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负面影响对福利动态的影响

环境负面影响对福利动态的影响

一、环境负效应对福利动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姗姗[1](2020)在《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能源环境效应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测度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获得显着改善。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给我国能源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汽车产业虽然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挥着稳增长与保就业的重要作用,但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也对资源与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其集中反应在汽车使用量快速增加带来大量石化能源消耗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方面。作为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国家高度重视,提出以汽车能源动力消费结构调整为抓手,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政策,以此作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减少碳排放问题的着力点。—般而言,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是动力电动化,使用共享化,以及驾驶智能化。其中动力电动化,即动力向新能源转型,是当前及今后—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鉴于汽车产业链长、产值高、经济影响面大,推动其技术重大变动的产业政策必然会对相关产业乃至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为了深入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动力电动化转型政策对各产业及其经济全局产生的能源环境影响,本文基于CGE理论模型构建了相应分析框架,力图给出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政策的能源环境效应测度,分析评价相关政策效果。显然该研究具有为落实国家高质量绿色发展战略,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评价提供经验数据支撑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框架。1.导论。提出研究背景,综述相关文献,给出研究思路和框架。2.研究基础。基于一般均衡和投入产出基础理论,可计算—般均衡(CGE)理论模型,社会核算矩阵(SAM)理论方法等形成本文的研究基础。3.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给出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回顾评价,相关政策的归纳梳理。4.汽车产业-能源环境CGE模型的构建。基于汽车产业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划分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构建相关机制模型。5.SAM表编制。基于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编制相应SAM矩阵,为CGE模型求解提供机制数据基础。6.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能源环境效应测度与评价。包括碳税政策、电费补贴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等。7.研究结论。本文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创新性工作。与已有文献—般针对宏观政策构建CGE模型给予评价不同,本文基于我国针对微观目标精准施策的结构性调控政策评价需要,将汽车产业新能源相关微观支持政策与宏观碳税政策—起引入CGE模型,构建政策效应的模拟测度与评价框架。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我国汽车产业新能源动力转换对能源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命题。2.基于汽车产业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划分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构建相关CGE机制模型。3.基于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编制相应SAM矩阵。4.促进汽车产业新能源转换政策的能源环境效应模拟测度与评价。主要研究结论。1.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大幅度降低我国石化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降低比例随着新能源车占比的上升而提高。但现阶段由于技术瓶颈,新能源车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平均成本。以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将会提高社会经济成本,对GDP、投资及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2.碳税对能耗和减排具有—定的正面作用,但对宏观经济、投资及社会福利产生冲击。因此,碳税的征收应与国家整体经济与技术发展阶段相匹配。3.电费补贴的实施,能够降低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耗,同时减少整体碳排放量,有利于实现政策目的。同时,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社会福利有着正面意义,具有较好的实施基础。

陶芸[2](2020)在《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轨迹》文中指出日本的福利经济思想萌芽于明治维新以后,它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明治维新初期到二战结束的近代阶段、战后重建到福利国家全面建成的现代阶段、20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至今的当代阶段。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与日本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家福利制度建设紧密相连,因此,它是反映日本自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史的一面镜子。日本福利经济思想在借鉴西方经验和融合本国传统中形成,它在国家福利制度建设和福利立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和日本类似的问题,因此,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理念和主张也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鲍锋[3](2018)在《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问题是经济学与法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政府与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1998年我国结束了传统的住房实物分配体系,城镇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开始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了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没有紧跟住房需求的步伐,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使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究其原因在于未从学理上对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特质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使得研究陷入表层化,进而在实践中表现为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缺乏效率。因此,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环节和分配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实质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发展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将“住有所居”作为住房改革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的内涵实质就是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些理念都突出着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也表达着民生对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意义。可见,以“民生”为重点已成为政府的工作常态,其目的就是让社会每一位成员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情况是政府能否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兴未艾,不论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监管机制设计与执行,还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亟待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果处理不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很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所以,加快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亦对限制炒房、控制高房价、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在学理上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正义性和效率性进行了阐释。从经济学与法学结合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力解决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可操作的监管法律法规转换的问题,努力弥补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促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公平与正义,拓展法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本文研究的思路是:首先,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内涵与特质,以及相关理论依据;其次,以历史的视角考察我国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发展成果和问题;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及其制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和作用机制,并从土地财政、政府质量两个角度分析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及制度存在的问题;复次,通过实证分析从市场、消费者、政府三个角度考察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揭示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商品房价格、居民消费和居民政府信任感的影响;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保障性住房制度领域的先进经验得到相应的启示。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的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总体上对本文的研究体系进行介绍。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观点进行整理分类,为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提供依据,并对本文的研究框架、预期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描述。第2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基础。本章阐释了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与特质,以及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和特征,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者有关住房与民生的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理论、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阐述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理论依据。第3章,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本章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总结了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制度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第4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影响因素。本章重点考察了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及其制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运用省级数据和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各地区土地财政、政府质量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分析了居民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满意程度以及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5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本章从市场、消费者、政府三个角度考察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并运用省级数据和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各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商品房价格、居民消费和居民政府信任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第6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本章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发展和当前状况进行介绍,总结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经验,并给出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对策建议。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主体、保障对象、政府定位以及供应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职能、制度执行效率、立法及配套措施、供应方式、分配环节监管、建设资金来源提出了建议。最后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陶芸[4](2017)在《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方世界,在经济上属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长期向中国学习,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深受中国影响;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又在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打上了深深的西方烙印。二战以后,日本在“西化”的过程中建立了现代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法律制度。日本曾被称为世界上最长寿和最安定的国家,这得益于其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调整期,“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重点抓好养老和医疗两大领域,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此,日本福利经济思想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建设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和日本都通过经济上的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但是在成功的背后,日本以“唯GDP主义”思想为指导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90年代以后更是由于经济泡沫崩溃而长期面临着经济低迷、复苏乏力的经济困境;同时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过大、高龄少子化使得劳动力人口减少等诸多问题也成为了制约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顽疾。我国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在经济建设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使得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日本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和隐患。因此,通过研究日本的福利经济思想,全面了解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实、反思问题、吸取教训,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本文采用总论-分论-结论的研究体系,在总论中详细的论述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和福利制度背景,并对福利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从近代以前的慈善救济思想、日本的文化传统、西方社会哲学和福利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然后论述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从近代、现代到当代的完整发展轨迹。分论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本文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分为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战后重建到20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在论述各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社会状况、福利制度建设状况和福利经济思想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选择了福田德三、河上肇、大河内一男、孝桥正一、冈村重夫、都留重人、丸尾直美、橘木俊诏、盐野谷佑一、広井良典等人物的福利经济思想作为代表,从生存权的社会政策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济贫观、对社会事业和社会政策的认识、公害政治经济学的福利观、福利混合系统论、高龄人口福利改革、企业内福利改革、福利国家经济伦理思想、“创造型福利社会”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认识不是局限于了解几个代表人物的福利思想,而是通过这些思想的分析,找出其中值得我国借鉴的价值和吸取的教训。因此文章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一方面通过分析日本福利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笔者肯定了国家政治、劳动运动和专家学者对福利制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总结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特点,从日本的“西化”传统、近代以来的“国家主义”传统和“家社会”理念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并比较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和欧美国家福利经济思想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既分析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对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福利立法和解决国家福利制度的现实问题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日本福利经济思想本身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基于这些分析,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福利保障建设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对运用“自立、自助、自强”理念转变社会保障改革思路、借鉴日本思路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正视“环境、福利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等的主张。

程郁泰[5](2017)在《我国环境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测度 ——基于E-DSGE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更不例外。上世纪后期,为应对全球大气温室效应恶化,一些国家陆续提出碳减排政策,但至今仍没有扭转全球大气环境(以下简称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虽然基于碳减排要求不断创新技术、调整经济结构,但因经济发展带来的较大规模碳排放总量还是持续增加着我国碳减排压力。鉴于此,在考虑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及非线性条件下,不同环境政策选择与执行对环境质量、经济成本、社会福利动态影响的内在机理及其传导机制等势必有所差异,而量化这种差异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环境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检验方法测度我国环境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对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节能减排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推进我国环境政策体制改革与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也是相关政策研究以及本文的聚焦点。长期政策研究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大气变化的自然不确定属性决定,经济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呈现出高度复杂的动态不确定性与地域分散性特征。传统基于历史数据提出的相应环境政策,缺失机制的动态刻画及政策的效应识别,可能导致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承受巨大“试错成本”。在政策效应事前检验压力下,基于一般均衡和动态优化理论仿真经济运行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为环境政策效果事前测度与评价提供了可行解决方案。继而,针对我国碳减排政策效应测度需要,本文提出构建包含环境因素的新凯恩斯DSGE(E-DSGE)模型研究主题,以碳排放量为环境污染代理变量,拟将环境税、强度标准管制与总量控制-交易三种环境政策纳入至统一框架下,并基于环境政策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测度给出各政策的有效性、适用性评价。本文由八章构成,基本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给出形成本文研究工作背景、意义的导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基于分解分析模型构建的各经济因素碳排放贡献测度文献的梳理,基于已有经济模型中添加环境因素的思路聚焦环境政策的经济作用机制文献的梳理,给出解决DSGE模型中引入环境因素相关理论技术问题,以及利用历史数据检验评价环境政策的国内外文献解读与评析。第3与第4章为基于环境均衡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与经济周期中的环境政策选择理论,分别为E-DSGE模型构建及我国环境政策宏观效应测度提供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DSGE理论框架的提出为环境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第5章为E-DSGE理论模型构建,主要包括选择经典新凯恩斯CEE-SW框架模型构建参考基准;基于三方面工作实现环境因素与DSGE框架的对接;并给出经济系统均衡实现条件及模型线性化处理。第6章为E-DSGE经验模型估计,包括我国碳排放周期变化特征的统计描述;基于参数校准和贝叶斯估计,将E-DSGE理论模型转换为环境政策实施效应测度的5个数据仿真系统;完成系统仿真性与稳健性检验。第7章主要基于三方面工作给出我国环境政策宏观效应的测度,即环境政策影响的系统基本面及福利效应测度、主要变量对系统及政策冲击的独立响应测度以及联合冲击综合效应的分解测度。第8章则以结论形式给出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通过本文分析,得到如下界面清晰且有意义的主要结论:其一,基于环境政策影响我国基本面与福利效应测度,发现在确定性环境下不同环境政策的最终稳态水平相同,且我国目前尚难以承受短期高减排目标。譬如即刻实现20%碳减排目标情形下,实际产出水平可能下降3.7017%,福利成本提高1.656%;实现40%碳减排目标情形下,实际产出水平可能下降10.9563%,福利成本提高4.845%,令人震惊。显然我国经过长期高能耗、高排放发展模式形成的经济基本面,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存在巨大差距;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碳减排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步伐,逐步推进碳减排目标的落实。其二,基于主要变量对系统及政策冲击的独立响应测度,发现主要变量的系统负面技术冲击、财政、货币政策冲击与三种环境政策强度增加冲击的响应,总体表现较弱或微弱,对我国经济系统稳定性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负面影响。环境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发挥着自动稳定器机制,减排价格具有顺周期性特征,从而收敛经济系统波动趋势。其给出可以逐步加快碳减排步伐,以碳减排政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具,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推进互动的政策空间。其三,基于主要变量、政策背景和冲击因素三维交叉的复杂信息,发现三种环境政策的经济动态效应差异显着,以及主要变量基于环境政策的冲击响应分解特征具有突出的差别,均为环境政策预置了一定选择空间。

郑国姣[6](2017)在《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及贸易的福利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综合福利水平是一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根本宗旨。新型国际分工模式在贸易经济利益的分配与环境效应方面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分工模式的新特征。垂直专业化背景下,一国(地区)依据自身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的具体生产环节,总值统计基准的贸易规模在衡量贸易经济利益方面有失偏颇。同时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也为发达国家碳排放及环境污染转移创造了契机。如何正确衡量贸易的经济利益及国际分工地位、合理审视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效应及综合福利效应,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国内增加值与碳排放效率视角,重新考察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并对垂直专业化的经济福利效应、环境福利效应及综合福利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采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建立理论与实证模型,并利用WIOD、世界银行、统计年鉴等国别及行业多层次统计数据,对垂直专业化率、分工地位、出口国内增加值比例、碳排放效率及贸易的综合福利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表明:(1)中国的垂直专业化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外向型经济已完成全球价值链融入阶段,目前正处于向价值链提升阶段转变。东亚地区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轴心领域,世界各国因受国家规模、要素禀赋及发展阶段等差异性因素影响,垂直专业化率具有不同发展趋势与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低技术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率较低,而在中高及高技术行业中垂直专业化率较高,进口依赖性强。(2)垂直专业化分工改变了传统贸易经济利益内涵,一国的贸易获利能力与分工地位需要从增加值视角重新得到审视。国内增加值核算体系显示出国外流入要素占据中国贸易经济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增加值率均相对有限,整体处于国际分工不利地位。制造业受行业特征及要素密集度差异影响,各行业国际分工参与度与国际分工地位指数亦明显不同。发达国家多处于价值链资源整合阶段,依托世界范围内的要素优化获取可观贸易利益,掌握了国际分工主导权。(3)从贸易的经济福利角度看,一国参与垂直专业化通过增加值比例效应、出口产品结构效应及需求扩张效应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由于中国相对缺乏价值链高端生产要素,虽然其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优化转型,但目前整体仍处于以出口规模扩张为主导的不利局面。即出口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扩张效应为正,增加值比例效应为负,内源性相对不足。国际分工地位、要素禀赋、研发投入及国内设施配套是提升贸易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4)从贸易的环境福利角度看,中国承担了高于其实际碳排放的国际减排责任。尽管垂直专业化可通过技术溢出促进碳排放效率改善,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更为明显,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出口产品结构及规模等因素限制,中国尚不能避免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左端的尴尬境地。提高中国的环境福利效应需要技术创新及出口产品结构的协同优化。(5)考察了包含经济与环境的综合福利绩效后发现,垂直专业化较传统分工模式在提升各国综合福利效应上更有优势。且各国人力资本积累即技术水平是决定垂直专业化对综合福利绩效正效应的关键因素,并存在门槛值,低于该阈值的国家参与垂直专业化可能会恶化其综合福利水平。实证结果印证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积累可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果,提出了新型分工模式下如何提高贸易综合福利绩效的措施和建议。

范继涛[7](2015)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低品位、共伴生和难利用资源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通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具有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资源、环境、社会效益,对企业、劳动者和政府福利均产生影响,具有正外部性。开展福利视角下的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有利于弄清综合利用的驱动机制,进而制定出政府宏观效益追求与企业微观效益追求相统一的政策体系。本文以福利经济、资金时间价值、收入分配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福利影响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了效益测度方法体系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变动函数;基于理论模型和测度方法,以某大型铜矿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完善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理论,回答了为什么政府要对矿山企业进行经济激励的现实问题。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资源效益的代际关系进行了分析,将发现等量资源节约的勘查投入作为社会效益的内容,提出了建模测算方法。(2)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发现等量资源节约的勘查投入作为社会效益的内容,建立了综合利用的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测度方法体系。(3)以公共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福利变动函数,提出了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形式和边界。

李昱[8](2015)在《环境税的红利效应及其政策设计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鉴于我国现有的国情,明确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契合点,越来越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以环境税及其双重红利效应为核心研究论点,加深对环境税相关内容的认识。对环境税以及外部性两大主要基础概念进行了梳理与介绍;对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问题,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进行了追本溯源的文献综述,国外的研究学者对于环境税的非环境社会福利效应的存在性颇具争议,而国内的研究学者对于环境税双重红利问题,研究相对较晚、范围较窄,国内学者更多地倾向于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政策,多局限于对西方理论的概念性介绍,缺乏对于理论模型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双重红利实现的模型基础,在代际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税与劳动税的系数关系,通过补偿性收入变化的大小来探讨在不同系数条件下,第一与第二环境税红利实现的可能性问题,以及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与社会最优化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环境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实证方面,在简单介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以辽宁省数据为样本,用准环境税替代环境税,分别对工业污染强度、所得税总额、GDP数值以及失业率水平进行了简单计量分析,对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水平进行预测,为后文环境税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比较分析了环境税作为政策工具与其他工具相比的特点与适应性,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欠发达,实现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低成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补贴政策本身可能加重环境的污染程度。借鉴、总结并归纳了较为典型的德国与美国的先进环境税改革经验,认为具有科学性、适应性与可行性的环境税收体系政策是实现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的关键。继而,在我国已有的环境政策工具基础上,鉴于我国现实环境问题,提出了设立环境税的政策性建议,具有明确、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模型论证与数据预测,展示了环境税的实施在一定条件下具备双重红利效应,即实施环境税政策,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第一红利;另一方面可实现非环境方面的社会福利,实现包括促进经济增长、降低扭曲性税收成本、提高就业水平等在内的第二红利。本文结合上述理论与数据条件,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主要强调专项环境税的独立法律性,征税对象的确定问题,税率设计的多重性,提供一定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环境税收体系的监管机制,保持与其他环境政策工具的协调性等,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细化、完善与改革。其中,对于征税对象的设定问题,提出了涵盖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固体废弃物污染税三大类,每一征税对象又根据产生的渠道有所差异,分为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危害程度以及征税成本,鉴于环境税设计的初期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税方式,即累进税、单一税率和暂不征收。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模型的创新、基于辽宁省数据的预测创新以及对于以代际交叠模型为基础探讨此类环境问题所体现的代际公正思想进行的阐述。由于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实施独立意义上的环境税政策,因此以准环境税进行的替代性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为本文的主要不足。环境税的设计与实行主要与环境有关,其对一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以及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都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环境税政策可资借鉴,其取得的良好绩效也是让人称赞的,如何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特点设计相匹配的环境税体系,是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周肖肖[9](2016)在《中国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中国经济随着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急速下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黑色困惑”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归根结底环境与能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最终都可以回归到能源资源合理供给上。环境规制政策作为政府调控手段之一,以期通过调节化石能源耗竭路径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缓解国内、国际愈发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本文旨在解析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耗竭路径之间的具体关系和传导机制。在经济增长理论体系框架下,梳理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关系,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分析其非线性关系。基于环境成本内化视角,构建动态优化模型,指出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直接作用是绿色悖论和成本效应博弈的结果;间接作用则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传导效应和结构变迁传导效应两个方面。基于环境资源化视角,引入生产技术进步、治污技术进步、后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环境规制的节能路径模型。并基于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以及空间面板回归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明晰中国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全面作用效果,探索环境规制政策完善、化石能源耗竭路径优化的科学方式。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正式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消耗呈现出右偏倒“U”型直接曲线关系,在正式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对化石能源消耗具有促进作用,体现为“绿色悖论”效应;随着规制强度的提高,“遵循成本”的作用逐渐显现,最终表现为“规制福利”效应。非正式环境规制反映了公民参与环保意识的强弱,基于环境信访人次和数量衡量的非正式环境规制水平较低,加之中国“弱文明性”社会对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侵蚀,使得非正式环境规制未能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产生显着直接影响。(2)中国化石能源消耗体现出显着的空间联动性特征,地理距离较近或相邻的省份化石能源消耗呈现出“局部俱乐部集团”现象,经济距离空间权重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份空间联动性不显着,但存在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学习效应”。同时,中国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关系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不同经济体特征条件的约束下,两者直接关系发生结构性突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空间的差异特征。(3)以化石能源利用效率衡量的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化石能源消耗的直接关系体现为“技术节能”效应,而正式环境规制能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体现为“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实现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路径的正向调控效果。治污技术进步通过提升环境资源的边际效用,放松了环境对化石能源产品的伴生约束力,反而促进化石能源消耗。正式环境规制通过促进治污技术进步反而提升化石能源耗竭速度。后备技术进步受新能源应用规模限制,未能体现明确的中介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因自身水平较低,其间接路径呈现出与正式环境规制相悖的政策效果。(4)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扩大相对清洁节能的第三产业规模和推进第二产业的全面高端化从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体现出结构节能效应。正式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节能,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则体现出产业逆淘汰现象。正式环境规制通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实现替代节能,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出路径锁定效应,未能实现政策协同作用。受工业化进程控制,要素禀赋结构的中介传导作用呈现不确定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拓展以往单一路径的研究模式至多路径下的研究模式。基于环境成本内化和环境资源化思路构建化石能源耗竭路径动态模型,涵盖直接路径、技术进步传导路径和结构变迁传导路径的分析方式丰富了以往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探索环境规制政策效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从正式和非正式双视角全面评价中国环境规制现状,并基于直接作用路径和间接作用路径综合考查了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具体作用结果。为环境规制政策分析框架增添新的维度,丰富并拓展了化石能源耗竭路径优化目标下政策设计问题的解决思路。(3)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方位制度环境优化,环境规制政策体系的完善,以及科技进步政策和结构调整等配套政策的有效供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化石能源耗竭路径优化目标下的政策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罗爱华[10](2013)在《转型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基于HN地区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以及社会价值观念、责任意识都在经历剧变。当前,社会各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各不相同,认知的混乱必然导致企业行为的出轨,近年来因企业社会责任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一现实迫使学者、企业家、政府和社会大众开始不断反思企业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履行好自身的责任。由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状况日益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应答这种时代性呼吁,必须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实证探索。本文依次探讨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五个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与功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合理性、企业社会责任测量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实证调研法,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从理论方面,提出一种更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与具体功能,并对企业履行责任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升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接受程度。在实证方面,对前文提出的理论进行探索与验证,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定义进行类比分析和逻辑推演,抽取内核,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为:企业应当内化的一种能够实现企业与社会更好的交换与互动的、能够兼顾企业与社会利益的、超过维持企业当前发展需要的责任;其次,在这种定义的基础上,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划分为企业的补偿性责任、企业的内部责任和企业的外部公益性责任。创新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频谱”的研究模型;再次,归纳和推演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契机,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将有助于企业声誉与产品受欢迎程度的提高,最终提高企业绩效。在理论证明的同时,通过对HN省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来考察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认为影响HN省现有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企业的规模、企业家的个体特征如学历和年龄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补偿性企业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发展,企业的内部责任与外部公益性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不会显着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二、环境负效应对福利动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负效应对福利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能源环境效应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测度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相关背景
        1.1.2 研究现实意义
        1.1.3 研究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升级理论
        1.2.2 汽车产业相关研究
        1.2.3 能源环境理论与政策
        1.2.4 CGE模型相关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主题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工作
第2章 CGE模型理论基础
    2.1 基础理论
        2.1.1 一般均衡理论
        2.1.2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2.2 模型构建基本原理
        2.2.1 经济主体行为模型
        2.2.2 模型的闭合
        2.2.3 模型的检验
    2.3 社会核算矩阵理论
        2.3.1 社会核算矩阵概念
        2.3.2 社会核算矩阵作用
        2.3.3 社会核算矩阵理论基础
第3章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3.1 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3.2 汽车产业转型与升级
    3.3 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
第4章 汽车产业-能源环境CGE模型
    4.1 模型设计
        4.1.1 模型假设
        4.1.2 模型框架
    4.2 部门划分
    4.3 CGE模型设计
        4.3.1 生产模块
        4.3.2 收入分配与储蓄模块
        4.3.3 消费需求模块
        4.3.4 对外贸易模块
        4.3.5 模型均衡与闭合
        4.3.6 能耗碳排放模块
        4.3.7 社会福利模块
第5章 模型数据基础:SAM表
    5.1 社会核算矩阵(SAM)编制
        5.1.1 社会核算矩阵(SAM)基本结构
        5.1.2 社会核算矩阵(SAM)编制原理
        5.1.3 宏观SAM编制
        5.1.4 汽车产业能耗碳排放专项SAM编制
    5.2 参数标定
    5.3 模型求解
    5.4 模型检验
        5.4.1 一致性检验
        5.4.2 平衡性检验
        5.4.3 敏感性检验
    5.5 小结
第6章 汽车产业政策能源环境效应
    6.1 碳税政策效应
        6.1.1 政策情景
        6.1.2 模拟测度
    6.2 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费补贴政策效应
        6.2.1 政策情景
        6.2.2 模拟测度
    6.3 新能源汽车发展效应
        6.3.1 政策情景
        6.3.2 模拟测度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汽车产业政策优化分析
    7.3 启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
二日本早期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福田德三的福利经济思想
    (二)河上肇的福利经济思想
三战后重建到全面福利国家建成期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大河内一男的福利经济思想
    (二)都留重人的福利经济思想
    (三)丸尾直美的福利经济思想
四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一)橘木俊诏的福利经济思想
    (二)盐野谷佑一的福利经济伦理思想
    (三)井良典的福利经济思想
五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特点和作用

(3)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与质的规定性的研究综述
        1.2.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经济学研究综述
        1.2.3 保障性住房建设环节相关制度的研究综述
        1.2.4 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相关制度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不足之处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2.1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与特质
        2.1.1 住房保障的必要性
        2.1.2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
        2.1.3 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2.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2.2.1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
        2.2.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学与经济学特征
    2.3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者有关住房与民生的思想
        2.3.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相关理论
        2.3.3 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
        2.3.4 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
第3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3.1.1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1.2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3.2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历史演进
        3.2.1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历史溯源
        3.2.2 近代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尝试
        3.2.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2.4 改革开放至今的现代保障性住房制度
    3.3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的成绩与问题
        3.3.1 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的成绩
        3.3.2 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影响因素
    4.1 土地财政与保障性住房制度
        4.1.1 土地财政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
        4.1.2 土地财政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模型构建
        4.1.3 实证结果分析
        4.1.4 小结
    4.2 政府质量与保障性住房制度
        4.2.1 政府质量影响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作用机制
        4.2.2 政府质量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模型构建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2.4 小结
    4.3 政府支出、个体特征与居民保障性住房制度满意度
        4.3.1 研究背景
        4.3.2 保障性住房制度满意度的模型构建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3.4 小结
第5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
    5.1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商品房价格
        5.1.1 保障性住房制度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作用机制
        5.1.2 保障性住房供给与商品房价格的模型构建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1.4 小结
    5.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居民消费水平
        5.2.1 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
        5.2.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居民消费的模型构建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2.4 小结
    5.3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政府信任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政府信任感的模型构建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3.4 小结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6.1 德国高福利国策下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6.1.1 德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6.1.2 德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6.2 英国作为福利制度重要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6.2.1 英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6.2.2 英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6.3 美国以发挥市场作用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6.3.1 美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6.3.2 美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6.4 日本以非政府法人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6.4.1 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6.4.2 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6.5 新加坡以政府作为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6.5.1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6.5.2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6.6 香港地区以政府积极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6.6.1 香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6.6.2 香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对策建议
    7.1 改革的原则及目标
        7.1.1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
        7.1.2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7.2 改革的对策建议
        7.2.1 重塑政府的职能
        7.2.2 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
        7.2.3 出台住房保障法及配套措施
        7.2.4 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
        7.2.5 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的监管
        7.2.6 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价值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体系、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体系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轨迹
    第一节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社会背景
        三、思想背景
        四、社会福利制度背景
    第二节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日本的慈善救济传统和文化传统
        二、西方的社会哲学思潮和福利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三节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日本早期的福利经济思想
        二、战后重建到全面福利国家建成期的福利经济思想
        三、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第三章 日本早期的福利经济思想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状况
        一、发展状况
        二、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二节 福田德三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生存权的社会政策
        二、福利经济思想
    第三节 河上肇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贫困的认识及原因分析
        二、贫困的解决对策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治贫观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四章 战后重建至福利国家建成期的福利经济思想
    第一节 战后重建至福利国家建成期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状况
        一、经济社会背景
        二、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状况
        三、福利经济思想研究现状及代表人物
    第二节 大河内一男及其后继者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大河内一男的福利经济思想
        二、孝桥正一的社会事业理论
        三、冈村重夫的固有论
    第三节 都留重人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从“素材面”和“体制面”寻求新政治经济学
        二、福利与GNP
        三、公害的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 丸尾直美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社会福利的展开
        二、企业福利的展开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状况
        一、经济社会背景
        二、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状况
        三、福利经济思想研究现状及代表人物
    第二节 橘木俊诏的企业福利经济思想
        一、“格差社会”的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二、企业福利的问题点
        三、基于“普遍主义”的企业福利终结观
    第三节 盐野谷祜一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福利国家构筑的伦理基础
        二、福利国家的伦理目标
        三、积极的社会保障的构建
        四、关于盐野谷祜一福利思想的讨论
    第四节 広井良典的福利经济思想
        一、常态社会理念
        二、福利、经济、环境政策的大融合
        三、“创造的福利社会”建设的三个要点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六章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福利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一、战后日本政治对福利国家建设的作用
        二、劳动运动对福利国家建设的作用
        三、日本专家学者对福利国家建设的作用
    第二节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特点
        二、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三、日本福利经济思想与西方福利经济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积极价值
        二、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第四节 日本福利经济思想对我国的启示
        一、运用“自立、自助、自强”理念转变社会保障改革思路
        二、借鉴日本思路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三、正视“环境、福利和经济”的关系
        四、重视福利提供的适度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我国环境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测度 ——基于E-DSGE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工作的理论背景
        1.1.2 研究工作的现实背景
        1.1.3 研究工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基本思路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
        1.3.1 论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和评析
    2.1 关于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认知研究
        2.1.1 关于环境与经济关系研究背景
        2.1.2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节能减排
    2.2 关于环境与经济关系数值测度研究
        2.2.1 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模型的测度研究
        2.2.2 基于指数分解分析模型的测度研究
        2.2.3 基于生产理论分解分析模型的测度研究
    2.3 关于环境与经济关系机制分析研究
        2.3.1 关于包含环境因素的经济模型研究
        2.3.2 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研究
        2.3.3 关于环境政策有效性的经验研究
    2.4 环境政策DSGE模型的经验研究
        2.4.1 DSGE模型的提出与发展脉络
        2.4.2 国内外学者对DSGE模型的应用研宄
        2.4.3 国内外环境政策DSGE模型的经验研究
        2.4.4 国内外环境政策DSGE模型相关研究评析
第3章 环境政策效应测度研宄的理论方法基础
    3.1 环境政策概念形成及经济学基础
        3.1.1 环境政策的相关概念
        3.1.2 环境政策的理论依据
        3.1.3 经济人假设及相关理论工具
        3.1.4 中国提出环境政策的背景认知
    3.2 宏观环境经济模型分析框架
        3.2.1 IS-LM理论框架及IS与LM曲线形成逻辑
        3.2.2 宏观环境经济IS-LM-EE分析框架
        3.2.3 宏观环境经济模型扩展形式
    3.3 环境政策DSGE模型分析框架
        3.3.1 DSGE框架环境污染变量的嵌入
        3.3.2 环境政策机制设计
        3.3.3 污染影响路径与企业生产碳减排机制
        3.3.4 其他工作与新凯恩斯DSGE模型选择
第4章 DSGE模型构建的方法论基础
    4.1 动态最优化理论
        4.1.1 动态最优化理论发展脉络
        4.1.2 动态路径泛函测度
        4.1.3 泛函极值求解方法-欧拉方程
        4.1.4 最优控制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
    4.2 拉姆齐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框架
        4.2.1 拉姆齐理论模型简介
        4.2.2 居民代理主体假设与行为描述
        4.2.3 家庭消费最优决策一阶条件推导
        4.2.4 企业代理主体假设与行为描述
        4.2.5 两部门竞争性一般均衡
    4.3 新凯恩斯DSGE模型名义变量粘性调整方法
        4.3.1 SW分析框架与新凯恩斯特征
        4.3.2 家庭效用的外生消费偏好调整
        4.3.3 劳动市场的名义工资变量调整
        4.3.4 资本市场的成本调整
        4.3.5 中间产品市场的价格调整
第5章 环境政策E-DSGE理论模型构建
    5.1 模型构建基本思路与假设
        5.1.1 模型构建基本思路
        5.1.2 模型构建基本假设
        5.1.3 模型构建创新性工作
    5.2 家庭资源配置模型
        5.2.1 代表性家庭偏好描述模型
        5.2.2 家庭投资行为描述模型
        5.2.3 家庭预算约束平衡关系
        5.2.4 家庭最优决策行为模型
    5.3 环境、技术与厂商行为决策
        5.3.1 最终厂商最优决策行为模型
        5.3.2 环境污染与生产规划
        5.3.3 中间厂商最优决策行为模型
        5.3.4 中间厂商最优定价模型
    5.4 政府环境、财政与货币政策
        5.4.1 环境政策模型
        5.4.2 财政政策模型
        5.4.3 货币政策模型
        5.4.4 经济系统均衡条件
    5.5 经济系统均衡条件与线性化处理
        5.5.1 经济系统均衡条件汇总
        5.5.2 系统均衡条件线性化技术处理
第6章 E-DSGE模型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6.1 中国碳排放周期性特征与碳排放强度估算
        6.1.1 碳排放与GDP周期变化趋势
        6.1.2 我国1991-2014年度碳排放强度估算
    6.2 模型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6.2.1 基础参数校准
        6.2.2 参数贝叶斯估计
    6.3 系统模型稳健性检验
第7章 我国环境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测度
    7.1 环境政策的系统基本面效应测度
        7.1.1 系统基本面稳态测度
        7.1.2 系统变量波动性测度
    7.2 主要变量对系统及政策冲击的独立响应测度
        7.2.1 负面技术冲击的动态效应
        7.2.2 政府支出增加冲击的动态效应
        7.2.3 利率增加冲击的动态效应
        7.2.4 环境政策正向冲击的动态效应 1217.3联合冲击综合效应的分解测度
    7.3 联合冲击综合效应的分解测度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结论
    8.2 研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及贸易的福利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内涵及动因
    第二节 传统分工模式下分工地位及贸易福利效应研究
    第三节 垂直专业化模式下分工地位及贸易福利效应研究
    第四节 现有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验事实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测度方法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与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
    第一节 国际分工地位的内涵及界定
    第二节 贸易增加值统计的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测度与比较
    第四节 贸易增加值视角下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垂直专业化背景下贸易的经济福利效应
    第一节 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贸易增加值视角下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解析
    第三节 中印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福利效应
    第四节 垂直专业化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比例:实证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垂直专业化背景下贸易的环境福利效应--基于碳排放效率视角
    第一节 贸易影响环境的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第二节 垂直专业化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现状
    第三节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碳排放效率:实证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垂直专业化背景下贸易的综合福利效应
    第一节 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垂直专业化与综合福利绩效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分析与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6.1 技术路线
        1.6.2 研究方法
    1.7 主要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的理论框架
    2.1 福利经济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3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2.4 收入分配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分析理论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测度
    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界定
        3.1.1 资源效益
        3.1.2 经济效益
        3.1.3 环境效益
        3.1.4 社会效益
    3.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测度的基本问题
    3.3 资源效益测度
        3.3.1 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带来的资源效益
        3.3.2 低品位资源利用带来的资源效益
        3.3.3 难采选资源利用的资源效益
        3.3.4 废弃物利用的资源效益
    3.4 经济效益测度
        3.4.1 增加矿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
        3.4.2 废弃物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3.5 环境效益测度
    3.6 社会效益测度
        3.6.1 就业贡献
        3.6.2 直接税费
        3.6.3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3.6.4 对社会勘查投入的节约
    3.7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优条件
        3.7.1 各类效益的影响关系
        3.7.2 综合利用最优生产条件
    3.8 本章小结
4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的影响
    4.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与福利的关系
    4.2 福利影响的主体与方式
        4.2.1 劳动者
        4.2.2 矿山企业
        4.2.3 政府
    4.3 福利变动的计量
        4.3.1 劳动者福利变动函数
        4.3.2 企业福利变动函数
        4.3.3 政府福利变动函数
    4.4 总福利变动
        4.4.1 总福利变动构成及内在关系
        4.4.2 总福利变动的投入分析
        4.4.3 企业综合利用的实施条件
    4.5 基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政策选择
        4.5.1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存在性
        4.5.2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形式
        4.5.3 政府补偿的边界
        4.5.4 政府补偿的途径
    4.6 本章小结
5 某铜矿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
    5.1 生产现状
        5.1.1 碎矿系统
        5.1.2 磨矿系统
        5.1.3 浮选系统
        5.1.4 存在的问题
    5.2 设计改造工艺流程
    5.3 综合利用效益测度
        5.3.1 资源效益
        5.3.2 经济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福利变动测度
        5.4.1 劳动者福利变动
        5.4.2 企业福利变动
        5.4.3 政府福利变动
        5.4.4 总福利变动
    5.5 补偿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环境税的红利效应及其政策设计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选择
    1.4 论文的框架与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环境税
        2.1.2 外部性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3 模型
    3.1 模型假设及各行为主体的最优化行为
        3.1.1 代表性个人的最优化行为
        3.1.2 厂商生产假设及最优生产水平
        3.1.3 政府的税收政策约束
        3.1.4 关于k的稳态及各行为主体最优函数
    3.2 环境税政策与劳动税变动方向分析
    3.3 环境税改革的福利效应分析
        3.3.1 环境红利:第一红利
        3.3.2 环境税第二红利存在的条件
    3.4 k的动态学及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计量模型
    4.1 辽宁省环境现状
    4.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3 环境税的第一红利效应检验——基于工业污染强度
    4.4 环境税的第二红利效应检验
        4.4.1 以所得税为检验对象
        4.4.2 环境税引发的非环境福利检验——以GDP为研究对象
        4.4.3 环境税的就业效应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环境政策及其工具比较分析
    5.1 环境政策及工具分类
    5.2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
    5.3 环境补贴政策与税收政策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发达国家环境税设计与改革的成功经验
    6.1 德国的环境税改革与红利效应
    6.2 美国的环境税改革与红利效应
    6.3 本章小结
7 我国的环境政策现状及政策性建议
    7.1 我国的环境政策现状
    7.2 环境税设立的政策性启示与建议
    7.3 研究的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2 基础理论
    2.3 文献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耗竭现状分析
    3.1 中国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基本特征分析
    3.2 中国环境规制的基本情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直接影响机理:环境成本内化视角
    4.1 分析情境选择
    4.2 基础模型设定
    4.3 引入环境规制的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4.4 最优耗竭路径分析
    4.5 分情境下环境规制对耗竭路径影响分析
    4.6 固定耗竭时间下环境规制对耗竭路径影响分析
    4.7 结论与启示
    4.8 本章小结
5 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间接影响机理: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视角
    5.1 基础模型设定
    5.2 引入环境资源的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3 环境规制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
    5.4 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影响
    5.5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化石能源耗竭路径
    5.6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结构与化石能源耗竭路径
    5.7 环境规制、能源消费结构与化石能源耗竭路径
    5.8 结论与启示
    5.9 本章小结
6 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直接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假说提出
    6.2 模型构建及简介
    6.3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间接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研究假说提出
    7.2 模型构建
    7.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创新点
    8.1 研究结论
    8.2 环境规制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8.3 政策建议
    8.4 论文的创新之处
    8.5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附录 7
附录 8
附录 9
附录 10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转型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基于HN地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缘起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主旨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原理、内容与现状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第四节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研究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观点述评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功能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量表的确定
    第二节 HN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HN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的具体分析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我国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

四、环境负效应对福利动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能源环境效应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测度与分析[D]. 杨姗姗.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2]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的发展轨迹[J]. 陶芸.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0(00)
  • [3]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 鲍锋. 吉林大学, 2018(12)
  • [4]日本福利经济思想研究[D]. 陶芸. 武汉大学, 2017(07)
  • [5]我国环境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测度 ——基于E-DSGE模型构建研究[D]. 程郁泰.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6)
  • [6]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及贸易的福利效应[D]. 郑国姣.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D]. 范继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2)
  • [8]环境税的红利效应及其政策设计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数据[D]. 李昱.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6)
  • [9]中国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的影响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10]转型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基于HN地区的实证研究[D]. 罗爱华.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环境负面影响对福利动态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