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国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全国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民族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改革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兰[1](2021)在《新疆伊犁州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物理是自然学科的一类,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不可脱离物理探究性实验,科学素养目标的培养和落实离不开物理探究性实验,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无法替代物理探究性实验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大,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更是有益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对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对上述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法、K-means聚类分析法、描述性分析法,以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调研了新疆伊犁州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并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形成教学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根据现状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相对应的对策:学校层面是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对探究性实验实验进行宣传,提升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与实验专员及时多层次的沟通;教师层面,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注重师生平等,师师间互相学习,探究性实验课开展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尽力克服,教师在教学观念中需要紧紧关注国家新课改,认真对待每次教研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要勇于创新及应用,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备好探究性实验课;学生层面,学生在学习态度中要增强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及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的重视程度,对于知识要温故知新,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课的学习习惯中要主动在课前充分预习,将课堂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课下主动将知识复习及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课的学习能力中要积极阅读有关书籍,提升自身的知识的储备量,探究性实验中,能够有承担错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新疆伊犁州地区7所普通高中(5所市级普通高中和2所县级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市区和县城的教师和学生在回答相同问卷时具有不同的差异性,有些问题差异性明显,有些问题差异性不明显;K-means聚类分析时,聚类数为2或4时,市区A和B类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会被聚为一类,说明回答问卷具有高度相似性,市区C和县城D类学校学生和教师会被聚为一类,回答问卷的相似性并不高;现状分析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设计教学案例,最终形成《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案例。

陈志强[2](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引发了新一轮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会对大学阶段的教学产生联动影响。大学物理实验是后续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两个阶段间教学衔接的研究却常常被忽视。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增加不同阶段教学衔接的贴合度,本课题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线索对两阶段教学指导性文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展开调研并提出建议。最后从核心素养和教学衔接的角度设计了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实验的教学案例,并作总结。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归纳研究了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及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概况,对国内核心素养理念的发展以及研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进行概括。第二部分:依据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了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部分:通过《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以及能力培养要求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教学指导性文件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点。第四部分: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并结合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对当前高中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教学改进的思路。第六部分:以力学部分实验为例,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任务及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目的进行教学设计。第七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和展望。

姚叶[3](2021)在《高中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高,我国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深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习资源相对匮乏且具有时空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我国通过实现教育信息化,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在这一趋势下,线上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了。疫情期间经过实际验证发现,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来说,实践性更是线下教学方式不可被摒弃的重要特性,于是混合教学模式又再度回归教育热潮。该模式融合了线上及线下教学优势,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促进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那么当前模式的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哪些不足,是否达到了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构建适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混合模式来改善实验教学?笔者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视听教学理论等理论出发,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于实验部分的总体要求,总结现阶段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善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同时了解实验学校学生使用手机及电脑的频率,对学习者一般特征、学习环境、技术支撑进行分析,遵循目的性原则、“双主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线上资料库和虚拟实验库,构建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合理且具有参考价值的混合式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在经过实践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新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反思及展望。一方面希望能通过该模式加强高中学生的实验技能,做好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为大学物理实验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希望该模式能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使教学更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王波波[4](2020)在《西藏山南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以及改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中有一条强调“坚持科学论证”的原则,物理实验是理论验证的基础。在高原地区,物理实验没有得到充分地展开,物理实验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地发挥。针对高原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物理教学采取了一些优化措施:减少了授课内容、简化了考题形式。这些措施收效甚微,没能改变藏区学生对物理的畏难情绪;同时,高原地区教师物理素养有待提高,教师对待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足。这些现象很不利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物理学科对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作用也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本文以物理实验为切入点,希望通过提高藏区学生物理实验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让藏区的学生能够改变对物理学习的态度,培养满足成长所需要的科学基本素养。为此,笔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走访调查了多所市县级的中学,对学生、教师和当地的物理实验室都做了调查。主要的调查方式是走访和问卷调查,对学生主要是问卷调查,对教师主要是走访了解,对物理实验室主要是对实验器材的调查及实验室开设情况的调查。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适当分析,了解到学生对物理实验还是充满好奇的,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更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被掩盖了。为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结合高原地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本文提出如下的措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改进优化物理实验操作;在教师对物理实验态度的问题上,笔者提出在物理实验室施行“双师”制度,这一措施不但促进了教师走进实验室,更加强了实验课上教师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有力指导;同时结合藏区的文化特色和学生的情感特点,提出物理实验的沉浸式体验,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基础薄弱的藏区学生身上。但是,因为笔者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对提高藏区教师物理素养的策略没有得到实施。不过,好在多年以来,地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培养一直都没有松懈,我相信只要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西藏的物理教学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陈宇环[5](2020)在《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普通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生锻炼实验技能和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2019年教育部表示,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等院校学生规模较大,学生差异性也较大。本课题根据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和认知发展规律,提出在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中进行分层教学实践。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以及分层教学理论进行文献研究,阐述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基于理论研究设计了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模式,即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分层。然后,根据物理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实验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形成双向细目表并编制测题和量表,形成“物理实验能力调查测试卷”。利用测试卷对学生学习态度、实验习惯和实验能力等学情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象分层完成后,按照创构的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为验证分层教学的有效性,选择传统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实践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差异显着。最后,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对完善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教学实践验证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是一种切实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教学模式。

李冠男[6](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汤和桥[7](2019)在《高考改革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高考为背景,分析高考改革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了解国内外实验教学研究现状,探索新时代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最佳的模式。在物理学当中,物理实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实验仪器设备或者多媒体设备得出物理现象,从而有目的进行观测研究、获得结论的一种方法。无论是近代实验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提出把实验论证带到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还是现代社会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验是物理文化发扬的一种重要的特性。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更能突显物理学育人的功能。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和选拔人才的基本手段,能客观反映出教育的质量。人的一生必然要经历许多各式各样的考试,这些考试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和个人发展,现代社会也随着衍生出了很多与教育考试相关的产业,以及许多研究考试的文献和期刊。在众多考试中,高考无疑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它能较公平的检验每一个合格高中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也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的一种选拔性考试。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在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考方案和考试大纲就像“指挥棒”一样,这根“指挥棒”给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育的方向。在高考众多科目中,物理学科普遍被认为难度最高,考生在物理科目得分难度比在其他考试科目的难度要大。而物理是科技教育的基础学科,理工类大学的多数专业考试都需要有相应物理基础作为支撑。为了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笔者对重庆市六所中学的高中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备、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师资力量、学生对物理实验兴趣程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从文献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下结合自己的见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设计出创新型实验教学案例。

马文婧[8](2019)在《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越发提倡教育全球化,各国在教育领域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美国的教育一直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其课程改革的也处于发展的前沿,它的改革对于世界物理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美国的教育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本论文研究了中美两国教材的实验部分,分析两国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实验的要求,对两国教材的实验数量分类统计,对其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挖掘两国教材在实验部分的特色和优点,汲取二者长处,设计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式。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论文的第一、二两章主要为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对中美两国课程标准的对比,通过分析两国课程标准的科学探究实验部分,两国都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和处理数据、评估数据、交流合作的能力。论文第三章主要依据实验的栏目、类型、教学方式和使用仪器进行分类统计数量,对两国教材的实验数量及类别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美国实验更注重探究性和生活化,中国实验更注重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论文第四章主要基于实验的内容——目录、插图、结构和评价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美国教材更具有规范性,注重细节,具有开放性。论文第五章是选取具体实验案例的分析对比,美国教材对实验过程叙述详细,层层递进,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但中美国情和教学内容都有差异,所以提前对学生进行了对美国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测试,通过实践发现美国教材的实验内容有助于中国学生的实验水平的提升,所以在论文第六章,设计符合中国教学内容的教学实验案例,并在高中进行实践,通过实验测试,使用改进后的实验案例进行教学的班级学生实验能力测试高于未使用的班级,所以基本认为改进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论文的最后根据所做研究进行总结及反思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展望。

尹奇兵[9](2019)在《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巨大的变革。1980年代,技术的发展延伸到教育课程的前沿,教育领域在引进信息技术时也抱着同样的期望,即用技术变革教育。然而,教育对技术的热情和付出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各级各类学校硬件设施覆盖率大幅增长的同时,课堂效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大幅度提高。针对“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滞后”这一现象,2005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科勒(Matthew Koehler)教授和米什拉(Punya Mishra)教授首次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概念。TPACK概念的提出,让技术变革教育找到了突破口,对TPACK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的热潮,但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关注教师的TPACK水平如何培养,例如培养教材、培养策略、测量标准等;对TPACK如何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如何运用TPACK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旨在对TPACK的课堂实践进行研究和探索,让TPACK从理论走向实践。首先,笔者基于对研究背景、内容、目的、意义、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对比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融入TPACK理论框架,得出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方案。然后,笔者将理论付诸实践,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从考试成绩、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和教师对教学的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调查分析,得到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一般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之间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笔者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对现阶段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展望未来[1]。

李天发[10](2017)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普通物理实验问题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扩招迅速扩大了高校的数量和规模,学生数量的增加速度远超过了教师数量的增加速度,生师比逐渐增大。生师比从扩招前的9.8:1到目前的17.5:1的变化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近年来,专注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物理实验作为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面对物理实验课前学生预习主动性不足的现象,笔者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以普通物理实验课程的力学和热学部分内容为依托,开发与物理实验题目相对应的预习问题和思考题,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出发点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采用的方法是设计和发放预习问题和思考题,并且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起到检测和督促的作用,落脚点是知识与技能的增长,思维和能力的提高,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和积极。在学生开始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之前,对学生实施了学期前问卷调查。学期前问卷主要了解学生的实验基础。根据自由组合和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研读物理实验教材和相关实验资料的基础上,遵循明确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和递进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开发物理实验的预习问题和思考题。学生在实验课前完成预习问题和思考题的回答,在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在课堂上及时做好反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之后,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自我效能感的变化。实验分析结果总结如下:1、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2、对照组学生的预习报告基本上一致,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所需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等部分,所有内容都来源于实验教材。实验组的预习报告则是由预习问题和思考题组成,报告所呈现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再局限于教材。3、针对某一实验题目,实验组的学生能够经过认真思考,给出多种实验方法,实验报告内容呈现出多样性。4、实验组的学生在回答预习问题和思考题时,能够以归纳、概括和总结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直接从书中抄写相关知识组成预习报告相比,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5、在实验设计题目上,学生表现出活跃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6、霍尔效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预习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预习问题对仪器介绍、使用类的实验不适用,如《示波器的使用》;第二,预习问题应当简洁,其解释能够用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的,学生更愿意作答;第三,学生对熟悉的、简单的实验愿意作答,而对于陌生的、复杂的实验则会产生排斥,在设计问题时对难易程度的把握非常关键,也比较困难。

二、民族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改革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伊犁州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3.2 国内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探究
        2.1.2 探究性实验
        2.1.3 科学探究能力
        2.1.4 探究性实验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3 探究性教学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实施现状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3.2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方法
    3.3 问卷设计
        3.3.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3.4 问卷处理
    3.5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5.1 问卷的信度
        3.5.2 问卷的效度
    3.6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实施现状调查数据的分析
        3.6.1 教师问卷调查的分析
        3.6.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第四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学校层面
        4.1.2 教师层面
        4.1.3 学生层面
    4.2 对策
        4.2.1 学校层面
        4.2.2 教师层面
        4.2.3 学生层面
第五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案例
    5.1 设计理念
    5.2 教材分析
    5.3 学情分析
    5.4 教学目标
    5.5 教学重难点
    5.6 教学流程
    5.7 教学案例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问卷调查(教师)
附录二: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问卷调查(学生)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研究概况
        1.2.1 核心素养的国外研究概况
        1.2.2 实验教学的国外研究概况
    1.3 国内研究概况
        1.3.1 核心素养的国内研究概况
        1.3.2 物理实验教学的国内研究概况
        1.3.3 实验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概况
        1.3.4 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和界定
        2.1.1 物理实验教学
        2.1.2 核心素养
        2.1.3 教学衔接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STEM教育理论
第3章 教学指导性文件的比较分析
    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验部分综述
    3.2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综述
    3.3 两份教学指导性文件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第4章 核心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4.1.1 调查的目的、方法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调查实施
        4.1.4 高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1.5 高中物理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1.6 调查结论
    4.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4.2.1 调查的目的、方法
        4.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2.3 调查实施
        4.2.4 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5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6 调查结论
第5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高中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建议
    5.1 基于物理观念培养的教学衔接建议
    5.2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衔接建议
    5.3 基于科学探究培养的教学衔接建议
    5.4 基于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教学衔接建议
    5.5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综合建议
第6章 高中与大学物理力学部分实验教学衔接案例
    6.1 高中与大学物理力学部分实验概述
    6.2 以《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教学设计为例
    6.3 以《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教学设计为例
    6.4 本章总结
第7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中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4.2 认知灵活性理论
        1.4.3 视听教学理论
        1.4.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部分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2.1 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的要求
    2.2 高中物理实验内容及特征分析
    2.3 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2.3.1 问卷调查说明
        2.3.2 学生问卷调查
        2.3.3 调查结果分析
第3章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界定及其技术支撑
    3.1 混合教学模式的含义
    3.2 混合教学模式的特征
    3.3 混合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
第4章 超星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 目的性原则
        4.1.2 双主性原则
        4.1.3 适度性原则
        4.1.4 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
    4.2 前期分析
        4.2.1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
        4.2.2 学习内容分析
        4.2.3 学习环境分析
    4.3 高中物理实验混合教学模式案例设计
        4.3.1 教学思路设计
        4.3.2 分组实验案例设计
        4.3.3 课题研究案例设计
第5章 超星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调查
    5.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5.2 学生访谈记录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汇总
附录二 高中物理实验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混合教学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附录四 混合教学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的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4)西藏山南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以及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调查法
        1.4.3 实证研究法
        1.4.4 定量分析法
        1.4.5 研究思路
    1.5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多元智能理论
        1.5.2 建构主义理论
        1.5.3 发展性教学理论
        1.5.4 核心素养
        1.5.5 积极沉浸理论
第二章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2.1.1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坚实基础
        2.1.2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2.2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2.1 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认识
        2.2.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第三章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3.1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地域概况
    3.2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教育概况
    3.3 调查设计与思路
        3.3.1 调查
        3.3.2 选择对象
        3.3.3 问卷调查数据的来源和组成
    3.4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中学物理实验室及实验仪器的现状
        3.4.1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中学物理实验室使用情况的现状
        3.4.2 学生问卷的调查及其分析
        3.4.3 教师问卷的调查及其分析
    3.5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5.1 实验室利用率低
        3.5.2 师资力量缺乏
        3.5.3 教学观念落后
        3.5.4 实验考核的方式单一低效
        3.5.5 学生轻视物理实验
        3.5.6 学生学习习惯未养成
        3.5.7 家庭教育的缺失
第四章 物理实验教学的改善策略
    4.1 藏族传统文化历史与物理实验的结合
        4.1.1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科学
        4.1.2 藏族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资源
        4.1.3 基于藏族传统文化历史与物理实验的结合实践反馈
    4.2 关于藏区物理实验室的高效利用
        4.2.1 物理实验的双师制度
        4.2.2 实验操作的优化改进
        4.2.3 实验数据处理的优化
        4.2.4 基于实验室高效利用的教学实践
    4.3 积极沉浸体验式的物理实验教学
        4.3.1 积极沉浸体验
        4.3.2 积极沉浸式教学的实施策赂
        4.3.3 积极沉浸式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
    4.4 提高教师实验素养
第五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具体物理实验开展的调查
附录四
致谢

(5)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1.3 分层教学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
        2.1.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1.2 加涅的层级模式理论
        2.1.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1.4 因材施教原则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
        2.2.2 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
    3.1 教学对象分层
    3.2 教学目标分层
    3.3 教学内容分层
    3.4 教学方法分层
    3.5 教学评价分层
第四章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调查与分层
    4.1 物理实验能力结构理论概述
    4.2 调查研究工具的设计
        4.2.1 学生实验能力测试题编制
        4.2.2 学生物理实验素养调查问卷编制
        4.2.3 调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
    4.3 调查目的、方法及实施
        4.3.1 调查目的
        4.3.2 调查对象
        4.3.3 调查方法
        4.3.4 调查实施
    4.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4.1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总体特征
        4.4.2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单因素差异性分析
    4.5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分层依据
        4.5.1 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的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4.5.2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测试题的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4.5.3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分层
第五章 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
    5.1 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组织
        5.1.1 课程安排
        5.1.2 学生分组
        5.1.3 教师安排
    5.2 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实践
        5.2.1 实践目的
        5.2.2 实践设计
        5.2.3 实践实施
    5.3 普通物理实验分层的教学案例
    5.4 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价
        5.4.1 实践数据分析
        5.4.2 实践效果评价
第六章 对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建议
    6.1 加强学生对普通物理实验的认识
    6.2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
    6.3 开放实验室,建立梯式实验教学平台
    6.4 改进考核方式促进实验教学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物理实验能力调查测试卷
    附录2: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调查测试卷得分情况
    附录3: “单臂电桥法测电阻”实验的教学设计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高考改革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实验教学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思想
        1.4.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高考方案的介绍
    2.1 新高考方案的出台
    2.2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情况
    2.3 选考科目保障机制
    2.4 解读重庆市新高考方案
第三章 物理实验相关概念以及实验教学的变革
    3.1 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3.1.1 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
        3.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3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
        3.1.4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科学方法
    3.2 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
        3.2.1 演示实验
        3.2.2 学生分组实验
        3.2.3 课外物理实验
    3.3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分类
        3.3.1 验证性实验教学
        3.3.2 探究性实验教学
    3.4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部分内容
        3.4.1 增加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比重
        3.4.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
第四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3.2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物理实验室调查结果
        4.3.3 教师访谈结果
第五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建议
    5.1 学校方面
    5.2 物理教师方面
    5.3 学生方面
    5.4 社会方面
    5.5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2.3 中美两国课程标准分析
第三章 中美物理教材实验数量对比分析
    3.1 中国高中物理教材实验数量
    3.2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实验数量
    3.3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实验数量分析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对比分析
    4.1 目录对比
    4.2 实验插图对比
    4.3 实验结构对比
    4.4 实验评价方式对比
    4.5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案例对比及对中国学生适应性分析
    5.1 中美教材“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实验对比
    5.2 美国实验模式对中国学生的适用性研究实践案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对比研究的教学改进案例及效果分析
    6.1 实践对象的选取
    6.2 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6.3 教学案例实践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介

(9)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兴起
        1.1.2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1.1.3 TPACK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4 合作学习理论
    2.2 TPACK理论概述
        2.2.1 TPACK的内涵
        2.2.2 TPACK的框架
第3章 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3.1 TPACK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3.1.1 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2 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框架
        3.1.3 TPACK框架的基本要素的设计
    3.2 基于TPACK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3.2.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般过程及改进方案
        3.2.2 游离技术知识(TK)的回归
第4章 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4.1 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案例设计及分析
    4.2 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4.2.1 成绩对比分析
        4.2.2 核心素养调查分析
        4.2.3 问卷调查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普通物理实验问题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1.2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1.1.3 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状况
        1.1.4 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1.2 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2.1 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
        1.2.2 物理实验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物理实验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2.3 问题导向理论
    2.4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4.1 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2.4.2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2.4.3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实施
    3.1 普通物理实验的学期前问卷
        3.1.1 学期前问卷的调查内容
        3.1.2 学期前问卷的实施情况
    3.2 预习问题和思考题设计
        3.2.1 预习问题和思考题设计的依据
        3.2.2 预习问题和思考题设计的原则
    3.3 普通物理实验学期中问卷
        3.3.1 学期中问卷的调查内容
        3.3.2 学期中问卷的实施情况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学期前问卷的结果分析
    4.2 预习问题和思考题的分析
        4.2.1 预习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2 预习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4.2.3 预习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3 预习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3.1 前测试题分析
        4.3.2 后测试题分析
        4.3.3 期末考试与霍尔实验相关题目分析
    4.4 学期中问卷的分析
    4.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概述
    5.2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阐述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预习问题和思考题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霍尔效应测试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民族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改革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伊犁州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D]. 杨秀兰.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研究[D]. 陈志强. 扬州大学, 2021(09)
  • [3]高中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D]. 姚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西藏山南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以及改善策略研究[D]. 王波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普通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 陈宇环. 苏州大学, 2020(03)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7]高考改革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汤和桥.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研究[D]. 马文婧. 宁夏大学, 2019(02)
  • [9]基于TPACK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 尹奇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普通物理实验问题开发研究[D]. 李天发.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对全国高校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