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康宁胶囊体外抗癌作用及毒性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函,杨睿,李小锋,盛雨辰,卫梦娟,季莉莉[1](2021)在《中药复方肾康宁改善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肾康宁的药物配伍、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肾康宁治疗慢性肾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肾康宁复方中8味中药相须相使,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固肾健脾、补中益气、渗湿利尿等功效来改善慢性肾炎,且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
王天宁[2](2020)在《柏参王前列胶囊的研制》文中认为目的:柏参王前列胶囊处方源于我省名中医3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方,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淋证),临床疗效显着。针对该处方,通过对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指纹图谱研究、药理活性研究,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药物制剂提供实验基础与数据支撑。方法:生产工艺研究:以抗炎活性为指标对所设计的4条提取工艺路线进行筛选,运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实验法对最佳提取工艺路线进行提取工艺参数优化;以最佳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颗粒成型率、休止角等考察指标,对辅料的种类及用量进行优化,最终获得柏参王前列胶囊最佳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建立柏参王前列胶囊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标准,建立柏参王前列胶囊指纹图谱。药理活性研究:通过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抗炎实验,以及小鼠抗炎、免疫、镇痛实验,明确柏参王前列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效作用。结果:在生产工艺研究中,提取工艺路线1抗炎效果明显;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得到黄柏、牛膝醇提的最佳提取工艺:6倍量65%乙醇提取3次,每次1.6 h;马齿苋、黄芪等最佳水提工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确定了以糊精为辅料通过湿法制颗粒后装囊制成胶囊的成型性工艺。在质量标准研究中,建立了黄柏、苦参、黄芪、王不留行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了盐酸小檗碱、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5批样品重量差异限度均在10%以内,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水分均不超过9.0%;在指纹图谱研究中,采用2004年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了13个共有峰的评价模式,利用对照品比对法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共指认6个色谱峰。在药理活性研究中,柏参王前列胶囊可抑制大鼠白细胞数目升高及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降低TNF-α、1L-1β、1L-8含量,抑制足肿胀;可抑制小鼠琼脂肉芽肿形成,表明柏参王前列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并可通过提高小鼠溶血素含量及改善吞噬功能来提高小鼠的免疫活性,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力活性;同时柏参王前列胶囊可降低小鼠疼痛扭体及舔足次数,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镇痛活性。结论:本实验运用现代中药提取、制药技术,制备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胶囊剂;运用现代中药分析技术,建立了柏参王前列胶囊准确可靠的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柏参王前列胶囊具有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的活性作用,这些工作将为其开发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制剂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
王姝[3](2019)在《多指标细胞毒性检查方法及药物肝毒性的探索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项目采用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安全评价方法,即急性毒性试验、细胞毒性检查法和多指标细胞毒性检查法,选取公认有肝毒性的药物(丙戊酸钠、紫杉醇、异烟肼、环磷酰胺、雷公藤多苷),进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及肝毒性检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多指标细胞毒性检查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药物肝毒性方法和标准的质控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测定药物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值。正式试验7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根据预试验结果设定各组给药剂量,一次性给药。试验结束,根据小鼠死亡情况计算受试药物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值。2.肝脏病理切片及蛋白质组学分析小鼠急毒试验结束后,摘取雷公藤多苷组小鼠肝脏进行病理切片分析(HE染色)及蛋白质组学分析。3.MTT法测定药物对L929细胞、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毒性检查,主要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IC50值,培养细胞分别为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MTT法主要测定活细胞的光密度值,可测细胞相对增殖率。两种细胞操作方法相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5×104·ml-1L929细胞及1×105·ml-1 HepG2细胞分别铺板,24h后在培养好的细胞培养板内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设置阴性对照组),待药物作用24h后,每孔加入20μl MTT后孵育4h,而后再加入150ul DMSO溶液溶解,振荡5min后,用酶标仪双波长(570nm,630nmm)检测每孔光密度值,随后计算出IC50值。4.高内涵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肝毒性评估多指标细胞毒性测定采用高内涵筛选技术(HCS),HCS法采用Hoechst33342、mBCl、Mito及ROS四种荧光染色试剂染色,对细胞进行五个指标(DNA、细胞数目、GSH、ROS、MMP)、多靶点、多途径分析,自动动态分析系统集显微镜、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分析结果于一体,对多指标进行肝毒性综合分析后预测受试药物的肝毒性。操作方法以2X 105·ml-1数量的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铺板,培养24h后,每孔加入100ul不同浓度受试药物,孵育24h后,加入配制好的37℃的mBCl、Hoechst 33342、Mito、ROS的混合染液,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5min,时间到后弃液,用PBS清洗1遍,再加入PBS每孔100μl,贴上透明微孔板密封膜上机检测。结果用于计算IC50值同时用新的计算方法求药物毒性阈值浓度,与急毒试验和MTT法测得的LD5o值和IC50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药物给药当天中毒现象存在差异,死亡时间也有所不同。采取尾静脉注射方式给药高剂量组小鼠比灌胃给药高剂量组小鼠发生异常反应时间要短且快,出现死亡时间也相对较快。紫杉醇、异烟肼急毒试验动物死亡发生在24h内。丙戊酸钠除给药当天有小鼠死亡外,给药后几天陆续出现少量小鼠死亡。静脉给予环磷酰胺小鼠最晚死亡时间在给药后第11、12天。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小鼠出现死亡时间在给药24h以后。2.雷公藤多苷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显示发生严重肝损伤。蛋白质组学分析得到差异表达蛋白质112个,其中下调67个,上调45个,涉及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KEGG通路、分子功能四部分,与胆固醇、脂质等多个代谢途径相关,线粒体、内质网内活性成分活跃。差异表达蛋白Npcll1、Hmgcsl研究较多,Cyp2a5表达上调有潜在研究价值。3.MTT法测定结果显示L929、HepG2细胞测定IC50结果无明显差异。4.HCS分析:GSH、ROS、MMP结果推测药物试验剂量未见细胞凋亡,但肝毒性有预警提示,说明HCS法可以提前警示肝毒性,且肝毒性警示与急毒试验结果一致。三批次雷公藤多苷五个指标分析轨迹稍有不同,雷公藤多苷试验指标分析与蛋白质组学分析一致。HCS分析灵敏,但准确度不足,用依托HCS分析得到的药物毒性阈值浓度与MTT法、HCS法测定的ICs0值比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9,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采用HCS多指标细胞毒性测定方法来建立雷公藤多苷安全性评价及肝毒性检测具有可行性。
彭慧[4](2018)在《茯苓配伍黑顺片减毒增效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中药复方相互配伍减毒增效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附子为常用传统中药之一,由于其疗效卓着而又具有毒副作用被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减毒增效是非常重要的;茯苓亦是常用传统药食两用大宗中药材,应用广泛,具有淡渗利湿,健脾宁心等药理作用。本课题选取药典品种黑顺片与茯苓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探讨茯苓对黑顺片的减毒增效作用和这两者的配伍规律,以期为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在此研究中,首先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指导原则进行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宏观比较,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宏观比较和微观相关生化指标LDH、AST、ALT、BUN、CRE检测,即研究茯苓配伍黑顺片的减毒作用。其次,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及节食法建立SD大鼠慢性心衰模型,用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形态变化,并对有关心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LDH、CK、Ang-Ⅱ、AT1R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比例配伍黑顺片的强心作用;右足趾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建立大鼠足爪肿胀模型,以足肿胀度为指标分析不同比例配伍黑顺片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建立物理疼痛模型,醋酸扭体法建立化学疼痛模型,以小鼠基础痛觉的反应时间、扭体反应的次数及扭体抑制率为指标,分析不同比例配伍黑顺片的镇痛作用,即研究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的增效作用。结果:黑顺片醇提组分对正常小鼠的LD50值及95%可信限为278.0g·kg-1·d-1与265.5291.0g·kg-1·d-1,黑顺片全组分、水提组分对正常小鼠的MLD为24.0g·kg-1·d-1和160.0g·kg-1·d-1,在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前后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黑顺片醇提组死亡小鼠2只,其他组未有死亡,经过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有:给药后初始时有躁动随后怠动、呕心、流涎、抽搐、拉稀便、惊厥、休克与俯卧不动,多发生在8.0h内。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醇提组的自身体重增长率差异较大。在LDH指标中显示黑顺片醇提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而指标AST、AL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显着性差异,然而,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随着配伍比例的增加LDH、AST、ALT、BUN、CRE都具有下降趋势,以黑顺片配伍茯苓比为1:1与1:2的减毒效果较好。在强心、抗炎镇痛实验中,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醇提组的效果要优于水提组,且茯苓能提高黑顺片对CHF SD大鼠的治疗作用,以黑顺片配伍茯苓比为1:1与1:2增效效果较佳;茯苓能增强抗炎作用,随着茯苓配伍比例增高,大鼠足爪肿胀的抑制作用均有增大趋势,且黑顺片:茯苓1:2醇提组抑制作用最明显;黑顺片:茯苓1:1醇提组在中药提取物组中的扭体次数最少,扭体抑制率达38.52%,与阳性对照组抑制率相近,且黑顺片:茯苓1:1醇提组基础痛阈值在中药提取物组中也提高最多。结论:本研究使用简易且系统的实验证据来说明茯苓配伍黑顺片的确具有减毒增效作用,且配伍比为1:1与2:1时效果较好,这与古人使用茯苓与附子的配伍比非常接近,从而也验证了古人使用茯苓与附子配伍时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同时也说明方剂配伍也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这些发现有助于临床上更好的理解茯苓配伍黑顺片的配伍规律,同时也为更合理的使用茯苓与黑顺片提供实验基础。
张林[5](2016)在《通窍散瘀方中有效成分鼻黏膜吸收及鼻—脑间接通路转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鼻入脑转运通路(即鼻-脑通路),是利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鼻与脑解剖学特性之间的联系,为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的药物提供的一条由鼻腔给药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的传递途径。利用鼻-脑通路输送药物的给药形式,具有有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具有良好的脑部靶向性、快速发挥药物疗效、对机体无侵害性损伤、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而依据鼻-脑通路理论设计的鼻腔给药系统及制剂也已成为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但是在使用鼻腔给药制剂后,常会出现脑内药物浓度测定值较低、靶向性不足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鼻-脑通路涉及复杂的生理过程,并受药物自身诸多理化性质的影响所造成的。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药物经鼻给药后的脑部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鼻-脑转运过程中,机体与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鼻-脑通路的药物转运形式包括绕过血脑屏障将药物由鼻腔直接运送至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通路,和药物先经鼻腔内毛细血管吸收入血进入体循环后再透过血脑屏障抵达脑部的间接通路,并且二者往往同时发挥作用,但是,无论何种鼻-脑通路形式,药物都需要首先通过鼻黏膜屏障,才能进一步转运,抵达病灶,发挥疗效。目前对于鼻-脑通路药物递送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药物的脑部靶向性、入脑效率、血脑屏障透过能力进行评价和探讨,而对鼻黏膜渗透这一重要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多采用大型哺乳动物离体鼻黏膜组织为模型,进行药物单一的渗透能力考察,限于离体组织活性较低,无法对药物与鼻黏膜间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挖掘。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原代培养,构建人源鼻黏膜上皮细胞模型作为体外鼻黏膜细胞模型,对芳香开窍类药物的黏膜渗透增强作用进行相关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由于人源细胞来源有限,且取材多来自病变组织,故所构建细胞模型存在些许不足,并且对于鼻-脑通路的整体过程的探讨未能涉及,故认为有待于对研究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通窍散瘀方源自临床经验方,由葛根、白芍、薄荷等药物组成,具有散瘀活血、醒脑通窍等作用,用于治疗脑卒中等脑部疾病。本课题组选择实验常用动物大鼠作为鼻黏膜组织取材对象,利用细胞原代培养技术,作为原代鼻黏膜细胞模型,同时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Calu-3细胞,作为模拟体外鼻黏膜人源细胞模型,两者共同应用,全面地从原代和人源两种细胞模型角度对通窍散瘀方中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芍药苷、薄荷脑的鼻黏膜的吸收情况和药物配伍的黏膜渗透促进机制进行研究。并且借助细胞共培养技术,将Calu-3细胞与能够良好模拟血脑屏障的MDCK-MDRl细胞共同培养,用以构建完整地模拟鼻-脑间接通路的体外模型,对药物在整体的经鼻入脑转运过程中的传递情况进行详尽分析,期望对鼻-脑通路和鼻腔给药系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1鼠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体外模型、人Calu-3细胞模型的构建和鼻-脑间接通路共培养模型的构建本研究通过对大鼠鼻中隔上覆盖的鼻黏膜组织进行取材,采用蛋白酶消化法、细胞筛分选法分离、收集鼠鼻黏膜上皮细胞(rat nasal epithelial cell,RNEC),利用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杂质细胞达到细胞纯化目的后,使用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双抗)在饱和湿度、37℃、5%CO2条件下,培养24h,促使细胞贴壁生长,随后去除旧培养基,使用含有细胞生长添加因子的无血清BEGM培养基继续培养,可培养出形态良好、生长稳定的原代细胞。利用nti-pan Cytokeratin抗体(角蛋白PCK抗体)对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经免疫荧光化学反应鉴定,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所培养的原代细胞PCK抗体染色呈阳性,证实培养出的细胞为鼻粘膜上皮细胞,且纯度较高。同时,在原代细胞培养过程中,考察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包括BEGM培养基、BEGM:DMEM/F12(1:1)培养基、DMEM培养基、含10%FBS的DMEM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使用无血清类培养基更适于原代细胞体外培养,其中使用BEGM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胞,透明度高,折光性强,形态均一,呈铺路石状,可达到满意的培养效果。人肺腺癌细胞系(Calu-3细胞),作为体外模拟鼻黏膜的人源细胞模型,其培养过程属于常规细胞系培养操作,将细胞以含10%FBS、1%双抗、1NEAA的MEM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瓶内,饱和湿度、37℃、5%CO2条件下的培养箱中,连续培养,隔天换液,5天左右之后细胞可生长至与鼻黏膜原代细胞形态相似、连接紧密、折光度高的融合状态。两种细胞模型的构建形式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发现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均可稳定传代培养,通过冻存可有效保持细胞生理状态,复苏后细胞活力良好,并且在细胞成膜性和标准药物透过性能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模型特性,为后续药物在鼻黏膜吸收情况和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为了能够将鼻-脑间接通路转运过程中,鼻黏膜屏障和血脑屏障这两道关键生理阻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实反映体内生理情况,在体外构建合理的研究模型,本实验充分利用Transwell细胞培养板组件和细胞共培养技术,结合体内生理结构特性,选择模拟鼻黏膜屏障的Calu-3细胞和血脑屏障的MDCK-MDR1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首次构建出新颖的模拟鼻-脑间接通路的体外共培养细胞模型。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阻值测定,发现在共培养体系中,两种模拟不同组织结构的细胞均能够稳定生长,形成紧密单层膜结构,可用于药物在鼻-脑间接通路中连续转运过程中吸收、渗透情况的研究。2通窍散瘀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研究由于体外细胞模型的特殊性,在研究药物转运及配伍机制作用前,需要先对药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考察,以确定各细胞模型中适宜的给药剂量,同时可以为后续鼻腔给药制剂的安全、合理的给药剂量提供依据。研究采用MTT比色法,对不同浓度药物和配伍在RNEC细胞和Calu-3细胞中的毒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各个药物的细胞毒性均与给药剂量存在相关性,随着给药浓度升高细胞毒性作用也不断增强;RNEC细胞中,薄荷脑浓度在0~50μg/mL,芍药苷浓度在0-200μg/mL,葛根素浓度在0~300μg/mL,葛根素与芍药苷配伍(按组方比例1:0.4)浓度在0~100μg/mL(以芍药苷计),葛根素与薄荷脑配伍(按组方比例1:0.5)浓度在0~50μg/mL(以薄荷脑计),三者共同配伍(按组方比例1:0.4:0.5)浓度在0~50μg/mL范围内(以薄荷脑计),对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Calu-3细胞中,薄荷脑浓度在0~60μg/ mL,芍药苷浓度在0~300μg/mL,葛根素浓度在0~350μgmL,葛根素与芍药苷配伍(按组方比例1:0.4)浓度在0~1OOμg/mL(以芍药苷计),葛根素与薄荷脑配伍(按组方比例1:0.5)浓度在0~60μg/mL(以薄荷脑计),三者共同配伍(按组方比例1:0.4:0.5)浓度在0~60μg/mL范围内(以薄荷脑计),对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三种药物相比较,薄荷脑最大给药量最小,其细胞毒性最大,芍药苷次之,而葛根素的细胞毒性最小;与RNEC细胞毒性相比,Calu-3细胞中同种药物或配伍所产生毒性范围较大,可说明Calu-3细胞相应药物耐受强度较RNEC细胞稍强。3通窍散瘀方中主要有效成分黏膜细胞模型转运实验研究本研究分别将培养出的RNEC细胞和Calu-3细胞接种于Transwe 11细胞培养板的聚碳酸酯膜上,以气-液界面培养条件形成的细胞单层膜结构,模拟鼻腔黏膜,随后对通窍散瘀方中主要药效成分的转运进行研究,以评价药物的鼻黏膜渗透情况及组方配伍后对吸收的影响。对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在RNEC细胞和Calu-3细胞单层膜模型中转运研究发现,药物的吸收、外排速率(dQ/dt)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不同浓度组间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无显着差异,药物外排率(ER)均在1左右,说明葛根素的黏膜转运在研究浓度范围内以被动扩散为主。葛根素配伍不同浓度的芍药苷时,其转运研究结果显示,与无配伍的葛根素转运相比较,葛根素渗透能力并未显着改变,提示组方过程中,芍药苷并不能促进葛根素的鼻黏膜吸收,而主要作为药效成分发挥治疗作用。当配伍中含有薄荷脑时,葛根素在两种细胞模型转运的表观渗透系数,与无配伍的葛根素转运相比较,均显着升高(P<0.05),表明借助薄荷脑渗透增强的作用,葛根素的鼻黏膜吸收可被显着增强,有利于提高葛根素鼻-脑通路转运过程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4通窍散瘀方中主要有效成分鼻-脑间接通路共培养细胞模型中转运实验研究在构建Calu-3细胞与MDCK-MDRl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基础上,不同浓度的葛根素以及配伍芍药苷和薄荷脑,在鼻-脑间接通路转运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研究,考察药物连续通过两侧细胞屏障过程中渗透能力,评价配伍药物对葛根转运能力和配伍渗透增强作用的影响。发现与单层细胞模型转运研究结果相似,葛根素在转运过程中以被动扩散为主,配伍薄荷脑达到一定浓度可有效促进其渗透,而配伍芍药苷未能促进。然而,在共培养模型中,由于多重因素影响,葛根素连续透过两层细胞屏障难度较大,在透过第一层后,难于再透过第二层被检查。研究中,仅在高浓度葛根素条件下,当配伍薄荷脑浓度达到60μg/mL时,葛根素在通过第二层细胞后可被检测到。为了详细对薄荷脑渗透促进能力进行阐述,在保证薄荷脑渗透作用的情况下,对不同浓度葛根素共培养转运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按照研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证明了60gg/mL的薄荷脑在体外共培养模型中,可对100μg/ nL以上的葛根素起到显着地连续促进双层细胞屏障的渗透作用。由此可见,共培养模型转运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连续转运过程需要较高的药物浓度为保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薄荷脑连续的渗透增强能力。5通窍散瘀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细胞转运作用机理研究药物在鼻黏膜上皮细胞的转运过程为多种形式的综合作用,因此本课题选择多种与细胞模型转运和体内相关生理指标对葛根素转运过程及组方配伍可能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跨膜电阻值(TEER)常用于表征细胞单层膜结构中细胞间的疏密程度,本研究对葛根素、芍药苷、薄荷脑对细胞TEER值的影响进行考察。在使用电阻仪对给药后细胞的跨膜电阻值变化测定的研究中发现,两种细胞模型的TEER值均在配伍薄荷脑后显着下降,提示薄荷脑促进葛根素黏膜渗透的作用与其使单层细胞膜结构疏松、增强药物细胞旁路转运密切相关。鼻黏膜细胞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TJ)结构是限制药物摄入的主要屏障,TJ结构主要由多种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s)构成,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药物对两种细胞模型中的Occludin、Claudin-1、ZO-1、F-actin四种紧密连接蛋白的作用,、进一步从黏膜紧密程度影响的方面对药物的作用进行评价,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对荧光强度的分析,发现薄荷脑对此四种紧密连接蛋白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打开紧密连接结构,削弱紧密连接的屏障作用,促进药物的鼻粘膜渗透性。黏膜上皮细胞常表达的P糖蛋白,影响药物的透过,课题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给药后细胞罗丹明123摄入所产生的荧光强度进行分析,与典型的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比,发现葛根素、芍药苷、薄荷脑均与P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在配伍应用的过程中,理论上存在竞争抑制作用,可促使葛根素透过增多。细胞膜流动性强弱同样同样影响着药物转运的程度,本课题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观测药物作用对细胞膜中荧光标记物迁移特性的影响,绘制荧光恢复曲线、计算荧光恢复率,发现薄荷脑达到一定浓度时,细胞荧光恢复率可显着升高,说明薄荷脑能够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增加膜脂流动性,降低膜粘度,利于药物跨膜转运。此外,因为药物综合转运过程常与酶介导的代谢活动相关,故本研究通过考察药物对Na+-K+-ATP酶和Ca2+-ATP酶的影响,阐释药物单独使用及配伍使用在细胞模型转运过程中离子通道和能量代谢的相关情况,发现葛根素、芍药苷、薄荷脑三种药物成分,对于Na+-K+-ATP酶的能量代谢无显着影响,而对于Ca2+-ATP酶,薄荷脑可显着增强其活性,这不仅说明薄荷脑对于Ca2+-ATP酶的活性进行调控,同时由于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抑制,同样与钙离子流动有关,进而阐释了薄荷脑对紧密连接蛋白调控的可能机制。
杨俊鹏[6](2015)在《竹叶黄酮类成分对淀粉消化及肝糖吸收的调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然而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的危害日趋严重。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改善碳水化合物代谢并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竹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废弃物,其中富含黄酮类成分,如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Vitexin)和异牡荆素(Isovitexin)等。本文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叶黄酮的提取富集工艺,并重点考察了竹叶总黄酮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对淀粉消化及肝细胞葡萄糖吸收利用的影响。建立了竹叶黄酮的提取富集工艺。70%乙醇水浴加热提取后,用正丁醇进行萃取,再用AB-8大孔树脂进一步富集。经UV法检测,大孔树脂富集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1.12%,得率为0.63%;经HPLC外标法检测,富集物中主要单体成分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的含量分别为12.64、87.15、4.82、30.36 mg/g。竹叶黄酮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大孔树脂富集物具有显着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且大孔树脂富集物中含量较高的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和异牡荆素表现出对α-淀粉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Ki值分别为152.6、11.5、569.6、75.8μg/mL。分子对接研究发现由于异荭草素、异牡荆素的葡萄糖连在黄酮母核的C6位上,分子结构为直线型,所以其更易于进入酶的活性位点;而荭草素、牡荆素的葡萄糖连在黄酮母核的C8位上,分子结构呈“V”型,容易挂在α-淀粉酶活性位点旁的一个小口袋上,因而抑酶活性远不如异荭草素和异牡荆素。此外,四种C苷黄酮未表现出α-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淀粉-碘复合物光谱法研究竹叶黄酮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发现四种竹叶黄酮能够与淀粉结合并延缓淀粉的消化。其中竹叶黄酮与支链淀粉的结合能力要强于直链淀粉。此外,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竹叶黄酮与淀粉的结合作用可以在短期内延缓淀粉晶体的形成。进一步建立HepG2细胞模型,发现四种竹叶黄酮可以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其中异荭草素的效果最为显着。以上研究表明竹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防治糖尿病。
郑敏,杨静,陈业文,李立中[7](2001)在《爱康宁胶囊体外抗癌作用及毒性实验》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爱康宁胶囊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双层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爱康宁胶囊的体外抗癌作用 ,并作急性毒性限量实验观察爱康宁胶囊的毒性作用。结果爱康宁胶囊对人癌细胞 (肝癌BEL -74 0 2、胃腺癌MGC -80 -3和食管癌Eca1 0 9)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小鼠腹腔注射LD50 为 39.8± 4 .5 g/kg ,急性毒性限量试验小鼠口服 6 0 0 g/kg·d ,连用 7d ,无明显毒性。 结论爱康宁胶囊可通过直接杀灭癌细胞而发挥显着的抗肿瘤作用 ;对机体毒性小。
二、爱康宁胶囊体外抗癌作用及毒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康宁胶囊体外抗癌作用及毒性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复方肾康宁改善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
2 肾康宁的复方组成与配伍特点 |
3 肾康宁的药效研究 |
3.1 肾康宁的临床研究 |
3.2 肾康宁复方的药效实验研究 |
3.3 肾康宁复方中各组成中药的药效实验研究 |
4 肾康宁复方的毒性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2)柏参王前列胶囊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西医对慢性前列腺炎认识 |
1.1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因、病机 |
1.2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 |
2.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认识 |
2.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治疗方法 |
3.柏参王前列胶囊概述 |
3.1 柏参王前列胶囊组方方解 |
3.2 柏参王前列胶囊各个药材在15 版《中国药典》中研究概况 |
3.3 组方中各药药理作用 |
第二章 柏参王前列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
1 仪器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实验动物 |
2 提取工艺路线制定及筛选 |
2.1 提取工艺路线制定 |
2.2 提取工艺路线的筛选 |
3 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
3.1 粉碎工艺研究 |
3.2 乙醇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
3.3 水提工艺参数的确定 |
4 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
4.1 提取物浓缩相对密度的选择 |
4.2 .提取物干燥温度的选择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柏参王前列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柏参王前列胶囊内容物筛选实验 |
2.1 胶囊内容物粉碎粒度的确定 |
2.2 胶囊制粒工艺的研究 |
2.3 胶囊制粒工艺的确定 |
2.4胶囊制粒工艺验证实验 |
3 胶囊型号选择 |
3.1 堆密度测定 |
3.2 囊容量考察 |
4 胶囊生产环境相对湿度的确定 |
5 小结讨论 |
第四章 柏参王前列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质量标准(正文) |
第二节 柏参王前列胶囊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药材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
2.2 检查 |
2.3 含量测定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柏参王前列胶囊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方法学验证 |
3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3.1 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及共有峰的确定 |
4 讨论 |
4.1 不同波长的考察 |
4.2 流动相的考察 |
4.3 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六章 柏参王前列胶囊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试药 |
2 急性毒性实验 |
3 药效学实验 |
3.1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
3.2 抗炎作用 |
3.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4 疼痛作用 |
4 实验结果 |
4.1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2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结果 |
4.3 抗炎实验结果 |
4.4 小鼠免疫的影响结果 |
4.5 疼痛实验结果 |
5.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多指标细胞毒性检查方法及药物肝毒性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药物 |
1.1.3 试剂 |
1.1.4 仪器 |
1.1.5 药液配制 |
1.1.6 测定方法 |
1.1.7 统计分析 |
1.2 试验结果 |
1.2.1 丙戊酸钠试验 |
1.2.2 环磷酰胺试验 |
1.2.3 异烟肼试验 |
1.2.4 紫杉醇试验 |
1.2.5 雷公藤多苷(1)试验 |
1.2.6 雷公藤多苷(2)试验 |
1.2.7 雷公藤多苷(3)试验 |
1.2.8 雷公藤多苷小鼠的肝脏病理及蛋白质组学分析 |
1.3 讨论 |
第二章 MTT法测定药物对L929细胞及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胞株 |
2.1.2 药物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1.5 试验方法 |
2.1.6 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丙戊酸钠IC_(50) |
2.2.2 环磷酰胺IC_(50) |
2.2.3 异烟肼IC_(50) |
2.2.4 紫杉醇IC_(50) |
2.2.5 雷公藤多苷(1)IC_(50) |
2.2.6 雷公藤多苷(2)IC_(50) |
2.2.7 雷公藤多苷(3)IC_(50) |
2.3 讨论 |
第三章 高内涵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肝毒性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胞株 |
3.1.2 药物 |
3.1.3 试剂 |
3.1.4 仪器 |
3.1.5 试验方法 |
3.1.6 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丙戊酸钠评估 |
3.2.2 环磷酰胺评估 |
3.2.3 异烟肼评估 |
3.2.4 紫杉醇评估 |
3.2.5 雷公藤多苷(1)评估 |
3.2.6 雷公藤多苷(2)评估 |
3.2.7 雷公藤多苷(3)评估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语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雷公藤多苷的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蛋白列表 |
附录2 高内涵药物毒性分析数据计算说明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茯苓配伍黑顺片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中药配伍研究概述 |
2 茯苓研究概述 |
3 附子研究概述 |
4 茯苓配伍附子研究概述 |
5 课题设计 |
第一章 黑顺片配伍茯苓前后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研究 |
2.1.1 黑顺片不同组分的制备 |
2.1.2 黑顺片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2.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4 实验结果 |
2.2 不同比例茯苓配伍黑顺片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
2.2.1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
2.2.2 黑顺片配伍茯苓前后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2.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2.4 实验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黑顺片配伍茯苓前后对正常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
2.2 分组给药与收集血清样品 |
2.3 生化指标的检测 |
2.3.1 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 |
2.3.2 谷草转氨酶(AST/GOT)含量测定 |
2.3.3 谷丙转氨酶(ALT/GPT)含量测定 |
2.3.4 肌酐(CRE)含量测定 |
2.3.5 血尿素氮(BUN)含量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5 实验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黑顺片配伍茯苓前后强心、抗炎镇痛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黑顺片配伍茯苓前后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强心作用 |
2.1.1 SD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慢性心衰模型造模方法 |
2.1.2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
2.1.3 动物分组给药与取材 |
2.1.4 HE染色 |
2.1.5 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 |
2.1.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7 实验结果 |
2.2 黑顺片配伍前后抗炎作用 |
2.2.1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
2.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3 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爪肿胀模型实验 |
2.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2.5 实验结果 |
2.3 黑顺片配伍前后镇痛作用 |
2.3.1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
2.3.2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3.3 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 |
2.3.4 小鼠电热板镇痛实验 |
2.3.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3.6 实验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通窍散瘀方中有效成分鼻黏膜吸收及鼻—脑间接通路转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鼻-脑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鼻黏膜体外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细胞共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前言 |
第一章 鼻黏膜体外模型和鼻-脑间接通路共培养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原代鼠鼻黏膜上皮细胞体外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Calu-3细胞体外培养 |
第三节 RNEC细胞和Calu-3细胞单层膜结构的建立及完整性评价 |
第四节 鼻-脑间接通路共培养模型的构建 |
小结和讨论 |
第二章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的RNEC细胞毒性研究 |
第二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的Calu-3细胞毒性研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鼻黏膜细胞模型中转运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在RNEC细胞中转运实验研究 |
第二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在Calu-3细胞中转运实验研究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鼻-脑间接通路共培养模型中转运实验研究 |
第一节 不同浓度葛根素在共培养模型中转运实验研究 |
第二节 中浓度葛根素配伍芍药苷、薄荷脑在共培养模型中转运实验研究 |
第三节 高浓度葛根素配伍芍药苷、薄荷脑在共培养模型中转运实验研究 |
第四节 薄荷脑对不同浓度葛根素在共培养模型中转运影响研究 |
小节与讨论 |
第五章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的细胞转运作用机理研究 |
第一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对细胞TEER值的影响 |
第二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对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第三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对细胞P糖蛋白的影响 |
第四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第五节 通窍散瘀方有效成分对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
小节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一) 课题完成的实验工作 |
(二) 创新点 |
(三) 课题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竹叶黄酮类成分对淀粉消化及肝糖吸收的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竹及竹叶 |
1.1.1 竹 |
1.1.2 竹叶及竹叶抗氧化物 |
1.1.3 竹叶中主要的功能性成分 |
1.1.4 竹叶提取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富集方法 |
1.3 糖尿病 |
1.3.1 糖尿病及其发展趋势 |
1.3.2 糖尿病的分类及发病机理 |
1.3.3 糖尿病的治疗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三章 竹叶黄酮提取与富集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3.2 主要黄酮成分的确定及含量测定 |
3.3.3 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4 竹叶醇提物的分级萃取 |
3.3.5 竹叶黄酮大孔树脂富集工艺的建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芦丁标准品吸收峰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2 提取方式及提取时间对竹叶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3 乙醇浓度对竹叶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4 提取温度对竹叶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5 竹叶醇提物的分级萃取 |
3.4.6 各型号大孔树脂的含水量及吸附解吸性能 |
3.4.7 乙醇浓度对解吸的影响 |
3.4.8 洗脱曲线的绘制及洗脱体积的确定 |
3.4.9 大孔树脂富集物的定性定量 |
3.5 小结 |
第四章 竹叶黄酮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溶液的配制 |
4.3.2 α-淀粉酶活性测定 |
4.3.3 竹叶黄酮对α-淀粉酶抑制类型的测定 |
4.3.4 竹叶黄酮Ki值和IC_(50)值的测定 |
4.3.5 分子对接分析竹叶黄酮与淀粉酶的相互作用 |
4.3.6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竹叶黄酮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 |
4.4.2 竹叶黄酮单体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及Ki值和IC_(50)值 |
4.4.3 竹叶黄酮分子与淀粉酶的结合情况 |
4.4.4 竹叶黄酮分子与淀粉酶的氢键相互作用 |
4.4.5 竹叶黄酮分子与淀粉酶的π-π相互作用 |
4.4.6 竹叶黄酮分子与淀粉酶的疏水相互作用及其结合位点的2D图 |
4.5 小结 |
第五章 竹叶黄酮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及与淀粉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溶液的配制 |
5.3.2 竹叶黄酮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
5.3.3 竹叶黄酮与淀粉的相互作用 |
5.3.4 竹叶黄酮对回生淀粉晶体结构形成的影响 |
5.3.5 竹叶黄酮的热稳定性研究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竹叶黄酮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
5.4.2 竹叶黄酮与淀粉的相互作用 |
5.4.3 竹叶黄酮对回生淀粉晶体结构形成的影响 |
5.4.4 竹叶黄酮的热稳定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竹叶黄酮对HepG2肝细胞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方法 |
6.3.1 溶液的配制 |
6.3.2 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冻存 |
6.3.3 MTT法检测竹叶黄酮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6.3.4 GOD法检测竹叶黄酮对HepG2细胞葡萄糖吸收利用的影响 |
6.3.5 统计分析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竹叶黄酮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6.4.2 竹叶黄酮对HepG2细胞葡萄糖吸收利用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四、爱康宁胶囊体外抗癌作用及毒性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复方肾康宁改善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J]. 李函,杨睿,李小锋,盛雨辰,卫梦娟,季莉莉. 中医药导报, 2021
- [2]柏参王前列胶囊的研制[D]. 王天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多指标细胞毒性检查方法及药物肝毒性的探索研究[D]. 王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茯苓配伍黑顺片减毒增效作用研究[D]. 彭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通窍散瘀方中有效成分鼻黏膜吸收及鼻—脑间接通路转运机制的研究[D]. 张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竹叶黄酮类成分对淀粉消化及肝糖吸收的调节研究[D]. 杨俊鹏. 华东理工大学, 2015(12)
- [7]爱康宁胶囊体外抗癌作用及毒性实验[J]. 郑敏,杨静,陈业文,李立中.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