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进展

氯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进展

一、氯乙酸乙酯制备方法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宁[1](2021)在《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混合状况是釜式搅拌反应器的一个关键指标。根据研究尺度的不同,通常将搅拌混合过程分为宏观混合、介观混合以及微观混合等三个层次,其中微观混合对于化工生产中涉及固-液两相的快速反应过程(如沉淀反应、结晶反应、聚合反应)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转化率、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等性质。然而迄今为止仅少数学者探寻了悬浮颗粒对于微观混合的影响,且获得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此外,由于前人并未考虑到某些复杂反应体系还涉及到粘度的变化,故其所采用的搅拌器多为适用于清水体系的传统单轴搅拌器,而对于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宽粘度适应性同心双轴搅拌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研究甚少。因此,考察此类搅拌器的微观混合性能尤为必要,其有望为提高工业生产中的微观混合效率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在粘性固-液体系(75~300m Pa·s)中研究了同心双轴搅拌器的微观混合特性,借助碘化物-碘酸盐表征反应体系考察了进料时间及H+浓度、固相吸附作用、进料位置、转动模式、外桨功率、内桨桨型、内桨直径、固含率、固相粒径及液相粘度等因素对离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浓度为2mol/L的H+较为合适,且在进料时间为480s时能够排除宏观及介观混合的干扰;固相玻璃微珠不存在对产物的吸附作用;在桨叶区进料更有利于微观混合的进行;外桨的转动能显着改善微观混合的效果,且能令固-液体系以较低的功耗达到临界离底悬浮状态,但持续增大外桨转速对进一步提高微观混合效率的作用有限,且容易造成表面吸气从而不利于表征体系工作;同转模式相比于反转模式显得更为经济高效,且更利于颗粒的悬浮;六斜叶桨(45°)PBT相较于六直叶涡轮桨RT更适合作为内桨;桨径比为0.35~0.42的内桨呈现出较优的微观混合性能;780μm的颗粒在固含率为0.5vol%~1vol%时使得微观混合性能略有改善,但随着固含率进一步增大并形成“固相云”时,在“云”上方的清液层内进料将导致微观混合显着恶化;170μm的颗粒在本文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5vol%~8vol%)内均表现出湍动抑制的性质;1013μm的颗粒在浓度为0.5vol%~2vol%表现出湍动增强的性质并使得离集指数稍有减小,但当固含率超过2vol%时其同样导致微观混合效率降低;液相粘度增大会造成微观混合性能持续恶化。基于实验结果和Buckingham的π定理,通过因次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离集指数的工程计算模型。该模型经验证能够就Anchor+PBT组合在粘性固-液体系中的微观混合性能给出较为可靠的定性评估,为此类搅拌器在微观混合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秦冉[2](2021)在《新型离子液体和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聚合物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新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离子液体与其离子液体聚合物材料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及丰富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基础化学理论。本文先后制备了4种具有不用功能基团和结构的咪唑类离子液体,1种以咪唑为骨架,并具备乙酸乙酯功能基团的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相关结论如下:(1)结合研究思路,本文首先采用两步法,以甲基咪唑为阳离子骨架,通过连接四种不同结构官能团侧基,最后用硼氟酸钠或浓硫酸进行离子交换反应,设计合成了四种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数据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四种含有不同结构官能团侧基的离子液体。(2)与传统的聚苯胺合成思路不同的是,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离子液体和离子液体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相比于其他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均匀分散性,以及在液态中通过氢键形成纳米结构的优势(这种纳米结构对制备各种特殊形貌的聚苯胺纳米颗粒具有很大的调控作用),来调控聚苯胺的形貌和粒径大小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结构官能团侧基的离子液体,在控制单一变量的条件下,不同含量的离子液体对聚苯胺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利用SEM观察了经调控后的聚苯胺的形貌,结果表明:[EAMIM]BF4离子液体对聚苯胺形貌可控性最好,以[EAMIM]BF4离子液体为调控剂所得PANI产物为分散均匀、形貌均一的纳米棒,直径约50nm、长度约为100nm。分析原因可得:对于[EAMIM]BF4离子液体来说,与其余三种离子液体相比,乙酸乙酯基的亲油性要强于丁基,磺酸基及乙醇基,使其在液滴表面稳定的吸附力更强,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更加有利于形成聚苯胺的特殊形貌,并对其形貌严格可控(3)采用一步法,利用“先聚合,后交换”的思路,以1-乙烯基咪唑为原料成功制备出聚乙烯基咪唑,并成功引入乙酸乙酯功能基团。利用离子液体聚合物为软模板对聚苯胺的形貌和颗粒大小进行调控,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对聚苯胺的形貌和颗粒的影响。利用FT-IR对聚苯胺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SEM观察了经调控后的聚苯胺的形貌。结果表明:当PNVIMEC与聚苯胺的比例为10:1时,可以形成粒径较小的纳米微球颗粒以及丰富的多孔结构。当PNVIMEC与聚苯胺的比例为4:1时,可以形成非常规整的粒径较大的纳米微球颗粒。当PNVIMEC与聚苯胺的比例为2:1时,可以形成粒径较小的纳米微球颗粒,以及形状十分规则的“花簇状”。当PNVIMEC与聚苯胺的比例为1:2时,反而形不成规整的纳米微球。综上所述,PNVIMEC含量较低时,可以形成形貌非常规整的粒径较小的纳米微球颗粒以及丰富的链结构和多孔结构。PNVIMEC含量较高时,可以形成形状规则的“花簇状”以及粒径尺寸较大的纳米微球颗粒。

赵文辉[3](2021)在《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基础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石油作为当今国家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多煤、少油、贫气”的能源结构是我国依赖石油进口的客观事实,同时面对高温高盐、低渗透、高黏度油藏环境以及三次采油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石油开采增添挑战。因此对于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要求逐步提升,需综合考虑抗菌、易降解、高表面活性等方面性能。本课题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优异性能为依据,设计合成了系列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并探讨了其在石油开采方面的应用价值。首先以长链脂肪醇为原料,通过柯林斯试剂氧化制备长链脂肪醛。然后由亚磷酸三乙酯和氯乙酸乙酯制备的磷叶立德中间体与长链脂肪醛经过维蒂希-霍纳尔反应制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以七种氨基酸为原料经过氮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以C-N键连接的一系列N-烷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最后以1,4-二溴丁烷、戊二醛桥联基团通过双分子亲核取代、Kabachnik-Fields反应制备了两种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通过对系列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氨基酸残基的驱油剂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其中,组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现最佳,具有最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达到接触角平衡的时间最短,接触角最小。50000 ppm的Na Cl与单链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使胜利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10-3m N/m)。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单链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良好的耐温性、抗盐性(非Ca2+、Mg2+)和普适性。

孙佳楠[4](2020)在《深绿木霉T23对敌敌畏的降解特性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敌敌畏(2,2-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C4H7Cl2O4P)是一种重要的速效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食品储藏害虫防治及畜禽的寄生虫感染治疗。然而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滥用及不当处理,对水体、农田土壤、作物、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等造成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真菌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或影响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来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因其菌丝网络的快速形成和对复杂环境中多污染物的同步修复能力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木霉菌(Trichoderma)生态适应性强,在自然界不同生态系统均有广泛分布,是典型的多功能微生物,具有降解多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本研究以敌敌畏为降解对象,开展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菌株对敌敌畏的微生物降解机制研究,明确了深绿木霉T23对敌敌畏的降解特性、鉴定了敌敌畏的降解产物、揭示了敌敌畏降解相关酶和基因,为真菌降解有机磷农药积累了基础理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深绿木霉T23对敌敌畏的良好耐受性在300μg/mL敌敌畏胁迫下分析其对深绿木霉T23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与初级代谢相关的氨基酸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以及与次级代谢相关的核黄素代谢、甲烷代谢、泛酸和Co A的生物合成途径。24 h时与耐受性相关的甜菜碱及其前体吲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显着上调,随着敌敌畏含量的降低耐受性相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开始下降,证实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过程可以通过调整耐受性相关代谢途径的化合物含量来适应敌敌畏的胁迫。(2)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酶促作用通过SEM-EDS的方法检测了深绿木霉T23菌丝对敌敌畏的吸附,未检测到敌敌畏的特征元素Cl;又通过GC-FPD的方法检测了灭活与非灭活菌丝对敌敌畏的降解能力,发现菌丝灭活后对敌敌畏的降解能力与敌敌畏水解的降解能力变化趋势一致,均显着低于非灭活菌丝,说明木霉菌对敌敌畏的吸附微弱。通过胞内、胞外酶活性测定明确了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酶系属于诱导酶,当敌敌畏的诱导浓度达到500μg/mL时,胞内酶、胞外酶对敌敌畏的降解率分别为54.88%和14.48%,且胞内酶活性始终高于胞外酶活性。经敌敌畏诱导后,深绿木霉T23胞内的内酯酶(lactonase)、芳香酯酶(arylesterase)、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的含量也因敌敌畏的诱导而升高。上述蛋白酶活性变化均与敌敌畏降解量呈正相关,为敌敌畏的降解产物的鉴定和敌敌畏降解酶的筛选提供了线索。(3)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产物与降解途径明确了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主要代谢产物并推测了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途径。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产物包括乙醇、乙酸、二氯乙醛、2,2-二氯乙醇、2,2,2-三氯乙醇、二氯乙酸、二氯乙酸乙酯、2,2-二氯乙醇醋酸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甲酯、(Z,E)-2-氯乙烯基磷酸二甲酯、PO43-和Cl-。由此推测其降解途径主要有2条:途径I,首先通过P—O键水解使敌敌畏转化为磷酸二甲酯和二氯乙醛,磷酸二甲酯逐步被代谢成PO43-、二氧化碳和水,二氯乙醛被氧化为二氯乙酸或还原为2,2-二氯乙醇。部分2,2-二氯乙醇进一步转化为2,2,2-三氯乙醇,其余的脱氯生成乙醇。途径II,敌敌畏发生脱氯反应后生成(Z)-2-氯乙烯基磷酸二甲酯或(E)-2-氯乙烯基磷酸二甲酯,该中间产物脱2-氯乙醛后生成磷酸三甲酯并逐步转化为PO43-。此外,深绿木霉T23对自然水样中敌敌畏降解的产物与实验室条件下降解产物一致;深绿木霉T23处理后灭菌自然水样中敌敌畏的半衰期为54.6 h,略低于未灭菌自然水样处理组的61.7 h。(4)深绿木霉T23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敌敌畏中间产物的转化在深绿木霉T23基因组中克隆到39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蛋白分布于21个集团下的29个家族,其中与初级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有4个,与次级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有14个,与外源性物质代谢相关的P450基因有21个。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与外源性物质代谢相关的P450基因在敌敌畏诱导0 h、2 h、6 h、24 h和48 h后,21个基因的表达变化呈7种表达模式;在100μg/mL、300μg/mL、500μg/mL和1000μg/mL敌敌畏诱导24 h后,TaCyp548、TaCyp620、TaCyp52、TaCyp528和TaCyp504家族下的8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至少上调表达1倍以上。同源克隆TaCyp548-2,该基因全长1 911 bp,含有4个长为125、75、61和57 bp的内含子,编码530个氨基酸,属于诱导酶。TaCyp548-2的敲除会显着降低敌敌畏降解中间产物2,2-二氯乙醇进一步转化为终产物2,2-二氯乙醇醋酸酯。以敌敌畏诱导后的深绿木霉T23野生株、ΔTaCyp548-2敲除株和co-TaCyp548-2回补株的微粒体进行脂肪酸氧化体外试验,发现TaCyp548-2属于脂肪酸代谢的ω-羟化酶,正调控乙酸、丙酸、异丁酸和二丁酸等低分子有机酸的形成,证明了这些小分子有机酸可促进敌敌畏降解中间产物2,2-二氯乙醇的进一步转化。(5)有机磷水解酶TaPon1-like的鉴定及功能从深绿木霉T23中克隆获得有机磷水解酶基因TaPon1-like。该基因全长为1384 bp,编码43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6 Propeller水解酶亚家族的特征序列,受敌敌畏诱导后持续上调表达。通过ATMT的方法构建了TaPon1-like敲除株KO1和回补株CO1。24 h时,经KO1处理的敌敌畏残留量较野生株T23与回补株CO1分别高124.88μg/mL和130.30μg/mL,说明缺失TaPon1-like会削弱深绿木霉降解敌敌畏的能力。将TaPon1-like在E.coli Origami B(DE3)中表达,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获得重组蛋白酶reTaPon1-like,该酶蛋白可将敌敌畏转化为磷酸二甲酯和二氯乙酸,证明TaPon1-like是编码P—O键水解的相关酶基因。重组酶reTaPon1-like降解敌敌畏的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为20~35°C,最适p H 7.5~9.0。Ca2+和Zn2+可分别显着增加酶活性489.7%和134.4%,Mg2+、Na+、Ba2+和Mn2+可增加酶活性19.9%~76.5%,而Cu2+显着抑制酶活性。reTaPon1-like具有广泛的水解底物谱,不仅对对氧磷类化合物(对氧毒死蜱、速灭磷、马拉氧磷和氧化乐果)具有水解活性,还对芳香酯类(乙酸苯酯、对硝基苯基乙酸酯和对硝基苯基丁酸酯)和内酯类化合物3,4-二氢香豆素具有水解活性,对各底物的米氏常数Km范围为0.23~1.58 mmol/L,kcat为6.1~3261.1 s-1。其中该酶蛋白酶对敌敌畏亲和性最佳,米氏常数Km为0.23 mmol/L,kcat为204.3 s-1,kcat/Km s-1为8.88×105 s-1 M-1。本文系统研究了深绿木霉T23降解敌敌畏的主要酶促作用和分子机理。揭示了深绿木霉T23酶促降解敌敌畏的作用特点,推测了敌敌畏降解途径;首次发现深绿木霉T23中存在有机磷水解酶基因TaPon1-like,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酶负责敌敌畏P—O键的水解;分析了敌敌畏胁迫下细胞色素P450多样表达模式,明确细胞色素P450基因TaCyp548-2正调控胞外小分子有机酸的产生,促进对敌敌畏中间产物的转化;综合提出了深绿木霉T23促使敌敌畏P—O键水解到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转化的主要酶促降解过程。

田保政[5](2020)在《配位聚合制备新型聚乙烯-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及其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烯烃作为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国防军事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聚烯烃缺乏功能基团的缺点愈发明显,难以满足日益精细且多样的要求。聚硅氧烷链段柔软,并且表面张力极低、化学稳定性好、耐高低温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因此聚硅氧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力学性能不佳,价格相对较高,与碳基材料相容性差,这成为了亟需改善的问题。因此,将聚硅氧烷与聚烯烃结合,扬长避短,获得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光明的前景。受限于聚硅氧烷的极性,其与乙烯的直接配位共聚面临着聚合活性与单体插入率低的缺陷,实现聚乙烯-g-聚硅氧烷共聚物的高效制备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硅氧烷大单体。其次选用钒系催化剂催化乙烯与聚硅氧烷大单体的直接共聚成功制备了一系列聚乙烯-g-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包括聚乙烯-g-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PE-g-PDMS),聚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共聚物(PE-g-PMTFPS)和聚乙烯-g-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共聚物(PE-g-PMPS),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并评价了聚乙烯-g-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作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动改性剂的表现。第三,探讨了聚合条件与共聚产物链结构的关系。第四,研究了降冰片烯基聚硅氧烷大单体与乙烯的配位共聚,考察了引入聚硅氧烷对共聚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乙烯与烷氧基硅烷功能化降冰片烯的直接共聚合成了新型可交联有机硅功能化聚烯烃共聚物。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正丁基锂引发硅氧烷环体的阴离子开环聚合,选用功能性氯硅烷进行封端,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聚硅氧烷大单体。聚合产物结构明确、分子量可控(聚合度分别为3、6、9和18)且具有窄分子量分布(1.03-1.22)。(2)在钒系催化剂的催化下,乙烯与辛烯基PDMS大单体直接配位共聚制备得到PE-g-PDMS共聚物。共聚反应表现出优异的聚合活性,最高可达1.43×107 g/(mol·h),大单体插入率为1.3-3.9mol%。考察了共聚产物的链结构与结晶行为,建立了大单体加入量-大单体插入率-聚合物熔融温度三者之间清晰的线性关系。之后将三氟丙基与苯基结构引入聚硅氧烷大单体中,与PDMS大单体相比,PMTFPS与PMPS大单体与乙烯的共聚表现出更高的聚合活性(1.78×107 g/(mol·h)),大单体插入率最高为5.1 mol%。聚硅氧烷的引入改善了聚乙烯的热稳定性,效果最显着的PE-g-PMPS共聚物在空气气氛中的Td5为368.0℃,与聚乙烯相比提高了 83.8℃。(3)探索了 PE-g-PMTFPS接枝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聚合反应条件(PMTFPS大单体的加入量、PMTFPS大单体的分子量和聚合温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单体的加入量可以控制共聚产物中的聚硅氧烷支链密度;聚硅氧烷支链长度则由大单体的分子量决定;聚合温度的改变是调节聚乙烯主链长度的有效工具,共聚产物分子量最高可达415 kg/mol。(4)研究了新型降冰片烯基聚硅氧烷大单体与乙烯的配位共聚,发现其聚合活性可高达2.90×107g/(mol·h)。随着大单体加入量的增加,共聚产物中的大单体插入率从2.8 mol%升高到8.6 mol%,重均分子量从59.6 kg/mol降低至46.9 kg/mol,分子量分布稳定在2.3左右。通过调控共聚产物的链结构可以使得这种聚乙烯-聚硅氧烷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从塑性体逐渐转变为弹性体,大单体插入率为5.7%、重均分子量为314kg/mol的共聚物具有较佳的弹性恢复性能,断裂伸长率可达748%。(5)研究了聚乙烯-g-聚硅氧烷共聚物作为HDPE流动改性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 wt%的低加入量能够显着提高HDPE的熔体流动性能,与此同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略有降低。

万亚荔[6](2020)在《功能化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CO、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有机多孔聚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有机多孔材料,其优异的结构可设计性、大的比表面积等诸多优良特性,为开发新型多相催化剂提供了新机遇。膦配体及季膦盐在羰基合成的具有重要应用,因此,探索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催化剂在CO和CO2参与的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围绕功能化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有机多孔聚膦配体为载体(POP-Ph3P),负载醋酸钯制备了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负载钯配合物催化剂(Pd@POP-Ph3P)。考察了Pd@POP-Ph3P在卤代芳烃羰基化Suzuki偶联反应和烷氧基羰基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较低的CO压力下,Pd@POP-Ph3P在两类反应中均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其活性高于均相Pd Cl2(PPh3)2催化剂。此外,Pd@POP-Ph3P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至少可以重复使用5次。Pd@POP-Ph3P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可能是由于其高的配体浓度和多级孔结构,高配体浓度提供了丰富的配位位点,而多级孔结构则有利于钯的高分散和反应分子的扩散。2)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及其优异的催化活性,以有机多孔聚膦配体为载体(POP-Ph3P),制备了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负载纳米Pd催化剂(Pd NPs@POP-Ph3P)。研究考察了Pd NPs@POP-Ph3P在氯乙酸酯羰基化反应合成丙二酸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Pd NPs@POP-Ph3P在氯乙酸酯的羰基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使用性能,氯乙酸乙酯的转化率可达97.7%,丙二酸酯的收率可达94.9%。此外,Pd NPs@POP-Ph3P在α-氯酮的烷氧羰基化中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3)采用CO2作为C1资源替代CO合成含羰基化合物,对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研究进一步以有机多孔聚膦配体(POP-Ph3P)为前驱体,通过季膦化反应制备了双羟基功能化有机多孔聚季膦盐(PQPBr-2OH)。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QPBr-2OH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多级的孔分布和高的活性位点浓度。在无溶剂及金属添加剂的条件下,PQPBr-2OH在CO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底物转化率和选择性可达99%以上。对照实验表明,PQPBr-2OH的双羟基功能化结构对其催化活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此外,PQPBr-2OH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可以重复使用至少10次,而活性仅略有降低。

赵佳鑫[7](2020)在《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4-乙撑二氧噻吩(EDOT)是导电聚合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ODT)的单体,国内没有大规模生产。因此,对其合成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现有3,4-乙撑二氧噻吩的主要合成文献,分析了每条合成路线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合成工艺优化方法及原理”,从局部和全局的角度对涉及到的每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涉及到可能的副反应分析,反应物料的筛选,物料配比的确定,反应溶剂的选择,温度的选择,加料顺序的选择,后处理方法的选择和确定等方面,使合成工艺能够适合不同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最终确定了以氯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的五步法合成工艺。首先,无水硫化钠与氯乙酸乙酯在乙醇中于010℃反应,得到硫代二甘酸二乙酯,收率为90.8%,含量达到98.4%。得到的硫代二甘酸二乙酯与草酸二乙酯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于78℃反应3 h,过滤得到2,5-二甲酸二乙酯-3,4-二酚钠噻吩,收率为92.7%,含量为99.5%。然后,2,5-二甲酸二乙酯-3,4-二酚钠噻吩与1,2-二氯乙烷在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于110℃反应10 h,经处理得到2,5-二甲酸二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收率81.3%,含量99.6%。接着,2,5-二甲酸二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80℃反应3 h,酸化后得到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收率92.1%,含量99.9%。最后,将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氧化铜的催化下于140℃反应,精馏后得到3,4-乙撑二氧噻吩,收率80.1%,含量99.9%。以氯乙酸乙酯计,反应总收率为50.5%,纯度达到99.9%。该工艺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产物纯度高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曹弼宇[8](2019)在《基于聚己内酯的两亲性聚合物防污涂层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菌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方面细菌会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例如在医疗器械等材料表面的吸附会造成伤口感染、致病菌侵入体内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海洋防污领域细菌在材料表面的吸附为之后的生物粘附提供了条件,每年都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开发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可以为医疗生物、海洋防污等领域中的细菌污染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聚己内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能力,设计了一种两亲性可降解聚合物: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CL-b-PDMAEMA)。并且针对医疗生物领域和海洋防污领域的细菌粘附问题,以PCL-b-PDMAEMA为基础分别设计了杀菌-防污功能可转换材料和海洋防污涂料,对两大领域的细菌粘附问题提出了新的抗菌材料设计思路。将PCL-b-PDMAEMA与氯乙酸乙酯进行季铵盐化反应,制备得到可水解的阳离子聚合物: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盐(PCL-b-PCBMA)。以此聚合物制备的抗菌涂层含有具有杀菌能力的阳离子链段: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盐(PCBMA1),其在碱性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转换为具有防污能力的聚酯基甜菜碱(PCBMA2)。利用涂层的杀菌-防污功能转换能力,可以使其实现更为理想的抗菌效果。在PCL-b-PDMAEMA聚合物中分别接入OS和NS制备得到一系列聚氨酯树脂并以此制备了氧化亚铜可控释放海洋防污涂料。通过PDMAEMA络合铜离子,OS与NS控制漆膜水解速率的方式可以实现氧化亚铜的可控释放并同时保证涂料的防污能力。通过核磁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验证。对PCL-b-PCBMA抗菌涂层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并测试了涂层的接触角、杀菌能力、抗细菌吸附能力以及抗蛋白吸附能力。通过上述表征证明了PCL-b-PCBMA抗菌涂层能够进行杀菌-防污功能转换并且具有理想的抗菌能力。对制备好的漆膜测试了干燥时间、吸附强度、耐海水浸泡能力以及铜离子释放速率,同时进行了海洋挂板实验。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涂料具有海洋防污效果,OS和NS能够有效改善漆膜的物理性能,并且能够平衡铜离子释放与漆膜的水解速率。

王瑾[9](2019)在《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苯基吡拉西坦,通用名卡非多,是一种可以促进认知能力,增强记忆力的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研究认为该药可以增加脑细胞的能量供应,提高脑细胞活性,促进脑代谢和血液循环,并且可以选择性作用于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通路,从而达到改善学习记忆功能。该药对于老年痴呆症有明显的恢复和改善作用,因此收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老年痴呆症以及治疗其药物的概况,综述了苯基吡拉西坦及重要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设计了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路线。在合成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时,研究运用了两条合成路线,路线一是以苯乙腈为原料,以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与氯乙酸乙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收率为90.60%。然后以镍为催化剂,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加氢还原氰基后合环生成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收率为89%。此路线避免了使用氢化钠一类强碱,避免氢气的产生,催化加氢还原的产物在高压釜中合环,将三步反应缩短为两步操作。路线二是以4-氨基-3-苯基丁酸盐酸盐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和甲醇反应生成4-氨基-3-苯基丁酸甲酯,加入三乙胺中和盐酸和催化剂,然后加热发生胺酯交换,合环生成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收率为94.08%,反应简单而且收率较高。随后4-苯基-2-吡咯烷酮在氢化钠作用下与溴乙酸乙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收率为90.02%。最后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和氨水发生胺酯交换生成苯基吡拉西坦,收率为93.34%。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以上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两条路线的总收率分别为67.74%和70.58%。产物和中间体经过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与分析。

朱士亚[10](2019)在《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被广泛的用于有机合成中,本论文主要针对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章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研究进展近年来,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合成一些重要的天然产物骨架和药物分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部分主要对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氮杂环卡宾催化立体选择性合成1,2-二氮杂?衍生物手性1,2-二氮杂?结构骨架广泛存在于众多天然产物中,我们发展了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α-溴代-α,β-不饱和醛与Ts-腙之间的[3+4]环化反应,高产率,高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官能团化1,2-二氮杂?化合物。此外,官能化的1H-1,2-二氮杂?类化合物也可以通过氮杂环卡宾催化α,β-不饱和醛在氧化剂存在下,与N-Ts腙发生[3+4]环化反应合成。第三章氧化氮杂环卡宾催化:直接活化饱和酰氯βsp3碳发展新型的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活化新反应底物,受到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我们合成了新型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在氧化剂存在下,首次成功活化了饱和酰氯βsp3碳,发展了与3-羟基吲哚-2-酮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高非对映、对映选择性合成了官能化吲哚螺γ-丁内酯;与1,3-二羰基化合物、β-羰基烯胺的不对称[3+3]环化反应,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了δ-戊内酯和δ-戊内酰胺衍生物。通过一系列控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拓展了氮杂环卡宾活化反应底物的类型。第四章氮杂环卡宾催化官能团化硫醚介导对映选择性[3+3]环化反应合成δ-戊内酯研究发展了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α-溴代-α,β-不饱和醛与含硫醚结构单元的α,β-不饱和酮的[3+3]环化反应,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了含硫醚结构单元的δ-戊内酯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底物中的硫醚结构单元在该不对称催化[3+3]环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目标产物通过简单的化学转化可以合成许多具有重要应用的化合物。此外,该反应可以顺利实现放大量合成。第五章氮杂环卡宾催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四氢吡喃[2,3-c]吡唑衍生物吡唑并六元内酯骨架存在于众多的药物分子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使用氮杂环卡宾催化2-甲酰基环丙烷-1,1-二羧酸酯与4-取代亚叉基-1H-吡唑-5(4H)-酮的不对称[4+2]环化反应,高产率、高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合成了四氢吡喃[2,3-c]吡唑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催化剂用量低,底物适用性好,可以放大量合成的优点。第六章氮杂环卡宾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氮杂并[1,2-α]吲哚衍生物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合成氮杂并[1,2-α]吲哚衍生物报道很少。我们发展了氮杂环卡宾催化α-溴代-α,β-不饱和醛与2-((3-甲酰基-1H-吲哚-2-基)甲基)丙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3+4]环化反应,高产率和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了氮杂并[1,2-α]吲哚衍生物。通过控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放大量反应,为手性氮杂并[1,2-α]吲哚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研究表明,吲哚的3位甲酰基在该不对称催化[3+4]环化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氯乙酸乙酯制备方法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乙酸乙酯制备方法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微观混合基本理论
        1.1.1 混合的类别
        1.1.2 混合的机理
        1.1.3 微观混合的工业背景
    1.2 微观混合的表征手段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3 微观混合研究进展
        1.3.1 单相体系
        1.3.2 固-液体系
    1.4 同心双轴搅拌器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物料的选择
        2.1.1 液相体系
        2.1.2 固相体系
        2.1.3 表征体系
    2.2 实验方法
        2.2.1 药品溶液的配制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流程
    2.3 分析方法
        2.3.1 功率的测量计算
        2.3.2 I_3~-浓度的测量计算
        2.3.3 离集指数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粘性固-液体系下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操作条件的测定
        3.2.1 吸光度系数的标定
        3.2.2 临界离底悬浮状态的判定
    3.3 各因素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1 进料时间及氢离子浓度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2 固相颗粒吸附作用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3 进料位置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4 转动模式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5 外桨功率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6 内桨桨型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7 内桨直径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8 固含率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9 固相粒径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10 液相粘度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离集指数工程计算模型
    4.1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4.2 离集指数关联式的建立
        4.2.1 Buckingham法
        4.2.2 Rayleigh法
    4.3 关联式中指数的计算
    4.4 关联式的准确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新型离子液体和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离子液体的种类和性质
        1.1.1 定义
        1.1.2 种类
        1.1.3 性质
    1.2 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1.2.1 一步法
        1.2.2 两步法
        1.2.3 微波法
        1.2.4 季铵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1.2.5 咪唑基离子液体的合成
    1.3 由离子液体到离子液体聚合物
    1.4 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5 应用
        1.5.1 离子液体的应用
        1.5.2 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应用
    1.6 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四种新型不同功能基团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离子液体的合成
        2.2.4 1-丙烷磺酸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PSMIM]BF_4)离子液体的合成
        2.2.5 1-乙醇-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AMIM]BF_4)离子液体的合成
        2.2.6 1-乙酸乙酯-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AMIM]BF_4)离子液体的合成
        2.2.7 性能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离子液体对聚苯胺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经离子液体改性的聚苯胺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经离子液体改性后的聚苯胺的 IR 表征
        3.3.2 聚苯胺的SEM表征
        3.3.3 聚苯胺电化学性能测试
    3.4 小结
第四章 一种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的设计合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PNVIM的合成
        4.2.4 PNVIm-EC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NVIM的红外分析
        4.3.2 PNVIM的核磁分析
        4.3.3 PNVIm-EC的红外分析
        4.3.4 PNVIm-EC的核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离子液体聚合物对聚苯胺的形貌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3 经离子液体聚合物改性的聚苯胺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经离子液体聚合物改性后的聚苯胺的 IR 表征
        5.3.2 经离子液体聚合物改性后的聚苯胺的 SEM 表征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发表论文和专利
    二、参与科研项目

(3)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基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强化采油技术
        1.1.1 注气驱油技术
        1.1.2 热力驱油技术
        1.1.3 微生物驱油技术
        1.1.4 化学驱油技术
    1.2 两性表面活性剂
        1.2.1 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2.2 磷酸酯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2.3 羧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3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3.1 N-酰基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3.2 N-烷基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3.3 O-烷基酯型氨基酸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4 选题目的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与测试仪器
    2.4 合成步骤
        2.4.1 柯林斯试剂制备长链脂肪醛
        2.4.2 维蒂希-霍纳尔反应制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2.5 结构表征
        2.5.1 目标产物的红外波谱表征
        2.5.2 目标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6 反应条件优化
        2.6.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6.2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6.3 NaH对反应的影响
    2.7 小结
第三章 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
    3.3 实验与测试仪器
    3.4 合成步骤
    3.5 目标产物结构表征
        3.5.1 目标产物的红外谱图
        3.5.2 目标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3.6 反应条件优化
        3.6.1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6.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Gemini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
    4.3 实验仪器与测试仪器
    4.4 合成步骤
        4.4.1 SN反应制备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4.4.2 Kabachnik-Fields反应制备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4.5 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4.5.1 目标产物的红外谱图
        4.5.2 目标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驱油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基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物化性能研究
        5.3.1 临界胶束浓度(CMC)
        5.3.2 耐温性能
        5.3.3 抗盐性能
        5.3.4 动态接触角
        5.3.5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5.4 基于Gemini氨基酸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研究
        5.4.1 临界胶束浓度(CMC)
        5.4.2 耐温性能
        5.4.3 抗盐性能
        5.4.4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深绿木霉T23对敌敌畏的降解特性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List of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磷农药污染与生物降解
        1.1.1 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及危害
        1.1.2 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
    1.2 木霉菌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1.2.1 木霉菌资源与功能
        1.2.2 木霉菌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修复作用
        1.2.3 木霉菌对有机磷农药的耐受性
    1.3 真菌细胞色素P450 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
    1.4 对氧磷酶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1.5 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深绿木霉T23 对敌敌畏的吸附与降解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剂、培养基及仪器
        2.1.3 深绿木霉T23 的活化与菌丝培养物制备
        2.1.4 深绿木霉T23 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吸附试验
        2.1.5 胞外和胞内酶的提取
        2.1.6 菌丝体形态观察和表面元素定性分析
        2.1.7 灭活与非灭活菌丝体对敌敌畏的降解
        2.1.8 胞内酶活性和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1.9 胞内代谢产物的鉴定和分析
        2.1.10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深绿木霉T23 对敌敌畏胁迫的耐受性分析
        2.2.2 深绿木霉T23 对敌敌畏的吸附
        2.2.3 深绿木霉T23 对敌敌畏的降解
        2.2.4 深绿木霉T23 胞内酶活性与降解效应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深绿木霉T23 对敌敌畏的降解途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试剂、培养基及仪器
        3.1.3 菌株的培养
        3.1.4 深绿木霉T23 降解敌敌畏的产物鉴定
        3.1.5 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敌敌畏浓度变化对深绿木霉T23 生长的影响
        3.2.2 敌敌畏浓度变化对深绿木霉T23 产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3.2.3 深绿木霉T23 降解敌敌畏中间产物的鉴定和分析
        3.2.4 自然环境中深绿木霉T23 降解敌敌畏产物与代谢途径预测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深绿木霉T23 细胞色素P450 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降解敌敌畏中的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试剂、培养基与仪器
        4.1.3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反应
        4.1.4 细胞色素P450 相关基因的注释
        4.1.5 细胞色素P450 基因片段的扩增
        4.1.6 细胞色素P450 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1.7 敌敌畏胁迫下细胞色素P450s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
        4.1.8 细胞色素P450 微粒体的诱导及分离
        4.1.9 脂肪酸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4.1.10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细胞色素P450 基因cDNA的克隆
        4.2.2 细胞色素P450 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敌敌畏胁迫下细胞色素P450 基因表达差异
        4.2.4 TaCyp548-2 突变株的筛选和验证
        4.2.5 TaCyp548-2 的功能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敌敌畏水解酶基因TaPon1-like的克隆与功能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和质粒
        5.1.2 主要试剂、培养基与仪器
        5.1.3 基因组DNA提取
        5.1.4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反应
        5.1.5 半定量 PCR和荧光定量 PCR
        5.1.6 同源克隆
        5.1.7 序列分析与预测
        5.1.8 构建TaPon1-like敲除和互补突变体
        5.1.9 原核表达及纯化
        5.1.10 纯化的reTaPon1-like酶对敌敌畏的降解
        5.1.11 reTaPon1-like的酶特性分析
        5.1.12 本章研究中使用的引物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aPon1-like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2.2 TaPon1-like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5.2.3 TaPon1-like敲除子的筛选和验证
        5.2.4 TaPon1-like互补子及荧光定位突变株的筛选和验证
        5.2.5 TaPon1-like突变株形态观察
        5.2.6 TaPon1-like突变株降解敌敌畏的功能
        5.2.7 TaPon1-like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5.2.8 纯化的reTaPon1-like的底物特异性和酶动力学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深绿木霉T23 可高效降解敌敌畏
        6.1.2 深绿木霉T23 对敌敌畏的降解途径
        6.1.3 敌敌畏胁迫下深绿木霉T23 细胞色素P450 表达模式及其在降解敌敌畏中的作用
        6.1.4 木霉菌源类对氧磷酶基因及其在降解敌敌畏中的作用
    6.2 创新点
        6.2.1 明确了深绿木霉T23 降解敌敌畏的产物并预测了降解途径
        6.2.2 阐明深绿木霉T23 细胞色素P450 调节敌敌畏降解中间产物的转化
        6.2.3 发现深绿木霉T23 中水解敌敌畏的类对氧磷酶基因TaPon1-like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5)配位聚合制备新型聚乙烯-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及其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聚烯烃功能化
        2.1.1 端基功能化聚烯烃
        2.1.2 侧基功能化聚烯烃
        2.1.3 功能化聚烯烃嵌段共聚物
        2.1.4 功能化聚烯烃接枝共聚物
    2.2 有机硅功能化聚烯烃
        2.2.1 有机硅端基功能化聚烯烃
        2.2.2 有机硅侧基功能化聚烯烃
        2.2.3 聚烯烃-g-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
        2.2.4 聚烯烃-b-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
    2.3 论文研究思路
第三章 聚硅氧烷大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硅氢加成制备功能化封端剂
        3.2.3 聚硅氧烷大单体的制备
        3.2.4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功能化封端剂的制备
        3.3.2 乙烯基末端功能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3.3.3 辛烯基末端功能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3.3.4 辛烯基“T型”功能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3.4 总结
第四章 聚乙烯-g-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聚乙烯-g-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
        4.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聚硅氧烷大单体与乙烯的共聚表现
        4.3.2 聚乙烯-g-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4.3.3 聚乙烯-g-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性能表征
        4.3.4 聚乙烯-g--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4.3.5 聚乙烯-g-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性能表征
        4.3.6 聚乙烯-g-聚苯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4.3.7 聚乙烯-g-聚苯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性能表征
        4.3.8 聚乙烯-g-聚硅氧烷共聚物作为HDPE流动改性剂的表现
    4.4 总结
第五章 聚乙烯-g-聚硅氧烷共聚物的结构-性能调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不同微观结构的聚乙烯-g-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
        5.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大单体分子量的影响
        5.3.2 大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5.3.3 聚合温度的影响
    5.4 总结
第六章 聚硅氧烷功能化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与试剂
        6.2.2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功能化降冰片烯大单体的制备
        6.2.3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功能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的制备
        6.2.4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功能化降冰片烯大单体的制备
        6.3.2 ENC-SiF共聚物的制备
        6.3.3 ENC-SiF共聚物的性能表征
    6.4 总结
第七章 聚硅氧烷功能化环烯烃共聚物的结构-性能调控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原料与试剂
        7.2.2 聚硅氧烷功能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的制备
        7.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功能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
        7.3.2 聚苯基甲基硅氧烷功能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
    7.4 总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6)功能化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CO、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多孔材料简介
    1.2 有机多孔催化材料的制备
    1.3 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及其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1.4 基于一氧化碳参与的钯催化有机卤代物羰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1.5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负载钯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催化卤代芳烃羰基化反应性能
    2.1 引言
    2.2 制备及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及其催化氯乙酸酯羰基化反应性能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功能多孔离子聚合物及其催化CO2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性能
    4.1 引言
    4.2 制备方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PEDOT电学和光学特性的研究概述
        1.2.1 PEDOT电学特性的研究概述
        1.2.2 PEDOT光学特性的研究概述
    1.3 导电聚合物(PEDOT)的应用
        1.3.1 用于抗静电涂层
        1.3.2 用于防腐涂层
        1.3.3 用于电致发光器件
    1.4 3,4-乙撑二氧噻吩简介
    1.5 EDOT合成路线综述
        1.5.1 以2,3-二甲氧基-1,3-丁二烯为原料合成EDOT
        1.5.2 以噻吩为原料合成EDOT
        1.5.3 以硫代二甘酸为原料合成EDOT
        1.5.4 以1,4-丁烯二醇为起始原料合成EDOT
    1.6 EDOT的中间体合成方法综述
        1.6.1 硫代二甘酸二乙酯合成方法
        1.6.2 2,5-二甲酸二乙酯-3,4-二酚钠噻吩合成方法
        1.6.3 2,5-二甲酸二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方法
        1.6.4 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的脱羧方法
第2章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操作
        3.3.1 硫代二甘酸二乙酯的合成
        3.3.2 2,5-二甲酸二乙酯-3,4-二酚钠噻吩的合成
        3.3.3 2,5-二甲酸二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
        3.3.4 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
        3.3.5 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硫代二甘酸二乙酯的合成
        4.1.1 氯乙酸乙酯硫醚化的反应机理
        4.1.2 副反应分析
        4.1.3 亲电试剂的选择
        4.1.4 硫化钠中的水对反应的影响
        4.1.5 氯乙酸乙酯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1.6 溶剂的选择
        4.1.7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1.8 加料方式的选择
        4.1.9 反应后处理
    4.2 2,5-二甲酸二乙酯-3,4-二酚钠噻吩的合成
        4.2.1 Claisen酯缩合反应的反应机理
        4.2.2 副反应分析
        4.2.3 草酸二乙酯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2.4 碱的选择
        4.2.5 碱用量的选择
        4.2.6 溶剂的选择
        4.2.7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2.8 加料方式的选择
        4.2.9 反应后处理
    4.3 2,5-二甲酸二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
        4.3.1 Williamson成环反应法的反应机理
        4.3.2 副反应分析
        4.3.3 1,2-二氯乙烷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3.4 催化剂的选择
        4.3.5 溶剂的选择
        4.3.6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3.7 反应后处理
    4.4 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
        4.4.1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机理
        4.4.2 副反应分析
        4.4.3 碱用量的选择
        4.4.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4.5 反应后处理
    4.5 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
        4.5.1 反应方程式
        4.5.2 副反应分析
        4.5.3 脱羧催化剂的筛选及用量的选择
        4.5.4 溶剂的选择
        4.5.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5.6 反应后处理
        4.5.7 结构表征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聚己内酯的两亲性聚合物防污涂层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医疗生物领域抗菌材料的发展现状
        1.2.1 杀菌材料
        1.2.2 防污材料
        1.2.3 杀菌-防污功能可转换抗菌材料
    1.3 海洋防污领域的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1.3.1 防污剂类防污涂料
        1.3.2 阳离子型防污涂料
    1.4 氧化亚铜防污涂料的防污机理
    1.5 聚己内酯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1.6 本文的设计思路
        1.6.1 杀菌-防污功能可转换抗菌涂层的设计
        1.6.2 铜离子可控释放防污涂料的设计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7.1 杀菌-防污功能可转换抗菌涂层
        1.7.2 铜离子可控释放海洋防污涂料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聚合物的合成
        2.2.1 反应单体的纯化
        2.2.2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合成
        2.2.3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2.2.4 杀菌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
        2.2.5 两亲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
    2.3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4 傅利叶红外光谱测试
    2.5 杀菌-防污功能可转换抗菌涂层制备及性能测试
        2.5.1 抗菌涂层的制备
        2.5.2 抗菌涂层的接触角测试
        2.5.3 抗菌涂层的杀菌性能测试
        2.5.4 抗菌涂层的抗细菌吸附能力测试
        2.5.5 抗菌涂层的抗蛋白吸附测试
    2.6 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6.1 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及涂板
        2.6.2 涂层干燥时间测试
        2.6.3 涂料吸附强度测试
        2.6.4 海水浸泡试验
        2.6.5 铜离子释放速率测试
        2.6.6 海洋挂板实验
第3章 基于聚己内酯的抗菌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
        3.2.1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结构表征
        3.2.2 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结构表征
        3.2.3 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盐的结构表征
    3.3 抗菌涂层的红外表征
    3.4 抗菌涂层的接触角测试
    3.5 抗菌涂层的杀菌能力测试
        3.5.1 抗菌涂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能力
        3.5.2 抗菌涂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
    3.6 抗菌涂层的抗细菌吸附能力测试
    3.7 抗菌涂层的抗蛋白吸附能力测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聚己内酯的海洋防污涂料
    4.1 引言
    4.2 涂料配方研究与确定
    4.3 漆膜干燥时间
    4.4 漆膜的吸附强度
    4.5 漆膜接触角测试
    4.6 漆膜的海水浸泡实验
    4.7 铜离子释放实验
    4.8 海洋挂板实验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老年痴呆症的概述
    1.2 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概述
        1.2.1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种类
        1.2.2 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市场前景
    1.3 吡拉西坦概述
        1.3.1 吡拉西坦的研究历程
        1.3.2 吡拉西坦类促智药的结构修饰
    1.4 苯基吡拉西坦简介
        1.4.1 理化性质
        1.4.2 作用机理
    1.5 苯基吡拉西坦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综述
        1.5.1 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方法
        1.5.2 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方法
        1.5.3 本文采用的合成路线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 化学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分析方法简介
        2.3.1 定性分析方法
        2.3.1.1 红外光谱分析法
        2.3.1.2 熔点测定法
        2.3.1.3 核磁共振波谱法
        2.3.1.4 薄层吸附层析法
        2.3.2 定量分析方法
        2.3.2.1 气相色谱法
        2.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本实验采用的合成路线
    3.2 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化合物1)的反应研究
        3.2.1 反应方程式
        3.2.2 反应机理
        3.2.3 反应步骤
        3.2.4 工艺框图
        3.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4-苯基-2-吡咯烷酮(化合物2)的合成路线1
        3.3.1 反应方程式
        3.3.2 反应机理
        3.3.3 反应步骤
        3.3.4 工艺框图
        3.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4-苯基-2-吡咯烷酮(化合物2)的合成路线2
        3.4.1 反应方程式
        3.4.2 反应机理
        3.4.3 反应步骤
        3.4.4 工艺框图
        3.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化合物3)的合成
        3.5.1 反应方程式
        3.5.2 反应机理
        3.5.3 反应步骤
        3.5.4 工艺框图
        3.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6 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
        3.6.1 反应方程式
        3.6.2 反应机理
        3.6.3 反应步骤
        3.6.4 工艺框图
        3.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构表征与分析
    4.1 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的表征与分析
        4.1.1 红外表征与分析
        4.1.2 核磁表征与分析
    4.2 4-苯基-2-吡咯烷酮的表征与分析
        4.2.1 熔点的测定
        4.2.2 红外表征与分析
        4.2.3 核磁表征与分析
    4.3 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的表征与分析
        4.3.1 红外表征与分析
        4.3.2 核磁表征与分析
    4.4 苯基吡拉西坦的表征与分析
        4.4.1 红外表征与分析
        4.4.2 核磁表征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1.1 前言
        1.1.1 氮杂环卡宾简介
        1.1.2 几种重要类型的氮杂环卡宾发展简介
        1.1.3 氮杂环卡宾催化形成的重要反应中间体
    1.2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1.2.1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2+2+2]环加成反应
        1.2.2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2+2]环加成反应
        1.2.3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2+3]环加成反应
        1.2.3.1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醛[2+3]环加成反应
        1.2.3.2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酸和酯[2+3]环加成反应
        1.2.4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3+3]环加成反应
        1.2.4.1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醛[3+3]环加成反应
        1.2.4.2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酸和酯[3+3]环加成反应
        1.2.5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邻苯二甲醛[4+1]反应
        1.2.6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4+2]环加成反应
        1.2.6.1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γ-活化[4+2]环加成反应
        1.2.6.2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烯醇式中间体[4+2]环加成反应
        1.2.6.3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酸和酯[4+2]环加成反应
        1.2.6.4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烯酮[4+2]环加成反应
        1.2.7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4+3]环加成反应
        1.2.7.1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β-甲基不饱和醛[4+3]环加成反应
        1.2.7.2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不饱和醛参与的[4+3]环加成反应
        1.2.7.3 氮杂环卡宾与金属共不对称催化[4+3]环加成反应
        1.2.8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5+2]环加成反应
        1.2.9 氮杂环卡宾催化[5+5]环加成反应
        1.2.10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分子内环加成反应
        1.2.11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立体选择性合成1,2-二氮杂?衍生物
    2.1 前言
    2.2 二氮稠合杂环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2.3 氮杂环卡宾催化α-溴代-α, β-不饱和醛参与的反应
    2.4 实验设计
    2.5 结果与讨论
    2.6 结论
    2.7 实验部分
        2.7.1 仪器和试剂
        2.7.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的合成
        2.7.2.1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2-A的合成
        2.7.2.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2-C和2-D的合成
        2.7.3 底物2-25的制备
        2.7.4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4+3]环加成反应合成1,2-二氮杂?反应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氧化氮杂环卡宾催化:直接活化饱和酰氯βsp3碳
    3.1 前言
    3.2 有机小分子催化合成吲哚螺γ-丁内酯
    3.3 氧化卡宾活化中间体参与反应
    3.4 氮杂环卡宾活化其它底物类型简介
    3.5 实验设计
    3.6 结果与讨论
    3.7 结论
    3.8 实验部分
        3.8.1 仪器和试剂
        3.8.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的合成
        3.8.2.1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3-B的合成
        3.8.2.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3-C的合成
        3.8.2.3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3-D的合成
        3.8.3 底物的制备
        3.8.3.1 取代饱和酰氯3-31的制备
        3.8.3.2 取代3-羟基吲哚酮3-32的制备
        3.8.4 氮杂环卡宾催化饱和酰氯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的一般步骤
        3.8.4.1 氮杂环卡宾催化饱和酰氯不对称合成吲哚螺γ-丁内酯3-33
        3.8.4.2 氮杂环卡宾催化饱和酰氯不对称合成二氢吡喃酮3-35
        3.8.4.3 氮杂环卡宾催化饱和酰氯不对称合成二氢吡啶酮3-37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官能团化硫醚介导对映选择性[3+3]环化反应合成δ-戊内酯研究
    4.1 前言
    4.2 有机催化官能团化硫醚参与的不对称反应简介
    4.3 硫叶立德作为底物参与的反应简介
    4.4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合成二氢吡喃酮简介
    4.5 实验设计
    4.6 结果与讨论
    4.7 结论
    4.8 实验部分
        4.8.1 仪器和试剂
        4.8.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4-D的合成
        4.8.3 官能团化硫醚4-20 的合成
        4.8.4 氮杂环卡宾催化不对称[3+3]环加成反应的一般步骤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四氢吡喃[2,3-c]吡唑衍生物
    5.1 前言
    5.2 吡喃[2,3-c]吡唑骨架合成研究进展
    5.3 氮杂环卡宾催化环丙烷开环研究进展
    5.4 实验设计
    5.5 结果与讨论
    5.6 结论
    5.7 实验部分
        5.7.1 仪器和试剂
        5.7.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的合成
        5.7.2.1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5-E的合成
        5.7.2.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5-F的合成
        5.7.3 底物的制备
        5.7.3.1 三元环底物5-25的合成
        5.7.3.2 取代吡唑啉酮底物5-26的合成
        5.7.4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4+2]环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氮杂并[1,2-α]吲哚衍生物
    6.1 前言
    6.2 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吲哚衍生物骨架的进展
    6.3 氮杂环卡宾催化α-溴代-α,β-不饱和醛参与的[3+4]环化反应
    6.4 反应设计
    6.5 结果与讨论
    6.6 结论
    6.7 实验部分
        6.7.1 仪器和试剂
        6.7.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6-B的合成
        6.7.3 取代吲哚环底物6-28 的制备
        6.7.4 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4+3]环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工作总结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氯乙酸乙酯制备方法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D]. 孙宁. 浙江大学, 2021(09)
  • [2]新型离子液体和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D]. 秦冉.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基础应用研究[D]. 赵文辉.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深绿木霉T23对敌敌畏的降解特性及机制[D]. 孙佳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5]配位聚合制备新型聚乙烯-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及其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D]. 田保政. 浙江大学, 2020(05)
  • [6]功能化膦基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CO、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D]. 万亚荔. 贵州大学, 2020(04)
  • [7]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工艺研究[D]. 赵佳鑫.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聚己内酯的两亲性聚合物防污涂层制备研究[D]. 曹弼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研究[D]. 王瑾.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10]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环化反应研究[D]. 朱士亚. 兰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氯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