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

一、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13)在《图式理论探析网络招聘广告》文中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公司的繁荣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网络招聘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招聘方式。网络招聘广告是招聘方和潜在求职者互动和协商过程中的主要媒介。国内对招聘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裁分析,人际意义,内容分析,语言分析等。国外对网络招聘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广告结果,具体操作方法,广告对应聘者的影响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等方面。但是,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探究网络招聘广告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图式理论对求职者和招聘人员的影响,以及网络招聘广告的图式解读来分析网络招聘广告和图式理论的关系。图式理论是当今认知心理学中最活跃的理论之一。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基础上,图式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国内着名招聘网站选取30篇招聘广告,运用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分析图式理论如何帮助求职者正确理解网络招聘广告,如何帮助公司招聘人员编写职位描述,挑选合适候选人,以及如何正确解读招聘广告的体裁图式。本文意义如下:一是图式理论式对网络招聘广告的生成和理解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由此拓宽图式理论的实际应用与解释范围;二是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招聘广告,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分为五部分。总述介绍了文章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第一章是文献总述,阐述了国内外对网络招聘广告的研究以及国内对图式理论的研究。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分析了网络招聘广告。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文结论包括:(1)求职者储存在头脑中的语言图式帮助他们从语言层面理解招聘广告。相关的内容图式加快了求职者对广告的理解。应聘者可以建立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甚至形式图式。而且,在文本处理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自由激活这三种图式来梳理杂论的文本,进而理解整个网络招聘广告。(2)对于招聘者来说,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在理解招聘广告,挑选合适候选人和翻译招聘广告的过程中起作用。招聘者需不断积累一个工作岗位中的专业术语,基本知识和具体工作来建立相关图式,进而编写出更好的广告和翻译版本。(3)网络招聘广告的固定结构能使广告的目的:吸引人才和宣传企业更好地实现。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应聘者和招聘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招聘者应在广告中建立平等的权力关系。

严睿,孙瑜,修思禹[2](2012)在《31位商业领袖产业转型大调查 中国经济往哪里转》文中研究说明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开始硬着陆,有一点很明确的是,中国政府将2012年的增长目标设定为7.5%,8年来首次"破8",态度坚决的降速换挡,目的就是为了转型升级。在去年《英才》"两会"调查报道中,"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最核心关键词,被来自七大主流产业的企业家深入讨论。然而,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动荡,中国经济的下滑和通胀压力并存,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寻求转型升级突破的进程,也引发对在逆境中推进转型战略的一些思考。尽管,转型升级已为共识,但怎么转,往哪里转,在企业界仍是一个不好定论的问题。而将这个问题与经济大背景联系在一起,又不免引发忧虑,经济放缓会使企业趋于谨慎保守,更缺乏对于创新变革的动力。亦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盲目转型升级实际上是抛弃自己的优势,拿自己的劣势去参与全球竞争。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之艰难。今年"两会"期间,《英才》记者延续去年的调查思路,对来自科技、工业制造、金融、地产基建、航运物流、能源、医药、农业以及投资等主流行业产业的30多位企业领袖进行调查采访,试图从他们的转型困惑和战略判断中,得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状态样本,为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经济改革,厘清下一步的转型思路。

桂学文[3](2011)在《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作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活动,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几乎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它使新蛋美国在美国零售业面对2008年圣诞“旺季”时也一片哀鸿的境地中逆势上升,也使中国的广大中小企业面对“严冬”也涉险过关,2009年以来更是成为企业在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困境下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的法宝。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IDC中国发布的白皮书更是预言: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①,重视电子商务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士认同。研究和测度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是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作用的前提,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研究将成为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几个典型实证的阐述中概括出“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这一研究命题,在概要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搭建了研究内容的框架体系,研究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国内外借鉴、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测度实证分析等内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部分,认为电子商务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冈素,它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引起的、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和广泛渗透性的综合动力因素。它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促进生产变革、改进管理、扩大流通、新增电子商务服务业等途径来实现其内在作用;通过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产业结构等外在表现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优化投资、就业、产业布局等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国内外借鉴研究部分,从电子商务测度、信息经济测度、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选取相关测度的典型事例,包括OECD电子商务测度、英国电子商务测度、我国CII电子商务总指数测度、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测度、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国民经济统计等事例,探讨了其测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特色及其借鉴意义,为建立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养料。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部分,以建立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理论体系为目标,借鉴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的研究思路,界定了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中的一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些概念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职业、电子商务投入、电子商务产业、电子商务产值等。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分为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应用两大部分,类似于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中的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产业的核心,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受到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制约。而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企业应用、政府应用和个人应用,应用范围越广、应用程度越深,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部分,探讨了测度方法的确定原则、测度的主要方法、测度流程等问题。认为建立测度方法需要遵循合理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可组合性、可比较性等原则。测度方法包括指标体系建立中需要采用的绩效测度常规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指标测算中需要采用的国民经济统计法等。测度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测度流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测度实施的基本依据,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1)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其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2)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3)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收入及其占GDP和全社会从业人员收入的比例;(4)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比例;(5)电子商务产值及其占GDP的比例。这五大指标既相对独立文相互关联,有反映流通效果的指标,也有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就业、投入),还有反映收入、投入产出关系、产值的指标,其中产值指标是核心指标。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实证分析部分,属于宏观测度范畴的研究,是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首次尝试,以既有统计性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指标值的测算。采用的数据分为三大部分,一为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权威性统计数据,二为来自各类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的研究性统计数据,三为根据前两项数据通过估算方法获得的数据。通过测算,得出了初步结论。由于此项测度工作的探索性,以及相关数据的缺乏,本文测算的结果不一定准确,本次测算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所提出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否。尽管如此,本次测度在我国是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的首次测度,建立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文章最后探讨了本文研究的特色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研究需要扩展和深入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李秀丽[4](2010)在《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实现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语言的人际纯理功能就是指人们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建立和维持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判断,影响他人的行为以及改变他们的想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系统功能语法的扩展模式对人际意义实现的研究比较薄弱,也很少见。本文对比研究中文和英文两种不同语言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因特网使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也使在线招聘成为现实。这种特殊的语篇—网上招聘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别从两个着名的招聘网站上搜集中英文招聘广告各30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上,从语气,情态,时态,人称这四个层面来探讨网上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是如何实现的。经过详细的分析,本文揭示出招聘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言手段来实现人际意义的,以及人际意义实现手法在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具体来说,相同点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出:频繁使用陈述语气,情态助词,现在时态和第一人称代词。不同点特别明显:英文网上招聘广告对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的使用要多于中文网上招聘广告,而感叹语气较多用于中文网上招聘广告;英文网上招聘广告商除了多用中值情态词外,还惯于用情态的隐喻表达式,而中文网上招聘广告商惯用的是低值情态词;现在时态多体现在英文网上招聘广告里,而中文网上招聘广告却多运用过去时态;中文网上招聘广告商除了频繁使用公司名字,还惯于用第二人称的礼貌形式“您”来表达一种礼貌和尊重,而英文网上招聘广告只有单一形式you来指求职者。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语言交际和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文化因素对人际意义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还对文化差异引起的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人际意义实现的多样差异性进行了论述。

李伟[5](2010)在《对台招商主体行为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招商工作面临新局面。在我国招商引资实践中,对台招商是十分重要并具有特殊意义的招商行为。当前台湾海峡两岸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对台招商迎来新机遇,南昌正成为台商投资的一方热土。学术界关于招商引资的理论颇为丰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垄断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投资发展阶段论、内部化理论等。虽然学界对招商引资的理论研究很丰富,但主要是从投资方的角度研究资本转移的原因、动力、方式等理论,而对招商引资方如何招商则研究得较少。国内关于对台招商的专题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对台招商研究主要是区域招商经验的总结。本文对南昌市政府、开发区、企业、中介等招商主体的招商行为进行剖析,探讨其成功的经验与工作中的缺失,总结对台招商规律和原则,提出提高对台招商效率和效果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指导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也是对台招商引资工作的指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构建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协调的发展观、政府职能转变等原理是分析对台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也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招商主体,指站在招商地区的立场上,在招商方与投资方的交流中居主导地位,通过招商引资行为促成招商引资目的,享有相应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或组织。所以本文论述的招商主体有政府主体、开发区主体、企业主体、中介主体。招商行为是指招商主体为吸引投资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的活动。本文对四个招商主体的规制行为、激励行为、调控行为、营销行为、“筑巢引凤”行为、合作行为、并购行为、委托行为进行论述。从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南昌以来,南昌台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成为南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09年,南昌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90个,总投资24.5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1亿美元,台资企业在南昌若干产业中已成为支柱和领军企业。目前南昌的台资占全国比例还很小,但增长很快。南昌台资的增长与全国台资的增长存在不同步性,近年以来全国利用台资总额基本保持稳定态势,但南昌却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南昌台资项目平均投资额的增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台商在南昌投资主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中小企业为主体到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从合资合作经营为主到以独资为主要投资模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到电子信息高科技产业为主。政府、开发区、企业、中介都是对台招商的主体,其行为对招商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然而在招商主体的整体结构中,他们的角色是有明确区分的。与开发区主体、企业主体、中介主体相比较,政府主体在招商中犹如一位当家理事的“家长”,其行为具有主导性和行政性。在招商主体结构中政府主体发挥领导作用,统筹激发调动开发区主体、企业主体与中介主体招商的积极性与能动作用,同时规范相关其他主体的招商原则、行为。政府主体具备法定的行政手段,掌握行政资源,以行政力量调度配置各种重要经济要素,其招商行为具有行政特征。另外,政府招商行为还有整体性、竞争性特征。政府往往着眼于培植区域产业匹配力与竞争力,提升投资环境,激发投资者投资欲望与增强其投资能量与信心。政府主体从提升经济总量,改善产业结构,解决就业等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出发,招商行为着重于整体统筹,全面推进。在对台招商诸主体中,开发区类似于“管家”的角色。国内开发区大多采取准政府的管理模式,管委会既执行行政管理职能,又通过所设立的开发公司从事土地开发行为。开发区在对台招商中既有公平的行政性,又尽可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行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在招商上,企业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和“主角”,其行为具有趋利性和自为性。作为“媒质”的中介主体本身不是直接消费主体,不是商品经营者和生产者,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企业。在组织形式上,它按产权制度的法律特征、承担责任的形式、业务特点等注册组建,在人员构成方面,它必须是由一批具有较强金融意识和法律意识及高水平专业业务能力的专家、行家组成。其招商行为具有居间性和服务性的特征。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经历了由优惠政策招商为主、地方政府动用各种要素发动全民招商的初期“粗放式”招商,向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中介与开发区主体的能动作用,以产业招商为主线的演进历程。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有规制行为、激励行为、调控行为、营销行为等。南昌市对台招商政策在对台招商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台招商激励行为在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目标和激励内容等激励机制上运用灵活,重点把握对台招商激励目标的战略性、激励环节的整体性、激励方式的综合性、激励内容的综合性。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调控遵循政府统一决策原则、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平衡原则、协调原则、引导鼓励原则、预期原则。近年来南昌城市营销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城市形象大为提升。南昌市开发区在南昌对台招商实践中扮演愈来愈重要角色,已成为对台招商主战场,开发区对台招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南昌对台招商成败与否。南昌市开发区对台招商行为有“筑巢引凤”行为、开发区营销行为、项目推介行为等。“筑巢引凤”就是以完善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服务来吸引台商投资。本文以南昌高新区为例具体论述南昌市开发区的对台招商行为。南昌市高新区营销行为体现在重视树立品牌形象,利用各类标志型“符号”展示南昌高新区,进行南昌高新区整体营销推介;依托城市知名度进行推介宣传;通过诸如“赣台会”、“中国南昌台湾周”、“全国台资企业产业转移暨升级研讨会”等大型对台经贸活动宣传高新区的形象。南昌高新区对台招商项目推介定位明确,坚持产业规划,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对台招商重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历程伴随着南昌市企业制度改革的演进而发展。在招商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合作行为和并购行为。合作方式主要有外包、产品互购、企业联合、团购、渠道合作、资源互换、收购、融资合伙等。本章以晶能光电和联创光电为案例解剖企业对台招商合作行为。分析表明,企业招商合作行为遵循了合作竞争原理,是成熟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快速适应市场机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并购的方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全额支付并购、先改制后并购、部分并购、合作合资后回购、股权转让、证券市场并购。南昌企业对台招商并购主要方向是横向并购,主要方式是协议并购,无偿划拨和要约并购不多。南昌企业并购招商有成绩经验也有缺失,需要进一步优化规范。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成功率较高,绩效较好。在把握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以及发现新的招商引资线索上,企业主体具备天然的优势。南昌市中介对台招商经历了两个阶段:1988—2000年为起步(学习)阶段,2000年以来是南昌对台中介招商的发展阶段。南昌市中介对台招商行为有委托招商方式、合作招商方式和独立第三方招商方式。南昌市对台招商中充分发挥台协台联作用,选择招商中介切合实际,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南昌市还应从打造政策高地,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支持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环境,为中介组织发展创造良好工作条件;着力培养和选择一批好的中介招商机构等方面促进中介主体在招商中的作用。伴随着对台招商的兴起发展,政府主体、开发区主体、’企业主体、中介主体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居于不同的引资地位。政府、开发区、企业和中介四种不同主体在我国目前招商引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一类招商主体引资活动都有其存在的理论根据,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它们的行为是互补的。招商引资主体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换言之,招商引资主体并不是一个单一主体,它应该是以政府为规制主体、企业为核心主体、开发区为承载主体,中介为服务主体所构成的四位一体的集成主体。而产业招商则是统合和优化诸种招商行为的结合点。本文认为,南昌市对台招商引资在实践当中,应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更加市场化。招商实践中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市场机制应发挥主要作用。二是更加科学化。招商引资应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招商引资产业和项目的选择必须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地区形象宣传与项目包装推介必须依据营销学的理论,投资商的寻找必须借鉴目标市场选择理论,谈判与签约也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规律和技巧并科学地运用于实践,将会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研究表明,南昌市作为典型性的中西部城市,在伟大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对台招商实践中,各类招商主体行为较为得当,招商绩效显着。把握规律,探究缘由,将其升华为有指导借鉴作用的“南昌对台招商模式”,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朱建安,阮静波,周路平,肖子博,张文雅[6](2008)在《家族企业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以浙江鲁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在走过了创业生存阶段后,我国很多优秀的家族公司已经到了上市融资的发展时期。上市将对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上带来怎样的影响?浙江鲁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开始接受上市辅导,加根、加春兄弟俩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共拥有公司61%的股份,传统的家族企业在成为公共公司之前的这三年里,股权构成、管理模式、内控制度、激励机制、人事制度等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鲁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上市目的到上市过程中公司治理的完善两方面入手分析上市将对家族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并提出关于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王进富[7](2008)在《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新秩序中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使得超越国家地位融入全球经济的城市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以营销思想为基础构建顾客导向的城市营销理论体系并指导城市有效获取竞争优势,进而建立城市顾客价值实现基础上的城市价值提升机制,成为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基础。目前学术界已开始关注城市顾客特别是投资品顾客的研究,但缺乏城市顾客价值的系统研究,对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尚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关于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理论基础的论证和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更未能从理论上解决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的实用评价方法,缺乏投资品顾客的有效细分方法,这些都使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难以实现,从而难以给城市资源配置策略制定提供量化依据。为此,本文对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界定了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等相关概念,评述了投资品顾客价值及其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研究的分析框架,通过规范研究识别了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并据此分别进行了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和非货币价值评价研究,最后提出了投资品顾客价值细分模型并制定了城市资源配置策略。论文创新点有以下几方面:(1)通过实证研究识别了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以经典顾客价值构成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和大规模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由11个要素构成,运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验证了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识别的概念模型及相关论述,揭示了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的机理,总结了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可分为财务价值、战略价值和学习价值,并将其界定为货币价值和非货币价值,为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提供基础。(2)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方法。借鉴顾客终生价值的评价思想,结合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特点,建立了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模型,提出自由现金流作为评价投资品顾客价值的基础参数,确定了用WACC计算折现率,用多项式模型预测顾客生命周期,采用移动平均季节指数预测自由现金流等参数的估计方法,形成了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方法。(3)提出了城市投资品顾客非货币价值评价方法。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将非货币价值界定为共生价值,建立了城市投资品顾客的共生演化机制模型,深入研究了投资品顾客共生演化机制及其生命周期阶段,建立了投资品顾客的Logistic方程并确定了共生关系的互惠共生、依托型共生等四种类型及其价值评价模型,提出了参数估计的方法,建立起系统的投资品顾客非货币价值评价方法。(4)建立了相对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细分模型并提出了城市资源配置策略。提出相对价值细分是城市政府用以区别城市投资品顾客的有效方法,建立起历史货币价值、未来货币价值和非货币价值为标准的城市投资品顾客三维价值细分模型,将投资品顾客分为战略型、关联发展型等八种类型,并确定用价值分布法细分投资品顾客,提出了价值细分基础上的城市资源配置策略制定思路。

王旭超[8](2008)在《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内容是研究和评价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基于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经典范式建立了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的比较,以及对影响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各种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系统分析,揭示了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从影响因素角度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构建了包括产业规模与市场绩效、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经营效率、企业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创新环境支撑力等五个方面的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软件产业在全国各省区软件产业发展和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产业规模、产业效率、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诸多方面以及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特别对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东北三省的软件产业进行比较。本文最后提出了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孙雅男,梁海松[9](2007)在《蝶变:第一位空降CEO》文中指出不用猜老板的弦外之音,这对何经华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就在10个月之前,徐少春还身陷一年至少50余次会议的纷繁芜杂中无以自拔。而今年的前10个月,他只参加过4次会议——年初的经营启动会、年中的经理人会议,以及两次主席专题会议。摆脱了繁杂的日常工作与业绩压力,

徐兴锋[10](2007)在《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研究、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角色等六个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基础条件,对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进行了剖析,通过“钻研模型”分析工具,推导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已日益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结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是全球主要服务外包发包国,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在接包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北美项目主要由印度承接,欧洲的项目主要由爱尔兰承接,东欧国家竞争地位日益强化,我国主要承接日本外包业务,但业务总量并不大。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的独有优势,但在培育本土企业上存在着不足,我国亟需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爱尔兰等国家起步较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结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借鉴印度、爱尔兰的成功经验,本文从构建国家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角度,提出了我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并从业务选择模式、国际市场开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构建国家竞争优势为依据,按照SWOT分析模式,从优势、弱点、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产业发展环境分解为62条细目进行了剖析,运用SWOT矩阵将四方面因素进行SO、ST、WO、WT组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举措,以及对政府和企业关键举措的建议。在产业促进政策方面,对印度、爱尔兰、东欧等主要服务外包国家的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梳理我国目前政策中存在的不足,结合WTO多边谈判情况,综合考虑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发展环境等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建议。

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论文提纲范文)

(1)图式理论探析网络招聘广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Onlin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1.2 Domestic and Overseas Study of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1.3 Recent Researches on Schema Theory in China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 work
    2.1 The Development of Schema Theory
    2.2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hema Theory
    2.3 Three Types of Schemata
        2.3.1 Linguistic Schema
        2.3.2 Content Schema
        2.3.3 Formal Schema
    2.4 The Significance of Schema Theory
Chapter 3 The Instructive Function of Sche ma Theory
    3.1 The Instructive Function of Linguistic Schema
        3.1.1 Applicant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of Onlin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3.1.2 Recruiting Staff: The Translation of Job Descriptions
    3.2 The Instructive Function of Content Schema
        3.2.1 Applicants: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nt of Onlin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3.2.2 Applicants: The Compiling of Resumes
        3.2.3 Recruiting staff: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nt of Onlin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and Choosing Appropriate Candidates ......32
        3.2.4 Recruiting staff: The Compiling of Job Advertisements
        3.2.5 Recruiting staff: The Translation of Job Advertisements
    3.3 The Instructive Function of Formal Schema
        3.3.1 The Sch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 Genre
        3.3.2 Fixed Structure of Onlin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3.3.3 The Objectives of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Applicants and Employer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2)31位商业领袖产业转型大调查 中国经济往哪里转(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转变商业模式
工业制造被转型
银行金融创新是“双刃剑”
地产基建应对调控
航运物流冷暖不均
能源东方不亮西方亮
消费零售低迷中重塑
医药步入“深水期”
农业向适度规模化迈进
投资回归主业

(3)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命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命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电子商务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研究
        1.2.3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研究
        1.2.4 关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原理与机制
    2.1 经济发展概念界定
    2.2 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2.2.1 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发展动力的阐述
        2.2.2 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2.2.3 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研究的启示
    2.3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分析
        2.3.1 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整体性
        2.3.2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及其解释
    2.4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2.4.1 电子商务对消费方式的改变
        2.4.2 电子商务对生产的促进
        2.4.3 电子商务对流通的改变
        2.4.4 新增电子商务服务业
    2.5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
        2.5.1 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发展
        2.5.2 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产业发展
        2.5.3 优化产业结构
3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借鉴
    3.1 国民经济统计及其启示
        3.1.1 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指标
        3.1.2 国民经济统计
        3.1.3 国民经济统计的借鉴意义
    3.2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启示
        3.2.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概述
        3.2.2 OECD电子商务测度理论体系及其启示
        3.2.3 英国电子商务测度指标体系及其启示
        3.2.4 "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及其启示
        3.2.5 《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的启示
        3.2.6 其他
    3.3 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借鉴
        3.3.1 信息经济测度的总体情况
        3.3.2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3.3.3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4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4.1 电子商务
        4.1.1 电子商务的含义
        4.1.2 电子商务的类型
    4.2 电子商务经济与电子商务活动
        4.2.1 电子商务经济
        4.2.2 电子商务活动
    4.3 电子商务交易
        4.3.1 电子商务交易内涵界定
        4.3.2 电子商务交易的类型
        4.3.3 电子商务交易的统计指标
    4.4 电子商务职业
        4.4.1 相关研究
        4.4.2 对电子商务招聘职位的统计与分析
        4.4.3 电子商务职业分类
    4.5 电子商务投入
        4.5.1 电子商务投入的含义与类型
        4.5.2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
        4.5.3 电子商务劳动投入
    4.6 电子商务服务业
        4.6.1 电子商务服务
        4.6.2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内涵
        4.6.3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4.7 电子商务应用
        4.7.1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4.7.2 个人电子商务应用
        4.7.3 政府电子商务应用
    4.8 电子商务产值
        4.8.1 电子商务产值的含义
        4.8.2 电子商务服务业产值的测度
        4.8.3 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产值的测度
5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
    5.1 确定测度方法的原则
        5.1.1 合理性原则
        5.1.2 适用性原则
        5.1.3 操作性原则
        5.1.4 可扩展性原则
        5.1.5 可组合性原则
        5.1.6 可比较性原则
    5.2 主要测度方法
        5.2.1 绩效测度常规方法
        5.2.2 投入产出分析法
        5.2.3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法
    5.3 测度流程
        5.3.1 确定测度指标体系
        5.3.2 对数据来源进行整理分析
        5.3.3 测度指标与方法的调整
        5.3.4 测度实施
6 测度实证分析
    6.1 电子商务交易额及其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
        6.1.1 全社会市场规模近5年相关数据
        6.1.2 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年相关数据
        6.1.3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
    6.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
        6.2.1 全社会就业人数近5年数据
        6.2.2 电子商务近5年从业人员数
        6.2.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
    6.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及其占GDP的比例
        6.3.1 近5年GDP规模
        6.3.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规模
        6.3.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占GDP和全社会劳动报酬的比例
    6.4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6.4.1 电子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
        6.4.2 应用行业和政府部门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
        6.4.3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6.5 电子商务产值及其占GDP的比例
        6.5.1 电子商务产值测度
        6.5.2 电子商务产值占GDP的比例
    6.6 测算结果汇总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发凡起例
        7.1.2 主要观点与特色
        7.1.3 研究的不足
    7.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维护投入测算的价格依据
        1.1 中国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服务价格
        1.2 中国万网服务价格
        1.3 用于测算的服务与收费方式
    附录2 企业网店数量测算方法与过程
        2.1 企业网店的类型
        2.2 B2B网店数量的估算
        2.3 B2C网店数量的估算
    附录3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投入测算附录
        3.1 其他政务与公益类门户网站建设与维护费用核算表
        3.2 企业类网站建设与维护费用核算表
    附录4 2001-2005年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费用测算
        4.1 网站总数量和年新增网站数量
        4.2 政务和公益类网站建设费用
        4.3 企业类独立域名网站建设费用
        4.4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费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实现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to the study
        1.1.1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nterpersonal meaning
        1.1.2 Job advertisements on the Interne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3.1 Research questions
        1.3.2 Data collection
        1.3.3 Data analysis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2.1.1 Different notion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2.1.2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interpersonal meaning
        2.1.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F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job advertisement on the Internet
    2.3 Abrief comment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hree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Halliday’s metafunction of language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3.2 Thompson’s model of interpersonal management
    3.3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3.3.1 Mood
        3.3.2 Modality
        3.3.3 Tense
        3.3.4 Person system
    3.4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Chapter Four Analyzing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CJAs and EJAs on the Internet
    4.1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mood in CJAs and EJAs on the Internet
        4.1.1 Speech roles in job advertisements on the Internet
        4.1.2 Mood structures in job advertisements on the Internet
        4.1.2.1 Declarative mood
        4.1.2.2 Imperative mood
        4.1.2.3 Interrogative mood
        4.1.2.4 Exclamative mood
        4.1.2.5 Subjunctive mood
        4.1.3 Grammatical metaphor of mood
    4.2 Acontrastive analysis of modalityin CJAs and EJAs on the Internet
        4.2.1 Modal operators
        4.2.2 Modal adjuncts
        4.2.3 Interpersonal metaphor
    4.3 A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ense in CJAs and EJAs on the Internet
        4.3.1 Tense in English job advertisements on the Internet
        4.3.1.1 Past tense
        4.3.1.2 Present tense
        4.3.1.3 Future tense
        4.3.2 Tense in Chinese job advertisements on the Internet
    4.4 Acontrastive analysis of person system in CJAs and EJAs on the Internet
        4.4.1 The first person
        4.4.2 The second person
        4.4.3 The third person
        4.4.4 Proper names
        4.4.5 Referential switch
    4.5 Explanation of the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the different realiz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Achievem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5.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Appendix 2

(5)对台招商主体行为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1.1.2 招商工作面临新局面
        1.1.3 对台招商迎来新机遇
        1.1.4 南昌正成为台商投资的一方热土
    1.2 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招商理论研究
        1.2.2 对台招商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意义
        1.3.1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2 本文研究的问题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基础
    2.1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本文主要概念
        2.2.1 招商主体
        2.2.2 招商行为
        2.2.3 招商主体机制
    2.3 南昌市对台招商概况
        2.3.1 快速发展的南昌
        2.3.2 台商投资南昌的规模
        2.3.3 台商投资南昌的变化趋势
        2.3.4 南昌市对台招商的比较优势
3. 对台招商主体角色分析
    3.1 作为"家长"的政府
        3.1.1 主导性
        3.1.2 行政性
    3.2 作为"管家"的开发区
        3.2.1 管理与服务兼备
        3.2.2 行政与市场兼得
    3.3 作为"当事人"的企业
        3.3.1 趋利性
        3.3.2 自为性
    3.4 作为"媒介"的中介
        3.4.1 服务性
        3.4.2 居间性
4. 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行为
    4.1 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行为概述
    4.2 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规制行为
        4.2.1 对台招商政策演进
        4.2.2 对台招商政策特征
        4.2.3 对台招商政策检视
    4.3 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激励行为
        4.3.1 主要激励措施
        4.3.2 激励行为特征
        4.3.3 激励行为检视
    4.4 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调控行为
        4.4.1 主要调控方式
        4.4.2 作为调控手段的经济要素
        4.4.3 调控行为原则
        4.4.4 调控行为检视
    4.5 南昌市政府对台招商营销行为
        4.5.1 形象营销
        4.5.2 人文营销
        4.5.3 会议营销
        4.5.4 营销行为检视
5. 南昌市开发区对台招商行为
    5.1 南昌市开发区概况
    5.2 南昌市开发区对台招商的"筑巢引凤"行为
        5.2.1 主要措施
        5.2.2 行为特点
        5.2.3 "筑巢引凤"行为之审视
    5.3 南昌市开发区对台招商营销行为
        5.3.1 主要措施
        5.3.2 行为特征
        5.3.3 开发区营销行为的评价
    5.4 南昌市开发区对台招商项目推介行为
        5.4.1 主要措施
        5.4.2 行为特征
        5.4.3 项目推介行为评价
    5.5 南昌市开发区对台招商行为特点和演进趋势
        5.5.1 开发区对台招商行为特点
        5.5.2 开发区对台招商行为演进趋势
6. 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行为
    6.1 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概述
    6.2 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合作行为
        6.2.1 合作方式
        6.2.2 案例:晶能光电和联创光电
        6.2.3 合作行为评价
    6.3 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并购行为
        6.3.1 并购方式
        6.3.2 并购效果
    6.4 南昌市企业对台招商行为检视
7. 南昌市中介对台招商行为
    7.1 南昌市中介对台招商概述
    7.2 中介对台招商行为方式
        7.2.1 委托招商行为
        7.2.2 合作招商行为
        7.2.3 独立第三方招商行为
    7.3 南昌中介对台招商行为检视
8. 对台招商主体行为的整合与优化
    8.1 对台招商主体的历史变迁
    8.2 打造对台招商的集成主体
        8.2.1 政府规制主体
        8.2.2 开发区承载主体
        8.2.3 企业核心主体
        8.2.4 中介服务主体
    8.3 对台招商路径统合----产业招商
        8.3.1 产业招商的含义
        8.3.2 从"政策招商"到"产业招商"
    8.4 案例:南昌光伏产业对台招商
9. 结语
    9.1 本文创新点
    9.2 本研究之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目标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案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顾客
        2.1.2 城市投资品顾客
        2.1.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
        2.1.4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
    2.2 基础理论
        2.2.1 CRM理论
        2.2.2 共生理论
        2.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城市顾客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2.3.2 顾客价值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3.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分析框架
    3.1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研究原则
    3.2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的特点
        3.2.1 城市投资品顾客的特点
        3.2.2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的特点
    3.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分析框架
        3.3.1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分析框架制定的理论基础
        3.3.2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识别
        3.3.3 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
        3.3.4 城市投资品顾客非货币价值评价
        3.3.5 城市投资品顾客相对价值细分及城市资源配置策略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识别
    4.1 概念模型构建
        4.1.1 模型构建基础
        4.1.2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
        4.1.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概念模型
    4.2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问卷调查
        4.2.1 问卷的设计
        4.2.2 数据收集过程
    4.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假设
        4.3.1 城市投资品顾客属性
        4.3.2 城市属性
        4.3.3 关系属性
    4.4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4.1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因子分析
        4.4.2 信度及效度分析
        4.4.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概念模型的验证分析
        4.4.4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关系验证结果及讨论
    4.5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4.5.1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讨论
        4.5.2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要素关系讨论
        4.5.3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
    5.1 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5.1.1 问题的分析与假设
        5.1.2 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概念模型
        5.1.3 概念模型参数界定
    5.2 城市投资品顾客历史货币价值评价
        5.2.1 城市投资品顾客历史货币价值评价模型建立
        5.2.2 城市投资品顾客历史货币价值评价参数估计
    5.3 城市投资品顾客未来货币价值评价研究
        5.3.1 城市投资品顾客未来货币价值评价模型建立
        5.3.2 城市投资品顾客未来货币价值评价参数估计
    5.4 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评价实例
        5.4.1 评价实例对象选择
        5.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3 城市投资品顾客货币价值的综合评价
        5.4.4 评价分析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投资品顾客非货币价值评价
    6.1 城市投资品顾客非货币价值评价概念模型构建
        6.1.1 问题的分析与假设
        6.1.2 城市投资品顾客非货币价值的构成
        6.1.3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价值概念模型构建
    6.2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演化机制
        6.2.1 投资品顾客之间共生机理
        6.2.2 投资品顾客演化的模型
    6.3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类型及评价
        6.3.1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价值评价模型建立
        6.3.2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价值评价
        6.3.3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价值模型参数估计
    6.4 城市投资品顾客共生价值评价实例
        6.4.1 研究对象简介
        6.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4.3 共生价值评价结果
        6.4.4 共生价值评价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细分及城市资源配置策略
    7.1 城市资源配置的原则
    7.2 城市投资品顾客细分方法选择
        7.2.1 现有顾客细分方法
        7.2.2 城市投资品顾客细分方法选择
    7.3 基于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细分的城市资源配置策略
        7.3.1 城市投资品顾客相对价值细分模型
        7.3.2 基于顾客价值细分的城市资源配置策略
    7.4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细分及城市资源配置策略制定实例
        7.4.1 顾客价值分布
        7.4.2 中关村科技园区顾客价值分布的处理
        7.4.3 中关村科技园区顾客价值细分
        7.4.4 中关村科技园区基于顾客价值细分的资源配置策略
    7.5 对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实践的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总结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的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8.3.1 研究局限性
        8.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识别调查问卷
附录2 典型相关分析的程序
附录3 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调查信度分析表
博士期间的奖励和科研成果

(8)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1.2 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1.1.3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历程及总体状况
        1.1.4 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区域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产业竞争力及其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概念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及层次划分
        2.1.3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本质
    2.2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2.2.1 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理论
        2.2.2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经济学
        2.2.3 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学
        2.2.4 产业竞争力与管理经济学
        2.2.5 产业竞争力与制度经济学
    2.3 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基础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后发优势理论
        2.3.3 产业集群理论
        2.3.4 竞争优势理论
        2.3.5 价值链理论
        2.3.6 社会资本理论
        2.3.7 核心竞争力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3.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经典范式及其基本启示
        3.1.1 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式
        3.1.2 本文的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3.2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特质研究
        3.2.1 软件产业的特点
        3.2.2 软件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3.3 典型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3.3.1 美国-引领全球软件产业发展方向
        3.3.2 爱尔兰-本地化成为欧洲软件市场门户
        3.3.3 日本-嵌入式软件增值型
        3.3.4 印度-外包加工型的软件出口大国
    3.4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政府作用及各国产业政策
        3.4.2 产业组织
        3.4.3 企业管理行为
        3.4.4 资源禀赋
        3.4.5 市场需求条件
    3.5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3.5.1 软件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5.2 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状况
        4.1.1 政府作用
        4.1.2 产业组织
        4.1.3 企业行为
        4.1.4 资源禀赋
        4.1.5 市场需求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系统分析
    5.1 吉林省软件产业发展情况
    5.2 针对吉林省软件产业的SWOT 分析
        5.2.1 吉林省软件产业的优势
        5.2.2 吉林省软件产业的劣势
        5.2.3 吉林省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
        5.2.4 吉林省软件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
    5.3 典型软件企业分析
        5.3.1 长春鸿达
        5.3.2 一汽启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6.1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6.1.1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6.1.2 软件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2 软件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
        6.2.1 聚类分析
        6.2.2 因子分析
        6.2.3 数据包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7.1 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国内比较分析
        7.1.1 中国各省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7.1.2 中国各省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7.2 东北三省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及相对效率的比较分析
        7.2.1 东北三省软件产业发展状况之比较
        7.2.2 东北三省软件产业相对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7.3 吉林省软件产业与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8.1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8.2 构筑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
        8.2.1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
        8.2.2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8.3 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8.3.1 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8.3.2 明确战略定位,选准目标市场,发展特色软件
        8.3.3 通过管理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8.3.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8.3.5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摘要
Abstract

(10)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服务外包概念
        (一) 概念起源
        (二) 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内涵界定
        (三) IT 外包:类型和动力
        (四) 服务外包概念的细化与发展趋势
        二、服务外包决策的理论分析:公司界限的决定因素和 IT 外包的过程
        (一)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二) 竞争力观点
        (三) 相关性观点
        三、有关服务外包的实证分析文献
        (一) 实证研究滞后于理论发展
        (二) 实证研究的重点仍然局限于外包决策与收益
        (三) 服务外包的实证研究需改进的地方
        四、中国服务外包与软件出口的关系
        (一) 中国对软件出口的界定
        (二) 服务外包与软件出口的关系
        (三) 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路径
        五、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体系、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本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服务外包经济学理论分析
    第一节 外包原理成本分析
        一、生产成本
        二、交易成本
        三、交易成本中的隐性成本
        四、交易成本计算及外包决策原则
        五、BPO 的五阶段管理流程
        (一) 分析
        (二) 计划
        (三) 转移
        (四) 治理
        (五) 改进
    第二节 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简介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模型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关键要素分解
        (一) 生产要素
        (二) 需求条件
        (三)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四) 公司战略、组织结构和同业竞争
        三、完整的钻石模型
        四、形成产业集聚
    第三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一、“钻石模型”四大关键要素分析
        (一) 生产要素分析
        (二) 需求条件分析
        (三)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四)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同业竞争因素分析
        二、完整“钻石模型”两项辅助角色分析
        (一) 机会因素
        (二) 政府角色
        三、我国国家竞争优势总体分析
        (一) 我国具备了“钻石模型”的各项关键要素
        (二) 我国具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
第三章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格局
    第一节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一) 服务外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 服务外包呈现出新形式和新特点
        (三) 服务外包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
        (二) 重组核心流程与非核心流程的需要
        (三) 降低企业管理难度的需要
        (四) 服务的深层次转变
        (五) 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快速增长
        (六) 离岸业务快速发展
        三、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及分布
        (一) 市场规模
        (二)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发展特点与趋势
        (三) ITO 市场分布
        (四) BPO 市场情况
    第二节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
        一、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驱动因素
        二、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规模
        (一) ITO 离岸市场规模
        (二) BPO 市场规模
        三、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四、主要发包方市场及特点
        (一) 美国企业外包业务特点
        (二) 日本企业外包业务特点
        (三) 关于市场规模数据的简单分析
    第三节 服务外包主要接包国现状及特点
        一、印度服务外包及软件业主要特征
        (一) 信息服务外包(ITO)占主导地位
        (二) 业务流程外包(BPO)增长迅猛
        (三) 软件出口快速增长
        (四) 承接服务外包业务领域相对集中
        (五) 出口以欧美市场为主
        (六) 出口以大公司为主导
        二、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主要特征
        (一)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以出口为主
        (二) 外资企业在软件产业中占主导
        (三) 软件出口以软件产品和高端服务为主
        (四) 软件出口以欧洲市场为主
        三、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状况及特点
        (一) 业务流程外包(BPO)占主体
        (二) 服务外包业务领域相对集中
        (三) 服务外包以美国为主要市场
        四、中东欧国家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一) 总体情况
        (二) 部分国家服务外包现状
    第四节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一、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包市场情况
        (一) 总体状况
        (二) 发包市场中本土企业面临的问题
        二、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和服务外包情况
        (一) 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接包市场总体情况
        (二) 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市场的特点
        (三) 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模式
    第一节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势在必行
        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缓解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
        (二) 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三) 有利于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内的领先地位
        (四) 有利于加快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五) 有利于把握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六) 有利于解决中国最为迫切的就业问题
        二、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和挑战
        (一)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备独有优势
        (二)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印度、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分析
        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一)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历程
        (二)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二、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分析
        (一) 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历程
        (二) 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一、服务外包业务选择模式
        (一)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勇于承接业务流程外包(BPO)
        (二) 发展 IT 基础设施及研发服务外包
        (三) 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多层次承接软件开发外包
        (四) 软硬结合,大力发展嵌入式服务外包
        (五)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二、国际市场开拓模式
        (一) 推进出口联盟建设,形成出口舰队
        (二) 采用连锁方式,打造出口航母
        (三) 利用合资合作,促进服务外包
        (四) 引领北亚、开拓欧美
        (五) 借助香港优势,发展离岸转包
第五章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SWOT 分析
    第一节 SWOT 模型分析框架
        一、SWOT 模型简介
        二、SWOT 分析路径
        三、SWOT 分析步骤
        (一) 分析环境因素
        (二) 构造 SWOT 矩阵
        (三) 制定行动计划
    第二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SWOT 因素分析
        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SWOT 因素总览
        二、内部因素(SW)分析
        (一) 实力(STRENGTH)因素分析
        (二) 弱点(WEAKNESS)因素分析
        三、外部因素(OT)分析
        (一) 机会(OPPORTUNITY)因素分析
        (二) 威胁(THREAT)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基于SWOT 矩阵分析的产业发展中长期举措
        一、SWOT 矩阵分析
        (一) 实力对机会
        (二) 实力对威胁
        (三) 弱点对机会
        (四) 弱点对威胁
        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中长期举措
        (一) 以提高语言能力为重点----英语、日语与韩语
        (二) 对术语、资格认证和标准进行标准化
        (三) 简化政府流程
        (四) 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五) 第一阶段把重点放在日本与韩国市场上
        (六) 创建一个国家级 ITO 与 BPO 机构来代表中国
        (七) 专门针对外国市场的担心并解决反冲问题
        (八) 协调利用组合实力
        (九) 宣传为客户增加的商业价值
        (十) 中国应与印度进行合作,而不是单纯的排斥性竞争
        (十一) 充分利用香港的多元文化利益
        (十二) 协调利用业务持续性规划(BCP)机会
        (十三) 多管齐下,增强对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三、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应采取的关键举措
        (一) 跟踪产业发展最新趋势
        (二) 像真正的跨国公司一样行动
        (三) 找到承担大项目的创新方法
        (四) 重用具有真正跨文化经验的高级人才
        (五) 雇用本地专业人才
第六章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服务外包国家政策环境
        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 优惠的税收政策
        (二) 着眼于产业实际扩大政策适用范围
        (三) 政府全方位培养软件人才
        (四) 政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五) 行业中介机构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二、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 政府注重加强管理和协调
        (二) 法律环境完善
        (三) 政府导向明确
        (四) 高度重视教育
        (五) 实施税收优惠
        (六) 借助历史渊源
        (七) 注重软件本地化
        (八) 致力于形成核心优势
        三、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环境
        (一) 拥有充足、廉价的人力资源
        (二) 具有英语优势
        (三) 低廉的经营成本
        (四) 政府的鼓励扶持
        (五) 菲律宾服务外包行业管理体系
        四、中东欧国家服务外包促进政策及绩效分析
        (一) 中东欧国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二) 中东欧国家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
    第二节 我国产业促进政策经验教训分析
        一、软件人才吸引和培养政策
        二、税收支持政策
        三、投融资政策
        四、出口便利政策
        五、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六、网络通讯国际出口
        七、软件企业认定
        八、服务外包出口管理模式
        九、其他方面问题
    第三节 服务外包与WTO 多边谈判
        一、多哈议程服务贸易谈判与服务外包的关系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跨境服务的承诺
        三、WTO 柜架下服务外包所涉及的部门
        四、WTO 规则下的有关问题
    第四节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
        一、研究制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
        二、完善我国服务外包统计体系
        三、强化“实训”,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五、实施大企业战略
        六、积极培育国内发包市场
        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八、多渠道加强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宣传
        九、打造“中国外包”的国际品牌
        十、完善产业综合政策环境
        十一、尽快建立类似 NASSCOM 的强有力的中介机构
        十二、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活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式理论探析网络招聘广告[D]. 王丹. 天津大学, 2013(03)
  • [2]31位商业领袖产业转型大调查 中国经济往哪里转[J]. 严睿,孙瑜,修思禹. 英才, 2012(04)
  • [3]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D]. 桂学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7)
  • [4]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实现的对比分析[D]. 李秀丽. 汕头大学, 2010(05)
  • [5]对台招商主体行为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李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10(05)
  • [6]家族企业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以浙江鲁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 朱建安,阮静波,周路平,肖子博,张文雅. 科研管理, 2008(S2)
  • [7]城市投资品顾客价值评价研究[D]. 王进富.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4)
  • [8]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旭超. 吉林大学, 2008(11)
  • [9]蝶变:第一位空降CEO[J]. 孙雅男,梁海松. 英才, 2007(12)
  • [10]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 徐兴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诚聘英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