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

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

一、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周渊[1](2021)在《《碛砂藏》研究百年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宋刻、元补、明递修的《碛砂藏》在上世纪30年代影印出版,为学界广泛使用。百余年来,研究这部藏经的论着层出不穷,共检得353条,编、着者208人。本文整理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不仅梳理了研究简史,也从9个方面介绍学界的成果,分别是现代收藏、与其他藏经的关联、目录、刻工、刊刻地点与相关人物、扉画与刊记、随函音义、校勘、影印本。

郭婷[2](2021)在《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在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国的经济硬实力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亟待提升。城市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纪念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对城市层面的纪念空间研究还较为匮乏,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对空间进行解读和研讨,关于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的内容就更为匮乏了。实际上,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保护与城市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条文控制、城市宏观经济策略调整、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是能够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的。米兰是全球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身份使得其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等相关城市纪念空间遍布各处,数量众多,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创意时尚文化的加持使得其城市文化建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都极大,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建设是十分有意义的。[2]据此,本研究以米兰为对象,对其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即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所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路线。笔者首先从米兰市的城市区位条件、城市格局演变及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出发对米兰市进行基本的概况介绍,再次通过历史文献搜集、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途径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期的城市纪念空间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厘清各时期城市纪念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纪念形式、政策导向等内容,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其次,本文还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从西方纪念空间和欧洲纪念空间的一般内涵入手,探析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依据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目前国内外纪念空间的分类依据,结合米兰城市特点,将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每一类纪念空间进行细分,解读和阐释各类型纪念空间的一般概念、纪念主题、空间形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对各类别的纪念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梳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数据库。再次,运用定量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对米兰市域内城市纪念空间的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纪念空间的分布形成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各类别城市纪念空间进行专项分析,结合各类型纪念空间的属性及主题,得出纪念性古迹、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墓这六类城市纪念空间每一个单一类型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探究其与城市本体的关系。最后,根据对现有文献调研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和解读,笔者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中的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究其本土管理机制在纪念空间建设和保护中的有效性、适配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的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进程以及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得出适用于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管理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李姣[3](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高文豪[4](2020)在《河南新修家谱初探》文中认为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质的文化之一。家谱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载体,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广泛生动地记录了底层普通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河南,即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了重修家谱的热潮;21世纪之后,民间新修家谱数量又创新高,目前这些新修家谱分散于河南各地,但尚缺少系统整理与研究。此文章选取1949年后的河南新修家谱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了一个系统研究,力图说明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编写河南新修家谱目录,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为各个地区的家谱数量、出版的年代、各个家谱的基本信息等,对河南部分新修家谱做一个基础的文献资料整理,并对其作简要分析。其次以亲自察验及所编新修家谱目录为基础,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新修家谱目录、编修缘由、编修过程和编修主要内容,探究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不足之处,并阐述新修家谱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汪若青[6](2020)在《敦煌唐代咸亨至仪凤年间的宫廷写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则天为父母做功德所抄的《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是唐代官写佛经的典范,赖敦煌遗书得以保存。每部经卷分作经序、经文和题记三个部分。武氏所撰《金刚经序》《妙法莲华经序》抄冠于每部佛经卷首,序文结构严整,融汇了赞颂经文与发愿祈福两种文体。所抄两部佛经的版本取鸠摩罗什译本,经文与《大正藏》本之间存在异文。各卷尾题后书列题记,依次记录该卷的抄写时间、抄经书手、用纸张数、装潢匠人、校经僧俗、详阅大德、写经判官、写经使等信息。这次抄经活动缘起于武后母亲杨氏夫人辞世,约始于咸亨二年(671),止于仪凤二年(677)。所调抄经、校经书手来自门下省、秘书省、弘文馆及东宫左春坊等中央官署,所征用校经僧众主要来自长安各皇家寺院,书手们固定且长期服役,僧众们在整个写经活动的前、中期与书手合作紧密。每卷经文抄、校工作基本由两人以上负责。抄经任务的分配上,每部经文均由一人独立负责抄写,单人效率约一天一部《金刚经》、一至两天一卷《妙法莲华经》。校经任务的分配上,每卷经文的校读工作由多人校一卷逐渐演变为单人校一卷,书手多校《金刚经》,僧众仅校《妙法莲华经》。参与详阅经卷的高僧大德基本固定,他们与皇室渊源深重,是高宗至武周年间长安佛教界的主干。此外,中央官署选派一使一判官监护,写经使代表皇室监管写经活动,具体事务则由判官负责。题记中所展现的抄经活动严谨运作的画面,与实际可能并不相符。各卷经文中都有比例不小的主观错谬,大部分经卷中没有校改痕迹,装潢手也有失误,说明实际的执行过程并不严格。尽管这次抄经活动被视作唐代皇家写经功德活动的一个缩影,其规范的经序内容与题记格式表明,这也只是一次日常的皇室佛教活动。

沈红宇[7](2018)在《2001-2006年国内藏学书目(汉文部分)》文中指出说明:因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中国藏学书目续编:1992—1995》《中国藏学书目三编:1996—2000》已涵盖了1949年至2000年出版的藏学书目目录,而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学研究年度报告2007—2008》及《中国藏学年鉴》(2009—2015)涵盖了2007年之后的藏学书目目录,故此仅整理2001—2006年的藏学书目目录。此目录根据《民族研究年鉴》、中国藏学研究中

孙俊[8](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王孟[9](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研究指明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田佳佳[10](2016)在《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论述对象,主要采用关联研究、群体研究两大方法,通过沉潜深广的文献爬罗剔抉,辅之以具体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美术人才在布景美术、摄影、表演、编导、卡通等诸多电影领域的积极贡献。所论无意于重写民国电影史,而是从一特殊视角考察民国电影与美术的关联,期以将电影与美术的专题研究切实推进一步。绪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分设六章:第一章“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该章综论电影诞生以来迅速升格为第八类艺术,影像艺术极大地冲击绘画艺术,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在如此形势下,崛起于东南的近代上海,张扬电影文化,成为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与美术相互激荡,引领上海的时尚文化潮流。由此产生的新兴职业人,托举起电影美术人群体的形成。他们不仅在电影美术领域积极作为,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美术理念在电影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术人“触电”的职场进展、电影美术人群体概况作了初步的探索。第二章“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该章考述低水平起步的电影布景,在布景美呼声下振兴的历史背景,电影布景美术人才由此兴起。而知名美术家的加入,还是因为中国电影界随着拍摄古装片而抬升影片质量要求所致,由此使“美术”地位高于“布景”。此后,电影布景美术师层出不穷,经历唯美主义、特技奇景、象征主义等追求,国产影片布景走向中华特色、走向现实主义,扩大外景拍摄,都是大势所趋。第三章“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该章通过追溯中国早期电影摄影师的艰难成才之路,彰显了他们的美术功底与照相才艺。在整个民国时期,电影摄影美学呈现出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发展。特技摄影最能体现摄影机摄绘的创作特质。不仅限此,民国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电影光线美学、摄影构图等无不留下美术人的痕迹。第四章“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该章系统梳理演员的艺术修养,除了美专毕业生进场表演,其他电影明星的美术爱好也得以揭示;此外,还将兼擅绘画的导演收入视阈,因为导演负责教戏。银幕上的艺术家不一定由擅绘者主演,然而,多变的艺术造型还是美术人从影的优势,镜头前的美术创作更是一展才华的难得时机。表演贵在触类旁通,本文对美术人在大美术理念下的跨界发展、表演的艺术修养之源、画论启发演艺理论等方面皆有涉及。第五章“电影编导的美与术”。该章聚焦成为编导的电影美术人,探究了他们特有的电影绘画创作思维,以及美术才能在编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恐怖电影、商业电影的代表导演,进行具体个案分析,展示美术人执导下特有的电影美学。最后,回顾电影美术人参与摄制绘画题材影片自然流露的画家意识,进而关注美术人扎堆的民国电影《关不住的春光》。第六章“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该章以万氏兄弟为主论述中国卡通人才的形成,论证绘画才能与电影文化结合,铺设了中国卡通人才的成才之路。通过还原第一部长篇卡通片《铁扇公主》的制作过程,彰显绘画在卡通影业中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继后崭露头角的卡通人才佼佼者钱家骏,最终促成“动画”一词取代“卡通”,这理应是中国卡通片人才实现动画理念的自觉。其实,这同时也是电影美术人实现美术意识自觉的又一标志。

二、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碛砂藏》研究百年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简史
    (一)影印本出版前
    (二)影印本出版后
二、现代收藏
    (一)中国
        1.陕西开元、卧龙寺藏本
        2.山西崇善寺藏本
        3.北京柏林寺藏本
        4.零散收藏
    (二)日本
        1.大阪杏雨书屋
        2. 零散收藏
    (三)美国
        1.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
        2.零散收藏
三、与其他藏经的关联
    (一)版本传承
    (二)配补情况
二、目录
    (一)来源
    (二)研究情况
        1.目录的真实性
        2.与其它目录做比较
五、刻工
    (一)刻工表
    (二)刻工的背景
六、刊刻地点与相关人物
七、扉画与刊记
    (一)扉画
    (二)刊记
八、随函音义
    (一)语音特点
    (二)文献传承
九、校勘
十、影印本
    1.民国本
    2.中华本
    3.新文丰本
    4.线装书局本
总结

(2)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1.1.2 中国当代城市纪念空间体系亟待完善
        1.1.3 意大利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1.2 研究对象阐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城市纪念空间的定义
        1.6.2 城市纪念空间的意义
        1.6.3 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
        1.6.4 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研究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米兰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2.1 米兰市概述
        2.1.1 城市区位条件
        2.1.2 城市历史简述
        2.1.3 城市格局演变
        2.1.4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2.2 纪念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2.1 第一阶段:起源期
        2.2.2 第二阶段:沉寂期
        2.2.3 第三阶段:高潮期
        2.2.4 第四阶段:成熟期
    2.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2.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
        2.3.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主题
        2.3.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价值
    2.4 小结
第三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1.1 城市纪念空间的一般类型划分
        3.1.2 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分类
        3.1.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2 纪念性古迹
        3.2.1 纪念性古迹定义
        3.2.2 纪念性古迹功能及分类
        3.2.3 代表性案例
    3.3 纪念性建筑
        3.3.1 纪念性建筑定义
        3.3.2 纪念性建筑功能及分类
        3.3.3 代表性案例
    3.4 纪念性构筑物
        3.4.1 纪念性构筑物定义
        3.4.2 纪念性构筑物功能及分类
        3.4.3 代表性案例
    3.5 纪念性广场
        3.5.1 纪念性广场定义
        3.5.2 纪念性广场功能及分类
        3.5.3 代表性案例
    3.6 纪念性公园
        3.6.1 纪念性公园定义
        3.6.2 纪念性公园功能及分类
        3.6.3 代表性案例
    3.7 纪念性公墓
        3.7.1 纪念性公墓定义
        3.7.2 纪念性公墓功能及分类
        3.7.3 代表性案例
    3.8 小结
第四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4.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依据及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现状统计
        4.2.1 数量统计
        4.2.2 面积统计
    4.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4.3.1 特征1 中心集聚、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4.3.2 特征2“强中心集聚、点状分散”分布
        4.3.3 特征3 内密外疏、各圈层差异明显
    4.4 米兰各类型纪念空间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4.4.1 纪念性古迹分布特征
        4.4.2 纪念性建筑分布特征
        4.4.3 纪念性构筑物分布特征
        4.4.4 纪念性广场分布特征
        4.4.5 纪念性公园分布特征
        4.4.6 纪念性公墓分布特征
    4.5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格局分布的动因解析
        4.5.1 历史因素
        4.5.2 规划保护
        4.5.3 专项计划
        4.5.4 民间因素
        4.5.5 空间辐射
    4.6 小结
第五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及启示
    5.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体系概述
        5.1.1 立法
        5.1.2 政府支持
        5.1.3 民间组织
        5.1.4 相关机构
        5.1.5 职能分配
    5.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的动力机制
        5.2.1 城市历史空间的传承
        5.2.2 城市精神纪念活动的举行
        5.2.3 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
        5.2.4 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5.2.5 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
    5.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干预策略
        5.3.1 纪念空间传承历史空间体系,增强可识别性
        5.3.2 赋予景观资源纪念属性,提升空间吸引力
        5.3.3 城市纪念空间日常化,增加公众参与度
        5.3.4 城市纪念空间功能复合化,提高空间兼容性
        5.3.5 融合文化片区,借力创意产业的发展
    5.4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5.4.1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现状
        5.4.2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的问题
        5.4.3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河南新修家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一 河南省民间兴起修谱热潮
        二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重点难点
        三 学术创新
第一章 河南新修家谱概况
    第一节 新修家谱区域分布
    第二节 新修家谱年代分布
    第三节 新修家谱姓氏分布
第二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编修方式
    第一节 个人独力编修
    第二节 群体编修
        一 倡修家谱
        二 成立修谱机构
        三 筹措资金
        四 编修印刷
第三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的内容及特色
    第一节 新修家谱的主要内容
        一 谱序方面的内容
        二 凡例方面的内容
        三 图片方面的内容
        四 世系源流方面的内容
        五 世系图表方面的内容
        六 人物传记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 新修家谱的思想特色
第四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之学术及社会价值
    第一节 极具地方史料价值
        一 社会之沧桑变迁
        (一)时代中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
        (二)乡路漫漫之变化历程
        (三)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发展
        基层山村的医疗资源紧缺
        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进步
    第二节 河南灾难之真实记录
        一 豫西匪患
        (一)宜阳县乡村匪患猖獗
        (二)当地村民深受土匪残害
        (三)各乡村建村寨以避匪患
        (四)民国宜阳县政府软弱无力
        (五)当地存在亦农亦匪的现象
        二 河南灾荒
        (一)农民受灾之真实状况
        (二)乡村灾害之真实记录
        (三)战乱之苦
    第三节 为婚姻及习俗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一 乡村婚姻及习俗之反映
        (一)婚姻观的转变
        (二)乡村高价彩礼的兴起
        (三)高价彩礼之根源
        二 少数民族婚姻及习俗之记载
    第四节 实录了回、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一 对回汉文化融合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 回族民族的抗日斗争
    第五节 新修家谱之社会价值
        一 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社会价值。
        二 教化子女,警励后人之主要目的。
        三 为民立传和为国写史的观念。
        四 海外同胞寻根问祖之心愿。
结语
附录: 河南新修家谱目录
    一 郑州地区新修家谱
    二 开封地区新修家谱
    三 洛阳地区新修家谱
    四 新乡地区新修家谱
    五 许昌地区新修家谱
    六 安阳地区新修家谱
    七 商丘地区新修家谱
    八 焦作地区新修家谱
    九 濮阳地区新修家谱
    十 鹤壁地区新修家谱
    十一 周口地区新修家谱
    十二 驻马店地区新修家谱
    十三 平顶山地区新修家谱
    十四三 门峡地区新修家谱
    十五 济源地区新修家谱
    十六 信阳地区新修家谱
    十七 南阳地区新修家谱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敦煌唐代咸亨至仪凤年间的宫廷写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释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宫廷写经的分布与外部特征
    第一节 敦煌宫廷写经与经卷保存状况
    第二节 疑伪卷与宫廷写经的写本特征
第二章 经序与写经活动的缘起
    第一节 经序的留存情况和经序、经文关系的判断
    第二节 经序录文与文本结构分析
    第三节 武后为父母追福活动的缘起与影响
第三章 《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经文比对研究
    第一节 经文内容、结构与文本保存情况概述
    第二节 《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异文整理
        一 《金刚经》异文整理
        二 《妙法莲华经》异文整理
    第三节 对经文异文等诸问题的思考
        一 有关写经所据底本是否统一的问题
        二 从经文中的错谬看抄经活动的严谨程度
第四章 题记所见写经活动的具体运作
    第一节 题记中的时间所反映的问题
        一 抄经活动起讫时间推定
        二 抄经人抄写速度推测
        三 抄经人、非僧众校经人被抽调时间推测
        四 传世史料中的改元时间与写经题记中日期的比对
    第二节 “抄”“校”程序中书手间及书手与僧众的互动
        一 抄经人的来源与称谓
        二 抄校人员的组合关系
    第三节 题记中的寺院与僧众
    第四节 写经判官、写经使与其选任标准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8)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范围
        一、区域范围
        二、时间范围
    第二节 关键概念
        一、方位、地域、疆域
        (一)方位与认知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二、民族、国族、族群
        (一)民族与国族
        (二)族群
        三、族群地理观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二、篇章安排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本编思路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一、蜀族史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三、蜀族的分布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二)蜀苴部的分布
        (三)丹、犁部的分布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一、叟人的分布
        二、白马羌的分布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一、巂源流
        二、越巂的分布
        三、巂唐的分布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一、巴族渊流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三)历代注家的巴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一、冉駹源流
        二、冉駹的分布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第四节 徙的分布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一、昆明族的分布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附注“和夷”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夜郎族群结构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二、巫蛮的分布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四、庸族及其分布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本编小结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本编思路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一、密集分布区
        二、分散分布区
        三、零星分布区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本编小结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本编思路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一、“徼”的涵义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一、京畿区
        二、东部内郡区
        三、关西、大关中区
        四、近郡区
        五、侯国区
        六、内郡区、边郡区
        七、道、属国区
        八、五州区
        九、都护区
        十、徼外区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本编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域外
    (三)今人着述
    (四)其他
附录
    附表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附表5 资料来源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附表6资料来源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图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省部级学术奖励
        主要科研成果

(9)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一)佛教“疑伪经”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参考文献
说明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宝车经》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慈教经》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华严十恶经》
    《大威仪请问经》
    《犯戒罪报轻重经》
    《金刚经纂》
    《敬福经》
    《决定罪福经》
    《善恶因果经》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五辛经》
    《像法决疑经》
    《遗教法律三昧经》
    《讃僧功德经》
    《斋法清净经》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一)三阶教典籍
        《大乘无尽藏法》
        《佛性观修善法》
        《七阶佛名经》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三阶佛法》
        《三阶佛法密记》
        《瑜伽法镜经》
        《要行舍身经》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大慈如来告疏》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佛图澄所化经》
        《救诸众生苦难经》
        《劝善经》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新菩萨经》
    (三)禅系疑伪经
        《禅门经》
        《大辩邪正经》
        《法句经》(伪经)
        《法句经疏》
        《法王经》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金刚三昧经》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地藏菩萨经》
        《地藏菩萨十斋日》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救苦观世音经》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水月观音经》
        《四门经》
        《天公经》
        《证香火本因经》
    (五)与禅定有关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观经》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十想经》
        《相好经》
        《最妙胜定经》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观世音佛名》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楼炭经略》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佛性海藏经》
        《究竟大悲经》
        《如来成道经》
        《太子成道经》
        《五百梵志经》
        《照明菩萨经》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佛母经》
    《净土盂兰盆经》
    《须弥四域经》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安宅神咒经》
    《佛顶心陀罗尼经》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护身命经》
    《救疾经》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摩利支天经》
    《七千佛神符经》
    《三厨经》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续命经》
    《延寿经》
    《呪魅经》
五、其他
    (一)伪经不伪
        《小法灭尽经》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现报当受经》
    (二)情况不详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四谛法门经》
        《天皇梵摩经》
索引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经名索引(附卷号)
    卷号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後记

(10)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电影与美术的民国叙事
    一、选题旨趣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前史与现状
    三、关键词、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三、电影需要美术专才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发展与电影、美术结缘
        一、上海崛起与中国好莱坞的确立
        二、电影、美术引领时尚文化
        三、融和电影与美术的新兴职业人
    第三节 电影美术人在民国的群体起伏
        一、电影美术探索与美术理念的拓展
        二、电影美术人的职场进展
        三、电影美术人的群体概况
第二章 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
    第一节 美术人加盟电影布景美术工作
        一、有关布景美的呼声兴起
        二、电影美术的工作内容
        三、加盟电影界的美术家
    第二节 形式唯美与奇丽幻景
        一、布景美术由欧化趋华风
        二、幻景与象征影像
        三、伟大布景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布景的兴起
        一、置景重在真实适当
        二、外景的现实拓展
        三、布景师的艺术反思
第三章 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
    第一节 成为摄影师的难度
        一、闯入欧美技师的专属领地
        二、摄影师的美术功底
        三、照相摄影与电影摄影
    第二节 摄绘影像奇观的群体努力
        一、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
        二、分身双美等特技影像
    第三节 影像美学与画学交相辉映
        一、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
        二、电影光线美学
        三、摄影构图与移动镜头
第四章 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
    第一节 演员的艺术修养
        一、美术专业生进场演出
        二、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三、导演教戏兼通绘事
    第二节 胶片上的艺术创作
        一、银幕上的艺术家
        二、多变的艺术造型
        三、镜头前的美术创作
    第三节 表演贵在触类旁通
        一、大美术理念下跨界发展
        二、电影表演艺术之源
        三、画论启发演艺妙悟
第五章 电影编导的美与术
    第一节 擅绘导演的电影绘画
        一、实现画面活动的冲动
        二、美术在编导中的功用
        三、犹如绘画创作
    第二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A
        一、融画入影唯美影像
        二、影像的浪漫主义诉求
        三、恐怖导演的影像美学
    第三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B
        一、现实主义绘影绘声
        二、布景导演不软不硬商业风
        三、画家意识“关不住”
第六章 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
    第一节 卡通电影人才的孳育
        一、万氏兄弟转向卡通片
        二、上海影业托举万氏卡通
        三、早期卡通人的成才模式
    第二节 绘制《铁扇公主》的成功
        一、由渝返沪致力长片的契机
        二、仿效迪斯尼的绘制模式
        三、竟成民国卡通长片的绝唱
    第三节 动画片的理念自觉
        一、钱家骏在动画片领域的崛起
        二、“活动画”对垒“卡而不通”
        三、实现动画理念自觉的言行
结语:电影美术人的历史归结与当代启示
    一、电影美术人走向新中国
    二、电影美术人在新时期的复起
    三、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插图汇总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碛砂藏》研究百年综述[J]. 李周渊. 佛学研究, 2021(01)
  • [2]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D]. 郭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4]河南新修家谱初探[D]. 高文豪. 郑州大学, 2020(08)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敦煌唐代咸亨至仪凤年间的宫廷写经[D]. 汪若青.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2001-2006年国内藏学书目(汉文部分)[J]. 沈红宇. 中国藏学, 2018(S1)
  • [8]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9]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D]. 田佳佳. 上海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2004年《文物世界》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