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分析

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分析

一、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研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繁莉,李清坤,彭晓静[1](2021)在《山东省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和处置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山东省2020年的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和处置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技术难点和突出问题,提出制约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置的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马朝阳[2](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为研究如何找寻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与突破口,破解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升的难题,本文以淮河生态经济带2013-2018年2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依据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特征构建了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3-2018年25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1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扬州市以0.724的综合得分稳居淮河生态经济带所有地级市之首,泰州市和连云港市的综合得分紧随其后,但除扬州市外,其余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均在0.64以下,可见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第二部分是根据各地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运用Arc GIS和Geoda软件对201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布、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空间集聚类型以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为主。第三部分是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准则层及指标层进行障碍度诊断,挖掘阻碍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从准则层诊断结果来看,虽然影响不同城市的障碍因子不尽相同,但是影响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具有普遍性。其中创新性对除扬州外的其他城市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这说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创新发展水平都还有待提高,分享性是阻碍各个地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从指标层诊断结果来看:除扬州市外的其余24个地市排名前两名的障碍因子均为创新性准则层的指标,且每万人专利申请数X15的障碍度在9.09%以上、每万人专利授权数X16的障碍度在7.22%以上,这一点与上一节创新性准则层对除扬州市外的其余所有城市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的结果相符合。

许佳佳[3](2021)在《台州市黄岩区医疗废物卫生监督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杨滨键[4](2020)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我国种植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料高投入、产量与效益偏低、资源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种植业大省,种植业经济发展良好,外向度较高,据山东省海关统计,自2001年起山东省对外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18年位居我国第一,其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碳排放量的两倍,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种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与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加大了种植业碳源的排放量。鉴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与国内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业低碳的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所需的必然前进方向。种植业低碳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与评价种植业低碳的发展程度,但如何去测度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影响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因素是什么?制定减排政策如何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减排政策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显而易见的是,只有以上问题得到解答,才能促进种植业的低碳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为其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减排政策体系,这将对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了总结与界定,以确保研究理论根基扎实;第二,对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生产投入现状以及农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结构、密度以及强度的变化与地区差异。接着在种植业碳排放与碳汇测度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进行了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由此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山东省碳排放、碳汇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区域差异,一方面,为减排政策体系构建指出了任务细分方向,完善了政策体系构建的成本模块,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进行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EA-Malmquist模型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开展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种植业低碳绩效与种植业传统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后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为了研究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在时空存在差异的原因,本部分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空间效应研究,首先运用了全域自相关性检验和局域自相关性检验,对山东省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空间自相关性的时空跃迁路径进行刻画和分析。接着运用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EM)估计,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规模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出发分析了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通过本部分研究,系统的掌握了各因素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影响效应,使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第五,本部分运用了 PVAR模型研究了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首先通过GMM参数估计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作用,接着运用脉冲函数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的发展趋势变化,并且通过方差分解测算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贡献度。该部分的研究为减排政策体系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六,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现有情景仿真分析,接着设定了低碳政策情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低碳政策开展了决策评价分析。最后,综合了前文研究结论,系统的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孙晓春[5](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矿产资源型城市在这一进程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开采和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均导致了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尤为迫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及学者们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鲜有系统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研究如何衡量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析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异及成因,探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性建议,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将生态效率、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开发及社会发展作为衡量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子系统,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熵权及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分别进行子系统评价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深入分析不同类别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四项基本任务出发,结合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将生态效率、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开发及社会发展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其次,构建生态效率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生态效率,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生态效率区别及成因。第三,构建环境质量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环境质量,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环境质量区别及成因。第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国土空间开发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五,构建社会发展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各类城市2008-2017年生态社会发展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六,利用上述四个子系统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各类城市2008-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七,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建议。在综合性梳理论文前述章节得出的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总体方向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政策性建议,然后从油气、煤炭和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的角度分别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以期助力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芮[7](2020)在《城市化背景下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实践探索 ——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创建国家卫生区是在逐步学习并利用国外健康城市的发展理念,结合中国基本国情而形成的一个特色系统。它是衡量区域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载体,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性标志,也是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而城市化是创建国家卫生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从而集聚高端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资源,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提升。创建卫生区,不仅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不单纯是卫生工作,而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的反映。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区,可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活动,倡导健康生活的观念,它在改善城市风貌和促进生产生活的同时,引导公众培养文明、卫生和守法的公共道德行为,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创建国家卫生区,既是目标,更是手段和过程,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扎实的创卫工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环境治理、狠抓生态建设、增强健康意识,以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增强区域的吸引力、提升竞争力。关于创建工作的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国家卫生区标准和政府职能水平上进行,缺少关于在城市化背景下创建国家卫生区的研究。根据这种状况,本文以自2003年底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城市化建设的东丽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具有广泛参考意义的对策和建议,达到有效促进城市化地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目的,是对创建国家卫生区研究领域内容的进一步丰富与拓展,是一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实践和探索。

王飞虎[8](2020)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文中指出淮河经济带是国家战略,2018年11月,国家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指导淮河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与重要依据;并且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选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开放创新、生态友好、人民生活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测度淮河经济带25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经济带东部、中西部、北部三区域进行经济发展质量细致性分析;然后,基于25个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做空间计量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促进淮河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等,从而最终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由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出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市2005-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波动基本一致;四省之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具体来说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依次递减;另外,省内各市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从综合得分排名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各城市综合排名相对比较稳定,扬州市综合得分几乎每年稳居第一名,徐州市几乎每年稳居第二名;从省域层次看,同一个省份各市之间的排名也有所差距。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效应检验分析说明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即表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高的地市倾向于互相聚集,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低的地市倾向于相互聚集;由空间效应检验中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各个省份具体的空间集聚情况,根据Moran’s I指数散点图(图3-1-图3-4)以及淮河经济带25市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在散点图各象限的分布,发现2005年有15市正向相关,其中H-H象限有9市、L-L象限6市;2010年有20市空间正相关,其中H-H象限和L-L象限各10市;2015年有21市正向相关,H-H象限有10市,L-L象限有11市;2018年有19市呈现空间正相关。由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依赖性,这与第三章的空间效应检验结果一致;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资比重的影响还存在一定问题,R&D投入通过5%的显着性水平检验,且影响系数是0.2114,说明R&D投入是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莹[9](2020)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已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7%的中高度增长,依靠规模扩张、要素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由此,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资源驱动”的规模速度型转向“创新驱动”的质量效率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我国第四个新经济增长极,由于长期缺乏淮河流域统筹规划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不高,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指出“改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重要引擎。以创新驱动有效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状况的指标纳入为创新驱动发展测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并以此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测度体系,使其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航向标”和“紧箍咒”,从而精准地找到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力点,有助于淮河生态经济带更好发挥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对引导政府相关部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创新发展理论和测度理论基础上,引入DPSIR模型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然后选择包含序关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的单一测度方法集,利用基于Gini准则的组合测度方法对2012-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省辖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分析其动态演变过程,这为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把握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空间布局,为统筹推进区域间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解决区域失衡问题提供有力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究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相对差异、演变态势以及差异形成的来源;为缩小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差异,探究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选择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揭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识别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启示。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样本考察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省辖市及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现象,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差异显着;(3)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不均衡程度不高,但区域差异有缓慢增大趋势,此外,区域间差异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4)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中,解释力强度最高的影响因素为对外开放程度,其余依次为非市场化程度、劳动力资本、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城市化水平。

刘奕伶[10](2019)在《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基本方略之一,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建设任务。农村垃圾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主攻方向,其治理成效体现了农村环境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农村环境。成熟的农村垃圾治理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吸引力,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也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多元主体共治的趋势。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垃圾围村”成为制约农村建设发展的严峻问题,呼吁将农村垃圾治理提上日程。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国内较为典型的三种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山东城乡一体治理模式、湖北区域集中治理模式和四川分散自主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纵向分析模式发展历程、基本实践和重要措施,总结各自的优势与局限,研究发现:城乡一体治理模式能有效弥补原有农村垃圾管理主体冗杂、管理越位错位的短板,统筹规划、统一治理,适用于经济水平较发达、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地区;区域集中治理模式能够助推“集中连片治理、区域资源共享”格局的形成与优化,适用于交通不便或距离垃圾处理中心较远的农村地区;分散自主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能动优势,农民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形式参与,实现偏远或欠发达地区农村垃圾高效治理。另一方面,以农村垃圾治理的政策法规、主体结构、治理方式、治理效果和模式可复制性五个维度搭建框架,横向分析比较得出三种模式具备重视农村垃圾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地方财政主导垃圾治理、引入市场化运作参与治理、鼓励农村自治力量参与等共有经验,同时也普遍存在垃圾治理法律体系构建不足、治理资金筹集不够规范、村域治理中居民参与不足和监督考核方式不够完善等短板与问题。国外垃圾治理模式选取英国社会参与治理模式、澳大利亚多元治理模式和日本精细化治理模式,探索三国治理模式的重点策略和优势特点,并结合国内农村垃圾治理模式的短板,梳理出国外治理模式中健全垃圾治理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管理、扩大多元主体参与范围等可借鉴经验。针对国内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国外垃圾治理的适宜经验,应从健全农村垃圾治理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治理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提升农村居民参与纵深度和促进农村垃圾治理监管考核常态化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优化国内相应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以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成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研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研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和处置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省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
    1.1 医疗废物产生总量
    1.2 医疗废物处置现状
    1.3 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现状
2 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建设情况
    2.1 城乡区分,递进收集
    2.2 小箱进大箱,网格化收集
    2.3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2.4 医废处置中心自建收集体系
3 存在的问题
    3.1 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不完善
    3.2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2.1 台账记录不规范
        3.2.2 源头分类不彻底
        3.2.3 医疗污水处理污泥管理混乱
    3.3 医疗废物收集转移成本较高
    3.4 非焚烧类处置工艺问题突出
        3.4.1 不能处置全类别医疗废物
        3.4.2 处置后的残渣仍需二次处置
        3.4.3 异味问题突出
4 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医疗废物全过程智慧监管系统
    4.2 优化处置工艺,提升处置效果
    4.3 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4.4 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范畴建设和管理

(2)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相关研究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高质量发展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
        二、协同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研究区域界定和数据来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一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一、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空间分布格局
        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空间分布格局
        三、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空间分布格局
        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空间分布格局
        五、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空间分布格局
        六、高质量发展的分享性空间分布格局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理论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五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障碍度诊断分析
    第一节 障碍度模型
    第二节 准则层障碍度诊断结果
    第三节 指标层障碍度诊断结果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种植业碳排放
        2.1.2 种植业碳汇
        2.1.3 低碳种植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低碳经济理论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2.3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现状
        3.1.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实践
        3.1.2 制约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难题
    3.2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3.2.1 种植业发展时序特征分析
        3.2.2 种植业发展空间特征分析
    3.3 山东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的分析
        3.3.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时序特征分析
        3.3.2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空间特征分析
    3.4 山东省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
        3.4.1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时序特征分析
        3.4.2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碳汇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种植业碳排放测算
        4.1.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4.1.2 种植业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1.3 种植业碳排放区域比较分析
    4.2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测度
        4.2.1 理论方法
        4.2.2 模型构建
        4.2.3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结果分析
    4.3 种植业碳汇的测算
        4.3.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4.3.2 种植业碳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3.3 种植业碳汇区域比较分析
    4.4 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评价
    5.1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研究方法
        5.1.1 研究方法
        5.1.2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5.2.1 种植业投入变量
        5.2.2 种植业产出变量
        5.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5.3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时空比较分析
        5.3.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时序特征分析
        5.3.2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5.3.3 种植业低碳绩效与传统绩效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检验
        6.1.1 空间效应理论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理论
    6.2 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效应检验
        6.2.1 全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6.3.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介绍
        6.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4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4.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6.4.2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7.1 低碳驱动与约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7.1.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7.1.2 变量选取
    7.2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7.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7.2.2 滞后阶数确定
        7.2.3 GMM参数估计及稳定性检验
    7.3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7.3.1 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7.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3.3 方差分解分析
        7.3.4 实证结论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政策情景仿真分析
    8.1 山东省种植业现有情景仿真分析
        8.1.1 系统动力学介绍与分析
        8.1.2 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8.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8.1.5 现有情景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8.2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8.2.1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
        8.2.2 不同政策情景下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仿真结果分析
    8.3 政策可行评估分析
        8.3.1 内联指数决策法介绍
        8.3.2 数据预处理
        8.3.3 IDMI值计算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构建
    9.1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
        9.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9.1.2 减排政策工具
        9.1.3 减排体系构建思路
    9.2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制度构建
        9.2.1 区域减排任务细分制度构建
        9.2.2 政策落实监督制度构建
    9.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减排政策
        9.3.1 制定种植业低碳法律法规
        9.3.2 聚力提升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
        9.3.3 财政支农助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9.3.4 确立科研核心战略地位
        9.3.5 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生态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环境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国土空间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1.3.5 社会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矿产资源型城市
        2.1.3 生态文明
        2.1.4 生态文明建设
        2.1.5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2.2 相关理论
        2.2.1 生命周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
        2.3.1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借鉴
        2.3.2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构建
        2.3.3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
第3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
    3.1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评价指标选择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3.2.1 数据来源与指标解释
        3.2.2 评价方法
    3.3 评价结果分析
        3.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3.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3.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3.3.4 三类城市生态效率均值对比分析
        3.3.5 生态效率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4.1 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择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4.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2.2 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分析
        4.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4.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4.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4.3.4 三类城市环境质量均值对比分析
        4.3.5 环境质量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评价
    5.1 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选择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2 评价方法
    5.3 评价结果分析
        5.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5.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5.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5.3.4 三类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均值对比分析
        5.3.5 国土空间开发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评价
    6.1 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选择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6.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6.2.2 评价方法
    6.3 评价结果分析
        6.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6.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6.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6.3.4 三类城市社会发展均值对比分析
        6.3.5 社会发展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7.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7.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7.1.2 评价方法
    7.2 评价结果分析
        7.2.1 油气资源型城市
        7.2.2 煤炭资源型城市
        7.2.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7.2.4 三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均值对比分析
        7.2.5 生态文明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7.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7.3.1 三类城市各维度评价结果汇总分析
        7.3.2 三类城市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结果综合分析
        7.3.3 生态文明建设均值前50名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7.3.4 最高位和最低位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7.3.5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上升的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7.3.6 各维度评价主要影响指标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性建议
    8.1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政策性建议
        8.1.1 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联控体系
        8.1.2 创新驱动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提升
        8.1.3 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
        8.1.4 优化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8.1.5 提升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水平
    8.2 各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具体政策性建议
        8.2.1 油气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8.2.2 煤炭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8.2.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城市化背景下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实践探索 ——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文献评述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主要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依据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创建国家卫生区相关概念
        2.1.2 城市化相关概念
        2.1.3 公共卫生概念
    2.2 相关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念
        2.2.2 城市管理理论
        2.2.3 协同理论
        2.2.4 治理理论
第3章 东丽区创建国家卫生区现状和测评分析
    3.1 创建工作概况
    3.2 对东丽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进行模拟测评
        3.2.1 测评标准
        3.2.2 测评项目数量及清单
        3.2.3 存在问题
        3.2.4 取得结论
        3.2.5 工作建议
    3.3 模拟测评中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
        3.3.1 缺乏长效管理意识
        3.3.2 创卫主体相对单一
        3.3.3 监督检查仍有不足
    3.4 原因分析
        3.4.1 精细化管理不完备
        3.4.2 数字化城管系统不成熟
        3.4.3 城管执法方式不科学
第4章 创建国家卫生区先进地区工作启示
    4.1 枣庄市工作启示
    4.2 黄山市工作启示
第5章 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对策和建议
    5.1 完善长效治理理念
        5.1.1 切实坚定信心决心
        5.1.2 杜绝好高骛远的突击思想
        5.1.3 不断提高创卫专业水平
    5.2 严把各项创建工作标准
        5.2.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再推动
        5.2.2 重点场所监督管理再完善
        5.2.3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再上新水平
        5.2.4 打造整洁有序的卫生环境
    5.3 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
        5.3.1 采取市场竞争机制
        5.3.2 吸纳更多公众参与
        5.3.3 引入各类社会组织
    5.4 多角度优化创建方式
        5.4.1 改进综合协调模式
        5.4.2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5.4.3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
        5.4.4 完善行政执法方式
    5.5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制度
        5.5.1 建立督查机制
        5.5.2 运用舆论监督
        5.5.3 拓宽监督手段
        5.5.4 落实追责问责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要优化宣传发动
        6.1.2 要深入联系群众
        6.1.3 要加强长效治理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一、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评价方法选取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全局主成分分析
    第三节 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及分区域细致分析
        一、淮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二、淮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区域比较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效应检验分析
    第一节 空间效应检验分析
        一、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二节 检验结果分析
        一、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创新驱动发展内涵
        二、创新驱动发展特征
        三、淮河生态经济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三、测度方法理论
第三章 基于DPSIR模型的创新驱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构建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可行性原则
        三、前瞻性原则
    第二节 构建依据
        一、DPSIR模型的引入
        二、DPSIR模型的适用性
        三、理论分析
    第三节 基于DPSIR模型的创新驱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框架
        二、指标说明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测度研究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测度方法与检验方法
        一、组合测度方法原理及研究步骤
        二、单一测度方法集的确定
        三、一致性检验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测度
        一、单一测度方法测度结果
        二、基于Gini准则的组合测度结果
    第四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综合分析
        一、时间序列分析
        二、空间格局分析
    第五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准则层分析
        一、时间序列分析
        二、空间格局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描述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一、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
        二、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内差异
        三、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间差异
        四、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差异来源及其贡献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影响因素选取
        一、影响因素选取理论基础
        二、具体指标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影响因素探测结果分析
        二、影响因素交互影响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农村垃圾治理的相关概念
        一、农村垃圾
        二、垃圾治理
        三、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第二节 农村垃圾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公共治理理论
    第三节 农村垃圾治理的意义
        一、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二、提高农村基础配置水平和吸引力
        三、提升参与度和政府服务能力
第二章 国内农村垃圾治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节 国内农村垃圾治理的实践
        一、传统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及其弊端
        二、国内农村垃圾治理的政策探索
    第二节 城乡一体治理模式
        一、城乡一体治理模式发展历程
        二、城乡一体治理模式的基本实践
        三、城乡一体治理模式的适用与局限
    第三节 区域集中治理模式
        一、区域集中治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二、区域集中治理模式的基本实践
        三、区域集中治理模式的适用与局限
    第四节 分散自主治理模式
        一、分散自主治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二、分散自主治理模式的基本实践
        三、分散自主治理模式的适用与局限
第三章 国内农村三种垃圾治理模式比较
    第一节 三种垃圾治理模式要素比较
        一、政策法规比较
        二、主体结构比较
        三、治理方式比较
        四、治理效果比较
        五、可复制性比较
    第二节 国内农村垃圾治理模式的共性经验
        一、重视农村垃圾治理的制度化建设
        二、地方财政主导农村垃圾治理
        三、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参与治理
        四、鼓励农村自治力量积极参与垃圾治理
    第三节 国内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治理法律体系构建不足
        二、治理资金筹集不够规范
        三、村域治理中居民参与相对不足
        四、监督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第四章 国外垃圾治理模式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社会参与治理模式
        一、英国社会参与治理模式的基本策略
        二、英国社会参与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多元治理模式
        一、澳大利亚多元治理模式的基本策略
        二、澳大利亚多元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日本精细化治理模式
        一、日本精细化治理模式的基本策略
        二、日本精细化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健全垃圾治理法律法规建设
        二、强化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管理
        三、扩大多元主体参与广度与深度
第五章 优化国内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第一节 健全农村垃圾治理政策法规体系
        一、加快出台垃圾治理专门法规
        二、推进相关地方性法规丰富完善
    第二节 规范治理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一、重视资金筹集“开源”与“节流”
        二、完善农村垃圾治理资金使用机制
    第三节 提升农村居民的参与纵深度
        一、加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和治理参与意识
        二、充分发挥村委会上传下达的作用
        三、激励非营利性农村群众组织的发展
    第四节 促进垃圾治理监管考核常态化
        一、推动监管体系完善化
        二、强调考核方式科学化
        三、推动问责机构工作健全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四、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研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和处置现状及对策分析[J]. 孟繁莉,李清坤,彭晓静. 节能与环保, 2021(09)
  • [2]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D]. 马朝阳.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3]台州市黄岩区医疗废物卫生监督问题研究[D]. 许佳佳. 江西农业大学, 2021
  • [4]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D]. 杨滨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孙晓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2)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城市化背景下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实践探索 ——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D]. 王芮.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8]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D]. 王飞虎.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0)
  • [9]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莹.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2)
  • [10]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比较研究[D]. 刘奕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枣庄市医疗废物处理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