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喜字看今——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分析

数喜字看今——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分析

一、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浅析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沙明社[1](2021)在《毛泽东诗词的革命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芳[2](2020)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中国诗词教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词是中华民族代代流传下来的瑰宝,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它兼具语言和文化两种性质,受到对外汉语教师的青睐,同样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材料。因此,本文在现已出版的中国诗词教材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交叉研究法,提出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的中国诗词教材建设思路。选取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的诗词教材对留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化教学,不仅对留学生的语言学习大有裨益,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探析了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留学生中国诗词教材建设研究的选题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了建设中国诗词教材的必要性,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念、教材需求现状、诗词本身的语言特点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对建设中国诗词教材的选文原则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原则、基于历史发展的选文原则、基于诗歌主题分类的选文原则、基于语言认知规律的选文原则进行论述。第四部分是中国诗词教材的注释研究,其中包括注释考虑因素分析以及注释原则研究。第五部分是中国诗词教材练习设计研究,其中包括练习设计的必要性,练习设计的目的以及练习设计的原则。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这里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汉语国际教育诗词教材建设与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与展望。

吴丹[3](2016)在《项羽形象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羽在中国历史上被人们称为西楚霸王,他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在灭秦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最终却以自刎于乌江的方式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从史学典籍到诗歌戏曲,再到平话小说以及后来现代传播方式下艺术形象的再加工,其形象经历了诸多的变化。本文立足于传播的动态视角,对项羽形象的演变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归纳,着眼于不同时期不同文学体裁中项羽形象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从中窥探其人物形象生成的内在规律及外在影响,以此来充实楚汉的人物形象研究内容,为今后的人物形象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参考。以《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历史叙事中,项羽才气过人、屡建奇功,他爱人礼士、仁德重义却又刚愎自用、暴虐无常,史学家用平实而又简洁的笔法塑造了拥有复杂性格特征的项羽形象,也正是这种复杂性为后世人们不断丰富和加工这一形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项羽最早出现是在史书之中,但在其传播和流变的过程中,其形象的确立和对后世的广泛影响却是在文学的创作中实现的。在唐宋诗歌中,诗人们引经据典地针对项羽的人生经历各抒己见,对待项羽的态度褒贬不一,思想上有很大差异性。在宋元戏曲舞台上,以项羽为创作对象的戏剧剧本流传不多,项羽大多在其中担当配角,剧中塑造出的项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负面化。平话作品对于项羽的相关事件叙述简单粗略,项羽形象具有单一简单的特征。及至历史演义小说,项羽有别于史书和平话作品中单一简略的叙述模式,其人物形象增加了复杂性的特征。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媒介在传播效果和范围上相较于纸质媒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电视用一种图像的文本艺术给历史人物以当下性理解,赋予历史人物以新的生命力。对于项羽形象的传播也是如此,通过电影、电视剧的表现力,对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深刻内涵进行更多层次的表现和开发,让历史中的这个人物从呆板的文学叙事中走向了富于直观性的影视艺术,从而展现其新的艺术魅力。

张海燕[4](2014)在《清代咏史创作论稿》文中指出清代诗歌研究经过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发酵,逐渐改变了研究冷清荒漠化状态,在进入新世纪后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升温,终于迎来了清代诗歌研究的春天,这与学者对中国整体文学发展史研究观念的宏观把握有着密切的关联。清代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前代的诗歌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进而创造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后的灿烂。咏史诗作为“诗学”与“史学”结合的产物,虽说属于诗歌领域里的边缘性创作,但是又可以说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高难度文学创作,需要作者具备史才与诗才,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二者之间创作的平衡点,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消化在短则二十字的五言绝句,长则数百字的七言排律中,真真可谓多一字则冗,少一字则憾,其间的对偶排仗,平仄韵律,又需要极细密的组织安排,稍有差池,则谬以千里,贻笑大方。这也难怪清代众多诗人直呼咏史创作最难了,甚而要拿咏史创作来作为评判诗才高下的重要标杆。但是,咏史创作对于增长史学知识与提高诗学素养又是极为难得的媒介,以致像曾国藩这样的名臣贤哲都写信告诫子女要坚持进行咏史创作,扩而大之,竟在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中,也留下了咏史创作繁盛的丰姿。那还有什么理由阻止咏史创作走向繁荣发达的圣地呢?况且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萌发扎根,隋唐五代的成长分蘖,宋代已经长大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又经过元明时期的蓄势开花,最终在清代收获了累累硕果,创作有730余种咏史专集,现存430余种,再加上单篇、小型组诗之类的咏史创作,总量可能不下数十万,能收获如此丰厚的正果,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本来可以成为研究者的无尽宝库,但是也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嘴的茫然,无所适从之尴尬,因此本论文研究的整体构思是:首先对清代咏史创作进行宏观鸟瞰式的总体论述,然后选择有特色的咏史创作群体进行专题分论,进而在分论过程中又密切关注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实现纵横交叉式的复合研究。论文总体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总论,主要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下篇是分论,主要是第三章至第七章,在下篇中,由于清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整体高涨,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成果丰硕而特色鲜明,又以此为研究的一个中心点,由第六章和第七章分为上、下两部分,从总论古代女作家咏史创作的发展历程到专题分论清代女作家对历史上某一人或者一类人的现实接受,从而构成清代女作家咏史创作研究的完整画面。具体而言:第一章主要探讨清代文学与古代咏史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述本文选题研究之意义。第二章从总体上讨论清代咏史创作的盛况,按照清代咏史创作发展的自然生态状况,又分为清前期的奠基、清中期的繁盛、晚清时期的衰落与新变三个不同的研究时段,重点讨论了清中期的咏史创作情况。第三章主要以顾炎武、王夫之、孙枝蔚及卓尔堪《明遗民诗》中的咏史创作为例,先分论明末清初有代表性的遗民咏史创作的情况,后总论明遗民的咏史创作特色。第四章首先从清前皇帝的咏史创作研究开始,接着探析清代皇帝的咏史创作,再到清代皇子皇孙们的咏史创作研究,最后简略分析了清代宗室咏史创作繁荣的原因。第五章选择清中后期咏史创作繁盛时期的集大成之作——罗惇衍的《集义轩咏史诗抄》作为研究素材,讨论分析其生平,论述咏史创作的主要内容,最后讨论由此反映出的作者的社会历史观念。后面的章节就是对清代女作家咏史创作进行专题考论,第六章首先分析了从魏晋到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情况,然后研究了古代女作家吟咏《史记》之作,总结了清代女作家接受《史记》的特点。第七章对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以更细化的专题形式,进行微观研究。主要有清代女作家的项羽虞姬悲歌探析,相如文君的接受情况,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诗歌研究,屈原、岳飞、西施、王昭君的接受分析。最后作一小结,总论清代咏史创作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陈立旭[5](2013)在《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之——诗词大家毛泽东》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意味隽永,首首精炼,句句激扬,气魄恢弘,荡气回肠,意境深远。读他的诗,可以体会到他英姿勃发的意气,柔情似水的爱恋,霹雳暴动的风烟,残阳如血的壮烈,战地黄花的灿烂,寒梅傲雪的品格,中流击水的激情,坐地巡天的浪漫,倚天抽剑的呐喊,风流人物的慷慨,人间正道的沧桑,鲲鹏展翅的遐思,乱云飞渡的气象,惊撼世界的宏图。许多诗词大家都由衷佩服毛泽东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在中外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中,只有毛泽东,兼具诗人的气质和风采。称他为诗词大家,恰如其分。

杨玉英,廖进[6](2011)在《英语世界的毛泽东诗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详细梳理了英语世界学者对毛泽东诗词的译介和研究,为国内外毛泽东研究者了解英语世界的"他者"对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毛泽东及其诗词的理解与接受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巫洪亮[7](2011)在《“十七年”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七年诗歌”不仅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研究不可或缺的“发力点”。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学理化研究依然十分薄弱。本文力图从“诗学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争鸣”、“诗歌经典”和“主体整形”五个方面问题入手,切入“十七年诗歌”生成与发展的具体现实,深入探察当代诗人为实现“新的人民诗歌”对既往已存的中外诗歌传统实施审美超越的诗歌理想,所采取的系统而复杂的文化策略,以及在具体诗歌实验中这一理想展开的可能与限度。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的演进进程里,“十七年诗歌”置身于“文化—政治”相互胶着与叠合的历史场域中,她从诞生伊始就肩负着“新中国”文化重构与文学(诗歌)重塑的历史重任,就以全新的姿态和独特的特性面向不断展开的未来。为了构筑一种能够彰显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理想的诗歌范式,建构和确立与传统诗歌相异的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展示“新的人民诗歌”的新气象和超越传统的新魄力,当代诗坛的主持者及诗人们始终围绕着诗歌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传播与阅读、诗歌批评等关乎当代诗歌超越式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紧张而严肃地探索和大胆地实验。就实现情形而言,“新的人民诗歌”的资源选择与重构不仅是确保当代诗歌“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略,同时也是推进当代诗歌试验的力量和源泉;诗歌生产方式不仅受当代政治文化运动的深层影响,同时还与当代诗歌阅读和传播方式紧密关联;诗歌争鸣不仅是人们对诗歌传统实施“祛魅”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建构理想诗歌范式的一种重要方式;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不仅重建了当代诗歌发展的新秩序,同时也在多重的关系网络中打造了一批当代诗歌经典;主体“整形”不仅使创作主体在多维的压力下主动或被迫转变诗歌理念和诗歌实践,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和心理承压能力。由于“新的人民诗歌”在一种异常复杂的传统文化网络和极为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展开诗歌超越的梦想,因而不论是诗学资源的选择与重构,还是诗歌争鸣机制的建立,不论是诗歌经典秩序的重建,还是创作主体的“整形”,都必须经历一系列相当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也将遭遇许多难以“逆料”的问题。

寓真[8](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指出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史节[9](2010)在《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布莱希特翻译的十二首“中国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其他的八篇诗作,对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本论文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布莱希特的“中国诗”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和描述,对这一课题的定位和沿革加以简要回顾;其次探讨了布莱希特对中国诗歌兴趣的起源;最后分析了“中国诗”起源的具体原因,即出于莫斯科论战中证明自己文艺理论的需要。第二部分中对“中国诗”发表的始末进行了详细介绍:1938年布氏在流亡时期发表了第一个版本,简称1938年版本,由六首诗构成;1950年布氏对这六首诗进行了部分修改,再加上另外三首,一起发表在同一个杂志《发言》上,简称1950年版本,布氏在这个版本的诗歌后面加上了个很重要的说明,对于这个说明中存在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1967年出现的第三个版本中,另外增补了三篇白居易的诗,由此,“中国诗”总数达到了十二首。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心,在这一部分中,布莱希特的十二首“中国诗”与各自对应的中文原诗得到了详细解读,它们分别是:《朋友》——《车笠交》、《大被子》——《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花市》——《买花》、《政治家》——《寄隐者》、《黑潭龙》——《黑龙潭》、《乾符六年一则抗议》——《己亥岁感事》、《他的儿子出生时》——《洗儿》、《致蒋介石大元帅的一名死兵》——《你自由了》、《飞越长城有思》——《沁园春·雪》、《认命》——《有感》、《李建送诗人的帽子》——《感旧纱帽》、《丞相的沙路》——《官牛》。对诗歌的解读主要从两个方向上进行,其一为中文原诗的考证,对诗歌内涵和其背景信息进行分析阐释;其二为比较布氏译诗与中文原诗的差异,对其翻译质量进行评析。此外这一部分中还将涉及布诗不同版本间差异的问题和布诗作者身份的问题。第四部分中对布莱希特诗歌中其他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诗歌进行了汇集,一共收录了八篇诗作,分别是:《青岛兵》、《三百名被谋杀的苦力向一个国际组织报告》、《作家的流亡》、《老子西出关着道德经的传说》、《对流亡作家的拜访》、《另一面》、《题一个中国茶树根狮子》、《题李白墓》。由于相关材料的缺乏,对这八篇诗歌的分析仅止步于粗浅。第五部分对全文的分析进行了总结,对布莱希特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分析出布莱希特在诗歌、以至于其他文学形式方面接受和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过程中所标表现出的较为平面化、单薄和缺乏立体性的特点。

纪海龙[10](2010)在《“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冷战期间(1950-1991)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为研究对象,探讨两国在“冷战”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段内怎样言说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及这种言说背后隐藏的话语机制。这里,“冷战”主要为一种广义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研究者解读的重要因素,但研究中又时时警惕过于夸大其作用而导致遮蔽其它因素,因为研究者的言说还受特定民族文化传统、个体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制约。研究国家选择美英,既由于它们是冷战资本主义阵营一方的代表国,也因为其研究构成了海外汉学界研究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主体。本文将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分为三个时段:1950-1960年代,1970年代,1980-1990年代初;具体研究则围绕“谁在看”、“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这样看”的问题展开,既努力在共时层面上揭示出美英学界如何言说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根本问题,同时还历时性地勾勒出其言说发展的清晰过程。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阶段探讨冷战期间美英两国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论者的身份问题。两国言说者主要由西方本土研究者与华裔研究者两部分力量组成。他们的言说,由于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相同而呈现某些相似特征;同时也由于族裔身份、成长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正是这种差异使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言说显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而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本土与华裔研究者所形成的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促使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呈现出了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第二章以冷战期间美英两国那些收录了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重要选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阶段哪些“十七年文学”作品进入了美英研究者的视野、这些选本的特点、及支配选者编选的价值理念。以选本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到选本也是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选家的“选”与“不选”本身即是对作品的读解与价值判断。1950-1960年代,美英学界收录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选本及这些选本中的“十七年文学”作品数量均不多,但它们却体现了不同的倾向:部分编选者受“冷战思维”制约,所选作品多为与新中国文学规范不符的“异端”作品;一些西方本土研究者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与好奇;但也有学者更关注作品的审美特性。1970年代,两国与“十七年文学”相关的选本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且其中所选作品多为“十七年文学”中更为“正统”的作品。选者对“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有所提高;也还有部分学者对“十七年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关系更感兴趣,以此出发选择作品。1980-1990年代初,两国收录了“十七年文学”的选本数目虽不多,但“十七年文学”在其中所占比重较之前两时期却有所增长。尽管多数学者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角度选择、言说作品,但其立场更为客观,促进了“十七年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第三章考察了冷战期间美英研究者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翻译问题,研究不同时期两国翻译活动的发展趋势、整体特征,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翻译也是一种阐释,是译者基于自身对原作的理解,将其从源语言转化为目的语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译者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时代特征。1950-1960年代的翻译有意渲染、夸大了原作的政治批判性,未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情感;1970年代的翻译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译者大多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情感意蕴,部分西方本土译者表现出了对原文谚语、历史典故的喜好,注重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1980-1990年代初的译者人数大幅增加,由于译者间翻译意图、审美倾向,特别是学识的差异,这一时期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呈现出驳杂状态。最后一章研究了冷战期间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批评文章与论着。它们主要集中于“十七年”间的文学思潮与批判运动、毛泽东文艺、现代重要作家转型,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几层面。本章分别介绍不同阶段美英研究者对这些层面的言说,分析其各个阶段的基本立场、言说重点、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时期言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总结其一般趋势,以期更完整、清晰地揭示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观。

二、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浅析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浅析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中国诗词教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综述
第2章 中国诗词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2.1 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理念来看
    2.2 从“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诗词的融合来看
    2.3 从教材使用对象来看
    2.4 从诗词本身的语言特点来看
第3章 中国诗词教材的选文研究
    3.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原则
    3.2 基于历史发展的选文原则
    3.3 基于诗歌主题分类的选文原则
    3.4 基于语言认知规律的选文原则
第4章 中国诗词教材的注释研究
    4.1 中国诗词教材的注释考虑因素分析
    4.2 中国诗词教材的注释原则
第5章 中国诗词教材练习设计研究
    5.1 中国诗词教材练习设计的必要性
    5.2 中国诗词教材练习设计选编目的
    5.3 中国诗词教材练习设计选编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项羽形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史叙事中项羽形象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史记》中的项羽其人
        一、乱世英雄、西楚霸王
        二、性格暴虐、目光短浅
        三、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四、仁爱敦厚、侠骨柔情
    第二节《汉书》《资治通鉴》中项羽形象的传播特点
        一、班固《汉书》中的项羽形象传播的特点
        二、《资治通鉴》中项羽形象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 文学叙事中项羽形象的书写与传播
    第一节 唐宋诗歌中的项羽形象
        一、唐宋诗歌中项羽形象的传播
        二、唐宋诗歌中项羽题材书写与项羽形象塑造
    第二节 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
        一、宋元戏曲中的霸王戏
        二、宋元艺术舞台上的项羽题材戏及项羽形象
    第三节 元明小说中项羽形象的重塑与传播
        一、平话作品中的项羽形象及传播
        二、明代小说中的项羽形象书写与传播
第三章 现代传媒视野下项羽形象的重塑与传播
    第一节 电视剧中项羽形象的承继与延伸——以《楚汉传奇》为例
        一、电视剧中对项羽形象的承继
        二、项羽形象艺术化的延伸
    第二节 电影《鸿门宴传奇》中项羽形象的整合与重构
    第三节 桌游中的项羽形象
        一、桌游对项羽形象的开发
        二、桌游中的项羽人物形象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4)清代咏史创作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咏史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新世纪咏史诗研究现状与前瞻
第二章 清代咏史创作概论
    第一节 清前期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清中期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清后期的咏史创作
第三章 论明遗民诗人的咏史创作
    第一节 顾炎武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王夫之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孙枝蔚的咏史创作
    第四节 其他遗民诗人的咏史创作
第四章 论清代皇室的咏史创作
    第一节 清前皇帝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清代皇帝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清代宗室的咏史创作
    第四节 清代皇室咏史创作兴盛现象解析
第五章 论罗惇衍及其《集义轩咏史诗抄》
    第一节 生平考述
    第二节 《集义轩咏史诗抄》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罗惇衍的社会历史观探析
第六章 论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上)
    第一节 清前女作家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清前女作家对《史记》的接受
    第四节 清代女作家对《史记》的接受
第七章 清代女作家咏史创作专题分论(下)
    第一节 霸王虞姬生死相依的惋歌
    第二节 相如文君美满姻缘的赞歌
    第三节 玄宗贵妃生离死别的诀歌
    第四节 屈原忠君爱国的悲歌
    第五节 岳飞精忠报国的颂歌
    第六节 西施忍辱负重的叹歌
    第七节 昭君大义和亲的慨歌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5)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之——诗词大家毛泽东(论文提纲范文)

诗以言志
吟唱风烟
险境激情
风骚独步
婉约浪漫
文采华美
穿越古今

(7)“十七年”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十七年”诗歌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意义
    二、深化“十七年”诗歌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十七年"诗歌的诗学资源
    第一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多维指涉
    第二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系统构成与复杂生成
    第三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选择与重构的问题与意义——以大跃进"新民歌运动"为例
第二章 "十七年"诗歌生产现象
    第一节 "政治文化运动"与当代诗歌生产
    第二节 诗歌传播与当代诗歌生产
    第三节 "工农兵"的"审美趣味"与当代诗歌生产
第三章 "十七年"诗歌"争鸣"现象
    第一节 时代语境规约中的"诗歌争鸣"
    第二节 "诗歌争鸣"与传统"祛魅"
    第三节 "诗歌争鸣"与诗歌范式建构
    第四节 "诗歌争鸣"机制的形成与诗歌范式的确立——以《星星》"诗歌事件"为例
第四章 "十七年"诗歌经典的"解构"与"建构"
    第一节 现代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第二节 艰难的建构:当代诗歌经典的打造
    第三节 "新经典"成长中的文化"摩擦"与"压力"
第五章 "十七年"诗人的主体"整形"
    第一节 穆旦:主体"整形"与别样"抗争"
    第二节 艾青:想象的"他者"与"主体"建构
    第三节 郭小川:多维焦虑与"主体"重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kt
前言
第一章 布莱希特“中国诗”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1 对中国诗歌和文化的兴趣
    1.2 莫斯科论战
第二章“中国诗”的发表及来源
    2.1 流亡时期的第一次尝试
    2.2 1950 年的修改版
    2.3 1967 年《全集》版的“中国诗”
第三章 十二首“中国诗”的内容与解读
    3.1 《朋友》——《车笠交》
        3.1.1 版本
        3.1.2 中文源头
        3.1.3 译诗比较
    3.2 《大被子》——《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3.2.1 版本
        3.2.2 中文源头
        3.2.3 布诗存疑
    3.3 《花市》——《买花》
        3.3.1 布诗起源
        3.3.2 中文出处
    3.4 《政治家》——《寄隐者》
        3.4.1 中文源头
        3.4.2 布诗起源与版本
    3.5 《黑潭龙》——《黑龙潭》
        3.5.1 中文源头
        3.5.2 布诗起源与版本
    3.6 《乾符六年一则抗议》——《己亥岁感事》
        3.6.1 中文源头
        3.6.2 布诗起源
    3.7 《他的儿子出生时》——《洗儿》
        3.7.1 中文源头
        3.7.2 布诗起源
    3.8 《致蒋介石大元帅的一名死兵》——《你自由了》
        3.8.1 中文源头
        3.8.2 布诗起源
    3.9 《飞越长城有思》——《沁园春·雪》
        3.9.1 中文源头
        3.9.2 布诗起源
    3.10 《认命》——《有感》
        3.10.1 中文源头
        3.10.2 布诗起源
    3.11 《李建送诗人的帽子》——《感旧纱帽》
        3.11.1 中文起源
        3.11.2 译诗比较
    3.12 《丞相的沙路》——《官牛》
        3.12.1 中文源头
        3.12.2 译诗比较
第四章 布莱希特其他与中国有关的诗歌
    4.1 《青岛兵》
    4.2 《三百名被谋杀的苦力向一个国际组织报告》
    4.3 《作家的流亡》
    4.4 《老子西出关着道德经的传说》
    4.5 《对流亡作家的拜访》
    4.6 《另一面》
    4.7 《题一个中国茶树根狮子》
    4.8 《题李白墓》
结语
参考文献

(10)“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美英解读者的身份研究
    第一节 政治、历史研究者的介入与文化差异的显现
    第二节 新生专业研究力量的涌现与政治立场的转变
    第三节 多元批评理论的浸润与视角的拓展
第二章 美英的"十七年文学"选本研究
    第一节 政治性、文化性与审美性的多元并置
    第二节 政治话语的软化与历史、异域观念的增强
    第三节 文学风貌的整体呈现与作品思想性的凸显
第三章 美英的"十七年文学"翻译研究
    第一节 政治功利与文学欣赏的博弈
    第二节 质的提升与异域质素的强调
    第三节 量的激增与译文风格的驳杂
第四章 美英解读"十七年文学"的文本研究
    第一节 文学思潮、运动论
    第二节 现代重要作家转型论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论
    第四节 思想内容论
    第五节 艺术形式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浅析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诗词的革命精神研究[D]. 沙明社.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中国诗词教材建设研究[D]. 杨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项羽形象演变研究[D]. 吴丹.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4]清代咏史创作论稿[D]. 张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之——诗词大家毛泽东[J]. 陈立旭. 党史博采, 2013(09)
  • [6]英语世界的毛泽东诗词研究[J]. 杨玉英,廖进.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1(03)
  • [7]“十七年”诗歌研究[D]. 巫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9]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 史节.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10]“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D]. 纪海龙. 武汉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数喜字看今——两首诗中的英雄形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