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黄康华[1](2021)在《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评分与肿瘤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和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更好的认识弹性技术与肿瘤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和超声征象的关系,提供更多患者的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7例。分别收集所有患者在行乳腺癌手术前及在行新辅助治疗前的弹性超声成像结果,行乳腺癌手术前及在行新辅助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A199)的结果和病理免疫组化结果。研究患者弹性超声成像评分与肿瘤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和超声征象的相关性,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57例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患者弹性超声成像评分为1分0例(0%),弹性超声评分2分共20例(7.7%),弹性超声评分3分共107例(41.6%),弹性超声评分4分共121例(47.2%),弹性超声评分5分共9例(3.5%),肿瘤标志物CA125阳性共15例,阴性共242例;肿瘤标志物CA153阳性共10例,阴性共247例;肿瘤标志物CA199阳性共7例,阴性共250例;肿瘤标志物CEA阳性共18例,阴性共239例。ER阳性共194例,阴性共63例;PR阳性共188例,阴性共69例;Her-2阳性共67例,阴性共190例。CA125、CA153、Her-2表达情况与弹性成像评分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评分高分组患者,CEA、CA199、ER、PR阳性表达情况高于评分低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乳腺肿物形态、边缘、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恶性征象的弹性成像评分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超声弹性评分与CEA、CA199、ER、PR表达情况具有一定相关性,与肿物形态、边缘、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恶性征象具有一定相关性。弹性超声成像可一定程度上为乳腺癌患者治疗、预后评估和评估乳腺肿物状态提供参考价值。

陈晨[2](2021)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院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转移淋巴结患者45例,未转移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皮质增厚程度显着高于未转移淋巴结,同时其L/S值较未转移淋巴结相比,显着降低;未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以门型(64.29%)为主,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以周围型(68.89%)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血流信号以2级(71.43%)为主,转移淋巴结血流信号以3级(71.11%)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以均匀强化(78.57%)为主,转移淋巴结以周围型或混合型强化(75.56%)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强化时间显着低于转移淋巴结者(P<0.00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及约登指数等均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者超声造影单独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下ROC曲线下面积与单独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超声造影诊断下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水平。

刘辉,王华,褚雯[3](2020)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9例乳腺癌患者和37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搏动指数(PI)、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S/D)及阻力指数(RI)。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S/D和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02%、89.19%、84.13%、94.81%和67.3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非浸润性乳腺癌和浸润性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3.33%和8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PI、S/D和RI均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S/D和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876和0.64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倪暾[4](2019)在《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乳腺包块彩超声像图改变及BI-RADS分级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超声科检查出70例乳腺包块的病例,总结包块典型声像图表现,并对其进行BI-RADS分级,检索乳腺包块病理诊断结果,找出之间的关系,证实彩超技术以及BI-RADS分级在乳腺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的价值。结果:在本研究中,运用超声技术检出乳腺包块共计70例,其术后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4例、导管原位癌8例、导管乳头状癌4例、乳腺腺病13例、乳腺纤维腺瘤8例、乳腺囊肿3例。乳腺包块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依据乳腺包块的超声声像图改变,超声初步诊断为乳腺癌43例,与病理结果对比,乳腺癌超声符合率达93%;乳腺包块的超声BI-RADS分级5级共计23例,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的22例,阳性预测值高达96%;4c级13例,病理证实乳腺癌共计11例,阳性预测值达85%;10例4b级,阳性预测值50%;17例4a级,阳性预测值35%;7例3级,阳性预测值29%。结论: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包块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各项典型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吴国柱[5](2018)在《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全球化性加剧的态势,而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趋势有自身特色,即呈现显着的农村化和年轻化[1-2]。造成的后果就是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随之增高,这不但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给社会同样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医务工作者一直把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作为重点和热点领域展开研究。乳腺肿瘤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量血管生成,导致肿瘤边缘带和肿瘤中心区域的血管分布存在异质性。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血管的异质性由肿瘤的类型和微环境决定,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基质细胞的主动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调节在空间、时间表达水平的不协调性导致肿瘤血管生成与生理状态下的血管生成存在显着差异[3]。以往的研究证实恶性乳腺瘤体周边区域的血流灌注强度比肿瘤中心区域显着增大,周边区域的血管分布更密集[3-4]。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快,内部血流供应不足,出现坏死区致使内部血管稀疏,血流灌注相对瘤体周边区域少。以往的研究及肿瘤治疗手段更多聚焦于肿瘤内部血管[5],而报道乳腺瘤体周边滋养动脉在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的研究并不多。恶性乳腺肿瘤生长旺盛,瘤体周边地带存在大量走行迂曲的放射状或环绕型的滋养血管,这种滋养动脉决定肿瘤生长速度的快慢和侵袭性的强弱。乳腺恶性肿瘤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管径往往较粗且走形不规则,并向瘤内多个分支供应足够的血液以保障乳腺恶性肿瘤迅速生长的需求,乳腺恶性肿瘤的滋养血管是肿瘤细胞扩增和侵袭的关键因素。随着高频超声的分别率愈来愈高,超声检出直径在10mm以下的乳腺恶性结节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这些直径较小的恶性结节在二维声像图中并不是都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再者,乳腺的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者,内部出现坏死液化区时,超声检测瘤体内部血管提供的诊断信息有限。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这时候乳腺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或许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目前鲜有文献报道超声测量所得的肿物周边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得以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在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肿瘤分子标记物对监测肿瘤的侵袭性和生长性具有显着的作用。乳腺癌的重要的分子标记物有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C-erbB-2是HER2的Neu亚型)及Ki-67等,这些分子标记物在乳腺癌个体化诊断、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疗效评估中对临床医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7]。目前对部分乳腺恶性肿瘤,临床提出了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的方案,以上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是该疗效是否满意的直接证据[8]。但是,需要通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技术对组织标本观察来判断肿瘤的分子标记物表达状况,而这些组织标本必须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因此,如何利用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研究肿瘤在宏观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乳腺肿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表达的关系,以此利用无创的影像学方法间接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是目前国内外乳腺癌影像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有学者[9]将肿瘤血管分成三个区域:①肿瘤中心带,血管稀少,很少有分支或吻合支,存在大片无血管区,认为中心带与肿瘤坏死有关。②肿瘤外带,血管密集,窦状扩张,相互吻合成拌,提示外带是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区。③肿瘤周围组织带,血管粗大迂曲,互相融合成片状、胚窦样。血管粗大的区域多位于肿瘤边缘,边缘区域的血管化程度有高于中心区域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证实肿瘤内部血管与这些分子标记物阳性表达有关[10-12],但很少文献报道瘤体周边滋养血管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因此,如果寻找出乳腺癌和纤维腺瘤肿物周边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的差异,不但对对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有价值,而且对乳腺内无血流信号显示、恶性征象不显着的微小癌以及发生坏死液化的癌灶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如果能找到肿瘤周围滋养血管与肿瘤病理学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利用超声检查乳腺恶性瘤体周边滋养动脉观察新辅助放化疗的前后变化,利用无创的这种影像学方法就能间接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考量,本文对乳腺肿瘤周围滋养血管及其与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瘤体周围滋养动脉及超声造影肿物周缘区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通过对乳腺肿瘤周缘区域进行超声造影,探讨乳腺肿瘤周围区域的造影增对区分肿物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测定220个乳腺病灶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反复测量3次的滋养动脉PSV、RI所得数据进行可重复性评估,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出诊断相对符合临床实际的诊断乳腺癌临界值。对其中的46个乳腺病灶周缘区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周缘区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220例乳腺肿物中有97个乳腺癌病灶,肿块直径7~52 mm,平均(23.7±10.8)mm;有123个良性病灶,肿块直径9~39 mm,平均(19.5±4.8)mm。乳腺实性瘤体周围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的PSV、RI的3次测值ICC大于0.75。乳腺癌周围滋养动脉频谱测值的PSV和RI均比乳腺良性肿瘤的数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滋养动脉多呈放射状走行,而乳腺良性瘤体周边滋养动脉多呈环绕状走行,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周边滋养动脉走行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滋养动脉的PSV的诊断临届值为16.5 cm/,敏感度为86.60%,特异度较低,约为56.60%,84.15%的阴性预测值较为理想,阳性预测值差,61.31%;滋养动脉RI的诊断临界值为0.715,与之相对应的数值分别为91.75%、79.51%、92.38%和78.07%。对其中的46个乳腺病灶周缘区进行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周缘区多表现为高增强,而纤维腺瘤周缘区多为低增强或等增强(P<0.05);与乳腺纤维腺瘤相比,乳腺癌周缘区多为放射状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影参数的比较中,乳腺癌周缘区造影参数中的达峰时间比纤维腺瘤快,且曲线下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测量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稳定性良好,可成为二维超声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手段。乳腺肿瘤周缘区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区分有一定临床价值,也进一步印证乳腺良恶性肿瘤周围区域血管分布不同。第二部分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分子标记物中的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影响,为临床评估乳腺IDC预后及对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2例行乳腺癌切除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病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或IDC混合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22个病灶研究,分析肿瘤相关因子ER、C-erbB-2、VEGF及ki-67及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影响。结果122例乳腺IDC患者的年龄为年龄29~80岁,平均(52.6±11.3)岁;122个IDC病灶直径7~68mm,平均(24.0±11.6)mm,病灶直径≥20mm的有64个,<20mm的58个;C-erbB-2阳性表达者占39.3%(48/122),C-erbB-2表达阴性占总数的60.7%(74/122);组织学分级≥II级的为75个,<II级为47个;发生腋窝淋巴结者61例;ER和PR的阳性表达的病灶分别为58和54个;Ki-67阳性表达者为97例,占79.5%(97/122),Ki-67表达阴性者为25例,占总数的20.5%(25/122);VEGF阳性表达者占63.1%(77/122),VEGF表达阴性者占总数的36.9%(45/122)。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者多数病理组织分级≥II级,也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C-erbB-2阳性表达者,其ER和PR多数表现为阳性(P<0.05)。Ki-67和VEGF表达阳性时,肿瘤直径多数≥20 mm(P<0.005),当乳腺IDC的VEGF表达阳性时,患者多数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在乳腺IDC中表达为阳性时,病灶的组织学分级多数≥Ⅱ级,而且多数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的情况;当C-erbB-2呈现出阳性表达时,病灶雌激素受体ER、PR大多数呈阳性表达;Ki-67及VEGF的阳性表达者,肿瘤多数往往生长迅速,大多数肿块直径≥20 mm。因此,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VEGF是否阳性表达影响着乳腺IDC组织学分级及向远处转移。第三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周边滋养血管与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的关系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及RI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亚型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个乳腺IDC肿物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参数,选取同期138个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erbB-2表达情况,分为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4个等级,分别用“+++”、“++”、“+”、“-”表示,分析其与瘤体周围滋养动脉PSV、RI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IDC组肿块周边滋养动脉PSV为(20.99±8.14)cm/s,RI为0.80±0.06,纤维腺瘤组病灶周边滋养动脉的PSV为(15.56±3.68)cm/s,RI为0.66±0.07,乳腺IDC组肿物周围滋养动脉的PSV及RI均高于纤维腺瘤组肿块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和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及RI与C-erbB-2表达强度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3和0.360),纤维腺瘤病灶周缘区域滋养动脉PSV及RI的大小与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均无相关性(r值均为0.001)。结论乳腺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呈高速高阻型,乳腺IDC滋养动脉的PSV和RI的高低与C-erbB-2表达强度分级有关第四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周围滋养动脉的PSV和RI与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强度的关系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肿物周围区域滋养血管的PSV、RI与肿瘤直径及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表达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7例乳腺IDC肿物直径及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相关参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Ki-67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图中显示的细胞染色数量的多少把Ki-67分成4个等级(强阳性、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分别用“+++”、“++”、“+”和“-”表示,分析137个病灶周边滋养动脉的PSV、RI与肿块直径及Ki-67表达等级的关系。结果137例乳腺IDC肿块直径7~68mm,平均(24.0±11.6)mm,Ki-67阳性表达率81%(111/137).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RI和肿瘤直径在Ki-67的“-”组、“++”组、“+”组和“+++”组间比较结果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和2.76,P=0.017和0.045)。随着结节直径及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PSV和RI增高,Ki-67阳性表达强度分级增高,即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83、0.271和0.361,P值均<0.001),137个乳腺病灶直径与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呈正相关(r=0.409,P<0.001),与 RI 呈正相关(r=0.361,P<0.001)。结论乳腺IDC的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PSV和RI与肿瘤直径与Ki-67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性。肿瘤直径的大小与乳腺癌病灶周边滋养PSV和RI的高低呈正相关性。

倪良军[6](2018)在《乳腺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6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2017年10月,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均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单独检查和两种方式联合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81.54%)与乳腺X线摄影的检出率(78.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联合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疾病检查中应用,其疾病检出率(95.38%)明显高于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单独乳腺X线摄影的疾病检出率(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以取得一定的价值,同时结合乳腺X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可以将患者疾病早期诊断率提高。

刘红梅[7](2017)在《乳腺癌的病理基础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癌发病后,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更有甚者,将会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早期发现乳腺癌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从乳腺癌的病理基础入手,着重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陈琼瑶,郑健玲,姚志勋[8](2016)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和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比较他们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确诊的结果。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100例患者中,术后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者97例,诊断符合率97.00%;误诊3例,误诊率为3.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故它对乳腺癌具有显着的临床诊断价值。

高晶磊,仝淑丽,刘娜[9](2016)在《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钼靶X射线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72例进行研究,术前分别行钼靶X射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2种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良、恶性病灶的确诊率以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钼靶X射线检查恶性病灶的确诊率和钙化病灶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而超声检查的良性病灶确诊率高于钼靶X射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显着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平[10](2014)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65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060岁年龄段乳腺癌构成比最高;165例乳腺癌患者声像图特征:有肿块163例(98%),肿块边缘呈"蟹足状"129例(78%),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137例(83%),肿块后壁回声衰减97例(59%),肿块纵横比>1者107例(65%),肿块血流信号丰富109例(66%),有腋窝淋巴结肿大101例(61%),BI-RADS(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4级以上145例(88%);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88%,误诊率1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入选病例临床基本资料
    3.2 超声弹性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比较
    3.3 超声弹性成像与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比较
    3.4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综述 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乳腺癌患者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2.2 乳腺癌患者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比较
    2.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诊断效能
    2.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下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4)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包块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检查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及超声造影肿物周缘区对鉴别肿物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周边滋养动脉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周围滋养动脉与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的关系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乳腺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超声检查
        1.2.2 乳腺X线摄影检查
    1.3 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1.3.1 2D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标准
        1.3.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标准
        1.3.3 乳腺X线摄影诊断早期乳腺癌标准
        1.3.4 乳腺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乳腺癌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3 乳腺X线摄影检查
    2.4 不同检查方法检测结果对比
3 讨论

(7)乳腺癌的病理基础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的病理基础
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2.1 依据声像图特征初步鉴别诊断
    2.2 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
    2.3 分析半定量指标———血管丰富程度
    2.4 其他应用价值

(8)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指标标准
2 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2.2 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特征
    2.3 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3 讨论

(9)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 2 检查方法
        1.2.1钼靶X射线检查
        1.2.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3联合互补检查
    1. 3 判定标准
        1.3.1钼靶X射线检查诊断标准
        1.3.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标准[7]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钼靶X射线、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比较
    2.2钼靶X射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瘤性质的诊断结果
    2.3两种检查方法的钙化病灶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10)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165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图像特征, 见表1。
    2.2 165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构成比
    2.3 超声诊断与手术或活检穿刺病理结果对照
    2.4 乳腺癌的超声形态和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 见图1。
3 讨论
4 结论

四、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D]. 黄康华. 汕头大学, 2021(02)
  • [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陈晨. 现代肿瘤医学, 2021(03)
  • [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刘辉,王华,褚雯. 癌症进展, 2020(20)
  • [4]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D]. 倪暾.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D]. 吴国柱. 武汉大学, 2018(06)
  • [6]乳腺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 倪良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8(05)
  • [7]乳腺癌的病理基础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进展[J]. 刘红梅. 医疗装备, 2017(12)
  • [8]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陈琼瑶,郑健玲,姚志勋. 上海医药, 2016(15)
  • [9]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高晶磊,仝淑丽,刘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9)
  • [10]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J]. 杨平. 西部医学, 2014(08)

标签:;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