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一、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丰[1](2021)在《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目前,肺恶性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肺癌的新发病例数为78.7万,死亡人数为63.1万,均列癌症首位。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的不同,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占13%)和非小细胞肺癌(占87%),其5年总生存率仅为18.2%。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均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了显着改善。具有敏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而对于没有敏感突变或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发生靶基因耐药突变的患者而言,发现新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鱼精蛋白-1(PRM1)是肿瘤-睾丸抗原(CTA)的一种,CTA在正常情况下只在睾丸组织中表达,而其它组织不表达或极低表达,但当机体出现肿瘤时则可以在某些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也因此得名。既往对于PRM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生殖领域。近年来,随着CTA在肿瘤领域研究的深入,关于PRM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研究发现PRM1是结肠癌相关的肿瘤-睾丸抗原基因,利用RT-PCR技术分析PRM1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发现肠癌组织中PRM1-m 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也有研究发现PRM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高表达,PRM1也被认为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CTA基因。另有研究表明,PRM1在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生长侵袭相关。在动物实验中,给裸鼠皮下注射PRM1蛋白可明显提高小鼠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目前为止,尚无关于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情况的报道,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已证实,与正常组织比较,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同时,PR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了PRM1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了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通过过表达和敲低PRM1基因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建立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转移瘤模型,检测转移瘤裸鼠外周血PRM1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PRM1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旨在评估PRM1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PR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1、收集11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配对正常组织、术前血清和健康者血清标本,应用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其中PRM1基因和蛋白水平,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2、评估PRM1的诊断价值,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亚组肺腺癌、肺鳞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进行比较,评估PRM1诊断价值的优劣性。3、观察细胞内PRM1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质粒构建技术及si RNA转染技术,过表达和敲低A549、NCI-H460细胞的PRM1基因,应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PRM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和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4、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人源重组PRM1蛋白和PRM1抗体加入到A549、NCI-H460细胞培养液中,应用CCK8法和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5、观察细胞在不同营养状态下PRM1的表达情况,将A549、NCI-H460细胞培养于含不同浓度血清的培养液中,应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的PRM1基因及蛋白水平。6、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动物转移瘤生长的影响,制备裸鼠转移瘤模型,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皮下注射到裸鼠背部偏右侧,肿瘤形成后,(1)应用ELISA法检测转移瘤裸鼠和健康裸鼠外周血PRM1蛋白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性;(2)分别经尾静脉注射人源重组PRM1蛋白、PRM1抗体及两者混合剂,每3日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第33天于麻醉下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测量重量并计算肿瘤体积,分析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PRM1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RM1的m RNA和蛋白水平较配对正常组织明显升高。统计分析显示:随着肿瘤组织中PRM1蛋白水平的增加,肿瘤T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越高,而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脉管及神经浸润无相关性;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较健康者显着升高。统计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和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外周血中的PRM1蛋白水平更高,而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脉管及神经浸润不相关。3、PPM1对于非小细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PSS软件统计分析显示:(1)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亚组肺腺癌、肺鳞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在肺腺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高于CEA;在肺鳞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明显强于SCC且与CYFRA21-1相当;(3)含有PRM1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传统组合;(4)在早期的肺腺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高于CEA;在早期肺鳞癌中,PRM1诊断价值高于SCC且不劣于CYFRA21-1。提示PRM1具有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4、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的PRM1 m RNA水平较人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明显升高;同样,A549、NCI-H460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PRM1蛋白水平较BEAS-2B细胞均显着升高。5、成功构建PRM1过表达和敲低的A549、NCI-H460细胞株模型,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PRM1促进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敲低PRM1则抑制细胞的增殖。6、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能够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PRM1抗体则抑制细胞增殖。7、不同营养状态下PRM1的表达存在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培养液中血清浓度的降低,A549和NCI-H460细胞PRM1表达水平显着增加。8、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提示,过表达PRM1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活跃;而敲低PRM1则使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S期细胞比例降低,肿瘤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结果显示,敲低PRM1对A549和NCI-H460细胞的凋亡水平无显着影响。9、动物实验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转移瘤裸鼠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也证实了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与人体组织实验结果一致。(2)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具有促进裸鼠转移瘤生长的作用,而PRM1抗体则抑制转移瘤生长。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经尾静脉给予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快,肿瘤体积大,而给予PRM1抗体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且肿瘤体积较小。结论:1、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早期患者的诊断价值,使其具备了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的潜质。2、过表达和敲低PRM1基因双向验证了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与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相关,而非抑制细胞的凋亡。3、细胞内外PRM1蛋白水平的增加均可促进细胞的增殖,提示PRM1促增殖作用可能存在多条途径,为进一步研究PRM1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4、营养供应差时细胞PRM1的表达水平反而增加,这种负反馈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非小细胞肺癌在血供不良的情况下仍快速生长的原因。5、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在生物体内验证了PRM1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PRM1抗体的抑瘤作用也为其成为肿瘤治疗靶点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

张骏[2](2020)在《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细胞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排在世界第五位,是世界第三高死亡率的肿瘤。目前有多种HCC治疗方案,但是全球HCC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5%,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术、化学疗法通常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和研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药物或药物传递系统来改善以上的弊端,从而到达预防和治疗HCC的目的。国内外研究报道狼毒、京大戟、蒲公英等中药对多种肿瘤模型具有显着抑制作用,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中的单体成分(雷公藤红素、斑蝥素)对肿瘤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羽扇豆醇是狼毒、京大戟、蒲公英等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证实羽扇豆醇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癌症模型中发挥了显着的抗肿瘤作用。但是,由于羽扇豆醇存在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开发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改善其作用性质以及它的靶向性。本课题首先构建一个具有肝靶向性长循环能力的羽扇豆醇脂质体,然后作用于HepG2细胞研究该制剂的靶向性以及肿瘤相关的蛋白信号通路,最后利用SB(睡美人转座子)介导的高压尾静脉注射转染AKT/c-Met诱导的小鼠HCC模型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最佳剂量下的羽扇豆醇肝靶向长循环脂质体的抗肿瘤能力、靶向能力及其分子机制。本课题为羽扇豆醇给药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基因转染建立的小鼠原位肝细胞癌模型应用于靶向给药体内药效学评价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采用HPLC建立羽扇豆醇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超滤离心法、过膜法以及鱼精蛋白沉淀法进行筛选适合羽扇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的方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适合脂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制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影响羽扇豆醇普通脂质体的因素,为后续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提供参考。2.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对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影响,优选最佳制备工艺;考察不同的冻干保护剂对羽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优选最佳冻干保护剂;采用TEM、SEM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粒径、PDI、ZETA电位;采用透析的方法考察游离羽扇豆醇、羽扇豆醇脂质体、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并对体外释放进行模拟方程拟合;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考察游离羽扇豆醇、羽扇豆醇脂质体、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稀释稳定性、长期稳定性以及血浆稳定性。3.体外靶向性研究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羽扇豆醇制剂对HepG2细胞摄取效果来进行定性研究;采用HPLC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羽扇豆醇制剂在HepG2细胞中的摄取量来进行定量研究;体内靶向性研究,采用活体成像仪进行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制剂在FVB小鼠体内各脏器的分布情况。4.采用HPLC对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羽扇豆醇制剂在SD大鼠中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DAS3.0软件以非房室模型进行统计矩拟合分析。5.体外药效学评价中,采用CCK8法测定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HepG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HepG2细胞AKT/mTOR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6.采用高压尾静脉转染技术,在FVB/N小鼠肝脏内同时过表达AKT(带有HA-Tag)和c-Met(带有V5-Tag)进行肝细胞癌模型造模,研究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AKT/c-Met诱导的小鼠肝脏外观、肝脏重量、病理学组织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肝癌标志物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同剂量的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AKT/c-Met诱导的小鼠AKT/mTOR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1.建立了羽扇豆醇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羽扇豆醇在氯仿中的溶解度最高,在水中不溶;最终确定过膜法为羽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薄膜分散法为羽扇豆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影响羽扇豆醇脂质体制备工艺最大的因素是药脂比、磷胆比、PEG2000-DSPE。2.通过正交试验工艺考察,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最终确定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胆比7:1,药脂比1:10,Gal-PEG-DSPE在处方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选择蔗糖为冻干保护剂时所有比例粒径和包封率均在合格范围内,且在15%的质量百分比的时候包封率最高,最终确定加入处方质量比15%的蔗糖为冻干保护剂;释放度考察中游离羽扇豆醇(Free Lupeol)在10h内释放了接近70%,而羽扇豆醇脂质体(Lupeol-L)、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Gal-Lupeol-L)在10 h内只释放了大约40%,动力学拟合后发现Free Lupeol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upeol-L、Gal-Lupeol-L的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稀释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羽扇豆醇脂质体在稀释20倍的条件下比较稳定,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羽扇豆醇冻干脂质体在4℃冰箱存放6个月是稳定的,溶血性考察结果表明Free Lupeol有轻微溶血,而Lupeol-L、Gal-Lupeol-L不溶血。3.体外靶向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靶向组的摄取强度要高于游离药物组和非靶向药物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Gal-Lupeol-L是游离Lupeol摄取量的1.65倍,是Lupeol-L摄取量的1.17倍(P<0.05);体内靶向性研究结果表明Gal-NR-L组在小鼠肝脏部位的荧光一直持续到24h,而游离NR和NR-L组的小鼠在肝脏部位的荧光5 h时基本消失。4.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羽扇豆醇靶向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约为游离药物组的3倍;羽扇豆醇靶向组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和血浆半衰期T1/2分别约为游离药物组的2.36倍和3.21倍。5.Free Lupeol、Lupeol-L、Gal-Lupeol-L作用于HepG2细胞24 h、48 h的IC50值分别为163μM、126μM、87μM,122μM、82μM、61μM;Free Lupeol、Lupeol-L、Gal-Lupeol-L的凋亡率分别为4.3%、8.73%、18.51%,Gal-Lupeol-L可以阻滞HepG2细胞于G2/M期;与Free Lupeol组相比,Gal-Lupeol-L组处理后的HepG2细胞AKT/mTOR相关蛋白(p-AKT308、p-AKT473、p-RPS6、FASN)、Ras/MAPK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分子p-ERK1/2表达以及肿瘤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也都显着降低。6.成功制备了高压尾静脉转染AKT、c-Met质粒共表达的肝细胞癌模型,Gal-Lupeol-L给药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和肝脏重量较游离组明显减轻(P<0.05);Gal-Lupeol-L组相较Free Lupeol组的小鼠肝脏肝小叶结构更为清晰,空泡减轻的更为明显,胞浆更加丰富;与Free Lupeol和Lupeol-L组相比,Gal-Lupeol-L给药后的小鼠肝脏AFP、GPC3、Epcam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的更为明显(P<0.01);与Free Lupeol处理组相比,Gal-Lupeol-L组处理后的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的AKT/mTOR相关蛋白(p-AKT308、p-AKT473、p-RPS6、FASN)、Ras/MAPK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分子p-ERK1/2表达以及肿瘤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降低的更为明显。结论:成功的制备了包封率高、粒径小于200 nm的肝靶向羽扇豆醇脂质体;相较于游离羽扇豆醇和非靶向羽扇豆醇脂质体,它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在药动学方面,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和血浆半衰期T1/2都要优于游离羽扇豆醇;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在体外对HepG2细胞显示出比较好的细胞毒性、凋亡效率,对AKT/c-Me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的效果更好;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且相关通路抑制作用相较于游离羽扇豆醇和非靶向羽扇豆醇脂质体更好。

崔馨月[3](2019)在《IR780与姜黄素在三阴性乳腺癌联合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动力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癌症治疗手段,主要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富集在肿瘤内部的光敏剂,使得光敏剂被激发,将肿瘤部位的氧气分子变成单线态氧,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或者坏死。光热治疗是光敏剂在激发后使肿瘤部位升温,用高温抑制肿瘤的生长。但由于光敏剂受到穿透深度和肿瘤的乏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增强光动力和光热治疗的效果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IR780是一种脂溶性花青素碘化物,具有光动力和光热治疗双重效果,且可以作为动物成像的荧光探针。近年来,有研究将光动力与一些能够调节肿瘤乏氧的药物或者增敏剂进行协同治疗,不仅能够将近红外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还能够将肿瘤部位的氧分子转化为活性氧,使肿瘤细胞凋亡。但由于其细胞摄取效率低且游离态具有低毒性,限制其直接使用。姜黄素是从中药姜科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的化合物,其具有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代谢的作用。因其毒副作用小和安全性高的特点,近年来,姜黄素的抗癌作用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也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作为一种增敏剂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提高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姜黄素的疏水性也限制其应用。本研究通过纳米金刚石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IR780和姜黄素包裹后,通过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了一层具有靶向性的透明质酸。并对粒径、表面电荷、形貌和光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纳米粒子在体外细胞水平和体内动物水平的抗乳腺癌肿瘤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取和活性氧水平测试验证了光动力效果,也验证了姜黄素和IR780能够共同抑制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乳腺癌动物模型,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靶向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本研究为光动力和药物的共同治疗探索了新的途径。

易楠[4](2019)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结直肠癌的进展、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病人预后不良和生存率差的主要因素。丝氨酸/精氨酸(Serine/arginine,SR)蛋白是一类富含S/R残基的剪接因子,在m RNA选择性剪接的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arginine protein kinase1,SRPK1)是一种能够磷酸化SR蛋白的激酶,参与调控SR蛋白在细胞周期内定位以及翻译控制等RNA代谢。目前在人类许多癌症中发现SRPK1表达明显增高,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分子机制仍少有报道。本研究首先在结直肠癌石蜡组织切片标本中探讨SRPK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在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两种结直肠癌细胞株中检测SRPK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干扰SRPK1表达后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中SRPK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石蜡组织切片标本中SRPK1蛋白的表达,初步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随访患者生存资料,分析SRPK1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1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新鲜组织中SRPK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2.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株结直肠癌细胞(Caco2和HT-29)中SRPK1的表达。应用脂质体法分别将SRPK1 si RNA(1~4)和对照si RNA(si NC)分别转染入相应结直肠癌细胞株中,应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筛选出最佳SRPK1si RNA。应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处理组中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处理组中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处理组中细胞凋亡能力。同时将过表达SRPK1质粒分别转染到两株结直肠癌细胞株中,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RPK1蛋白的表达,并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3.应用脂质体法分别将SRPK1 si RNA和si NC转染入结直肠癌细胞HT-29 48h后提取细胞上清液,利用各处理组中细胞上清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共同培养。应用ELISA法检测转染后HT-29细胞上清中VEGF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处理组中HUVEC增殖能力,划痕试验检测各处理组中HUVEC迁移能力,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各处理组中HUVEC管腔形成能力,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中HUVEC内促血管生长因子Tie2和Ang2的蛋白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SRPK1主要表达于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8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有44例SRPK1蛋白高表达,高表达率为51.76%,SRPK1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弱或无染色。q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在15对新鲜的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RPK1 m RNA和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2.统计发现,结直肠癌TNMⅢ~Ⅳ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RPK1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而且,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进展,浸润深度穿透固有肌层及以上(T3+T4)的肿瘤中SRPK1表达也明显高于未穿透固有层肌(T1+T2)的肿瘤组织(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SRPK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SRPK1、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这五个病理参数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均有相关性(P<0.05);Cox比例危险模型对单变量分析中的这五个病理参数进行多变量分析显示SRPK1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指标(P<0.05)。4.Caco2和HT-29癌细胞株中SRPK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NCM460(P<0.05)。选用抑制效果最佳的SRPK1 si RNA(si SRPK1)用于后续试验。抑制SRPK1表达后能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相反,过表达SRPK1后,能显着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调SRPK1表达的两种结直肠癌细胞株都出现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5.ELISA检测发现转染SRPK1 si RNA后的HT-29细胞上清中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RPK1表达下调后的HT-29细胞上清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后,HUVE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新生血管能力均明显减弱。同时促血管生长因子Tie2和Ang2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1.结直肠癌组织中SRPK1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SRPK1表达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2.SRPK1表达下调后可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同时迁移及侵袭能力也明显减弱。3.SRPK1表达下调后显着减弱HUVEC增殖、迁移、管腔形成能力,抑制体外血管形成。

吴晨曦[5](2017)在《可用于体内改造抗原提呈细胞功能的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背景: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免疫治疗已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克服传统放化疗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作用。作为荷瘤免疫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抗原提呈细胞是一类具有摄取、处理、提呈抗原功能的免疫细胞亚群。传统意义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macrophage)、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人们对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中所起到的作用有较为系统的研究。DC是一种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未成熟的DC对抗原的摄取加工能力较强,当DC成熟后,抗原摄取加工功能减弱,但抗原提呈功能增强。机体在荷瘤状态下,由于肿瘤细胞的作用,导致髓系细胞发育失常,使得DC成熟障碍,MHC II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导致DC的提呈功能减弱,从而很难活化下游效应T细胞发挥抗肿瘤功能。机体中的巨噬细胞是一群骨髓来源的、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强吞噬功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亚群。在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环境中,巨噬细胞具有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u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极化的趋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抗原提呈功能均明显减弱,它可通过分泌IL-10、IL-6等细胞因子,抑制抗肿瘤效应细胞的功能。同时还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在荷瘤状态下,体内巨噬细胞与DC的功能失常是肿瘤形成的关键环节。然而,这种肿瘤细胞诱导的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失常是可逆的,即通过合适的改造手段,这些失能的细胞可重新获得抗肿瘤的正向免疫功能。这也为以抗原提呈细胞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可能,以此为靶点的研究正在大量进行:如通过体外将DC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再将DC回输入荷瘤机体内,加强DC提呈肿瘤抗原的功能;或利用WP1066等药物阻断巨噬细胞内STAT3和JAK2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正常巨噬细胞转化等等,已经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然而上述方法需要将髓系细胞分离出来进行改造后回输,并且多数方法大多只针对单一抗原提呈细胞,这使得疗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对其在临床中的广泛推广造成了困难。这便是该疗法的主要不足。阳离子聚合物(如鱼精蛋白、PEI、壳聚糖、DEAE-葡聚糖等)目前被广泛用于基因递送载体的合成,发挥体内改造靶细胞的功能。由于它表面带有正电性,可以稳定地与DNA结合形成颗粒结构,同时,阳离子聚合物还具有内体逃逸的功能,因此,在基因的体内递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为颗粒体内改造抗原提呈细胞提供了可能。实验目的:在本课题中我们试图建立一种以阳离子多聚物颗粒为载体,通过注射,在体内同时改造巨噬细胞与DC的治疗模式,来达到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获得明显细胞改造效率的目的。实验方法:本实验先以金纳米颗粒(5 nm、30 nm、50 nm)为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纳米颗粒在体内(正常状态或荷瘤状态)分布代谢的规律,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然后我们购得p CMV-EGFP质粒,并又构建出p CMVc-myc质粒,以细胞表达EGFP与c-myc的水平作为颗粒改造效率的指标,分别将DNA-鱼精蛋白-脂质体颗粒与DNA-PEI-PLGA颗粒作为质粒递送载体,在体外转染RAW 264.7细胞系与腹腔巨噬细胞,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EGFP或c-myc的阳性率。在体内,以正常C57BL/6小鼠与EG-7淋巴瘤荷瘤小鼠为受试对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将含有EGFP或p CMV-c-myc质粒的颗粒系统注入小鼠体内,来检测主要免疫器官及肿瘤组织中的抗原提呈细胞表达EGFP或c-myc的情况,从而探究颗粒改造抗原提呈细胞的效率。实验结果:通过对金纳米颗粒在体内分布的检测,我们发现荷瘤机体与正常机体内的免疫内环境有明显不同,在外周血、脾脏中的MDSC明显上升,并且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比例也在增大。在荷瘤状态下的小鼠外周血中,CD8阳性T细胞、B细胞与NK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其他髓系细胞在荷瘤状态下的外周血与脾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对于金纳米颗粒在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小鼠在荷瘤后,脾脏与骨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中的颗粒分布出现下降,外周血中的G-MDSC细胞中的颗粒分布也出现下降。而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不同粒径的金颗粒在肿瘤内部CD8阳性T细胞、巨噬细胞、DC、MDSC中的分布均有升高,并且粒径为5 nm的金颗粒在肿瘤组织内的NK细胞与CD8阳性T细胞中均可检测到明显的分布。在以金颗粒为模型探究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完成后,以此结果作为颗粒分布的参考,我们开始研究以DNA-鱼精蛋白-脂质体纳米颗粒为载体在体内与体外改造抗原提呈细胞的效果。在体外通过向RAW 264.7细胞系转染包载p CMVEGFP质粒的DOTAP-胆固醇脂质体纳米颗粒,48 h、72 h后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该颗粒递送系统能够在细胞中表达EGFP,但表达量较低。然后通过向C57BL/6正常小鼠注射EGFP纳米颗粒,在48 h的外周血髓系细胞中EGFP的荧光强度相比于葡萄糖对照组有一定升高。而72 h后,在小鼠体内重要免疫器官内均未检测到明显的EGFP的表达。随后我们将纳米颗粒的外层脂质体换成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包载p CMV-c-myc质粒并转染RAW 264.7细胞系与腹腔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myc的表达水平后发现此颗粒能够在细胞表面表达c-myc,但阳性率仍较低。在体内实验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正常小鼠还是荷瘤小鼠,无论是尾静脉给药还是腹腔给药,48 h后在小鼠体内均未检测到明显c-myc阳性细胞。为提高表达效率,我们又将质粒DNA的载体换成了DNA-PEI-PLGA微米颗粒,通过体外对腹腔巨噬细胞的转染,我们发现该递送系统可以使腹腔巨噬细胞明显表达c-myc。阳性率可达10.5%。在正常小鼠体内,提高颗粒PEI的含量后,通过腹腔注射同样可以明显提高腹腔内抗原提呈细胞c-myc的阳性率。而荷瘤小鼠通过连续腹腔注射4天颗粒后,在腹腔抗原提呈细胞中也可检测到明显的c-myc阳性细胞。并且在非传统抗原提呈细胞MDSC中也检测到了大量c-myc阳性细胞。实验结论:1.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体内的免疫内环境有很大不同,这使得金纳米颗粒在这两种环境下的体内分布产生明显不同。金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分布未呈现出明显的粒径依从性。2.DNA-鱼精蛋白-脂质体纳米颗粒在体外能够使巨噬细胞表达EGFP及cmyc分子,但表达效率较低,在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体内,颗粒的表达效率仍然较低。3.DNA-PEI-PLGA微米颗粒在体内与体外的表达效率显着提高,通过连续腹腔注射,可以实现对荷瘤小鼠体内抗原提呈细胞与MDSC的同时改造。

刘泽华[6](2017)在《穿心莲内酯/阿霉素共载脂质体治疗乳腺癌转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构建了一种穿膜肽介导的输送抗癌药物的纳米粒给药系统,探索其抑制肿瘤生长及降低肿瘤侵袭迁移的作用。制备由低分子量鱼精蛋白(LMWP)修饰,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及中药单体穿心莲内酯形成药物双包载的脂质体。该输送系统为研究治疗乳腺癌转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方法:1、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穿膜肽低分子量鱼精蛋白(LMWP)修饰到脂质体表面,制备脂质体包载穿心莲内酯与阿霉素。脂质体的粒径和电位通过粒径仪进行表征,并分析其体外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和分布;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脂质体药物包载量;采用透析法考察脂质体药物体外释放行为;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仪考察脂质体入胞能力;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入核能力;采用MTT法考察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使用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脂质体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凋亡实验研究药物促肿瘤细胞凋亡的协同效应;运用Western blot法研究药物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2、本研究使用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移植瘤小鼠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脂质体联合给药体系的体内药效及生物安全性,并考察该联合用药体系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成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表面修饰有穿膜肽低分子量鱼精蛋白(LMWP)的脂质体,粒径为180 nm左右,Zeta电位为1.1m V左右。电镜下显示纳米粒呈球状,均匀分布。该方法有效实现穿心莲内酯与阿霉素的双包载,其中穿心莲内酯的包封率为79%左右,阿霉素的包封率为74%左右。脂质体粒径在181nm左右;脂质体分散性好,48小时内粒径较为稳定;细胞摄取实验提示,LMWP能够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MTT实验及流式凋亡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联合阿霉素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凋亡;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证实该联合用药体系能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两药联用抑制肿瘤转移的协同机制与下调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体内研究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联合阿霉素具有协同抑制肿瘤生长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构建修饰有LMWP的脂质体共包载穿心莲内酯与阿霉素的给药体系,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为克服乳腺癌的转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刘燕妮[7](2015)在《鱼精蛋白的制备、纯化及其絮凝和抑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鱼精蛋白是一种聚阳离子肽,主要存在于各类动物成熟的精巢组织中。鱼精蛋白分子量很小,富含丰富的碱性氨基酸,主要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目前对鱼精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对鱼精蛋白絮凝活性的研究还没有报道。本文分别从鲑鱼精巢和鲤鱼精巢中提取出鱼精蛋白,并对两种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同时研究鱼精蛋白对微藻和微生物细胞的絮凝作用,探求鱼精蛋白抑菌活性与絮凝活性的相关性。1.首先对鲑鱼精巢和鲤鱼精巢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鲑鱼精巢和鲤鱼精巢中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此外还含有灰分和少量脂肪,由此可见两种鱼精巢均是高蛋白质高核酸低脂肪的产品。然后采取0.14mol/L的NaCl提取,7.5%的硫酸酸解抽提,95%的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鱼精蛋白,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两种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鲑鱼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要明显高于鲤鱼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且鲑鱼鱼精蛋白的抗菌谱更广。从两种鱼精巢的氨基酸组分分析可以看出,鲑鱼精巢分别富含7.62%的精氨酸和3.76%的赖氨酸,鲤鱼精巢分别富含6.08%的精氨酸和4.45%的赖氨酸。2.将提取的鲑鱼鱼精蛋白和鲤鱼鱼精蛋白用来絮凝微藻和微生物细胞,结果表明鲑鱼鱼精蛋白对盐藻的絮凝作用最好,20μg/mL的鱼精蛋白对盐藻的絮凝率可以达到85.51%。鲤鱼鱼精蛋白对扁藻的絮凝效果较好,20μg/mL的鱼精蛋白对扁藻的絮凝率可以达到85.00%。将鲑鱼鱼精蛋白絮凝后的盐藻沉淀细胞和上清液分离,并对残留在上清液中的盐藻细胞进行循环再培养和再絮凝(三次),再次絮凝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絮凝效果,观察显微镜下的盐藻沉淀细胞,沉淀细胞可以保持较好的活性和游动状态,同时盐藻沉淀细胞也可以继续培养。鲤鱼鱼精蛋白絮凝扁藻后的再培养和再絮凝情况与盐藻相似。温度处理对鲑鱼鱼精蛋白的絮凝活性没有影响;但在温度大于100℃的情况下,鲤鱼鱼精蛋白的絮凝活性减弱。蛋白酶处理使两种鱼精蛋白的絮凝活性均丧失。3.采用抑菌效果较好的鲑鱼鱼精蛋白进行性质研究,研究表明鱼精蛋白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要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pH大于6.0时,鱼精蛋白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因此鱼精蛋白适用于碱性食品中,而不适用于酸性食品中。温度处理对鲑鱼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因此鱼精蛋白可以用于巴氏杀菌和高压灭菌的食品中,大大弥补了食品防腐剂应用中的缺陷。鱼精蛋白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完全丧失。4.采用CM Sepharose Fast Flow P日离子交换层析对提取的鲑鱼鱼精蛋白和鲤鱼鱼精蛋白分别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精氨酸特征性反应--坂口反应以及SDS沉淀反应对鱼精蛋白进行鉴定,鲑鱼鱼精蛋白经过分离纯化得到两个活性峰,鲤鱼鱼精蛋白经过纯化得到一个活性峰。氨基酸组分测定结果表明,鲑鱼鱼精蛋白PEAK Ⅲ和PEAK Ⅳ分别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PEAK Ⅳ富含73.46%的精氨酸,PEAK Ⅲ富含37.36%的赖氨酸;鲤鱼鱼精蛋白PEAK Ⅲ富含39.24%的赖氨酸。对纯化后的鱼精蛋白进行絮凝和抑菌实验,鲑鱼鱼精蛋白的PEAK Ⅲ和PEAK Ⅳ都具有抑菌活性,PEAK Ⅳ的抑菌活性明显增强,而PEAK Ⅲ的抑菌活性有所减弱。层析后的鲑鱼鱼精蛋白PEAK Ⅳ对盐藻具有很好的絮凝活性,PEAK Ⅲ则没有絮凝活性。而鲤鱼鱼精蛋白的PEAK Ⅲ的抑菌活性有所增强,然而对扁藻则没有絮凝活性。鱼精蛋白具有絮凝活性和抑菌活性,为今后絮凝剂和防腐剂的应用领域发展提供一种借鉴,同时为作为聚阳离子的多肽或蛋白质的应用提供一些思考。鱼精蛋白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尤其是氨基酸组成对絮凝和抑菌活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童海鹏[8](2014)在《载基因阳离子纳米泡的制备及其抑制AIPC移植瘤生长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年来基因治疗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已有研究通过将治疗基因靶向地导入肿瘤细胞内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目前困扰基因治疗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仍是缺乏安全、有效和稳定的基因体内传输系统,常用的基因传输载体主要由病毒类载体及非病毒类载体两类组成。非病毒载体主要有脂质体、质粒等,其优点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但是同时存在转染效率低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基因治疗的效果。病毒类载体例如慢病毒及腺病毒,虽然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是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免疫原性等缺点,临床应用一直受到限制。因此构建一种安全性能好、转染效率高的新型基因载体对基因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超声辐照联合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ultrasound and microbubble-mediated gene transfection,UMG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转染技术,其中超声微泡作为携载基因的载体,具有安全、便捷、稳定、高效等特点,不过目前的研究显示,超声微泡在携载治疗基因、避免体内吞噬、防止体内治疗基因被降解以及自身粒径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一直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特别是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应用多聚赖氨酸法制备了携载ARsiRNA的纳米泡,并在体外实验中证实其能联合超声辐照,将ARsiRNA有效转染至C4-2细胞(AIPC细胞),抑制AIPC细胞的生长。但我们的研究同时发现,多聚赖氨酸法是将带有负电荷的超声微泡与带有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结合使微泡表面带有正电荷,从而能与带有负电荷的siRNA结合,实现在微泡上携载基因的目的,此种方法属于一种间接静电吸附法,携载siRNA的稳定性较差,虽然在体外实验中抑制AIPC细胞生长的效果较好,但是要在体内应用必须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和制备一种纳米泡,其表面直接携带正电荷,从而能够高效、直接地与治疗基因(DNA、siRNA和质粒)结合,解决超声微泡携载治疗基因稳定性差的缺点,从而实现在体内联合超声辐照能够抑制AIPC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目的:结合上述研究进展和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拟制备一种新型的阳离子纳米泡,研究其在体外和体内的超声物理特性与超声造影特点。探讨该阳离子纳米泡与不同治疗基因(siRNA、质粒、抗体)的结合能力。同时针对难治性的AIPC,制备出携载ARsiRNA的纳米泡,检测ARsiRNA的携载量,并以AIPC细胞及其移植瘤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携载ARsiRNA的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对AIPC细胞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进一步观察超声辐照后细胞及移植瘤细胞膜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为纳米泡作为基因载体联合超声辐照治疗肿瘤提供详实的实验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1.将鱼精蛋白与其他脂质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运用冷冻干燥及机械振动法制备新型阳离子纳米泡,检测制备的纳米泡的粒径、表面电荷、浓度及其稳定性。与微米泡SonoVue相比较,运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分别检测纳米泡的物理特性和超声造影特点。2.检测阳离子纳米泡的生物安全性,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阳离子纳米泡携载siRNA、质粒、抗体的能力,同时通过分光标度仪检测阳离子纳米泡的载ARsiRNA量,在体外实验中转染AIPC细胞(C4-2),并与脂质体相比较,运用CCK-8检测两种不同转染方法抑制C4-2细胞生长的能力。3.通过不同分组检测载ARsiRNA的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抑制裸鼠AIPC移植瘤生长的能力,通过qRT-PCR及WB检测处理后移植瘤ARmRNA及AR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超声辐照后AIPC细胞及其移植瘤细胞膜表面的变化。结果:1.本实验制备的阳离子纳米泡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无明显聚集,平均粒径(521.2±37.57)nm,平均浓度为(1.2±0.37)x108/ml,表面Zeta电位(18.5±5.13)mv,阳离子纳米泡的粒径和表面电荷在制备一周内保持稳定。阳离子纳米泡在体内外实验中都有明显的造影效果,与SonoVue相比,其在开始显影时间、峰值强度等造影参数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在移植瘤以及裸鼠肝肾的超声造影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后者。阳离子纳米泡在裸鼠肝脏、肾脏和前列腺癌移植瘤中增强显影的持续时间约20min,且在移植瘤显影中阳离子纳米泡的分布更为广泛,能够在微米级微泡不能显影的肿瘤中心区域显影。2.荧光显微镜下发现鱼精蛋白阳离子纳米泡可以有效携载siRNA、质粒、抗体,并能有效转染肿瘤细胞、原代细胞及干细胞。其中,载Cy3ARsiRNA的阳离子纳米泡在镜下发出红色的荧光,部分呈“指环状”;其最大基因携载量约为(15-16)μg/108个纳米泡;载ARsiRNA的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可以有效转染C4-2细胞,CCK-8生长曲线显示,与传统的脂质体转染方法相比,前者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脂质体(P<0.05)。3.载ARsiRNA的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可以抑制裸鼠AIPC移植瘤的生长,移植瘤的AR蛋白及AR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接受治疗后的移植瘤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Cy3ARsiRNA可以穿透血管进入移植瘤组织;扫描电镜发现无论是体外细胞还是移植瘤实体细胞,其细胞膜表面均有孔道形成。结论:1.鱼精蛋白阳离子纳米泡大小一致、分布均匀,表面带有正电荷,稳定性能好,具有良好的体外和体内超声造影效果。2.鱼精蛋白阳离子纳米泡可以有效携载不同的治疗基因(siRNA、质粒、抗体),体外实验中联合超声辐照可以有效转染多种不同细胞,针对AIPC细胞,载ARsiRNA的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能有效抑制AIPC细胞的生长。3.载ARsiRNA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可以使AIPC移植瘤的AR蛋白质及AR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有效抑制AIPC移植瘤生长的效果。超微形态学观察证实,载ARsiRNA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处理后,AIPC细胞及其移植瘤细胞膜上有明显的孔道形成,表明载ARsiRNA的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有助于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胡晓璐[9](2012)在《柔鱼鱼精蛋白的提取纯化及抑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鱼精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各种动物精巢组织中的多聚阳离子肽,且与DNA结合成核精蛋白形式而存在,在医药和食品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本文以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 Steenstrup)的加工副产物——精巢为原料,优化提取工艺制取鱼精蛋白,并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探究了该蛋白的纯化过程,还对柔鱼鱼精蛋白的抑菌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情况如下: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对柔鱼鱼精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柔鱼鱼精蛋白的最优条件是硫酸浓度为0.3mol/L、硫酸用量为3倍、提取次数为2次、冷乙醇用量为3倍。在此条件下,柔鱼鱼精蛋白的得率最高,达3.5%。通过对提取得到的柔鱼鱼精蛋白进行成分分析,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达93%,氨基酸占81.70%,并且氨基酸组成丰富,其中碱性氨基酸含量较高,为26.2%,约占所测氨基酸总量的1/3,碱性氨基酸中的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分别占9.61%、14.84%、1.75%。2、采用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CM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对所提取的柔鱼鱼精蛋白进行纯化,然后通过精氨酸特征反应的坂口反应和Tricine-SDS-PAGE电泳确定了CM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的第Ⅱ峰为目标蛋白峰,收集目标蛋白峰后透析除盐、减压蒸馏浓缩、冷冻干燥得目标蛋白,研究表明该目标蛋白有四种组分组成,分子量分别为9.0kDa、11.0kDa、13.5kDa、21.0kDa,且分子量为11.0kDa和13.5kDa的两组分为该目标蛋白的主要组分,RP-HPLC对该蛋白组成作了进一步验证。3、研究了柔鱼鱼精蛋白的抗菌特性并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柔鱼鱼精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较明显,而对黑霉及啤酒酵母的实验组菌体没有抑菌效果;该蛋白在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应用,抑菌效果好;高温处理该蛋白会减弱其抑菌活性,因此只能在低温巴氏杀菌的食品或生鲜食品防腐中使用;金属离子会影响其抑菌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各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柔鱼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呈下降趋势,且相同条件下,高价金属离子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要大于低价金属离子;研究还表明柔鱼鱼精蛋白在消化道中可被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酶酶解失去抑菌活性,从而不会威胁人体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应用试验中同等条件下添加柔鱼鱼精蛋白可延长鱼肉保存期和鲜度,延缓变质;可抑制蚝油中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防腐效果。

胡晓璐,刘淑集,吴成业[10](2011)在《鱼精蛋白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鱼精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各种鱼类精巢组织中的多聚阳离子肽,富含精氨酸,呈碱性,具有促进细胞繁殖发育、增强肝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繁殖等功能,在医学和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还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可以开发成一种天然防腐剂。本文从分析鱼精蛋白的基本特性入手,重点介绍了鱼精蛋白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并讨论了其在食品、医学上的应用及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二、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肺癌的研究进展
        1.1.1 肺癌的分类
        1.1.2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1.1.3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2 肿瘤-睾丸抗原(CTA)的研究进展
        1.2.1 CTA分类及特征
        1.2.2 CTA表达调控
        1.2.3 CTA作用和功能
        1.2.4 配子发生与恶性生殖
        1.2.5 CTA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2.6 肿瘤疫苗和免疫治疗
    1.3 人鱼精蛋白1(PRM1)
        1.3.1 PRM1 的作用
        1.3.2 PRM1 与恶性肿瘤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和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细胞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临床样本的收集
        2.2.2 RT-PCTR法检测样本mRNA水平
        2.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2.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2.2.5 细胞株复苏与培养
        2.2.6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活力检测
        2.2.7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在不同血清浓度下孵育
        2.2.8 质粒转染和RNA干扰
        2.2.9 人源重组PRM1 蛋白孵育实验
        2.2.10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
        2.2.11 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
        2.2.12 动物实验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
        3.1.1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与配对正常组织PRM1-mRNA水平的差异
        3.1.2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RM1 蛋白水平及临床相关性
        3.1.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RM1 蛋白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3.2 PRM1 诊断价值的评估
        3.2.1 外周血PRM1 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3.2.2 PRM1 在肺腺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3 PRM1 在肺鳞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4 PRM1 在组合标志物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5 PRM1 对不同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评估
        3.2.6 PRM1 在Ⅰ-Ⅱ期肺鳞癌和肺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3.3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作用的研究-细胞学实验
        3.3.1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3.3.2 PRM1 基因过表达和敲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3.3.3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3.4 细胞营养状态对PRM1 表达水平的影响
        3.3.5 PRM1对A549、NCI-H460 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3.4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作用研究-动物学实验
        3.4.1 构建A549 细胞裸鼠转移瘤模型
        3.4.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转移瘤裸鼠血清中PRM1 表达水平
        3.4.3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肿瘤生长曲线的影响
        3.4.4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细胞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脂质体中羽扇豆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羽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及制备方法的考察
        2.3 羽扇豆醇溶解度的测定
        2.4 羽扇豆醇普通脂质体影响因素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2 羽扇豆醇包封率及制备方法的考察结果
        3.3 羽扇豆醇溶解度测定结果
        3.4 羽扇豆醇普通脂质体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及表征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正交试验法优化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处方
        2.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冻干工艺的考察
        2.3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考察
        2.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稳定性的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的考察结果
        3.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冻干保护剂考察结果
        3.3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考察结果
        3.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剂稳定性考察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和体外靶向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外靶向性研究
        2.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靶向性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外靶向性研究结果
        3.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靶向性研究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羽扇豆醇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2.3 羽扇豆醇体内分析方法的考察
        2.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3.3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3.4 统计矩拟合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HepG2 细胞行为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抗体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冻存
        2.4 工作液的配制
        2.5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2.6 细胞凋亡实验
        2.7 细胞周期实验
        2.8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促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
        3.2 细胞凋亡实验结果
        3.3 细胞周期实验结果
        3.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促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抗体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2.2 质粒溶液的配制
        2.3 高压尾静脉转染造模
        2.4 分组与给药
        2.5 小鼠肿瘤检测
        2.6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2.7 肝组织中RNA的提取和q RT-PCR(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2.8 羽扇豆醇靶向脂质体抗AKT/c-MET诱导HCC分子机制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质粒酶切实验结果
        3.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FVB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3.3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3.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小鼠的肝脏肝细胞癌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
        3.5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肝脏的AKT/mTOR以及Ras/MAPK相关蛋白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IR780与姜黄素在三阴性乳腺癌联合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乳腺癌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1.1.1 乳腺癌的简介及发病率
        1.1.2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1.2 乳腺癌的联合治疗
        1.2.1 姜黄素的抑癌机制及研究进展
        1.2.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2.3 光热治疗的研究进展
        1.2.4 光动力与光热联合其他疗法的研究现状
    1.3 纳米载体
        1.3.1 多功能纳米载体的简介
        1.3.2 纳米金刚石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HA-PS@ND纳米载体的构建及载药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制备PS@ND纳米例子
        2.4.2 制备HA-PS@ND纳米粒子
        2.4.3 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
        2.4.4 HPNDI-NPs、HPNDC-NPs、HPNDIC-NPs、PND-NPs、HPND-NPs理化性质表征
        2.4.5 HPNDIC-NPs的稳定性研究
        2.4.6 HPNDI-NPs、HPNDC-NPs、HPNDIC-NPs的包载效率
        2.4.7 HPNDIC-NPs光热性能的测试
        2.4.8 纳米粒子的溶血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纳米粒子的构建、表征与稳定性研究
        2.5.2 纳米粒子的包载效率
        2.5.3 HPNDIC-NPs光热性能
        2.5.4 纳米粒子的血液相容性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负载姜黄素和IR780的纳米粒子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药品和试剂
        3.2.2 细胞株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细胞的传代培养
        3.4.2 Confocal观察纳米粒子进入MDA-MB-231 细胞的能力
        3.4.3 Confocal观察纳米粒子的肿瘤靶向及激光对进入细胞的影响
        3.4.4 Confocal观察纳米粒子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ROS的能力
        3.4.5 CCK-8 测定纳米粒子对MDA-MB-2321 的毒性
        3.4.6 Live-Dead观察纳米粒子的毒性
        3.4.7 体内抑瘤实验
        3.4.8 动物荧光成像
        3.4.9 动物光声成像
        3.4.10 H&E染色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
        3.5.2 纳米粒子产氧能力
        3.5.3 载药纳米粒子对细胞的毒性
        3.5.4 载药纳米粒子的体内分布情况
        3.5.5 载药纳米粒子的光热治疗
        3.5.6 纳米粒子体内抑瘤效果
        3.5.7 载药纳米粒子的安全性评价
    3.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结直肠癌组织中SRPK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RPK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RPK1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5)可用于体内改造抗原提呈细胞功能的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原提呈细胞概述
        1.1.1 巨噬细胞
        1.1.2 树突状细胞(DC)
    1.2 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应用
        1.2.1 巨噬细胞
        1.2.2 DC
    1.3 阳离子多聚物载体概述
        1.3.1 阳离子多聚物的一般性质
        1.3.2 常用阳离子多聚物举例
        1.3.3 阳离子聚合物载体转染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2章 肿瘤导致的免疫内环境异常对金纳米颗粒分布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
        2.2.2 实验动物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仪器及耗材
        2.2.5 主要试剂的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Cy5标记的金球纳米颗粒的合成
        2.3.2 金球纳米颗粒形态的检测
        2.3.3 金球纳米颗粒荧光标记效果的测定
        2.3.4 小鼠 4T1乳腺癌细胞系的培养
        2.3.5 小鼠 4T1乳腺癌肿瘤模型的构建
        2.3.6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金球颗粒在正常与荷瘤小鼠体内分布情况的检测
        2.3.7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正常与荷瘤小鼠体内各种免疫细胞比例和金球颗粒分布情况的检测
        2.3.8 小鼠脾脏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
        2.3.9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Cy5标记的PEG化金纳米颗粒表征特点均一稳定可用于体内颗粒分布特点的研究
        2.4.2 正常小鼠与不同阶段的荷瘤小鼠体内各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是不同的
        2.4.3 纳米颗粒在正常小鼠与不同阶段的荷瘤小鼠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是不同的,且与粒径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2.5 讨论
第3章 利用鱼精蛋白-DNA-脂质体纳米颗粒体内改造抗原提呈细胞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
        3.2.2 实验动物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耗材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试剂的配置
        3.3.2 pCMV-c-myc质粒的构建
        3.3.3 鱼精蛋白与质粒DNA的最适结合比例的探究
        3.3.4 脂质体-鱼精蛋白-DNA完整纳米颗粒的合成
        3.3.5 鱼精蛋白的标记与颗粒水化包载率的初步测定
        3.3.6 RAW 264.7、293T、EG-7 细胞系的培养、传代
        3.3.7 纳米颗粒与Lipofectamine 2000 的体外转染
        3.3.8 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转染
        3.3.9 RAW 264.7、腹腔巨噬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3.3.10 C57BL/6 小鼠EG-7 淋巴瘤模型的构建
        3.3.11 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转染效果的研究
        3.3.12 小鼠重要脏器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3.4 实验结果
        3.4.1 pCMV-c-myc质粒的构建
        3.4.2 颗粒中鱼精蛋白与DNA最适结合比例的确定
        3.4.3 颗粒内核里层(DP)结构的颗粒表征
        3.4.4 颗粒内核里层与外层DNA的第二步结合
        3.4.5 颗粒完整内核DPD的颗粒表征
        3.4.6 包载pCMV-EGFP的胆固醇-DOTAP纳米颗粒能够在 293T细胞系与RAW 264.7细胞系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但表达量较低
        3.4.7 包载有pCMV-EGFP质粒的DOTAP-胆固醇纳米颗粒在正常C57BL/6 小鼠体内的表达效率较低
        3.4.8 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纳米颗粒的粒径较DOTAP-胆固醇脂质体纳米颗粒有所提高
        3.4.9 颗粒DNA包载量的测定
        3.4.10 包载pCMV-c-myc质粒的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纳米颗粒可在RAW 264.7 细胞系与腹腔巨噬细胞中表达c-myc分子
        3.4.11 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包载pCMV-c-myc质粒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表达效率较低
        3.4.12 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载pCMV-c-myc质粒在荷瘤小鼠体内表达的效率较低
    3.5 讨论
第4章 利用支链聚乙烯亚胺-DNA-PLGA微米级颗粒体内改造抗原提呈细胞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细胞
        4.2.2 实验动物
        4.2.3 实验试剂
        4.2.4 实验耗材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相关试剂的配制
        4.3.2 PEI与DNA结合比例的确定
        4.3.3 DNA-PEI-PLGA微米级颗粒的合成
        4.3.4 颗粒DNA包载效率的测定
        4.3.5 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
        4.3.6 微米级颗粒的体外转染
        4.3.7 EG7淋巴瘤皮下接种小鼠模型的构建
        4.3.8 微米级颗粒体内表达效率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PEI与DNA结合比例的确定及颗粒的相关表征
        4.4.2 微米级颗粒DNA包载效率的检测
        4.4.3 以PEI:DNA =6:1(PD 6)的比例合成的PLGA微米颗粒体外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c-myc分子
        4.4.4 PD6微米颗粒在正常C57BL/6 小鼠体内可被髓系细胞吞噬,但c-myc的表达效率不高
        4.4.5 PD6微米颗粒在EG-7 淋巴瘤荷瘤小鼠体内的摄取相比正常小鼠有所下降下降,c-myc的表达效率仍然较低
        4.4.6 以PEI:DNA =30:1(PD30)的比例合成的PLGA微米颗粒在正常C57BL/6 小鼠腹腔髓系细胞内可有效地表达c-myc分子
        4.4.7 以PEI:DNA =50:1 (PD50)的比例合成的PLGA微米颗粒在正常C57BL/6 小鼠的腹腔髓系细胞仍中有较明显的表达,其中在DC中的表达效率进一步提高
        4.4.8 PD50微米颗粒连续给药后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表达效率明显升高
    4.5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穿心莲内酯/阿霉素共载脂质体治疗乳腺癌转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现状
    1.2 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机制
        1.2.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1.2.2 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迁移
        1.2.3 抑制细胞周期
        1.2.4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1.2.5 提高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
    1.3 肿瘤转移相关机制
        1.3.1 肿瘤转移起始阶段
        1.3.2 肿瘤转移扩散阶段
        1.3.3 肿瘤转移的形成阶段
    1.4 基于纳米技术的抗肿瘤转移应用
第二章 低分子量鱼精蛋白修饰的脂质体制备和表征
    2.1 材料和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DSPE-PEG2000-LMWP的合成
        2.2.2 DSPE-PEG2000-LMWP的表征
        2.2.3 脱盐阿霉素
        2.2.4 脂质体的制备
        2.2.5 脂质体的纯化
        2.2.6 脂质体的表征
    2.3 结果和讨论
        2.3.1 LMWP修饰物的合成表征
        2.3.2 脂质体的粒径和ζ电位和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
        2.3.3 脂质体体外稳定性实验
        2.3.4 脂质体体外释放实验
        2.3.5 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2.3.6 统计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分子量鱼精蛋白修饰的脂质体的体外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细胞系
    3.2 实验方法
        3.2.1 溶液配制
        3.2.2 细胞培养
        3.2.3 细胞摄取实验
        3.2.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2.5 体外细胞凋亡实验
        3.2.6 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
        3.2.7 划痕实验
        3.2.8 侵袭实验
        3.2.9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细胞摄取实验
        3.3.2 细胞毒性实验
        3.3.3 细胞凋亡实验
        3.3.4 体外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分子量鱼精蛋白修饰的脂质体的体内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
        4.1.2 细胞系
        4.1.3 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肿瘤模型的建立
        4.2.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4.2.4 肿瘤及脏器的采集与处理
        4.2.5 体内分布实验
        4.2.6 肿瘤穿透能力研究
        4.2.7 脂质体在4T1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上的药效学研究
        4.2.8 TUNEL评价肿瘤细胞凋亡情况
        4.2.9 脂质体安全性评价
        4.2.10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体内分布性实验
        4.3.2 肿瘤蓄积
        4.3.3 体内评价
    4.4 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鱼精蛋白的制备、纯化及其絮凝和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鱼精蛋白
        0.1.1 鱼精蛋白理化性质
        0.1.2 鱼精蛋白的抑菌特性研究
        0.1.3 鱼精蛋白的分离提取与纯化
        0.1.4 鱼精蛋白的应用
        0.1.4.1 鱼精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0.1.4.2 鱼精蛋白在医药中的应用
        0.1.5 鱼精蛋白抑菌机理研究
    0.2 微藻采收的方式及絮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0.2.1 微藻采收的方式
        0.2.1.1 絮凝法
        0.2.1.2 离心分离法
        0.2.1.3 过滤法
        0.2.1.4 预氧化法
        0.2.1.5 气浮法
        0.2.2 絮凝技术在微藻采收中的研究与应用
    0.3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0.3.1 立题依据
        0.3.2 研究内容
1 鱼精巢的成分测定及鱼精蛋白的提取
    1.1 引言
    1.2 材料和仪器
        1.2.1 实验原料
        1.2.2 实验试剂
        1.2.3 实验仪器
        1.2.4 实验菌株
        1.2.5 培养基配方
    1.3 实验方法
        1.3.1 原料选择与处理
        1.3.2 原料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1.3.3 鱼精蛋白提取工艺
        1.3.4 抑菌活性测定
    1.4 结果与分析
        1.4.1 鲑鱼和鲤鱼精巢组织的基本成分测定
        1.4.2 鱼精蛋白的提取得率
        1.4.3 鲑鱼和鲤鱼精巢组织中氨基酸组分测定
        1.4.4 提取的鲑鱼鱼精蛋白和鲤鱼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比较
    1.5 本章小结
2 鱼精蛋白的絮凝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菌株
        2.2.4 微藻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鱼精蛋白对盐藻、扁藻和小球藻的絮凝
        2.3.2 鱼精蛋白对微生物细胞的絮凝
        2.3.3 微藻絮凝后的上清液循环(3次)再培养和再絮凝
        2.3.4 温度对鱼精蛋白絮凝盐藻和扁藻的影响
        2.3.5 蛋白酶处理对鱼精蛋白絮凝活性的影响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鲑鱼鱼精蛋白对微藻的絮凝
        2.4.1.1 鲑鱼鱼精蛋白对微藻的絮凝活性研究
        2.4.1.2 鲑鱼鱼精蛋白对微生物细胞絮凝活性的研究
        2.4.1.3 六种絮凝剂对盐藻的絮凝效果图
        2.4.1.4 盐藻絮凝后上清液的再培养、再絮凝以及沉淀藻体的培养
        2.4.1.5 处理温度对鲑鱼鱼精蛋白絮凝盐藻的影响
        2.4.1.6 蛋白酶处理对鲑鱼鱼精蛋白絮凝盐藻的影响
        2.4.2 鲤鱼鱼精蛋白对微藻的絮凝
        2.4.2.1 鲤鱼鱼精蛋白对微藻的絮凝活性研究
        2.4.2.2 鲤鱼鱼精蛋白对微生物细胞絮凝活性的研究
        2.4.2.3 六种絮凝剂对扁藻的絮凝效果图
        2.4.2.4 扁藻絮凝后上清液的再培养、再絮凝以及沉淀藻体的培养
        2.4.2.5 处理温度对鲤鱼鱼精蛋白絮凝扁藻的影响
        2.4.2.6 蛋白酶处理对鲤鱼鱼精蛋白絮凝扁藻的影响
        2.4.3 不同絮凝剂对微藻絮凝分析
        2.4.4 两种鱼精蛋白的絮凝活性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鱼精蛋白的抑菌作用条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0 实验原料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菌株
        3.2.4 培养基配方
    3.3 实验方法
        3.3.1 抑菌方法
        3.3.1.1 试管法
        3.3.1.2 滤纸片扩散法
        3.3.2 鱼精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
        3.3.3 pH值对鲑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3.3.4 温度对鲑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3.3.5 蛋白酶对鲑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鲑鱼鱼精蛋白最小抑菌浓度
        3.4.2 pH对鱼精蛋白抑菌效果的影响
        3.4.3 温度对鱼精蛋白抑菌效果的影响
        3.4.4 蛋白酶对鱼精蛋白抑菌效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鱼精蛋白的纯化与组份测试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菌株
        4.2.5 培养基配方
    4.3 实验方法
        4.3.1 CM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
        4.3.2 鱼精蛋白的鉴定
        4.3.2.1 坂口反应
        4.3.2.2 实验方法
        4.3.3 提纯后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
        4.3.4 鱼精蛋白分离纯化后絮凝活性
        4.3.5 提纯后鱼精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鲑鱼鱼精蛋白CM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
        4.4.2 鲑鱼鱼精蛋白CM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
        4.4.3 分离纯化后的鱼精蛋白的抑菌活性测定
        4.4.3.1 鲑鱼鱼精蛋白(PEAKⅢ和PEAKⅣ)的抑菌活性测定
        4.4.3.2 鲤鱼鱼精蛋白PEAK Ⅲ的抑菌活性测定
        4.4.4 层析后鱼精蛋白对微藻的絮凝
        4.4.4.1 鲑鱼鱼精蛋白(PEAK Ⅲ和PEAK Ⅳ)对盐藻的絮凝
        4.4.4.2 鲤鱼鱼精蛋白PEAK Ⅲ对扁藻的絮凝
        4.4.5 分离纯化后的鱼精蛋白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载基因阳离子纳米泡的制备及其抑制AIPC移植瘤生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鱼精蛋白阳离子纳米泡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鱼精蛋白阳离子纳米泡基因携载能力及体外转染能力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载ARsiRNA阳离子纳米泡联合超声辐照抑制AIPC移植瘤生长及其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超声联合微泡空化效应在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柔鱼鱼精蛋白的提取纯化及抑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柔鱼内脏结构
    1.2 鱼精蛋白研究进展
        1.2.1 鱼精蛋白理化性质
        1.2.2 鱼精蛋白提取与纯化
        1.2.3 鱼精蛋白的抗菌特性研究
        1.2.4 鱼精蛋白抗菌机理研究
        1.2.5 鱼精蛋白应用研究
    1.3 本论文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柔鱼鱼精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原料选择与处理
        2.2.2 原料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2.3 柔鱼鱼精蛋白提取工艺
        2.2.4 柔鱼鱼精蛋白得率测定
        2.2.5 柔鱼鱼精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2.2.6 柔鱼鱼精蛋白 Tricine-SDS-PAGE 电泳分析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柔鱼精巢基本营养成分
        2.3.2 柔鱼鱼精蛋白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
        2.3.3 提取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
        2.3.4 柔鱼鱼精蛋白成分分析
        2.3.5 柔鱼鱼精蛋白 Tricine-SDS-PAGE 电泳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柔鱼鱼精蛋白分离与纯化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柔鱼鱼精蛋白紫外吸收光谱
        3.2.2 柔鱼鱼精蛋白的纯化
        3.2.3 纯化柔鱼鱼精蛋白的鉴定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柔鱼鱼精蛋白紫外吸收光谱
        3.3.2 柔鱼鱼精蛋白的纯化
        3.3.3 纯化柔鱼鱼精蛋白的鉴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柔鱼鱼精蛋白的抑菌特性研究及应用试验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菌种
        4.1.4 培养基
    4.2 试验方法
        4.2.1 稀释菌液的制备
        4.2.2 抑菌试验的方法
        4.2.3 柔鱼鱼精蛋白在食品中防腐保鲜的应用
        4.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柔鱼鱼精蛋白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4.3.2 pH 值对柔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4.3.3 温度对柔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4.3.4 金属离子对柔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4.3.5 蛋白酶对柔鱼鱼精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4.3.6 柔鱼鱼精蛋白对食品中防腐保鲜试验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10)鱼精蛋白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鱼精蛋白的基本特性
2 鱼精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技术
3 鱼精蛋白的应用研究
    3.1 食品中的应用
    3.2 医学上的应用
4 鱼精蛋白分子水平研究思路
5 结束语

四、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D]. 李小丰. 吉林大学, 2021(01)
  • [2]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细胞癌研究[D]. 张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IR780与姜黄素在三阴性乳腺癌联合治疗中的效果研究[D]. 崔馨月.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6)
  • [4]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易楠. 苏州大学, 2019(06)
  • [5]可用于体内改造抗原提呈细胞功能的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D]. 吴晨曦. 吉林大学, 2017(03)
  • [6]穿心莲内酯/阿霉素共载脂质体治疗乳腺癌转移的研究[D]. 刘泽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6)
  • [7]鱼精蛋白的制备、纯化及其絮凝和抑菌活性研究[D]. 刘燕妮.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8]载基因阳离子纳米泡的制备及其抑制AIPC移植瘤生长的研究[D]. 童海鹏.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1)
  • [9]柔鱼鱼精蛋白的提取纯化及抑菌特性研究[D]. 胡晓璐.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10]鱼精蛋白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J]. 胡晓璐,刘淑集,吴成业. 福建水产, 2011(02)

标签:;  ;  ;  ;  ;  

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