阐述了基于规范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并确定了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优越性。然后介绍了我国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和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明确了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评价方法、流程和结果。接下来,通过分析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的决策支持框架,提出了一个评价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的性能指标——BPRPI,并详细介绍了其计算过程。BPRPI指标依据建筑功能将社区建筑群落分为住房、公共服务、商业和教育四个建筑部门,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确定了不同功能建筑部门的权重值。BPRPI指标综合考虑了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单体建筑对其所在功能建筑部门抗震韧性的贡献程度以及不同功能建筑部门对社区抗震韧性的作用。最后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的两个现有社区为例,基于GIS模型对本文提出的BPRPI指标进行实例分析。由分析结果可得出结论:通过对各功能建筑部门内各建筑的权重进行分析,可基于GIS模型指导社区资源的合理分配、确定灾前建筑的加固方案和灾后建筑修复的优先次序;通过对社区A和社区B建筑群落的BPRPI指标进行分析,可用来评价、梳理和总结现有社区建筑群落的抗震韧性现状和指导社区规划和改造。综上,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社区层面,从韧性出发评价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的新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导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的提高。

于天洋[2](2021)在《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域广、地震强度大,发震频率高,大地震对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来识别风险程度并控制风险。所以,研究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基础数据和震害资料为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宏观数据的区域供水系统和具有精细化数据的城市供水系统,按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建模思路,围绕供水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多源化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震害资料数据库,分析了BP神经网络场地分类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利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和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绘制了每个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曲线。(2)针对区域供水管网管材的占比差异性,分析了管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管网、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人口、GDP等多源化的宏观数据,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模型和评估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因子、自身抗震能力因子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立了区域综合抗震能力模型和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利用ArcGIS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的合理性,突破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差异难以评估的技术瓶颈。(3)分析了基于熵值法进行区域供水管网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指出了原有风险熵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评估模型和综合风险熵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风险熵指数,利用ArcGIS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和陕西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风险熵评估模型的合理性。解决了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4)研究了各类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基于震害资料给出了不同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基于损失率期望指数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建立了分级评估标准,并与风险熵指数和评估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地震损失率期望和地震灾害风险熵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评估单元的风险级别基本一致,利用ArcGIS分别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系统和供水管网不同时间尺度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分类图。根据地震危险性曲线,提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损失超越概率模型,以德阳市为例计算了汶川地震时地震灾害损失,通过与实际地震损失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5)针对供水管网精细化数据和水力分析需要,提出了改进的全局收敛算法对供水管网进行低压水力模拟,解决了牛顿迭代在管网渗漏分析中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管网节点水压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提出了基于水力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评估分级标准,以意大利Apulian供水管网为例,编制Monte Carlo流分析程序,对给定不同烈度的供水管网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通过供水管网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合理性。(6)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精细化数据和各子系统组成特点,进行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路径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模型,以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为例,对该市供水系统进行总体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并将本文提出的各种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熵模型、损失率期望模型、损失超越概率模型适合区域和城市风险评估,精细化的城市管网数据支持水力分析模型、风险传播模型和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适合城市风险评估,且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多元化需求。

胡珍秀[3](2020)在《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是社会发展生产的动力,更是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因地震灾害频发,“地震韧性城乡”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国外对于电力系统的韧性已经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整体来讲,目前国内对电力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如何评估电力设施地震韧性以及提高韧性的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电力设施地震韧性方面做了以下研究:(1)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韧性研究的进展,总结了不同领域各学者对韧性的定义、评价体系以及提高韧性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电力系统方面作出的与韧性相关研究的进展。(2)以电气设备和建筑物为例分析了电力设施震损情况;分析了电力设施韧性的意涵,从工程和非工程的宏观角度给出影响电力设施韧性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电力设施韧性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电力设施工程韧性和非工程韧性全要素的宏观韧性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试算。(3)通过分析变电站室外设备及接线方式,对变电站的功能链路进行简化,根据汶川地震震害资料,统计了简化功能链路中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与变电站实际功能失效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变电站实际功能失效率与地震烈度的统计关系,建立了以变电站简化功能链路中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为自变量的半经验半理论的变电站功能失效率函数;以简化的功能链路中的高压设备和房屋及室内设备为参量计算变电站震害指数,基于变电站恢复时间与震害指数的统计关系,建立了以震害指数为识别参数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恢复时间函数;由以上功能失效率函数和恢复时间函数构建了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函数。(4)将变电站工程韧性划分为高、中、低、很低四个等级;提出了基于工程韧性损失函数的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值的计算;根据汶川地震中绵阳、广元、德阳等地103个样本变电站的震害情况,计算了工程韧性损失值,寻找工程韧性损失值与工程韧性指数的映射函数,计算工程韧性指数,建立了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和韧性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电气设备的抗震等级将变电站分为7类,分别计算了其工程韧性指数,进行了韧性等级评价。最后以凉山地区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为例,对17所变电站进行了地震的工程韧性等级评估。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戎卿文[5](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王尧树[6](2020)在《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汶川地震纪念景观体系,这为精神家园的重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其空间分布的不均质性和空间错置现状引发了对灾后重建区空间正义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审视现存地震纪念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以汶川地震纪念景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 GIS、Geo Da、SPSS等定量分析工具,使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多距离空间聚类、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标准距离、OLS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揭示地震纪念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方向性特征、分布模式、聚集特征和空间关系,探讨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取得如下主要结论与认识:第一,汶川地震纪念景观可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主类,地震纪念地、地震遗址公园、地震遗址、地震场馆、纪念园、纪念广场、遇难者公墓、纪念学校、地名景观、纪念碑石、纪念雕塑、纪念墙共12个亚类和若干景观元。第二,3类空间尺度地震纪念景观分布于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南充、巴中、阿坝8个市州,地震纪念地与地震遗址呈“零星状”分布,地震遗址呈现出以汶川、青川、彭州三个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格局,地震场馆整体呈“带状”分布,纪念园与遇难者公墓呈“稀疏式串珠状”分布,纪念广场呈“紧密式串珠状”分布,纪念学校呈“单中心、放射状”的“扇”型结构分布,地名景观呈“双中心,喷射状”分布,纪念碑石呈“带状”分布,纪念雕塑与纪念墙分别呈“间断式串珠状”与“零星状”分布。同时,上述12类地震纪念景观方向性显着,均呈现东南-西北展布。第三,平均最邻近指数与K值计算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呈现显着的高程度空间结构聚类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值大于零,表示地震纪念景观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且趋于空间聚集。第四,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成都、德阳、绵阳等5个市州属于高高聚集,雅安、甘孜、巴中等6个市州属于低高聚集,乐山、眉山、凉山等10个市州为低低聚集;LISA集聚图显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共4个市州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南充属于LH形区域,表明与相邻的市州呈现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关系;核密度分析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聚集性特征显着,呈现出以汶川映秀(震中)、德阳绵竹、广元青川3个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格局。第五,缓冲区分析显示汶川震纪念景观表现出明显的以四大地震遗址区为中心,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且四大地震遗址区对地震纪念景观的排布具有较强导向性影响;标准距离分析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集中度:宏观尺度景观>中观尺度景观>微观尺度景观。第六,OLS模型中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万人死亡和失踪率2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正相关性,且在影响程度上前者大于后者;GWR模型中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万人死亡和失踪率、万人倒塌房屋率、规划重建项目数、规划总投资5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地震灾害危险度、万人转移安置率、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化率、公路里程5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且上述10个因子回归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基本处在灾区边界的县、市、区。综上所述,聚焦地震纪念景观空间配置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地震纪念景观类型,揭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汶川地震纪性景观保护及其纪念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望为优化地震纪念景观空间配置,特别是规划建设理想的灾后地方性空间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

马迪[7](2019)在《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贵阳市抗震防灾系统为例》文中认为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而抗震防灾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更加合理的规划灾前的防范工作以及更加高效的组织灾后应急措施。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特定的空间数据系统,是具备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集中、存储、操作和显示地理信息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本文结合贵阳市中心城区具体特点以及贵阳市抗震防灾规划修编,提出基于GIS的贵阳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该系统能分析与处理大量空间地理数据,并给出相应的分析结果,为政府规划以及灾后应急救援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对基于GIS的贵阳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在抗震防灾系统设计中,采用了五层架构设计,并结合前期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相关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辅助规划、成果展示和系统管理四个方面。其中规划辅助平台旨在帮助使用者利用GIS技术快速进行抗震防灾规划,包括用地评价、生命线规划、次生灾害预测等功能,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最后,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相关功能实现。系统采用了当下流行的B/S和C/S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将不同的系统功能进行分离式管理,不仅方便操作员使用,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空间数据的处理使用了当下较为成熟的GIS平台ArcGIS系列,ArcGIS拥有强力空间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效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分析与管理。

张威涛[8](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刘倩[9](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的严重性、突发性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是不容忽略的。为了使防震减灾工作真正的做到“预防为主”的原则,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及空间分析的功能可以对城市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通用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建筑物抗震能力、生命线抗震能力(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避难场所能力五大类。首先对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震带等情况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其计算分析结果找出研究区域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地点及震级,在设定地震震级及地震动影响场的范围后,分别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城市抗震能力分析。建立SQL Server2008和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连接,对城市抗震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并绘制各类信息专题图,便于系统直接调用数据库内信息,并将系统计算结果进行储存。以Arc GIS10.2为开发平台,使用C#与AE技术建立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管理分析、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生命线等抗震能力分析、规划文件管理等功能。将各模块抗震能力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编写代码嵌入数据库,在系统进行计算时调用,得出抗震能力评价结果。并以实例进行系统演示,最后得出研究区综合抗震能力等级,系统根据计算结果找出城市抗震的薄弱地带,为防震减灾部门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图62幅;表30个;参59篇。

王晓雯[10](2019)在《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城市极端灾害频发,城市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灾害给城市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的程度与城市空间的承灾性紧密相关,避难空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韧性理论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因此,基于韧性理论,对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先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综合防灾、灾害风险等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和韧性综合防灾规划相关研究,总结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忽视系统性建设、不注重灾害全过程的规划应对、缺乏韧性理念下针对多种灾害类型的规划研究及对策差异化定制与实践。其次,在研究理论方面,本文按照系统论思路和韧性理念的内涵,遵循不同灾害和避难主体的差异性,分析不同避难行为对避难场所的不同需求,对系统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与之相对的韧性角度下的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系统功能、要素与结构的应具备的韧性特征和能力;并剖析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运行机制,探讨不同阶段的韧性响应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系统功能、要素、结构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撑。在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方面,依据理论研究的内涵与结果,构建综合灾害评估—选址适宜评价—紧急避难选址——固定避难布局—中心避难优化—响应运行提升的思路流程和技术方法体系,以指导实证研究。然后,在实践方面,首先确定泉州主要灾害种类,再从单灾种风险分析评价入手,对多灾种进行耦合分析,最后全面综合分析多灾害情景下的后果,依据评价结果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选址适宜性评价。再进行固定避难场所的选址布局;结合固定避难场所布局结果和可达性分析对中心避难场所进行布局与优化;结合系统运行过程对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价与提升。最终,建构一个基于灾害类型多样、结合避难需求差异、顺应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运行规律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框架,弥补应急避难场所研究中系统性不强的缺点。探索不同灾种响应、不同层次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规划、不同阶段系统运行能力提升的整体流程,为综合应急避难体系的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二、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建筑群落的抗震韧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单体建筑抗震韧性评价
    2.1 建筑抗震设计方法比较
        2.1.1 基于规范的抗震设计方法
        2.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2.1.3 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
    2.2 单体建筑抗震韧性评价
        2.2.1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2.2.2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分析
    3.1 系统抗灾韧性的决策支持框架
        3.1.1 决策支持框架
        3.1.2 贝叶斯网络
    3.2 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分析
        3.2.1 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的决策支持框架
        3.2.2 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的贝叶斯网络图
    3.3 本章小结
4 社区建筑群落抗震韧性定量评价
    4.1 评价指标BPRPI
        4.1.1 指标确定和计算过程
        4.1.2 假设前提
    4.2 功能建筑部门权重确定
        4.2.1 基于POI数据对建筑进行功能分类
        4.2.2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确定权重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GIS的 BPRPI指标实例分析
    5.1 背景概述
        5.1.1 选择研究对象:中山公园街道
        5.1.2 选择研究软件:Arc GIS
    5.2 基于GIS的 BPRPI指标实例计算
        5.2.1 数据获取及模型建立
        5.2.2 指标计算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灾害系统
    1.3 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1.3.1 风险与灾害风险
        1.3.2 灾害风险评估
    1.4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类与研究进展
        1.4.1 评估模型分类
        1.4.2 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1.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1.6 本文技术思路和研究内容
        1.6.1 技术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础数据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2.1 引言
    2.2 基础数据
        2.2.1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2.2.2 供水系统震害资料数据库
        2.2.3 有关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说明
    2.3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分析
    2.4 地震危险性分析
        2.4.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
        2.4.2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
        2.4.3 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3.1 引言
    3.2 突变级数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的可行性
    3.3 供水管网脆弱性分析
        3.3.1 脆弱性及影响因素
        3.3.2 管道材质区域差异性
    3.4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3.4.1 供水管网自身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3.4.2 城市基础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3.4.3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数
        3.4.4 评估指标体系
    3.5 突变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5.1 突变理论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6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3.7 抗震能力分级分类标准
        3.7.1 基础抗震能力分级标准
        3.7.2 综合抗震能力分类等级标准
    3.8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3.8.1 模型验证
        3.8.2 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1 引言
    4.2 熵值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4.3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4.3.1 熵的基本理论模型
        4.3.2 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4.3.3 供水管网严重性程度指标
        4.3.4 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的特性
        4.3.5 与原有供水管网风险熵模型的比较
        4.3.6 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计算步骤
    4.4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等级分类标准
    4.5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4.5.1 模型验证
        4.5.2 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损失率期望的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5.1 引言
    5.2 基于损失率期望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5.2.1 地震灾害损失(率)期望评估模型
        5.2.2 地震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模型
    5.3 基于损失率期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分级标准
    5.4 供水设施地震易损性分析
        5.4.1 供水系统设施和地震易损性分类
        5.4.2 震害矩阵模拟
        5.4.3 地震易损性函数模型
    5.5 供水系统暴露性分析
        5.5.1 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构成
        5.5.2 区域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分布
    5.6 地震灾害风险的时空区段特征分析
    5.7 算例
        5.7.1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风险分布
        5.7.2 地震损失(率)期望和风险熵比较分析
        5.7.3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预测和超越概率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力分析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6.1 引言
    6.2 水力分析参数用于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6.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6.3.1 管线震害率模型的选取
        6.3.2 管道漏点形式与漏点确定
        6.3.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6.3.4 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6.3.5 改进的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6.4 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6.4.1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6.4.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
        6.4.3 供水管网地震暴露性分析
        6.4.4 供水管网地震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分析
        6.4.5 震后供水管网评估等级标准
    6.5 算例
        6.5.1 震后管网供水率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6.5.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考虑风险传播的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实例研究
    7.1 引言
    7.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
        7.2.1 供水系统组成分析
        7.2.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路径
        7.2.3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基本模式和数学模型
    7.3 供水子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指标
    7.4 基于震害率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7.5 实例研究
        7.5.1 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概况
        7.5.2 各子系统脆弱性评估结果
        7.5.3 各子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7.5.4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7.5.5 基于震害率和易损性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比较
        7.5.6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超越概率评估结果
        7.5.7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总体风险评估
    7.6 各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7.6.1 区域风险评估
        7.6.2 城市风险评估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韧性理论的研究
        1.2.2 韧性评价体系
        1.2.3 提高韧性的方法
        1.2.4 电力系统韧性的研究
    1.3 各章节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力设施非工程韧性和工程韧性分析
    2.1 引言
    2.2 电力设施韧性的意涵
        2.2.1 电力设施受损情况分析
        2.2.2 电力设施地震韧性
        2.2.3 电力设施韧性基本属性
    2.3 变电站的韧性指标
        2.3.1 以面积定义的韧性指标
        2.3.2 宏观韧性评估的韧性指标体系法
        2.3.3 指标试算
        2.3.4 韧性宏观评价法的等级划分与试算
    2.4 小结
第三章 变电站韧性损失函数的建立
    3.1 引言
    3.2 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函数的构造
    3.3 变电站功能失效率函数和恢复时间函数的建立
        3.3.1 基于变电站基本功能链路的功能失效率函数的建立
        3.3.2 变电站恢复时间函数的建立
    3.4 小结
第四章 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标计算及等级划分
    4.1 引言
    4.2 变电站房屋建筑震害指数计算
    4.3 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
        4.3.1 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能力
        4.3.2 不同设防烈度下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
    4.4 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计算
        4.4.1 不同设防类别变电站功能失效率计算
        4.4.2 不同设防类别变电站恢复时间
    4.5 汶川地震中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的计算
    4.6 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的建立与工程韧性等级的对应关系
    4.7 小结
第五章 凉山地区变电站工程韧性评价算例
    5.1 前言
    5.2 算例
        5.2.1 工程韧性指数计算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电力系统地震韧性水平能力之专家调查问卷
    一、关于电力设施地震韧性水平能力的社会咨询与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德文文献
    3 )英文文献
    4 )意大利文文献
    5 )荷兰文文献
    6 )西班牙文文献
    7 )法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地震纪念景观
        1.2.2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案、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研究思路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区位
    2.2 地层岩性
        2.2.1 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地层
        2.2.2 马尔康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构造背景
        2.3.2 活动构造
    2.4 地貌特征
    2.5 地震灾害
        2.5.1 汶川地震
        2.5.2 灾后重建
第3章 地震纪念景观系统
    3.1 类型划分
    3.2 分类统计
    3.3 典型景观发育特征
        3.3.1 宏观尺度
        3.3.2 中观尺度
        3.3.3 微观尺度
第4章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
    4.1 分布特征
        4.1.1 点密度图
        4.1.2 分布方向
    4.2 分布模式
        4.2.1 平均最近邻
        4.2.2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4.2.3 全局空间自相关
    4.3 聚集特征
        4.3.1 局部空间自相关
        4.3.2 核密度分析
    4.4 空间关系
        4.4.1 缓冲区分析
        4.4.2 标准距离
第5章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5.1 影响因子选取
    5.2 全局水平影响因素
        5.2.1 OLS模型影响因素
        5.2.2 OLS模型诊断
    5.3 局部水平影响因素
        5.3.1 GWR模型参数
        5.3.2 GWR回归结果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地震纪念景观属性数据
附录 B 影响因子原始数据
附录 C 影响因子标准化数据
附录 D 图版
附录 E 影响因子回归系数一览表

(7)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贵阳市抗震防灾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震防灾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1.1.1 抗震防灾工作的背景
        1.1.2 抗震防灾工作的意义
    1.2 GIS在抗震防灾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2.1 GIS应用现状
        1.2.2 GIS与抗震防灾工作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4 贵阳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系统建设
        1.4.1 贵阳市地震情况与分布
        1.4.2 贵阳市抗震防灾系统建立的意义
    1.5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2 贵阳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系统设计
    2.1 总体设计
        2.1.1 设计概述
        2.1.2 设计原则
        2.1.3 总体架构
        2.1.4 系统体系架构
    2.2 数据架构设计
    2.3 系统性能设计
3 子系统及功能模块设计
    3.1 基础数据服务平台
        3.1.1 数据综合管理子系统
        3.1.2 数据查询统计子系统
        3.1.3 专业成图子系统
    3.2 规划辅助平台
        3.2.1 城市用地评价子系统
        3.2.2 生命线系统抗震性能评价子系统
        3.2.3 建筑及人员安全性评价子系统
        3.2.4 次生灾害预测防控子系统
        3.2.5 避震疏散规划子系统
        3.2.6 规划实施管控管理子系统
    3.3 成果展示平台
        3.3.1 查询统计模块
        3.3.2 图形显示模块
        3.3.3 成果输出模块
    3.4 系统管理平台
        3.4.1 系统配置管理
        3.4.2 用户管理系统
        3.4.3 系统日志管理
4 贵阳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系统实现
    4.1 系统实现方式简介
    4.2 系统部分功能及GIS应用简介
        4.2.1 城市用地评价子系统
        4.2.2 生命线系统抗震性能评价子系统
        4.2.3 建筑及人员安全性评价子系统
        4.2.4 次生灾害预测防控子系统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灾害的严峻性
        1.1.2 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1.1.3 GIS与城市抗震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城市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2.1 建筑物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2.1.1 震害因子的确定
        2.1.2 震害指数计算
    2.2 地震危险性分析
        2.2.1 潜在震源区划分
        2.2.2 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
        2.2.3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2.3 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2.3.1 供水、供气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2.3.2 供电系统抗震能力
        2.3.3 交通系统抗震能力
第3章 预警及救援能力
    3.1 监测预警能力分析
    3.2 应急救援能力分析
    3.3 应急避难场所抗震能力分析
    3.4 综合评价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
    4.1 基于Arc 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
        4.1.1 Arc GIS软件
        4.1.2 Arc GIS Engine组件说明
        4.1.3 编程语言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功能
        4.2.2 系统结构框架
    4.3 系统数据库
        4.3.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4.3.2 数据录入储存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文件管理
        4.4.2 数据编辑
        4.4.3 地震信息管理
        4.4.4 城市基本信息
        4.4.5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4.4.6 地震管理条例
        4.4.7 系统管理
        4.4.8 帮助
第5章 系统演示
    5.1 概述
    5.2 数据库建立
    5.3 功能演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避难场所信息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进入新的高风险时代
        1.1.2 城市安全问题重要性不断增强
        1.1.3 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
        1.1.4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系统论
        2.1.2 韧性理论及韧性城市理论
        2.1.3 综合防灾规划
        2.1.4 灾害风险理论
        2.1.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1 我国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2 国外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3 小结
    2.3 韧性理念下的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2.3.1 国外韧性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2.3.2 我国韧性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韧性理念下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城市概况
        3.1.2 灾害识别与统计
        3.1.3 应急避难场所资源
    3.2 研究体系
        3.2.1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环境
        3.2.2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构成
        3.2.3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运行
    3.3 技术方法体系
        3.3.1 基于触发关系的综合灾害风险分析
        3.3.2 综合灾害风险影响下的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
        3.3.3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可达性分析
        3.3.4 AHP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综合法
        3.3.5 基本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避难场所的韧性空间布局
    4.1 多灾种耦合风险区划分析与评价
        4.1.1 单灾种风险分析与评价
        4.1.2 综合风险分析与评价
    4.2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指导下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与布局
        4.2.1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4.2.2 需求预测
        4.2.3 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可达性的中心避难场所布局优化
    5.1 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评价与规划
        5.1.1 区域应急避难疏散方向评价规划
        5.1.2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能力评价规划
    5.2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分析与评价
        5.2.1 基于可达性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分析方法
        5.2.2 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评价
    5.3 基于可达性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优化
        5.3.1 基于定量模型的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的初步布局
        5.3.2 建议远期规划的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点位布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响应能力评价与综合提升
    6.1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分析
        6.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2 评价模型构建
    6.2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评价
        6.2.1 应急避难响应单项能力评价
        6.2.2 应急避难响应综合能力评价
    6.3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提升策略
        6.3.1 应急避难响应单项能力提升策略
        6.3.2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综合提升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建筑群落的抗震韧性评估研究[D]. 张涵.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于天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3]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D]. 胡珍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6]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尧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贵阳市抗震防灾系统为例[D]. 马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8]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9]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D]. 刘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D]. 王晓雯.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建立抗震规划GIS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