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王艳,邓伟[1](2021)在《活血化瘀膏方外敷联合毫火针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活血化瘀膏方外敷联合毫火针刺治疗效果及对神经疼痛程度、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掷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膏方外敷联合毫火针刺治疗,2组均以5 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负面情绪以及后遗神经痛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PGE2、IL-6均低于对照组,β-EP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瘀膏方外敷联合毫火针刺能够显着减轻PHN患者神经痛症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荐。

马秀芝[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对近20年现代临床医家运用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和有效依据。资料与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作为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在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口服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相关文献,搜寻其中的合格处方,通过双人互查校对,将结果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关联分析、频数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对输入平台内的合格处方中的中药进行分析,梳理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和常见配伍,挖掘其中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和新处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口服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246篇,其中共涉及252个完整处方、187味中药,累计使用药物频次为2814次,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用药频次排名前十位的中药有:当归、甘草、红花、桃仁、川芎、延胡索、柴胡、赤芍、白芍、黄芪。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以温性药物最多,其次为寒性药物;五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主要归肝经、心经、脾经。对使用频次≥5次的74味药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使用总频次为2602次,占总用药频率的92.47%,按照功效对其主要分为12类:活血化瘀药(915次)、补虚药(632次)、清热药(359次)、平肝熄风药(193次)、理气药(166次)、解表药(163次)、利水渗湿药(61次)、化痰止咳平喘药(36次)、祛风湿药(32次)、安神药(20次)、泻下药(15次)、止血药(10次)。2.依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调整支持度为0.9,调整支持个数为60,调整置信度为90%,得到39条关联规则、59组药物、11味核心药物(赤芍、红花、桃仁、川芎、黄芪、当归、甘草、白芍、生地黄、柴胡、延胡索)。其中出现频次前十的药物组合为:红花,桃仁;红花,当归;桃仁,当归;甘草,当归;红花,桃仁,当归;川芎,当归;红花,川芎;川芎,桃仁;红花,川芎,桃仁;红花,川芎,当归。3.当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时,在此次研究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中,对被纳入的252首处方进行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分析挖掘,得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新处方10首。新方1:连翘、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新方2:麦冬、枸杞子、玄参、北沙参、天冬。新方3:乳香、麦冬、没药、五灵脂、香附、羌活。新方4:蜈蚣、全蝎、五味子、马齿苋、附子。新方5:党参、黄芪、白术、牡蛎、龙骨。新方6:生地黄、大黄、穿山甲、枳壳、牛膝、桔梗。新方7:川芎、桃仁、栀子、当归、红花。新方8:合欢皮、天麻、僵蚕、莴苣子。新方9:木香、鸡血藤、陈皮、鬼箭羽、三棱。新方10:牡蛎、代赭石、珍珠母、磁石、龙骨、北沙参。结论:1.现代医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药以温性、寒性为主,五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归经主要以肝经、心经、脾经为主。2.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扶正补虚,祛邪泻实。核心药物有:赤芍、红花、桃仁、川芎、黄芪、当归、甘草、白芍、生地黄、柴胡、延胡索。3.新方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平肝熄风、通络止痛;补虚;清热,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选方用药思路。

申淑娴[3](2021)在《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试验研究病例共60例,均来自于2020年1月至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及皮肤科门诊或住院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的药物基础治疗。在此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予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外涂利多卡因软膏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睡眠(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DLQI评分)进行记录及对比,并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该60例患者外周静脉血,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80%)。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睡眠(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DLQI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VAS、PSQI、DLQI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D3+(%)、CD4+(%)及CD4+/CD8+均升高,同时治疗组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4.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病情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为17.25%,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更为显着,既可明显减轻PHN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杨一玲[4](2020)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原发疾病(带状疱疹)消除后病变部位仍存在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或者数年、乃至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0%的患者对传统止痛药物治疗反应差。已有的研究表明,(1)疼痛中枢敏化后的脑可塑性变化所诱发的疼痛记忆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所在;(2)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运动皮层兴奋性)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3)电针作为周围电刺激的一种形式,是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从而提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脑可塑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挥治疗作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通过检测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变化,为人体大脑皮层可塑性的研究提供一种精确、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因此,在经过meta研究观察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影响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应用了TMS的多种检测模式,观察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脑皮层兴奋性的特点、电针治疗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兴奋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HN的脑可塑性机制,为针灸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加翔实的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本项研究中Meta研究在PROSPERO网站注册(注册编号:CRD42019121546),临床研究内容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伦理编号NO.Y2017-066-01,注册号NO.AMCTR-IOR-16000138)。具体分为三个内容:1.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检索内容:因应用TMS检测电针调节脑皮层兴奋性效应的临床研究较少,故搜索包括了电针在内的关于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人脑可塑性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具体检索词包括:electroacupuncture、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等。(2)检索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all Cochrane databases、EMBASE、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式使用OR、AND、NOT等连接运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较高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等,探索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志愿者的脑可塑性改变的循证医学证据。2.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研究对象:基础研究已发现慢性长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诱发皮层可塑性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拟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精准无创的观察PHN患者的皮层可塑性变化。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0位PHN患者和18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研究方法:采用TMS单刺激模式分别测量PHN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双侧运动皮层的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 MEPs),静息运动阈值和活动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皮质静息期(silent period,SP)等;其次应用双脉冲TMS刺激模式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大脑运动皮层的皮层内抑制和易化效应(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and/or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SICI/SICF)的变化。(3)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可塑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研究方案:对符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2Hz电针以及假电针治疗,主穴为夹脊穴和阿是穴。每周完成3次治疗,隔日一次,6次/疗程,总计治疗8周(四个疗程),治疗完成后随访1个月。(2)评估内容:主要结局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疼痛评分,6个评估时点,分别为治疗前1次,治疗期内2周评估一次(共4次),随访期完成后1次。次要结局指标为简式疼痛量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三种维度量表评分、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治疗后自我感觉评估,此外应用配对联合刺激技术(PAS)观察治疗前后PHN患者脑可塑性变化,具体指标包括运动阈值,诱发电位的评价波幅及PAS25所诱发的长时程可塑性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的波幅比变化,次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分为3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完成后。(3)统计方法:针对以上多个时点的定量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譬如次要指标分析时使用3个时点*2种治疗方法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去探索不同治疗措施(电针、假针组)随着时间的变化(三个检测时间)对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Meta分析部分最终纳入31项临床研究,所纳入文献皆符合疗效评定标准,基本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研究结果较为可靠;2.周围电刺激可对脑皮层可塑性产生影响[MD=0.41,95%CI(0.05,0.78),P=0.000],电刺激亦可对皮层内抑制效应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MD=1.53,95%CI(0.83,2.23),P=0.000];3.亚组分析研究显示,电激强度为阈上刺激[MD=0.36,95%CI(0.15,0.56),P=0.000],刺激频率小于30Hz[MD=0.34,95%CI(0.23,0.44),P=0.000],刺激时长30-120min[MD=0.27,95%CI(0.16,0.38),P=0.000]均可对脑可塑性产生影响。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PHN组患者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的静息运动阈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HN组患者的双侧皮层的活动运动阈值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组比较,PHN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运动皮层静息期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健康组比较,70%的刺激强度下PHN患者的患侧支配区的运动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内易化效应(SI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皮层兴奋性指标运动阈值,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和临床相关变量如病程、疼痛强度、疼痛频率进行相关性检验,SICI与PHN患者的每日疼痛频率具有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2=0.3244,P<0.05)。对侧皮层的RMT与PHN患者临床疼痛的相关变量如病程和疼痛强度以及疼痛频率无相关性,而皮层的SICI与病程和疼痛强度无相关性。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本研究最终纳入34例胸段PHN患者,两组受试者在人口学数据和PHN疼痛病史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观察指标基线评分比较,基线特征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与假针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四个疗程期间)电针组均可明显降低PHN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3.对简式疼痛量表(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量表评分发现,SF-MPQAS评分在电针组的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可改善PHN患者的PPI评分,电针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PHN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同治疗对压痛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N患者的压痛阈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干预措施对RMT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措施对MEPs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7.电针治疗可对PAS诱导的LTP效应产生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LTP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电针对PAS25诱导的LTP效应可产生影响,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治疗期间皮层兴奋性指标LTP样可塑性改变和临床相关变量VAS的变化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相关分析发现随着LTP波幅比的减少,VAS评分也随之降低,有显着的相关性(R2=0.37,P=0.015<0.05)。结论:1.包括电针在内的外周电刺激可明显影响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与刺激强度(运动阈值以上)、刺激频率(不超过30Hz),治疗时长(30-120min)密切相关。2.PHN患者皮层内抑制减弱(去抑制),可能是PHN患者脑可塑性改变的特征之一。3.电针通过调节PHN的脑可塑性(抑制运动皮层长时程增强效应)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吕松谕[5](2020)在《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对比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疗法与口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丰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手段。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的方法,每日1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予连续口服卡马西平片15天,一次一片,一天两次。最高剂量每日不超过1.2g。用药期间可根据患者疼痛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忌食辛辣及发物。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后疼痛减轻30%所需时间。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VAS评分、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效果:(1)VAS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减低,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腹针结合局部艾灸、卡马西平均能减轻患者疼痛,但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止痛效果更好;(2)在疼痛减轻30%所需天数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时间更短,经统计学检验,P<0.01,表明腹针结合艾灸疗法的起效时间更快;(3)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前减低,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腹针结合局部艾灸、卡马西平均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效果更好;(4)治疗组30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显愈率76.67%,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显愈率46.7%,有效率83.4%。经统计学检验,P<0.01,说明腹针结合局部艾灸临床疗效更优。结论:1.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疗法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并能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卡马西平。2.腹针结合艾灸疗法疼痛减轻30%所需时间较卡马西平短,说明腹针结合艾灸疗法起效时间更快。3.治疗过程中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腹针结合艾灸疗法安全、有效,能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嗜睡、疲劳等副作用。

翟国松[6](2020)在《围刺法配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围刺法配合雷火灸治疗原发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优势,优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的方法,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72例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疼痛科和皮肤科门诊气虚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按随机对照分组原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病例36例,治疗组采用围刺法配合雷火灸的方法治疗,日/1次,5日为一个疗程,每治疗1个疗程休息2天,连续6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片(吲哚美辛片),25mg/次,日/3次,饭后服用,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0.5mg/次,日/3次,连续服用药物6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VAS疼痛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变化,使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病情基线、组间、组内试验数据分析。结果:(1)纳入本课题研究共72人,符合纳入及非排除标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36人,脱落2人,脱落率为5.56%;对照组36人,脱落3人,脱落率为8.33%,本课题两组治疗方法最终共完成病例67人。(2)经过6个疗程的诊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且治疗组愈显人数为15例,愈显率为44.12%,对照组愈显人数为7例,愈显率为21.21%,说明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疗效数据结果存在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疼痛情况评分:两组在疗程结束后受试者疼痛程度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明确,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AMA焦虑改善情况评分:两组在疗程结束后受试者焦虑状况均明显减轻,疗效确切,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前者焦虑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5)PSQI睡眠改善状况评分:两组在疗程结束后受试者睡眠状况均明显改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围刺法配合雷火灸治疗气虚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易于操作且绿色安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和改善焦虑状况。(2)围刺法配合雷火灸治疗气虚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口服西药消炎痛片和甲钴胺片。

朱小芳[7](2020)在《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艾灸作为辅助治疗及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不同时间介入艾灸来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通过观察近期、远期临床疗效,为优化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方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我院带状疱疹病人诊疗证型分布以及老年人生理特点,得出此次临床观察带状疱疹的基本证型为脾虚湿蕴证。本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口服伐昔洛韦缓释片及中药治疗),试验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艾灸需在病程的第4~5天内介入治疗),试验组2在对照组基础上同加入艾灸治疗(艾灸需在病程的第1~3天内介入治疗);三组基础治疗均为10天,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艾灸治疗均持续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以皮损愈合后为起始,通过微信、电话等回访方式了解皮损治愈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发生PHN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1)基线对比:分别对三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疼痛评分、睡眠评分等一般资料进行了基线分析,结果提示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评分:三组受试对象一一按时测量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共5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在这5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并在各个观察时点上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提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从治疗开始直至随访观察结束,三组VAS评分的走向均呈下降趋势,三组分别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分组为前提,各观察时点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1分别与试验组2比较,两组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1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三组患者分别测量5个观察时点(具体同上)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提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在5个观察时点中睡眠自评量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各组内在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试验组1与试验组2、对照组与试验组2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1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三组人群在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上比较,p=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三组人群后遗症发生率存在不同。结论:艾灸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疗效确切,且越早使用艾灸治疗,在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效果越好。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了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刘国平[8](2020)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探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优的临床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条件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口服加巴喷丁基础治疗。A组(针灸围刺):于相应疱疹区域行针灸围刺,每日1次,连续治疗6次,休息1次,3周为1个疗程;B组(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1周2次,左右互换,3周为一个疗程;C组:针灸围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SF-MPQ、HAMA、HAMD、PSQI量表评分,观察患者疼痛、焦虑和抑郁状态、睡眠情况,最后对各组治疗后总体疗效进行分析。全部数据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SF-MPQ、HAMA、HAMD、PSQI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总有效率: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为96.7%,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总有效率为73.3%,三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有效率优于A组、B组(P<0.01)。3.SF-MPQ评分:三组在PRI、PPI、VAS方面具有差异性,治疗前后三组PRI、PPI、VAS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优于A组、B组(P<0.05)。4.HAMD、HAMA、PSQI评分:治疗前后三组HAMD、HAMA、PSQI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优于A组、B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组对于缓解或消除头面部PHN患者的疼痛,改善头面部PHN患者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状态的疗效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单纯针灸围刺组。

高渝[9](2020)在《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同单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疗效上及安全性上的差异,进一步探析梅花针配合走罐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上是否比单用药物治疗更具有优势,以期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课题病例7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梅花针配合走罐法治疗,每周2次,2周为1疗程,进行总治疗4周的治疗观察,并拟对痊愈患者进行治疗后3月内的随访,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后的VA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分析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上是否具有优势,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5.0分析得出。结果:1.疗效比较:4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愈显率为71.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8%,愈显率为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治疗1疗程及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疼痛;治疗1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PSQI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均能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4.两组在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痊愈患者均无复发,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和单独使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能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但梅花针联合游走罐疗法的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较小且较为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2.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可以帮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更具优势。

周晓宇[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现代数据挖掘软件,探究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和规律,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月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中药处方,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药方剂组成及有关药物的四气、五味、功效、归经分类,并将结果制成图表以供分析使用。根据数据库,选择合适的高频次用药,并将高频次药物导入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24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新的药物组合。结果:1.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计168份,共使用中药86味,药物的总频次为2686次。使用频率前27位(≥20次)的药物有:当归、龙骨、黄芪、磁石、赤芍、炒酸枣仁、没药、乳香、柴胡、茵陈、蜈蚣、醋青皮、太子参、茯苓、栀子、川芎、炒谷芽、苍术、羌活、清半夏、醋延胡索、川楝子、葛根、防风、野菊花、党参、白术。2.对药物的四气进行分析,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寒性、平性、凉性、热性药。3.对药物的五味进行分析,最常用的是苦味药、辛味药、甘味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对药物的归经进行分析,肝经药物使用最多、其后为脾经、心经、肺经。5.对药物的功效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居前6位的依次为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气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6.采用聚类分析,得出5组常用的药物:分别为C1:栀子、醋青皮、茯苓、炒谷芽、太子参、川芎;C2:没药、乳香、蜈蚣、茵陈;C3:磁石、酸枣仁、赤芍;C4:当归、黄芪、煅龙骨;C5:党参、白术、野菊花、防风、葛根、苍术、羌活、清半夏、醋延胡索、川楝子。结论:1.从四气结果观察:温性药的使用最多,其次是寒性药与平性药。因温性药物药性平和,取其温通健脾,理气止痛的功效;寒性药在治疗中发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平性药平调寒热兼能补益,适用于疾病各期。药物五味中:以苦味、辛味、甘味最多,苦味能泻火燥湿,辛味能行气活血,甘味能补益以治本,诸味合用,体现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药物归经中:肝、脾、心、肺、胆、肾位居前列,尤以肝、脾为主,调理肝脾为重点,也需兼顾其他脏腑。从药物功效来看:以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理气药的使用较多,说明治疗当以驱邪扶正相统一。2.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谢艳秋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进行了挖掘,得出了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和治疗思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化瘀膏方外敷联合毫火针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中医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5.1 实验室指标
        1.5.2 中医证候积分
        1.5.3 VAS评分
        1.5.4 SAS评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2组患者VA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
    2.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2)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
        1.1 针刺治疗
        1.2 灸疗
        1.3 针灸联合治疗
        1.4 中药外敷
        1.5 中药塌渍
        1.6 刺络拔罐
        1.7 穴位注射
    2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人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基线值比较
        3.2 疗效比较
        3.3 VAS评分、睡眠及生活质量比较
        3.4 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3.5 不良反应观察
        3.6 复发率
第三部分 讨论
    1 热奄包治疗PHN的机理分析
        1.1 中药热奄包的治疗作用
        1.2 自制热奄包的具体方药
        1.3 单味药物分析
        1.4 自制热奄包方解
    2 热敏灸治疗PHN的机制分析
        2.1 热敏灸简要概述
        2.2 腧穴热敏灸的治疗作用
        2.3 现代生物学研究
    3 中药热奄包和热敏灸联合应用的分析
    4 从T淋巴细胞亚群方面探讨对PHN患者临床疗效的理论依据
        4.1 T淋巴细胞亚群与PHN的关系探究
        4.2 中药热奄包及热敏灸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机制
        4.3 加巴喷丁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机制
        4.4 本次研究中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5 关于观察指标VAS评分、睡眠及生活质量的说明
    6 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7 本次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8 总结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
        1.1 中医经典理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2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2.2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2.3 电针参数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3.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
        3.1 慢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基础研究
        3.2 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期特点
        3.3 临床常用的皮层可塑性检测方法
        3.4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一 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方法
        1.3.1 检索内容
        1.3.2 检索策略
        1.3.4 文献补充整理
        1.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纳入文献结果
        1.4.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1.4.3 Meta分析结果
        1.4.4 偏倚风险评估
        1.4.5 发表偏倚
        1.5 小结
        1.6 问题和展望
    2. 研究内容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流程
        2.2.1 操作环境
        2.2.2 研究设备
        2.2.3 检测指标
        2.2.4 具体检测流程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5 研究结果
        2.5.1 一般资料比较
        2.5.2 应用单脉冲TMS检测的脑皮层兴奋性指标比较
        2.5.3 双脉冲TMS检测运动皮层内抑制/易化(SICI/ICF)
        2.5.4 皮层兴奋性指标和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检测
        2.6 小结
    3. 研究内容三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量计算
        3.2.2 随机化、分配隐藏和盲法
        3.2.3 研究流程
        3.2.4 治疗方案
        3.2.5 评价指标
        3.3 统计学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一般资料比较
        3.4.2 临床疗效评价
        3.4.3 针刺前后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
        3.4.4 相关性分析
        3.4.5 脱落病例分析
        3.4.6 不良发生情况汇总
        3.5 小结
第三章 讨论部分
    1.针灸治疗PHN的中医理论基础
        1.1 选穴依据
        1.2 针刺方法
        1.3 针刺“调神”
    2.针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
        2.1 周围神经电刺激诱发的皮层兴奋性改变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皮层兴奋性变化
        2.3 电针对PHN患者的脑可塑性影响
    3.结论
    4.创新点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
        1.2 现代医家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流行病学
        2.3 相关危险因素
        2.4 临床表现
        2.5 西医治疗
    3 腹针的认识
        3.1 腹部的两个经络系统
        3.2 腹部的全息图(神龟图)
        3.3 腹针和经络的联系
        3.4 腹部八廓定位
        3.5 腹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前期基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疗效评定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及相互比较
        3.3 疼痛减轻30%所需时间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组内及相互比较
        3.5 治疗效果评价
        3.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选择腹针疗法的依据
        1.1 腹针的特色
        1.2 腹针疗法治疗PHN的选穴依据及机理探讨
        1.3 腹针针刺的深度
    2 选择艾灸的依据
    3 选择卡马西平片对比的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历

(6)围刺法配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西方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机制的研究
    2 西方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方案
    3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探究与诊疗方案
    4 小结
试验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课题试验病例标准
    2 具体试验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与评估
        2.4 疗效判断标准
    3 安全性标准
    4 依从性评价
    5 临床资料统计处理方法
    6 统计方法
    7 试验结果及资料分析
    8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选题及选型依据
    2 取穴依据
    3 选择围刺法依据
    4 选择雷火灸的依据
    5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7)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病例分组
    3 临床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2.1 带状疱疹西医诊断标准
        3.2.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3.2.3 带状疱疹中医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剔除与脱落标准
    4 治疗方法
        4.1 基础治疗
        4.1.1 口服免煎中药
        4.1.2 口服抗病毒药物
        4.2 试验治疗
        4.2.1 施灸部位
        4.2.2 回旋灸法操作
        4.3 观察方法及疗程
        4.4 技术路线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资料
        5.2 安全性指标
        5.3 疗效观察指标
        5.3.1 疼痛评估法
        5.3.2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5.3.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5.4 不良事件观察及应对措施
    6 统计学方法
    7 研究结果
        7.1 入组及脱失情况
        7.2 患者入组特征及基线比较
        7.2.1 三组性别比较
        7.2.2 三组年龄比较
        7.2.3 三组病程比较
        7.2.4 发病部位比较
        7.2.5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7.2.6 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7.3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7.4 三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7.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7.6 不良反应记录
    8 研究结果的探讨
讨论
    1 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西医理论基础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1.2 带状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1.4 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1.4.1 年龄因素
        1.4.2 前驱期、疱疹急性期疼痛及皮损特点
        1.4.3 初治时间与诊疗方案
        1.4.4 免疫能力及伴基础疾病
        1.5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
    2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历史源流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带状疱疹的内治治疗
        2.4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2.4.1 针刺治疗
        2.4.2 灸法治疗
        2.4.3 中药外治
    3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探析
        3.1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
        3.2 参苓白术散处方探析
    4 艾灸探析
        4.1 艾灸目的与优势
        4.2 艾灸理论依据
        4.2.1 艾灸的中医理论认识
        4.2.2 艾灸现代药理研究
        4.3 灸量的掌握
        4.4 艾灸介入时间的选择
        4.5 艾灸选穴依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1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1 中医命名
        1.2 病因病机认识
        1.2.1 古代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现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辩证分型
    2 中医治法
        2.1 中药内治法
        2.2 中药外治法
        2.2.1 中药热奄包
        2.2.2 中药穴位贴敷
        2.2.3 中药熏蒸
        2.2.4 中药溻渍治疗
        2.3 中医非药物外治法
        2.3.1 针刺治疗
        2.3.2 灸法
        2.3.3 放血疗法
        2.3.4 穴位注射
        2.3.5 火龙疗法
        2.3.6 针刀治疗
    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附录2 受试须知
附录3 筛查访问清单
附录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附录5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附录6 不良反应记录表
附录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8 申明及授权书

(8)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及剔除标准
    6 脱落及剔除病例处理
    7 不良反应及处理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及随机分组
    2 治疗方案
        2.1 治疗所需药物及器械
        2.2 基础治疗
        2.3 A组:针灸围刺组
        2.4 B组: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2.5 C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
    3 质量控制
    4 观察指标
        4.1 临床症状评分表
        4.2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分析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 三组治疗前各个观察指标变化
    4 三组治疗前后SF-MPQ各项评分指标变化
    5 三组治疗前后HAMA、HAMD、PSQI量表变化
    6 三组总体疗效比较
    7 不良反应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PHN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PHN的认识
        2.1 外周机制
        2.2 中枢机制
        2.3 炎性反应
        2.4 去传入、交感神经异常
        2.5 精神、免疫因素
    3 PHN的治疗概述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4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论探讨
        4.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PHN理论基础
        4.2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PHN理论基础
        4.3 针灸围刺治疗PHN理论基础
        4.4 针刺镇痛机制探讨
    5 观察指标的选择
        5.1 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
        5.2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5.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6 结果分析
    7 安全性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研究方案
        2.4 治疗方案
        2.5 治疗疗程与随访
        2.6 疗效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2.7 安全性评价
        2.8 统计方法
        2.9 统计结果
第二部分 讨论
    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立证依据
        2.1 血瘀致病
        2.2 兼夹湿邪致病
    3.加巴喷丁选用依据
    4.梅花针结合游走罐治疗依据
        4.1 梅花针叩刺依据
        4.2 游走罐选用依据
        4.3 针罐结合方法
    5.夹脊穴及阿是穴选用依据
        5.1 夹脊穴
        5.2 阿是穴
    6.选用VAS疼痛评分依据
    7.研究结果分析
        7.1 性别、年龄及病程情况
        7.2 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患者基本情况表
附录3 :VAS评分表
附录4 :PSQI评分表
附录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古代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1.1 病名起源
        1.2 古代病因病机
        1.3 古代中医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数据挖掘方法
    4.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2.药物的四气分析与探讨
    3.对药物的五味分析与探讨
    4.对药物的归经分析和探讨
    5.对药物的功效分析与探讨
    6.新药物组合的分析与探讨
    7.辨证调护
    8.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带状疱疹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化瘀膏方外敷联合毫火针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 刘刚,王艳,邓伟. 光明中医, 2021(20)
  • [2]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律研究[D]. 马秀芝.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 申淑娴.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D]. 杨一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吕松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围刺法配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翟国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朱小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刘国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高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研究[D]. 周晓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活血化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