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瑾[1](2020)在《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快速城镇化和全球极端气候的背景下,城市下垫面硬化、自然生态格局破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城市暴雨愈发频繁,积水现象增加。造成了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的一系列威胁。如何应用科学、有效、绿色、系统性的方法应对内涝灾害的发生仍然有很多研究空间。本文选取了暴雨内涝灾害高发的城市泉州为研究对象,结合城乡规划学、水文学、灾害学等学科的思维方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水文分析模型,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探讨滨海城市暴雨内涝的防控方法。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对比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评价方法、防控理论等内容,确定了在城市尺度以ArcGIS技术方法,通过指标体系评价的方式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在街区尺度通过SWMM技术进行汇水模拟及排水系统的风险评估;第二部分,在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后进行了评价因子选取和综合权重赋值计算,构建了完整的暴雨内涝灾害评价体系。通过对指标进行归一化计算和叠加权重,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计算公式,在GIS中分析了泉州市各行政区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指数,划分出5个风险等级。通过城市建设状况和风险等级的对比关系,找出了影响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关键因素,总结了内涝灾害风险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减弱的规律,为下文街区尺度的研究对象选取以及后文规划防控策略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高风险街区尺度的汇水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在不同降雨强度情况,空间要素与管网的综合作用下,街区内部积水的动态过程。根据用地现状和积水情况提出了结合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分区优化策略,并再次进行模拟检验;第四部分,笔者从城市尺度的暴雨内涝承灾规划、街区尺度的基于LID的积水管控方法、防控内涝风险管理与政策优化三个角度构建了泉州市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方法。对泉州市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研究和防控方法构建,不仅为该区域的风险识别和防灾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也通过探讨城市空间和暴雨内涝灾害的关系,丰富了城乡规划学科在防灾规划理论层面的研究,为滨海城市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黄锦滨[2](2020)在《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问题研究 ——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对土地管理和保障土地秩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提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执法人员难以及时、有效、彻底地制止违法用地行为,难以遏制违法用地的势头。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鲤城区为例,从基层的角度出发,探讨研究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并吸取国内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先进经验,在落实年度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与推广手机移动执法的大背景下,本文对鲤城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垂直管理执法队伍,保证执法独立性;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三是疏堵结合,提高案件查处力度;四是强化综合执法机制,联合各个相关部门,鼓励群众举报违法占地行为,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构建“天上看、地上管、网上办”的全方位治理机制。五是拓宽违法线索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整个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罗紫薇[3](2019)在《基于GIS的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市景观结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必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各类研究表明,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生态与环境问题,都与不合理的城市景观结构有关。以上杭县城区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遥感影像,结合城区地形图、综合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研,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和人地关系协调理论,以GIS为基础平台建立城市景观数据库,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CA-Markov模型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上杭县城区进行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时期内,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居住景观、其他建设用地景观、绿地与广场景观、道路景观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农业景观和林地景观呈持续减少趋势,水体景观面积在2013年达到最小值;上杭县城区内耕地景观转出面积最大,主要向城市居住景观、其他建设用地景观及道路景观转化,各类景观不断占用农业景观,说明农业景观减少主要是城市的扩展所引起,同时也存在农村居住景观、绿地与广场景观向农业景观回转的情况;水体景观与绿地与广场景观之间相互转化较为活跃。研究区整体的聚集度呈减少趋势,斑块数、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景观的破碎度上升,景观类型在景观空间呈均衡化、多元化趋势分布,对整体景观贡献度最大的农业景观优势度下降,但仍然是研究区域内优势的景观类型。(2)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研究表明:到2025年,研究区城市居住景观、其他建设用地景观、绿地与广场景观呈增长趋势,农村居住景观、农业景观、林地景观呈减少趋势,均在2025年趋于平衡和稳定;景观格局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加,呈现出较高的异质性,但景观的聚集度减缓,景观分布更加均匀;研究区内各景观类型在景观空间逐渐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这符合研究区内城市化发展的过程。(3)景观格局演变主导因子分析表明:城市居住景观、其他建设用地景观、绿地与广场景观、道路景观与除第一产业比重外的社会经济因子均呈较高的正关联度,农业景观、林地景观则恰恰相反;农村居住景观、水体景观与各社会经济因子的关联度均不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可知,上杭县城区城市景观演变的主导因子是:城市居住景观、其他建设用地景观、绿地与广场景观、农业景观和道路景观,这些景观类型对社会经济影响因子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4)依据以上研究对上杭县城市景观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①优化景观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分区;②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向城市;③宏观社会经济调控,引导城市格局变化方向,通过控制几类社会经济因子的数值,来达到调控某各景观类型面积,从而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的目的;④加大对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管控,提高建设用地、耕地的集约利用度;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景观连接度;⑥利用3S技术进行景观格局动态监测,获取具有时效性的景观格局数据,把控景观格局的演变进程及方向。

朱龙[4](2018)在《基于RS-GIS的瑞昌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即是生态环境良性演替的基本要素和物质环境,也是人类生存和向前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关乎区域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大部分土地生态安全问题都是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影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江西省瑞昌市为研究区,对瑞昌市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收集2005、2008、2011和2015年的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通过ENVI5.1和ArcGIS10.2软件对影像进行解译分类和后处理获得瑞昌市四期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分别从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转移时空变化以及程度变化三方面对瑞昌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在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后基于PSR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物元分析模型对瑞昌市2005-2015年11年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测算定级,以此分析研究瑞昌市研究期内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相关原因。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研究期内耕地、林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建设用地和水域出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主要分布在瑞昌市东北部城市化建设主战场的码头镇和桂林街道办城区范围内;林地减少最多,主要分布在瑞昌市东北部的码头镇、白杨镇和桂林街道办以及东南腹地的范镇、横港镇和高丰镇等地;耕地减少主要分布在瑞昌市东北部城市化扩张迅速的码头镇、白杨镇和桂林街道办等乡镇。瑞昌市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33.68、233.71、234.37、235.51。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分别为1.83和0.78。研究期内瑞昌市土地利用程度逐渐提升,基本保持稳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同时通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值大小可以看出其土地利用程度在[100,400]区间处于中下水平,未来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力度可进一步增强。(2)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期内瑞昌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虽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由研究初期的“较不安全”状态转变至研究末期的“较安全”状态。其中2005-2008年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处于“较不安全”状态,2009年转变至“临界安全”状态,一直持续到2012年,2013年转变至“较安全”状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同时可以发现研究期内各年份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关联值均位于(-1,0)区间内,由物元模型关联度量值范围所对应的含义可知,瑞昌市2005-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所隶属等级并不完全符合相应状态的标准,隶属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变化。(3)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土地生态安全分析结果,以土地利用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瑞昌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提出以下5个方面对策和建议:1)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2)建立土地生态安全实时监管系统与维护体系;3)减少农业污染,转变农业发展模式;4)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降低GDP能耗;5)强化公众土地生态保护意识,开展土地生态保护宣传。

杨义炜[5](2018)在《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态势日趋严重,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双增的现象。本文通过选取福建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晋江市为研究对象,以1996年、2003年、2009年和2016年的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首先利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进行4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分类,得到2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信息,其次从景观格局演变、时空规模变化、空间分异演变以及扩展模式演变4个层面分析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再次从政府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地形因素以及交通因素4个角度剖析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驱动机制,最后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关键要素,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晋江市生态质量演变状况。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从景观格局层面上看,晋江市20年间城乡建设用地在景观中的优势度逐渐突出,内在连通性不断提高,边界形态也逐渐规则化,空间上呈现出聚集连片的发展趋势;从用地规模上看,20年来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均不断增加,各街道乡镇之间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异特征上看,20年间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规模和强度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且扩展强度热点区逐步由离散转变为集中连片,其位置也逐渐由中心内陆向泉州湾方向移动;扩展模式来看,20年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长方式以边缘式扩展为主,填充式和飞地式扩展为辅,但边缘式扩展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填充式扩展规模则表现出上升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更趋于集中化。(2)通过对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驱动机制的研究,表明政府决策、社会经济、自然地形以及交通4大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在社会经济因素中,非农人口的增长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影响最大。(3)20年间晋江市生态环境质量表现出逐渐退化的趋势,且退化演变过程与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演变过程较为吻合,主要分布在产业较为集聚,工业化较为发达的乡镇以及工业园区内;从不同时段生态质量动态变化情况来看,晋江市生态变差地区逐步由内陆发展到沿海地区,尤其在泉州湾地区,而生态转好的地区主要位于老城区青阳街道和梅岭街道以及池店镇;通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强度与生态质量演变的回归分析可知,城乡建设用地扩展强度与生态质量变化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赵林洪[6](2018)在《基于GIS和RS的海岛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以平潭岛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海岛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应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平潭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自2010年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给原本脆弱的海岛生态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对设立综合实验区后的平潭岛生态脆弱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有效的生态保护对策,为其下阶段的有序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这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后续的生态建设保护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通过耦合多项生态指标来构建海岛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初期建设后的生态脆弱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开展分析,揭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2009-2017年间的生态脆弱性变化趋势,探究其变化的驱动因子,并进一步分析生态脆弱性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提出海岛型城市建设进程中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对策。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遥感影像、DEM数据等信息源提取表征生态脆弱性的9项评价指标,通过耦合构建评价模型对平潭岛在2009年、2015年及2017年的生态脆弱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7年间,平潭岛生态脆弱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均值由2009年的0.406上升至2017年的0.458,变化率高达12.81%。这表明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之后大面积的海岛开发建设加剧了平潭岛生态脆弱程度,使其抵抗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减弱。(2)分别对3个时相的生态脆弱性图像进行分级,结果显示:3个时相的平潭岛生态脆弱性均以轻度脆弱为主。2009、2015及2017年的中度及以上等级的脆弱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是51.34%、57.54%、62.27%,表明这3个时相的平潭岛生态脆弱性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脆弱程度逐年加深。通过差值运算得到生态脆弱性变化图,结果显示2009-2017年间,生态脆弱性等级升高和降低的面积占比分别为41.49%和21.10%,这表明海岛的开发建设加剧了其生态脆弱性。(3)进一步探究平潭岛生态脆弱性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关系发现,海岛无序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加剧其生态脆弱性的主导因素,景观格局破碎化也是导致生态脆弱程度加深的主要原因。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对综合实验区后续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在防风固沙林种植、城市规划建设、填海造陆区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对策,旨在改善平潭岛的生态环境,降低其生态脆弱程度。

黄广华[7](2017)在《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晋江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有限的土地供给与无限的用地需求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的发展逐渐面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土地是一种不可移动的稀缺资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其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研究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对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本底和承载状态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土地利用功能调整和引导以及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使土地得到协调利用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城市型县(市)——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为评价对象,以地块和乡镇为评价基本单元,在分析和识别土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承载本底、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对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晋江市土地利用功能布局调整和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总体水平较高。全市很适宜、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例达63.51%,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台地区域以及低丘缓坡地带。(2)晋江市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不多,全市很适宜和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18902.3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28.54%,;基本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3297.31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4.98%。(3)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承载状态Ⅰ级(可载)的面积44315.31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66.89%;承载状态Ⅱ级(临界)的面积19107.65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28.84%;承载状态Ⅲ级(超载)的面积2824.17公顷,占全市陆地总面积4.26%。Ⅰ级和Ⅱ级的面积占全市陆地总面积95.74%,表明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匹配程度总体上较高。(4)全市耕地人口承载指数为0.17,耕地承载能力属于严重超载状态;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指数为0.77,属于轻度超载状态;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口承载指数为2.07,属于可载状态。(5)尽管目前晋江市土地开发建设仍有一定的潜力,但受到土地开发强度(47.31%)偏高,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约束,晋江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建设的规模十分有限,晋江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增量约束和存量挖潜的阶段。(6)针对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提出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保证粮食安全等对策建议,提高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翔宇[8](2017)在《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物质保障。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组成发生了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导致区域地形改变、地表植被资源被破坏、土壤质量下降,使得地表土层的抗蚀性能减弱,土壤被破坏、搬运和移动过程加快,从而引起水土流失过程加速,即加剧了区域土壤侵蚀。在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土地利用就成为了影响土壤侵蚀进程的主要因素,所以,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成为防控土壤侵蚀的关键。近年来,澜沧县大规模引种桉树、橡胶等人工经济园林,取代了相当面积的耕地以及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灌木林和荒草地等,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建设用地面积需求量增大,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侵蚀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因此,从土壤侵蚀防控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是必要的,这对于澜沧县的土壤侵蚀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防控土壤侵蚀为数量结构优化目标,以土壤侵蚀总量约束、土地总面积约束、人口总量约束、耕地保有量约束、建设用地总量约束、其他宏观约束、数学模型约束等七个方面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实现澜沧县2020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将优化结果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1)澜沧县现阶段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小;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产值较低;林地面积分布广泛,但是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较小;城镇建设用地分布比较集中,但是城镇化率不高;自然保留地水土流失风险较大。因此,澜沧县现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2)2000—2005年,澜沧县耕地、灌木林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小,有林地面积增加;2005—2010年,耕地、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减小,其他类型用地的面积增加,桉树林的面积增加最明显;2010—2015年,水域、桉树林、有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园地、灌木林、自然保留地面积下降。桉树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有林地以及自然保留地。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看,2000—2010年,土壤剧烈和极强度侵蚀面积明显减少,并向轻度、微度和中度侵蚀转移。而2010—2015年,强度、剧烈级别的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向微度、轻度、中度转移不明显;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来看,土壤侵蚀较严重区集中在澜沧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中部河谷地带的乡镇和北部部分的乡镇土壤侵蚀严重,南部乡镇的土壤侵蚀较轻。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十五年间,当耕地转变为自然保留地、有林地转变为耕地时,土壤侵蚀强度增强;当耕地转变为有林地、耕地转变为桉树林、灌木林转变为桉树林、灌木林转变为有林地、自然保留地转变为有林地时,土壤侵蚀强度下降。(3)以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土壤侵蚀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对2020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2020年,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控制土壤侵蚀量的要求提出了四种优化方案,并与《总规》比较,结果表明:①四种优化方案中,与现状相比,所有方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于现状,且土壤侵蚀量均小于现状,分别比现状下降了890.49×104t、515.33×104t、567.25×104 t、572.28×104t;与《总规》相比,方案2、方案3和方案4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于《总规》,而方案1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小于《总规》。所有优化方案的土壤侵蚀量均小于《总规》,分别比《总规》下降了 801.42×104t、426.26×104t、477.85×104t、483.21×104t,其中土壤侵蚀量最小的是方案1。②四个方案耕地面积均高于《总规》中规定的最低耕地面积,其中方案2、方案3、方案4中耕地面积超过了澜沧县“十三五”规划中的耕地保有量;方案3和方案4中园地面积增加;四种方案中牧草地面积保持稳定;方案1、方案3和方案4中林地总面积均大于《总规》,桉树林的面积优化后有所增加;所有方案中建设用地面积低于《总规》面积,水域面积与《总规》一致,自然保留地面积略小于《总规》中的面积。在所有优化方案中,方案4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最大的,并且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保证社会需求的同时,土壤侵蚀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最多,因此,选择方案4为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最佳方案。(4)2025年优化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均高于《总规》和现状,土壤侵蚀量比《总规》和现状分别减少526.32×104t和615.39×104t,达到土壤侵蚀总量控制的目的。优化后的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425 hm2/人,超过最低人均耕地占有量的要求。同时,耕地面积达到“十三五”规划中的最低耕地保有量;其次优化了林地结构,适当调低了灌木林面积,增加了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林地总面积达到550322.32 hm2,高于《总规》;牧草地面积与《总规》持平;建设用地的配置达到了 2025年总需求量的要求;水域面积与《总规》一致;适当缩减了自然保留地面积。研究建议在保护澜沧县原有的林地结构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引种桉树林,合理规划经济园林种植面积,保持原有林地和经济林并存,这样更有利于区域水土保持。

黄华富[9](2017)在《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发达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引入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晋江市城市化发展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集成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环境关键因子构建了遥感生态指数(RSEI);引入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分析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与措施。结果表明:1995-2013年晋江市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增速放缓,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且空间集聚水平呈幅度下降趋势,东北部水平高值集聚区域在不断扩展,而低值集聚区域(特别是中部地区)不断在紧缩;1995-2013年晋江市生态状况呈整体下降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晋江市北部的紫帽镇的紫岭果林场-铁灶果林场一带、池店镇的仙公山公园附近以及东北部的西滨农场-江滨公园一带,除了晋江中北部的世纪大道沿线低值区呈带状分布外,其他低值区域呈斑块状较为散乱地分布在各个乡镇行政中心区域,并且范围较小;1995-2013年晋江市各乡镇(街道)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总体上呈得到改善,耦合度均值从1995年的0.4701上升至2013年的0.7015,涨幅达52.93%,耦合协调度均值由0.4587上升到0.7015,由初级协调阶段发展成良好协调阶段;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思路与建议。论文将为晋江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提供基础性实证依据,也为沿海其他地区的生态监控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张荣天[10](2016)在《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县域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县域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中基础组成部分,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县域城镇化日益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底座与重要载体。中部地区安徽省总体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欠发达区域,其县域城镇化发展程度、模式及机制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因此,研究转型期以来我国中部欠发达典型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论文基于县域城镇化本质内涵之上,构建县域城镇化测度理论模型,利用19782014年安徽县域数据,测算出1978年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运用HP滤波法、GM(1,1)模型、发展差异指数、ESDA模型、重心模型等定量方法,分析1978年转型期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分异与演变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多视角分析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调控政策建议。论文紧紧围绕“内涵界定-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时空分异-影响机理-调控策略”研究思路,以县域城镇化时空分异及其影响机理为2大研究核心,侧重于探索各因素对19782014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时空效应。论文主要结构分为三大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及第三章。(2)实证案例研究,主要包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3)提升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第七章、第八章。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转型期以来县域城镇化发展是受到环境、人口、产业及制度等多重因子影响,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阶段性演变;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及空间格局分异显着,并且发展的驱动因子及影响机制不尽相同。以产业演变、人口迁移、制度变迁及城镇化时空过程为理论建构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研究核心理论框架。(2)1978年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总体呈提升趋势,但存在显着的“阶段性”规律,且皖南、皖中及皖北三大区域内部县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由南向北递增。工业、服务业主导型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总体高于农业主导型。未来近10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呈上升态势,但仍处诺瑟姆城镇化曲线初级阶段。(3)19782014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皖北、皖中内部差异贡献率表现增大态势。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全局上表现正空间自相关性;局部H-H集聚分布在“合-芜-马”核心区,而L-L集聚分布在“阜-亳-宿”塌陷区。19782014年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位于东经117.58118.05和北纬31.7831.24间波动,空间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等县(市)范围,重心格局演化整体上以东南方向偏移为主。(4)县域城镇化发展受到制度变迁、经济增长、产业演进及农民迁移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宏观层面上,制度变迁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核心动力,经济增长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基础动力;中观层面上,产业演进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根本动力;微观层面上,农民迁移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主体动力,综合作用形成转型期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及演变影响机制。(5)结合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差异,重构出“现代农业主导型、新型工业主导型、特殊资源主导型、都市边缘主导型、绿色生态主导型”五种典型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初步解析各模式适宜县域与发展策略;并从“科学规划、人口转移、产业转型、制度创新”四大维度上提出了未来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可能的特色之处主要有三点:(1)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之上,提出了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研究的理论核心体系,并构建了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分异研究基本框架。(2)考虑到当前微观层面研究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不足,论文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多视角建构了转型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综合分析框架。(3)结合转型期安徽县域特征及发展差异,重构不同类型县域发展典型调控模式,以及不同目标导向的路径策略与政策指引。

二、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极端气候和全球灾害
        1.1.2 暴雨内涝灾害对城市影响
        1.1.3 城市化对暴雨内涝灾害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和专业视角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相关研究综述
    2.1 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相关研究
        2.1.1 国外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研究
        2.1.2 国内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研究
    2.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2.2.1 基于历史灾情数理统计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2.2.2 基于RS和ArcGIS技术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2.2.3 基于情景模拟方法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
        2.2.4 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2.3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理论及实践相关研究
        2.3.1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理论相关研究
        2.3.2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实践相关研究
    2.4 既有研究经验总结与思考
        2.4.1 我国现阶段防涝研究的问题
        2.4.2 未来雨涝灾害防控发展方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运用
    3.1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构建流程
        3.1.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价原理
        3.1.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流程
    3.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的初定及筛选
        3.2.3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3.3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综合模型的构建
        3.3.1 灾害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综合计算
        3.3.3 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3.4 多尺度暴雨内涝灾害评估与技术运用
        3.4.1 城市尺度风险评价
        3.4.2 街区尺度实证研究
        3.4.3 ArcGIS和SWMM技术交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尺度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1.1 地形地貌
        4.1.2 气候与降水
        4.1.3 海洋与水域
        4.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各指标评价
        4.2.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4.2.2 承灾体暴露性评价
        4.2.3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4.3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4.3.1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准则层评估分析
        4.3.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区划
    4.4 风险评价与城市建设比对分析
        4.4.1 高风险区: 高强度城市中心区
        4.4.2 次高风险区: 沿海城市副中心
        4.4.3 中风险区: 环湾区增长极核
        4.4.4 次低、低风险区: 内陆山区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风险街区尺度汇水模拟和分区优化
    5.1 研究区选取与模型构建
        5.1.1 模拟地块范围及概况
        5.1.2 模型构建过程
    5.2 研究区模拟积水情况分析
        5.2.1 10a一遇
        5.2.2 50a一遇
        5.2.3 200a一遇
    5.3 基于汇水模拟结果的分区优化
        5.3.1 积水情况分析
        5.3.2 分区优化策略
    5.4 优化后模拟积水情况分析
        5.4.1 10a一遇
        5.4.2 50a一遇
        5.4.3 200a一遇
    5.5 分区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内涝防控的多尺度承灾规划与管控方法
    6.1 城市尺度暴雨内涝承灾规划
        6.1.1 城市生态网络修复
        6.1.2 城市防灾系统构建
    6.2 基于LID的街区尺度积水管控方法
        6.2.1 街区公共空间产汇流管控
        6.2.2 街区LID设施网络化设计
    6.3 基于防涝的风险管理及政策优化
        6.3.1 建立内涝预警系统
        6.3.2 增强居民防灾意识
        6.3.3 管理对接与协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问题研究 ——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二、违法用地行为
    第二节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分类及危害
        一、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分类
        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危害
    第三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特点和性质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特点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性质
    第四节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特殊性
第三章 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第一节 鲤城区概况
    第二节 鲤城区土地执法监察现状
        一、组织结构及队伍情况
        二、制度和执法手段
        三、执法监察工作程序
        四、3S技术在土地卫片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第三节 鲤城区土地违法的特点
        一、企业违建形势严峻
        二、土地执法难、力度差、效果慢
        三、地方政府违法建设
第四章 鲤城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
        一、行政执法手段简单,执法效果不理想
        二、用地规划与现实冲突,人地矛盾日益激烈
        三、执法检查履职到位难,难以发挥威慑力
        四、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
        五、执法队伍建设面临困境
        六、针对违法用地事件很难将其立案侦查
    第二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形同虚设,难以产生合力
        二、在管理上不能做到体制统一、协调一致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
        四、用地规划滞后,城乡结合部违建难疏导
        五、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缺乏强制执行力度
第五章 国内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介绍
        一、福建省晋江市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
        二、河南省周口市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
    第二节 国内经验启示
第六章 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对策研究
    第一节 垂直管理执法队伍,保证执法独立性
        一、实现执法队伍的垂直管理
        二、保证土地执法监察的独立性
        三、建立省内土地督察体制
    第二节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一、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二、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第三节 疏堵结合,提高案件查处力度
        一、针对违规占地的存量事件进行及时疏导
        二、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第四节 土地执法监察相关机制的建设
        一、建立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强化综合治理
        二、设立考核指标,完善人员配备
        三、进一步规范动态巡查责任机制
        四、健全违法用地通报公示机制
        五、建立一套激励表彰制度
    第五节 拓宽违法线索来源
        一、利用高新技术手段,监控违法用地行为
        二、建立奖惩机制,拓宽违法案件举报渠道
        三、实现网格化管理,实现以图管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GIS的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GIS应用
        1.2.2 城市景观格局
        1.2.3 景观格局指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1.3.2 景观格局驱动力研究
        1.3.3 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研究
        1.3.4 综述总结
    1.4 相关理论概述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县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景观分类体系的确定
        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2.3.3 缓冲区分析法
        2.3.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5 马尔科夫模型
        2.3.6 元胞自动机
        2.3.7 CA-Markov模型
    2.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4.1 数据来源
        2.4.2 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3 2009—2017年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3.2 景观空间转移矩阵
        3.2.1 转移矩阵构建
        3.2.2 景观类型流向分析
    3.3 全局尺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3.3.1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3.2 景观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演变模拟预测及分析
    4.1 研究工具
    4.2 数据格式转换
    4.3 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构建
    4.4 适宜性图集制作
        4.4.1 影响因子确定
        4.4.2 转换规则定义
        4.4.3 适宜性图集制作
    4.5 CA-Markov模型模拟2017年景观格局
        4.5.1 模拟过程
        4.5.2 模拟结果的精度检验
    4.6 2021、2025年城市景观格局预测结果与分析
        4.6.1 预测结果
        4.6.2 预测结果分析
    4.7 2009—2025年上杭县城区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主导因子分析
    5.1 城市景观演变社会经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5.1.1 关联度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2 城市景观演变主导因子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上杭县城市景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6.1 主要问题
    6.2 建议及对策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RS-GIS的瑞昌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状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源
        3.1.2 非遥感数据源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1 研究区边界裁剪
        3.2.2 裁剪后影像最佳波段组合分析
        3.2.3 影像增强处理
    3.3 遥感影像分类
        3.3.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和解译样本的建立
        3.3.2 土地利用分类及精度评价
        3.3.3 分类结果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2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
        4.2.1 变化幅度
        4.2.2 变化速率
    4.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时空变化
        4.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
        4.3.3 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变化
    4.4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4.4.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4.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
        4.4.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
    5.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5.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构建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3 各评价指标说明
    5.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5.3.1 评价指标标准化
        5.3.2 权重确定的方法
        5.3.3 物元分析法
    5.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5.4.1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权重的计算
        5.4.2 物元分析评价
        5.4.3 评价结果分析
    5.5 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1.2.1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研究
        1.2.2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1.2.3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驱动力机制研究
        1.2.4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1.3 研究体系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1 研究方法
        1.3.3.2 研究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范围
        1.4.2 地形地貌概况
        1.4.3 社会经济概况
        1.4.3.1 经济发展
        1.4.3.2 产业结构
        1.4.3.3 人口状况
        1.4.3.4 交通状况
第二章 数据源预处理与遥感解译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
        2.1.2 其他资料数据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2.2.1 辐射校正
        2.2.2 几何校正
        2.2.3 影像裁剪
        2.2.4 影像去云处理
    2.3 遥感信息解译
        2.3.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3.2 基于最大似然法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分类
        2.3.2.1 最大似然法分类概述
        2.3.2.2 训练区样本选取
        2.3.2.3 波段指数选取
        2.3.2.4 波段组合优化
        2.3.2.5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
第三章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3.1 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3.1.1 景观格局指数
        3.1.2 城乡建设用地景观特征分析
    3.2 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3.2.1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测度指数选取
        3.2.2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规模特征分析
        3.2.3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异特征
        3.2.3.1 城乡建设用地整体扩展方向
        3.2.3.2 各街道乡镇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异
        3.2.4 村级尺度城乡建设用地演变空间自相关研究
        3.2.4.1 空间自相关指数概述
        3.2.4.2 空间自相关指数
        3.2.4.3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2.4.4 村级单元扩展强度热点分析
    3.3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演变研究
        3.3.1 已有扩展模式方法介绍
        3.3.2 提取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模式
        3.3.3 扩展模式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驱动机制研究
    4.1 政策与规划引导力
        4.1.1 政策调整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的影响
        4.1.2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的影响
    4.2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力
        4.2.1 经济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的影响
        4.2.2 人口增长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的影响
        4.2.3 城乡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因素回归分析
        4.2.3.1 回归模型的选取
        4.2.3.2 偏最小二乘回归相关概述
        4.2.3.3 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分析
    4.3 自然地形因素约束力
    4.4 陆地交通发展影响力
第五章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演变下生态质量评价
    5.1 遥感生态指数构建
        5.1.1 评价因子选择
        5.1.2 遥感生态指数因子提取
        5.1.2.1 绿度因子
        5.1.2.2 湿度因子
        5.1.2.3 干度因子
        5.1.2.4 热度因子
        5.1.3 评价因子正规化处理
        5.1.4 生态遥感指数权重设置
        5.1.5 生态因子主成分结果分析
        5.1.6 生态遥感指数统计量分析
    5.2 晋江市生态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2.1 不同研究期晋江市生态质量空间演变分析
        5.2.2 不同研究期晋江市生态质量分级评价
        5.2.3 不同时段晋江市生态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5.2.3.1 1996-2003年晋江市生态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5.2.3.2 2003-2009年晋江市生态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5.2.3.3 2009-2016年晋江市生态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5.3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与生态质量变化关系
    5.4 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5.4.1 提升各类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及效益
        5.4.2 大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资源
        5.4.3 加强地区间联动发展
        5.4.4 重视生态环境,促进晋江市新型城镇化发展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GIS和RS的海岛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以平潭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海岛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2.2 平潭岛自然环境简述
        2.2.1 地质
        2.2.2 地貌
        2.2.3 气候
        2.2.4 土壤与植被
        2.2.5 水文
    2.3 平潭岛社会经济简述
    2.4 平潭岛生态环境简述
第三章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3.1 遥感影像数据
        3.1.1 Landsat 5影像基本参数
        3.1.2 Landsat 8影像基本参数
    3.2 高程影像数据
    3.3 影像预处理
        3.3.1 遥感影像辐射校正
        3.3.2 ASTER GDEM数据几何校正
        3.3.3 研究区范围提取
第四章 生态脆弱性指标选取及模型建立
    4.1 生态脆弱性指标选取原则
    4.2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指标选取
        4.2.1 坡度指标
        4.2.2 地形起伏度指标
        4.2.3 NDVI指标
        4.2.4 土壤湿度指标
        4.2.5 景观格局指标
    4.3 生态脆弱性指标模型建立
        4.3.1 指标标准化
        4.3.2 确定指标权重
        4.3.3 生态脆弱性模型构建
第五章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5.1 平潭岛不同时相的生态脆弱性分析评价
        5.1.1 平潭岛不同时相的生态脆弱性总体水平
        5.1.2 平潭岛不同时相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
        5.1.3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时相分布特点
    5.2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空间变化分析
第六章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分析
    6.1 平潭岛土地利用分类
        6.1.1 土地利用分类概述
        6.1.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6.1.3 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6.1.4 分类后处理与精度验证
    6.2 平潭岛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3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脆弱性关系分析
第七章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与景观格局关系分析
    7.1 平潭岛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分析
        7.1.1 平潭岛景观格局分析
        7.1.2 生态脆弱性与景观格局关系分析
        7.1.3 生态脆弱性等级的景观格局分析
    7.2 生态脆弱性变化驱动力分析
    7.3 生态保护建议及对策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技术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研究现状
        1.4.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资源稀缺性理论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3 土地报酬递增递减理论
        1.5.4 人地系统理论
        1.5.5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第二章 晋江市概况
    2.1 自然社会资源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行政区划
        2.1.3 自然条件
        2.1.4 社会经济条件
    2.2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2.2.1 土地利用现状
        2.2.2 土地利用特点
第三章 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3.1 土地资源承载本底评价
        3.1.1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
        3.1.2 土地资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
    3.2 土地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
        3.2.1 建设用地承载状态评价
        3.2.2 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评价方法
第四章 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1 土地资源承载本底评价结果分析
        4.1.1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4.1.2 土地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介结果分析
    4.2 土地资源承载状态评价结果分析
        4.2.1 建设用地承载状态评价结果分析
        4.2.2 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2.5 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际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5.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澜沧县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3.1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1.1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情况概述
        3.1.2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3.1.3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3.2 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3.2.1 澜沧县土地利用的时序变化
        3.2.2 澜沧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澜沧县土壤侵蚀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4.1 土壤侵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4.1.1 澜沧县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4.1.2 土壤侵蚀模型的选取
        4.1.3 土壤侵蚀模型的修正
        4.1.4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各个因子的计算
        4.1.5 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
    4.2 澜沧县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
        4.2.1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特征
        4.2.2 土壤侵蚀空间变化特征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特征
        4.3.1 澜沧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计算方法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分析
    4.4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变化的关系分析
        4.4.1 不同土壤侵蚀等级变化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
        4.4.2 土地利用变化下的土壤侵蚀量化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5.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的选取
        5.1.1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的建模理念
        5.1.2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的建模过程
    5.2 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5.2.1 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决策变量的选取
        5.2.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设置
        5.2.3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设置
        5.2.4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方案的设计
    5.3 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2025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5.3.1 澜沧县2025建设用地总需求量预测
        5.3.2 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设置
        5.3.3 约束条件设置
        5.3.4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方案的制定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城市化研究
        1.2.2 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1.2.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及其演化特征
    3.1 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方法
        3.1.1 基于综合指标法的晋江市城市化总体水平测度
        3.1.2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
        3.1.3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3.2 晋江市城市化水平时间演进分析
    3.3 晋江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3.3.1 全局性空间自相关
        3.3.2 局域性空间自相关
第4章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测度及其时空演变
    4.1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的因子提取
        4.1.1 绿度指标
        4.1.2 湿度指标
        4.1.3 热度指标
        4.1.4 干度指标
    4.2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构建与分析
        4.2.1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的构建
        4.2.2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结果与分析
第5章 晋江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研究
    5.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总体情况
        5.2.2 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5.2.3 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5.2.4 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5.3 促进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调控建议
        5.3.1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3.2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5.3.3 加强环境保护投入与治理
        5.3.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第三产业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期中国城镇化保持快速地发展态势
        1.1.2 县域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载体
        1.1.3 县域城镇化迫切需在理论层面进行指导
        1.1.4 中部欠发达安徽县域城镇化具有特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镇化概念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县域城镇化
    1.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4.1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启示
        1.4.2 研究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
        1.4.3 揭示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
        1.4.4 提出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调控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1.5.2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1.5.3 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
        1.5.4 多种学科的研究思维相融合
    1.6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6.1 研究区域
        1.6.2 数据来源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2.1.1 城镇化概念内涵研究进展
        2.1.2 城镇化格局过程研究进展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2.1.5 城镇化优化调控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2.2.1 国外城镇化研究评价
        2.2.2 国内城镇化研究评价
第三章 县域城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启示
    3.1 县域城镇化理论基础及体系构建
        3.1.1 城乡发展理论
        3.1.2 集聚与扩展理论
        3.1.3 城镇化时空理论
        3.1.4 人口迁移理论
        3.1.5 产业演变理论
        3.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7 县域城镇化研究理论体系
    3.2 县域城镇化进程矛盾与借鉴启示
        3.2.1 我国县域城镇化进程与矛盾剖析
        3.2.2 我国县域城镇化模式与经验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时间演变特征
    4.1 县域城镇化测度理论模型
        4.1.1 城镇化测度方法模型梳理总结
        4.1.2 安徽县域城镇化测度理论模型
    4.2 安徽县域城镇化时间变化综合评价
        4.2.1 县域城镇化总体特征分析
        4.2.2 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
        4.2.3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
    4.3 区域维度上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1 皖南地区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2 皖中地区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3 皖北地区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4 总体特征及其对比分析
    4.4 类型维度上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4.1 县域发展基本类型划分理论模型
        4.4.2 不同类型县域城镇化演变特征
    4.5 安徽县域城镇化趋势模拟预测
        4.5.1 GM(1,1)模型基本原理
        4.5.2 安徽县域城镇化GM(1,1)模型
        4.5.3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模拟预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格局空间分异研究
    5.1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格局
        5.1.1 安徽县域城镇化格局空间总体特征
        5.1.2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程度指标
        5.1.3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格局演变
    5.2 安徽县域城镇化关联格局演变
        5.2.1 ESDA理论模型基本原理
        5.2.2 安徽县域城镇化全局关联格局
        5.2.3 安徽县域城镇化集聚格局演化
        5.2.4 安徽县域城镇化异质格局演化
    5.3 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格局演变
        5.3.1 县域城镇化重心测算理论模型
        5.3.2 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区位及移动趋势
        5.3.3 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移动方向和距离
        5.3.4 安徽县域城镇化标准差椭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6.1 制度变迁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1.1 制度变迁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6.1.2 制度变迁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影响定量分析
        6.1.3 不同制度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解析
    6.2 经济增长对安徽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2.1 经济增长影响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机制
        6.2.2 经济增长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影响定量分析
    6.3 产业演进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3.1 产业演进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6.3.2 产业演进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制实证
    6.4 农民迁移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4.1 农民迁移进城理论模型及其研究假设
        6.4.2 农民迁移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6.5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驱动机制综合解释
        6.5.1 制度变迁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核心动力
        6.5.2 经济增长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基础动力
        6.5.3 产业演进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根本动力
        6.5.4 农民迁移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主体动力
        6.5.5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动力因素内在综合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调控策略研究
    7.1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原则导向
        7.1.1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
        7.1.2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7.1.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1.4 统筹协调,绿色发展
    7.2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
        7.2.1 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基本分类
        7.2.2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重构
    7.3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政策指引
        7.3.1 科学规划——形成完善县域城镇体系
        7.3.2 人口转移——稳步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7.3.3 产业转型——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7.3.4 制度创新——深化城镇发展制度改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特色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表名目录
图名目录
附录 :农民迁移进城意愿问卷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D]. 刘一瑾. 天津大学, 2020(02)
  • [2]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问题研究 ——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D]. 黄锦滨. 华侨大学, 2020(01)
  • [3]基于GIS的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 罗紫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RS-GIS的瑞昌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朱龙.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5]晋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 杨义炜. 福州大学, 2018(03)
  • [6]基于GIS和RS的海岛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以平潭岛为例[D]. 赵林洪. 福州大学, 2018(03)
  • [7]晋江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黄广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8]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D]. 高翔宇. 云南大学, 2017(05)
  • [9]晋江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黄华富.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10]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张荣天.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