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选择

颅脑损伤后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选择

一、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卫广[1](2012)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相关因素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血凝及纤溶相关指标的检测,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后发生迟发血肿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并探讨其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收集记录27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迟发血肿组(52例),非迟发血肿组(219例),后者再分为原位血肿复发组(36例)及对照组(183例)。采用x2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定性和定量资料进行两两比较,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评价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另收集3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血凝常规,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及D-二聚体(D-dimer, D-D),根据术后CT复查分为术后迟发血肿组(8例)与对照组(22例),对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的比较与分析。结果:1.迟发血肿与非迟发血肿患者入院即刻血肿类型前三位依次为硬膜下血肿(61.54%vs.25.11%)、硬膜外血肿(28.85%vs.32.42%)与脑内血肿(1.92%vs.17.81%),组间比较差异显着(F=30.488,P=0.000)。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术后迟发血肿率分别为36.78%与17.44%,术后迟发血肿以硬膜外血肿(57.69%)最常见,其次为脑内血肿(25%)和硬膜下血肿(9.62%)。迟发血肿以术后2-6h最多(51.92%),其次为术后6-12h(21.25%)和术后2h内(21.15%)。2.迟发血肿组中持续昏迷、颅骨骨折发生率与年龄、GCS评分、舒张压、手术时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与原位复发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和0.05),迟发血肿组中Babinski征阳性、基底池受压、脑疝发生率及血肿量、空腹血糖、前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和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P=0.027,OR=1.154)、Babinski征阳性(P=0.000,OR=4.107)、颅骨骨折(P=0.000,OR=4.980)及手术时机(P=0.016,OR=0.91)为术后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74、0.641、0.634与0.2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去除骨瓣(P=0.049,OR=15.302)、空腹血糖(P=0.016,OR=1.309)、迟发血肿量(P=0.018,OR=1.055)、术后中线偏移>1cm(P=0.014,OR=8.054)、术后基底池受压(P=0.001,OR=10.455)为术后迟发血肿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五个变量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34、0.681、0.682、0.701与0.755。5.迟发血肿组患者入院即刻TT延长、Fbg及抗凝血Ⅲ(antithrombin Ⅲ, ATⅢ)活性明显下降、VWF活性及D-D浓度明显增高,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迟发血肿组患者术后1天及3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APTT及VWF,术后7天的TT、VWF及D-D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1.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患者入院时通常为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且多合并颅骨骨折的重型颅脑损伤;2.入院时表现为硬膜下血肿及硬膜外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易迟发血肿,其主要发生于术后12h内,尤其是术后6h内,迟发血肿类型以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为最常见;3.TT延长、Babinski征阳性、合并颅骨骨折及手术时机短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迟发血肿的高危因素与预测因素;4.空腹血糖高、迟发血肿量大、术后中线偏移>1cm、术后基底池受压并去除了骨瓣的术后迟发血肿患者预后不良;5.术后迟发血肿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在入院即刻即早期发生并维持到术后7大,恢复缓慢。

冯国君[2](2010)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二者疗效的差异,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术式选择。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 ( 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 , CHKD、维普数据库、PUBMED、Ovid等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回顾性研究,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制定文献纳入与剔除标准,严格按标准筛选文献,并用Jadad量表对入选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并从中提取数据,应用统计软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8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回顾性研究。6篇文献报告了全髋关节置换和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12~24个月的病死率,共532例,其中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260例,接受复位内固定的272例,结果两种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 95%CI [0.47, 1.19])。这表明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死率并不升。6篇文献报告了全髋关节置换和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12~24个月的术后再手术率,共526例,其中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252例,两种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 95%CI [0.10, 0.35])。这表明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术后再手术率升高。4篇文献报告了全髋关节置换和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疼痛发生率,共446例,其中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219例,接受复位内固定的227例,两种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3, 95%CI [0.30, 1.35])。这表明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疼痛发生率并不升。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能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再手术率;但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术后病死率和术后髋关节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手术方式与肺部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感染、手术时间及失血量等指标的关系,以及经济学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陈福全[3](2007)在《腹部再手术的51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相关性腹部再手术原因和治疗经验,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6年5月我院51例相关性腹部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与既往手术的具体关系,再手术原因分为并发症、疾病复发、分期手术、未达到疗效(治疗不足)。结果腹部再手术原因:并发症占53%,疾病复发占32.3%,分期手术占10.8%,未达到疗效占3.9%。其中近期再手术原因:并发症占80%,未达到疗效占20%;远期手术的原因:并发症占46.4%,疾病复发占40.2%,分期手术占13.4%。结论相关性腹部再手术最主要原因为手术并发症,减少医源性因素,可有效减少腹部再手术率,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赵小纲[4](2006)在《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骨痂过度生长,甚至在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加快,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骨折修复的过程就是正常胚胎骨发生过程的重演,是一系列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过程,从细胞、血管和骨基质的损伤开始,然后到进行骨的完全重建。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机体大环境以及局部小环境的多层面、多途径调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生长因子的参与,是骨折愈合的基础,无论何种促进骨折愈合的方式都以促进生长因子的变化为基础。创伤性脑损伤时通过何种机制影响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值得深入研究。 骨折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合成分泌与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成时间同步。VEGF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毛细血管参与骨愈合。bFGF的合成主要在骨形成的早期,认为bFGF刺激骨愈合主要是由于刺激了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有关联。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c-fos、c-jun等即刻早期基因(IEGs),在第二信使的诱导下,表达FOS和JUN等核蛋白。FOS和JUN蛋白通过亮氨酸拉链形成异源二聚体AP-1,后者作为转录因子与许多基因的AP-1结合位点或TPA(佛波脂)反应序列结合,影响晚期靶基因的表达。皮质直接打击可改变IEGs的表达,但TBI诱导FOS和JUN蛋白表达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明确。 VEGF与bFGF存在剂量依赖性,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bFGF与癌基因c-fos、c-jun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在精密的调控机制下共同作用,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脑损伤对骨折重建的影响十分复杂,从创伤性脑损伤早期IEGs的表达特点推测,脑损伤后IEGs表达的FOS、JUN蛋白是否影响挫伤灶周围脑组织VEGF与bFGF的表达?继而是否对骨折位点FOS、JUN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影响VEGF与bFGF的表达导致骨折愈合速度的改变?上述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实验方法:成年雄性ICR小白鼠118只,购自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0g左右,清洁级,在安静、无强刺激、室温下饲养24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A组(TBI+F):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一侧胫骨骨折;B组(F):单纯一侧胫骨骨折。小鼠胫骨骨折以克氏针做事先髓内固定,排除机械性因素的影响。实验动物模型制造完成后,分别于造模后1h,3h,6h,12h,24h,45h,72h,96h快速断头处死小鼠各6只,开颅取全脑,将致伤侧大脑半球用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固定。同时截取骨折端周围长约1cm左右骨膜、肌

朱志清,茆仁胜,张武容[5](2002)在《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

邹永杰[6](2021)在《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据Lancet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道,脑卒中是全世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的第二高发疾病,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类型中致死致残率最高,发病率占卒中类型的10-15%。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在我国,ICH发病率高达17-51%,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剧增,ICH发病率不降反增,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针对ICH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目前的手段并不能有效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所以寻找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提高ICH疗效的希望所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98例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2010-2014年患者死亡率较2000-2004年患者下降,而存活患者预后没有明显改善。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客观实时评估ICH入院时病情,是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的第一环节。目前病情评估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的观察,结合现有的评分量表进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第一次入院地点往往在基层医院,很多基层医院缺乏CT、MRI等客观检测设备,甚至连是否为脑出血的诊断难以明确,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本研究先将生物电阻抗技术与猕猴脑出血模型相结合,初步评估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病情监测与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我们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于临床脑出血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以探讨该技术是否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脑出血的辅助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患者的预后预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单中心大样本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ICH患者数据,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寻找影响我院ICH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2000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资料、住院经过与病情评估,并发症,以及随访资料等进行评估入组。根据时间段分为A组2000-2004年、B组2010-2014年,对两组分别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特征研究,同时根据90天m RS评分结果将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和预后不良组(m RS≥3)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两个时间段收治患者的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有显着差异(P<0.05);2.高血压、吸烟和饮酒依然是ICH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我院收治患者的死亡率较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由2000-2004年的26.9%降至2010-2014年的18.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GCS评分、NIHSS评分、脑血肿量、年龄、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炎等均为IC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C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NIHSS评分、脑血肿量)和脑出血后并发症(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和肺炎)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进一步加强ICH患者病情评估的技术与方法,是未来ICH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二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拟建立猕猴脑出血模型,模拟临床脑出血及血肿扩大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观察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内出血量增多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以明确该技术在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采取自体血注入法建立猕猴脑出血模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对造模动物进行有创颅内压和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观察脑出血后出血量增加过程中及不同出血量时两种监测数值的变化情况,术后通过MRI确认模型稳定性。研究结果:1.建立了稳定的猕猴ICH模型,术中动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2、3和7天,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为28.67±0.89、27.33±1.11、25.33±1.11、23.67±0.89;2.MRI扫描可见左侧基底节区T1稍低信号影,T2稍高信号影,中线向右侧稍偏移,左侧脑室受压明显;3.ICH造模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由9.2±0.5mm Hg升高到27.2.±1.3mm Hg;扰动系数由102.5±6.0升高到146.5±5.3;全频相位斜率值由-0.9558±0.0038升高到-0.9445±0.0043。研究结论: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指标(扰动系数、全频相位斜率)变化的趋势与有创颅内压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该技术可以反映脑出血量的多少和脑内血肿量增多的过程,在ICH的辅助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三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病情监测中,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入组162例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使用便携式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护,测定扰动系数值,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GCS昏迷评分、NIHSS评分、脑病变部位等指标。最后经头颅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研究结果:1.脑出血组患者扰动系数值为80.29±7.80,脑梗死组患者扰动系数值为71.64±7.81,两组扰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扰动系数大于78.5时,提示脑出血的可能性大(敏感度52.4%,特异度88.9%),其曲线下面积为0.778。在4.5-24h之间测得的扰动系数具有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类型的价值。研究结论:生物电阻抗技术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应用价值。第四部分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诊疗过程中,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无创脑水肿监测,对监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观察并收集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资料、入院诊疗以及随访资料进行评估入组,根据监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量,血肿部位进行回顾性匹配对照组患者,每组内再根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同时根据30天m RS评分结果将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和预后不良组(m RS≥3)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扰动系数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的患者,扰动系数在急性期有随着水肿面积增大而降低的趋势;2.无创颅内压指数与患者的血肿量,绝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死亡患者的无创颅内压指数高于存活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患者的无创颅内压指数高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OC曲线分析显示无创颅内压指数大于11.55时,提示患者应当行手术治疗(敏感性:73.63%,特异性:70.93%),其曲线下面积:0.78;无创颅内压指数大于13.65时,提示患者死亡可能性大(敏感性:74.07%,特异性:60%),其曲线下面积:0.70;4.监测组患者的死亡率(11.7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7.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瞳孔变化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监测组发现血肿扩大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脑积水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3小时,癫痫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6小时,监测组术后脑水肿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小时,监测组术后脑梗死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3小时,监测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现时间早于对照组12小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生物电阻抗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协助判断患者手术时机,预测患者预后,是一种新的病情监测方法。

刘洋[7](2021)在《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内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内出血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收治的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行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患者,并对比手术前最后一次CT和手术后首次复查CT,根据脑内出血进展定义,将患者分为出血进展组和无出血进展组,比较两组一般特征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资料差异,按逐步筛选法进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确定与TBI患者行DC术后脑内出血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17例患者中出血进展组42例、无出血进展组75例,两组间瞳孔状态、受伤到手术时间、受伤到首次CT时间、手术持续时间、(P=0.009)、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和乳酸脱氢酶和有无去除骨瓣对侧血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s回归相关性分析显示:疝出幅度(OR=2.136,CI:1.168~3.895,P=0.011)、乳酸脱氢酶(OR=1.005,CI:1.001~1.010,P=0.015)是TBI患者行DC术后脑内出血进展危险因素,受伤到首次CT时间(OR=0.867,CI:0.768~0.942,P=0.006)、手术持续时间(OR=0.439,CI:0.220~0.808,P=0.012)、纤维蛋白原(OR=0.473,CI:0.238~0.864,P=0.021)和血小板计数(OR=0.989,CI:0.980~0.998,P=0.017)是TBI患者行DC术后脑内出血进展保护因素。结论:受伤到首次CT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和疝出幅度与TBI患者行DC术后脑内出血进展密切相关。

金陆昊[8](2020)在《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VPS疗效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去骨瓣术后继发脑积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的疗效,为去骨瓣术后脑积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颅脑外伤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资料及术后3月随访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06名患者,其中45人继发了脑积水,45人中有41人在我院行VPS术治疗。采用回顾性研究进行分析。将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颅脑出血量、出血位置包括幕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中线移位长度、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颅脑损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二次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列为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可能的危险因素,先使用X2、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确定颅脑外伤去骨瓣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ROC曲线及其AUC值,分析各个诱发术后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性。再针对41例在我科行VPS术的患者使用GCS、GOS、ADL、头颅CT进行评估,分析VPS治疗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疗效。结果1、本研究中去骨瓣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4.7%)。2、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与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具有相关性。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4、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760、0.747、0.639、0.693、0.818、0.614、0.652(P<0.05或P<0.01)。5、41例行VPS术的患者术前GCS平均评分(11.44±3.695)、术后GCS平均评分(12.93±2.705)、术后GOS平均评分(3.73±1.141)、术后GOS平均评分(4.27±0.949)、术前ADL平均评分(53.41±29.967)、术后ADL平均评分(67.32±27.205)。术后头颅CT显示,脑室较术前缩小的有39人,其中2人出现裂隙样脑室,调压后恢复正常脑室大小;脑室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的1人,调压后仍无明显改变;术后感染死亡1人。结论年龄、术前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去骨瓣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术后颅内感染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当7种因素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存在时,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脑积水的概率增高,临床工作中需对这7种因素加以预防,并加强患者的术后随访,及时发现脑积水的形成。术后脑积水形成后可采用VPS术对患者加以治疗,其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程鹏[9](2020)在《NCU内神经外科术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NCU内发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术后颅内感染(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bPII)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为预防耐药AbPII的发生与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NCU)收治的36例耐药AbPII病例,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脑脊液化验、病原菌药敏试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抗菌治疗效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 检索出86个PII患者,36个为耐药Ab感染。耐药Ab对多粘菌素B(100%)和替加环素(83%)敏感率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0%)全部耐药。2. 共36个耐药AbPII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58.33%)个,平均年龄51.77±14.90岁,平均APACHE II评分21.63±3.19分。手术治疗原因以脑出血(52.78%)和脑外伤(33.33%)为主。26(72.22%)个患者接受开颅手术。28(77.78%)个患者为急诊手术。20(55.56%)个患者接受了多次手术治疗。26(72.22%)个患者放置了脑脊液引流装置。21(58.33%)个患者存在基础疾病。35(97.22%)个患者存在合并感染。3.第1次手术至确诊PII的平均时间是6.61±2.91天。所有患者都有发热(100%)症状,35(97.22%)个患者出现意识状态下降。脑脊液化验中有核细胞数(2251.60±1681.25×106cells/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6.58±2.36%),葡萄糖定量(0.45±0.21 mmol/L),蛋白质定量(256.70±71.83 mg/dl)显着异常。4.抗菌治疗方面,6个患者采用单一抗生素治疗,30个患者采用联合抗生素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中,5个患者采用静脉多粘菌素B联合治疗,13个患者采用静脉替加环素联合治疗,8个患者采用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联合治疗,4个患者采用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联合静脉替加环素治疗。16(44.44%)个患者PII得到临床治愈。联合抗生素治疗临床治愈率高于单一抗生素治疗(P=0.024)。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联合治疗(75%)和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联合静脉替加环素治疗(100%)治愈率较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治疗(OR=0.023 P=0.008)是耐药AbPII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静脉多粘菌素B治疗的患者治疗后肌酐(P=0.001)和尿素氮(P=0.012)水平均有一定的升高。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8个患者院内死亡,12个患者因预后极差而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1.Ab是引起NCU内PII最重要的革兰阴性菌,目前对多粘菌素B和替加环素高度敏感。2.耐药AbPII多见于脑出血和脑外伤患者,脑脊液引流、多次手术、开颅手术、急诊手术、合并感染、合并基础疾病是耐药AbPII患者的重要特征。3. 耐药AbPII多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发热和意识状态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化验指标可出现显着异常。4. 联合抗生素抗菌治疗优于单一抗生素治疗,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联合治疗和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联合静脉替加环素抗菌治疗效果显着。静脉+鞘内注射多粘菌素B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采用静脉多粘菌素B治疗时应严密监测肾功能。5. 耐药AbPII对预后影响极大,感染控制不佳的患者死亡率极高,应尽可能降低耐药AbPII的发生率。

孟强[10](2020)在《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实施时机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常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和治疗,病情危重者可能需机械通气辅助通气。对于部分需长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术虽不能降低病死率,但通过减少患者呼吸系统无效死腔,降低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功,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全身器官组织供氧状态等作用,可促进长期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避免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便于基础护理实施,从而缩短重症监护病房的滞留时间。目前气管切开术的最大受益人群和最佳手术操作时机选择尚未形成临床共识。我们通过回顾性收集和比较近6年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可能相关的预测因素,寻找可能获益的目标人群,同时预测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重症患者的气管切开术实施时机。方法:1.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2020年间,因颅脑创伤入院且在住院期间行气管插管治疗后又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病历,排除因其他紧急情况(心衰、呼衰、癫痫持续状态等)导致气管切开的患者。依据气管切开术实施时间是否在7天之内,将入组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术组和晚期气管切开术组。2.住院基线评估内容包括誊写病历资料到含有病史和体格检查内容、血液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的标准结构化病例报告表;诊治部分包括用药、手术情况、气管切开术相关指标、社会经济学内容及临床预后指标。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时,采用了单因素分析。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如果两组间某因素的p<0.05,即认为两组间有显着差异。最终筛选出实施气管切开术时机选择的独立预测因素。4.将第一个回归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自变量(气管插管时长),应用ROC曲线分析得到最佳截断值,将其二分类为插管时间≥5天和<5天;依据临床经验将入院时GCS评分二分类为≤8分和>8分,应用单因素分析其统计学意义。再次将二分类化后的2个因素与初始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3个因素纳入到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中,得到了第二个回归预测模型。进一步比较两个模型的特异度、敏感度和正确分类的百分比,从而选出预测能力最好的预测模型。应用第一个回归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三个独立预测因素,绘制了三个因素联合预测早期气管切开时的ROC曲线,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了该模型预测能力。结果:1两组基线比较: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73例,其中早期气管切开术组39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52.0±17.6岁,死亡6例;晚期气管切开术组34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为56.0±15.2岁,死亡2例。提示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如住院期间总费用、总的住院时间、NICU时间和两组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间患者的颅脑手术治疗(p=0.017)、气管插管的时长(p<0.001)、合并高血压病(p=0.029)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化连续指标:将以上因素及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气管插管时长(OR 0.49,95%CI 0.33-0.72)、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OR0.73,95%CI 0.58-0.92)、颅脑手术(OR 12.33,95%CI 2.33-65.13)三个因素为早期行气管切开的独立预测因素。气管插管时长和入院时GCS评分为早期气管切开可能的保护因素。该回归模型的特异性、敏感性、预测准确率分别是:76.5%、89.7%、83.6%。绘制了连续变量(气管插管时长)预测早期气管切开时的ROC曲线:AUC=0.78、p<0.0001、截断值为≤5、敏感性97.44%、特异性64.71%;绘制联合入院GCS评分、气管插管时长、颅脑手术预测时的ROC曲线:AUC=0.92、p<0.0001、95%可信区间(0.86-0.98)。使用单因素分析两组中二分类化后的气管插管时长(≥5天和<5天)、GCS评分(≤8分和>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01、p=0.006。3调整相关因素指标为二分类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格拉斯哥评分(OR=6.26,95%CI 1.15-34.04,p=0.034);二分类化气管插管时长(OR=38.83,95%CI 7.11-211.96,p<0.001)及颅脑手术(OR=6.86,95%CI 1.40-33.72,p=0.018)仍然为早期行气管切开的独立预测因素。其特异性、灵敏性、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2.4%、89.7%、86.3%。结论:1.在行气管插管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综合评估入院时GCS评分、气管插管时长及是否行颅脑手术或可用于预测其气管切开的时机。当联合入院时GCS评分、气管插管时长、颅脑手术三因素预测气管切开时机时,较单独使用气管插管时长预测气管切开时机的ROC曲线下面积更大,预测效果更佳。可为临床已行气管插管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何时行气管切开做理论参考。2.当患者入院时GCS评分≤8分、气管插管时间≥5天、为颅脑手术后时,应更早评估其早期气管切开的可能,并综合临床其他实际因素,采取不同的切开时间,实行个性化医疗,或可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二、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相关因素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血肿临床特征的病例研究
    实验材料、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患者凝血与纤溶改变的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参考文献
附图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 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外伤条件下影响骨折愈合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4)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研究背景
    设备、试剂、免疫组织化学原理与技术要求介绍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观察指标的筛选
    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动物、设备、试剂配制
        动物模型制造
        标本采集与处理
        FOS、JUN、bFGF、VEGF蛋白检测方法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切片观察、计数和数据处理
        2 结果
        动物模型的结局与评估
        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脑组织FOS、JUN、bFGF、VEGF蛋白的表达
        骨折位点FOS、JUN、bFGF、VEGF蛋白的表达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机制研究的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术后病情变化
    1.3 再出血手术的时间与部位
    1.4 再次手术所见血肿类型
    1.5 结果
2 讨论
    2.1 本组收治的患者颅内再出血的原因
        2.1.1 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
        2.1.2 手术操作不当
        2.1.3 高血压
    2.2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

(6)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单中心大样本脑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猕猴脑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脑出血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生物电阻抗技术在神经疾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二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内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2.内容和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研究方法
        2.3 脑内出血进展的定义
    3.统计学方法
    4.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脑内血肿行去骨瓣术后出血进展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VPS疗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NCU内神经外科术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纳入标准
    2.2 病原菌检测
    2.3 数据收集
    2.4 疗效判断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原菌分布
    3.2 病原菌药敏试验
    3.3 一般情况
    3.4 临床表现与脑脊液化验
    3.5 抗菌药物治疗
    3.6 治疗结果与临床结局
    3.7 肝、肾功能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外科术后革兰阴性菌颅内感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实施时机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BI 患者行气管切开时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相关因素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王卫广. 苏州大学, 2012(03)
  • [2]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D]. 冯国君.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 [3]腹部再手术的51例分析[J]. 陈福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17)
  • [4]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D]. 赵小纲. 浙江大学, 2006(08)
  • [5]脑外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J]. 朱志清,茆仁胜,张武容.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06)
  • [6]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及生物电阻抗技术用于脑出血监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邹永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内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D]. 刘洋.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VPS疗效的探讨[D]. 金陆昊.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9]NCU内神经外科术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分析[D]. 程鹏. 浙江大学, 2020(02)
  • [10]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实施时机的相关因素分析[D]. 孟强. 承德医学院, 2020(02)

标签:;  ;  ;  ;  ;  

颅脑损伤后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手术时机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