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10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思考

对10.10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思考

一、关于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10.1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张晴[1](2019)在《“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文中研究指明“煤老板”是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下的一批特殊的民营企业主。由于煤矿产业的暴利、粗犷发展以及单一模式,“煤老板”经常被扣上“暴发户”的帽子,但“煤老板”作为煤炭资源的开采者和提供者,为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力、冶金、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将大众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大众媒介将外在世界转化为受众所接触到的“拟态世界”,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塑造着受众的认知图景和价值体系,对“煤老板”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塑造立体、全面的媒介形象,不仅有利于消解大众对“煤老板”的歪曲认知,也有利于国家煤炭转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话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轨迹及其动因。通过对《人民日报》(1983-2018)“煤老板”相关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对象以及报道倾向等五个方面探析《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的宏观构建过程,并从具体文本中的主题结构、语句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人民日报》构建“煤老板”媒介形象的话语使用策略。从总体上说,“煤老板”媒介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煤炭“黄金十年”时期负面形象集中爆发;煤炭转型期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同时,笔者还分别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对不同时期“煤老板”的形象进行全面考察。形象的生成受到形象主体、认知主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煤老板”自身变化(形象主体)、媒介版面改革以及受众信息需求变化(认知主体)、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分析“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动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是党的“喉舌耳目”,因此,政治权力和政党意志成为“煤老板”形象变迁的根本动因。“煤老板”的经济属性又使得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其媒介形象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人民日报》自身的版面改革、受众信息需求以及“煤老板”自身的变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老板”的形象构建。从1983年到2018年,“煤老板”媒介形象的变迁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成为时代变迁的重要镜像。

王鑫[2](2018)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对我国动力煤市场及价格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2012年开始,受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等因素影响,煤炭供过于求,库存急剧增加,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大面积陷入亏损。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作为试点行业,先行开始了以去产能为核心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出台了哪些政策文件,实施了哪些政策手段,这些政策对煤炭行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效果,后续政策的制定如何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首先,本文在介绍政府职能、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公共政策执行及评估等理论及其对本文的借鉴意义基础上,对煤炭市场和定价机制、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一是近年来学术界对煤炭行业的研究焦点转向煤炭供给侧改革问题。2012年之前国内对煤炭行业的关注重点主要是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市场定价机制和煤电产业联动发展等问题;从2013年尤其是2016年开始,在我国煤炭库存快速增加,价格暴跌,企业大面积陷入亏损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致力于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问题研究。二是在理论层面,各经济学流派也一直比较关注供给侧问题。目前新凯恩斯主义等主流观点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宏观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供求的均衡,在特定时期针对某一侧的失衡问题,需要政策的刺激加以调适。就供给侧政策手段来看,既包括财税、金融、产业、土地等宏观调控政策,又包括许可证规制、产量规制、质量规制、环保规制、技术规制等微观规制手段。三是虽然相关国外供给侧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但是我国的供给侧改革道路还需要基于中国国情,针对最突出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工具要对症下药。四是目前一些学者围绕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政策目标、政策重心、实施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但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对供给侧改革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梳理不系统、不清晰,另一方面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但针对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效果尤其是对动力煤市场发展的影响效果的综合性评价较少,不利于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其次,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煤炭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和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文运用图表对国内外动力煤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全球范围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是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燃料,我国煤炭储量世界第二,占全球储量的21%,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消费和进口国,因此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对全球煤炭市场的供需和价格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第三,本文对2013-2017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的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分三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分别是政策提出阶段、政策全面推进阶段和政策攻坚阶段。廓清了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目标,即去产能、确保产需平衡,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妥善人员安置,确保和谐稳定。对煤炭供给侧改革各项政策措施中涉及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归并,分为三大类,即宏观调控政策、微观规制政策和社会服务政策,其中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微观规制政策主要包括用地规制、生产许可制度、质量规制、安全规制、价格规制、环保规制、创新驱动规制等政策,社会服务政策包括职工安置服 1务、土地修复服务等。就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各地方基本上都能够按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文件,并结合地方煤炭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完善政策实施细则和执行机制,做好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做好职工安置等主要工作,尤其是山西、河南、内蒙等主要产煤大省都比较严格地贯彻了中央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第四,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决策-投入-管理-产出-效果”的作用机制,遵循“目标-结果导向”的评价原则,应用标杆评价原理,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有用性”原则构建了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影响动力煤市场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上,采用了特尔菲法(即专家调查法),在赋分方式上,主要采用线性赋分法和等级赋分法相结合的评分原则。围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搜集了 2012-2017年的相关数据,并以2012-2015年的数据为绩效基准、2016-2017年的数据为实际值,对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动力煤市场的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总体来看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分73.5分,评价级别为基本满意。就分类评价结果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结合相关支撑数据,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动力煤市场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和不足。成效主要包括去产能取得一定成效、产需趋于平衡,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行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人员安置等社会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职工待遇有所改善。我国动力煤供给侧改革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主要包括仍面临繁重的去产能任务,煤炭企业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煤炭企业债务风险大,煤矿安全事故仍不容忽视,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等问题。第五,由于通过指标体系方法对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评价可能存在准确性不够高等问题,鉴于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最终效果会直接影响动力煤价格的波动,本文对动力煤价格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估计,检验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动力煤市场效果评价的稳健性。该部分首先对动力煤的定价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动力煤定价机制逐步与国际接轨,动力煤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政府在特殊时期对煤炭价格进行适当规制,具体来讲,动力煤价格主要受价值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三大类因素影响。其次,分析并建立了动力煤价格影响因素指标(46个)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领先滞后关系以及相关性程度对相关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优选。最后,使用筛选出的指标,基于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月份数据,构建了动力煤现货价格的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对动力煤价格进行短期预测,采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方法以及模型回测、预测结果拟合,就相关因素对动力煤现货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动力煤价格变动与供需、运输、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际煤价高度相关,其中,煤炭供给因素比煤炭需求等其他因素对动力煤价格产生的影响更大,说明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相关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本文对未来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提出优化建议,即加快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注重“供给”、“需求”两侧并进,多渠道处置去产能煤炭企业债务、降低企业“非正常成本”,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配套保障机制,加快煤炭行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发展理念、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刘客[3](2016)在《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产业在中国的战略地位非常关键,其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甚至与国家安全亦息息相关。建国后,中国煤炭产业经历了起步、成长直至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回顾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该产业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自2012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效应的逐步蔓延,中国煤炭市场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在产业积累的传统问题日益激化的同时,许多新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这些为深入研究煤炭产业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旨在从产业安全的角度研究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该产业转型动因、转型路径、转型评价的研究,构建完整的分析框架,以期为该产业在中国的转型实践提供启发和帮助。过去对产业转型的研究较为注重实证方面,仅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的现实问题进行转型的相关探讨。本文以产业安全为视角,运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产业转型的运行机理进行系统的论述。通过对产业安全与产业转型内在联系的分析,指出产业转型的动因是为了实现产业安全;产业转型应遵循自组织演化的安全路径;产业安全度是产业转型成功度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煤炭产业的现实情况,系统的论述了该产业的转型问题。本文可能的创新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思路创新:本文是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认识产业转型的相关问题,并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引入到产业安全的研究当中。以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通过讨论产业安全与产业经济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产业安全与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然后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而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因素的产业安全研究框架,并且据此对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动因、转型路径和转型评价展开研究。研究方法创新:将经济学理论与系统学方法相结合,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安全路径。通过对自组织演化优越性的讨论,明确了该产业通过自组织演化实现产业转型是最为安全的方式。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从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方面考察中国煤炭产业实践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并列举了该产业转型的五种基本路径——产业整合、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产业分化以及产业替代。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各转型路径以及各作用主体间的协同作用,从而阐明了煤炭产业以自组织演化方式进行产业转型的实现机制。评价方法创新:根据“产业安全度是转型成功度的评价标准”的论断,构建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安全评价得分实现对转型路径成功度的评价。由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知,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任务。因此,为了更加科学的构建评价体系,应该通过产业所处各自的阶段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并据此调整各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系数。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笔者构建了针对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三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评价目标,以序关系分析法(G1-法)分别为各级指标赋权,然后根据一定的集结方法和赋值方法最终完成对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除上述可能的创新内容以外,本文还对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鉴于产业转型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在梳理了现行主要观点之后,笔者尝试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为了更好地阐述产业转型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对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以及区域经济转型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它们与产业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明确了产业转型概念的基础上,产业转型的本质被归纳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行为,打破固有经济形式的创新行为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变革行为。最后,本文以长治市煤炭产业转型实践为目标,运用相关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案例分析。

王成[4](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夏云娇[5](2013)在《基于生态文明的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急剧增加,资源短缺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一些宝贵的矿产无序开采,低效利用,浪费严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矿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矿产开发中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突出,矿区生态和社会不和谐。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与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水平落后有关,也有人们对矿产资源保护观念不强、现行初级加工、粗放经营的工业生产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有关。但是,从根本上说,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利益关系不顺、权责配置失当、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制度不落实等等有关。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涉及中央与地方、国营与民营、个人与集体以及不同地方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要求对现行的权力、利益和责任进行重大调整,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体制和政治问题,需要从制度和政治层面进行研究和化解。矿产资源是稀缺资源,具有耗竭性、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必须在市场失灵时进行干预。为确保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矿产资源管理中政府必须以提供社会服务、弥补市场缺陷、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目标,为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和正常调节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充分关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在事实上增进了公平与正义。我国《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同时,《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作为国家政权的行政机构,政府就名正言顺地成为矿产资源的管理机构。但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涉及的利益主体不仅有中央政府,还有地方政府、矿山企业、矿产地居民等多元主体。由于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各自的行为目标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政府运用作为所有者代理人的公权力或者纯粹的行政权力进行必要的干预同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之间达到平衡,保证国家作为所有者权利的实现,维护政府作为行政管理者的利益,保护矿山企业的合法收益,保障矿产地居民的合理权益。本论文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政府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及其根源进行探讨,对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优化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体制提出对策建议。与此同时,本文也是旨在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探讨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构建与生态环境文明相适应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经验借鉴与启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目标与职能定位:优化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对策与建议。第一部分,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释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第二部分,按照古代、现代、近代的历史脉络,遵循马克思主义文明史观,系统梳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生态文明时代的历史变迁,并从体制、机制、制度三个层面较为细致地分析其特点。第三部分,立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现状,以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三维视角透视我国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层面上存在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不对等、管理模式不科学、部门职能协调难;管理机制层面存在上利益分配不合理、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制度层面上存在产权制度不清晰、税费制度不科学、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第四部分,对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机构及权限、矿业权管理方式、税费制度、矿山生态保护等进行分析,总结国外政府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政府管理的重点是矿山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矿山安全的管理,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第五部分,导致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除资源约束与制度约束外,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缺陷与政府失灵是导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国情与供需形势,应当确立正当合理的管理目标,为实现目标进行政府职能的理性定位。第六部分,提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对策与建议。论文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现代化时期,必须立足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发展理论和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改革和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体制机制。其中,尤其要理顺中央与地方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健全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法律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体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协调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赵金宪[6](2010)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结构越来越复杂,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情况的好坏也必将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子系统的脆性一旦被激发,导致系统崩溃,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复杂系统的脆性是指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在受到干扰的作用而发生崩溃,引起了复杂系统内部崩溃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崩溃。分析复杂系统脆性激发的原因、产生的机理、对脆性源的辨识与评价、脆性激发所需的条件等等与脆性有关的问题是认识和控制复杂系统的必要手段。本文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突现性、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复杂系统的又一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复杂系统的脆性具体表现为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在外界干扰的影响下突然崩溃,进而影响到与之关联的其他子系统的崩溃,当复杂系统中的若干关键子系统发生崩溃后,整个复杂系统将进入到无序状态,无法完成其正常功能,即整个系统的崩溃。本文在脆性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复杂系统脆性模型的建模理论,构建了复杂系统脆性树模型,定义了脆性结构重要度、脆性概率重要度和脆性关键重要度,分别从脆性模型的结构、脆性因素发生概率对系统崩溃概率的影响和脆性因素发生概率变化率对系统崩溃概率变化率的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复杂系统脆性因素在系统崩溃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为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从脆性源的角度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复杂系统脆性模型中,在系统下的瓦斯浓度聚积子系统层面上,寻找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行方法和措施,利用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瓦斯浓度信号变化趋势的预测,根据瓦斯浓度变化趋势,为在可能出现瓦斯浓度聚积的未来时间内,制定周密严格的事故预防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完善了煤矿事故脆性模型,定义了复杂系统的基础脆度和关联脆度的概念,确定了煤矿安全预评价中各个安全级别的基础脆度范围,通过计算煤矿瓦斯涌出量、地质结构、涌水量等十项评价指标的关联脆度,对煤矿自然条件的脆性风险进行了评价。通过对鸡西矿业集团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的建模分析,计算出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各个致因因素在系统脆性结构、系统崩溃概率和系统崩溃概率的敏感程度上的重要度的不同,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制定了按作用综合重要度从重到轻的顺序实施监控的控制策略,同时提出在瓦斯监控设备上实施对瓦斯浓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措施,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更加完善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完善了监控设备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提高了瓦斯爆炸事故监控的可靠性。

吴红梅[7](2009)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一些系统越来越复杂,这些系统的崩溃常常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严重的甚至可以引起人心不稳,社会动荡等。系统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要很好的描述复杂系统在干扰下最终引起系统崩溃的这个性质,本文引入并发展了脆性的概念。脆性是指复杂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在受到内外界的干扰而崩溃,引起了复杂系统内部崩溃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崩溃。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的定义,得到复杂系统易脆的两个条件;并根据以往脆性度的定义,将其定义扩展到[0,1]区间,完善了脆性度的定义。复杂系统脆性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一般地,在复杂系统运行过程中,脆性虽然没有显现出来,但并不能就否认脆性的存在性,为了更好的描述系统状态与崩溃状态的差别,分别定义子系统崩距以及复杂系统脆距。在复杂系统脆性过程中,首先受到干扰而崩溃的子系统也就是脆性源子系统,复杂系统内部崩溃的传播也是以脆性源为媒介,若能够分清各个脆性源对整个复杂系统所造成的后果,并对其进行区别对待,就能很好的阻止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继续崩溃。为了更好的描述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论文建立了脆性关系图,从脆性关系图中得到与各个脆性源子系统相对应的脆性树,并根据最简脆性树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对各个脆性源子系统进行分级。对复杂系统脆性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描述复杂系统不同侧面不确定性的脆性熵函数,研究脆性风险熵函数的性质,进而得到判断复杂系统崩溃的判定定理。将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应用于分析煤矿事故系统。基于脆性熵理论研究煤矿事故系统,分析煤矿事故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与其它外部子系统之间的脆性关联,以及分析煤矿事故系统的事故熵以及脆性风险熵,根据熵函数的性质,得到对煤矿事故系统各个熵函数的控制策略。进而,基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过程,将煤矿事故系统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即煤矿事故发生的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原因。内部系统主要分析煤矿本身所具有的问题,从管理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并根据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得到煤矿事故系统的内部脆性度,仿真内部脆性度的变化过程,讨论政府对不同方面进行控制的控制结果;同时,分析煤炭市场、国家政策、当地经济和煤炭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影响等外部环境对煤矿事故系统的影响,并根据这四个外部系统对煤矿事故系统的作用方式,得到煤矿事故系统的外部脆性度,仿真外部脆性度的变化曲线。

吴红梅,金鸿章,林德明,王辉[8](2008)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风险分析》文中指出复杂系统的崩溃,主要是由于某些子系统受到内外界的干扰引发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从而导致了整个复杂系统的崩溃。分析复杂系统脆性被激发的过程,从而得到引起整个系统崩溃的各个因素的集合;根据复杂系统的脆性风险与引起复杂系统崩溃的各个因素发生的概率、对系统造成的后果之间的联系,定义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函数,并根据熵函数的性质找到控制风险熵的策略。将控制策略应用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的脆性风险控制中,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控制。

黄文升,常江[9](2001)在《关于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10.1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指出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无一不是与“一通三防”工作管理不善有关 ,欲杜绝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必须注重安全教育 ,提高工人素质 ,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二、关于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10.1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10.1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
        2.1 学术价值
        2.2 现实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媒介形象的研究
        3.2 “煤老板”相关研究
    4. 研究方法
        4.1 内容分析法
        4.2 文献研究法
        4.3 话语分析法
    5. 创新之处
第1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1.1 样本选择
    1.2 类目构建
    1.3 报道数量
    1.4 报道体裁
    1.5 报道倾向
    1.6 报道主题
        1.6.1 1983-2001 年:鼓励开办集体煤矿和个人煤矿
        1.6.2 2002-2011年:批判安全事故与煤炭整顿
        1.6.3 2012-2018年:推动”煤老板“转型
    1.7 报道对象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民日报》“煤老板”相关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2.1 样本选择
    2.2 宏观结构
        2.2.1 宏观语义分析
        2.2.2 新闻图示分析
    2.3 微观结构分析
        2.3.1 句式
        2.3.2 词语
    2.4 话语修辞分析
        2.4.1 新闻引语——谁在说话
        2.4.2 隐喻修辞——如何说话
        2.4.3 直接叙述和目击报道
        2.4.4 数字的大量使用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日报》中的“煤老板”形象分析
    3.1 改革开放初期(1983-2001):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
        3.1.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的拥护者和国家能源的提供者
        3.1.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的开拓者和掘金者
        3.1.3 社会形象:正负面交替的立体形象
    3.2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2002-2011):负面形象的集中爆发
        3.2.1 政治形象:钱权勾结得利者
        3.2.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整顿转型的“拦路虎”与“带路人”
        3.2.3 社会形象:社会公共财产安全的威胁者
    3.3 煤炭行业寒冬期与转型期(2012-2018):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
        3.3.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扶持的受益者
        3.3.2 经济形象:转型产业的投资者与收获者
        3.3.3 社会形象:生活铺张者与违法犯罪者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变迁的原因探寻
    4.1 形象主体——“煤老板”自身的变化
    4.2 认知主体——媒体版面改革与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4.2.1 媒体版面改革
        4.2.2 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4.3 环境因素——“煤老板”形象构建的外部机制
        4.3.1 政治力量和政党意志
        4.3.2 能源结构转型——煤炭资源的兴起与衰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对我国动力煤市场及价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设计
        1.2.1 研究目的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主要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煤炭市场和定价机制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供给侧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1.3.3 我国动力煤市场供给侧改革的文献梳理
        1.3.4 简要评述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和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
        2.1.2 政府职能和政府规制
        2.1.3 需求侧与供给侧
        2.1.4 公共政策、执行与评估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规制理论
        2.2.2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
        2.2.3 政策执行理论
        2.2.4 政策评估理论
        2.2.5 其他相关理论原理
3 动力煤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3.1 国际动力煤市场的基本情况
        3.1.1 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
        3.1.2 全球煤炭储量情况
        3.1.3 全球煤炭生产情况
        3.1.4 全球煤炭消费情况
        3.1.5 全球煤炭贸易情况
    3.2 我国动力煤市场的基本情况
        3.2.1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3.2.2 我国煤炭储量与分布情况
        3.2.3 我国动力煤生产情况
        3.2.4 我国动力煤消费情况
        3.2.5 我国动力煤贸易情况
    3.3 我国动力煤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3.3.1 动力煤消费需求下降
        3.3.2 动力煤市场产能过剩严重
        3.3.3 动力煤价格大幅下跌,行业亏损严重
        3.3.4 动力煤市场供给侧改革是必由之路
4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与实践
    4.1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
        4.1.1 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
        4.1.2 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全面推进
        4.1.3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攻坚阶段
    4.2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目标
        4.2.1 去产能、确保产需平衡
        4.2.2 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4.2.3 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4.2.4 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
        4.2.5 妥善人员安置,确保和谐稳定
    4.3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工具
        4.3.1 宏观调控政策
        4.3.2 微观规制政策
        4.3.3 社会服务政策
    4.4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实施
        4.4.1 各地落实去产能及减量化生产实施方案
        4.4.2 煤炭产能减量置换实施细则出台
        4.4.3 政策实施的调整:从去产能控产量到保供应稳价格
5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动力煤市场的效果评价
    5.1 评价思路
        5.1.1 总体思路
        5.1.2 评价目的
        5.1.3 评价内容
        5.1.4 评价方法
        5.1.5 评价依据
    5.2 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2.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5.2.4 基础数据来源
        5.2.5 评分标准
    5.3 基本评价结果
        5.3.1 总体评价结果
        5.3.2 分项评价结果
    5.4 主要成效
        5.4.1 去产能取得一定成效,产需趋于平衡
        5.4.2 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5.4.3 行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5.4.4 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5.4.5 人员安置等社会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职工待遇有所改善
    5.5 问题与挑战
        5.5.1 仍面临繁重的去产能任务
        5.5.2 煤炭企业管理体制机制落后
        5.5.3 煤炭企业债务风险大
        5.5.4 煤矿安全事故仍不容忽视
        5.5.5 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
6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动力煤价格的实证分析
    6.1 我国动力煤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
        6.1.1 动力煤价格走势
        6.1.2 我国动力煤价格决定机制
    6.2 动力煤现货价格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2.1 动力煤现货价格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6.2.2 煤价及其影响指标的数据处理及准备
    6.3 动力煤现货价格与影响因素的领先滞后关系及相关性分析
        6.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2 领先滞后关系
        6.3.3 相关性分析度量方法
        6.3.4 相关性计算
        6.3.5 小结
    6.4 动力煤现货价格预测模型
        6.4.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6.4.2 动力煤现货价格预测模型(VAR模型)
        6.4.3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6.5 VAR模型分析
        6.5.1 脉冲响应分析
        6.5.2 方差分解
    6.6 VAR模型回测拟合效果分析
    6.7 VAR模型预测效果检验分析
    6.8 简要评述
7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我国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的优化思路
        7.2.1 加快煤炭管理体制改革
        7.2.2 注重“供给”、“需求”两侧并进
        7.2.3 多渠道处置去产能煤炭企业债务,降低企业“非正常成本”
        7.2.4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配套保障机制
        7.2.5 加快煤炭行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7.2.6 创新人才发展理念,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7.2.7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7.3 展望
        7.3.1 我国动力煤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3)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可持续发展观
        1.2.2 能源安全观
        1.2.3 中国煤炭产业相关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1.4.1 提出了包含经济、环境、社会三大因素的产业安全研究框架
        1.4.2 分析了以自组织方式实现产业转型的安全路径
        1.4.3 构建了全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2 产业转型的基本理论
    2.1 产业转型的含义
        2.1.1 现有产业转型概念的梳理
        2.1.2 产业转型的涵义
    2.2 产业转型的相关关系
        2.2.1 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2.2.2 产业转型与企业转型的关系
        2.2.3 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转型的关系
    2.3 产业转型的本质
    2.4 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分析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
        2.4.1 产业安全的概念
        2.4.2 产业安全与产业经济的关系
        2.4.3 产业安全与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动因分析
    3.1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经济层面动因分析
        3.1.1 基于产业生存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角度的分析
        3.1.2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分析
    3.2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环境层面动因分析
        3.2.1 土地问题
        3.2.2 水资源问题
        3.2.3 大气问题
        3.2.4 噪声问题
    3.3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社会层面动因分析
        3.3.1 煤炭城市持续发展问题
        3.3.2 就业问题
        3.3.3 居民生活质量问题
        3.3.4 科教文化发展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安全路径分析
    4.1 自组织理论分析框架
    4.2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自组织条件分析——基于耗散结构理论
        4.2.1 开放性条件分析
        4.2.2 非平衡态条件分析
        4.2.3 非线性条件分析
        4.2.4 涨落条件分析
    4.3 中国煤炭产业自组织转型路径
        4.3.1 开放性条件驱动的产业融合路径
        4.3.2 非平衡态条件驱动的产业整合路径
        4.3.3 涨落条件驱动的产业升级路径
        4.3.4 非线性条件驱动的产业分化路径
        4.3.5 综合自组织条件驱动的产业替代路径
    4.4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协同作用机制
        4.4.1 转型路径间的协同作用
        4.4.2 产业转型作用主体的协同作用
    4.5 国际资源型产业转型路径分析
        4.5.1 德国鲁尔区煤、铁产业转型模式
        4.5.2 美国休斯敦石油产业转型模式
        4.5.3 法国洛林地区煤、铁产业转型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安全评价体系
    5.1 产业周期理论综述
        5.1.1 产品生命周期
        5.1.2 G-K模型以及发展
        5.1.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研究
        5.1.4 判断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方法
    5.2 评价体系的原则及目标
        5.2.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5.2.2 评价目标
    5.3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经济安全因素的各级指标
        5.3.2 社会安全因素的各级指标
        5.3.3 环境安全因素的各级指标
    5.4 安全评价模型
        5.4.1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安全评价体系分析框架
        5.4.2 安全评价体系指标的赋权、集结与赋值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案例分析——以长治市煤炭产业为例
    6.1 传统煤炭产业转型与评价
        6.1.1 转型路径分析
        6.1.2 转型评价
    6.2 电力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
        6.2.1 转型路径分析
        6.2.2 转型评价
    6.3 煤化工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
        6.3.1 转型路径分析
        6.3.2 转型评价
    6.4 新能源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
        6.4.1 转型路径分析
        6.4.2 转型评价
    6.5 光伏产业方向的转型与评价
        6.5.1 转型路径分析
        6.5.2 转型评价
    6.6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生态文明的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政府管理的研究
        (二) 关于生态文明与政府管理的研究
        (三)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研究
        (四) 简要的评析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一、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 政府干预理论
        (二) 政府职能理论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现实基础
        (一) 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二)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
第二章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历史变迁及特点
    一、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一) 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
        (二) 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三) 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四) 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特点
    二、中国近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一) 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1840-1895年)
        (二) 中国民族矿业的管理(1895-1936年)
        (三) 抗日战争时期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1936-1945年)
        (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1946-1949年)
        (五) 中国近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特点
    三、中国现代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
        (一)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二) 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
        (三) 中国现代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产权界限不清
        (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不科学
        (三)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部门间职能不协调
    二、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二) 矿产资源开发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三) 矿产资源开发监管机制不健全
    三、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矿产资源开发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沿革
    二、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现状
        (一) 美国
        (二) 英国
        (三) 澳大利亚
        (四) 加拿大
        (五) 印度
        (六) 俄罗斯
        (七) 法国
        (八) 日本
    三、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目标及其职能定位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目标
        (一) 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内容
        (二) 目标设定与目标管理
        (三)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目标
    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职能定位
        (一) 矿产资源开发政府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二)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职能定位
第六章 完善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
        (一) 强化矿产资源开发集中统一管理体制
        (二) 构建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
        (三) 按矿种成立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四) 调整中央与地方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推行分级征收
        (五) 因地制宜实行分区管理
    二、理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一)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二)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三) 建立高效科学的监管机制
    三、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一) 改革矿产资源开发税费制度
        (二)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6)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简介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以及方案
第2章 复杂系统脆性理论
    2.1 引言
    2.2 复杂系统脆性的定义
    2.3 复杂系统脆性的基本特性
    2.4 复杂系统脆性作用的图形描述
        2.4.1 复杂系统脆性的多米诺骨牌模型
        2.4.2 复杂系统脆性的金字塔模型
        2.4.3 复杂系统脆性的倒金字塔模型
        2.4.4 元胞自动机模型
    2.5 脆性关联性和联系函数
        2.5.1 脆性关联性
        2.5.2 复杂系统脆性联系函数
    2.6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
        2.6.1 熵理论基础
        2.6.2 复杂系统的脆性风险熵
        2.6.3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的性质
    2.7 复杂系统脆性基元
    2.8 集对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2.9 复杂系统脆性过程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系统的脆性模型分析
    3.1 引言
    3.2 事故树分析
    3.3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模型的研究
        3.3.1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模型
        3.3.2 复杂系统脆性结构函数
        3.3.3 脆性树的脆性割集与脆性径集
    3.4 复杂系统崩溃概率
        3.4.1 状态枚举法计算系统崩溃概率
        3.4.2 最小脆性割集法计算系统崩溃概率
        3.4.3 最小脆性径集法计算系统崩溃概率
    3.5 脆性因素重要度分析
        3.5.1 脆性因素的结构重要度
        3.5.2 脆性因素的概率重要度
        3.5.3 脆性因素的关键重要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矿自然条件脆性风险分析
    4.1 前言
    4.2 煤矿事故系统
        4.2.1 煤矿事故及其特点
        4.2.2 煤矿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4.2.3 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
        4.2.4 煤矿事故系统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4.3 煤矿事故现状
    4.4 煤矿事故系统脆性模型
        4.4.1 煤矿事故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4.4.2 煤矿事故内部系统的脆性过程
        4.4.3 煤矿“安全-事故”的集对分析
    4.5 煤矿自然环境的脆性评价
        4.5.1 东海煤矿生产概况
        4.5.2 煤矿自然条件灾害指标分级
        4.5.3 煤矿自然条件脆性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分析
    5.1 前言
    5.2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现状
    5.3 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模型
        5.3.1 矿瓦斯聚集原因分析
        5.3.2 煤矿火源产生原因分析
    5.4 东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模型
    5.5 瓦斯爆炸系统脆性因素重要度分析
        5.5.1 脆性结构重要度分析
        5.5.2 脆性概率重要度分析
        5.5.3 脆性关键重要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崩溃的预防措施
    6.1 引言
    6.2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思路
        6.2.1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脆性激发的主要原因
        6.2.2 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系统崩溃的思路
    6.3 瓦斯爆炸事故系统致因因素的监控措施
    6.4 瓦斯浓度的预测
        6.4.1 时间序列的混沌性判定
        6.4.2 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参数选择
        6.4.3 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
        6.4.4 瓦斯浓度的时间序列分析实例
    6.5 瓦斯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6.5.1 防止瓦斯浓度积聚的措施
        6.5.2 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6.5.3 强化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
        6.5.4 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力度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简介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煤矿事故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以及方案
第2章 复杂系统脆性相关理论介绍
    2.1 引言
    2.2 复杂系统脆性的定义
    2.3 复杂系统脆距
        2.3.1 子系统崩距
        2.3.2 复杂系统脆距向量
    2.4 复杂系统脆性的基本特性
    2.5 复杂系统脆性作用的图形描述
        2.5.1 多米诺骨牌模型
        2.5.2 金字塔模型
        2.5.3 倒金字塔模型
        2.5.4 元胞自动机模型
    2.6 集对分析
    2.7 熵理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系统脆性源及脆性过程分析
    3.1 引言
    3.2 复杂系统脆性树
        3.2.1 复杂系统脆性关系图
        3.2.2 构造脆性树
        3.2.3 脆性树的简化
    3.3 脆性源等级判别
    3.4 复杂系统脆性过程
    3.5 事故脆性熵函数
    3.6 脆性中的熵理论
        3.6.1 子系统脆性熵
        3.6.2 复杂系统脆性熵
        3.6.3 脆性联系熵
        3.6.4 脆性风险熵
    3.7 判断系统崩溃的定理描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矿事故系统脆性熵分析
    4.1 引言
    4.2 煤矿事故系统
        4.2.1 有关概念介绍
        4.2.2 煤矿事故现状介绍
        4.2.3 煤矿事故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4.2.4 煤矿事故特点
        4.2.5 煤矿主要事故分类
    4.3 熵理论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
        4.3.1 煤矿事故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脆性关联分析
        4.3.2 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熵分析
        4.3.3 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风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模型
    5.1 引言
    5.2 煤矿事故系统的内部脆性过程
        5.2.1 管理者的层次水平
        5.2.2 人才结构
        5.2.3 设备结构
        5.2.4 技术水平
    5.3 因素演化
    5.4 煤矿事故系统的内部脆性模型
    5.5 煤矿事故系统的外部脆性过程
        5.5.1 煤炭市场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5.2 国家政策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5.3 当地经济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5.4 与煤炭相关产业与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联系
    5.6 各个量的演化情况
    5.7 煤矿事故系统的外部脆性模型
    5.8 煤矿事故系统的脆性模型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复杂系统脆性过程分析
2 复杂系统脆性风险熵函数
3 对脆性风险熵函数的控制原理
4 对瓦斯爆炸事故的脆性风险分析
5 结束语

四、关于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10.1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D]. 张晴. 广西大学, 2019(01)
  • [2]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对我国动力煤市场及价格影响研究[D]. 王鑫. 武汉大学, 2018(06)
  • [3]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 刘客.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5]基于生态文明的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管理研究[D]. 夏云娇.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6]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 赵金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
  • [7]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D]. 吴红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10)
  • [8]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风险分析[J]. 吴红梅,金鸿章,林德明,王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10)
  • [9]关于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10.1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思[J]. 黄文升,常江. 山西煤炭, 2001(04)

标签:;  ;  ;  ;  ;  

对10.10左权永兴煤化公司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