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论文摘要写作格式的认识

对科技论文摘要写作格式的认识

一、对科技论文文摘编写格式的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马浩[1](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文献资源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为农业科技文献的获取与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研究,而是开始呈现出多学科跨邻域的综合性研究趋势,农业科研工作者通常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来了解或认识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文章综述则是快速了解研究领域的有效途径。综述文章对科研邻域进行整体性阐述和认知,使得研究者可以快速观其大略,并快速建立领域研究框架。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算力的不断提升,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让很多历史难题得以解决。因此本文基于现代知识获取和文献分析需求,开展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生成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根据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归纳,本文采用分步构建的方法将自动综述生成研究划分为三个主要技术板块:(1)主题文献过滤;(2)语步识别与抽取;(3)综述文本生成。三个技术板块正是自动生成一篇综述文本所需要经过的三个处理步骤,对于各个主要技术板块,本文按顺序分别进行了模型构建研究。首先,在主题过滤模型的设计中,采取先对文档进行向量化表示并降维,然后利用基于层次密度的聚类算法对文档向量进行主题聚类,过滤噪声主题簇和无关文档并保留可用主题簇作为第二板块模型的候选输入。在第二板块,本研究将非结构化摘要的语步识别任务转换为文本分类任务并划分五个语步标签: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基于Sci Bert预训练词向量模型构建语步识别模型,并利用Pub Med 20k RCT添加自建的农业领域语步抽取训练语料的数据集完成模型训练,将第一板块的文档集合作为模型输入,得到各语步类别的句子集合作为第三板块的输入。在第三板块,本研究基于UNIML的模型设计构建了综述文本生成模型,并利用GASP数据集完成文本生成模型的训练,以第二板块的各语步类别句子集合为输入,输出生成最终的综述文本。最终,本研究构建了包含28675条语步训练语料的农业领域语步数据集。在第二板块构建的语步识别与抽取模型在Pub Med数据集上F1值达到87.12%,在添加农业领域数据集后模型F1值为86.06%。第三板块所构建的综述文本生成模型的评测结果与Text Rank模型和Bi LSTM模型相比在ROUGE-1、ROUGE-2和ROUGE-L三项评价指标上分别提高了4.5%、2.9%和3.3%。本研究还基于本文构建的模型,研究开发了农业科技文献综述自动生成系统。

温浩,何茜茹[2](2021)在《学术文摘创新点挖掘的认知分析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克服学术文摘表达创新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带给知识挖掘算法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学术文摘创新点挖掘的认知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学术文摘创新点报道认知分析、词汇语义分布一致性认知分析、谓语动词语义理解认知分析、语用功能分类认知分析和句法隐含认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认知分析可形成文摘挖掘的五个层次:信息检索层次、本体构建层次、语义挖掘层次、语用分类层次和对象隐含层次。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处理自然语言表达模式提供了认知分析方法,提高了文摘创新点分类算法的准确率和覆盖率,提高了文摘"问题、方法、结果"三元组挖掘的效率,为建立基于三元组知识库的智能问答系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作用。

李美玲[3](2020)在《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纷繁复杂的论文海洋里,想要快速的检索查阅到相关研究论文,论文的摘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论文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其中英文摘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山西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上还有诸多问题,本研究以2015-2019年山西省各高校(包括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问题较多的200篇中英文摘要作为分析对象,以山西省200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并以山西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英文摘要部分(包括英文摘要、题目以及关键词)的撰写进行分析。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科技文献的翻译策略及特点,提炼出近五年来山西省体育学科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部分在写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结论为:(1)时态(79.50%)、语态(51.50%)、复合句使用不正确(68.50%)、非谓语(86.50)不正确;(2)字母大小写不规范(58.50%);(3)专业术语翻译不准确(60.50%);(4)内容过于繁冗复杂(73.50%);(5)英文摘要撰写多以直译的形式出现(87.00%);(6)不会灵活运用意译、省译等翻译方法(73.00%);(7)部分论文由于中文内容表达不完整、不精确而导致了英文摘要误译的现象(80.50%);(8)从英文部分整体上看,缺乏衔接词、逻辑性偏低使英文摘要部分读起来很突兀(78.50%);(9)对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写作规范不明确(36.50%)等几个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英文摘要写作问题的提升对策:(1)从研究生个体方面:应不断提升英文水平,并加强对英文摘要的重视;(2)从培养环节方面:合理安排普通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比重,突出论文写作的针对性;(3)从培养制度方面:出台英文摘要写作指南重视英文摘要写作规范。

李鑫鑫[4](2020)在《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构建及在智能化查新平台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科研环境的转变为科技情报机构从文献传递到信息服务(情报1.0)、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情报2.0)、从知识服务到智能服务(情报3.0)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然而,当前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人工操作,依靠查新员的主观判断很难对科技查新的质量进行控制。为了提高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实现查新的精准检索,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查新相结合成为查新工作的创新实践,虽然目前已有关于自动化查新平台建设的探讨,但因未充分理解科技查新服务中的具体情景,导致平台在实践中效果不佳。而情景是关键,它强调面向个性化的差异,提取其中的关键要素,从多个层面描述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帮助智能化查新平台更好地理解和揭示内容。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情景”展开,对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进行了构建,并将情景应用到智能化查新平台的设计中,为智能化查新平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调研了科技查新服务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国内外科技查新服务的研究进行了整体调研,重点了解查新服务的智能化发展现状,对实现智能化查新的平台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侧面突出了对科技查新服务情景研究的重要性。(2)在理论上,提出了科技查新服务情景维度。首先对情景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对信息检索技术中的情景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的情景研究进行了调研和梳理,定义了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其次,基于情景规划理论,界定了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维度,包括任务、环境和行动,并从客观化的视角对三个维度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分析。(3)在实践上,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8名查新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新报告、观察记录、访谈转录的数据收集方式,综合第2章的理论研究,最终提取了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要素,并研究了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内在作用机制,对融合情景的智能化查新平台建设进行了需求调研。(4)借鉴突发事件中的情景构建方法,基于知识元构建了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设计了情景的结构化表示框架,并结合具体的查新服务进行了案例分析,然后基于情景设计了智能化查新平台,提出将情景库嵌入到平台中,探讨了平台的查新流程,最后进行了实证分析。(5)对融合情景的智能化平台建设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拓展平台的深层次功能、挖掘情景的内在作用机制和提供多种情景的技术支持。本论文包括图14副,表21个,附录3个。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韩艺宽[6](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李博[7](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楚小庆[8](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钱志豪[9](2016)在《基于LDA的网络评论观点挖掘 ——以豆瓣影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Web2.0环境下,人们普遍感到,获得观点己经与获取信息同等重要,但要想从中获得体现价值的观点信息却变得越来越困难。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发表评论的人角度或目的不同,评论观点经常是正面和负面意见相混合,从中准确获取评论信息将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二是由于以Web2.0应用为平台的民间舆论场的信息源受到较大的污染,网络评论中的这些主观信息良莠不齐,而以往采用的传统网络社会舆论分析技术手段(主要对象是网页和论坛)对动态性更强、结构更复杂的Web2.0网络应用处理能力有限,无法获取这些深层社会舆论信息要素,也无法甄别信息真伪,影响了网络评论信息分析效果。鉴于此,开展对于Web2.0的网络评论信息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掘蕴含在网络评论背后的观点信息,为决策和对未来的预测提供更加深层和丰富的信息支持。本论文以Web2.0应用为平台的公众舆论场的信息源为逻辑起点,从主题聚类视角对网络评论信息分析模式、观点挖掘的理论、技术、方法等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观点挖掘、LDA主题模型等理论和方法进行观点挖掘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4个方面:(1)从产品评论和LDA算法以及观点挖掘三个角度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以及应用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综述。梳理、分析网络评论观点挖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本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以评论语句特征-情感关联关系发现方式作为评论文本的观点挖掘基础;(3)针对网络评论观点挖掘的需求,构建网络评论观点挖掘系统的模型;挖掘文本集中的主题,并基于此对主题的重要度进行计算,从而获取面向主题的主要观点信息。(4)以豆瓣电影平台上的的影视评论为例,基于Java语言开发平台选择近期热门电影《荒野猎人》作为评论数据来源,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基于主题聚类的观点挖掘实证分析。

梅中伟[10](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科技语体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科技语体特征分析,也是一项面向语体认知与翻译领域自适应的研究。为了研究科技汉语的书面语体特征,笔者组建了一个规模为近1.2亿个汉字的汉语书面语语料库(含标点符号在内总字符数1.5亿多),并对语料进行了标注。该语料包括科技论文篇名语料库、科技论文摘要语料库、科技汉语分类语料库、参照语料库四个分库。篇名语料、语料分别来自于随机抽取的CNKI数据库中CSSCI、EI和SCI期刊论文的汉语篇名、汉语;科技汉语语料是在自己整理的汉语科技论文语料的基础上,加入复旦大学分类语料库共同组建而成;参照语料库主要是政论语体和文学语体,分别来自于人民日报和部分文学作品。在认知语言学范畴论和边界理论的指引下,本文对科技汉语的语体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分析。为了尽量详细地描写科技汉语的语体特征,全文分三个主要部分来进行描写,即篇名、摘要和正文的语体特征。在对上述三个部分的语言分析中,作者分别从语体的4种体素来进行分析,即语音、语词、语句和语篇。分析过程中,作者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论和功能语言的相关理论,在语料检索数据的基础上对对比分析了科技语体内篇名、摘要及正文的语体差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语体差异,以及科技语体与政论语体、文学语体的差异。本研究是对以往科技语体研究的验证和深化,同时对先贤们没有研究过的层面进行了拓展。研究表明,科技汉语本身是个较大的范畴,包含众多子范畴。科技语体的篇名、摘要、正文等的语体特征共同构成科技语体的语体特征。科技语体体现出庄重、谨严、简洁、朴素等语体特征。作为科技语体的两个子范畴,社会科学语体和自然科学语体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从数据和分析的结果来看,自然科学语体是科技语体的典型范畴,社会科学语体是科技语体的非典型范畴;二者在篇名、摘要、正文等部分都体现出差异,但是二者的边界又是模糊的;二者在语音、语词、语句和语篇四方面又表现出范畴成员的相似性;但同时,这些相似的语体特征和政论语体、文学语体等的差异相对更加显着,表现出不同的语体的特征。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选题背景及文献综述;第二章,基于篇名语料库对比分析了科技汉语篇名的语体特征;第三章,基于摘要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科技汉语摘要的语体特征;第四章,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了科技汉语正文的总体语体特征;第五章,总结各章研究成果,并分析了本课题的一些研究得失,还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对科技论文文摘编写格式的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科技论文文摘编写格式的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学术文献自动摘要研究概述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摘要概述
        1.2.3 科技文献自动综述研究概述
        1.2.4 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相关模型架构
        2.1.1 Transformer架构概述
        2.1.2 BERT模型概述
    2.2 主题文献筛选相关理论与技术
        2.2.1 句向量的表示学习
        2.2.2 向量聚类算法
    2.3 语步识别与抽取相关理论与方法
    2.4 关于文本生成的相关研究
    2.5 结果评估相关理论
        2.5.1 基于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评价方法
        2.5.2 基于ROUGE的评价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题文献筛选模型构建
    3.1 模型的功能与定义
    3.2 基于均值聚类的筛选方法
        3.2.1 模型构建思路
        3.2.2 实验数据与设置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基于层次密度聚类的筛选方法
        3.3.1 模型构建思路
        3.3.2 实验数据与设置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步识别与抽取模型构建
    4.1 模型功能与任务定义
    4.2 农业领域科技文献语步数据集构建
    4.3 基于BERT模型的语步识别与抽取模型构建
        4.3.1 实验数据与设置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基于Sci BERT模型的语步识别与抽取模型构建
        4.4.1 实验数据与设置
        4.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语步识别与抽取实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述文本生成模型构建
    5.1 模型功能与任务定义
    5.2 基于Transformer的文本生成模型构建
        5.2.1 实验数据与设置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文本生成实例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动综述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6.1 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生成系统原型设计
        6.1.1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6.1.2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
        6.1.3 系统原型界面设计
    6.2 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生成系统实现
        6.2.1 系统前后端交互实现
        6.2.2 系统实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文本生成模型生成实例的输入摘要文本
致谢
作者简历

(2)学术文摘创新点挖掘的认知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文摘创新点的知识问答服务
2 学术论文文摘报道创新点的认知分析
3 文摘创新点词汇语义分布的认知分析
    3.1 文摘动词和名词的词汇数量分布
    3.2 两种文摘高频动词和高频名词一致性分布
    3.3 高频动词的句子位置分布特征
4 文摘创新点谓语动词语义理解的认知分析
    4.1 中文分词工具会扭曲句子的语义理解
    4.2 文摘句谓语动词语义识别与主谓宾结构转换
5 文摘创新点语用分类的认知分析
    5.1 文摘语用功能的句子分类数量分布
    5.2 二次分类与合并的数量分布
6 文摘创新点隐含句法模型的认知分析
    6.1 文摘中第1类数量缺少问题
    6.2 文摘中隐含结构的特征分析
7 结束语

(3)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摘要概述
        2.1.1 摘要的作用
        2.1.2 摘要的分类
        2.1.3 体育论文摘要的概述
        2.1.4 硕士学位论文的概述
        2.1.5 英文摘要的概述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3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内容分析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案例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英文摘要写作问题的分析
        4.1.1 英文摘要部分语法错误现象的分析
        4.1.2 英文摘要中字母大小写错误现象的分析
        4.1.3 英文摘要部分专业术语翻译不准确现象的分析
        4.1.4 英文摘要部分习惯性直译现象的分析
        4.1.5 英文摘要部分省译现象的分析
        4.1.6 英文摘要部分误译现象的分析
        4.1.7 英文摘要部分语言逻辑性问题的分析
    4.2 英文摘要写作规范的分析
        4.2.1 关键词的分析
        4.2.2 中英文摘要字数的分析
        4.2.3 英文摘要部分题名的分析
    4.3 英文摘要部分写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4.3.1 体育学科硕士英文水平有限,且对英文摘要不重视
        4.3.2 体育学科硕士与英语专业人士沟通不到位
        4.3.3 导师对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不够重视
        4.3.4 各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4.3.5 各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4.4 英文摘要写作问题提升对策
        4.4.1 从研究生个体方面:硕士应不断提升英文水平并严格遵循国家规范..
        4.4.2 从培养环节方面:合理安排普通与专业英语教学比重,突出论文写作针对性
        4.4.3 从培养制度方面:出台英文摘要写作指南,重视英文摘要写作规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构建及在智能化查新平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研环境的转变为科技情报服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1.1.2 用户需求的增加对科技情报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1.1.3 融合情景的智能化查新平台建设成为服务的创新举措
    1.2 研究意义
        1.2.1 为实现智能化查新平台的精准检索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为我国智能化查新平台的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科技查新服务理论研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整体概况
        2.1.3 国内研究内容分析
    2.2 科技查新服务实践研究
        2.2.1 精准查新与检索实践
        2.2.2 情景感知的个性化服务探索
    2.3 查新服务智能化的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查新服务中的情景维度分析
    3.1 情景内涵剖析及应用
        3.1.1 信息检索技术中的情景
        3.1.2 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的情景
        3.1.3 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
    3.2 研究理论基础
    3.3 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维度界定
    3.4 情景维度具体分析
        3.4.1 任务
        3.4.2 环境
        3.4.3 行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情景的内在作用机制及平台建设需求
    4.1 研究设计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对象
    4.4 数据收集
    4.5 结果分析
        4.5.1 情景要素的提取与总结
        4.5.2 情景的内在作用机制
        4.5.3 融合情景的智能化查新平台建设需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情景的构建及在智能化查新平台的应用
    5.1 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构建
        5.1.1 服务情景化
        5.1.2 知识元概述
        5.1.3 情景的构建
        5.1.4 情景库的建立
    5.2 查新服务情景表示的案例分析
    5.3 基于情景的智能化查新平台设计
        5.3.1 平台设计的特点
        5.3.2 情景在平台中的应用
        5.3.3 平台的设计及查新流程
        5.3.4 案例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融合情景的智能化查新平台优化策略
    6.1 拓展平台的深层次功能
        6.1.1 查新任务的难易度判断功能
        6.1.2 知识问答功能
        6.1.3 信息源的推荐功能
        6.1.4 科学技术要点的分析功能
        6.1.5 查新员与用户的交互功能
        6.1.6 科技查新用户的反馈功能
    6.2 挖掘情景的内在作用机制
        6.2.1 划分情景的类型和特征
        6.2.2 加强情景要素的关联分析
        6.2.3 丰富情景库的查新案例
    6.3 提供多种情景的技术支持
        6.3.1 提升中英文的分词技术
        6.3.2 设计检索式的构建方法
        6.3.3 制定新颖性的判断规则
        6.3.4 规范查新结论的撰写格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2.1 理论创新
        7.2.2 实践创新
    7.3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于查新员视角的情景内在作用机制
附录二 基于查新报告、观察和访谈的部分案例及经验
附录三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9)基于LDA的网络评论观点挖掘 ——以豆瓣影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在线评论的相关研究
        1.2.2 LDA的相关研究
        1.2.3 观点挖掘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评论观点与认知
    2.2 文本挖掘理论与方法
        2.2.1 文本表示
        2.2.2 文本分类和聚类
        2.2.3 信息抽取和关联分析
        2.2.4 文本挖掘过程模型
    2.3 话题挖掘
        2.3.1 非负矩阵分解
        2.3.2 概率潜在语义分析
        2.3.3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
    2.4 观点挖掘理论与方法
        2.4.1 观点挖掘关键内容
        2.4.2 观点挖掘技术与方法
第3章 网络评论的观点挖掘
    3.1 观点挖掘对象
        3.1.1 评论对象特征词识别
        3.1.2 评论对象情感词识别及情感倾向分析
        3.1.3 特征词-情感词搭配关系判定
    3.2 基于主题聚类的重要度计算方法
    3.3 主题相似度度量方法
    3.4 基于主题分布的主要观点提取研究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以豆瓣电影网络评论观点挖掘为例
    4.1 开发平台与工具
        4.1.1 Java语言
        4.1.2 Eclipse开发环境
        4.1.3 ICTCLAS
        4.1.4 JGibbLDA包
    4.2 背景需求
    4.3 模块构成
        4.3.1 数据源选择与获取
        4.3.2 评论信息预处理
        4.3.3 面向语法的观点挖掘数据分析
        4.3.4 面向主题的数据建模与分析
    4.4 电影观点演示界面
第5章 结论及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科技语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
        1.2.1 定义
        1.2.2 范围
        1.2.3 分类
    1.3 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语体研究现状
        1.3.3 语体的认知研究
        1.3.4 科技语体研究
        1.3.5 文本分析研究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基本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科技汉语篇名语体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科技语体篇名的语音特征
    2.3 科技语体篇名的语词特征
        2.3.1 篇名中的词类分布
        2.3.2 科技篇名中的词长
        2.3.3 科技篇名中词汇的字符类型
        2.3.4 科技篇名中的实词特点
        2.3.5 科技篇名中的虚词特征
        2.3.6 科技篇名中的词缀
    2.4 科技文本篇名的语句特征
        2.4.1 科技篇名中的标点符号
        2.4.2 科技篇名篇名的长度
        2.4.3 科技篇名的结构特征
    2.5 科技论文篇名的篇章标记
        2.5.1 篇章标记的语体选择性
        2.5.2 社会科学典型的语词标记
        2.5.3 自然科学典型语词标记
    2.6 科技篇名语词标记的历时变异篇名篇章化例案分析
        2.6.1 “视X”词族
        2.6.2 相关说明
        2.6.3 自然语句中“视X”词族的用法
        2.6.4 篇名中“视X”词族的用法
第三章 科技汉语摘要的语体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科技论文摘要语言的语音特征
        3.2.1 节律
        3.2.2 叠音
        3.2.3 拟声
    3.3 科技论文摘要语言的语词特征
        3.3.1 科技论文摘要中的词类分布
        3.3.2 摘要中词汇的词长分布特征
        3.3.3 摘要中各词类词汇的语体特征
        3.3.4 成语
    3.4 科技文本摘要的语句特征
        3.4.1 摘要的句子长度
        3.4.2 句子的语气类型
        3.4.3 摘要中句子的语态类型
    3.5 科技论文摘要的语篇特征
        3.5.1 摘要的衔接与连贯
        3.5.2 话语标记
        3.5.3 摘要的体裁
        3.5.4 摘要长度
    3.6 小结
第四章 科技文本正文的语体分析
    4.1 引言
    4.2 科技文本正文的语音特征
        4.2.1 节律
        4.2.2 叠音
        4.2.3 拟声
    4.3 科技语体正文的语词特征
        4.3.1 科技语体正文中的词类分布
        4.3.2 科技文本正文中的词长
        4.3.3 科技语体的词类特征
        4.3.4 科技语体中的缩略词
        4.3.5 词汇的正式与文雅
        4.3.6 科技语体中的成语
    4.4 科技文本的语句特征
        4.4.1 科技语体的语气类型
        4.4.2 句子的结构类型
        4.4.3 科技语体的句长
        4.4.4 科技语体的语态类型
    4.5 科技语体的语篇特征
        4.5.1 科技语体的篇章结构特征
        4.5.2 科技语体的话语标记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2 创新
    5.3 不足
    5.4 展塱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传媒大学分词标注系统简要说明
附录2 科技语体篇名中出现的成语
附录3 科技语体篇名末的名动词
附录4 科技语体篇名中的代词
附录5 科技语体篇名中的助词
附录6 科技篇名中的语气词
附录7 科技语体篇名中的词缀
附录8 科技语体篇名中的标点符号
附录9 科技论文摘要中的语气词
附录10 摘要中的高频代词
附录11 不同语体中的介词
附录12 科技论文摘要中出现的成语
附录13 不同语体中的话语标记
致谢

四、对科技论文文摘编写格式的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科技文献自动综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马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学术文摘创新点挖掘的认知分析方法[J]. 温浩,何茜茹. 情报学报, 2021(05)
  • [3]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李美玲. 山西大学, 2020(01)
  • [4]科技查新服务的情景构建及在智能化查新平台的应用研究[D]. 李鑫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8]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9]基于LDA的网络评论观点挖掘 ——以豆瓣影评为例[D]. 钱志豪. 南京大学, 2016(05)
  • [10]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科技语体分析[D]. 梅中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对科技论文摘要写作格式的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