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

一、《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楠[1](2020)在《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业的生产限制了一些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要求在减少化肥投入量的基础上做到不减产、不降质。本研究是在增施增效剂的基础上进行甜瓜—番茄轮作来寻求一个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蔬菜产业体系。因此,本研究针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以番茄(新美1号)和甜瓜(瑞红)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试验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C+DMPP、C+DCD)、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C+J)、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C+DMPP+J、C+DCD+J),采用田间重复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秋)和甜瓜(春)轮作中的效果,为促进优质高效的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甜瓜发芽期到幼苗期之间的株高增长较快,其中C+DMPP+J处理显着促进了甜瓜株高的生长,与C处理相比,株高高出13.60%。幼苗期以后,茎粗增长较快,增幅最大达到了 60.80%,C+DMPP+J处理对甜瓜茎粗的促进效果最显着,茎粗最大达到13.80 mm;番茄定植后45~65天生长加速,平均由81.60 cm增加到113.20 cm。定植85天后,C+DMPP+J处理比C处理茎粗增加了 8.29%。(2)与C处理相比,C+DMPP+J处理对甜瓜增产效果最显着,产量增幅达到了21.70%;C+DMPP、C+DCD、C+J、C+DMPP+J 和 C+DCD+J 显着提高了番茄产量,与C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 7.1%、6.7%、22.4%、28.8%和18.6%。C+DMPP处理降低番茄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与C处理相比,降低了 44.30%;C+DMPP+J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中Vc含量,比C处理提高了 65.50%;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30%~4.80%之间,各处理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施肥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在4.00~11.00之间,其中C+DMPP+J处理果实糖酸比为11.00,达到了最大值。(3)C+DMPP处理根长比C处理增长了 93.90%;番茄根系干重在3.40g~5.30g之间,其中C+DCD+J处理的单株根干重最大。(4)C+DMPP+J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都较低,比C处理平均下降了 35.80%,均达到了显着水平;C+DMPP+J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始终最高,平均为421.10mg/kg;番茄盛果期、末果期和拉秧期,C+DMPP+J的处理速效钾含量始终显着高于C处理,比C处理分别提高了 25.60%、20.10%和2.50%。(5)C+DMPP处理硝态氮含量最低,与C处理相比硝态氮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降低幅度平均达到61.80%(0-20cm)和74.90%(20-40cm);C+DMPP+J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最高达到22.6mg/kg(0-20cm 土层,甜瓜发芽期),比C处理高出47.70%。C+DMPP+J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处理提高了21.70%、60.70%和 40.30%。C+DMPP处理降低番茄土壤硝态氮含量最显着,与C处理相比,番茄四个生长期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了 44.30%、33.80%、40.20%和45.40%;C+DMPP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始终最高,0-20 cm和20-40 cm 土层铵态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9.15 mg/kg和15.71 mg/kg。C+DMPP+J的茎、叶氮吸收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70%和52.20%。C+DMPP+J和C+DCD+J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氮肥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5.90%、127.40%和27.10%、27.40%。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可以促进甜瓜和番茄的生长,有效调节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其中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效果最佳。

赵雅,张岱,杨志辉,朱杰华,赵冬梅,薛雪[2](2020)在《贝莱斯芽胞杆菌HN-Q-8菌株发酵液稳定性测定及抑菌活性成分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HN-Q-8菌株是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能有效拮抗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防细菌。【目的】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HN-Q-8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发酵液对5种马铃薯病原菌的拮抗能力以及稳定性,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HN-Q-8菌株活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HN-Q-8菌株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可达50%-90%。发酵液分别经紫外照射35min、自然光照射10 h以及100°C高温处理后,相对抑菌率分别为74%、92%和98%;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不受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影响;但不耐强酸、强碱,其适宜pH为4.0-10.0,表明HN-Q-8菌株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活性成分能使立枯丝核菌菌丝形态畸形扭曲,从而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经鉴定活性物质为丰原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结论】贝莱斯芽胞杆菌HN-Q-8菌株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张子岳[3](2019)在《译心和译笔:胡子霖《道德经》英译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同时也通过翻译交流的途径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思想启迪。《道德经》在18世纪出现欧洲译本,19世纪首见英文译本,是被翻译次数最多中国典籍。在众多英译本中,胡子霖的《道德经》英译本是公认的中国第一个英译本,在《道德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版本稀少的原因,鲜有学者研究,是《道德经》英译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胡子霖《道德经》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丰富学界对胡子霖及其译本的认识,为首次对该译本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细致研读译本的副文本,分析译者对儒道两家思想和《易经》的关系的认识,了解译者对《道德经》思想体系的把握以及翻译背后的思想倾向,进一步整合信息,分析译本的翻译特色。要对译本进行比较全面的把握,不仅要分析翻译特色,还要分析译者翻译背后的思想倾向。通过仔细研究译文并结合副文本以及译者生平,本研究认为该译本的译文受到译者思想的深刻影响。胡子霖是一个关心社会现实,有鲜明政治主张的思想家。他提倡“礼教救国”和“体育救国”,用中国传统礼教文化解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危机、政治动荡和思想混乱的社会问题;教导人们克制欲望、加强体育锻炼、创造一个和平而富足的世界。译者认为《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来自《易经》,进而在译文和副文本中采用大量儒家语句来解读《道德经》。译者采用儒家的“中庸”来解释老子的“守中”,用《论语》的语句解释“无为”等,体现了以儒释道,儒道结合的鲜明特点。胡子霖的《道德经》英译本在篇章结构上对中文原文三分之一的章节的语句进行了调整组合,使得原文逻辑更加顺畅。在翻译策略上以异化策略为主,在翻译语言上又体现出明显的显化翻译特点。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信心,《道德经》中涉及到《易经》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内容主要采用拼音翻译,并且在副文本中给出《易经》卦象的详细解读,使英文读者能比较直观地了解《道德经》的本来面貌。在语言层面上,译者对原文省略和语义模糊的内容采取显化翻译策略加以明示,使英文表达更加清晰,但也丧失了多种解释的空间。

郑茹[4](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表明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杨建肖,刘伟霄,王雅娇,王佳,刘雪春[5](2016)在《策划行业特色专栏 提升期刊影响力》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成功开办"农业高校专栏"的办刊经验为例,为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在调查国内10所地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主要栏目设置的基础上,分析"农业高校专栏"的优势和可行性,并通过精准定位受众,以人为本和借助新媒体的运作理念保障"农业高校专栏"的顺利运作。【结果】"农业高校专栏"的成功开办增加了来稿量,提高了期刊的学术水平,拓展了稿源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期刊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办刊效果。【结论】实践表明,地方高校学报在办刊中尽管面临各种困境,但分析自身条件和办刊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定能寻找到创新发展之道。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编辑部[6](2015)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简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根植于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受河北农业大学"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感召,《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始终积极报道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文献综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编辑部[7](2014)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文中认为一、简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根植于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受河北农业大学"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感召,《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始终积极报道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文献综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编辑部[8](2014)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文中指出一、简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根植于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受河北农业大学"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

韩思训[9](2014)在《氮素管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土壤N2O和CH4排放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CO2、CH4和N2O浓度已明显增加,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农业是N2O浓度的增加主要的主要来源。全球大气中N2O浓度值已从工业化前时代的约270μg/L增至2005年的319μg/L。因此,探索合理的施肥方式,从而降低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详细对比了不同施肥条件下苜蓿干草产量、植株全氮含量、植株氮素累积动态、肥料氮素利用率以及N2O与CH4的排放通量。本研究于2012年6月4日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展开,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CK)、单施化肥处理(CF)、化肥与牛粪混施处理(DMl)、化肥与沼液混施处理(DT)和减量化肥与牛粪混施处理(DM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氮肥不仅可以增加苜蓿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而且由于大幅增加苜蓿刈割前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速率而可能缩短其刈割周期、增加年刈割次数。(2)与空白处理(CK)相比,施肥处理的苜蓿产量均显着提高,多次刈割的综合结果证实在施用化学氮肥的基础上再增施有机肥仍存在增产的空间,但有机肥由于其活性氮素含量低而不能完全替代化学氮肥。(3)在有机、无机配施情况下,化学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为46.7%-48.1%,腐熟牛粪的氮素利用率约为9.1%,而沼液的氮素利用率约为13.8%,因此苜蓿生产中有机肥的氮素利用率明显低于化学氮肥。(4)从生长期内与年际排放变化来分析,N2O的排放在夏季的排放明显高于冬季,且当土壤含水量升高也会出现明显的排放峰值,并且在施肥后出现了明显的高峰,这说明土壤温度、湿度和含氮量均会影响到旱作农田土壤N2O的排放,并且可能存在年际变化差异,且夏季较为明显。在同一刈割周期内,不施肥处理的土壤N20排放通量明显低于施肥处理的排放通量。从排放总量来看,沼液与化肥混施排放通量最高,比不施肥处理高出137.74%,比单施化肥处理高出48.38%,比化肥与牛粪混施高出22.44%,比牛粪与减量化肥混施处理高出29.47%。(5)试验期间,苜蓿田是大气甲烷的吸收库,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对甲烷的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尽管差异并不显着。通过观察所得,施肥量对旱作农田土壤甲烷排放与吸收的无相关关系。

郭文颢[10](2012)在《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小区为单元,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及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途径。评价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具有重大意义,其前提是研究小区下垫面产流规律及径流水质变化规律。本研究在城市典型小区开展了各类下垫面降雨产流过程及径流水质变化过程试验,获取了小区下垫面降雨径流系数及初期弃流量等水文参数,提出了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及模型,评价了平水年小区各类下垫而的雨水资源量。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降雨、降雨径流及雨水资源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2.在城市小区开展了降雨产流及人工降雨产流试验,对各类下垫面降雨产流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各类下垫面不同降雨量及雨强条件下的产流规律,即在次场降雨产流过程中,不同下垫面产流量随降雨量呈现线性增加趋势,径流系数随降雨量呈现对数增加趋势,产流强度与降雨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存在滞后性。确定了各类下垫面平均初损值和不同雨量级的径流系数。3.通过开展城市小区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试验,对径流水质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各类下垫面不同场次降雨径流水质变化规律,即随着降雨过程的延续,降雨污染物浓度旱下降趋势,各类下垫而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随产流量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根据降雨径流水质随产流量变化规律,确定了各类下垫面降雨径流的初期弃流量。4.在获得小区下垫面不同降雨过程条件下的产流规律及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研究区平水年逐日降雨量资料为基础,根据各类下垫面平均初损值、不同雨量级的径流系数及初期弃流量等水文参数及计算模型,评价了平水年研究区各类下垫面的雨水资源量。研究小区平水年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750m3。

二、《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1)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设施菜地土壤氮肥施用现状
        1.2.2 设施菜地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硝化抑制剂及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1.3.1 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1.3.2 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分析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61,62]
3 结果与分析
    3.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1.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土壤肥力的影响
        3.1.3 对甜瓜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3.1.4 小结
    3.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2.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3.2.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土壤肥力的影响
        3.2.3 对番茄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条件下,番茄根系、土壤性状对番茄产量的相对贡献率
        3.2.5 对番茄植株干物质和氮吸收量的影响
        3.2.6 小结
4 讨论
    4.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环境及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4.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甜瓜和番茄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4.1.2 硝化抑制剂在提高土壤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4.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
    4.3 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因作物种类而异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2)贝莱斯芽胞杆菌HN-Q-8菌株发酵液稳定性测定及抑菌活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方法
        1.2.1 HN-Q-8菌株发酵液制备
        1.2.2 对5种马铃薯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1.2.3 HN-Q-8菌株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1.2.4 活性成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1.2.5 HN-Q-8菌株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
        1.2.6 HN-Q-8菌株活性成分鉴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HN-Q-8菌株对5种马铃薯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2.2 HN-Q-8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
        2.2.1 紫外光稳定性
        2.2.2 自然光稳定性
        2.2.3 蛋白酶稳定性
        2.2.4 热稳定性
        2.2.5 酸碱稳定性
    2.3 HN-Q-8菌株活性成分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2.4 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
    2.5 HN-Q-8菌株活性物质鉴定
3 讨论与结论

(3)译心和译笔:胡子霖《道德经》英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道德经》中文版本简述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道德经》英译研究综述
        2.1.1 国内研究部分
        2.1.2 国外研究部分
    2.2 国内外胡子霖《道德经》英译本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部分
        2.2.2 国外研究部分
第三章 译者生平探究
    3.1 《易经》与《至善图》
    3.2 礼教救国
    3.3 体育救国
第四章 副文本研究
    4.1 基本信息
        4.1.1 出版信息
        4.1.2 翻译动机和对《道德经》的认识
        4.1.3 对原文改造
    4.2 时代使命感
        4.2.1 “弃智”思想
        4.2.2 经济危机
        4.2.3 世界大战
    4.3 以儒释道
        4.3.1 儒家的“无为”
        4.3.2 “守中”与“中庸”
        4.3.3 “礼教”
第五章 译文翻译特点研究
    5.1 改造原文,理顺章节逻辑
    5.2 异化译文,再现原文面貌
    5.3 译文显化,解释空间变窄
    5.4 用词丰富,贴合多变语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胡子霖主要着作、译作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策划行业特色专栏 提升期刊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创办“农业高校专栏”的背景
2 “农业高校专栏”定位和优势
    2. 1精准定位,突出特色
    2. 2开办“农业高校专栏”的优势和可行性
3 “农业高校专栏”的运作理念及方式
    3. 1“农业高校专栏”的运作理念
        3. 1. 1互动双赢的理念
        3. 1. 2以人为本,在服务中发展的理念
        3. 1. 3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
    3. 2“农业高校专栏”的运作方式
        3. 2. 1合作组稿方式
        3. 2. 2精选精编“农业高校专栏”稿件
        3. 2. 3借势“微信”扩大宣传
4 “农业高校专栏”的效果分析
    4. 1拓展了稿源
    4. 2提高了期刊的学术水平
    4. 3创新了组稿方式
5 结束语

(6)《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介
二、主要栏目
三、投稿须知

(7)《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介
二、主要栏目
三、投稿须知

(9)氮素管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土壤N2O和CH4排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旱作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1.2.2 旱作农田CH_4排放的影响因素
    1.3 N_2O产生机制
    1.4 CH_4产生机制
    1.5 测试技术及减排措施
        1.5.1 测试技术
        1.5.2 减排措施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案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2.3.1 植株样品采集及测定
        2.3.2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2.3.3 气体样品采集及测定
        2.3.4 地温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下苜蓿干物质与氮素利用变化
        3.1.1 不同施肥处理下苜蓿干物质与氮素累积动态变化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产量和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1.3 不同施肥处理下氮素利用率
    3.2 不同施肥处理下一次刈割期间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
    3.3 生长期内N_2O排放通量与干物重的关系及影响N_2O排放的因素
        3.3.1 生长期内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3.2 紫花苜蓿每个生长周期N_2O排放通量与干物重的关系
    3.4 生长期内CH_4排放通量与干物重的关系及影响CH_4排放的因素
        3.4.1 生长期内CH_4排放通量变化
        3.4.2 紫花苜蓿每个生长周期CH_4排放通量与干物重的关系
    3.5 2012-2013年N_2O、CH_4排放总量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施肥、水分及温度因子对N_2O排放的影响
        4.1.2 施肥、水分及温度对CH_4排放的影响
        4.1.3 紫花苜蓿产量与施肥量、氮素利用率的关系
    4.2 结论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10)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不透水区产流规律研究
        1.2.2 城市不透水区降雨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1.2.3 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利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城市典型小区水文监测
    2.1 典型小区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水文循环特点
    2.2 城市小区水文监测方法
        2.2.1 降雨量监测
        2.2.2 径流量监测
        2.2.3 降雨水质监测
        2.2.4 径流水质监测
        2.2.5 人工降雨产流试验
3 城市小区降雨产流规律研究
    3.1 观测期降雨量概况
    3.2 各类下垫面降雨产流规律研究
        3.2.1 平均初损值确定
        3.2.2 开始产流时间与产流前平均雨强的关系
        3.2.3 次场降雨总产流量占总降雨量比例分析
        3.2.4 次场降雨产流量与降雨量关系
        3.2.5 径流系数随降雨量变化规律
        3.2.6 产流强度随降雨强度变化规律
    3.3 各类下垫面人工降雨产流试验研究
        3.3.1 径流系数随人工降雨历时变化规律
        3.3.2 相同雨强对不同下垫面径流系数变化规律影响
        3.3.3 不同雨强相同下垫面径流系数变化规律
    3.4 各类下垫面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3.4.1 水泥路面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3.4.2 沥青路面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3.4.3 水泥砖人行道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3.4.4 花岗岩广场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3.4.5 沥青屋面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3.4.6 水泥屋面降雨径流系数参数确定
4 降雨水质及降雨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4.1 降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4.1.1 雨水污染物浓度随降雨量变化规律
        4.1.2 降雨后期雨水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
    4.2 各类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4.2.1 各类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特性研究
        4.2.2 各类下垫面初期弃流量的确定
5 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5.1 保定市区降雨分布特征及趋势分析
    5.2 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5.2.1 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方法
        5.2.2 水泥路面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5.2.3 沥青路面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5.2.4 水泥砖人行道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5.2.5 花岗岩广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5.2.6 沥青屋面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5.2.7 水泥屋面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四、《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D]. 张春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贝莱斯芽胞杆菌HN-Q-8菌株发酵液稳定性测定及抑菌活性成分分析[J]. 赵雅,张岱,杨志辉,朱杰华,赵冬梅,薛雪.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2)
  • [3]译心和译笔:胡子霖《道德经》英译本研究[D]. 张子岳.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5]策划行业特色专栏 提升期刊影响力[J]. 杨建肖,刘伟霄,王雅娇,王佳,刘雪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04)
  • [6]《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编辑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5(01)
  • [7]《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编辑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05)
  • [8]《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征稿简则[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编辑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04)
  • [9]氮素管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土壤N2O和CH4排放特征的影响研究[D]. 韩思训.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10]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试验研究[D]. 郭文颢.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