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

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

一、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靖宇[1](2022)在《云南契丹后裔宗教文化存续研究——兼论捺钵文化遗存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北方草原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辽(907—1125年)纵横草原、大漠与传统汉地,积极汉化并发扬佛道儒教法,对中国北方的经济、文化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辽亡后身居云南大山深处的契丹后裔们,仍然保留着部分辽时契丹人的佛、道、儒教信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属于自己的宗教文化特色,同时他们的聚居区域亦留有与辽时契丹人不同的捺钵文化遗存。通过对云南契丹后裔宗教文化存续和捺钵遗存现状的研究,可以完善并丰富云南地区契丹后裔研究理论成果,推动云南契丹后裔族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

张靖宇[2](2020)在《非遗视角下滇西“本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曾经盛极一时的辽帝国最终随着金朝的兴起壮大而瓦解冰消,契丹文化在中原地区也几乎不复存在,而蒙元后迁居云南滇西地区的契丹后裔"本人"则在滇西茂密的山林间坚守着契丹文化的同时,与当地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孕育出许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本文结合契丹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并尝试探究契丹后裔"本人"族群的社会风俗礼仪,分析"本人"风俗习惯现状,探寻古老的契丹文化在滇西高原上能够生根发芽、重获新生的原因。

冯科[3](2020)在《契丹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契丹发源于中国古代的北方地区,起初活动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东北平原西南部地带,916年建立了契丹—辽政权,大约在14世纪作为一个民族消亡。916年之前,契丹的社会组织形态主要是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尚处于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魏书》是较早记载契丹的史书,其“契丹传”开创了契丹文献史的先河,后出的《隋书》《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等延续了为“契丹”立传的传统,《魏书·契丹传》等专传与《通典·契丹》等契丹专条以及其他史书中有关契丹的集中记载,共同构成了研究契丹早期历史的基本史料。后出史书对先前史书多有继承,到元代出现了一部专门记载契丹—辽历史的官修史书——《辽史》,其“世表”则是在总结前代史书和契丹人所传史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契丹—辽政权先世的发展脉络。这些基本史料完整、连续地记录有916年之前的契丹历史,其史文来源既有中原史家的他者视角,又有契丹本族自身的历史记忆和传承。通过辨析相关史料所传递的史实信息,可以勾勒出契丹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发展情况。契丹人将其祖先追溯到2世纪鲜卑人的认识,与《魏书·契丹传》对契丹来源的记载并不矛盾。虽然有关契丹族名、族源的研究,方法多样,结论不一,且史书的有关记载也是众说纷纭;但是通过梳理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魏书·契丹传》关于契丹来源的记载是后出史书的源头,其史文反映了契丹与宇文部的渊源。结合契丹在活动地域、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人种等方面与鲜卑多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可以得出契丹应来源于宇文部中鲜卑人的判断。契丹主体部落以“八部”为框架演变,先后有古“八部”“大贺氏八部”“遥辇氏八部”,其中古“八部”实际上指的是“东北群狄”中的部落,包括最初形成的契丹以及与之密切的悉万丹等七部。由古“八部”到“大贺氏八部”,中间曾经历了讬纥臣水十部的发展阶段。“遥辇氏八部”是由大贺氏中衰后,所剩的五部析分而成。契丹部落既有迁入其他地区,融入其他民族者,也有通过凝聚族内各部,融合他族部落而发展壮大者。部落联盟也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无论是大贺氏联盟形成、衰亡中的内外双重因素,还是遥辇氏联盟发展过程中双轨运行的二元性,抑或是世里氏联盟政治建设中的二元性,都是基于集中统一的需要,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在内外因的双重作用下而形成的。虽然二元性的表现形式各样,但其实质却是契丹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具体呈现。契丹早期的发展特质为契丹—辽政权所继承,并因此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或是以物质文化遗存的形态彰显至今,或是化作精神文明的内核丰富着中华文明。

刘燕[4](2019)在《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园林文化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而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存在重华夏,轻夷狄的情况,这也就使得辽代园林史的研究一直未受重视。辽代园林一方面体现了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辽阔草原上契丹族的艺术审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给契丹族带来的影响。辽代园林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对落后社会文化形态主动向先进文化形态去吸收学习的特征。无论辽代是如何选择吸收借鉴先进汉文化,汉文化对于契丹游牧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和学习辽人的思维方式,探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机理,对于全面认识辽代园林风格、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辽代园林,不仅是对辽代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园林史的补充。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通过梳理辽代园林的自然人文环境,指出辽代是以契丹游牧民族为主体,极具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国家。游牧文化有极强的流动和瞬时性,游猎已经可以满足契丹人的娱乐、精神需求,而园林作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形态趋于固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与契丹游牧文化具有相斥性。建国后,以契丹游牧文化为本位政策与中原汉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在辽代209年的统治中始终存在。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正是基于文化的交织,园林艺术在辽代才得以发展。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数个园林个案,发现辽代园林兼具奔放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唐宋园林文化特征,寺庙园林以风景化为主要特征,私家园林以生产要素、崇佛礼佛为造园主题,皇家园林在游猎习俗影响下多围绕湖泊生态环境而建。最后,本文总结了辽代园林从无到有,直至全盛的发展体系,提出捺钵文化下的皇家园林对后世金代、元代,乃至明清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自此开启了北京地区皇家园林的序幕,辽代园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民族文化内涵。

呼斯乐[5](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认为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雨竹[6](2019)在《达斡尔族斡包祭的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祭祀是一门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时间的见证下,它承载着部分北方少数民族的情感,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祭祀文化。达斡尔族作为古老契丹族的后裔,达斡尔族是一个相信一切都有着“灵”性的民族。在达斡尔族内祭祀仪式有很多种,但在达斡尔族中最为推崇的是斡包祭。迁徙至嫩江流域后的达斡尔,在归顺清朝后建立了布特哈总管衙门的斡包。2003年2月18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的6月28日为斡包节。斡包象征着达斡尔人坚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力量,斡包祭更是承载着达斡尔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经过查阅资料和多方调查发现,现在的很多研究还是少了关于达斡尔族民族文化心理这一部分,所以在此研究的意义很大。本文以达斡尔族斡包祭作为切入点,结合地方志以及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访谈资料、影像资料等,为进一步探索斡包祭所承载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来挖掘达斡尔人的文化心理。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对达斡尔族的概况进行介绍与展开。第三章叙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斡包祭。第四章为斡包祭承载的民族文化意蕴。第五章为结论,通过对前面几章的陈述,进行总结与表态。达斡尔族萨满斡包祭,已在2011年被批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斡包的历史久远,在祭祀中官祭与民祭的分开还是清朝时的事情。斡包不仅仅是神灵居所,而斡包祭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祭祀,在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意蕴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对研究达斡尔族斡包祭内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积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达斡尔族的文化和达斡尔人,也希望自己的学术能力与水平得到提高。

贾秀梅[7](2018)在《契丹族消亡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契丹族从北魏见于史籍到其消亡,在人类历史舞台上活跃了1000余年,并以其辉煌业绩彪炳于史册。然而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已无契丹族。这个民族去了哪里?她的后裔又在何方?正引起今人不断的关注和探寻。

王善军,郝振宇[8](2018)在《辽西夏金宗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百年来辽西夏金宗族史研究成果逐渐积累,在诸多方面已有涉及。涉及宗族姓氏的研究成果侧重于对北方民族姓氏的研究。宗族群体的研究主要围绕皇族群体、后族群体及其他世家大族群体展开。宗族个案的研究也侧重于上层社会,主要围绕谱系、仕宦、民族融合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展开。宗族后裔因涉及历史上消失民族的探讨,往往具体体现在一些个案上。从宏观层面对辽西夏金宗族组织进行整体性研究或比较研究以及相关的理论创新,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达福兴[9](2018)在《云南契丹后裔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云南契丹后裔"又称本人(或本族),是北方古老游牧民族——契丹族的遗裔;这一族群在内蒙古民族研究所和云南民族研究所等多方机构的协作下于1992年被发现,一时学界震惊;自此,云南契丹后裔便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科研究闻风而来,各项研究成果颇丰,而针对这些研究成果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则有助于对云南契丹后裔这一族群的研究工作更好地深入开展。

李显富[10](2018)在《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自古以来便是民族迁徙和定居的重要通道和区域,在历史发展中留存下了很多基于传统生计模式,并传承着特色文化的村落。新时代,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世代生活在传统村落中的村民们萌发了利用传统文化发展文化经济的意愿,而乡村地区的发展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地区的发展方式以及产业选择等问题成为了各界关注的重点。文化经济是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提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行为的总和。文化经济的发展因其具有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变传统农耕生计模式,吸纳留守乡村的妇女等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优点,成为地方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重点政策。村民的意愿与政府的政策相一致,发展文化经济成为了许多乡村经济发展的新选择。木榔村是一个契丹后裔居住的传统村落,行政上隶属于云南省施甸县由旺镇管辖,但身份上却认同于更遥远的契丹文化,成为了“文化飞地”。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满足多重意义与目的的特性,让面临着多重压力的木榔村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在政府、文化精英、村民三方主体地合理推动下,木榔村以契丹文化发展文化经济被正式提上日程。但时至今日,木榔村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仅完成了耶律宗祠的修复以及协助《契丹流痕》纪录片拍摄的工作,却并未生产出任何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反思木榔村文化经济的发展,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碎片化的契丹文化资源,三方主体的行为与市场导向的矛盾等问题,造成了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木榔村文化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转而寻求一条精而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村民的生产生活融合,通过文化经济的发展为村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与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培养村民们自主发展意识。另外,作为文化经济发展整体布局中的一个点,木榔村文化经济的发展要与融入到更大行政区或经济带的文化经济发展中,以寻求更有利的发展条件与更广阔的市场。

二、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契丹后裔宗教文化存续研究——兼论捺钵文化遗存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契丹后裔概况
二、云南契丹后裔宗教文化存续研究
    (一)佛道儒等传统汉地宗教信仰
        1. 佛教
        2. 道教
        3. 儒教
    (二)萨满教及其他原始宗教信仰
        1. 萨满教
        2. 其他原始宗教信仰
    (三)契丹祖先崇拜
三、契丹后裔聚居区捺钵文化遗存现状
    (一)通海曲陀关捺钵遗存
    (二)施甸田基村土司捺钵遗存
    (三)施甸四官寨土司城捺钵遗存
四、结语

(2)非遗视角下滇西“本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婚丧习俗
    (一)婚姻习俗
    (二)丧葬习俗
二、文化艺术
    (一)语言文字
    (二)民间文学
    (三)民间音乐
    (四)体育文化
    (五)手工工艺
        1. 镂刻
        2. 雕塑
        3. 剪纸和刺绣

(3)契丹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契丹早期”的界定
        (二)契丹早期历史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研究现状
        (一)契丹早期历史研究概述
        (二)史料研究现状
        (三)契丹族名族源研究现状
        (四)契丹早期部落和部落联盟研究现状
第一章 基本史料辨析
    第一节 纪传体“正史”中的契丹专传
        一、《魏书·契丹传》
        二、《隋书·契丹传》
        三、《北史·契丹传》
        四、《旧唐书·契丹传》
        五、《旧五代史·契丹传》
        六、《新唐书·契丹传》
        七、《新五代史·契丹传》
    第二节 有关史书中的契丹专条
        一、《通典·契丹》
        二、《唐会要·契丹》
        三、《五代会要·契丹》
        四、《太平寰宇记·契丹》
        五、《通志·契丹》
        六、《文献通考·契丹》
    第三节 其他史书中的集中记载
        一、《册府元龟·外臣部》等史书中的专门记载
        二、《东都事略·辽国》《宋史新编·辽国》和《宋会要辑稿·辽》中的记载
        三、《契丹国志》《辽史》中的相关记载
第二章 契丹的族名与来源
    第一节 契丹族名辨析
        一、“箅于”即“契丹”未必可信
        二、“契丹”的各种译写形式
        三、“契丹”的音义
    第二节 契丹来源诸说述评与考察
        一、契丹来源诸说
        二、契丹来源考察
第三章 契丹早期部落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契丹“古八部”
        一、“八部”与契丹先祖传说的关系
        二、“古八部”与《魏书·契丹传》中“东北群狄”的关系
    第二节 契丹松漠部落
        一、讬纥臣水十部与松漠十部
        二、大贺氏八部与遥辇氏八部
    第三节 契丹早期部落的迁徙与融合
        一、契丹部落的迁徙
        二、契丹部落的融合
第四章 契丹部落联盟的二元性
    第一节 大贺氏联盟兼具唐朝羁縻府州和契丹部落联盟的双重属性
        一、大贺氏联盟形成和衰亡中的唐朝因素
        二、大贺氏联盟形成和衰亡中的契丹因素
    第二节 遥辇氏联盟双轨运行的二元性
        一、联盟核心与权力重心不统一的二元性
        二、迭烈府—大迭烈府主政与北、南二府分治的双轨运行体制
    第三节 世里氏联盟的二元特性
        一、联盟首领兼具汗权与皇权属性
        二、联盟政权渐有“行国”和“城国”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专着
    三、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价值
    1.3 辽代园林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辽代园林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
    2.1 辽代政权兴亡与经济发展
        2.1.1 时局动荡与政权更迭
        2.1.2 原始经济到封建经济
    2.2 辽代的疆域与自然地理
        2.2.1 自北向南拓展疆域
        2.2.2 北方地理气候特征
    2.3 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2.3.1 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2.3.2 效仿中原建立定居城市
        2.3.3 “学唐比宋”方针下文化政策宽松
第三章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下的辽代园林发展机理
    3.1 契丹游牧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
        3.1.1 游牧民族固有的空间观
        3.1.2 “逐水草而居”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观
        3.1.3 游猎活动下骑马游观的审美方式
    3.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与文化交织
        3.2.1 辽代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构成
        3.2.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
        3.2.3 辽代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作用
    3.3 文化交织下园林萌芽
        3.3.1 佛教文化催生寺庙园林
        3.3.2 游牧定居文化结合下的私家园林
        3.3.3 捺钵与皇家园林
第四章 以山林为载体的寺庙园林
    4.1 辽代寺庙园林个案研究
        4.1.1 城市寺庙
        4.1.2 山林寺庙
    4.2 寺庙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4.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4.2.2 择园址、审地形
        4.2.3 园林文化内涵
第五章 以生产为载体的私家园林
    5.1 私家园林概况
        5.1.1 佛教化私园
        5.1.2 庄园园林
        5.1.3 别墅园林
    5.2 私家园林特征分析
        5.2.1 华丽粗犷的北方地域风格
        5.2.2 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
第六章 以湖泊为载体的皇家园林
    6.1 皇家园林概况
        6.1.1 大内苑囿
        6.1.2 行宫苑囿
        6.1.3 离宫苑囿
    6.2 皇家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
        6.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6.2.2 园林文化内涵
第七章 辽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7.1 辽代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7.1.1 混沌初开,审美发端
        7.1.2 借鉴吸收,多元发展
        7.1.3 佛风禅韵,寺庙独大
    7.2 辽代园林历史地位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辽帝游幸表
    附录 B 辽代园林营建年表
    附录 c 西辽园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及致谢
致谢

(5)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达斡尔族斡包祭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田野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达斡尔族概况
    2.1 达斡尔族的历史渊源
        2.1.1 “达斡尔”一词的由来
        2.1.2 达斡尔族契丹论
        2.1.3 达斡尔民族的本源
    2.2 莫旗达斡尔族的生态与人文
        2.2.1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服饰文化
        2.2.2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饮食文化
        2.2.3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建筑文化
        2.2.4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教育
        2.2.5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其他文化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斡包祭
    3.1 萨满斡包祭产生的背景
        3.1.1 达斡尔人的原始意识
        3.1.2 萨满斡包祭的主要特征
    3.2 萨满斡包祭的活动内容
        3.2.1 祭祀斡包
        3.2.2 祭祀先祖典礼
        3.2.3 民间传统竞技和民间文体表演
第四章 斡包祭承载的民族文化意蕴
    4.1 斡包祭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本源
        4.1.1 斡包祭对于达斡尔族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4.1.2 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特点
    4.2 斡包祭与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
        4.2.1 斡包祭在达斡尔族中的文化价值
        4.2.2 斡包祭在达斡尔族中的社会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契丹族消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归异域——西迁的契丹人
2 亡国图存——金代的契丹人
3 纵横捭阖——反金政权的建立
    3.1 东辽
    3.2 后辽
4 民族消融——蒙元时期的契丹人
5 血脉延绵——契丹后裔寻踪

(9)云南契丹后裔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契丹后裔情况概述
二、关于云南契丹后裔的研究现状
    (一) 族源论
    (二) 信仰论
        1、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
        2、佛教
        3、道教、儒家及其它祭祀活动
    (三) 姓氏推演论
    (四) 文化论
        1、物质文化
        2、宗族文化
    (五) 其它方面的研究
三、结语

(10)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
一、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一)木榔村社会经济结构
    (二)木榔村文化资源基础
二、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多方诉求
    (一)政府的利益诉求
    (二)村民的发展期望
    (三)文化精英的愿景
三、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
    (二)碎片化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生产的矛盾
    (三)三方主体行为与市场导向的矛盾
四、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与村民生产生活的融入
    (二)精而特的文化经济发展
    (三)以点入线、以点入面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契丹后裔宗教文化存续研究——兼论捺钵文化遗存现状[J]. 张靖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非遗视角下滇西“本人”研究[J]. 张靖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1)
  • [3]契丹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D]. 冯科.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D]. 刘燕. 天津大学, 2019(01)
  • [5]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6]达斡尔族斡包祭的文化研究[D]. 王雨竹. 延边大学, 2019(01)
  • [7]契丹族消亡探析[J]. 贾秀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19)
  • [8]辽西夏金宗族研究综述[J]. 王善军,郝振宇. 宋史研究论丛, 2018(01)
  • [9]云南契丹后裔研究述评[J]. 达福兴. 保山学院学报, 2018(03)
  • [10]木榔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思考[D]. 李显富.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物质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