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乐——校园舞热的视角

如何快乐——校园舞热的视角

一、怎么HAPPY——透视校园跳舞热(论文文献综述)

赵颖[1](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有效纠正大学生亚文化的价值偏离倾向,引领大学生亚文化成为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文化补充,是高校履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亚文化是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发产生,并被特定大学生群体接受、践行,在一定场域中衍生发展的与主导价值具有一定偏离性的文化形态,是一定时间内特定大学生群体社会适应状况的文化表现形式。大学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有发展方向上的同向性也存在差异,在文化实践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大学生亚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当下最大的隐患是大学生亚文化通过其文化场域的封闭性和独立运转能力,屏蔽和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适应性乃至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忽视大学生亚文化的存在及其影响力,而且亟需与大学生亚文化建立起新的引领关系,通过一定的引领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能够改善大学生亚文化场域发展形态的优质文化资本,促进大学生亚文化朝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论文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辩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及大学生亚文化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基本内涵。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在恢复发展校园文化、弘扬主旋律、引领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在认识层面、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揭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面临的新机遇。论文突破了传统的“整合”“收编”思维定式,根据引领需要与规律设计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提出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亚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着眼于改善大学生亚文化场域效应的深层的系统性引领策略: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引领目标、引领原则、引领理念、引领路径等方面不断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巩固和加强引领关系;从大学生亚文化的文化结构入手搭建有效的引领实践平台,为大学生亚文化注入优质文化资本,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场域向积极效应转化;建设完善的引领评估反馈机制,不断提升高质长效引领效果;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引领实践不断优化发展,加强引领保障。这些策略有机协调,形成合力,综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健康发展。

吴亚辉[2](2019)在《城镇与成长—路内小说城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路内是“70后”代表作家之一,2007年以来,他陆续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创作特色。路内的作品主要聚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城镇生活,描写技校生、工厂工人、三流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路内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现社会转型期青年的迷茫无着的精神状态,以及整个城镇工厂的繁荣与衰落。路内的作品在回忆个人成长和城镇历史当中显现对城镇发展的反思和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怀,轻松幽默的语言使其作品具有广泛的接受度。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路内小说的叙事场域。路内小说具有独特的叙事空间,故事多发生在以戴城为中心的技工学校、化工厂区和三流大学。小说的主人公多生活在小城镇,戴城这一工业城市是城镇叙事的中心。在戴城工业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城镇的建设遗留问题显着,面临转型困境。第二章分析城镇叙事中的青年成长,路内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弥漫着世纪末的青春感伤,无所事事的城镇青年通过暴力发泄旺盛的生命力。青年们的成长除了暴力还包括对女性的追寻,这些女性带给他们精神启蒙。最后分析作家对城镇青年成长经验的关注和反思。第三章阐述路内小说城镇叙事的策略,其作品多采用现实与回忆交织的叙事方式,在描写暴力和青年的迷茫时表现出冷静克制的叙事口吻。最后,梳理路内的创作路径,分析其创作的成就和不足。

赵丽娜[3](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流行文化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学术界关于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大众流行文化概念之间界定比较模糊,众说纷纭,有些学者把大众文化等同于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是大众文化。笔者认为大众文化概念与流行文化概念界定是有区别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一般以“低俗文化”为特征,而流行文化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同时学界大部分学者把流行文化的概念和大众流行文化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学术界对大众流行文化的概念界定甚少,有待于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大众流行文化和流行文化内涵是有区别的,大众流行文化一定是流行文化,但流行文化不一定就是大众流行文化,二者的关系如同心圆,大众流行文化蕴含于流行文化中,同时大众流行文化是流行文化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方式。大众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文化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讲如点、线、面的关系。本文中大众流行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大众群体中广泛传播与崇尚的文化,即可表现为流行服饰、流行小说也可表现为偶像、言行举止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大众流行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后工业化的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大众流行文化悄然而至,并迅速的发展壮大,大众流行文化是通过文化形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某些文化观念。如:吃、穿、住、行文化观念的变化,它往往是青年群体的一种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的反映。大众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相互制约,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个国家大众流行文化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意识形态是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大众流行文化的取舍,引导好大众流行文化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大众流行文化是有效传播意识形态的方式。处理好大众流行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同时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流行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领导权;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

蔡天新[4](2017)在《研究生》文中研究表明一、杂记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古罗马)丹朗斯11982年9月,我开始读研了。因为是同一所大学,为了区别本科阶段,我用一个红皮笔记本充当记事本。这是一本杂记,内容五花八门。扉页上写着我那时的座右铭,"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出自公元前两世纪的拉丁诗人丹朗斯,是在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读到的。我请字写得漂亮的室友安庆在扉页上题写"研

季晓宇[5](2016)在《1930年代·“时代的狂飙”:联华歌舞班与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文中提出在“重构电影史”持续不断的热潮中,中国电影史的史学研究在理论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方面逐步得到完善,随着历史的真相不断被挖掘和揭开之后,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已经从外延深入到了内在,从宏观的历史命题具体到抽丝剥茧的微观考证,如何恰当地利用历史资料,从而进一步抓住历史文本中的缝隙,对于电影史的研究者来说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在以往对于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中,尤其是30年代的中国电影,基本都在延续着以左翼电影运动为主流的研究思路,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也遮盖和蒙蔽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与精神,因此在“重构电影史”的学术视野下,电影史研究者需要完成对历史的恢复和重修,重建文化构成的命脉,以此来弥补过往史学研究中的不足和缺失。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以歌舞团体“联华歌舞班”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它之于历史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考察和研究,由此来共同探讨现代转型阶段中国电影的文化活力和精神内核。或许在中国电影史的命运长河中,这样一个切入点过于渺小,但不能否认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文化肌理和精神活力的艺术团体,是完全可以被看作为早期中国电影文化格局的一个精巧缩影,因此这样的研究既有价值也有意义。对于联华歌舞班与30年代中国电影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电影人才的生产与培养、有声片的发轫阶段,以及电影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三个层面的问题,换言之,本文即是在论述现代转型过程中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精神史与文化论。在西方现代文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交织并行的共同作用力下,1930年代的中国都市俨然是掀起了一股“时代的狂飙”,摩登现代的气质不言而喻,中国电影就在这样一种“狂飙”的时代精神下迅速发展。而此时联华歌舞班应运而生,既是为了迎接有声片的到来,也是在迎合现代转型的时代需求,因此对于三十年代来说,很显然的是,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也是文章中需要进一步阐述与论证的内容。全文共分四个章节,以联华歌舞班作为出发点,多视角和多线索的共同发散,探讨歌舞明星、有声片和现代文化三大论题。看似不在同一语境下的三类主题,却始终穿行于1930年代电影的文化场域之中,不仅互相作用和影响,而且能够相互拉锯和推动,本文也希望在章节的框架间体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借此来完成对于1930年代电影精神与文化的阐述与解答。第一章节是“文艺团体的转型诉求:从‘明月社’到‘联华歌舞班’”,本章节主要是围绕联华歌舞班的形成进行阐述;第二章节是“文化活力和规则:现代明星的生产与类型”,本章节主要是探讨从歌舞明星转型为电影明星的种类和生产机制;第三章节是“‘聆听美学’的初生:联华歌舞班与有声片”,本章节的研究对象是初遇有声片时的中国电影;第四章节是“‘时代的狂飙’: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交织与异变”,本章节是把明星、有声片等现代转型的多方面因素融入到电影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从纵深、横向的立体维度展开观察和探讨;尾声部分是“黄金30年代:‘重构电影史’命题下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力求在“重构电影史”的史论框架内对于1930年代做出恰当而准确的总结概括。因此,当我们再现和还原联华歌舞班的发展轨迹时,是否可以重新书写3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活力和精神观念,值得引发讨论和不断思考。作为一种文化研究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希望能够突破传统的理论观念和学术思维,打开通往三十年代文化现场的路径,以此对于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做出“重构”的史学价值贡献。

蔡桂珍[6](2013)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球化、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扩大人们视野、增进人类交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锋,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尖锐。在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今天,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地位日益凸显,它已不仅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象征,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着国际的竞争力。高校作为文化高地,其第一任务是人才培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肩负重任。然而,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国内社会转型、国际全球化网络化,以及高校自身改革等,在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新时期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高校校园文化先进性的发挥,也使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产生困惑和迷茫。所以,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确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就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精神的时代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析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福建省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努力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何楠[7](2010)在《《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民国时期《玲珑》杂志的分析,探讨20世纪30年代公共媒介中的女性观点以及两性冲突、两性依存。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男性观念依然为主导,女性自我意识刚刚觉醒的时期,这一时期两性观点摩擦不断,女性通过公共媒介向男性社会表达着自己的想法。《玲珑》杂志是30年代畅销的女性杂志,其撰稿人也多为女性,因此能更全面而真实的表达男性社会中女性对于两性关系、社会热点的看法。传播女性生理和心理知识,表现女性独立价值观的建立。虽然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意识的日益强烈,但是在两性问题的讨论中,女性依然处于对男性世界是依存还是反抗的矛盾中,因为杂志的主要阅读人群是年轻女性,所以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女性作者们告诉读者如何取悦于男性,另一方面又时时提醒女性读者对于男性要充满戒心。这种存在女性内心的挣扎与困扰在杂志中体现来。

许凡[8](2007)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寻求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空间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生理需求,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人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就上升到了既要满足基本的功能,又能产生视觉的景观美感,同时还要能够寄托心灵,符合人的行为心理的这样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营造出这样的场所来。通过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及场所精神基本概念的辩析,界定了研究的范围,明确了研究对象。文章首先探讨了居住模式的演变,并对中国传统的家世界诉求作出分析,通过对行为和场所两个基本概念的研究,分析得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景两大要素,并对二者的基本构成,各自的特点进行探讨。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居住区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对问题的研究,提出居住区景观设计场所精神营造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得出其实际的指导意义。对现阶段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设计方和投资方的工作流程的研究,分析得出二者的各自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历,从设计方和投资方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营造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希望以此能够对以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韦娟娟[9](2007)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思潮是一定阶段的社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它具有传导和共振效应,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裹挟”作用,大学生自身在心理发展、思想意识、行为模式、社会化过程的一些特殊性,迎合了社会思潮的特点和发生发展需要,决定了大学生必将成为社会思潮的关键性载体。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研究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有关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的五个历史阶段:反思、追寻、喧哗、回归、爱国和全球化等的梳理和演进规律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特点和态势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们在适应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向上的重构自我生存方式、不断的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实践。在现阶段的重构和选择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思潮的形式多元性、思想内容复杂性、发展不稳定性、传播潜在性等,随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增加了新的难度。在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社会条件、大学生自身特点、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和社会思潮有效控制机制的缺乏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构建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及增强学生自身免疫力等途径鼓励大学生中的进步思潮,并对背离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予以积极引导教育,使得其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温海燕[10](2006)在《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寝室文化是在校园这个宏观大环境中,在寝室成员共同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的一切文化活动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从其构成看,寝室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 高校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管理文化,同时也是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文化的一般涵义入手,从文化影响人的发展的理论角度,探讨和分析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寝室文化建设的内容,揭示了新时期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实际调查,对当前高校寝室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基木的透视,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情况下高校建设寝室文化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如何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怎么HAPPY——透视校园跳舞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么HAPPY——透视校园跳舞热(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情况及分析
        1.2.2 国内研究情况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1.4.2 大学生亚文化
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借鉴
    2.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理论
        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理论
    2.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借鉴
        2.2.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理借鉴
        2.2.2 布迪厄场域相关理论借鉴
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3.1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经验
        3.1.1 恢复发展校园文化
        3.1.2 提升大学生亚文化质量
        3.1.3 引领大学生亚文化贴近主旋律
        3.1.4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3.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仍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认识大学生亚文化的新特征新特性
        3.2.2 传统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未能完全渗透文化主体心灵
        3.2.3 大学生亚文化自身发展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
        3.2.4 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自觉尚不稳定
    3.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大学生亚文化干扰造成引领实践失效
        3.3.2 思想政治教育对场域规律把握失真
        3.3.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着力点失准
        3.3.4 社会转型发展增加了引领的复杂度
    3.4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新机遇
        3.4.1 大学生亚文化主体可塑性强为接受引领提供成长内需
        3.4.2 大学生亚文化场域的动态发展性为接受引领提供发展内需
        3.4.3 大学生亚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发展为接受引领提供外部条件
        3.4.4 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为实现引领提供动力
4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系统作用机制
    4.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系统
        4.1.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要素
        4.1.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结构
    4.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4.2.1 提供引领动力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4.2.2 开展引领实践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4.2.3 评估反馈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4.2.4 系统优化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4.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文化系统的运行原则和效应
        4.3.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运行原则
        4.3.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基本效应
5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策略
    5.1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新动力
        5.1.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目标的牵引力
        5.1.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原则的保障力
        5.1.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理念的传导力
        5.1.4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路径的达成力
    5.2 搭建有效的引领实践平台
        5.2.1 搭建有效的物质引领平台
        5.2.2 搭建有效的行为引领平台
        5.2.3 搭建有效的制度引领平台
        5.2.4 搭建有效的精神引领平台
    5.3 建设完善的引领评估反馈机制
        5.3.1 确立科学的评估反馈原则
        5.3.2 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
        5.3.3 全面研判评估指标反馈评估结果
        5.3.4 提高评估反馈能力加强评估反馈效果
    5.4 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保障条件
        5.4.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5.4.2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空间
        5.4.3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5.4.4 增强引领环境的感染力
6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城镇与成长—路内小说城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路内小说的研究背景
    二 路内小说研究现状
    三 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戴城:路内小说的叙事场域
    第一节 工业城市的缩影
    第二节 戴城叙事中的特定空间
        一 职业学校及其日常图景
        二 作为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国营工厂
        三 浓缩历史伤痕的花街
第二章 城镇叙事中的青年成长书写
    第一节 城镇青年的迷茫感伤
    第二节 城镇青年的暴力崇拜
    第三节 城镇青年的精神启蒙
第三章 路内小说城镇叙事方式
    第一节 现实与回忆交叉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冷静克制的叙事基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流行文化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0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
    2.1 意识形态
        2.1.1 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2.1.2 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
    2.2 意识形态安全
        2.2.1 意识形态安全的涵义
        2.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由来
    2.3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意义
        2.3.1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执政党的领导地位
        2.3.3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2.3.4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三章 大众流行文化面临的挑战
    3.1 大众流行文化的概念
    3.2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流行文化的历史演变
    3.3 大众流行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3.4 大众流行文化的表现
    3.5 大众流行文化的特征
    3.6 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与挑战
第四章 大众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
    4.1 处理好大众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的重要性
    4.2 意识形态安全应对策略
        4.2.1 大众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现状
        4.2.1.1 大众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4.2.1.2 大众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
        4.2.2 大众流行文化中意识形态安全应对策略
        4.2.2.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4.2.2.2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2.3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4.2.2.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2.2.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4)研究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杂记
    1
    2
    3
二、电影
    1
    2
    3
三、缪斯
    1
    2
    3
四、胶东
    1
    2
    3
五、绘画
    1
    2
    3
六、罗兰
    1
    2
    3
七、素数
    1
    2
    3
八、南国
    1
    2
    3
九、郊游
    1
    2
    3
十、畴人
    1
    2
    3
十一、鲁国
    1
    2
    3
十二、部长
    1
    2
十三、红烛
    1
    2
    3
十四、疑问
    1
    2
    3
十五、离歌
    1
    2
    3

(5)1930年代·“时代的狂飙”:联华歌舞班与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史学命题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问题意识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艺团体的转型诉求:从“明月社”到“联华歌舞班”
    第一节 黎锦晖的北上南下:文艺知识分子的精神追逐
        一、从传统到异类的身份反抗
        二、“民间音乐”的思想认同
        三、北上南下:流动的文化商人
    第二节“明月”演变与人才组织
        一、“专门”和“杂耍”
        二、“海漂”和“北漂”
    第三节 歌舞团体与电影公司的联姻
        一、联华公司与“声片”复兴计划
        二、磨合与匹配:联华歌舞班的成立
第二章 文化活力和规则:歌舞明星的生产与类型
    第一节“青春化”的审美趣味
        一、童花头小妹妹的明星神话
        二、短裤皇后的形象塑造
        三、野性村姑的类型标签
        四、运动女星的时代风采
    第二节“交际花”的阶层跨越
        一、徐来:“裸背艳星”和“标准女性”
        二、被消费的“交际花”与公共舆论
    第三节“播音歌星”的跨界输出
        一、周璇:从电台到银幕的职业女性
        二、无线电台、歌咏团体与“播音歌星”
第三章“聆听”美学的初生:联华歌舞班与有声片
    第一节 从“无”到“有”的形态演变
        一、“现场的”有声片
        二、“不完全”有声片
    第二节 表现声音与声音表现
        一、表现声音:开口说话
        二、声音表现:配乐与作者
    第三节 电影类型的“雏形”
        一、“肉感”歌舞片
        二、“中国制造”歌唱片
第四章“时代的狂飙”: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交织与异变
    第一节 好莱坞文化的冲撞与拉锯
        一、“爵士时代”、飞波姐儿与“现代美”
        二、唱片、留声机和日常娱乐
        三、蹦恰恰、霓虹灯与狐步舞年代
    第二节 海派思潮与现代革命
        一、剪发运动与前卫女性
        二、国货运动与时尚秀场
        三、裸足运动与健美浪潮
    第三节“光、热、力”:视听呈现的都市景观
        一、“如此繁华”的都市景观
        二、“美人腿舞”与时髦制造者
        三、“中国爵士年代”
尾声 黄金30年代:“重构电影史”命题下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6)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探析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 文化的简述
        二、 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
        三、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演进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二、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才培养功能
        二、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
        三、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恢复与发展时期取得的成就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新得到重视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深化时期取得的成就
        一、 提升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 充实和发展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第三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时期取得的成就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国家软实力的提高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践行了和谐文化思想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念
第三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以福建省高校为例
    第一节 作为研究样本的三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简介
        一、 湄洲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彰显“职业”的本色
        二、 福建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时代气息与百年文化底蕴有机结合
        三、 福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文化校园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思路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 调查研究的思路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内容分析
        一、 大学生对校园文化认知情况
        二、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情况
        三、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四、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情况
    第四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文化内涵
        二、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缺失
        三、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位不高
        四、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
        五、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四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网络化的消极影响
        一、 全球化、网络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二、 全球化、网络化的实质
        三、 全球化、网络化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社会转型期的界定及特征
        二、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三、 社会转型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厘清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先进性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南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先进性与多元性统一原则
        二、 继承性与批判性统一原则
        三、 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四、 高雅性与大众性统一原则
        五、 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原则
        六、 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夯实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 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
        三、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第四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想教育阵地
        二、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三、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缘起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和史料的应用
    三、概念的界定
    四、章节安排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玲珑》杂志创办的背景
    一、现代化都市的形成发展
    二、女性活动新空间
    三、都市消费群的形成
    四、《玲珑》杂志与女性刊物出版
第二章 《玲珑》杂志本体研究
    一、《玲珑》杂志的出版和发行
    二、《玲珑》杂志的组织结构
    三、《玲珑》杂志的栏目设置
    四、《玲珑》杂志的生存策略
第三章 《玲珑》杂志中的女性婚恋生活
    一、30 年代婚姻缔结方法
    二、女性的独身生活
    三、都市男女生活中的同居问题
    四、同性恋爱的问题讨论
第四章 《玲珑》杂志中的女性家庭生活
    一、《玲珑》杂志对于夫妻关系问题的关注
    二、大家庭与小家庭问题
    三、家庭中的子女问题
    四、家庭中的特殊问题
第五章 《玲珑》杂志中的女性健康生活
    一、女性的运动图像
    二、《玲珑》杂志中的健康美
    三、《玲珑》杂志中的性知识和性教育
第六章 《玲珑》杂志中的女性职场生活
    一、职业女性的类型
    二、女性在职场面临的问题
    三、《玲珑》杂志中的几种女性职业
第七章 《玲珑》杂志与女性的问题生活——自杀问题
    一、自杀现象的形成
    二、《玲珑》杂志中的女性自杀表述
    三、当时防止自杀措施
结论
    一、《玲珑》杂志对于都市新女性形象确立的努力
    二、《玲珑》——被遗忘的社会记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民国23 年(1934 年)全国定期刊物表
    附录2:“玲珑信箱”栏目统计表
    附录3:1930 年-1931 年各省市中学男女学生统计表
    附录4:1935 年以前建立上海女子中学
    附录5:1922 年-1934 年上海游泳人数统计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国内外学术水平及研究动态
    1.2 选题的意义及创新点
        1.2.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2 本论文的创新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居住小区
        1.3.2 居住区景观
        1.3.3 场所精神
        1.3.4 场所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的框架
    1.6 小结
2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及场所精神分析
    2.1 家世界
    2.2 从住到居
    2.3 “家”、“园”的本体含义再识
        2.3.1 “家”、“园”一体
        2.3.2 “家”、“园“的场所含义
    2.4 中外居住模式比较
        2.4.1 中国传统居住形式的形态
        2.4.2 西方的传统居住形态
        2.4.3 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
    2.5 行为——场所原则
        2.5.1 场,场所,人
        2.5.2 行为主体—人的分析
    2.6 场所的表达
        2.6.1 场所的自然构成
        2.6.2 场所的社会构成
    2.7 小结
3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及场所精神的营造
    3.1 现阶段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重形式轻功能
        3.1.2 细节设计不到位
        3.1.3 设计缺乏协调性
        3.1.4 盲目追求高档化
        3.1.5 缺乏地域性
    3.2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的营造原则
        3.2.1 设计的整体合作性
        3.2.2 道路的可达性
        3.2.3 空间形式多样性
        3.2.4 环境的可识别性
        3.2.5 住户的参与性
        3.2.6 景观的后续性设计
    3.3 居住区景观设计追求场所精神的实际意义
        3.3.1 设计思想定位
        3.3.2 设计主题定位
        3.3.3 设计方法定位
    3.4 小结
4 实际案例分析研究
    4.1 西安爱西华庭二期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4.1.1 项目地域、气候条件
        4.1.2 项目概况
        4.1.3 基地分析
        4.1.4 项目调研分析
        4.1.5 设计中场所及场所精神的设计表达
        4.1.6 小结
    4.2 华润中心二期项目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4.2.1 项目地域、气候条件
        4.2.2 项目概况
        4.2.3 项目地块周边自然环境分析
        4.2.4 实际操作中场所及场所精神的体现
        4.2.5 小结
5 结语
致谢
参考资料
图表目录
附录

(9)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群体
    一、社会思潮的基本认识
        (一) 社会思潮的界定
        (二) 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和特征
    二、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 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产生、传播、发展的作用
        (二)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趋势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的阶段性分析
        (一) 1978-1980:对历史的反思
        (二) 1981-1986: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追寻
        (三) 1987-1989: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喧哗与骚动
        (四) 1990-1994:大学生回归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五) 1995-1999: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激情与理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趋势及规律分析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特点和基本态势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社会思潮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大学生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原因
        (一) 经济原因
        (二) 政治原因
        (三) 思想文化原因
    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一) 批判性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成为社会思潮的主体
        (二)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主观条件
        (三) 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接受社会思潮的必然
        (四) 校园文化的独特氛围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理性容器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思潮发展和传播的社会机制原因
    四、西方思潮的影响
        (一) 存在主义思潮
        (二) 未来主义思潮
        (三) 非理性主义思潮
        (四) 后现代主义思潮
        (五) 全球化思潮
第四章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思潮教育引导的途径与对策
    一、优化社会大环境
        (一) 加快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
        (二) 强化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三) 进一步消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 加强社会主导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二、关注学校小气候,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 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 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深刻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 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人文学科教学的价值导向
        (四) 搞好网络教育,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的有效载体
        (五) 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引导与管理
        (六) 繁荣校园文化,发挥其对社会思潮能动的导引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免疫力
        (一) 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 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三)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四) 关注大学生中的经济困难群体,理顺他们的思想情绪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本文思路
第二章 概念的厘定
    2.1 关于文化的释义
    2.2 校园文化的含义
    2.3 寝室文化的内涵
    2.4 高校寝室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高校寝室文化的特性分析
    3.1 高校寝室文化的特征
    3.2 高校寝室文化的功能
    3.3 高校寝室文化的内容
第四章 高校寝室文化现状分析
    4.1 高校寝室文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4.2 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策略
    5.1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原则
        5.1.1 全方位建设的原则
        5.1.2 “以文化人”的原则
        5.1.3 统一要求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5.1.4 自上而下发动与自下而上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5.1.5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5.2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策略
        5.2.1 营造优雅、舒适的寝室物质文化环境
        5.2.2 形成整体贯联与沟通流畅的制度体系
        5.2.3 构建内容完善与活动促进互动的精神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怎么HAPPY——透视校园跳舞热(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D]. 赵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2]城镇与成长—路内小说城镇叙事研究[D]. 吴亚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流行文化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赵丽娜.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4]研究生[J]. 蔡天新. 江南, 2017(01)
  • [5]1930年代·“时代的狂飙”:联华歌舞班与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D]. 季晓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 蔡桂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7]《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D]. 何楠. 吉林大学, 2010(05)
  • [8]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研究及应用[D]. 许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9]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D]. 韦娟娟. 长安大学, 2007(S1)
  • [10]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D]. 温海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如何快乐——校园舞热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