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

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

一、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阚德龙[1](2021)在《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典型小流域治理效果评价》文中认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今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制约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南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同时又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与治理,减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与风险,对于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和南阳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统计数据、文献资料和实验室实验数据等,采用清单分析法、排放系数法估算南阳市及其下辖县(市、区)1995-2018年间化肥施用、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水产养殖对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负荷,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丹江口库区淅川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对典型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阳市1995-2018年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和TP负荷量分别为12.46~23.30、6.81~12.09和0.92~1.54万t·a-1,相应地其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为0.62×1010~1.16×1010、6.81×1010~12.09×1010和4.59×1010~7.71×1010m3·a-1,总等标污染负荷量为12.06×1010~20.97×1010m3·a-1,农业面源污染是南阳市水环境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TN和TP是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其贡献分别为55.22%~58.97%和33.93%~39.36%,畜禽养殖和化肥施用的TN和TP排放是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关键。(2)南阳市1995-2018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依次为畜禽养殖、化肥、农村生活、作物秸秆和水产养殖,年平均贡献分别为41.51%、30.84%、14.91%、10.12%和2.62%;畜禽养殖、农村生活、作物秸秆和水产养殖中分别以大牲畜、生活污水、小麦和鱼类的污染负荷最大,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应重点关注。(3)南阳市1995-2006年绝大部分县(市、区)单位面积总等标污染负荷和单位面积CODCr、TN和TP等标污染负荷均随时间总体呈增大趋势,而2006年后大部分县(市、区)呈减小趋势;1995-2018年南阳市各县(市、区)单位面积化肥、秸秆和畜禽养殖等标污染负荷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县(市、区)出现峰值的年份存在差异,所有县(市、区)农村生活单位面积等标污染负荷随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水产养殖总体呈增加趋势。污染物中TN一直是南阳市各县(市、区)最主要的污染物,但其比重随时间呈缓慢下降趋势,而TP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污染来源中各县(市、区)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单位面积等标污染负荷占比随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化肥、秸秆和水产养殖单位面积等标污染负荷占比随时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化肥,已成为大多数县(市、区)最主要的污染源。(4)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单位面积等标污染负荷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从西北方向东南方呈加重趋势(桐柏县除外)。新野县、唐河县、社旗县、邓州市、宛城区和卧龙区是单位面积等标污染负荷相对严重区域,尤其是新野县,1995-2018各阶段单位面积总等标污染负荷达10.53~16.18万m3·hm-2;单位面积等标污染负荷相对轻微区域为西峡县、内乡县和南召县,尤其是西峡县,1995-2018各阶段单位面积总等标污染负荷为1.00~1.17万m3·hm-2,区域间差异明显。(5)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但1995-2000到2011-2015阶段,单位面积总、CODCr、TN、TP、化肥、秸秆、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等标污染负荷的空间聚集性均随时间呈降低趋势,而2016-2018阶段其空间聚集性又有所增加。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1995-2000和2001-2005阶段单位面积CODCr、TN和TP等标污染负荷显着(P<0.05)热点区域均为新野县和宛城区,显着(P<0.05)冷点区域均为西峡县,2006-2010、2011-2015和2016-2018三个阶段无显着(P>0.05)冷、热点区域;单位面积化肥、秸秆、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各阶段等标污染负荷显着冷、热点区域存在差异,但新野县和宛城区大多时间均为显着热点区域,而西峡县大多时间为显着冷点区域。(6)TN是金竹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TP次之,氨氮(NH3-N)和硝氮(NO3-N)在整个监测期间含量均较低,达到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治理前生态沟进水口(XX)、出水口(即湿地进水口,XM)和湿地出水口(XR)水体溶解氧量(DO)(4.35~5.02 mg·L-1)、TN(4.91~5.10 mg·L-1)和TP含量(0.12~0.19mg·L-1)分别为地表水IV类、V类和III类水质标准,治理中各断面水质明显恶化,治理后XR断面DO(8.25~9.30 mg·L-1)、TN(0.97~0.98 mg·L-1)和TP含量(0.03~0.04 mg·L-1)分别达地表水I类、III类和II类水质标准。治理前、中和后生态沟和湿地对DO的总增加率分别为15.40%、–1.25%~–17.37%和13.48%~24.00%,对TN和TP的总去除率分别为0.04%、–40.32%~–28.53%、30.50%~42.28%和–25.86%、–20.00%~–16.67%、49.06%~67.44%。水质综合指数表明,治理前和治理中各断面水质均表现为XX>XR>XM,治理后表现为XX<XM<XR。因此,金竹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对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但需注意工程建设期间污染加重的问题,治理模式适合在丹江口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推广应用。

张村鹤[2](2018)在《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马—萨综合模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现状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归纳分析出适合本文研究的分析框架。本文以政策本身、政策资源、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和政策监督五大变量为分析框架,对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执行情况展开分析。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南阳市的易地扶贫政策还是取得较大的成就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本文以前面提到的5个变量为框架对该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乡村精英俘获、“关系社会”以及政策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政策目标出现偏离;法律法规等权威资源的不配套、资源整合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配套产业支撑和社会保障都是政策资源供需存在问题的原因;此外,僵化的执行方式、组织纵横沟通不畅和基层工作人员力量配备的不足导致了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碎片化;而目标团体自利性动机以及对政策的认知和认同感较低导致其消极参与;制度保障的缺乏和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导致政策执行监督的“失监”、“虚监”。因此,为了易地扶贫政策能够更好的推进,本文认为应该精准把握政策本质、加大对资源全面充分投入与优化整合、提升执行机构自身执行能力与组织外沟通合作的实践能力、引导目标团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良好的监督环境和营造发展的可行环境。从这五个方面优化提升南阳易地扶贫搬迁执行的效应。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刘晓永[4](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王俊[5](2018)在《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耦合协同发展的视角,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耦合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南省南阳市为典型代表,对区域耦合发展协调度的测定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在国内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研究现状以及产业耦合发展的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内涵;然后,利用PEST分析工具从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四个方面进行外部动力分析,从产业关联性、投资主体以及市场需求三个方面进行内部动力分析;再次,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以及产业潜力四个方面构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函数及其计量模型对产业耦合度进行测量;最后,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代表,定量测量了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协调度。得出以下结论:(1)2006年至2015年南阳市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不高并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稳定性不高;(2)南阳市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存在耦合发展特征,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属于耦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耦合协调阶段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较慢;(3)南阳市各个县耦合度基本保持在拮抗阶段,但特征各有不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总体趋势是朝好的方向发展;(4)南阳市及其各个县的生态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发展水平低于河南省耦合发展水平。根据相关结论找出影响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敏感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市场、科技、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郭椿阳[6](2017)在《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变化会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引起相应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伏牛山区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该区域淅川县的丹江口水库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安全状态对河南省甚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近些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由于“三山扶贫”实施力度的加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人们对土地开发利用速度加快,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方式随之而来,伏牛山区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岩石裸露、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的现象。如何在土地利用变化的背景下分析土地生态水平,找出制约土地生态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探索提升土地生态安全的方式成为伏牛山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生态承载力等土地生态安全相关理论,以伏牛山的9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伏牛山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安全进行研究。首先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分析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最后通过“P-S-R”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土地生态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并进行动态预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地和耕地是伏牛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了伏牛山区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在伏牛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中,林地和耕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6.46%和28.48%,二者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84.94%。除林地、耕地外,草地也占有较大比例(9.95%),其他地类则占有很小比例。这种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主要是由伏牛山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决定的。2.土地利用变化整体上较为和缓,但区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较大差异。土地利用变化分别从类型、速度、结构、程度及时空变化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在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上,城镇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占比很小,但研究期内增加较快,分别增加了3.57倍、4.20倍,形成了以城镇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加为主要类型变化特征;(2)在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上,伏牛山区总体土地利用变化度较小,但草地、城镇用地、农居点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变化度较为明显;(3)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上,伏牛山区土地利用的信息熵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之间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但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林地与耕地在各类用地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尽管研究期内伏牛山区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用地、农居点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快速增加,但不足以对土地利用结构的整体状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4)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上,伏牛山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基本平稳,但9个县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5)在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上,耕地空间分布变化较小,林地和草地的空间分布在1990-2000年变化较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从散碎化向集聚化发展,城镇用地围绕中心城镇呈现蔓延扩张趋势。3.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交通因子,其次是经济和城镇化水平。交通的发展推动路网周围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引起建设用地的增加。经济因素中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主要影响伏牛山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城镇化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影响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发展。此外,政策也是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4.总体而言,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质量的改善作用大于恶化作用,但县域差别明显。林地、草地是促进伏牛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建设用地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用地。栾川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是整个区域中最大的,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是其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最为不利的因素。西峡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和恶化程度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但总体上为改善状态。淅川县、鲁山县和汝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作用较为明显。5.伏牛山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较高的县域集中在高海拔山区,较低的集中在浅山丘陵带。2010年伏牛山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5846,土地生态水平较低,但土地生态安全处于改善状态,安全等级从Ⅱ级(风险级)上升为Ⅲ级(敏感级)。其中安全等级较高的县域集中在西北方向的高海拔山区,包括卢氏县、栾川县、西峡县和嵩县,等级较低的集中在东南区域的浅山丘陵带,为汝阳县、鲁山县、南召县、淅川县和内乡县。其中西峡县、栾川县和卢氏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为稳定,其安全级别一直较高且往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汝阳县、鲁山县、南召县、淅川县和内乡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较低,说明其土地生态风险程度较高。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级别从重警发展到中警,警情有所减轻。虽然1990-2010年间伏牛山区土地生态环境在逐渐改善,但土地利用的生态现状不容乐观。在伏牛山的9个县域中,到2010年已无重警县域,其中警情最小的为嵩县、栾川县和卢氏县,位于轻警级别,且土地生态质量提升速度较快;警情最大的为淅川县,位于中警级别,且土地生态质量提升速度较慢。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淅川县,地理位置特殊,其土地生态安全发展速度不高,生态安全现状还比较严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调控。论文最后根据以上研究,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林地和草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环保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政策建议。

陈锋正[7](2016)在《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业经济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农业发展方向,为破解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矛盾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严峻。在相关理论研究中,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或农业经济单向度研究的局限性,不能真正探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之间矛盾的根源,提出的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疗法”,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鉴系统观和协同学思想,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置于更加宏大的系统视野中,统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逻辑关系和耦合原理,关注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内容、特征和机理,以及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研判,为深入探究二者耦合机理和协同发展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通过主客观世界的有效联系,将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农户行为等主体行为分析纳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中,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主体行为对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实践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和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都表现出随时间发展的增长态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主要是由政府行为引发的响应类指标的拉动所致,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中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的贡献率相近且都表现较为稳定;第二,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度都在0.9以上,属于优质耦合关系,二者协同度在0.40488-0.89117之间,并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耦合协同发展状况以2008年为界线,2008年之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功效值大于农业经济子系统功效值,2008年之后二者关系倒置;第三,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和耦合系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协同发展非有效;第四,在主体行为分析中,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可以统一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其中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程度和受控制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社会大众增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共识、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加大科技与信息建设投入、促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王晴[8](2016)在《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研究 ——以西峡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被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多,使得被征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他们的长期生存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解决该不稳定因素的时候,探索出了一条留地安置的创新型道路,留地安置方式的探索性尝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典型案例,中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也在陆陆续续地实行着。留地安置方式弥补了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方式的不足,使被征地农民得到长期的生活保障,并维护其根本利益,但在实际探索中也发现,留地安置方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的研究中有所体现和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留地安置的背景、现状、政策演变以及传统的运作方法的分析,再结合三个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留地安置方式的成效分析,研究出我国留地安置在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以西峡县为例,选取了三块城郊留用地,并分析城郊这样一个经济基础一般的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实行留地安置方式。种种现象和结论表明,在解决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问题上,除了留地安置本身的一些措施以外,还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辅助一些相关的政策,比如中央政府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和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具体政策的变通。只有在中央政府大政策环境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适宜地实行留地安置政策,才能够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强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和容纳能力,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被征地农民问题的自我解决,缓解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更进一步地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杜琳[9](2016)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案例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全面开展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现状研究,探讨了教学最优化理论与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结合,尝试提出了案例教学“最优化”的实施策略,以期待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优化和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全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简单介绍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介绍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基础,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最优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建构主义、迁移假设理论、教学交往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针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案例以及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中的内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正是教学问题的存在使得案例教学“最优化”的研究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提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理论阐述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的方法和策略。第五部分对案例教学“最优化”的实施过程分阶段地做出了完整阐述,包括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及操作阶段、课后评价及反馈等三个阶段。第六部分为论文总结与展望,简单介绍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提出展望。

刘振峰,王龙,李慎中,朱爱华,相炜[10](2015)在《2015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模式正式出台并开始试点。为迎接新高考模式的全面实施,2015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开始向全国卷靠拢。为此,本刊约请"相炜地理研究室"对今年各地高考地理试卷的考点分布、图表类型、热点问题、试题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命题建议,以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高考地理试卷和试题的变化情况,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做好今后的备考工作。

二、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典型小流域治理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历史
        1.2.2 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研究概况
        1.2.3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研究概况
        1.2.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效果评估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研究区气候概况
        2.1.2 研究区地形地貌及水系概况
        2.1.3 研究区土壤概况
        2.1.4 研究区植被概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南阳市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2.2.2 研究区人口和经济收入
        2.2.3 研究区的旅游资源
第三章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清单
        3.1.2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3.1.3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量计算
        3.1.4 数据来源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污染来源历史发展特征
        3.2.2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产生的污染物负荷量
    3.3 讨论
        3.3.1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
        3.3.2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
        3.3.3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防控措施
    3.4 小结
第四章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南阳市各县(市、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清单
        4.1.2 南阳市各县(市、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4.1.3 南阳市各县(市、区)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估算
        4.1.4 数据来源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南阳市不同县(市、区)农业面源污染时间分布特征
        4.2.2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4.2.3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讨论
        4.3.1 南阳市各县(市、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变化特征
        4.3.2 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金竹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研究区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构建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研究区各水质指标随综合治理工程进程的动态变化
        5.2.2 研究区不同观测时期各断面水质综合指数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马—萨综合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评述
        2.国内有关研究进展
        3.研究评述
    (三)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研究内容
        2.研究基本思路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可能创新之处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易地扶贫
        2.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3.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4.政策执行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综合模型
        1.马兹曼尼安-萨巴蒂尔综合模型的概念
        2.马-萨综合模型的变量要素
        3.马-萨综合模型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契合
        4.基于马-萨综合模型基础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
三、南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
    (一)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动因和制度安排
        1.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的现实背景
        2.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机制
    (二)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的成效评估
        1.政策本身方面
        2.政策资源方面
        3.执行组织方面
        4.目标团体方面
        5.政策监督方面
    (三)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存在问题分析
        1.政策目标达成存在偏离问题
        2.资金管理存在着统筹不到位和滞后拨付问题
        3.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碎片化
        4.目标团体消极参与
        5.政策执行监督存在“虚监”和“失监”
四、南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利益关系影响政策目标偏离
        1.乡村精英俘获导致的选择性搬迁
        2.“关系社会”影响的目标偏差
        3.政策自身存在的内在限制
    (二)政策资源供需失衡
        1.权威资源不配套——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2.资源的整合能力不足
        3.缺乏配套产业支撑与社会保障不足
    (三)执行机构特性中的“诟病”
        1.基层执行机构的僵化执行方式惯习
        2.组织机构间纵、横向缺乏有效沟通配合
        3.基层工作人员力量配置不足
    (四)目标团体的价值取向偏颇
        1.目标团体受自利性动机的驱动
        2.目标团体存在政策认知能力的偏差
        3.环境影响目标团体对政策认同感
    (五)政策监督存在乏力
        1.制度保障缺失引发的权力与权利的失衡
        2.政策信息沟通渠道不流畅
五、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效应的路径
    (一)精准把握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本质
        1.切实把握政策要求,确保精准搬迁
        2.落实乡村包干责任,维护政策公平
    (二)加大政策资源全面、充分投入与资源的优化整合
        1.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政策稳定发展
        2.强化资金管理体系,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3.加强配套保障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三)提升执行机构自身执行能力与组织外沟通、合作的实践能力
        1.加强各部门沟通与协同推进,构建部门合作网络模式
        2.探寻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扶贫,力求形成扶贫的合力
        3.严格执行公开透明,采取多元执行方式
        4.打造专业的扶贫队伍,开展专业化扶贫工作
    (四)引导目标团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加强执行人员队伍精准建设,树立执行人员正确价值观念
        2.促进搬迁农户思想观念转变,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五)构建良好的政策监督环境,营造发展可行环境
        1.构建政策反馈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
        2.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构建制度化监督体系
        3.拓宽政策信息沟通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六、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5)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1.2.4 发展趋势分析
    1.3 研究思路、创新之处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3.4 研究内容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生态农业的内涵
        2.1.2 生态旅游业的内涵
        2.1.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2.1.4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耦合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动力因素分析
    3.1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内源动力
        3.1.1 产业关联性
        3.1.2 投资主体多元化
        3.1.3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3.2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外源动力
        3.2.1 政府引导作用及政策支撑
        3.2.2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2.3 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3.2.4 科技进步与创新
4.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模型的构建
    4.1 测定体系的构建
        4.1.1 测定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测定体系的构建
        4.1.3 测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耦合度测定框架的建立
        4.2.1 耦合度测定函数
        4.2.2 耦合协调度测定函数
5.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
    5.1 南阳市基本情况简介
        5.1.1 南阳市资源禀赋状况
        5.1.2 南阳市经济发展状况
        5.1.3 南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5.1.4 南阳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2 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测定指标计量
        5.2.1 测定数据来源及及处理
        5.2.2 测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结果分析
        5.3.1 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5.3.2 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及其协调度结果分析
    5.4 南阳市和河南省、南阳市各个县产业耦合度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5.4.1 南阳市各个县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度测定结果分析
        5.4.2 南阳市与河南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度测定结果分析
6.南阳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策略
    6.1 鼓励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互耦合发展
    6.2 政府积极引导,构建稳健的政策支撑体系
    6.3 加强市场宣传,增强品牌效应,提高产业耦合知名度
    6.4 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耦合发展中的作用
    6.5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法制建设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
        2.1.2 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安全
        2.1.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1.4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4 土地生态学理论
        2.2.5 生态安全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2.3.2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3 伏牛山区相关研究
        2.3.4 研究评述
3 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2.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3.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2.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2.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3.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
4 伏牛山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
    4.1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
        4.1.1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响应模型
        4.1.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4.2.1 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土地生态安全测度与评价
        4.3.1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
        4.3.2 土地生态安全整体评价
        4.3.3 各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4.4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和资料数据来源
    1.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农业生态学理论
    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2.3 农业系统科学理论
第3章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分析
    3.1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
    3.2 农业经济系统
    3.3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逻辑关系
    3.4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4.1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4.2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容
    4.3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4.4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机理
    4.5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
    4.6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主体行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现状分析
    5.1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现状
    5.2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5.3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6.1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分析的逻辑思路
    6.2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6.3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状况分析
    6.4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协同发展分析
    6.5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主体行为分析
    7.1 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在耦合系统中“二律背反”
    7.2 农户行为在耦合系统中的实证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对策建议
    8.1 建立关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行为主体共识
    8.2 完善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
    8.3 强化科技与信息在耦合系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
    8.4 以制度建设保障耦合系统协同发展
第9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8)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研究 ——以西峡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1.2.1 概念界定
        1.2.2 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现状及运作方法的演变
    2.1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现状
        2.1.1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产生的背景
        2.1.2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发展现状
        2.1.3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政策演变
    2.2 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运作方法的演变
        2.2.1 初级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
        2.2.2 中级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
3 西峡县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
    3.1 西峡县被征地农民的整体情况
        3.1.1 西峡县被征地农民的人口情况
        3.1.2 西峡县土地征用及开发利用现状
    3.2 莲花街道办事处新兴居委会北王营组的留地安置方式
        3.2.1 莲花街道办事处新兴居委会北王营组留用地所在区域的概括
        3.2.2 莲花街道办事处新兴居委会北王营组留地安置方式的具体做法
    3.3 紫金街道办事处小城居委会二组的留地安置方式
        3.3.1 紫金街道办事处小城居委会二组留用地所在区域的概括
        3.3.2 紫金街道办事处小城居委会二组留地安置方式的具体做法
    3.4 五里桥镇葛营村东李营组的留地安置方式
        3.4.1 五里桥镇葛营村东李营组留用地所在区域的概括
        3.4.2 五里桥镇葛营村东李营组留地安置方式的具体做法
    3.5 西峡县城郊三块地留地安置方式的总体评价
        3.5.1 西峡县城郊三块地留地安置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5.2 西峡县城郊三块地留地安置方式所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4 我国典型的留地安置方式及其与西峡县的比较分析
    4.1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留地安置方式
        4.1.1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留地安置方式的背景
        4.1.2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留地安置方式的特点及具体做法
        4.1.3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留地安置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4.2 厦门“金包银”工程的留地安置方式
        4.2.1 厦门“金包银”工程留地安置方式的背景
        4.2.2 厦门“金包银”工程留地安置方式的特点及具体做法
        4.2.3 厦门“金包银”工程留地安置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4.3 咸嘉村留地安置方式
        4.3.1 咸嘉村留地安置方式的背景
        4.3.2 咸嘉村留地安置方式的特点及具体做法
        4.3.3 咸嘉村留地安置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4.4 总体评价以及经验借鉴
        4.4.1 三种典型的留地安置方式的总体评价
        4.4.2 三种留地安置模式的经验借鉴
    4.5 三种典型的留地安置方式与西峡县的比较分析
        4.5.1 西峡县留地安置方式的优势分析
        4.5.2 三种典型的留地安置方式和西峡县的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5 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的政策建议
    5.1 通过“股本金”入股扩大留地安置方式的适用范围
        5.1.1“股本金”入股办法的探索
        5.1.2“股本金”入股提高了留地安置方式的普遍性和可行性
    5.2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和运行机制
        5.2.1 制定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5.2.2 规范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5.3 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再就业问题
        5.3.1 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职能培训
        5.3.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被征地农民开拓就业市场
    5.4 更进一步地完善留地安置相关的政策法规
        5.4.1 加强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
        5.4.2 因地制宜地完善留地安置政策的相关细则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
致谢

(9)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案例教学研究现状
        1.3.2 国内案例教学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案例教学法内涵
        2.1.2 教学最优化理论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迁移假设理论
        2.2.3 教学交往理论
        2.2.4 发现学习理论
3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
        3.1.1 调查的目的
        3.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3.1.3 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3.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现状分析
        3.2.1 引入案例的调查分析
        3.2.2 教学实施的调查分析
4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1 案例教学“最优化”设计的原则
        4.1.1 创新性原则
        4.1.2 适应性原则
        4.1.3 参与性原则
        4.1.4 启发性原则
    4.2 案例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方法
        4.2.1 案例教学“最优化”设计的依据
        4.2.2 案例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标准
        4.2.3 案例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方法
5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的实施策略
    5.1 课前准备阶段
        5.1.1 教师准备
        5.1.2 学生准备
        5.1.3 教学环境的准备
    5.2 课堂操作阶段
        5.2.1 案例导入
        5.2.2 案例分析
        5.2.3 案例讨论
        5.2.4 案例总结
    5.3 课堂评价和反馈阶段
6 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典型小流域治理效果评价[D]. 阚德龙. 南阳师范学院, 2021(11)
  • [2]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马—萨综合模型分析[D]. 张村鹤.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度测定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D]. 王俊. 中原工学院, 2018(08)
  • [6]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D]. 郭椿阳. 河南大学, 2017(05)
  • [7]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陈锋正.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8]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研究 ——以西峡县为例[D]. 王晴. 郑州大学, 2016(02)
  • [9]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最优化”研究[D]. 杜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2015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J]. 刘振峰,王龙,李慎中,朱爱华,相炜.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13)

标签:;  ;  ;  ;  ;  

西峡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