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れる”、“られる”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れる”、“られる”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一、“れる”、“られる”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君[1](2021)在《《津田梅子》(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翻译文本是日本作家大庭美奈子所创作的传记文学作品《津田梅子》。该书于一九九三年六月由朝日新闻社出版,并于二〇一九年再版。书中大量引用津田梅子的私人信件,基于历史视角,结合主人公津田梅子以及叙述者“我”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日本第一代女留学生津田梅子心怀梦想、奋斗不息的人生画卷。津田梅子是日本首批赴美女留学生,是日本近代的着名教育家,她创办了日本第一所私立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女子英学塾(今津田塾大学),是日本女性教育的先驱。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章节标题简洁明了,各章内容充实丰富。本报告基于前三章的翻译成果写成,其中涉及大量与日本历史和文化有关的信息,具有极强的历史性;与此同时,内容方面文笔优秀,感情真挚,作者又严于求证,评论得当,从而使作品具备了很强的文学性和客观性。综上,《津田梅子》是一部兼具历史性、文学性和客观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是非常理想的翻译文本。基于《津田梅子》的文本特点,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指导,特别是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关联翻译法。语义翻译强调忠于原文;交际翻译强调对等的交际效果,关联翻译法从词汇、语法、文本三个角度对紧贴翻译进行论述,具体到《津田梅子》的翻译实践可归为六种翻译技巧,它们对翻译实践的进行有重要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从翻译文本的选择开始,介绍主人公津田梅子,作者大庭美奈子,以及《津田梅子》的创作背景和文本特点;分析选择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原因并对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关联翻译法和翻译技巧进行简单说明;第二章:基于《津田梅子》的文本特点,从历史性内容的翻译,客观性内容的翻译,文学性内容的翻译和译文的修正着手,基于翻译实例,结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对历史文化词语的翻译,侯文的翻译,客观被动句的翻译,客观陈述句的翻译,章节名的翻译,长句的翻译和译文的修正进行详细分析;第三章:《津田梅子》翻译实践总结与翻译心得。《津田梅子》的翻译实践,不仅是对翻译能力的一种锻炼,在翻译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和奋斗精神,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译者的综合素质。

马婷婷[2](2021)在《《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1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举行。会议中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等学校体制改革面临的迫切任务。为响应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用的文本是《大学IR标准指标集》。大学IR(Institutional Research)(制度研究)是指为了改善大学的经营、支援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所进行的收集、分析校内数据、制定改善措施、实行验证措施等广泛的活动。本书由玉川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由关东地区IR研究会的20名成员共同编着而成。本书详细介绍说明了139个大学IR的指标或指标群,通过对教学、财务、研究和经营的相关指标进行解说,并举例介绍了指标的应用和计算方法。本书对日本高校改革各项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译者希望通过对本书的翻译实践,能够对国内的大学各个方面的改革有所借鉴和参考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参考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对等来指导翻译实践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同时要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本次翻译实践,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加译、减译、意译、借译等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文本的动态对等的最优化。从理论、方法到具体实践,一步步体验翻译的过程,解决遇到的翻译问题。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首先介绍了文本的作者以及教学IR的内容,文本的特点。在简单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之后,以其相关理论及原则为基准,运用各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去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句子、篇章翻译的各种问题,并展开分析。翻译词汇部分非常考察译者的严谨性,要注意查阅好资料,以防出现中日表达不对应的情况。在句子翻译中,要注意句子逻辑关系、前后文的联系,注意中日文句子表达方式的不同。通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体会各种翻译方法在具体的事例中带来的不同翻译结果。用符合译文本身的语法构造,尽最大可能让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达到相似的理解。这对译者来说是翻译中最大的困难,也是最检验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的途径。

李谷雨[3](2021)在《《察言观色的大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对人类的社会活动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日本脑科学家中野信子写作的《察言观色的大脑》一书颇有新意。作者从脑科学视角来解读人们“察言观色”发生的机制。该书写作语言风格平实,条理清晰,新观点很多。根据文本内容可以判断该文本属于信息型兼呼唤型文本。翻译此书时,笔者发现:原作者文化底蕴深厚,使用了许多中日同形近义词,这些词往往是由于基本义的差异、词义范围的差异、褒贬色彩的差异,导致存在微妙的语感差别;其次文中出现了大量的言说类引用和思考类引用;此外,由于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加之日语含蓄的特点,原文语段内句子的衔接处理比较隐晦。由上述特点可知,此次翻译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向译文读者传递完整的信息,因此笔者采用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存在基本义差异的同形近义词,笔者根据词典判断其基本义,然后挑选汉语中基本义一致且符合汉语习表达习惯的词汇进行翻译,对于词义范围有差异的同形近义词,笔者结合语用判断该词是在日语中范围更大,还是在汉语中范围更大,若在汉语中范围更大则可考虑照搬翻译,但前提是该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若该词在日语中范围更大,则需要寻找对应范围的词汇进行翻译,对于褒贬色彩存在差异的同形词,笔者通过意译进行翻译;对于引用表达的翻译,主要把直接引语转为间接引语;对于衔接的处理,笔者还原了指称代词所指内容,增补了省略信息,在译文中外显了原文的连接手法。

刘安琪[4](2021)在《《交谈的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地紧密,我们也相应的处于不同的关系网之中。但无论什么关系网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提高效率,加强感情。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人类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对话能力,交谈成为当今热门话题。译者以日本着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所着的启发类书籍《交谈的人》为对象,进行了翻译实践。作者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人生中的烦恼、困惑进行分析。亲与子,男与女,日本人与外国人,疾病与治愈,梦想与现实等,对处于这些关系中的人们的困惑,通过直达心灵的对话,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一些建议。该书启发性强,又具有实用性,满足了很多读者的需要,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以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理论为基础进行翻译分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选材背景、文本特点及翻译意义;二、记录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理论依据和具体翻译流程;三、案例分析。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翻译技巧及解决策略;四、翻译实践总结。包括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次翻译实践,译者收获颇多。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交谈的重要性,深受启发,同时也掌握了此类书籍的翻译技巧。希望通过本次实践为相关类型书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璐[5](2021)在《《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面向领导群体的《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一书。该书作者结合自身数十年间向各类企业领导者提供咨询指导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破坏型领导”这一全新概念,指出领导者应打破以往的刻板观念,勇于以“愚者”的姿态推动企业发展。领导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从全新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领导力。本次翻译实践选择的文本从体裁上来看属于议论文,从文本类型上来看兼具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的特征。作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运用客观且通俗的语言提出了自己对于领导者的期待和建议。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对“词汇的翻译”“直接引用句的翻译”“语篇衔接的处理”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调整或重构词汇、语句、衔接关系以使译文文本产生与源语文本相似的效果。首先,笔者对翻译中的词义变通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源语文本的上下文语境,对同一词汇进行了不同的引申处理,以贴近原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其次,笔者将直接引用句根据内容分为话语和心理两方面进行讨论,力求打破原文结构和词句的束缚,再现出交际目的及人物内心感受。最后,笔者通过分析原文语篇的衔接方式,重新梳理句间关联,重新构建符合译入语表述习惯的衔接方式,避免译文出现逻辑混乱问题。

张冰[6](2021)在《丝绸之路视阈下《敦煌物语》中“敦煌”“日本”及“他者”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在日本,丝绸之路充满着冒险色彩,极具吸引力。自日本近代以来,不仅是创作丝绸之路作品的文艺家,普通的民众也对丝绸之路极其向往。其中,敦煌这一丝绸之路上的绿洲重镇引起了日本人极大的兴趣,不少日本人前往敦煌旅行。因此可以说敦煌是日本人丝绸之路情结的焦点,而探究这一情结的起点以及敦煌情结的表现与本质就成为了撰写本论文的契机。本论文采用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改变以往以作品论为主的《敦煌物语》研究,力求研究领域的拓展与视角的深化。即在丝绸之路视阈下,立足于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综合运用东方学与跨文化形象学的方法论,进行文学文本之间、史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以及文学文本与日本近代整体文化话语体系之间三个层面的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敦煌物语》中的“敦煌形象”“日本形象”与“他者形象”。不仅探究日本近代敦煌认知的变迁,也在丝绸之路视阈下考察近代日本主体性建构的形态与方法。本论文有利于推进松冈让易被忽略的代表作《敦煌物语》的研究,同时在丝绸之路视阈下,通过对《敦煌物语》这一日本近代主体性建构起点的考察,也有利于促进日本丝绸之路文学研究的发展。另外,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了解他者的丝绸之路认知,因而对《敦煌物语》的考察,就成为其中的一环,从而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参考与借鉴。本论文主要有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序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先行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一章聚焦《敦煌物语》中的“敦煌”形象,在语言外部的社会实践(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经历)与语言内部的建构两个层面,比较研究《敦煌物语》与井上靖的《敦煌》两部作品。从本体论来看,《敦煌物语》中的“敦煌”呈现出“狭小但却丰富,因而也是文化古战场”的形象特征。从认识论来看,《敦煌物语》中的“敦煌”又呈现出战时“善”“恶”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从整体来看,与《敦煌》中“浪漫敦煌”不同,《敦煌物语》中的“敦煌”是实证的知识性所支撑的历史“敦煌”。这一近代日本文学中最初的敦煌形象,与战后井上靖的《敦煌》一道,极大地影响了近代日本的“敦煌”认知,并不断塑造与重构近代日本的“敦煌”认知。第二章通过对文学文本《敦煌物语》与历史文本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探险》的比较研究,考察日本大谷探险队的史实人物橘瑞超与虚构人物立花,在史实与虚构的差异中探究《敦煌物语》中的日本形象。《敦煌物语》中的日本形象由自我形象与对外形象两部分构成。通过橘瑞超与立花的比较研究,可见出勇敢而新兴的日本自我形象,而日本的对外形象则是守护亚洲、与西方竞争对抗的亚洲领导者的形象。这些日本形象,一直存在于《敦煌物语》的三个版本中,其中虽然经历了二战,但却贯穿于日本近代化的整个过程。第三章,通过比较研究分别于二战中和二战后创作的三个版本的《敦煌物语》,探究小说中的“中国”与“西方”这两个之于日本而言的他者形象的建构变化。其中,中国形象因受到敦煌热潮、中日关系的改善以及大众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由丑恶愚昧的负面形象转变为正面的中国形象。西方形象则由于战争等因素,由文明绅士的国家形象转变为日本在中亚的竞争对手形象。同时,小说中也呈现出作为日本的样板与恩人的西方形象,从而使得小说中的西方形象具有了内在的复杂性。终章归纳了本论文的结论。松冈让的《敦煌物语》作为日本近代文学中第一部敦煌题材作品,其中建构的“敦煌”“日本”以及作为他者的“中国”“西方”,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丝路认知的同时,更成为了日本近代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一部分。本论文对敦煌形象与日本形象进行横向的静态考察,旨在揭示不受时代变迁影响的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变要素。与此相对,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的他者形象的纵向考察,厘清日本近代化的变迁过程。可以说,横向的稳定性与纵向的流变性共同构成了近代日本发展史的根本特征。换言之,面对在原有华夷秩序崩溃下而逐渐衰弱的中国,近代日本试图向大陆扩张,进而成为亚洲的中心、亚洲的领导者,并与西方对抗竞争,这是“近代日本”的不变性;同时,以战争为界限,日本在对华与对西方关系中出现了不同的策略性变化。这一近代日本的发展路径,起源于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伴随着丝绸之路认知以及主体性的建构,一直延续至今。

王丹[7](2020)在《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Lakoff and Johnson(1980)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特殊技巧,更是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思考以及行动之中。其后学界开始热衷于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近年,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不同语言中的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汉语中的对比研究,日汉动物隐喻相关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在动物隐喻相关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大量收集了日汉语中用动物名表示人的隐喻例,对这些隐喻现象做一个全面的考察分析。旨在阐明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机制,考察其文化意义和概念特征,并分析日汉动物隐喻出现共性和差异的原因。本文主要由4章构成。第1章对目前为止关于隐喻和动物隐喻的记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前人研究的问题点,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立场。第2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动物隐喻的定义以及“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在第3章中,从汉日语权威词典以及语料库中广泛搜集形容人的动物隐喻例,其中日语有369例,汉语中有489例。将这些语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将“人是动物”这一大的概念隐喻又细分成了“动物隐喻人的外在”,“动物隐喻人的内在”以及“动物隐喻人的社会角色”等三个映射关系,利用对比分析法,对每一组映射关系中的隐喻表现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人是动物”这一隐喻在汉日语中绝大多数是贬义的。(2)“人是动物”这一概念隐喻中,部分汉日隐喻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是一致的。(3)在“人是动物”概念隐喻中,汉日动物隐喻差异性大于共性。(4)在“人是动物”概念隐喻中,日本人多用动物描述人的外在特征,中国人多用动物描述人的内在特征。(5)日汉语中动物的隐喻性构词方面具有差异性。第4章主要分析了日汉动物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共性主要源于人类认知的共性和隐喻性思维的相似性。差异性主要源于日汉两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性。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日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并阐明了其形成的原因。

江紫媛[8](2020)在《对日本人灾难观变迁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灾害大国,灾害种类繁多且发生频次高,在与灾害的共生共存中,日本人形成了独特的灾难观。一般认为,日本传统的灾难观主要分为天谴论、宿命论、精神论三个类型,牢牢扎根于日本人的心中。然而,随着十九世纪90年代以阪神?淡路大地震和东日本大地震为代表的巨大灾害的发生,“人祸论”开始不断被提及,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地球物理学和气象知识等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拥有了积极制定灾害对策的“科学灾难观”。本文将对日本传统灾难观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日本人现时的灾难观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383份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当代日本人灾难观的特点。在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研究中,把握日本人灾难观变迁的历史过程。全文共六章。绪论主要概述日本的灾害类型、灾难观研究的学术史及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1章主要总结梳理日本近代以来的灾害观研究历史,分析40年前广井修的灾害研究成果。第2章介绍本次问卷调查的背景与概要。第3章为问卷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第4章进行与40年前广井修灾害研究结论的对比,考察灾难观的变化。研究结论中概述认同天谴论、宿命论、精神论等灾难观的现代日本人趋于减少趋势,越来越的人赞同人祸论和科学灾难观,但尚未形成社会共同的认识。

王郅[9](2020)在《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发展研究(1869-1926)》文中研究指明中、日两国早期美术馆发展因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将以上述相关历史资料为基础,探讨日本美术馆诞生之前的众多准美术馆及其形态、价值与社会地位的转变,从而总结出改变美术馆的三次定义。通过不同的思考,提出“何为美术馆”的命题。并结合当下中国实际情况,思考当代语境下美术馆发展之路与其相关资源转化问题。日本美术馆的早期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美术馆雏形与早期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或多或少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如南洋劝业博览会参考了日本内国劝业博览会,又如天津市立美术馆成立之初,其馆长严智开曾前往日本考察等。然而这些也仅仅是此研究的一个侧面。虽然近代以来中国就已经开始建设博物馆与美术馆,但是其中因为各种原因,致使我国美术馆建设始终落后于国际水平。通过研究早期日本美术馆对早期中国美术馆建设的影响,包括其对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等功能的探索,以求未来或能以中国主导世界文化体系下,给当代美术馆的艺术生态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与借鉴。本文研究方法主要以田野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为主,以日本美术馆的前期形态为主要对象。笔者以1869年至1926年为界限(明治2年至昭和元年),阐述了在量变的前提下各种大型展览会是如何进化为美术馆的。开始沿着时间上的顺序,对日本大正时期美术馆新潮运动的探索进行梳理,进而完成对现代美术馆转变定位的三次定义。即:博览会的临时手工艺、奇玩与绘画等艺术品的展览馆;独立展示手工艺、奇玩与绘画等艺术品的综合展示场所;只用来展示当代意义“美术品”的永久展览馆。其本质是美术馆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需求而不断产生迭代更新的结果。在这三次定义背后,体现的是美术馆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变化而不断产生变迁的道路,是通过展览、艺术家与社会活动三种模式共同作用下体现出来的结果。笔者通过这三次定义升级,总结出未来美术馆发展方向的三条经验,1.通过展览,寻找最适合当下环境中,艺术家与观众对展览语言的认知与诉求。2.通过艺术家对作品与展览场所更高的追求与理念,发展出顺应时代的新对应方式。3.在艺术表现手段与表现空间不断扩展的时代,通过与社会、政府,乃至商业活动的结合,摸索出美术馆的新规律。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的每一次进化都是对文化竞争力发展的跃进。美术馆作为艺术资源转化的一个平台,在未来会充满更多的机遇。以上三条经验,一定会为今后的作为艺术资源转化平台的美术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同时,我国需要利用东方语境下美术馆定义的再次更新,结合美术展览、艺术家影响力与社会活动,乃至商业、多媒体发展的方向。在未来让美术馆成为强而有力的传播平台与媒介,对当下艺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转化。

刘靖莹[10](2020)在《《从广岛、长崎到福岛》的笔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内容为日本作家黑古一夫编着的《从广岛、长崎到福岛》的第一部分原文。该书于2011年12月30日首次由日本勉诚出版株式会社发行。全书由三大部分构成,收录了多位研究者的核电文学研究成果。该书尚无中文译本,原稿主要有林京子与黑谷一夫的对谈、满谷玛格丽特、三浦精子、古浦千穗子、伊藤真理子、Philis Yulmarz的研究成果。笔者使用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力求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让读者理解。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是翻译项目的简单说明,介绍文本内容性质以及内容特点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的描述,主要包含单词准备、翻译计划、笔译技巧等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翻译完成后的校对等内容。第三章是案例分析,将结合具体例子对本次翻译任务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内容是本次翻译任务经验的总结。希望本次翻译任务的成果,能够为我国日本核电文学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二、“れる”、“られる”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れる”、“られる”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津田梅子》(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津田梅子』とニューマークの翻訳理论
    1.1 今、何故『津田梅子』なのか?
    1.2 『津田梅子』という作品
    1.3 『津田梅子』のテキストの特徴
    1.4 ニューマークの翻訳理论
第二章 『津田梅子』翻訳実例の分析
    2.1 『津田梅子』における歴史性の翻訳
        2.1.1 歴史性のある歴史·文化语汇の翻訳
        2.1.2 歴史性のある候文の翻訳
    2.2 『津田梅子』における客観性の翻訳
        2.2.1 客観性のある受身文の翻訳
        2.2.2 客観性のある平叙文の翻訳
    2.3 『津田梅子』における物语性の翻訳
        2.3.1 物语性のある章名の翻訳
        2.3.2 物语性のある长い文の翻訳
    2.4 『津田梅子』に対する訳文修正
第三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3.1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3.2 翻訳についての心得
参考文献
付録Ⅰ:原文
付録Ⅱ:訳文
谢辞

(2)《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訳実践の绍介
    1.1 翻訳の背景と意义
    1.2 起点テキストについて
        1.2.1 着者の绍介
        1.2.2 起点テキストの绍介
        1.2.3 起点テキストの特徴
第二章 ナイダの动的等価理论と翻訳方法
    2.1 ナイダの动的等価理论の绍介
    2.2 翻訳方法の绍介
第三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3.1 语汇の翻訳
        3.1.1 外来语の翻訳
        3.1.2 职名の翻訳
        3.1.3 ほかの语汇の翻訳
    3.2 文の翻訳
        3.2.1 受身文の翻訳
        3.2.2 使役文の翻訳
        3.2.3 长文の翻訳
    3.3 文章の翻訳
第四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4.1 翻訳実践についてのまとめ
    4.2 成果と不足点
参考文献
谢辞
附録Ⅰ
附録Ⅱ

(3)《察言观色的大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及意义
    1.3 翻译实践报告的整体结构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文本的概述
    2.2 翻译实践流程安排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1.1 文本类型的分析
        3.1.2 文本特征的分析
    3.2 译前准备
        3.2.1 准备翻译工具
        3.2.2 背景知识和翻译技巧
    3.3 理论选择与策略制定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中日同形近义词的翻译
        4.1.1 基本义的差异
        4.1.2 词义范围的差异
        4.1.3 褒贬色彩的差异
    4.2 日语中引用表达的翻译
        4.2.1 言说类引用
        4.2.2 思考类引用
    4.3 语段内句子的衔接处理
        4.3.1 指称
        4.3.2 省略
        4.3.3 连接
第5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的总结
    5.2 翻译实践的收获
    5.3 翻译实践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4)《交谈的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一、翻译项目介绍
    (一)选材背景
    (二)文本特点
    (三)翻译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二、翻译过程
    (一)译前准备
        1.文本理解
        2.理论准备
        3.翻译工具
    (二)翻译实践
        1.初译
        2.译后校对
三、案例分析
    (一)词汇的翻译
        1.汉字词的翻译
        2.多义词的翻译
    (二)小标题的翻译
    (三)句子的翻译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经验归纳
    (二)翻译实践的不足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致谢

(5)《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简介
    2.2 翻译实践过程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1.1 文本类型分析
        3.1.2 文本体裁及语言特点分析
        3.1.3 翻译理论与翻译策略
    3.2 译前准备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词义的变通处理
    4.2 直接引用句的处理
        4.2.1 话语引用句
        4.2.2 心理引用句
    4.3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处理
        4.3.1 词汇衔接
        4.3.2 语法衔接
第5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问题与不足
    5.3 翻译感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学位论文用翻译实践导师核准意见书》
致谢

(6)丝绸之路视阈下《敦煌物语》中“敦煌”“日本”及“他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1.研究动机
    2.先行研究
    3.研究目的と意义
    4.研究方法と内容
第1章 『敦煌物语』に见られる敦煌像――『敦煌』との比较から
    第1节 テクストの外部から见られる敦煌像
        1.『敦煌物语』の歴史的敦煌
        2.『敦煌』のロマン的敦煌
    第2节 テクストの内部から见られる敦煌像
        1.シルクロードの缩図としての「蔵経洞」
        2.二元対立を内包する「敦煌」
    结び 近代日本の「敦煌」を形作る敦煌像
第2章 『敦煌物语』に见られる日本像――西域探検记との比较から
    第1节 モデル人物の橘瑞超への选択
        1.新兴国日本の青年像の构筑
        2.西学东渐のルートを象徴する探検ルート
    第2节 虚构人物「立花」の象徴
        1.国家の振兴を象徴する「立花」
        2.敬虔な仏教徒である「立花」
    第3节 完璧なアジアのリーダーとしての「日本」
        1.史実の省略に见られる完璧な「日本」
        2.交渉経纬の虚构に见られるアジアのリーダーとしての「日本」
    结び 日本の近代化を贯く日本像
第3章 『敦煌物语』に见られる他者像――三つの版本の比较から
    第1节 両面の「中国」
        1.戦时中のマイナスの中国像
        2.戦後のプラスの中国像
    第2节 复雑な「西洋」
        1.戦时中のマイナスの西洋像
        2.戦後における二面性のある「西洋」
    结び 近代日本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変迁过程を反映する他者像
おわりに
    1.本论文の结论
    2.本论文の问题点と今後の课题
注釈
参考文献
谢辞

(7)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序章
    0.1 研究の目的と意义
    0.2 研究の方法
    0.3 研究の构成
第1章 先行研究とその问题点
    1.1 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2 动物の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3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と本研究の位置づけ
第2章 认知メタファーに関する理论
    2.1 概念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
    2.2 动物の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
    2.3 「人は动物だ」の概念メタファー
第3章 「人と动物」におけるメタファー表现の対照分析
    3.1 人の表面への写像
        3.1.1 动物から人の外见
        3.1.2 人の体表解剖への写像
        3.1.3 人の生理状态と年齢への写像
        3.1.4 人の机能への写像
    3.2 动物から人の内面への写像
        3.2.1 人の品性への写像
        3.2.2 人の性格への写像
        3.2.3 人の才能への写像
    3.3 动物から人の社会的役割への写像
        3.3.1 人と人との関系
        3.3.2 动物から人の社会的评価
    3.4 まとめ
第4章 日中动物のメタファーの异同を引き起こす原因
    4.1 メタファーの认知の共通性
    4.2 文化の根源による差异性
        4.2.1 自然地理环境による差异性
        4.2.2 文化的背景による差异性
终章
    5.1 结论
    5.2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附録一:日本语における动物のメタファー表现
附録二:日本语における动物のメタファー表现

(8)对日本人灾难观变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序章
    0.1 问题提起
    0.2 中日における先行研究
    0.3 研究方法と论文构成
第1章 古代から近现代にいたる日本人の灾害観
    1.1 近代前の灾害観
    1.2 近代以降の灾害観
    1.3 广井修の灾害研究概要
第2章 本研究の调査背景と概要
    2.1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背景
    2.2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概要
第3章 アンケートの调査结果と考察
    3.1 全体的倾向
    3.2 各灾害観の结果
    3.3 各灾害観の関系性
    3.4 灾害観と自然観(无力感)の関系性
    3.5 性别?世代别にみた结果
第4章 广井修による调査との比较
    4.1 「天谴论」、「运命论」、「精神论」の减少
    4.2 同等数の「人灾论」、「科学的灾害観」
    4.3 五つの灾害観における関连性の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付録 灾害観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
在籍中学术雑志に発表した论文
谢辞

(9)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发展研究(1869-192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内容概念界定
    四、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本论文的问题点、创新点
第一章 日本美术馆的诞生前夜
    第一节 日本人渴求的“美术馆”
    第二节 类似美术馆活动
    第三节 从“开龛”到“美术馆”
第二章 博览会对“美术馆”的界说
    第一节 来自西欧的文化冲击
    第二节 临时的“美术馆”
    第三节 劝业会美术馆的示范效应
第三章 文化精英对“美术馆”的修正
    第一节 高桥由一的美术馆蓝图
    第二节 螺旋展画阁对展览认知的创新
    第三节 展览运动对美术馆意识的传播
第四章 社会运动对“美术馆”的再构筑
    第一节 永驻的“美术馆”
    第二节 独立派对展品的限定
    第三节 政府主导的美术馆新态
第五章 日本早期美术馆经验对中国近代美术馆的影响
    第一节 劝业会模式的在地重现
    第二节 作为“新美术”事业的日本考察
    第三节 市立美术馆的首次建立
第六章 日本美术馆早期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从美术馆定义升级到文化竞争力
    第二节 文化空间拓展下的美术馆新定义
    第三节 文化竞争力与艺术资源转化
结论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文献选录
    三、早期日本美术馆相关年表(1869~1926)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从广岛、长崎到福岛》的笔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1.翻訳実践に関する説明
    1.1 原稿の内容
    1.2 実践の特徴
    1.3 研究の意义
2.翻訳のプロセス
    2.1 翻訳事前准备
        2.1.1 単语リスト
        2.1.2 背景知识
        2.1.3 作者の情报
    2.2 翻訳理论の选択
    2.3 校正方法
3.翻訳过程における难点の分析
    3.1 人称について
    3.2 语汇について
    3.3 文について
    3.4 诗について
4.実践総括
参考文献
谢辞
付録
    付録一
    付録二

四、“れる”、“られる”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津田梅子》(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黄丽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大学IR标准指标集》(教学IR)翻译实践报告[D]. 马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察言观色的大脑》翻译实践报告[D]. 李谷雨.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交谈的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安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积极心态助力领导者成长》翻译实践报告[D]. 刘璐.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6]丝绸之路视阈下《敦煌物语》中“敦煌”“日本”及“他者”形象研究[D]. 张冰.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7]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 王丹.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对日本人灾难观变迁的考察[D]. 江紫媛. 暨南大学, 2020(04)
  • [9]近代日本早期美术馆发展研究(1869-1926)[D]. 王郅. 上海大学, 2020(03)
  • [10]《从广岛、长崎到福岛》的笔译实践报告[D]. 刘靖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标签:;  ;  ;  ;  

“れる”、“られる”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