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的证据理论方法

地震预测的证据理论方法

一、地震预报的证据理论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升[1](2021)在《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文中提出在讨论若干岩体力学概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回顾与分析了全世界岩体力学发展中科学与应用2个方面的重要成就及不足,其中,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与试验方法方面,介绍了围压三轴试验机、刚性试验机、真三轴试验机、流变试验机、动力试验机、高温高压试验机、多场耦合作用试验机、CT-岩石试验机、现场原位岩体试验及试验标准等;本构规律方面介绍了岩石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围压三轴与真三轴力学特性、时效与尺寸效应特性、动力特性、渗流特性、多场耦合特性、结构面力学特性、岩体变形破坏的声光电磁热效应等;岩体力学理论方面介绍了岩体力学介质分类、块裂介质岩体力学、强度准则、本构规律、断裂与损伤力学、多场耦合模型与裂缝分布模型;数值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值方法与软件、位移反分析与智能分析方法。清晰地论述了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岩体力学分类、概念及其应用领域划分,分析、梳理了大坝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石油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工程技术变迁与发展的工程岩体力学的重要成就,分析、梳理了滑坡、瓦斯突出、岩爆与地震等自然与工程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灾害岩体力学重要成就。详细分析、讨论了8个岩体力学未解之百年问题,包括岩体力学介质分类理论、缺陷层次对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和各向异性岩体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3个岩体力学理论问题,岩体尺度效应、时间效应、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混沌-逾渗统一理论、完整岩石试件与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时间-位置与能量三要素预测预报5个非线性岩体力学问题。

李江宁[2](2021)在《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大型城市作为现代化生活的核心区域之一,人口密度更大、流动性更强,国际影响和示范效应也更加显着,一旦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不当,则会在社会、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导致严重后果。应急药品储备是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对应急药品储备实施科学规划和管理。一是要对应急药品的储备品种和储备数量进行科学预测,二是要对应急药品的储备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提高应急药品投放效率,以科学构建实施紧急救助、挽救生命的基础和保障,以提升重大疫情反应速度和救助效率。本文针对超大型城市特点,对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的储备管理开展系统性深入研究,从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风险评估、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应急药品储备方式优化、应急药品储备设施选址四个方面进行方法创新,形成覆盖该领域主要环节的体系化创新成果。具体包括:(1)针对超大型城市特点,以感染性疾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样本,以该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视角构建了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传统使用专家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模糊证据推理技术,以弥补专家评价法在客观性和精确性方面的不足,形成了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风险的定量化评估方法。拓展了证据推理技术的应用边界,为今后感染性疾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2)为对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提供工具,综合分析了实践中应急药品需求特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技术,构建了EMD-ELMAN-ARIMA(ELA)组合预测模型,是“分解-集成”系统科学思想在应急药品预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基于复杂成分数据进行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路径。(3)针对应急药品实物储备方式和资金储备方式具有的不同特点,以政府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应急药品储备方式优化模型,并得到应急药品实物储备和资金储备最优分配策略的解析解。首次采用定量化方法研究了应急药品储备策略选择问题,突破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主要关注系统构成、理念设计等定性研究的范畴,为该领域的研究注入了精确化、定量化的新色调。(4)建立针对超大城市特点的应急药品储备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定性、定量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ess ANP)的选址模型,在考虑定性、定量和指标关联性的复杂场景下进行储备设施选址的创新尝试,进一步丰富了选址理论的方法体系。值得指出的是,本文的选题具有较高的前瞻性。虽然确定选题时,新冠疫情并未出现,但是本研究进行过程中恰遇新冠疫情,研究过程中也结合新冠疫情应对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充实完善。因此,本研究对高效应对类似新冠疫情的大型传播性疾病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京生[3](2020)在《高速铁路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硬件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集中发生地带,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对高速铁路而言,即使是较小震级的地震,也可能会给正在行驶中的高速列车带来脱轨、倾覆等列车运行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地震发生后,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来之前的数秒至数十秒之间发出预警,使高速行驶的列车尽快减速或者停车,这样可以防止或减轻地震灾害为铁路运输安全带来的危害,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相当可观的减灾效益。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作为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旦可靠性达不到要求从而发生故障,将会导致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误报或漏报地震预警信息,这不仅会造成旅客的恐慌,而且会给行车带来不便,以及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合理正确的对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进行建模及评估,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包括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和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对于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这种复杂的系统来说,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并且可用于试验的样本很少,在试验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失效数据,因此很难用常规方法对其可靠性进行建模及评估。本文根据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及其组成部分的各自特点,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视为不可修单元,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视为可修系统,分别求出了其可靠性相关指标,同时,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视为复杂系统,通过对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和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的可靠性相关指标进行融合,从而得到其可靠性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视为不可修单元,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建模及评估:为了解决用于进行试验的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数量较少的限制,以及随着产品的复杂度和产品可靠性的提高,车载地震终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导致单一的实验室试验或者现场试验得到的可靠性数据有限的弊端,本文使用相似性理论的相关内容和贝叶斯方法求出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的后验分布,通过继承因子,将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得到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的可靠性相关指标。本文使用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的异同,并且充分利用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各试验阶段的信息,因此更具有合理性。(2)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视为可修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建模及评估:为了解决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后验分布复杂,难于计算等问题,本文先是建立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可靠性的分层贝叶斯模型,然后将随机过程中的马尔科夫链应用到蒙特卡洛模拟中,使用Gibbs抽样的方法得出参数后验分布的抽样,进而求得其后验估计值。这使得最终结果不仅比普通贝叶斯方法得出的结果更“安全”,而且解决了其后验分布复杂,难于计算的问题。(3)将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视为复杂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建模及评估: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和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本文在考虑到其是由不同组成部分构成的因素,在其不同组成部分可靠性指标融合的过程中引入了权重的概念,并且采用了基于D-S证据推理的专家信息融合。与其他确定权重的方式相比,在使用D-S证据理论的方法确定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主机和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操作终端可靠性权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的专家提供信息的不确定性,使不确定性在信息融合的过程中不断降低。

夏永学[4](2020)在《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根据预测的目的与功能,可以分为采前的静态评估(也称为预评价)和开采期间的动态预警。静态评估主要基于地质条件、开采布局等历史信息;动态预警则主要基于组织管理、推进速度等现实信息和监测数据、现场显现等实时信息。目前尚未建立涵盖上述信息的有效预警方法和模型,这是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信息融合技术对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综合指数法存在人为主观影响大、临界区取值困难、权重量化不合理等问题,在各因素对冲击地压影响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分类、指数叠加和归一化处理,研究获得了基于改进综合指数法的冲击地压静态评估方法和模型。(2)根据地震波CT探测的原理,研究了波速大小及其变化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波速区和高波速梯度区对应高冲击危险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波速异常系数、波速梯度异常系数和异常区域临巷距为主要指标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将现场CT探测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进行联合分析,形成了理论分析和现场探测相结合的采前冲击危险性的静态评估方法。使冲击危险等级评价及危险区域划分更符合现场实际。(3)针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全面性、互补性角度考虑,提出了基于微震、地音、应力和钻屑法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案。实现了对冲击地压的分源、多场和全过程监测。分析了冲击地压微震、地音、应力前兆信息产生的物理机制和变化规律。(4)对微震、地音、应力、钻屑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冲击地压多源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上述方法评价冲击危险依据和准则,建立了预警信息分级输出标准,为冲击地压定量化动态预警提供了依据。(5)针对多种监测设备获得的大量前兆观测信息既有重复又相互矛盾问题,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冲击地压多源监测数据中冗余、互补以及冲突的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对冲击危险等级的一致性描述,显着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6)为了充分考虑冲击地压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开采历史等背景信息。基于R值评分法的预测效能检验方法,构建了动、静态综合预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实时信息,使影响冲击地压的各种信息以某种方式优化结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融合结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预警效果。(7)开发了一套集接口融合、格式转化、统计分析、指标优先、权重计算、等级预警等为一体的冲击地压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可实现信息统一管理、查询、数据分析、三维显示、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远程控制等功能,现场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潘灵慧[5](2020)在《藏东地区灾害地质遥感定量预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土资源的最重要工作就是针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主要是由于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潜在的巨大威胁。但对于中大比例尺灾害地质的遥感定量研究来说以往一直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创新的提出从地质灾害查询、定位、解译、分布、规模、监测的一体化监测理论体系,为今后发展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遥感产业的革新与发展,现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遥感技术也逐步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论文就是在遵循这一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地理信息、水文资料多源信息资源数据,通过高分遥感影像、ASTER影像数据等多源遥感影像,对藏东地区五个县的地质灾害分布、影响范围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为该地区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本文以藏东地区的丁青、贡觉、江达、类乌齐、聂荣五县为研究对象,从灾害地质的遥感分析、灾害体控制因子分析以及灾害性评价三个部分,对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的解译分析与评价。基于GIS数据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灾害体进行定量的提取、解译与分析,综合多个影像地质灾害的控制因子,包括高程、坡度、坡向、岩性、构造、植被、水体、降雨、历史灾害点密度及地震烈度等常见因子,创新性的加入了差分高程因子,这11个评价因子分别组成了地质条件模型、自然条件模型和诱发条件模型。综合这些评价因子本文选取了证据权法并依托ArcGIS平台的ArcSDM工具对于各个证据层的权重值进行计算与验证,计算结果通过了条件独立性检测,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通过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划分,划分为自低危险区至高危险区的四个不同阶段,并统计落在不同区域的灾害个数,结果表明落在高危险区的灾害点占了大部分,结合研究区相关资料与研究结果,圈定了研究区重点地质灾害监测区域,为后期对于研究区进行实地的野外调查与验证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为藏东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对于藏东地区五县的地质灾害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肯定了证据权法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具有高度的操作性和可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吴中海[6](2018)在《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构造与活动构造都是研究地球最新的构造变形和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也是地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基础,而活断层是其中最重要的构造表现形式和研究对象。活断层研究成果经常是地震预测与预报、城乡防震减灾和重要工程规划设计如何有效规避活断层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从新构造角度认识和研究活断层的时间尺度与特定区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更关注从十万年到百万年尺度的地质构造过程,强调的是"过去与现在"的断裂活动性。而活动构造最关注距今100~150ka以来的地质-地貌过程,更强调认识和评价"现在与未来"的断裂活动性,因此,它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点。近年来的活断层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表明,第四纪年代学、空对地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定量化研究新构造演化、构造地貌、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等的水平和精度,也促进了活断层数据的数字化与共享程度,并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但对于中国这样活断层发育密度高和活动构造体系极为复杂的区域,针对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借助高精度遥感技术和新构造定年方法等,开展快速有效的区域性活断层普查,提升活断层调查研究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并重视活动构造体系的综合研究,从而为预防地震地质灾害夯实地质基础。同时,还需要注意区分断层活动性与危险性的关系,重视稳定大陆区和低活动速率断层的强震危险性问题。

李明[7](2018)在《贝叶斯网络结构与参数优化学习及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和引领方向。作为海洋安全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的主体空间,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上维权行动和海上军事活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有效获取海洋环境信息、准确预报海洋环境变化、科学评判海洋环境风险,既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亟待开展海洋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海洋环境现实存在的信息不完备性、知识不确定性、环境要素多源性和作用机理非线性等特点,使得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海洋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开展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研究,而风险评估的核心内涵是对不确定信息的提取、表达和建模,本文针对海洋环境多源信息的融合推理和评估建模问题,引入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算法—贝叶斯网络理论,围绕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等重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了创新探索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一)系统分析和阐述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内涵,将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归纳为自身不确定性、信息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通过海洋气象水文要素的不确定性分析并结合不确定性风险理论,将海洋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梳理为随机性、模糊性、不完全性、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针对海洋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基于贝叶斯网络等智能算法的评估建模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二)针对大数据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中,结构弧的确定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信息流全局因果分析思想和0/1优化原理提出了一种结构学习算法—改进型贪婪搜索算法(AGS)。该算法首先基于信息流理论,引入全局因果度量构造0/1优化问题,得到最优初始网络结构;随后以此结构为基础产生结构搜索空间,通过贪婪算法搜索结构弧,同时根据信息流确定弧方向,实现结构的一体化学习,以得到最优网络结构。数值实验表明,AGS算法与既有算法相比能够更能得到近似全局最优结构,信息流的引入实现了弧和弧方向的同步确定,简化了搜索程序,使算法在准确性和时间性能上更加可靠、高效。(三)针对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在实际评估应用中,训练样本信息不定量和不完备等问题,以及既有算法对于数据缺失条件下的参数学习存在易收敛到局部最优和学习速度较慢的缺陷,基于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流程,构建误差函数以实现观测信息与推理信息的误差反馈,采用遗传算法反向搜索节点的最优概率分布,将网络参数的训练转化为多元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数据非定量和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网络参数学习的反演算法,数值模拟和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反演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四)针对贝叶斯网络的条件独立性假设在实际评估问题中较难满足的限制,通过引入变量之间权重的分配以改进条件独立性假设的途径,在朴素贝叶斯框架和既有加权贝叶斯网络的基础上,归纳了权重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主观性问题,针对性引入经典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并对其进行算法优化,通过改进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网络权重,建立了加权贝叶斯网络的优化模型。(五)基于本文改进发展的贝叶斯网络、动态贝叶斯网络、云模型等智能算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域的海洋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实验和预测模拟。首先根据实际应用条件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和途径进行风险评估实验,分别提出了近岸和远洋两套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其次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建模技术进行风险的动态评估和预测实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洋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得出南海-印度洋沿岸18个近岸港口城市和远洋海区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实验区划。

刘宗辉[8](2017)在《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辅助决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为隧道信息化施工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障隧道安全施工方面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涉及大量隧道地质知识、物探方法解译技术以及现场实际操作方法,要想实现目前业界普遍期望的效果,仍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现场试验、数值计算以及计算机编程等手段研究了隧道瞬变电磁法常见金属干扰规律及消除方法、探地雷达属性特征提取及典型岩溶不良地质目标识别技术、隧道宏观地质预报专家系统开发、基于证据理论的隧道地质预报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四个方面关键技术,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理论体系,为实现预报过程“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采用室内物理模拟试验与现场探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隧道空间内开挖台车与钢拱架等金属体对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干扰规律。引入电阻极限参数,提出了基于电阻极限的金属干扰消除及低阻地质异常快速近似反演方法。物理模型与现场应用实例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剔除金属干扰,提高瞬变电磁法解译精度。(2)将属性分析技术引入到探地雷达隧道地质预报信号解译中,以物理模型试验及大量现场实际探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探地雷达时域、频域及时频域三类属性体与典型岩溶不良地质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提出基于广义S变换及子波谱模拟的雷达波吸收衰减参数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高斯机器学习方法的典型岩溶不良地质目标识别模型,该模型除了能对岩溶不良地质类别进行识别外,还能获得分类结果的具体概率,实现了探地雷达预报结果不确定性的定量化描述。(3)从隧道典型不良地质形成条件出发,运用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系统工程、统计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综合分析隧道宏观地质预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地质因素,建立了断层破碎带、富水情况及岩溶发育情况三种基本地质条件宏观预测指标体系。设计专家系统知识库和推理机,开发了基于专家系统工具CLIPS的宏观地质预报专家系统,将所开发的专家系统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验证了系统可靠性。(4)根据目前隧道地质综合预报方法特点,引入D-S证据理论,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隧道地质预报多源信息融合模型。该模型按“宏观预报→洞内地质分析→综合物探(长距离、短距离)”逐层逼近,将每一步获得的证据逐层叠加,使得不良地质信息越来越清晰,证据越来越充分,最后缩小到具体位置上,从而实现隧道洞身不良地质预测。以岭脚隧道左线综合地质预报实例说明该模型应用效果。(5)在前面研究基础上开发了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辅助决策系统软件,软件包括宏观地质预报、TEM金属干扰消除及低阻地质异常快速反演、GPR属性分析及典型岩溶不良地质体自动识别、基于证据理论的隧道地质综合预报以及数据管理系统五大模块。该软件属于预测与查询型软件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帮助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者从事隧道地质预报工作。

章鑫[9](2016)在《中国大陆大地电流时空分布及涡旋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地电流是固体地球上天然存在的一种电流,起源于空间电流体系扰动、地下流体活动、地球深部物质运移等引起的地壳物质差异造成的电位分布。一般认为地电流场由大地电流和局部电流两部分组成,大空间尺度电流来源于地球外部空间电流体系,局部电流来源于地壳各种电位过程,而大地电流变化是两者变化的综合响应。因此,大地电流与地球变化磁场密切相关,两者的场源都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各种电流体系在地球内部的感应,或地球深部物质运移产生的电流向地表传导,因此两者具有相似的成分和变化形态。近年来,大地电流的研究涉及了地震预报、自然电场机理、高压输电损耗计算及其它基础性的研究。然而,上述研究都较少考虑大地电流与构造活动、水文地质、电磁扰动及地球深部结构的联系。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考量和解决。本文从微分欧姆定理出发,使用地电台站观测数据和浅层电阻率计算得到大地电流矢量,该矢量具有平面正交的2分量。使用矢量插值法绘制大地电流流线图和矢量图,通过大地电流矢量场得到其涡度和散度,可以用来表征的大地电流分布和随时间变化情况。另外,大地电流的时变性与地磁场相关,基于部分台站的秒采样(1 Hz)数据考虑了地电、磁场的频谱范围;进一步基于电磁场传播的平面波理论和电阻率测深资料,计算了地磁感应电流(GIC)的大小,并与实测大地电流对比,分析其空间分布状态。本研究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讨论:(1)使用平面波模型由变化地磁场计算得出的地磁感应电流(GIC)与原始观测有较强相关性,地电暴主相前后地电场与地磁感应电场(GIE)存在一些幅度差,其相位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考虑到地电暴是大区域电磁扰动,其场源具有某种均衡性和同步性。因此,采用地电暴的最大幅度获取大地电流具有特殊的意义,地电暴时大地电流涡旋中心北漂明显。通过1 Hz采样的地电场频谱与地磁场频谱对比,对前人总结的电磁频谱进行了补充,拓展了地电脉动部分的频率,明确了4.8 h和12 h等频率成分。(2)大地电流时空分布与构造活动和近地表的水文环境有关。华北地区郯庐断裂带对于大地电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分异作用,断裂带两侧大地电流的方向显示为不相关甚至相反方向,在断裂带被错断处,大地电流具有局部的延续性。在川滇地区,大断裂带对流线显示为汇集作用,沿断裂带走向,大地电流的流线束状发散或汇聚。因此在该分布状态改变时,可能意味着断裂带的活动、地震的萌发,因此考虑将该方法应用于监测地震活动。(3)在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大地电流方向一般指向海洋,个别站点(即台站)电流方向随季节改变明显。在海南岛和崇明岛,大地电流的方向与周边水流的水文条件相关,冬季和夏季的洋流受季风影响,在北部湾和海南岛形成不同方向的环流,进而影响海岛大地电流的方向,而崇明岛大地电流方向主要受长江不同方向沉积的局部电流控制。(4)我国大陆具有4个相对完整的似电流涡旋场,分别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涡旋中心处于30°N(2个)和38°N(1个)附近,另一个涡旋中心处于东北地区的榆树附近。为了更好地解释大地电流的涡旋现象,本文建立了涡旋电流模型。涡流的源是某种空间等效环电流产生的垂直于地面的变化磁场,尽管这种涡流的电流比较小,但高导电地质块体的存在能使等效电流环的感应磁场在地面引起涡流。(5)通过推导涡流对于导体块加热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涡旋电流分布区域的加热效应,模拟涡旋电流对于地层的加热效果和对局部热流的响应。涡旋电流具有一系列的附带效应,涡流导致的导电块体中心热值较周围为大,这可能形成局部区域的地质块体地层加热,涡旋附近的地磁Z分量应大于周围非涡旋地区,该现象能够通过其他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予以证实。在大地电流涡旋的分布区域,由于特殊的导电结构,在近地表存在导电块体,从而具有良好的电流通道,这些都是产生涡流的必要条件。在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这很大程度地扩展了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应用,比如用流场来表征大地电流。另外,数据处理方面使用相对变化值而不是测值的均值,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电极漂移、观测系统不稳定以及其他偶然因素造成的基准值差异,使大范围内的观测值具有可比性,同时也是研究大尺度大地电流流向和涡旋现象的基础。该研究工作虽是初步的,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意义,但由于观测台站稀少、数据质量不高和基础理论较为模糊的现状,本研究尚需深入。因此,在文末展望了数据处理新方法和研究新理论,期望能对开展该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曹俊兴[10](2014)在《鲁甸地震与地震预警》文中提出在地震尚无法预报的情况下,预防是唯一现实的优先选项。地震预防应从对近年地震致灾、致害、致死因素的调查统计分析入手,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灾害预防措施,减少地震死伤人数、减轻地震灾害。

二、地震预报的证据理论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预报的证据理论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问题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问题及边界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突发事件爆发风险相关研究
        2.1.2 应急物资储备需求分析相关研究
        2.1.3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相关研究
        2.1.4 应急药品储备设施布局优化相关研究
        2.1.5 相关文献评述
    2.2 主要理论与模型技术
        2.2.1 应急物流理论
        2.2.2 证据推理理论
        2.2.3 组合预测理论
        2.2.4 网络分析法ANP
    2.3 本章小结
3 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3.1 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3.2 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1 疫情发生风险因素分析
        3.2.2 疫情发生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3.3 基于证据推理的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3.3.1 风险识别框架
        3.3.2 确定可信度分配函数
        3.3.3 进行证据合成与风险评估
    3.4 北京市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风险评估
        3.4.1 问题描述及数据收集
        3.4.2 风险测度
        3.4.3 一级指标对疾病爆发风险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
    4.1 应急药品储备需求现状
        4.1.1 我国应急药品储备基本情况
        4.1.2 超大型城市应急药品需求的特点
        4.1.3 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的策略
    4.2 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的方法
        4.2.1 预测方法概述
        4.2.2 差分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
        4.2.3 ELMAN神经网络
        4.2.4 经验模态分解法
    4.3 应急药品储备需求预测的模型构建
        4.3.1 组合预测模型构建思路
        4.3.2 预测模型评价标准
        4.3.3 ELA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4.4 2014-2018 北京市流感应急药品储备实证分析
        4.4.1 数据来源与收集过程
        4.4.2 数据平稳性检验与解构
        4.4.3 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实现
        4.4.4 预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方式优化
    5.1 应急药品储备方式分析
        5.1.1 超大型城市应急药品储备方式的特殊性
        5.1.2 实物储备方式
        5.1.3 资金储备方式
    5.2 应急药品储备方式优化建模
        5.2.1 模型假设
        5.2.2 符号说明
        5.2.3 储备方式优化建模
        5.2.4 储备方式优化策略
    5.3 灵敏度分析
        5.3.1 实物储备及资金储备成本参数的影响
        5.3.2 数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超大型城市应急药品储备设施选址方法及应用
    6.1 超大型城市应急药品储备设施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6.1.1 超大型城市的特点对指标选取的影响
        6.1.2 指标因素的选取
        6.1.3 指标关联性分析
    6.2 ANP方法的综合评价原理
        6.2.1 ANP模型构建
        6.2.2 ANP模型中判断矩阵的原理
        6.2.3 ANP模型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6.2.4 构建无权重超级矩阵
        6.2.5 建立加权超级矩阵
        6.2.6 求解极限超级矩阵
    6.3 超大型城市应急储备设施选址评价
        6.3.1 指标重要度判断收集方式
        6.3.2 构建各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6.3.3 计算未加权超级矩阵
        6.3.4 计算加权超级矩阵
        6.3.5 计算极限超矩阵
        6.3.6 计算全局权重
    6.4 北京市应急药品设施选址
        6.4.1 问题描述及数据收集
        6.4.2 十大区应急药品储备设施评价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超大城市应急储备点选址各级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速铁路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硬件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现状
        1.2.2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1.3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简介
        1.3.1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及其架构
        1.3.2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及控车方式
        1.3.3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功能及意义
        1.3.4 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传统可靠性相关概念
        2.1.1 传统可靠性定义
        2.1.2 常用传统可靠性指标
        2.1.3 常用的寿命分布
        2.1.4 典型系统传统可靠性模型
    2.2 贝叶斯方法
        2.2.1 贝叶斯学派基本概念
        2.2.2 贝叶斯定理
        2.2.3 经典学派与贝叶斯学派的比较
    2.3 本章小结
3 车载地震终端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方法研究
    3.1 概述
        3.1.1 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内容
        3.1.2 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
    3.2 车载地震终端可靠性分析
        3.2.1 车载地震终端功能分析
        3.2.2 车载地震终端结构分析
    3.3 车载地震终端可靠性建模及评估
        3.3.1 车载地震终端可靠性分析概述
        3.3.2 车载地震终端可靠性后验分布的确定
        3.3.3 超参数的确定
        3.3.4 继承因子的确定
        3.3.5 融合后验分布的确定
    3.4 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车载地震主机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方法研究
    4.1 概述
        4.1.1 可修系统可靠性评估内容
        4.1.2 可修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
    4.2 车载地震主机的可靠性分析
        4.2.1 车载地震主机功能分析
        4.2.2 车载地震主机结构分析
    4.3 车载地震主机可靠性建模及评估
        4.3.1 车载地震主机可靠性数据分析
        4.3.2 车载地震主机可靠性分层贝叶斯模型的建立
        4.3.3 车载地震主机失效率后验分布的推断
    4.4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方法研究
    5.1 概述
        5.1.1 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内容
        5.1.2 复杂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
    5.2 车载地震装置的可靠性分析
        5.2.1 车载地震装置功能分析
        5.2.2 车载地震装置结构分析
    5.3 车载地震装置可靠性建模及评估
        5.3.1 信息融合方法
        5.3.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专家信息融合
        5.3.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同权重的专家信息融合方法
    5.4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待开展工作
    6.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现状
        1.1.2 冲击地压预警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1.2.2 冲击地压监测方法现状
        1.2.3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冲击地压静态评估方法与指标
    2.1 冲击危险性预评价
    2.2 改进的综合指数法
        2.2.1 传统综合指数法
        2.2.2 改进综合指数法
    2.3 基于震波CT探测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方法
        2.3.1 震波CT基本原理
        2.3.2 探测方法及设计
        2.3.3 层状岩层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
        2.3.4 层状结构地震波传播特征
        2.3.5 围岩波速结构与冲击危险性相关性
        2.3.6 基于CT探测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
        2.3.7 巷道冲击危险等级划分
        2.3.8 现场应用
    2.4 冲击危险静态综合评估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冲击地压动态监测方法与预警指标
    3.1 冲击地压的现场监测方法
        3.1.1 微震监测技术
        3.1.2 地音监测技术
        3.1.3 煤体应力监测
        3.1.4 钻屑法监测
        3.1.5 冲击地压的综合监测技术
    3.2 多维监测数据预处理技术
        3.2.1 单点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3.2.2 多点监测数据的融合处理
    3.3 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可识别性及预警指标
        3.3.1 应力信息
        3.3.2 微震信息
        3.3.3 地音信息
        3.3.4 钻屑信息
    3.4 本章小结
4 冲击地压动-静态综合预警模型
    4.1 监测数据融合方法
        4.1.1 传统D-S证据理论
        4.1.2 改进的D-S证据理论
    4.2 基于改进D-S理论的冲击地压数据融合方法
    4.3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模型
        4.3.1 思路及原则
        4.3.2 总体方案构建
        4.3.3 冲击地压多源信息综合预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冲击地压综合全息预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5.1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开发的目的及要求
        5.1.1 平台开发的目的
        5.1.2 平台开发的要求
    5.2 系统原理及框架设计
        5.2.1 系统原理
        5.2.2 平台基本框架
    5.3 平台基本功能
    5.4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的应用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藏东地区灾害地质遥感定量预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实物工作量与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地质灾害查询
    2.2 地质灾害定位
    2.3 地质灾害解译
        2.3.1 遥感目视解译内容
        2.3.2 遥感目视解译过程
    2.4 地质灾害分布
        2.4.1 地质灾害的波谱分析
        2.4.2 地质灾害的区域地理信息
    2.5 地质灾害规模
        2.5.1 遥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2.5.2 灾害体规模计算
    2.6 地质灾害监测
        2.6.1 简易监测及气象预警
        2.6.2 InSAR监测技术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区域地理特征
    3.3 区域地质背景
第4章 灾害地质遥感分析
    4.1 灾害体的定量提取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层岩性
        4.1.3 两期DEM差分分析
    4.2 灾害的目视解译
        4.2.1 数据介绍
        4.2.2 地质灾害解译标志
第5章 灾害控制因子分析
    5.1 灾害的地质条件
        5.1.1 高程及差分高程
        5.1.2 坡度
        5.1.3 坡向
        5.1.4 地层岩性
        5.1.5 地质构造
    5.2 灾害的自然环境条件
        5.2.1 植被覆盖
        5.2.2 降雨量
        5.2.3 水体分布
    5.3 灾害的诱发条件
        5.3.1 历史灾害点密度
        5.3.2 地震烈度
第6章 灾害性评价
    6.1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方法
        6.1.1 主观赋权法
        6.1.2 客观赋权法
    6.2 常见的评价方法
        6.2.1 综合指数法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6.2.3 人工神经网络法
        6.2.4 信息量法
        6.2.5 证据权法
        6.2.6 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
    6.3 地质灾害危险性监测模型构建
        6.3.1 评价单元与先验概率
        6.3.2 评价因子
        6.3.3 证据权权重分析
        6.3.4 条件独立性检验
        6.3.5 后验概率及结果
    6.4 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与评价
    6.5 研究区灾害部署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6)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要术语与应用
    1.1 新构造
    1.2 活动构造
    1.3 地震地质
    1.4 活断层
        1.4.1 活断层的初始定义及含义
        1.4.2 新构造断层
        1.4.3 地震断层和发震断层
    1.5 活断层分类
        1.5.1 活动时代
        1.5.2 活动速率
2 研究进展
    2.1 新构造领域
    2.2 活动构造领域
        2.2.1 中国活断层调查研究的进展
        2.2.2 对活断层行为方式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深入认识
        2.2.3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广泛应用
    2.3 地震地质领域
3 讨论
    3.1 新构造和活动构造调查研究在地震地质中的重要作用
        3.1.1 预防地震地质灾害的重要基础
        3.1.2 加强活断层普查和活动构造体系研究
    3.2 重视稳定大陆区和低活动速率断层的强震危
    3.3 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
4 结语

(7)贝叶斯网络结构与参数优化学习及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环境评估研究现状
        1.2.2 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问题分析
        1.3.3 研究思路
        1.3.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估
    2.1 不确定性风险
        2.1.1 风险理论
        2.1.2 风险不确定性分析
    2.2 风险评估方法
        2.2.1 经典评估方法
        2.2.2 新兴评估方法
        2.2.3 不确定性评估方法
    2.3 不确定性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2.3.1 海洋环境风险概念
        2.3.2 海洋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
        2.3.3 不确定性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贝叶斯网络学习与建模
    3.1 贝叶斯网络原理
        3.1.1 贝叶斯网络基本概念
        3.1.2 贝叶斯网络基本假设
        3.1.3 贝叶斯网络知识表达
    3.2 贝叶斯网络学习
        3.2.1 结构学习
        3.2.2 参数学习
        3.2.3 贝叶斯网络推理
    3.3 贝叶斯网络建模
        3.3.1 建模方法
        3.3.2 建模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信息流因果辨识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4.1 问题分析
    4.2 基于信息流的改进型贪婪搜索评分算法
        4.2.1 信息流基本理论
        4.2.2 无约束0/1优化问题的构建
        4.2.3 BIC评分函数与GS算法
        4.2.4 基于信息流的AGS算法
    4.3 数值实验
        4.3.1 实验环境与数据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样本条件下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算法
    5.1 问题分析
    5.2 遗传算法理论
        5.2.1 基本概念
        5.2.2 算法流程
    5.3 网络参数反演方案
        5.3.1 参数反演流程
        5.3.2 模型实验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量强相关条件下加权贝叶斯网络优化学习模型
    6.1 问题分析
    6.2 加权朴素贝叶斯网络
        6.2.1 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6.2.2 加权朴素贝叶斯网络
    6.3 权重确定
        6.3.1 权重计算问题
        6.3.2 改进型灰色关联法
    6.4 仿真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7.1 南海-印度洋海洋环境分析
        7.1.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7.1.2 指标分析
    7.2 数据离散化—指标等级划分
        7.2.1 自适应高斯云变换
        7.2.2 指标等级划分
    7.3 近岸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7.3.1 结构构建
        7.3.2 参数学习
        7.3.3 加权推理
    7.4 远洋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7.4.1 结构构建
        7.4.2 参数学习
        7.4.3 推理计算
    7.5 海洋环境风险动态评估与预测
        7.5.1 动态贝叶斯网络原理
        7.5.2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建模
        7.5.3 海洋环境风险动态评估实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研究工作总结
    8.2 特色与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辅助决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空间瞬变电磁法研究现状
        1.2.2 探地雷达目标识别及属性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2.3 隧道地质综合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2.4 人工智能在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现状
        1.2.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隧道瞬变电磁法常见金属干扰规律及消除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隧道瞬变电磁法概述
    2.3 隧道空间常见金属体干扰试验方法及过程
        2.3.1 物理模型试验
        2.3.2 现场试验
    2.4 隧道空间常见金属体干扰规律分析
        2.4.1 开挖台车干扰规律
        2.4.2 钢拱架干扰规律
    2.5 基于电阻极限的金属干扰消除及低阻地质异常体快速方法
        2.5.1 理论基础
        2.5.2 快速反演方法
    2.6 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反演
    2.7 现场应用实例
        2.7.1 隧道空间常见金属体瞬变电磁响应电阻极限特征
        2.7.2 反演实例
    2.8 小结
第三章 探地雷达属性提取及典型岩溶不良地质体目标识别技术
    3.1 引言
    3.2 探地雷达信号预处理
        3.2.1 试验模型及原始探测结果
        3.2.2 信号常规处理
        3.2.3 时间增益
        3.2.4 探地雷达图像偏移成像
    3.3 探地雷达属性分析方法
        3.3.1 振幅类属性
        3.3.2 三瞬属性
        3.3.3 频谱统计类属性
        3.3.4 时频分布
        3.3.5 基于归一化Manhattan距离的相干性计算
    3.4 典型岩溶不良地质GPR探测实例及其属性特征分析
        3.4.1 依托工程实例概述
        3.4.2 空腔型溶洞雷达图像及属性特征分析
        3.4.3 充填型溶洞雷达图像及属性特征分析
        3.4.4 破碎带雷达图像及属性特征分析
    3.5 特征参数提取
        3.5.1 基于广义S变换及子波谱模拟的雷达波吸收衰减参数计算方法
        3.5.2 目标识别特征参数定性分析
    3.6 基于高斯过程的岩溶不良地质探地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3.6.1 高斯过程二元分类预测方法原理
        3.6.2 典型岩溶不良地质类型识别的高斯模型建立
        3.6.3 实例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CLIPS的隧道宏观地质预报专家系统开发
    4.1 引言
    4.2 隧道宏观地质预报专家系统概述
    4.3 基本地质条件宏观分析指标体系
        4.3.1 断层破碎带宏观预测
        4.3.2 富水情况宏观预测
        4.3.3 岩溶发育情况宏观预测
    4.4 基于CLIPS的专家系统知识库与推理机
        4.4.1 知识库构建
        4.4.2 推理机设计
    4.5 应用实例
        4.5.1 工程概况
        4.5.2 预报结果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证据理论的隧道地质预报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D-S证据融合模型
        5.2.1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信息融合基本思想
        5.2.2 D-S证据理论概述
        5.2.3 融合模型基本结构
        5.2.4 具体实现步骤
    5.3 证据体基本概率赋值方法
        5.3.1 基本方法
        5.3.2 基于证据源修正的改进方法
        5.3.3 常用预报方法预测指标分析
    5.4 工程应用实例
        5.4.1 概况
        5.4.2 宏观地质预报
        5.4.3 现场综合物探及其解译结果
        5.4.4 基于证据合成的综合预报
        5.4.5 超前水平钻与实际开挖结果
    5.5 小结
第六章 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辅助决策系统软件开发
    6.1 引言
    6.2 系统设计目标与总体结构
    6.3 主要功能模块软件结构设计
        6.3.1 宏观地质预报专家系统
        6.3.2 TEM金属干扰剔除及低阻地质异常快速反演
        6.3.3 GPR属性提取及不良地质体自动识别
        6.3.4 基于证据理论的隧道地质综合预报
        6.3.5 数据管理系统
    6.4 软件编程实现部分关键技术
        6.4.1 CLIPS嵌入VC++6.0技术
        6.4.2 VC++6.0调用matlab函数
        6.4.3 数据库access与VC++6.0链接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9)中国大陆大地电流时空分布及涡旋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地电流的研究背景
    1.1.2 大地电流属性
    1.1.3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大地电流本质的需求
    1.2.2 区域活动构造
    1.2.3 工程防护
    1.2.4 认识地球电磁环境
1.3 创新点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大地电流的时空分布
    2.1.2 大地电流涡旋现象及模型
    2.1.3 大地电流分布与构造
    2.1.4 大地电流分布动态图像与地震监测预报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流场基本概念
    2.2.2 资料选取
    2.2.3 地电场到大地电流的换算依据
    2.2.4 大地电流场的矢量插值
    2.2.5 大地电流场的旋度和散度
    2.2.6 大地电流的发散和汇聚
    2.2.7 涡旋现象物理解释
    2.2.8 涡旋电流模型
2.3 计算误差分析 第三章 大地电流及数据背景
3.1 大地电流变化分类
    3.1.1 局部自然电流
    3.1.2 大地电流
    3.1.3 大地电流强度
3.2 地电场变化特点
3.3 大地电流场与外部空间电流系
    3.3.1 电离层
    3.3.2 大气层
    3.3.3 太阳活动
    3.3.4 太阴活动
3.4 地电场台站观测系统与技术
3.5 地电场观测质量评价
3.6 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 第四章 大地电流场与地磁场
4.1 大地电流频谱特征
    4.1.1 方法与数据
    4.1.2 傅里叶功率谱
    4.1.3 小波分析及其功率谱
4.2 地磁脉动与地电脉动
4.3 磁暴期间地电场日变化特征
4.4 华北地区GIE及GIC计算
    4.4.1 研究背景
    4.4.2 GIC计算方法
    4.4.3 GIE与地电观测值
    4.4.4 GIC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地电流场空间分布及其时变性
5.1 大尺度地电流场空间分布和涡旋现象
    5.1.1 中国大陆大地电流分布
    5.1.2 局部电流空间分布及涡旋现象
5.2 区域性大地电流空间分布
    5.2.1 泛华北地区大地电流空间分布
    5.2.2 中国沿海大地电流分布
5.3 大地电流与断裂带的关系
    5.3.1 郯庐断裂带邻区
    5.3.2 南北地震带邻区
5.4 大地电流时变性与地震活动
    5.4.1 大地电流时变性特征
    5.4.2 南北地震带大地电流时变性与地震活动性探讨 第六章 涡旋电流模型
6.1 大地电流涡旋理论
6.2 模型的地球物理证据
6.3 模型讨论
6.4 雨点模型 第七章 主要结果
7.1 中国大陆大地电流空间分布情况
7.2 区域性大地电流场时空变化特点
7.3 涡旋电流模型及其机制
7.4 电磁频谱统一性
7.5 海陆大地电流连续性
7.6 大地电流涡度与地震活动性
7.7 由地磁场校正地电场 第八章 认识与展望
8.1 主要认识
8.2 本文局限性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与主要课题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涡流对导体层加热公式推导

(10)鲁甸地震与地震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鲁甸地震
鲁甸地震引起的思考
    我国地震的遇难人数为何偏高
    抗震救灾该如何组织
    面对地震威胁,预报、预警还是预防

四、地震预报的证据理论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J].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7)
  • [2]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储备管理研究[D]. 李江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高速铁路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硬件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方法研究[D]. 李京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D]. 夏永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5]藏东地区灾害地质遥感定量预测评价研究[D]. 潘灵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J]. 吴中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6)
  • [7]贝叶斯网络结构与参数优化学习及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应用研究[D]. 李明.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辅助决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宗辉. 广西大学, 2017(11)
  • [9]中国大陆大地电流时空分布及涡旋现象研究[D]. 章鑫.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6(02)
  • [10]鲁甸地震与地震预警[J]. 曹俊兴. 科学, 2014(06)

标签:;  ;  ;  ;  ;  

地震预测的证据理论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