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输出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输出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一、贵州农村劳务输出及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作昂[1](2020)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政策实践,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精准扶贫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促进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并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方法和劳动力市场、反贫困理论,充分利用统计调查数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开展四川省区域性实证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聚焦精准扶贫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主题,按照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思路进行。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反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然后,结合我国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国、县域、村级和农户四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以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为三个维度,全面分析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经济学影响和实践效应。再后,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农业普查、贫困调查、乡村振兴监测等微观数据和统计资料,开展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施效果。最后,围绕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提出解决我国贫困人口就业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全文包括九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本文既系统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创新研究,旨在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城乡扶贫促进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一是全面梳理马克思、缪尔达尔、纳尔逊、阿马蒂亚·森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实践研究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为分类对症施策、提升可行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重点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就业歧视、理性选择等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为研究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下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提供分析思路;三是强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我国农村贫困和就业现状及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发展演进,重点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与就业状况,从时间、空间、结构上对农村贫困和就业进行比较分析,为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效应及区域性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深度贫困问题还比较严峻,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升,但占比仅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七成。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但农村劳动力规模特别是农民工总量仍然较大,就地就近就业和省内就业人数增加、占比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九成集中在二、三产业。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成效显现,西部地区是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重点地区;精准扶贫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地择业成为新的选择,对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第四章: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该部分主要从宏观视角和全国层面探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践效应。扶贫对就业的影响路径,沿着“贫困人口出现——贫困原因分析——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展开。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可行能力;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通过增加就业收入、提升就业福利、增强工作稳定性、创造发展机会,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研究发现,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系列举措,全国上千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就业结构逐步优化;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福利水平提升、工作持续稳定、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五章: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在全国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机理和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川省作为区域实证研究的案例,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分析四川省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政策实践对贫困人口就业促进的成效,为后文的微观实证分析打好基础。研究发现,四川省的精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比较完整,推出一系列产业和转移就业政策组合拳,累计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带动300多万人实现脱贫增收,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00多万。四川省坚持以产业扶贫引领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重视农产品品牌打造,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支撑保障;通过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就业扶贫成效显着。第六-八章: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这三个部分在前面宏观和区域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四川省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乡村振兴监测、88个贫困县县域数据和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发挥数据资源优势,从县域、村级和农户三个层面,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开展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四川省贫困地区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探索精准扶贫特别是就业扶贫推动就业质量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具有显着影响;在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方面,规模较大的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在促进贫困就业和贫困村退出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着提高了该村退出贫困的概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的影响都较为显着。本文提出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扶贫政策,主要向类似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样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对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农业相关的培训,适当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提炼,依据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对策建议,提出本文未尽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和视角创新。精准扶贫和就业促进都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将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制,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个维度着手,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路径和实践效应,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在主题选择和研究视角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二是研究资料分析创新。本文对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有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涉及,有关数据资料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通过详细梳理各类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类调查统计数据,既对全国和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描述,又从县域、村级、农户等中观和微观视角开展实证分析,特别是充分使用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乡村振兴监测、贫困调查等丰富的微观调查数据资料,对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验证。因此,在研究资料整理和使用方面来说,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三是研究结论应用创新。不同于单独的措施建议,本文基于扶贫与就业协同推动的基本思路,融合扶贫脱贫、就业促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精准推进扶贫,围绕就业稳定脱贫,围绕发展长效脱贫。认为既要从全国和宏观层面出台普适性的政策措施,又要分区分类分级出台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既要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又要适时扩大范围,实现城乡扶贫统筹推进;提出就业扶贫政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的对策建议。从研究结果的应用角度来看,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资料不足和研究水平限制,对扶贫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分析还不透,对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还不深,对相对贫困和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还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

罗红[2](2017)在《南疆劳务输出中的维吾尔族女工研究 ——基于喀什疏附县和青岛TG鞋厂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本文以青岛TG鞋厂的南疆维吾尔族女工为个案,主要运用人口流动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通过文献查阅、参与观察以及访谈等方法,探讨在劳务输出中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在传统家庭观、性别、宗教、文化等影响下是如何走出家庭并适应现代化工厂生活,工厂生活带给该群体的影响及这些“影响”在其回乡后的作用。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讨论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对该课题研究概况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并对田野点喀什疏附县和青岛TG鞋厂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从南疆经济发展困难、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维吾尔族女性自我价值实现和家庭需要的推动、内地更大的发展空间、内地工厂“用工荒”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等方面探讨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如何走出家庭。第三章讨论了走进工厂的南疆维吾尔族女工是如何适应新环境、现代机器下的劳动强度以及技能、收入的变化,还涉及工厂日常管理制度和工厂之外的生活。第四章论述了工厂生活给南疆维吾尔族女工带来的风貌、家庭地位、思想观念等变化以及对“小家”、“大家”的影响。第五章描述了返乡后维吾尔族女工的生活状态以及工厂生活带给她们的“变化”对传统空间的影响。结论部分进行了总结归纳,肯定了劳务输出对南疆、企业及维吾尔族女工个人的积极意义,政府在整个劳务输出中扮演了重要的“保人”作用,讨论了务工给维吾尔族女工带来的风貌和价值观的积极改变在回乡后为何存在差异,笔者认为因外出务工的维吾尔族女性在内地短暂的工作周期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经济决定论”并不适用于她们。

罗荣桓[3](2015)在《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状况研究》文中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温家宝曾指出:“就业不但关乎一个人的生计,更关乎一个人的尊严”。因此,对就业问题,乃至西部地区人口就业问题、外出务工等非正规就业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界的热点。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和外出务工问题比经济发达地区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因此,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和外出务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针对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环境、留守儿童问题、劳动力技能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促进威宁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威宁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情况,目的在于通过严谨客观的实证研究,对威宁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就业率、就业状况、工作类型、外出务工情况、工作环境、留守儿童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其研究成果必将为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的现状与特征,通过对威宁县的抽样调查收集的数据分析,阐释了当地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方式以自发转移为主等特征;第三部分,从文化差异大、社会融入差、缺乏权益保障、子女受教育困难重重四方面探讨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就业形式严峻、外出务工人员占的比例比较高、劳动力资源缺乏、就业率不高、工作类型主要从事建筑劳动;第四部分,从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引发的社会问题入手,梳理出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农业生产受影响等问题,进一步阐释外出务工引发的突出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情况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定期举行生产技能培训,加强劳动中介的办事力量,把更多有技能的人输送到相应的企业中去,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扶贫资金补贴,鼓励返乡人才回家创业,给予更多的资金补贴,特别是农业和畜牧业的补贴,对外来投资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从而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各界及政府都要多关心这个群体,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父母的关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以制度体系为保障推进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区域间、产业间转移,是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何建新[4](2014)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出现的,并由此产生了“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然而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在城市必然带来城市管理、市民化、城市化等诸多问题,在农村也将出现土地流转、农业资源再分配以及农业产业化等现象。这些问题对我国城乡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出现的农民工问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就业、教育、社会及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以及城市融入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关系到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我们着力解决。而从宏观层面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需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社会、经济、人口、政治等多个方面。我们只有深入认识和把握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源、本质、现实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问题,才能顺应趋势和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我国城市化背景,本论文着眼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问题,首先通过追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发展阶段、历史作用及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接下来重点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配置和产业配置情况,并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回顾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措施,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政策思路和若干建议。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我国劳动力转移也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差异。我国城市化加快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0年为快速发展期,截至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达到13073万人,在1949年基础上增长了1.268倍,年均增速高达7.727%;1960-1978年为蛰伏期,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为17245万,相比1960年,18年间仅仅增长了0.319倍;1978-2009年为反弹回升期,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2186万人,相比于1978年增长了2.606倍,年均增速达4.22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则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3年为起步阶段,区域控制较强,离土不离乡;1984-1991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区域限制减弱,但后期遭遇瓶颈;1992年-2000年是以外出务工为主,规模迅速壮大;2001年至今则是政府鼓励支持,关注农民工权益。(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可分解为四个方面,即结构因素、经济因素、效率因素和人口因素。结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讲,就是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间的比值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就越多。1991年,我国农业产值还占国内总值的24.5%,到2009年,仅维持在10%左右。相比于基期1991年,1992-2009年结构因素累积推动了165.52%(14777.98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人均农业GDP上升,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增加。效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为二、三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单位产值所需劳动力减少,作为城市劳动力自身供给不足的补充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为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减少。(3)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也各具特点。就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差异而言,一是两级差异大,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最低的上海仅为20.04%,而比重最高的贵州却高达87.53%;二是“阶梯型”分布明显,不同阶梯差异明显,比重最高的十个省份介于71%与88%之间,为第三级阶梯,居中的十一个省份比重介于57.5%与71.5%之间,为第二阶梯,比重最低的省份介于20%与57.5%之间,为第一阶梯。就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而言,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未考虑北京、天津、重庆、山东、贵州五地)中,有13个省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而剩下13个省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则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效率仍然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并且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不高,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二是目前社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法满足我国增长模式转变的要求;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合理引导和有序安排: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仍很多,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5)关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政策规划,二是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本研究着眼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加快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中小城镇发展是今后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2)本研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积极尝试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和行业配置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结论。(3)本研究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中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来转移趋势;借鉴碳排放分解公式,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等。同时重视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能够较好地保证相关定量分析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效率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罗建华,胡汉傈,许小宁,王燕华,王军明[5](2012)在《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文中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董仙峤[6](2012)在《鸡西市对韩劳务输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永丰朝鲜族乡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随机抽样调查了298名鸡西市城子河区永丰朝鲜族乡对朝劳务输出农民,同时重点调查了部分案例,对永丰朝鲜族对韩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薪水、劳动强度、工作受哪些限制,输出前后是否是党员、村干部、在韩国消费情况、出国渠道、工作时间、输出时耕地状况,返乡后变化等12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找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找出了劳务输出收入体现率、国家外贸赚取外汇、打工职业选择、出国劳务生活质量提高、村级两委班子带头打工、技术影响职业收入、节约致富、回国创业和就业等十九个特点;针对对韩劳务输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对农民技能的影响,对壮大集体经济影响和贡献;着重归纳、总结了党组织、党员干部问题,入韩劳力者权益是否受到保护问题,劳务输出增收问题,土地流转如何开发利用问题,农民生活质量居住条件改善问题,语音、文化、风俗差异与融合问题,技术、文化限制职业选择和收入低而需要培训问题,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问题,老养少教问题,中介组织骗钱问题,农民偷渡与滞留问题,空巢村新农村建设问题,劳动时间、强度增大影响健康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根据现存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政治问题对策、经济问题对策、文化问题对策、社会问题对策等四方面阐述了解决方法,在对外劳务输出专项工作中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依据。对外专业人才培训、管理以及制定政策方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等提供借鉴。通过永丰乡对韩劳务输出研究,引起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维的变化,调整乡村民族管理的方向、思路和策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富。为我国对韩劳务输出政策执行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一、鸡西市对韩劳务输出存在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二、对韩劳务输出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全面推动作用,是永丰朝鲜族乡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三、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促进土地流转,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条件;四、针对对韩劳务输出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有现实参考价值。

刘冠生[7](2012)在《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大国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合理引导并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任务之一。因此,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为选题,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及研究结论。对国内外典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理论模型的分析思路、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及各自的局限性。对农业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和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研究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2)实证研究及研究结论。系统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农业富余劳动力现状研究包括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特征、地域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特征。主要研究结论有: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总量上呈波动下降趋势,除部分年度略有增加外,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近年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数量上都表现出波动下降的特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主要内容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特征、地域差异等。主要研究结论有:1995-2008年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和转移率从整体来看是逐年增加的;各省市之间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分区不适合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深入研究。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综合因素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区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性质可能不同;各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不是导致全国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直接原因。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提高工业化水平。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A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了D区城乡收入差距。(3)对策研究。本研究还进行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组织层面、农业自身层面、非农产业层面、城镇化层面、教育培训层面等。

何选高[8](2011)在《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途径探讨——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文中指出在剖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落后的原因的基础上,揭示了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和体制障碍,探讨了转移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晏淼[9](2010)在《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小康”是当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种探索。理论上,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民族可以实现历史跳跃式发展理论的认识;实践上,则有利于我们选择实事求是的民族经济发展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重视实证研究,并注意理论探索,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困境、发展劳务经济的构想及其政策引导、设计与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跨越式发展主要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分析了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环境、面临的客观形势、及其优势与劣势等问题,提出发展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选择。结合学术界关于劳务经济的认识,本文对劳务经济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认为劳务经济是指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为本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力服务或经过个体工商户工商登记注册进行创业,直接获取收入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笔者对云南劳务经济的现状进行了评估,进而分析了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和机遇。将劳务经济培育成主导产业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提升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比例、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是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内容。要保证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健康有序并快速发展,必须制订和遵循相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且,要发展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还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在于政策引导。笔者对民族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政府政策在国内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地理区位及就业服务体系较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政策的切合实际性有待提高、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应在构建好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原则、创新调整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法制原则等基础上,按照统一步骤有序推进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地细致梳理及评估,笔者指出,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在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及社会保险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亟需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予以积极引导。政府在制订发展劳务经济的公共政策时,需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或省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的启示,笔者对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实施的理论、具体政策设计的重点、政策执行的实施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全面分析,笔者认为发展劳务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是新的战略选择,并有较大的潜力和机遇;应该合理确定发展内容,确立发展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还应针对现有政策的不足,提出新的政策设计与实施保障,探索发展劳务经济中政策的支持作用。

王明寿[10](2010)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以定西市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梳理西部地区劳务输出的典型经验与模式,探索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归纳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其所依托的社会经济条件,总结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劳务输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为实现上述研究内容,文章首先提出对背景、研究意义、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概述了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接下来文章进行了相关理论回顾,主要介绍了劳务输出理论及模型,区域发展的理论及模型,并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劳务输出及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这些背景资料介绍作为后文案例研究的基础。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机制,在对劳务输出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劳务输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并建立了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还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对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务输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定西市的实例以及对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总结,研究最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对劳务输出的途径、策略和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区域发展的内涵及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将劳务输出纳入区域发展的分析框架,从区域发展的视角解析了劳务输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借鉴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构建了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第二,结合定西市的现实,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促进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加快定西市区域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三,将城镇化纳入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的研究框架中,全面考察了国内外典型城镇化模式经历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并将上述经验迁移至西部地区,指出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快速发展的路径在于:基础教育——二次教育——劳务输出+技能人才——回乡创业+服务当地——产业集群——城镇化。

二、贵州农村劳务输出及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农村劳务输出及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2.1.2 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研究
        2.1.3 关于扶贫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2.1.4 关于扶贫、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2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2.2.3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3.1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3.1.1 全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
        3.1.2 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3.2 我国农村就业现状
        3.2.1 农村就业总体特征
        3.2.2 贫困地区农村就业状况
    3.3 农村贫困与就业的时空比较分析
        3.3.1 时间序列比较
        3.3.2 区域比较
        3.3.3 结构比较
    3.4 反贫困实践:精准扶贫的实施
        3.4.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3.4.2 产业扶贫与转移就业扶贫实践
    3.5 本章小结
4.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
    4.1 扶贫与就业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4.1.1 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
        4.1.2 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
        4.1.3 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2 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
        4.2.1 主要分析维度
        4.2.2 对就业规模的影响逻辑
        4.2.3 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逻辑
        4.2.4 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逻辑
    4.3 精准扶贫影响就业的实践效应
        4.3.1 就业规模维度
        4.3.2 就业结构维度
        4.3.3 就业质量维度
    4.4 本章小结
5.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
    5.1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5.1.1 主要政策梳理
        5.1.2 实践成效
        5.1.3 主要难点
    5.2 四川省产业扶贫政策实践
        5.2.1 政策梳理
        5.2.2 实践成效
    5.3 四川省就业扶贫政策实践
        5.3.1 政策梳理
        5.3.2 实践成效
    5.4 本章小结
6.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88 个贫困县的证据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1.1 数据来源
        6.1.2 按照年份分类的样本描述
        6.1.3 按照贫困程度分类的样本描述
        6.1.4 按照贫困县退出时间分类的样本描述
    6.2 实证分析
        6.2.1 模型设定和描述统计
        6.2.2 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分析
        6.2.3 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6.2.4 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村级数据的证据
    7.1 政策依据与主要载体
        7.1.1 政策依据
        7.1.2 重要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2 数据来源、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7.2.1 数据来源
        7.2.2 关键变量
        7.2.3 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8.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8.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8.1.1 数据来源
        8.1.2 样本描述统计
    8.2 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8.2.1 关键变量
        8.2.2 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
    8.4 本章小结
9.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精准扶贫是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9.1.2 精准扶贫对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9.1.3 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9.2 对策建议
        9.2.1 围绕精准推进扶贫
        9.2.2 围绕就业稳定脱贫
        9.2.3 围绕发展长效脱贫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南疆劳务输出中的维吾尔族女工研究 ——基于喀什疏附县和青岛TG鞋厂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维吾尔族人口流动研究
    四、女性务工群体以及劳务输出中的维吾尔族女工群体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生活的家乡与务工的场所:喀什疏附县和青岛TG鞋厂
    一、喀什疏附县的自然人文环境
    二、青岛TG鞋厂 第二章 背井离乡:挣扎与走出
第一节 走出家庭:内部的推动与外部的拉动
    一、内部的推动
    二、外部世界的拉动
第二节“保人”推动下的劳务输出:熟人与政府
    一、熟人介绍
    二、政府的“保人”作用
小结 第三章 走进工厂:工厂生活的适应
第一节 进入工厂:想象与现实的调节
    一、想象与现实的差异
    二、新环境的适应
    三、TG鞋厂维吾尔族女工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车间内:现代化机器下的劳作与收入
    一、现代化机器下劳作方式的变化
    二、收入的变化
第三节 日常管理:工厂守则下的“老师”管理制度
    一、工厂守则
    二、带队干部制度
第四节 车间之外:饮食、宗教及交友娱乐
    一、工厂食堂和“下馆子”
    二、宗教:礼拜、封斋及节庆
    三、交友与恋爱
    四、工作之余:宿舍、浴室及俱乐部
小结 第四章 务工期间的影响:“小家”和“大家”的变化
第一节“小家”的变化:维吾尔族女工与家庭
    一、女工风貌的改变与技能提升
    二、女工成为家庭经济收入重要的供给者
    三、女工价值观的焕然一新
第二节 务工期间对“大家”的影响
    一、助力于村落务工的推广
    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返乡:为何返乡与返乡后的生活
第一节 为何返乡:家庭、工厂与政府维稳需要
    一、家庭的需求
    二、内地工厂需求减少和援疆企业的发展
    三、政府维稳的需要
第二节 返乡后的状态
    一、面对村落社会传统环境的不适应
    二、创业或者继续务工
    三、还原固有身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调查点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述评
        1、外出务工人员对流出地的影响研究
        2、关于人口流动的动因研究
        3、有关中国少数民族迁移人口方面的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1、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2、有关农民工回流和返乡创业问题的研究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动因研究
        4、有关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四、概念界定
        (一)少数民族地区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
第二章 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的现状与特征
    一、威宁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区位及人口状况
        (二)资源状况
        (三)经济状况
    二、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的现状
        (一)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数逐年递增
        (二)外出务工少数民族人口缺乏专业技能,就业质量普遍较低
        (三)外出务工少数民族人口增多,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的特征
        (一)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二)素质普遍偏低
        (三)外出方式以自发转移为主
        (四)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
第三章 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反差大
        (一)语言障碍
        (二)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二、社会融入差
        (一) 区隔化的双重身份,导致社会融入的制度缺失
        (二) 经济收入低,难以融入城市
        (三)交往圈以同乡为主,缺乏跟城市人口的交流
    三、缺乏权益保障
        (一)拖欠工资时有发生
        (二)劳动强度被变相加强
        (三)缺乏劳动合同的保障
        (四)社会保险购买率低
        (五)法律意识淡薄
    四、子女受教育困难重重
        (一)外出务工人员无法顾及留守子女在农村的教育
        (二)随行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面临诸多障碍
第四章 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带来的社会影响
    一、威宁县少数民族外出务工带来的有利影响
        (一) 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二) 解决就业问题
        (三)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加
        (二)留守儿童问题重重
    三、家庭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
        (二)“新生代”农民普遍滋生“厌农”思想,劳动力补充动力不足
        (三)农村土地投入力度减弱,甚至会出现撂荒现象
    四、输出地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难度加大
    五、民族特点相对减弱
第五章 推动少数民族人口劳动力资源合理转移的建议
    一、加强对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与培训
        (一)增加教育投入以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促进少数民族的正规就业
        (二)加快技能培训,促进少数民族的正规就业
    二、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
        (一)开展《劳动法》知识培训,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利益
        (二)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规范外出务工路径
        (三)建立健全适宜少数民族流动的管理机制
        (四)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激励机制
        (五)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
    三、发展本地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一)发展当地经济,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二)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外出人员返乡
        (三)利用民族饮食,发展民族餐饮业
        (四)利用现代新媒体等手段,发展民族贸易
    四、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一)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二)强化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三)建立乡村托老所和儿童乐园,妥善安置留守老人和儿童
        (四)开展监护人的培训活动
    五、规范和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1 引言
    2.2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2.2.1 城市化的界定
        2.2.2 我国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2.2.3 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的特点
    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过程
        2.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2.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和方式
        2.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分析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及趋势分析
        2.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方法的选取
        2.4.2 我国历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测算及分析
        2.4.3 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来转移趋势预测
    2.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5.1 农村劳动力绝对转移与相对转移
        2.5.2 城镇新增人口来源及界定
        2.5.3 1991-2009年我国城镇新增人口测算及分析
第3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1 欧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驱动因素分解
        3.3.1 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分解方法
        3.3.2 数据来源、整理及分析
        3.3.3 因素分解结果及分析
第4章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情况分析
        4.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2.2 农村从业劳动力数量比重影响因素
        4.2.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情况
    4.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4.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影响因素
        4.3.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4.4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
        4.4.1 相关概念界定
        4.4.2 数据来源与区域选择
        4.4.3 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影响因素
        4.4.4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率分析
    5.1 引言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5.2.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5.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给分析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的效率评价
第6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效率提高途径
    6.1 引言
    6.2 社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2.1 户籍制度
        6.2.2 社会保障制度
        6.2.3 劳动用工制度
        6.2.4 农村服务体系的构建
    6.3 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3.1 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6.3.2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成因
        6.3.3 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育
    6.4 劳动力输出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4.1 农村劳动力输出概况
        6.4.2 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6.4.3 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的对策
第7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模式分析
    7.1 引言
    7.2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7.2.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7.2.2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严重后果
        7.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
    7.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分析
        7.3.1 农业产业化转移模式
        7.3.2 “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7.3.3 “离土又离乡”转移模式
        7.3.4 异地产业内开发转移模式
        7.3.5 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第8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
    8.1 引言
    8.2 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8.2.1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理论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8.2.2 费景汉—拉尼斯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2.3 乔根森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2.4 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模型
        8.2.5 哈里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模型
        8.2.6 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卢卡斯理论
    8.3 微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3.1 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理论
        8.3.2 斯塔克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8.4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8.4.1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2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3 日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4 韩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5 印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6 以巴西为主的“拉美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5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9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思考
    9.1 引言
    9.2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历程
        9.2.1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
        9.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
    9.3 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有关政策的建议
        9.3.1 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政策规划
        9.3.2 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体系
        9.3.3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9.3.4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9.3.5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
    (一) “就地培训, 就近转移”
    (二) “校企联合, 订单培训”
    (三) “校乡对接, 就近培训”
    (四) “国外就业, 拓展培训”
    (五) “扶贫帮困, 资助培训”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统一的转移培训管理机构
    (二) 培训经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三) 技能教学与实训差距大
    (四) 培训服务绩效评价制度偏离实情
    (五) 转移培训就业缺乏跟踪服务
    (六) 观念落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七) 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一)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 加大保障资金的投入管理
    (三) 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
    (四)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五) 有效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六) 加强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七)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八) 创新培训模式

(6)鸡西市对韩劳务输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永丰朝鲜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高端权威政策和理论
        1.3.2 相关理论研究
        1.3.3 相关法规政策变化
        1.3.4 省级政策环境变化
        1.3.5 国内劳动力转移现状
        1.3.6 美国情况
        1.3.7 日本情况
        1.3.8 韩国情况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永丰朝鲜族乡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现状分析
    2.1 永丰朝鲜族乡的历史、成立和发展
        2.1.1 永丰朝鲜族乡的历史
        2.1.2 永丰朝鲜族乡成立和发展
    2.2 永丰朝鲜族乡自然条件和人口、社会状况
        2.2.1 永丰朝鲜族乡自然条件
        2.2.2 永丰朝鲜族乡的经济情况
        2.2.3 永丰朝鲜族乡社会情况
    2.3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情况
        2.3.1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的初级阶段
        2.3.2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的发展阶段
        2.3.3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的全面发展阶段
第三章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贡献
    3.1 永丰朝鲜族乡劳动力现状及收入
    3.2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的特点、影响和作用
        3.2.1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的特点
        3.2.2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和作用
    3.3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对永丰乡集体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第四章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4.1 政治问题
        4.1.1 党组织、党员干部问题
        4.1.2 入韩劳务者权利和义务是否受到保护问题
    4.2 经济问题
        4.2.1 农民劳务输出增收问题
        4.2.2 土地流转集中如何开发利用,壮大集体经济问题
    4.3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存在的文化问题
    4.4 社会问题
        4.4.1 朝鲜族女性嫁入韩国引发的涉外婚姻问题
        4.4.2 青壮年劳务输出留下的老养少教问题
        4.4.3 劳动强度加大和劳动时间长对劳务者健康影响问题
第五章 永丰朝鲜族乡对韩劳务输出的对策建议
    5.1 政治问题对策
        5.1.1 党员干部问题对策
        5.1.2 户籍政策缺失问题对策
        5.1.3 对入韩劳务者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2 经济问题对策
    5.3 文化问题对策
        5.3.1 加强韩国语言培训,了解韩国风俗习惯,促进文化交流
        5.3.2 联合教育、就业部门成立培训中心
        5.3.3 针对打工返乡盲目投资和无业可就者进行专业培训
    5.4 社会问题对策
        5.4.1 引导教育朝鲜族妇女了解掌握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5.4.2 成立幼教中心
        5.4.3 提高法律意识,按法律办事
        5.4.4 引导教育农民以正当渠道进行劳务打工
        5.4.5 引导农民要注重健康、保重身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7)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理论
        2.3.1 刘易斯(Lewis)模型
        2.3.2 拉尼斯-费(Ranis-Fei)模型
        2.3.3 乔根森(Jogenson)模型
        2.3.4 托达罗(Todaro)模型
        2.3.5 其它模型及理论
第3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
    3.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计算方法
    3.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计算
        3.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3.2.2 分地区各年度农业富余劳动力计算
    3.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3.3.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整体现状分析
        3.3.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分地区现状分析
    3.4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的计算
        3.4.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计算方法
        3.4.2 中国分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计算
    3.5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3.5.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整体现状分析
        3.5.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分地区现状分析
    3.6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4.1.1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2 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3 劳动生产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4 其它因素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模型
        4.2.1 变量选择及定义
        4.2.2 实证模型的建立
        4.2.3 数据来源及数据整理
    4.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各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
    5.1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5.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模型
    5.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分析
        5.3.1 A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
        5.3.2 其它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
        5.3.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分析结论
第6章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研究
    6.1 促进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策略
        6.1.1 促进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6.1.2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策略
        6.1.3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非农化策略
        6.1.4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策略
        6.1.5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知识化策略
        6.1.6 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其它策略
    6.2 促进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1 促进A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2 促进B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3 促进C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6.2.4 促进D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策略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7.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A 各地区就业人员及地区生产总值
附录B 各地区城乡人口及其它数据

(8)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途径探讨——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1 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
        1.1.2 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
        1.1.3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
        1.1.4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1.2 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
        1.2.1 地理原因。
        1.2.2 历史原因。
        1.2.3 经济原因。
2 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必要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和体制障碍
    2.1 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2.2 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体制障碍分析———以贵州凯里市为例
        2.2.1 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特点。
        2.2.1. 1 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沿海地带。
        2.2.1. 2 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主要行业。
        2.2.1. 3 农村劳动力人口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
        2.2.1. 4 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具有兼业性。
        2.2.2 存在的问题。
        2.2.2. 1 转移的劳动力人口素质较低。
        2.2.2. 2 劳动力需求数量下降。
        2.2.2. 3 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缺乏组织性。
        2.2.2. 4 给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2.2.3 体制障碍。
        2.2.3. 1 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2.3. 2 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2.3. 3 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2.2.3. 4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水平较低,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就业压力和"招工难"的现象并存。
3 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途径分析
    3.1 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 (社会事务办) 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有序流动。
    3.2 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
    3.3 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
    3.4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取得的成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4.1 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3.4.2 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带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
        3.4.3 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加快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4 对策与建议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创造宽松环境。
    4.2 建立民族地区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4.3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使之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
    4.4 政府要为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
    4.5 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在农业内部转移。
    4.6 地方政府要大力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

(9)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研究意义与基本思路
    三、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第一章 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加快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跨越式发展主要思想
        一、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二、加快发展是解决中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核心
        三、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和加大扶持
    第三节 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现实选择
        一、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二、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优势
        三、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第四节 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三、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第二章 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劳务经济的提出及涵义
        一、乡村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农业人口
        二、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四、劳务经济涵义及其本质特征
    第二节 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基本评估
        一、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二、云南省发展劳务经济效益评估
        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与全国相比的差距
        四、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短腿"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和机遇
        一、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二、云南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较为强烈
        三、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有发展阶段和政策上的机遇
        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劳务提出旺盛需求
        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六、发展劳务经济外部环境有所改善
第三章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构想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主要内容的确定及分析
        一、提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一定比例提高
        三、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
        四、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
        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总体构架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坚持的原则
        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良好外部环境分析
        一、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容量
        二、改革相关公共政策扩大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容量
        三、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力素质
        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四章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关键在政策引导
    第一节 民族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培育需要政策扶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
        二、民族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
        三、民族区域经济政策中强调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手段
    第二节 国内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一、国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作用评析
        二、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作用评析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策扶持
        一、劳务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及目的
        二、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云南民族地区制定劳务经济政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五章 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问题分析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梳理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政策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享受的创业政策
        三、云南省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
        四、云南农民工获得权益保障的政策
        五、云南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
    第二节 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的评估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评估标准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产出结果及判断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现有政策存在问题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三、云南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四、云南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五、云南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第六章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与实施分析
    第一节 国际国内发展劳务经济政策给予的启示
        一、菲律宾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分析
        二、四川省、湖南省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分析
        三、以上做法给予云南民族地区的启示
    第二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一、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相关理论
        二、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具体设计重点分析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设计重点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政策设计重点
        三、构建云南民族地区良好就业服务体系政策设计重点
        四、云南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政策设计重点
        五、云南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建立政策设计重点
    第四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执行的实施保障
        一、应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作用
        二、应保证一定的资源为支持和后盾
        三、应保证政策标的团体对政策的认知度高
        四、应保证执行机构在结构及运作上科学合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以定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述评
    2.1 劳务输出相关理论
        2.1.1 理论基础
        2.1.2 劳务输出
        2.1.3 劳动力迁移
        2.1.4 劳动力流动
        2.1.5 富余劳动力转移
        2.1.6 劳务输出综述
    2.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2.2.1 理论基础
        2.2.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3.1 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
        2.3.2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章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机制研究
    3.1 劳务输出
        3.1.1 劳务输出的途径和策略
        3.1.2 劳务输出的主要模式
    3.2 区域发展
        3.2.1 区域发展的内涵
        3.2.2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
        3.3.1 劳务输出的经济功能
        3.3.2 劳务输出的社会功能
        3.3.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务输出促进区域发展的路径与反馈模型
第四章 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
    4.1 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1.1 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4.1.2 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4.2 定西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
        4.2.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4.2.2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
    4.3 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
        4.3.1 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意义
        4.3.2 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策略
第五章 产业结构背景下定西市劳务输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状况
    5.1 定西市劳务输出现状分析
        5.1.1 定西市劳务输出的总体状况
        5.1.2 定西市劳务输出的特征
        5.1.3 定西市劳务输出面临的问题
    5.2 定西市区域发展状况
        5.2.1 定西市区域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5.2.2 定西市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5.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定西市劳务输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状况
        5.3.1 劳务输出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5.3.2 劳务输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5.3.3 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5.3.4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第六章 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比较与借鉴
    6.1 苏南模式形成及演变历程
        6.1.1 苏南模式发展历程
        6.1.2 “苏南四小龙”简介
        6.1.3 新时期“苏南模式”面临的问题及经验
    6.2 温州模式的形成和演进过程
        6.2.1 温州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6.2.2 温州模式的发展阶段
        6.2.3 温州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经验
    6.3 胶东模式的形成和演变
        6.3.1 胶东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6.3.2 胶东模式发展阶段
        6.3.3 “胶东模式”的主要经验
    6.4 国外模式形成及演变历程
        6.4.1 英国模式
        6.4.2 美国模式
        6.4.3 日本模式
    6.5 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及对西部地区的启示
第七章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促进劳务输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促进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的思路建议
    7.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促进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的原则
    7.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促进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7.3.1 宏观组织管理与微观支持相结合,促进劳务输出深入发展
        7.3.2 以劳务输出为动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区域发展
        7.3.3 为劳务输出人员搭建回乡创业平台,构建以劳务输出促进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贵州农村劳务输出及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D]. 周作昂.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南疆劳务输出中的维吾尔族女工研究 ——基于喀什疏附县和青岛TG鞋厂的田野调查[D]. 罗红. 兰州大学, 2017(04)
  • [3]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状况研究[D]. 罗荣桓. 贵州民族大学, 2015(04)
  • [4]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D]. 何建新.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5]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J]. 罗建华,胡汉傈,许小宁,王燕华,王军明.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2)
  • [6]鸡西市对韩劳务输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永丰朝鲜族乡为例[D]. 董仙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7]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刘冠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8]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转移途径探讨——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J]. 何选高.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9]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 晏淼. 云南大学, 2010(08)
  • [10]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以定西市为例[D]. 王明寿. 天津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输出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