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口腔病原体的表面疏水性分析

常见口腔病原体的表面疏水性分析

一、口腔常见致病菌的表面疏水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佳宁,梁东生,梁悦娥,左诗雅,赵望泓[1](2021)在《新型抗菌肽KR-1的设计、筛选及抗菌活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构建高活性、低毒性的新型抗菌肽,对其抗变异链球菌及其他口腔致病菌的活性进行评价,探讨其在防治龋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以天然抗菌肽Histatins5的类似物Dhvar4为模版合成新型抗菌肽KR-1、KR-2。通过所设计抗菌肽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兔血红细胞溶血试验以及CCK-8法,筛选出高活性、低毒性的目标抗菌肽;使用96孔板培养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分为实验组(用浓度梯度为0.6×、0.8×、1×、2×MICs的KR-1进行处理)与阳性对照组(用浓度梯度为0.6×、0.8×、1×、2×MICs的洗必泰进行处理),通过结晶紫染色定量法观察生物膜量的改变;使用10×MIC浓度KR-1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构的改变;通过KR-1作用口腔链球菌后杀菌所需的时间探讨目标抗菌肽对口腔链球菌的抗菌效率。结果实验测得KR-1及KR-2的MIC分别为3.2μmol/L和12.8μmol/L,有效浓度下,兔血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0.35%和48.8%,24 h牙龈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96%和21.94%,将活性较高、生物相容性较好的KR-1作为目标抗菌肽;经结晶紫染色后测定KR-1的50%生物膜最小抑制浓度(MBIC50)低于1.92μmol/L,且浓度为2.56μmol/L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洗必泰(P=0.001),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经KR-1处理后生物膜结构疏松;KR-1在5 min内可杀灭约90%细菌。结论KR-1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低的毒性,且有良好的抗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作用。

杨诗卉[2](2021)在《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醚醚酮抗菌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验目的:聚醚醚酮因具有与人体皮质骨接近的弹性模量、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可靠的生物安全性、X线透射性以及核磁共振时不影响成像等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如用于制作全冠、固定桥、愈合基台、基台螺丝等。口腔作为开放的有菌环境,对材料的抗菌性能要求更高。然而,PEEK作为生物惰性材料,抗菌性能较差,当其在口腔内应用时,一旦发生感染等问题,就会使治疗成功率显着降低。为提高PEEK表面的抗菌性能,本实验通过一步法合成ZnO/GO后,经浸渍涂布法将其制备于磺化的PEEK表面,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筛选合适的ZnO/GO的比重和浸渍涂布条件,并对其生物安全性和体外抗菌性能进行评价,为聚醚醚酮在口腔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内容:1.本实验分别制备了比重为3:1,4:1,5:1的ZnO/GO。通过浸渍涂布法结合于聚醚醚酮表面。2.以纯PEEK以及磺化的SPEEK作为对照组,通过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样品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其表面化学组成;水接触角分析样品表面亲水性能。通过对样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筛选用于生物学检测的样品。3.通过评价细胞在样品表面的黏附和CCK-8法,评价样品的生物安全性。将L929在样品表面培养6h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状态。根据GB/T16886.12-2017标准分别制备浸提液,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4.将PEEK,SPEEK以及ZnO/GO-SPEEK组试件分别与三种种植体周围炎相关致病菌S.sanguinis,F.nucleatum和P.gingivalis共培养。通过抑菌环试验评价试件的抑菌性能。在样品表面构建单菌种生物膜,通过MTT法检测生物膜中细菌的生物代谢活性;通过扫描电镜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价材料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1.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形貌。磺化使PEEK表面形成三维多孔状结构。经ZnO/GO改性后,大部分孔状结构被ZnO/GO覆盖。3-ZnO/GO-SPEEK组ZnO晶体呈针状均匀的分布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4-ZnO/GO-SPEEK组显示出针状ZnO晶体被GO包裹并形成花瓣样结构。5-ZnO/GO-SPEEK组表面ZnO被完全包裹于GO内部。2.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揭示了改性前后样品表面粗糙度。发现磺化可降低PEEK的粗糙度(p<0.05),使材料表面更加均匀。在ZnO/GO改性组中,表面粗糙度随氧化锌比重的增加而增加。3.通过拉曼光谱及XPS分析可以发现,ZnO已经成功地与GO杂交,并成功的负载于PEEK表面。同时,筛选出ZnO/GO比重为4:1时,PEEK表面结合的Zn元素最多,浸渍涂布时间为25min时,能够获得含锌量最高、最稳定的涂层。4.水接触角显示,与PEEK相比,磺化PEEK表面的疏水性增加(p<0.01)。3,5-ZnO/GO-SPEEK组样品表现出相似的疏水性,而4-ZnO/GO-SPEEK组样品表现出了良好的亲水性(p<0.05)。5.根据SEM图像和CCK-8分析发现,ZnO/GO改性的SPEEK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6.在抑菌环试验中,ZnO/GO-SPEEK在P.gingivalis血平板上,出现了明显的抑菌圈(5mm±1.41mm,n=3),证明ZnO/GO-SPEEK对P.gingivalis具有更明显的抑菌效果。7.MTT结果表示,与PEEK和SPEEK相比,ZnO/GO-SPEEK能够明显抑制先锋菌S.sanguinis的生物代谢活性,有利减少菌斑生物膜在早期的形成,同时ZnO/GO-SPEEK能够显着抑制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致病菌P.gingivalis的代谢活性,这对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8.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发现,ZnO/GO-SPEEK能够抑制S.sanguinis细菌黏附。对于F.nucleatum和P.gingivalis而言,在SPEEK组表面细菌生物膜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PEEK,ZnO/GOSPEEK最少。同样的,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在ZnO/GO-SPEEK样品上几乎没有P.gingivalis黏附。由此可知,ZnO/GO对SPEEK改性能够有效的减少早期先锋菌定植,并能够有效抑制P.gingivalis生长,这对于种植体周围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结论:1.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比重为3:1,4:1,5:1的ZnO/GO,通过浸渍涂布法结合于PEEK表面。2.ZnO/GO比重为4:1时,PEEK表面结合的Zn元素最多,浸渍涂布时间为25min时,能够获得含锌量最高、最稳定的涂层。4-ZnO/GO-SPEEK组样品表现出了最佳的亲水性(41.7°±5.164°)。3.4-ZnO/GO-SPEEK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4.ZnO/GO-SPEEK对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致病菌P.gingivalis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先锋菌S.sanguinis定植,对抑制菌斑生物膜形成,防治种植体周围炎具有重要意义。

冯丽娟[3](2021)在《致刺参腐皮综合征溶藻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刺参腐皮综合征因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已成为公认的最为严重的疾病。而实际生产中主要依赖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来控制,但长此以往细菌耐药性会愈加严重,同时药物残留、生态环境失衡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发绿色、安全且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已迫在眉睫。为探究大连地区某刺参养殖场刺参溃烂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患病刺参病灶处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AP-1,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浸浴感染未出现病变症状外,其它2种攻毒方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致死,且体壁创伤浸浴攻毒的半数致死浓度为5.23×106 CFU/mL,腹腔注射攻毒的半数致死量为3.08×104 CFU/g。此外,对其毒力相关基因进行PCR检测,发现其携带有toxR、FlaA、Collagenase、fur、Asp A、ompW和tlh 7种毒力相关基因。药敏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汀、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及阿米卡星6种抗生素耐药;对其它受试抗生素处于中介或敏感。以灭活的溶藻弧菌为抗原制备卵黄抗体,通过水稀释—冻融—盐析—超滤浓缩法对蛋黄分离纯化,其纯度可达到90.1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得其抗体的最高效价为1:64000,可持续2周,水溶性组分溶液中的总IgY含量基本都保持在1.6 mg/mL左右,特异性IgY的含量最高值达到0.256±0.032 mg/mL,占总IgY的比例为16.06%。免疫荧光电镜和透射电镜实验结果显示,IgY能够与溶藻弧菌AP-1的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使细菌发生凝集。体外抑菌生长实验发现特异性IgY能显着抑制细菌的生长,细菌活性检测实验表明其活性降低,且病原菌的内部结构显示,菌体出现表面模糊,胞质空泡化程度加大等现象。结晶紫染色法和微生物碳氢吸附能力实验表明,特异性IgY能够减少溶藻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增强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动物实验中,腹腔攻毒后注射IgY、浸浴IgY后体壁创伤浸浴攻毒两种方式均可以显着提高感染刺参的存活率,表明特异性IgY能够对刺参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健康刺参浸浴IgY后,其体腔液中在24 h后仍具有IgY活性;免疫荧光实验显示IgY在呼吸树上有分布,推测呼吸树为IgY由海水进入体腔液及其它组织内的途径之一。综上,本研究以分离获得的溶藻弧菌AP-1为抗原制备的卵黄抗体对感染刺参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可为IgY抑菌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刺参的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赵莹[4](2021)在《生漆酚及其衍生物在牙本质粘接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龋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目前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当牙本质经过酸蚀剂酸蚀后,暴露的胶原纤维网络和渗透进入的聚合后粘接剂成分形成“混合层”,混合层的质量是影响粘接强度的重要因素,树脂单体渗透进入牙本质小管内形成的树脂突也是形成粘接力的影响因素。光固化后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会导致树脂-牙本质界面形成轻微缝隙,发生微渗漏,并且因为复合树脂和牙本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口腔内温度变化过程中缝隙会变大,唾液进入缝隙,其中的细菌产生酸后激活牙本质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Cysteine cathepsins),这些酶破坏胶原网络,导致混合层降解和继发龋的产生,成为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牙本质结构和探索新的粘接剂系统,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和耐久性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提高脱矿胶原交联度可以增强胶原与单体的结合。尽管胶原基质的交联是牙本质中自然发生的现象,但外源性胶原交联剂可诱导额外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交联,从而提高脱矿胶原网络交联度、粘接耐久性和对酶解的耐受力。此外,胶原网络的保存是对酸扩散和矿物质释放的一种屏障,并且有助于再矿化过程中矿物质的沉积。目前因为化学交联剂戊二醛等的细胞毒性较高,所以天然胶原交联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胶原交联剂的邻苯二酚基团是较为常见的与胶原作用的基团,该基团通过以下四种不同的机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诱导交联,包括共价相互作用、离子相互作用、氢键和疏水作用,并且含有邻苯二酚的胶原交联剂还可以促进再矿化。部分天然植物单体常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几乎没有耐药性或副作用,已成为药用材料。生漆液是提取自一种主要生长在亚洲的普通植物漆树,漆树液中含有许多成分,漆酚是其主要成分,也是发挥功能的单体。经过生漆液涂刷保护的漆器及佛像,尽管被掩埋在地下几千年,其外观依然完整,后续研究中发现漆酚因结构具有邻苯二酚官能团和一条长饱和及不饱和的烷基链,具有较强的疏水性,作为涂料一直应用至今。本课题拟探索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漆酚对脱矿牙本质胶原的作用及其疏水性,并应用在牙本质粘接体系中,加强牙本质胶原交联,有助于保存混合层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粘接强度和粘接耐久性。在第2章的研究中,利用漆酚中邻苯二酚基团的促胶原交联作用,检测交联后胶原对胶原酶的耐降解的能力,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胶原在不同浓度漆酚作用下的交联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漆酚浓度升高至3wt%,促进胶原交联的效果也越加明显,经过漆酚改性后的牙本质,其小管管壁形成褶皱,胶原纤维束间间隙变小,融合。在胶原酶酶解48小时后,漆酚改性后的胶原质量损失率明显下降,说明漆酚促胶原交联后对酶解的耐受力提高。扫描电镜照片可见漆酚改性后的牙本质胶原片经酶解后基本保留完整的牙本质结构,而未经漆酚作用的牙本质胶原片已经无法辨别出牙本质结构,同样证实了漆酚改性后的牙本质胶原耐酶解性提高。第3章的研究中,将漆酚溶解于乙醇和DMSO两种不同的溶剂,配制成浓度为0.1wt%、0.5wt%、0.7wt%、1wt%的预处理剂,通过检测聚合转化率、接触角、即刻和老化后的微拉伸强度及扫描电镜评价预处理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作用。结果表明,DMSO-漆酚预处理剂较乙醇-漆酚预处理剂有较高的粘接强度。漆酚对粘接剂的转化率有一定影响,但是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不显着。使用预处理剂后的粘接强度比对照组显着升高,经过5000次冷热循环后,各组的粘接强度均下降,但是老化过程对乙醇-0.7wt%漆酚,乙醇-1wt%漆酚预处理剂处理过的牙本质粘接强度没有影响。细胞毒性也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在第4章的研究中,利用酰氯反应,合成一种可光固化的漆酚衍生物单体,完全替代粘接剂中的Bis-GMA单体,配制一款新的酸蚀-冲洗类粘接剂,漆酚衍生物所占质量分数分别为55wt%,、60wt%、65wt%、70wt%,首先进行衍生物表征(FTIR、NMR)以确定衍生物的合成,并检测粘接剂转化率、接触角、吸水/溶解值、即刻及老化后的微拉伸强度,纳米渗漏及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新型粘接剂的聚合率较高,固化后的水接触角升高,说明粘接剂固化后的疏水性较好。吸水性和溶解性较商品酸蚀-冲洗类粘接剂Single Bond 2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衍生物单体质量分数的升高其粘接强度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在冷热循环后,实验组U70%纳米渗漏减少,粘接强度未显着下降,说明新型粘接剂所形成的粘接界面耐水解,切实提高了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耐老化性能,粘接剂的细胞毒性也符合临床应用要求。综上,本研究首先确定漆酚的促胶原交联作用,为其应用至牙本质粘接体系提供依据;然后将其配置成不同浓度的两种预处理剂,提高了牙本质粘接强度和耐久性;最后设计合成一种可光固化的衍生物单体,合成新型粘接剂,赋予其疏水性,有效提高粘接界面的耐水解性,从而提高其粘接强度,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为漆酚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牛春宇[5](2021)在《乳酸菌SQ0048菌株黏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公认的益生菌,它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黏附与生长,调节宿主免疫力等益生功能。乳酸菌黏附性的强弱是评估其能否成为益生菌的重要指标,是其后续发挥益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对前期奶牛阴道内分离的两株生长性能良好、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分离株进行黏附性评价,以高黏附性乳酸菌SQ0048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SQ0048菌株黏附作用及其拮抗致病菌黏附能力的研究,并对SQ0048菌株黏附的奶牛阴道上皮细胞(Bovine Vaginal Epithelial Cells,BVECs)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研究,深入探究了SQ0048菌株对BVECs中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Protein processing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的影响,旨在分析SQ0048菌株黏附及其拮抗致病菌的黏附能力,深入揭示SQ0048菌株发挥黏附作用及其拮抗致病菌黏附作用的分子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SQ0048菌株的黏附作用及其拮抗致病菌黏附作用的研究采用碳氢化合物黏着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吉姆萨染色法对两株分离乳酸菌SQ0048菌株和SQ0054菌株进行疏水特性、自凝集能力、成膜能力和黏附能力的测定;采用CCK8法和荧光标记法检测乳酸菌SQ0048菌株和致病菌对BVECs活力的影响及其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检测乳酸菌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对BVECs的黏附作用以及SQ0048菌株对致病菌黏附BVECs活力的影响。疏水性结果显示,在相同p H和疏水性溶剂条件下,SQ0048菌株的疏水率均显着性高于SQ0054菌株(P<0.05)。自凝集能力结果显示,在相同p H条件下,SQ0048菌株在不同时间点的自凝集能力均显着高于SQ0054菌株(P<0.05)。成膜能力结果显示,SQ0048菌株为强被膜生物形成株,SQ0054菌株为弱被膜生物形成株,且在相同p H条件下,SQ0048菌株的成膜能力均显着高于SQ0054菌株(P<0.05)。体外黏附能力测定结果显示,SQ0048菌株对BVECs的黏附能力极显着高于SQ0054菌株(P<0.01)。乳酸菌SQ0048菌株对BVECs活力影响的结果显示,SQ0048菌株浓度为1×108CFU/m L时,不同作用时间对BVECs的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当浓度为1×108CFU/m L,作用4 h时,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荧光值达到最大,且显着高于其它作用浓度和时间点的黏附荧光值(P<0.05)。致病菌对BVECs活力影响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均可显着降低BVECs的活力(P<0.05)。致病菌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析结果显示,E.coli作用浓度为1×108CFU/m L,作用3 h时,对BVECs的黏附荧光值达到最强,显着高于其它作用浓度和时间点的黏附荧光值(P<0.05);S.aureus浓度为1×108CFU/m L,作用4 h时,对BVECs的黏附荧光值达到最强,显着高于其它作用浓度和时间点的黏附荧光值(P<0.05)。在排除试验、竞争性试验和置换试验中,乳酸菌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对BVECs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Q0048菌株可显着降低E.coli和S.aureus对BVECs的黏附率(P<0.05)。SQ0048菌株对致病菌黏附BVECs活力影响的结果显示,与致病菌单独处理组的BVECs活力相比,SQ0048菌株可显着提高BVECs的活力(P<0.05)。(2)SQ0048菌株作用奶牛阴道上皮细胞的转录组学测序研究采用RNA-seq测序技术对BVECs对照组和乳酸菌SQ0048菌株作用的BVECs组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共获得296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171个DEGs显着上调,126个DEGs显着下调。GO(Gene Ontology)富集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分化过程中共富集424个GO term。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性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成功注释到171个信号通路,有23个差异显着性信号通路(P<0.05)。GO和KEGG富集性分析获得与乳酸菌SQ0048菌株免疫应答和黏附作用相关的差异显着性信号通路为抗原加工与呈递信号通路(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IL-17信号通路和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通路共富集15个显着上调的DEGs(P<0.05),其中,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是富集DEGs最多的信号通路。RT-qPCR法验证15个DEGs的表达趋势与RNA-seq测序结果趋势一致。(3)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分子机制研究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SQ0048菌株对BVECs中Sec62及HSP90AA1表达的影响;利用RNAi(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Sec62基因,对Sec62沉默的BVECs进行验证,并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SQ0048菌株对Sec62沉默的BVECs中HSP90AA1表达的影响。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BVECs中HSP90AA1基因进行敲低(Knock down,KD),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法对HSP90AA1-KD BVECs进行验证,并采用CCK8法测定HSP90AA1-KD BVECs的增殖能力。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SQ0048菌株和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黏附作用的影响,以及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BVECs对照组相比,SQ0048菌株能够显着上调BVECs中Sec62和HSP90A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成功筛选出可用于后续试验的干扰效率达75%的特异性沉默Sec62基因的siRNA;SQ0048菌株能够显着降低Sec62-siRNA沉默的BVECs中HSP90AA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提示,SQ0048菌株上调BVECs中HSP90AA1的表达,是通过诱导Sec62的表达实现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敲低效率达80%的HSP90AA1-KD BVECs;与SQ0048菌株黏附BVECs组相比,SQ0048菌株对HSP90AA1-KD BVECs的黏附能力显着降低(P<0.05);与致病菌黏附BVECs组相比,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的黏附能力无显着影响;提示,SQ0048菌株对BVECs的黏附作用与其上调HSP90AA1的表达有关,而致病菌对BVECs的黏附作用与HSP90AA1无显着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的黏附能力显着降低(P<0.05),提示,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是通过上调HSP90AA1实现的。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乳酸菌SQ0048菌株的疏水特性、自凝集能力、成膜能力以及对BVECs的黏附力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SQ0054菌株(P<0.05);SQ0048菌株作用浓度为1×108CFU/m L时,不同作用时间对BVECs活力均无显着性影响;SQ0048菌株可通过排除、竞争和置换方式显着降低E.coli和S.aureus对BVECs的黏附作用。(2)基于RNA-seq测序技术分析获得与SQ0048菌株发挥黏附以及拮抗致病菌黏附作用的主要信号通路为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其中Sec62和HSP90AA1为该信号通路中的主要相关DEGs。(3)乳酸菌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分子机制与上调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中的转运蛋白Sec62和热休克蛋白HSP90AA1的表达有关。

张秀娟[6](2021)在《rfaC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蓝光敏感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沙门氏菌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致病菌的频繁出现亟待发展新型的杀菌方法,蓝光(波长范围为400-470 nm)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广谱性的杀菌方法。蓝光可诱发细菌胞内内源性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进而损伤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本实验室也揭示了细胞外膜是其重要靶标,目前蓝光杀菌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主要成分之一,存在着多样化的结构修饰,LPS结构影响着细胞外膜的稳定性。因此,LPS结构修饰极可能影响着细菌对蓝光的敏感性,基于此,本论文构建LPS核心多糖突变株,首次对其作用和影响蓝光敏感性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究。本论文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蓝光对S.Typhimurium的灭活效果,考察了细菌胞内超氧阴离子O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胞外K+含量。其次,通过对LPS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rfaC的敲除,研究该基因对细菌蓝光敏感性的影响,考察了rfaC基因缺失株的细胞特性,最后通过该基因敲除前后细菌的脂质组来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导致蓝光敏感性不同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蓝光对S.Typhimurium的致死曲线,蓝光辐照可以很好的杀灭S.Typhimurium。辐照90 min,剂量为164 J×cm-2时,存活数量明显下降,减少了近2 log10CFU×m L-1,150 min时,剂量达到273 J×cm-2时细菌减少了3 log10 CFU×m L-1,200 min,剂量达到383 J×cm-2时,菌体量减少4.43 log10 CFU×m L-1,致死率达99.99%。接着通过对亚致死蓝光下S.Typhimurium超氧阴离子O2-、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和胞外K+的测定证实了蓝光辐照会对细菌细胞膜产生损伤,菌体受到了蓝光影响。在亚致死剂量内,细菌体内产生了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会攻击细菌细胞膜大分子,这是细菌死亡的重要原因。2)采用Red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对S.Typhimurium中LPS合成途径关键基因rfaC进行敲除构建rfaC缺失株,通过对原始菌株及缺失株LPS的提取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确证rfaC基因是编码LPS合成途径中糖基酶的关键基因。随后通过细胞表面疏水性、细胞膜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来验证LPS庚糖链的缺失对细菌外膜的影响。3)测定蓝光对rfaC缺失株的灭活曲线,可以看出原始菌株和rfaC缺失株对蓝光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当辐照能量为164 J×cm-2时,rfaC缺失株的存活率4.5%,而原始菌株及回补株存活率为22.4%。当剂量达到383 J×cm-2时,原始菌株细胞减少接近4 log10 CFU×m L-1,而rfaC缺失株细胞减少超过了8 log10 CFU×m L-1,明显高于前者。通过测定亚致死蓝光下缺失株的外膜渗透性来分析缺失株对蓝光敏感的原因,在蓝光照射前,缺失株的通透性是原始菌株的2.1倍,在照射过程中,rfaC缺失株在20 J×cm-2时的渗透率提高了2.7倍,因此渗透率的提高可能是蓝光下敏感性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原始菌株及缺失株脂质的提取来确证,LPS的截短导致脂质中膜磷脂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等膜磷脂相对含量发生降低,鞘磷脂含量也有所降低。LPS作为细胞膜重要的靶标,其结构变化影响到细胞外膜的稳定性,最终导致细菌蓝光敏感型大幅度增加。本课题首次将LPS与蓝光敏感性结合起来,从细胞膜脂质的角度研究了S.Typhimurium的LPS对蓝光敏感性变化的机制,对探究蓝光杀菌的机理以及控制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余意[7](2021)在《发酵乳杆菌B44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龋齿是人类最常见的微生物介导的口腔疾病之一。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是基于包括口腔微生物、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的四因素理论。过量接触膳食碳水化合物会导致口腔内产生酸和耐酸微生物的积累。龋病是由牙釉质表面生物膜附着的失调引起的,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抑制致龋微生物、用抗生物膜剂治疗和控制糖的摄入,目的是减少生物膜的总量或特定病原体的水平。现今,益生菌已经逐渐用于预防龋齿,因为与合成抗菌剂相比,它们的副作用更少。本实验对4株乳酸杆菌进行筛选,以这不同来源分离得到的4株乳杆菌为实验对象,通过体外试验,对它们的疏水作用、静电作用、聚集能力、耐溶菌酶能力、自身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和消除口腔致病菌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产生的口腔生物膜的能力进行评价,根据所测的菌株的相关指标,利用PCA主成分分析法综合选育出更具有预防龋齿潜力的菌株备选菌株,并观察其对生物膜质构的影响且进一步对其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发现4株乳杆菌都具有较高的自聚集能力(37.67%~60.89%)和与S.mutans共聚的作用,其中Lactobacillus rhamnosus B6、L.fermentum B44、L.casei LC2W和L.plantarum ST-III共聚集能力分别可达到63.47%、46.42%、60.5%和61.51%;并且4株乳杆菌都具有一定的静电作用(≥15.86%)和疏水作用(≥77.24%),有利于在口腔内的黏附;都能耐受1mg/m L的溶菌酶,具有强的存活能力;相比于致病菌S.mutans,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都较弱,不会促进口腔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在与S.mutans共培养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率达到31.04%~54.28%。而利用PCA分析综合选育出一株不仅在口腔内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并且还可以抑制口腔致病菌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发酵乳杆菌B44更加具备防龋潜力;(2)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B44作用变异链球菌前后,观察生物膜质构的变化,进行表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用发酵乳杆菌B44处理后,生物膜的数量明显减少,厚度降低,并且由紧密的岛状结构变稀疏;(3)其次,根据16sRNA设计内参基因,并引入与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合成、耐酸性以及群体效应等相关的目的基因,计算分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胞外多糖形成相关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和果糖基转移酶表达量出现下调,与群体效应相关的ComCDE基因表达量上调,这是由于乳杆菌在作用过程中产生有机酸和过氧化物,使得变异链球菌对环境做出的应激反应能力;另外耐酸基因atp D和agu D表达量降低,表明致病菌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减弱;从基因水平解析发酵乳杆菌B44作用前后,与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和生长出现表观变化的原因;(4)最后,分别提取发酵乳杆菌干预前后发酵液中的蛋白成分,进行搜库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从蛋白组学方面来解析出现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现象的原因。筛选出8类(水解酶、细胞分裂蛋白、细胞表面蛋白、胶原结合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细菌素、信号肽结构域蛋白、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与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和生长相关的蛋白,这些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降低了致病菌的细菌黏附、自身分裂能力、胞外多糖形成能力、与胶原蛋白结合能力以及营养竞争能力,从而解释了发酵乳杆菌抑制S.mutans生物膜形成和生长的其中一个途径。因而,本研究通过体外指标筛选出发酵乳杆菌B44作为待测菌株,表征分析证实B44可以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和细菌生长,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两方面对其起到抑制作用的初步机制进行探究。

桑婷[8](2021)在《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菌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第1章:绪论感染是口腔金属植入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植入物感染最关键的致病因素,进行抗菌涂层开发预防生物膜形成是目前研究热点,方法虽多,仍存在抗菌性不佳、耐药性、细胞毒性、操作复杂等问题,缺乏高效可靠解决方案。抗菌涂层中被动抗菌剂抗菌肽GL13K和主动抗菌剂纳米银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拟将两者结合,构建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双重涂层,以便达到避开劣势,优势互补的效果,形成具有协同抗菌、低耐药性、细胞相容性佳、操作简便等四大优势的抗感染涂层。构建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双重涂层需要协调两者的涂层工艺,然而,抗菌肽与纳米银两者涂层工艺完全不同,难以双重涂层。本研究通过设计将抗菌肽分子结构自组装成正电荷纳米纤维,再与课题组研发的负电荷纳米银静电结合,借助抗菌肽与钛基的共价强吸附作用,使两者同时与碱蚀后钛基形成稳定涂层,以解决难以双重涂层的难点。本研究将构建并研究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对植入物感染常见菌和耐药菌在体外、体内的抗菌性,并研究其细胞相容性,将为植入物相关感染提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第2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表征目的:抗菌涂层中被动抗菌剂抗菌肽GL13K和主动抗菌剂纳米银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拟将两者结合,构建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采用p H 9.8的碱性溶液使抗菌肽GL13K重组分子三维结构自组装成纳米纤维,再将不同浓度比例的纳米银与抗菌肽GL13K在4℃或室温下培养4天以形成纳米银、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涂层溶液,之后将碱蚀后的钛片(e Ti)分别浸没在制备的涂层溶液中,于4℃或室温下培养过夜,以形成纳米银、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体钛基涂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ZP)、圆二色光谱(C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水接触角(WCA)等对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GL13K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结果:(1)TEM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银直径约为2-4 nm,呈球形。DLS结果证实了纳米银粒径的均一性和稳定性。(2)TEM显示GL13K在4℃下自组装成纳米纤维或在室温下自组装成具有聚集纳米球的纳米纤维。CD光谱结果表明,GL13K在4℃和室温下的CD谱完全不同,但其二级结构组成两者类似。(3)TEM显示纳米银主要分布在自组装纳米纤维上和/或聚集的纳米球上。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的CD光谱在4℃和室温下分别与单独GL13K在4℃和室温下的CD光谱相似。(4)XPS能谱及表面元素组成的半定量分析证实了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已成功涂层在e Ti表面,其中Ag含量相对较低,4℃和室温两种合成温度间元素比值未见明显差别。WCA结果显示未涂层的e Ti呈现亲水表面,纳米银涂层后表面亲水性无明显改变,而GL13K或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大大提高了e Ti表面的疏水性,不同温度或不同的纳米银浓度未明显改变e Ti表面亲疏水性。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纳米银尺寸小、粒径分布窄、负电荷、稳定性高;抗菌肽GL13K在碱性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纳米纤维;纳米银与GL13K自组装纳米纤维结合可形成纳米银-GL13K复合物;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已成功涂层在碱蚀钛片表面,涂层方法简单。第3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抗菌性目的: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抗菌性,分析纳米银、抗菌肽GL13K间浓度比例及合成温度对纳米银-抗菌肽GL13K体外抗菌性的影响。方法:体外静态培养口腔生物膜的初期定植菌革兰阳性戈登链球菌(S.gordonii),采用ATP生物发光分析、菌落形成单位分析(CFU)和活/死细菌染色分析,初步评价不同浓度、4℃和室温两种温度下合成的12组纳米银、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静态抗菌性能。根据体外静态抗菌结果,优选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钛植入物的浓度比例和合成温度,在更模拟口腔环境的动态滴流式生物反应器中研究其对S.gordonii的抗菌性能。进一步测试复合涂层对感染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和耐药菌革兰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性。结果:(1)在静态生物膜模型和模拟口腔环境的滴流式生物反应器中,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S.gordonii均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而纳米银或GL13K单独涂层的抗菌活性较弱。(2)不同纳米银浓度或不同涂层温度对抗菌活性无显着影响,从而优选了纳米银、抗菌肽GL13K的浓度、合成温度组合。(3)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耐药菌MRSA具有显着抗菌活性,表现出协同抗菌效果。(4)虽然所有涂层对革兰阴性P.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都较对革兰阳性的MRSA低,但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P.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较纳米银、GL13K单独涂层显着更高。结论: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三种植入物感染常见致病菌S.gordonii、P.aeruginosa、MRSA均表现出显着有效的体外抗菌活性,具有协同抗菌效果,对革兰阳性菌杀菌效果优于对革兰阴性菌。第4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细胞相容性目的: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与6组不同涂层钛片共培养2天、5天,通过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进行黏附和铺展观察,采用CCK-8实验进行细胞增殖定量测定。结果:培养2天和5天时,荧光显微照片显示,e Ti、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GL13K涂层表面h BMSCs均处于健康状态;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组别钛片表面h BMSCs增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不影响h BMSCs的黏附、铺展与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第5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内抗菌性目的: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对MRSA的体内抗菌性。方法:建立大鼠植入物MRSA感染模型,体内感染4天后,通过不同涂层钛片表面活/死细菌染色分析、CFU分析及钛片周围组织的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钛植入物的体内抗菌性。结果:(1)活/死细菌染色结果显示,无涂层e Ti表面细菌多,且几乎都为活菌,纳米银或GL13K单涂层表面可见部分死菌,而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的钛片表面则观察到明显更少的细菌,且多为死菌。(2)CFU分析显示,单一涂层样品表面细菌附着数量较无涂层组降低了4-5倍,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钛片表面较无涂层组降低了约120倍,体内杀菌效率达98.8%,杀菌效果显着(P<0.01)。(3)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组炎症细胞较其他单一涂层组明显减少,并可见部分成纤维细胞生成。结论: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耐药菌MRSA的体内抗菌效果显着,表现出协同抗菌的效果,且具有对抗耐药菌的优势。第6章:结论与展望(1)本研究成功构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并将其涂层于钛表面,体外及模拟口腔环境下,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革兰阳性S.gordonii、MRSA和革兰阴性P.aeruginosa均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显示出协同抗菌效果,而纳米银或GL13K单独涂层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弱;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及纳米银、GL13K单独涂层对革兰阳性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均强于对革兰阴性P.aeruginosa;且各涂层不影响h BMSCs的黏附、铺展与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大鼠体内,纳米银-d GL13K复合涂层对耐药菌MRSA表现出协同抗菌效果,具有对抗耐药菌的优势。(2)本研究构建的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具有协同抗菌、低耐药性、细胞相容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为临床上植入物相关感染的防治提供简便有效方案。(3)本研究需进一步从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的稳定性、耐久性、成骨活性及其协同抗菌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黄永平[9](2021)在《植物乳杆菌CFS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 CICC 6257(Lactobacillus plantarum,Lb.plantarum)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对表面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pidermidis)生物膜(Biofilm,BF)形成的影响,为研发新型抗BF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结晶紫半定量法确定具有稳定抗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植物乳杆菌CFS所需培养时间,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结晶紫半定量法确定CFS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Minimal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BIC)和亚抑菌浓度。2.在S.epidermidis培养中,以加入亚抑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FS为实验组,不加植物乳杆菌CFS为对照组,研究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长曲线、疏水性和自聚性的影响。3.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表面,以加入培养基为空白组,加入S.epidermidis对照组,加入含不同浓度植物乳杆菌CFS的S.epidermidis为实验组,检测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和对成熟BF的清除率,检测S.epidermidis生物膜内细菌的生长动力,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PVC表面生物膜微观结构。[结果]1.培养4h、8h、12h、24h、30h、48h提取的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在12h达峰值(抑制率99%)且与24h、30h、48h无显着差异(P>0.05)。植物乳杆菌CFS对表皮葡萄球菌MIC、MBIC浓度均为50%(v/v),亚抑菌浓度确定为60%MIC(v/v)。2.亚抑菌浓度(60%MIC,v/v)的植物乳杆菌CFS对浮游S.epidermidis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使对数生长期延后明显。60%MIC(v/v)植物乳杆菌CFS使S.epidermidis疏水性和自聚性显着降低(P<0.05)。3.亚抑菌浓度(60%MIC,v/v)的植物乳杆菌CFS对PVC表面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各阶段(6h、12h、24h、30h)均有抑制作用(P<0.05),其抑制率在BF形成早期(6h)最为显着,达90.33%,抑制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4.细菌生长动力实验结果:MIC组与60%MIC组在各时间段相比对照组S.epidermidis生物膜内细菌活力均有显着差异(P<0.05),60%MIC组在培养12h时细菌活力降低最明显。5.植物乳杆菌CFS对成熟的S.epidermidis生物膜有清除作用,其中MIC、2MIC、60%MIC组清除率分别为63.08%、54.02%、35.15%,MIC组的清除率最大(P<0.05)。6.SEM发现:MIC组PVC表面仅见散在单个菌落,S.epidermidis表面不光滑、菌体皱缩和破裂;60%MIC组S.epidermidis生物膜结构立体性、复杂性、细菌数较对照组差,且见较多未完全分离的“大细胞”,但菌体间仍有丝状黏稠物相连。CLSM发现:相比对照组,MIC组在各培养时间未见BF形成,60%MIC组在各培养时间活菌比例均低,除30h外,60%MIC组BF厚度低、结构稀疏。[结论]1.植物乳杆菌CFS可抑制S.epidermisd菌体分裂,影响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完整性与通透性,进而抑制S.epidermidis浮游菌的生长。2.植物乳杆菌CFS可降低S.epidermidis菌体疏水性、自聚性及生物膜内细菌活力,抑制PVC表面S.epidermidis生物膜的形成。3.植物乳杆菌CFS对成熟的S.epidermidis生物膜有一定清除能力,清除率无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余意,王超越,吴正钧,张佳,吴天赐[10](2021)在《四株乳杆菌作为口腔益生菌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不同来源分离得到的4株乳杆菌为实验对象,通过体外试验,对其疏水作用、静电作用、聚集能力、耐溶菌酶能力、自身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和消除口腔致病菌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产生口腔生物膜的能力进行评价,发现4株乳杆菌都具有较高的自聚集能力(37.67%~60.89%)和S.mutans共聚的作用,其中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B6、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B44、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LC2W和Lactiplantiacillus plantarum ST-III共聚集能力分别可达到63.47%、46.42%、60.5%和61.51%;并且4株乳杆菌都具有一定的静电作用(≥15.86%)和疏水作用(≥77.24%),有利于在口腔内的黏附;都能耐受1 mg/mL的溶菌酶,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相比于致病菌S.mutans,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都较弱,不会促进口腔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在与S.mutans共培养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S.mutans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率达到31.04%~54.28%。综合而言,4株乳杆菌都具备一定的预防龋病的潜力。

二、口腔常见致病菌的表面疏水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常见致病菌的表面疏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抗菌肽KR-1的设计、筛选及抗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细胞株
        1.1.2 实验药物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抗菌肽的设计
        1.2.2 抗菌肽的筛选
        1.2.2. 1 细菌培养及细胞培养
        1.2.2. 2 抗菌活性评价
        1.2.2. 3 生物相容性评价
        1.2.3 目标抗菌肽对S.mutans生物膜的作用
        1.2.4 目标抗菌肽对其他口腔链球菌的作用
        1.2.4. 1 抗菌活性评价
        1.2.4. 2 杀菌-时效评价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抗菌肽的设计
    2.2 目标抗菌肽的筛选
        2.2.1 KR-1具有比KR-2相对较强的抗菌活性
        2.2.2 KR-1具有比KR-2相对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2.3 KR-1对S.mutans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抑制与清除作用
    2.4 KR-1对其他口腔链球菌也具有抗菌活性
3 讨论

(2)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醚醚酮抗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PEEK相关抗菌性能
        1.1.2 PEEK抗菌改性
        1.1.3 PEEK复合物抗菌改性
    1.2 研究现状
第2章 Zn O/GO改性聚醚醚酮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2 样品理化性能检测
        2.3.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扫描电镜
        2.4.2 原子力显微镜
        2.4.3 拉曼光谱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4.5 水接触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安全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细胞黏附实验
        3.3.3 CCK-8 检测细胞增殖
        3.3.4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细胞黏附实验
        3.4.2 CCK-8 检测细胞增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外抗菌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菌菌株的培养
        4.3.2 不同样品对牙周致病菌的抑菌环检测
        4.3.3 不同样品表面单一菌种生物膜的形成
        4.3.4 蛋白质吸附实验
        4.3.5 不同样品表面单一菌种生物膜细菌代谢活性
        4.3.6 单一菌种生物膜SEM观察
        4.3.7 不同样品表面单一菌种生物膜CFU计数
        4.3.8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抑菌环检测
        4.4.2 材料表面蛋白质吸附与单菌种生物膜生物代谢活性
        4.4.3 单菌种生物膜扫描电镜观察
        4.4.4 单菌种生物膜CFU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致刺参腐皮综合征溶藻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刺参腐皮综合征研究进展
        1.1.1 刺参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价值
        1.1.2 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病症状及病因分析
        1.1.3 刺参免疫防御机制
        1.1.4 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防治概况
    1.2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1.2.1 IgY的发展历程
        1.2.2 IgY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2.3 IgY的作用机制
        1.2.4 IgY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AP-1 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动物
        2.2.2 仪器设备
        2.2.3 引物合成
        2.2.4 实验试剂
        2.2.5 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观察
        2.3.2 人工回接感染试验
        2.3.3 16S rRNA及生理生化鉴定
        2.3.4 致病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3.5 药敏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病原菌的分离及形态观察
        2.4.2 人工回接感染试验
        2.4.3 16S rRNA及生理生化鉴定
        2.4.4 致病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4.5 药敏实验结果
    2.5 讨论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抗溶藻弧菌特异性IgY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动物
        3.2.2 仪器设备
        3.2.3 实验试剂
        3.2.4 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疫苗的制备
        3.3.2 蛋鸡的免疫
        3.3.3 IgY的提取纯化
        3.3.4 IgY纯化效果的检测
        3.3.5 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Y的效价
        3.3.6 IgY含量的测定
        3.3.7 IgY与其他水产常见致病菌的结合活性
    3.4 实验结果
        3.4.1 BCA法测定提纯各阶段的蛋白质浓度
        3.4.2 IgY纯化效果的检测
        3.4.3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
        3.4.4 抗溶藻弧菌特异性IgY的效价检测
        3.4.5 WSF中总IgY及特异性IgY含量的测定
        3.4.6 IgY与其他水产常见致病菌的结合活性
    3.5 讨论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特异性IgY对溶藻弧菌的体外作用及感染刺参的保护效果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动物
        4.2.2 仪器设备
        4.2.3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IgY与病原菌结合情况的观察
        4.3.2 IgY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生长试验
        4.3.3 IgY对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4.3.4 IgY对病原菌内部结构的影响
        4.3.5 IgY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4.3.6 IgY对病原菌疏水性的影响
        4.3.7 注射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3.8 浸浴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3.9 刺参浸浴不同浓度IgY 的体腔液中总IgY 的检测
        4.3.10 刺参体腔液中不同时间的特异性IgY浓度的检测
        4.3.11 免疫荧光检测刺参呼吸树内IgY的分布
    4.4 实验结果
        4.4.1 免疫荧光
        4.4.2 透射电镜
        4.4.3 IgY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4.4.4 IgY对细菌活性的影响
        4.4.5 IgY对病原菌内部结构的影响
        4.4.6 IgY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4.4.7 IgY对病原菌疏水性的影响
        4.4.8 注射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4.9 浸浴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4.10 刺参浸浴不同浓度IgY的体腔液中总IgY浓度变化
        4.4.11 刺参体腔液中不同时间的特异性IgY浓度变化
        4.4.12 IgY在刺参呼吸树的分布情况
    4.5 讨论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生漆酚及其衍生物在牙本质粘接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多酚类天然植物单体在牙本质粘接体系中的应用
        1.1.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1.1.2 原花青素
        1.1.3 姜黄素
        1.1.4 单宁
        1.1.5 腰果酚
    1.2 影响牙本质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因素
        1.2.1 牙本质结构
        1.2.2 牙本质胶原交联作用
        1.2.3 提高粘接系统的疏水性
    1.3 漆酚的应用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生漆酚对脱矿牙本质胶原交联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牙本质的处理及改性液的配制
        2.2.2 漆酚对脱矿牙本质胶原交联实验
        2.2.3 耐酶解性测试
        2.2.4 抗菌活性
        2.2.5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FTIR
        2.3.2 TGA
        2.3.3 接触角
        2.3.4 表面硬度
        2.3.5 膨胀率
        2.3.6 质量损失率
        2.3.7 羟脯氨酸释放
        2.3.8 扫描电镜(SEM)测试
        2.3.9 抗菌测试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漆酚预处理剂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预处理剂的配制
        3.2.2 转化率(DC)测试
        3.2.3 接触角测试
        3.2.4 微拉伸强度测试(μTBS)
        3.2.5 老化实验
        3.2.6 漆酚预处理剂的抗菌活性
        3.2.6.1 牙本质样本的制备
        3.2.6.2 细菌培养和生物膜制备
        3.2.6.3 MTT法抗菌评价
        3.2.6.4 扫描电镜
        3.2.7 细胞毒性试验及细胞活/死染色实验
        3.2.8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DC
        3.3.2 接触角测试
        3.3.3 微拉伸强度测试
        3.3.4 扫描电镜测试
        3.3.5 纳米渗漏
        3.3.6 MTT抗菌活性实验
        3.3.7 SEM
        3.3.8 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活死染色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漆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耐水解性在牙本质粘接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漆酚衍生物的合成
        4.2.2 漆酚衍生物表征
        4.2.3 差失量热稳定性测试(DCS)
        4.2.4 新型粘接剂的合成
        4.2.5 转化率
        4.2.6 接触角测试
        4.2.7 吸水/溶解值
        4.2.8 微拉伸测试
        4.2.9 老化实验
        4.2.10 细胞毒性实验及细胞活/死染色
        4.2.11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4.3.2 核磁共振氢谱
        4.3.3 热稳定性实验
        4.3.4 转化率
        4.3.5 接触角测试
        4.3.6 吸水/溶解值测定
        4.3.7 微拉伸强度
        4.3.8 SEM
        4.3.9 纳米渗漏实验
        4.3.10 细胞毒性试验和细胞活/死荧光染色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乳酸菌SQ0048菌株黏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 乳酸菌益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
        1.2.1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1.2.2 抑制病原菌的黏附
        1.2.3 维持生殖道/肠道菌群平衡
        1.2.4 增强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1.2.5 调节免疫功能
    2 乳酸菌黏附性的研究进展
        2.1 乳酸菌的黏附作用及其机制
        2.2 影响乳酸菌黏附的因素
        2.2.1 酸碱度
        2.2.2 离子浓度
        2.2.3 温度
        2.3 乳酸菌黏附性的评价方法
        2.3.1 直接测定法
        2.3.2 间接测定法
    3 转录组学/RNA-seq技术在乳酸菌研究中的应用
        3.1 RNA-seq技术在乳酸菌益生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3.2 RNA-seq技术在乳酸菌抑菌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4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4.1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主要信号分子的研究概况
        4.1.1 转运蛋白sec62的研究概况
        4.1.2 热休克家族的研究概况
        4.2 内质网相关蛋白的降解途径研究
        4.3 蛋白质错误折叠引发的疾病
    5 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中应用
    6 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SQ0048菌株的黏附作用及其拮抗致病菌黏附作用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菌株及来源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高黏附性乳酸菌的筛选
        2.1.1 乳酸菌的培养及菌落计数
        2.1.2 BVECs的培养
        2.1.3 不同pH条件下两株乳酸菌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1.4 不同pH条件下两株乳酸菌自凝集能力的测定
        2.1.5 不同pH条件下两株乳酸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2.1.6 两株乳酸菌对BVECs的黏附作用研究
        2.2 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析
        2.2.1 SQ0048菌株对BVECs活力的影响
        2.2.2 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试验
        2.3 致病菌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析
        2.3.1 致病菌的培养及菌落计数
        2.3.2 致病菌对BVECs活力的影响
        2.3.3 致病菌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试验
        2.4 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黏附BVECS的研究
        2.4.1 SQ0048菌株对致病菌黏附BVECs的排除试验
        2.4.2 SQ0048菌株与致病菌黏附BVECs的竞争性试验
        2.4.3 SQ0048菌株对致病菌黏附BVECs的置换试验
        2.4.4 SQ0048菌株对致病菌黏附BVECs活力的影响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高黏附性乳酸菌的筛选结果
        4.1.1 两株乳酸菌菌落计数结果
        4.1.2 BVECs的培养结果
        4.1.3 不同pH条件下两株乳酸菌表面疏水性作用结果
        4.1.4 不同pH条件下两株乳酸菌自凝集能力的结果
        4.1.5 不同pH条件下两株乳酸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结果
        4.1.6 两株乳酸菌对BVECs黏附作用的结果
        4.2 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测定结果
        4.2.1 SQ0048菌株对BVECs活力影响的结果
        4.2.2 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量效关系测定结果
        4.2.3 SQ0048菌株黏附BVECs的时效关系测定结果
        4.3 致病菌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测定结果
        4.3.1 致病菌菌落计数结果
        4.3.2 致病菌对BVECs活力影响的结果
        4.3.3 大肠杆菌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测定结果
        4.3.4 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BVECs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测定结果
        4.4 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黏附BVECS的研究结果
        4.4.1 SQ0048菌株拮抗大肠杆菌黏附BVECs的研究结果
        4.4.2 SQ0048菌株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BVECs的研究结果
        4.4.3 SQ0048菌株对致病菌黏附BVECs活力影响的结果
    5 讨论
        5.1 高黏附性乳酸菌的筛选
        5.2 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黏附BVECS的作用
    6 小结
第三章 SQ0048菌株作用奶牛阴道上皮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菌株及来源
        1.2 试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测序样本的采集
        2.1.1 SQ0048菌株的培养
        2.1.2 BVECs的培养
        2.1.3 测序样本分组试验设计
        2.1.4 测序样本的制备
        2.2 测序样本总RNA提取及纯化鉴定
        2.3 样本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2.4 测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4.1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流程
        2.4.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2.4.3 参考基因组比对
        2.4.4 基因总体表达水平分析
        2.4.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4.6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性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2.5.1 细胞总RNA的提取
        2.5.2 cDNA的制备
        2.5.3 RT-qPCR试验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测序数据质控评估结果
        4.2 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结果
        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结果
        4.4 GO富集性分析结果
        4.5 KEGG富集性分析
        4.6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章 SQ0048菌株黏附奶牛阴道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质粒及菌株来源
        1.2 试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BVECS的培养
        2.2 SQ0048菌株对BVECS中Sec62及HSP90AA1表达的影响
        2.2.1 分组试验设计
        2.2.2 SQ0048菌株对BVECs中Sec62表达的影响
        2.2.3 SQ0048菌株对BVECs中HSP90AA1表达的影响
        2.3 SQ0048菌株对Sec62沉默的BVECS中HSP90AA1表达的影响
        2.3.1 Sec62沉默BVECs的构建与鉴定
        2.3.2 SQ0048菌株对Sec62沉默的BVECs中HSP90AA1表达的影响
        2.4 SQ0048菌株及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黏附作用的影响
        2.4.1 HSP90AA1-KD BVECs的构建与鉴定
        2.4.2 SQ0048菌株及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黏附作用的研究
        2.5 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黏附HSP90AA1-KD BVECS的研究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SQ0048菌株对BVECS中Sec62和HSP90AA1表达影响的结果
        4.1.1 SQ0048菌株对BVECs中Sec62表达影响的结果
        4.1.2 SQ0048菌株对BVECs中HSP90AA1表达影响的结果
        4.2 SQ0048菌株对Sec62沉默的BVECS中HSP90AA1表达影响的结果
        4.2.1 Sec62沉默BVECs的鉴定结果
        4.2.2 SQ0048菌株对Sec62沉默的BVECs中HSP90AA1表达影响的结果
        4.3 SQ0048菌株及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黏附作用影响的结果
        4.3.1 HSP90AA1-KD BVECs的构建与鉴定结果
        4.3.2 SQ0048菌株及致病菌对HSP90AA1-KD BVECs黏附作用的研究结果
        4.4 SQ0048菌株拮抗致病菌黏附HSP90AA1-KD BVECS的研究结果
        4.4.1 SQ0048菌株拮抗大肠杆菌黏附HSP90AA1-KD BVECs的研究结果
        4.4.2 SQ0048菌株拮抗金葡球菌黏附HSP90AA1-KD BVECs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rfaC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蓝光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1.1.1 沙门氏菌的系谱及生理生化性质
        1.1.2 沙门氏菌的污染与致病性
    1.2 蓝光杀菌
        1.2.1 目前杀菌技术
        1.2.2 蓝光辐照杀菌
        1.2.3 蓝光杀菌机理
    1.3 脂质
        1.3.1 脂多糖
        1.3.2 磷脂
        1.3.3 脂肪酸及GC-MS
    1.4 基于Red重组的敲除方法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质粒、引物
        2.1.2 试剂、试剂盒与工具酶
        2.1.3 分子操作培养条件
    2.2 蓝光辐照下S.Typhimurium SL1344 的特性测定
        2.2.1 蓝光辐照下S.Typhimurium SL1344 的致死曲线
        2.2.2 蓝光下 S. Typhimurium SL1344 的 O_2~-测定
        2.2.3 蓝光下S.Typhimurium SL1344 的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2.4 蓝光下S.Typhimurium SL1344的K~+的测定
    2.3 分子生物学操作
        2.3.1 细菌基因组及质粒DNA提取
        2.3.2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3.3 PCR产物及质粒的酶切连接
        2.3.4 rfaC基因敲除片段的构建
        2.3.5 沙门氏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2.3.6 rfaC敲除菌株的验证及抗性标记去除
        2.3.7 突变菌株的回补构建
    2.4 LPS分子的提取及鉴定
        2.4.1 沙门氏菌野生型、突变株及回补型菌株LPS分子的提取
        2.4.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3 SDS-PAGE 染色法
    2.5 S.Typhimurium SL1344 生长曲线绘制
    2.6 S.Typhimurium SL1344 的疏水性
    2.7 S.Typhimurium SL1344 的脂肪酸提取及GC-MS
    2.8 S.Typhimurium SL1344 的外膜渗透性
    2.9 S.Typhimurium SL1344 的脂质提取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S.Typhimurium SL1344 蓝光敏感性
        3.1.1 蓝光辐照下S.Typhimurium SL1344 致死曲线的测定
        3.1.2 蓝光辐照下S.Typhimurium SL1344 的总抗氧化能力
        3.1.3 蓝光辐照下S.Typhimurium SL1344 胞内O_2~-含量
        3.1.4 蓝光辐照下S.Typhimurium SL1344 胞外K~+
    3.2 S.Typhimurium的 rfaC突变株确证及细胞特性变化
        3.2.1 LPS结构突变株SL1344ΔrfaC的构建
        3.2.2 突变株SL1344ΔrfaC的 LPS结构分析
        3.2.3 突变株的生长曲线绘制
        3.2.4 SL1344及SL1344ΔrfaC疏水性分析
        3.2.5 SL1344及SL1344ΔrfaC细胞外膜渗透性分析
        3.2.6 SL1344及SL1344ΔrfaC脂肪酸分析
    3.3 蓝光敏感性差异比较
        3.3.1 蓝光辐照下SL1344及SL1344ΔrfaC致死曲线
        3.3.2 蓝光辐照下SL1344及SL1344ΔrfaC外膜渗透性
        3.3.3 SL1344及SL1344ΔrfaC脂质组的比较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发酵乳杆菌B44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龋齿与龈上生物膜
        1.2.1 龋齿与口腔微生物群
        1.2.2 龋齿与口腔生物膜
        1.2.3 龋病的微生物病原学
        1.2.4 龋病的防治
    1.3 变异链球菌的毒力因子
    1.4 益生菌
        1.4.1 益生菌的定义
        1.4.2 益生菌在临床上的应用
        1.4.3 益生菌在口腔中作用的假定机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乳杆菌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供试菌株
        2.1.2 所用培养基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具有抑制作用乳杆菌的初筛
        2.2.1.1 乳酸杆菌菌落形态和电镜观察
        2.2.1.2 不同乳杆菌菌体的制备
        2.2.1.3 乳杆菌与变异链球菌的拮抗作用
        2.2.1.4 乳杆菌产酸性评价
        2.2.1.5 不同乳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和酸碱电荷的测定
        2.2.1.6 不同乳杆菌自聚集能力和共聚能力的测定
        2.2.1.7 不同乳酸杆菌对溶菌酶的耐受性
        2.2.1.8 不同乳酸杆菌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2.2.1.9 不同乳酸杆菌发酵上清对变异链球菌粘附性和生物膜的消除作用
        2.2.1.10 不同乳酸杆菌发酵上清对变异链球菌生长的影响
        2.2.1.11 统计学分析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菌落形态和电镜观察结果
        2.2.2.2 不同乳杆菌与变异链球菌的拮抗作用
        2.2.2.3 不同乳杆菌产酸能力
        2.2.2.4 不同乳酸杆菌表面疏水性和酸碱电荷的测定
        2.2.2.5 不同乳杆菌自聚集能力和共聚集能力的测定
        2.2.2.6 不同乳酸杆菌对溶菌酶的耐受性
        2.2.2.7 不同乳杆菌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2.2.2.8 不同乳杆菌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消除作用和黏附性的影响
        2.2.2.9 不同乳酸杆菌发酵上清对变异链球菌生长的影响
        2.2.2.10 PCA 主成分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乳杆菌B44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供试菌株
        3.1.2 所用培养基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发酵乳杆菌B44的培养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2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培养
        3.2.3 发酵乳杆菌B44 对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3.2.4 发酵乳杆菌B44 对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
        3.2.5 发酵乳杆菌B44 对生物膜中活死细菌的影响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发酵乳杆菌B44 生长曲线测定
        3.3.2 发酵乳杆菌B44 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3.3.3 发酵乳杆菌B44对变异链球菌产生的胞外多糖的影响
        3.3.4 发酵乳杆菌B44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中活死细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酵乳杆菌B44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蛋白组学和相关基因的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供试菌株
        4.1.2 所用培养基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发酵乳杆菌B44 对变异链球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2.1.1 变异链球菌CGMCC 12499的16s RNA测序
        4.2.1.2 变异链球菌细菌总RNA的提取
        4.2.1.3 变异链球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4.2.2 蛋白质组学分析
        4.2.2.1 蛋白提取和样本稀释
        4.2.2.2 BCA蛋白浓度测定
        4.2.2.3 丙酮沉淀
        4.2.2.4 蛋白重溶&还原&烷基化
        4.2.2.5 蛋白酶解
        4.2.2.6 去除SDC
        4.2.2.7 多肽脱盐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mutansCGMCC 12499的16sRNA测序
        4.3.2 内参基因的设计
        4.3.3 与变异链球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4.3.4 蛋白浓度及样品完整性
        4.3.5 酶切效率
        4.3.6 差异蛋白的筛选
        4.3.7 火山图分析
        4.3.8 层次聚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本研究受资助的项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菌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钛植入物感染研究现状
        1.2.1 钛植入物表面抗感染研究现状
        1.2.2 钛表面抗菌肽涂层研究现状
        1.2.3 钛表面纳米银涂层研究现状
    1.3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
    1.4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及前景
第2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纳米银的制备及表征
        2.2.3 抗菌肽GL13K自组装纳米纤维的形成及表征
        2.2.4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的形成及表征
        2.2.5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表征
    2.3 实验结果
        2.3.1 纳米银的表征
        2.3.2 抗菌肽GL13K的表征
        2.3.3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的表征
        2.3.4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的表征
    2.4 讨论
        2.4.1 纳米银的合成
        2.4.2 抗菌肽GL13K的自组装
        2.4.3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
        2.4.4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
    2.5 小结
第3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抗菌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性研究初探
        3.2.3 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的抗菌性研究
        3.2.4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阴性菌及耐药菌的抗菌性研究
        3.2.5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性研究结果
        3.3.2 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的抗菌性研究结果
        3.3.3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阴性菌及耐药菌的抗菌性研究结果
    3.4 讨论
        3.4.1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性
        3.4.2 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的抗菌性
        3.4.3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阴性菌及耐药菌的抗菌性
        3.4.4 协同抗菌机制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细胞相容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
        4.2.3 细胞黏附和铺展的观察
        4.2.4 细胞增殖的定量测定
        4.2.5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内抗菌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2 细菌培养
        5.2.3 大鼠体内植入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5.2.4 抗菌活性的体内评价
        5.2.5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活/死细菌染色
        5.3.2 菌落形成单位计数
        5.3.3 组织切片HE染色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及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钛植入物表面抗菌涂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植物乳杆菌CFS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材料
        1 实验菌株
        2 生物材料
        3 主要材料和试剂
        4 主要仪器设备
    方法
        1 主要溶液的配制
        2 菌株的活化和植物乳杆菌CFS的制备
        3 植物乳杆菌CFS抗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实验
        3.1 不同培养时间植物乳杆菌CFS抗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能力
        3.2 植物乳杆菌CFS最低抑菌、抑制生物膜浓度的测定
        3.3 亚抑菌浓度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长曲线的影响
        3.4 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物膜清除率试验
        4 植物乳杆菌CFS对表皮葡萄球菌特性的影响
        4.1 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疏水性的影响
        4.2 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自聚性的影响
        5 植物乳杆菌CFS对生物膜内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动力的影响
        6 扫描电镜观察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微观结构
        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厚度及结构
        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植物乳杆菌CFS抗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实验
        1.1 不同培养时间植物乳杆菌CFS抗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能力
        1.2 植物乳杆菌CFS最低抑菌、抑制生物膜浓度的测定
        1.3 亚抑菌浓度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长曲线的影响
        1.4 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5 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生物膜清除率
    2 植物乳杆菌CFS对表皮葡萄球菌特性的影响
        2.1 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疏水性的影响
        2.2 植物乳杆菌CFS对S.epidermidis自聚性的影响
    3 植物乳杆菌CFS对生物膜内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动力的影响
    4 扫描电镜观察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微观结构
    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厚度及结构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杆菌属在抗细菌生物膜相关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四株乳杆菌作为口腔益生菌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乳杆菌菌落形态和电镜观察
        1.2.2 不同乳杆菌菌体的制备
        1.2.3 不同乳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和酸碱电荷的测定
        1.2.4 不同乳杆菌自聚集能力和共聚能力的测定
        1.2.5 不同乳杆菌对溶菌酶的耐受性
        1.2.6 不同乳杆菌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1.2.7 不同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对S.mutans黏附性和生物膜消除作用的测定
        1.2.8 不同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对S.mutans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落形态和电镜观察结果
    2.2 不同乳杆菌表面疏水性和酸碱电荷的测定
    2.3 不同乳杆菌自聚集能力和共聚集能力的测定
    2.4 不同乳杆菌对溶菌酶的耐受性
    2.5 不同乳杆菌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测定
    2.6 不同乳杆菌对S.mutans生物膜的消除作用和黏附性的影响
    2.7 不同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对S.mutans生长的影响
3 结论

四、口腔常见致病菌的表面疏水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抗菌肽KR-1的设计、筛选及抗菌活性评价[J]. 何佳宁,梁东生,梁悦娥,左诗雅,赵望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1(06)
  • [2]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醚醚酮抗菌性能的研究[D]. 杨诗卉. 吉林大学, 2021
  • [3]致刺参腐皮综合征溶藻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 冯丽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生漆酚及其衍生物在牙本质粘接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 赵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5]乳酸菌SQ0048菌株黏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牛春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6]rfaC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蓝光敏感性的影响研究[D]. 张秀娟. 江南大学, 2021(01)
  • [7]发酵乳杆菌B44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 余意.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8]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菌效果的研究[D]. 桑婷. 南昌大学, 2021(01)
  • [9]植物乳杆菌CFS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D]. 黄永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10]四株乳杆菌作为口腔益生菌的特性研究[J]. 余意,王超越,吴正钧,张佳,吴天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15)

标签:;  ;  ;  ;  ;  

常见口腔病原体的表面疏水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