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吡喹酮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一例

大剂量吡喹酮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一例

一、大剂量吡喹酮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例(论文文献综述)

邢文荣,孙华君,罗志红,蔡和平[1](2021)在《一例感染曼氏裂头蚴合并肺吸虫病患儿的诊疗分析及药学服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罕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由假叶目裂头科迭宫属的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感染引起[1]。肺吸虫脑病是肺吸虫侵入人体脑组织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属于重症肺吸虫病,可能致残[2],肺吸虫脑病在临床少见,缺乏特异性,临床极易误诊。既往关于肺吸虫脑病的文献报道偶见于成年患者,儿童颅内感染曼氏裂头蚴同时合并肺吸虫病非常少见,国内也少见临床药师参与该疾病的药学服务工作。作者参加了1例颅内感染曼氏裂头蚴合并肺吸虫病患儿的多学科会诊与临床药学服务,

邵兵[2](2021)在《吡喹酮调节小鼠免疫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血吸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和家畜健康,目前仍流行于中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是我国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已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是人和家畜感染血吸虫的必要条件。吡喹酮(PZQ)是治疗人和家畜血吸虫病的临床首选化学药品。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实PZQ可以调节宿主免疫。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水牛在感染前17天和18天服用PZQ可以使得体内虫体发育率(虫体数/感染尾蚴数)减少80%以上。本文以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了PZQ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量效关系、保护期和起效时间,为如何应用PZQ预防人和家畜感染日本血吸虫提供参考。比较感染前预服PZQ的BALB/c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虫荷数、雌虫数和平均每克肝脏虫卵数(EPG),根据预防效果明确PZQ预防感染的有效剂量、保护期和起效时间。在测定有效剂量的两个独立试验中,感染前15天注射或口服不同剂量PZQ均可使小鼠虫荷数、雌虫数和肝脏EPG显着降低。有效剂量为2次口服(间隔24 h)或1次注射300 mg/kg,可使虫荷数、雌虫数和肝脏EPG减少稳定在50%以上。在服用有效剂量PZQ后的前两天预防效果最好,减虫率超过92%,然后维持显着减虫率直至21天。对来源于PZQ预处理组小鼠和空白对照组的小鼠虫体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在PZQ预处理组中存活的虫体长度较短,口吸盘和腹吸盘等器官变小,雌虫子宫内虫卵数减少。细胞因子、NO、5-HT和血液学指标的检测表明,预服PZQ可引起宿主的生理变化,调节天然免疫。提高外周血血清中NO、IFN-γ和IL-2的水平,降低TGF-β的水平,这可能是PZQ预处理小鼠虫体数量减少和残存虫体发育不良的原因。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表明,感染前预服PZQ对获得性免疫无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给药后24-96 h小鼠血浆PZQ浓度,给药后72 h后血浆PZQ浓度低于检出限,说明PZQ对血吸虫的预防作用不是由于PZQ直接作用的结果。结论:预服PZQ可诱导宿主在服药后21天内对日本血吸虫感染产生部分预防作用。这种预防作用不是PZQ对血吸虫的直接作用,而是PZQ调节宿主生理变化特别是调节天然免疫的结果。这些发现可能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接触疫水的人群(如渔民)和牲畜(牛、羊等)提供一种有效的预防技术,并为阐明PZQ治疗血吸虫病的机制和PZQ作为免疫调节剂以防止其他病原体感染提供新的见解。

吴洛滨[3](2021)在《日本血吸虫SjGT,SjNCSTN,SjENT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带寄生虫病,在非洲,南美,东南亚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广泛分布,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据统计,2018年仍有2.29亿人处于血吸虫感染风险。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解放后我国进行了数十年的血防工作,顺利完成各个时期的既定目标,成效显着,但血吸虫病在我国并未消除,血防工作依然值得重视。血吸虫成虫以雌雄合抱的形式存在,雌虫只有与雄虫合抱才能达到性成熟,性成熟雌虫所产的虫卵是造成宿主病理损害和疾病再传播的根源,雄虫通过某种非精子传递机制调控血吸虫雌虫的生长发育,了解雄虫对雌虫发育的影响对了解血吸虫的生殖发育机理以及对其传播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室前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日本血吸虫糖基转移酶(SjGT),日本血吸虫Nicastrin蛋白(SjNCSTN)以及日本血吸虫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3(SjENT3)在两性感染的合抱雄虫(MM)体内的表达高于其在单性感染雄虫(SM)体内的表达,推测这三个蛋白在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雌雄虫信息传递以及雄虫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有一定作用。本论文围绕这三个蛋白做了以下的研究:为了初步分析SjGT,SjNCSTN,SjENT3基因参与日本血吸虫的生长发育情况,本研究利用q RT-PCR分析了他们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间,不同性别,不同感染状态下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SjGT基因从7d到25d的转录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并在25d达到最高,在28d降至21d的转录水平,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保持平稳。SjNCSTN基因的转录水平从7d到18d逐渐下降,之后有所回升,在25d之后的转录水平保持相对稳定。SjENT3基因的转录水平从7d到21d逐步上升,并在21d达到峰值,之后逐步下降,在42d降到最低点。SjGT基因在各检测时间点雄虫体内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雌虫,其在雌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在各个时期都稳定在较低水平。SjNCSTN基因在各检测时期雌雄虫体内表达无明显差别。SjENT3基因在各检测时间点雄虫体内的转录水平高于雌虫,且此差异在生殖发育完善前更为明显。SjGT基因在感染后18d,21d,23d,25d MM虫体的转录水平逐渐升高,并在21d时明显高于其在SM体内的转录水平,其在各检测时间点SM体内转录水平差别不大。SjNCSTN基因在感染后18d、21d、23d MM体内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其在SM体内的转录水平,其在感染后25d两种感染状态虫体间的转录水平基本一致。SjENT3基因在感染后18d两种感染状态虫体间的转录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感染后21d、23d、25d MM体内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其在同时段SM体内的转录水平。本研究通过RNAi技术对SjGT,SjNCSTN,SjENT3基因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利用筛选出的对这三个基因干扰效果较好的si RNA,进行体内长期干扰实验,特异性si RNA皆可明显抑制相应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对长期干扰虫体成活率、每雌虫肝脏荷卵数、宿主肝脏荷卵数和肝卵孵化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SjGT基因,SjNCSTN基因,SjENT3基因干扰组相较于NC组分别产生了28.89%(P<0.05)、20.00%(P<0.05)、24.45%(P<0.05)的减虫率;宿主肝脏荷卵数分别降低53.08%(p<0.01)、35.57%(p<0.01)、57.47%(p<0.01);SjNCSTN和SjENT3基因干扰组的雌虫产卵能力分别下降21.84%(p<0.05),42.28%(p<0.01),长期干扰未对虫卵孵化造成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激光共聚焦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长期干扰虫体的生殖器官产生了例如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内空泡增多等不同程度的改变。本研究融合表达了rSjGT和rSjNCSTN蛋白,并评估了其免疫保护效果,相较于对照组与PBS组,rSjGT与SjNCSTN蛋白免疫均引起明显的血吸虫雌虫产卵能力的下降和宿主肝荷卵的减轻,二者的免疫均未对血吸虫存活及虫卵孵化造成影响。ELISA检测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三次免疫后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日本血吸虫SjGT,SjNCSTN,SjENT3基因在血吸虫体内的表达情况,又通过RNAi方法初步分析了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并评估了rSjGT和rSjNCSTN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

谢慧群[4](2020)在《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严重致残甚至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病程,本研究通过脑曼氏裂头蚴病吡喹酮和手术干预后的血清曼氏裂头蚴抗体IgG滴度变化,以寻找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影像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该病内外科干预后的结局与考核疗效的指标。材料与方法:2013-2018年诊断的脑曼氏裂头蚴病人,分药物治疗组、外科手术组2组作为研究对象。药物治疗62例,予吡喹酮50mg/kg,10日给药,间隔60天,重复给药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曼氏裂头蚴IgG抗体滴度、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手术治疗35例,于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抽血测定曼氏裂头蚴血清IgG抗体滴度。结果:随访12个月,2组患者诊断前血清学曼氏裂头蚴IgG抗体均为阳性,滴度在1:200-1:3200,药物治疗结局优治疗后2月病灶无变化以及出现新发症状的病例影像学随访显示病灶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抗体滴度下降不明显,抗体滴度≥1:400,但随着药物继续的干预,活动性病灶消失,抗体滴度在12月后持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抗体滴度≤1:100。药物治疗结局差的患者治疗后虽活动性病灶有减小,抗体滴度略有下降,但没有显示出现明显的滴度下降,影像学显示活动性病灶曾一度消退的患者显示抗体滴度仍≥1:400,药物治疗后12月抗体滴度没有转为阴性的患者。手术治疗结局优患者完整取出虫体的术后2月抗体滴度≤1:100,抗体滴度不降且维持高滴度者提示仍有活动性病灶,术后12月无活动性强化病灶患者抗体滴度≤1:200,但部分患者仍遗留有神经功能缺失和顽固性癫痫。治疗结局优的患者手术治疗抗体滴度下降及转阴时间较药物治疗快。手术治疗结局差的患者出现新发症状或出现新发强化病灶的患者抗体滴度不降或上升且维持在≥1:400。结论: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抗体滴度考核疗效,可以进一步弥补单一的影像学的局限。12个月近期疗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12月无活动性强化病灶患者抗体滴度≤1:200,可视为治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虽影像学活动性病灶消退但抗体滴度仍≥1:400患者提示虫体未被彻底清除,须随访新发病灶的出现。结局优的患者手术干预抗体消失时间早于药物干预。

高福明[5](2017)在《吡喹酮在鲈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集约化和高密度的养殖条件导致水产动物寄生虫病频发,吡喹酮作为一种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在水产中应用广泛,由于现阶段我国渔药的不规范使用,造成药物在鱼体内的残留,最终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本研究以经济鱼类鲈鱼为试验动物,研究吡喹酮在鲈鱼体内的药动学与残留消除规律,为水产用药、确定残留标示物及制定休药期、最大残留限量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鲈鱼血浆和肌肉中吡喹酮及其4-羟基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方法。乙腈和超纯水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目标药物经过Elite 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10 nm处检测,以地西泮作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吡喹酮及其4-羟基代谢物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血浆中检测限为0.040.05μg/mL,定量限为0.080.1μg/mL,鱼肉中的检测限为0.02μg/g,定量限为0.05μg/g。添加回收率在68.0%91.9%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小于7.6%,批间变异系数小于9.7%。鲈鱼单次灌胃给药10 mg/kg.bw吡喹酮后,药时数据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5.2.1非房室模型拟合,吡喹酮在鲈鱼体内快速吸收,血药浓度的峰值时间为1 h,最高血药浓度为1.55μg/mL,消除半衰期为9.24 h,平均滞留时间为11.35 h,表观分布容积为6.81 L/kg,总体消除率为0.51 L?h/kg。吡喹酮的代谢物顺式-4羟基吡喹酮和反式-4羟基吡喹酮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2 h和24 h,血药浓度的峰值为0.11±0.05μg/mL和0.26±0.08μg/mL。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峰值小于原型药物,峰值时间比原型明显延迟。鲈鱼浸泡1.5μg/mL浓度吡喹酮12 h后,消除数据采用休药期软件WT1.4进行数据拟合,并考虑鲈鱼鱼皮等其它可食用组织的残留,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以鱼肉为靶组织,设定最大残留限量为0.02μg/g,以吡喹酮为残留标示物时,休药期不少于5 d;以反式-4羟基吡喹酮为残留标示物时,休药期不少于6 d,并进一步推测吡喹酮原型可能不是吡喹酮在鲈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

董兰兰[6](2014)在《共吡喹酮衍生物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及吡喹酮耐药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吡喹酮衍生物DW-3-15、P96及P96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虫期及性别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目的:观察两种吡喹酮衍生物DW-3-15、P96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及雌、雄成虫生物学效应,初步探讨9种P96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生物学效应。方法: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16d及第5w肝门静脉灌注法分别收集童虫与(雌、雄)成虫,加入不同浓度的DW-3-15、P96及其异构体、青蒿琥酯(Art)、吡喹酮(PZQ)于DMEM培养液中继续培养72h,观察虫体死亡率及活力降低情况。结果:两种PZQ衍生物对日本血吸虫均有较好的杀虫效应。抗童虫效应:DW-3-15和P96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童虫的存活率分别为33.3%和25.0%,活力降低率为71.1%和91.7%,50μmol/L的Art作用于童虫,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42.9%和59.5%。抗成虫效应:DW-3-15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分别为20.0%和41.9%,活力降低率为93.3%和82.9%; P96作用浓度为50μmol/L时,雄虫全部死亡,雌虫有33.3%的存活率;PZQ15μmol/L作用雄虫和雌虫时,存活率分别为11.1%和37.8%。9种P96异构体抗成虫作用浓度为100μmol/L时,只有P96-3作用后,虫体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60.0%和77.8%,抗童虫作用浓度为50μmol/L,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44.1%和66.7%。结论:两种PZQ衍生物体外具有一定的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效应,均优于Art,其中以P96抗童虫效果更好。两种化合物及PZQ对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作用后,均显示雌虫对药物耐受性较强,而雄虫较敏感,杀雄虫效果优于雌虫。对P96的9种异构体抗虫效果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抗虫效果不明显,不如P96。第二部分PZQ衍生物DW-3-15与P96对不同动物模型体内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的观察目的:观察两种PZQ衍生物对感染小鼠和家兔体内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的杀虫效应。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于虫体不同发育时期(3d、14d、35d),以200mg/kg剂量经灌胃给予DW-3-15、P96、Art和PZQ,连续5d,停药后3w解剖小鼠,计算减虫率。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于第2w和第4w给予不同剂量(150mg/kg、300mg/kg)P96,顿服,于1w后各重复治疗一次,于感染后第10w,剖查虫荷数,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小鼠实验:童虫与成虫经DW-3-15、P96和Art作用后平均检获虫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减少(P<0.05),DW-3-15和P96对3d、14d童虫期减虫率分别为64.0%、56.2%和69.1%、70.4%,Art对3d、14d减虫率分别为66.5%、67.4%,两种化合物和Art作用童虫后减虫率均显着高于PZQ组(22.2%、18.0%)(P<0.05);DW-3-15、P96和Art对35d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81.1%、82.8%和51.1%,低于PZQ组(95.7%),DW-3-15、P96组与PZQ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9种P96异构体抗14d童虫作用,结果显示,给药剂量为200mg/kg/只时,P96-3的减虫率达到60.0%,与P96相似(76.4%),无显着性差异,具有一定的抗童虫效应。.家兔实验:家兔于感染后第2w、第4w分别给予150mg/kg P96顿服,于1w后各重复治疗一次,减虫率分别为25.3%和65.2%,减卵率为30.5%和84.0%,在相同感染后时间点(2w、4w)以同样给药方式将P96剂量增加为300mg/kg,减虫率分别为62.2%和91.7%,减卵率为86.2%和97.7%,显着高于150mg/kg P96治疗组(P>0.05),与PZQ组相近(减虫率:95.4%、98.5%;减卵率:94.1%、97.1%)。结论:小鼠实验,DW-3-15、P96对3d、14d的童虫以及35d成虫均具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抗童虫效果与Art相似,但显着高于PZQ组,抗成虫作用优于Art,与PZQ组相近。9种P96异构体中发现P96-3对14d童虫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家兔实验,高剂量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治疗效果,增大治疗剂量后减虫率与减卵率均提高并显示良好的抗虫效果;尤其P96对28d成虫的减虫率达到91.7%,接近PZQ的杀虫效应。具有发展为新的抗血吸虫药的潜在应用价值。第三部分Real-time PCR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DNA水平评价P96体内杀虫效应目的:观察家兔疾病模型经P96和PZQ治疗后血清DNA的动态变化,评价其杀虫效应。结果:150mg/kg P96、300mg/kg P96和150mg/kg PZQ于第2w(14d)开始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兔,家兔血清DNA检测结果总体变化趋势相似,但应用两种治疗剂量的P96治疗后的DNA最高浓度分别为267.8,299.5(拷贝数),均高于PZQ组最高浓度DNA249.5(拷贝数),提示P96的杀童虫效果优于PZQ;而150mg/kg P96、300mg/kg P96和150mg/kgPZQ于第4w(28d)开始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兔血清DNA变化,结果显示,两种剂量的P96和PZQ均在治疗后第3d血清DNA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95.7、1049.5、1222.4(拷贝数),并显示当P96用药量为300mg/kg其杀虫效应与PZQ有效剂量相似。不同剂量P96治疗童虫和成虫效果,结果显示治疗成虫时,大剂量P96组检测到的高浓度DNA(1049.5拷贝数)显着高于小剂量P96组(495.7拷贝数)(P<0.05),治疗童虫时,两种剂量组检测结果虽无显着性差异,但大剂量P96组检测到的高浓度DNA(299.5拷贝数)仍高于小剂量P96组(267.8拷贝数),提示大剂量P96杀虫效果优于小剂量P96,但其有效剂量仍需探索。结论: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血吸虫感染的家兔动物模型经P96治疗后血清DNA水平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证明了P96体内杀虫效果,结果表明P96体内杀童虫效果优于PZQ,且剂量越高,杀虫效果越好,当用药剂量达300mg/kg时其杀成虫效果与PZQ有效剂量相似,显示出作为抗血吸虫候选新药的潜在价值。第四部分PZQ压力下日本血吸虫耐受性诱导及其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目的:分析经PZQ ED50体内诱导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耐药性虫体与未诱导虫体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为阐明PZQ的作用机制,探索候选疫苗靶抗原及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半数有效量(ED50)的PZQ,经灌胃连续诱导30天,停药21d后,给予治疗剂量(200mg/kg)连续灌胃5d,观察虫体对PZQ及其衍生物的敏感性。收集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应用2D-DIGE技术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再对候选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在线uniprot检索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结果:经PZQ ED50压力诱导的虫体体外分别暴露于14μmol/L、28μmol/L、56μmol/L和112μmol/L的PZQ作用后72h,虫体存活率分别为87.5%、82.0%、77.3%和75.6%,与对照组(存活率100%)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PZQ临界致死浓度的倍数增加,诱导后虫体的存活率与活力分值虽然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明显,特别是PZQ浓度增至112μmol/L,即8倍的正常血吸虫临界致死浓度,仍有75.6%虫体存活,可见诱导后虫体对PZQ的敏感性显着下降,显示耐药趋势。诱导虫体对不同浓度PZQ衍生物DW-3-15和P96交叉抗性观察,结果显示,DW-3-15和P96作用浓度为正常虫体临界致死浓度时(分别为15μmol/L和25μmol/L),存活率分别为95.8%和86.7%,活力降低率分别为26.1%和42.2%。但当两种衍生物DW-3-15和P96的浓度增至临界致死浓度的4倍时(分别为60μmol/L和100μmol/L),虫体存活率仅为10.0%和20.0%,活力降低率达到96.7%和93.3%,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与PZQ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112μmol/L时存活率为75.6%)(P<0.05)。提示2种PZQ衍生物的作用靶点与PZQ可能存在差异。收集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应用2D-DIGE和质谱技术共筛选鉴定出34个差异蛋白点,质谱结果通过MASCOT软件搜索并通过NCBI数据库Blast比对氨基酸序列与去重复分析后共确认有3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2个蛋白表达上调,18个蛋白表达下调,主要是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细胞中参与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酶类、氧化还原酶类以及应激蛋白和参与解毒代谢的蛋白酶等。结论:经诱导的虫体对PZQ敏感性下降显着,显示出明显的耐受性,诱导虫体对DW-3-15和P96的耐受性比PZQ低,提示两种PZQ衍生物的作用靶点与PZQ可能存在差异。对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差异蛋白分析,部分蛋白分子呈现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上调或下调,提示PZQ诱导促进或抑制了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对诱导虫体和未诱导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与分析,有助于深入阐明PZQ作用机制,并为探索新的疫苗候选抗原及药物治疗的靶点,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研发抗血吸虫新药开拓新途径和新思路。

刘向芹[7](2014)在《血吸虫感染小鼠经吡喹酮治疗后疗效考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吡喹酮治疗动物模型,建立并初步评估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疗效的考核方法。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吡喹酮治疗的疗效考核奠定基础。方法经预实验: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建立实验(BALB/c小鼠150只)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吡喹酮治疗模型建立实验(BALB/c小鼠90只),确定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吡喹酮治疗疗效考核方法的建立与评价实验方案。在疗效考核方法的建立与评价的实验中,102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感染组(37只)、治疗组(37只)和对照组(28只)。感染组和治疗组小鼠经腹部感染血吸虫尾蚴(约25条/鼠)。感染6周时,治疗组第一次吡喹酮治疗,150mg·kg-1给药,连续3d;2周后进行第二次治疗,剂量300mg·kg-1,连续3d。实验过程中对小鼠生存情况、肝脾指数和体重进行监测,对小鼠血清中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Antigen,SEA)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水平的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实验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进行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SEA特异性细胞因子伽马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同时通过酶联免疫斑点(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ELISPOT)实验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SEA特异性分泌IFN-γ、IL-4的细胞数量。同时对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监测。结果1感染血吸虫69周的BALB/c小鼠处于急性感染时期;之后的4周为急慢性感染之间的过渡时期,随后病程进入慢性感染期。2小鼠的肝脾指数及体重在血吸虫感染小鼠治疗后明显好转,血清中SEA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细胞因子(IFN-γ和IL-4)在不同时间均会出现明显下降,血清中SEA的180kD特异性IgG在治疗后2周开始降低,43kD、48kD、50kD特异性IgG在治疗后6周开始降低。3血吸虫感染小鼠治疗后脾细胞中特异性分泌IFN-γ、IL-4的淋巴细胞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1吡喹酮治疗后血吸虫感染小鼠的肝脾形态及体重变化、血清中SEA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联合检测对于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感染小鼠疗效的考核具有重要价值。2日本血吸虫SEA的43kD、48kD、50kD、180kD抗原具有较高的疗效考核价值。3小鼠血吸虫模型的疗效考核方法对人体血吸虫病吡喹酮的治疗效果考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钱科[8](2013)在《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病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10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目前,全球共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者超过2亿,近8亿人口面临感染威胁,患者约2000万。吡喹酮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口服的广谱抗寄生虫药,不仅对人体的五种血吸虫病都有效,而且疗效高,疗程短(1-2天),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治疗的覆盖面大,被WHO推荐为抗血吸虫治疗的首选口服药物。但是同一种药物因为过度使用、使用剂量不足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往往会导致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长期、大量、反复的使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是否会导致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产生,已引起广泛关注。1994年,Fallon和Doenhoff在室内采用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诱导出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证实在药物选择压力下,曼氏血吸虫可对吡喹酮产生抗性。在中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自1980年吡喹酮问世以来,吡喹酮是中国流行区现场使用的唯一抗血吸虫药物。虽然在中国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流行区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的直接证据,但在流行区易感人群中已发现有“久治不愈”的病例。鉴于我国流行区服用吡喹酮面广量大,反复使用吡喹酮频率的增加,以及吡喹酮剂量不足的概率相对增多,日本血吸虫是否会在长期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的药物筛选压力下出现抗性株引发了大量关注。2012年本课题组在实验室采用吡喹酮亚治疗剂量,在小鼠体内经十数代诱导筛选诱导出两株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证明在吡喹酮压力下日本血吸虫可以产生抗性。因此,研究实验室诱导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病理差异,比较遗传背景相一致的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病理差异,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生物学特征指标,掌握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中间宿主和终宿主体内的传播能力及致病性,从而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种群生物学、传播动力学及流行风险评估奠定基础。这对于研究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制、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机制和制定相关的血吸虫病防控策略均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比较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各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遗传背景相同(来自于同一种群,本实验为两个种群,一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江苏株,另一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湖南株)后在小鼠体内通过暴露于亚治疗剂量吡喹酮方式经多轮诱导筛选出的,对吡喹酮具有一定抗性的日本血吸虫株和与抗性株对应的,经相同轮数传代但未经吡喹酮筛选的敏感虫株为观察虫株,共2对4株。在实验室内分别收集各虫株的尾蚴,感染小鼠,建立小鼠-钉螺-小鼠生活史循环,系统观察比较各虫株虫卵开放前期、粪便产卵量、对终宿主的易感性、虫卵在终宿主体内的分布和虫体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在小鼠感染40条尾蚴后,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的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6.1天和36.8天(P=0.317);感染后41、42、43天,100mg粪便平均虫卵数为14.6个和21.2个(P=0.007);感染后46天,成虫回收条数为20.5条/鼠和25.1条/鼠(P=0.042);组织虫卵数分别为31303个/对成虫和38594个/对成虫(P=0.040);肝脏虫卵数为14810个/对成虫和19715个/对成虫(P=0.007);肠组织虫卵数为16493个/对成虫和18879个/对成虫(P=0.309);敏感株和抗性株合抱体的体长(P=0.744)、雌虫体长(P=0.701)、雄虫体长(P=0.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小鼠感染40条尾蚴后,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的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5.5天和35.6天(P=0.867);感染后41、42、43天,100mg粪便平均虫卵数为13.3个和18.9个(P=0.001);感染后46天,成虫回收条数为17.6条/鼠和25.1条/鼠(P=0.004);组织虫卵数为30932个/对成虫和53903个/对成虫(P<0.001);肝脏虫卵数为12307个/对成虫和26363个/对成虫(P<0.001);肠组织虫卵数为18625个/对成虫和27541个/对成虫(P=0.007);敏感株和抗性株合抱体的体长(P=0.397)、雌虫体长(P=0.784)、雄虫体长(P=0.4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敏感株的比较显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虫株的成虫回收率高于敏感株,提示其对终宿主的易感性更强;抗性虫株的产卵量和肝脏组织虫卵沉积量均明显高于敏感株,提示其对宿主的致病性更强;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排出虫卵数明显高于敏感株感染鼠,则提示吡喹酮抗性虫株的传播能量高于敏感株,在流行病学上有意义。2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目的:实验比较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生活阶段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遗传背景相同(来自于同一种群,本实验为两个种群,一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江苏株,另一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湖南株)后在小鼠体内通过暴露于亚治疗剂量吡喹酮方式经多轮诱导筛选出的,对吡喹酮具有一定抗性的日本血吸虫株和与抗性株对应的,经相同轮数传代但未经吡喹酮筛选的敏感虫株为观察虫株,共2对4株。用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7天后分别收集各虫株虫卵孵化毛蚴,以各虫株毛蚴定量感染钉螺,中间宿主体内观察比较各虫株对螺的感染率、感染性螺存活期、尾蚴开放前期和各螺的产尾蚴量。结果:一个毛蚴感染一个钉螺,江苏敏感株和江苏抗性株对螺的感染率分别为8.99%和19.74%,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湖南敏感株和湖南抗性株对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0.00%和21.52%,二者间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46);江苏敏感株和江苏抗性株的平均产尾蚴量分别为1460.2个和1039.3个,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湖南敏感株和湖南抗性株的平均产尾蚴量分别为1319.4个和1003.5个,二者间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7)。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尾蚴开放前期和感染性钉螺存活率与敏感株无差异。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对螺感染率高于敏感株,而平均产尾蚴量则低于敏感株,这些改变可能是与吡喹酮抗性产生相关。3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感染鼠的肝脏虫卵肉芽肿及血清学反应目的:实验研究吡喹酮体内用药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影响以及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血清学反应与敏感株的差异。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八组,用2株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2株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尾蚴分别感染各组小鼠,其中四组小鼠于感染后第35天以150mg/kg吡喹酮灌胃治疗小鼠,治疗两周后剖杀取肝脏。另四组小鼠未用药,于感染42天后剖杀取肝脏。各组小鼠肝脏用做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以图像分析仪定量测定虫卵肉芽肿的面积和周长。未治疗组小鼠解剖前采集血液分离血清,作血清学反应实验。结果:未作治疗组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感染的小鼠肝脏中虫卵肉芽肿面积、周长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感染的小鼠肝脏中虫卵肉芽肿面积、周长均有统计学意义。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环卵沉淀反应、毛蚴制动实验、尾蚴膜反应等血清学反应强度与敏感株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经吡喹酮体内用药,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感染鼠虫卵肉芽肿面积大于敏感株肝脏虫卵肉芽肿;提示在肝组织中,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虫卵对吡喹酮敏感性高于抗性株。血吸虫抗性虫株和敏感虫株感染鼠血清与敏感株成熟虫卵渗出的抗原,毛蚴、尾蚴的体表抗原的反应水平并无差异,说明这些抗原在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间无明显差异。

钱科,汪伟,梁幼生[9](2011)在《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吡喹酮的问世开启了血吸虫病化疗的新篇章。吡喹酮不仅对感染人体的5种血吸虫,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均有效,而且疗程短(1~2 d)、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尽管吡喹酮用于治疗血吸虫病长达30余年,但其确切杀虫机制迄今尚未阐明。随着吡喹酮在世界许多国家血吸虫病

吴伟,黄一心[10](2010)在《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复习并分析了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文献,得出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疗效较好的结论 。

二、大剂量吡喹酮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剂量吡喹酮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一例感染曼氏裂头蚴合并肺吸虫病患儿的诊疗分析及药学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药学服务
    2.1 吡喹酮片的合理用药
    2.2 甘露醇注射液的合理用药
    2.3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合理用药
    2.4 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的合理用药
3 讨 论

(2)吡喹酮调节小鼠免疫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日本血吸虫概述
        1.1.1 日本血吸虫
        1.1.2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1.2 日本血吸虫病及其流行情况
    1.3 吡喹酮概述
        1.3.1 吡喹酮
        1.3.2 吡喹酮作用机制
        1.3.3 吡喹酮免疫调节作用
        1.3.4 血吸虫病的药物预防
        1.3.5 天然免疫与病原感染研究
        1.3.6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PZQ预防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量效关系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生物材料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
    2.3 试验方法
        2.3.1 药物准备
        2.3.2 试验安排
        2.3.3 虫体收集及长度测量
        2.3.4 肝脏虫卵计数
        2.3.5 血清中5-HT、IL-2、TGF-β、TNF-β和 IFN-γ含量差异分析
        2.3.6 血清中NO含量分析
        2.3.7 统计学分析
    2.4 试验结果
        2.4.1 虫体数情况
        2.4.2 虫体形态学观察
        2.4.3 血清中5-HT、NO及细胞因子测定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PZQ预防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有效保护期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2.1 生物材料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3 试验方法
        3.3.1 试验安排
        3.3.2 可溶性成虫抗原(SWA)的制备
        3.3.3 ELISA法测水牛血清中各抗体水平
        3.3.4 血常规测定
        3.3.5 其他试验方法
    3.4 试验结果
        3.4.1 虫体数情况
        3.4.2 血清中5-HT、NO及细胞因子测定结果
        3.4.3 血清中抗体水平测定结果
        3.4.4 血常规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PZQ预防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起效时间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2.1 生物材料
        4.2.2 主要仪器、试剂及试剂配制
    4.3 试验方法
        4.3.1 试验安排
        4.3.2 试验方法
        4.3.3 其他试验方法
    4.4 试验结果
        4.4.1 虫体数情况
        4.4.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日本血吸虫SjGT,SjNCSTN,SjENT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血吸虫概述
        1.1.1 血吸虫分类
        1.1.2 血吸虫生活史
    1.2 血吸虫病概况
        1.2.1 血吸虫病理
        1.2.2 国内外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2.3 吡喹酮对于血吸虫病的治疗
        1.2.4 血吸虫病防控的其他方法
    1.3 RNAi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
    1.5 Nicastrin蛋白(NCSTN)
    1.6 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3(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3,ENT3)
    1.7 实验目的与意义
第2章 SjGT,SjNCSTN,SjENT3 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试剂
        2.2.2 生物材料
        2.2.3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虫体的收集
        2.3.2 日本血吸虫虫体总RNA提取
        2.3.3 虫体总RNA反转录
        2.3.4 荧光定量PCR(q RT-PCR)
        2.3.5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SjGT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2.4.2 SjNCSTN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2.4.3 SjENT3 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2.5 讨论
第3章 SjGT,SjNCSTN,SjENT3 基因siRNA干扰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试剂
        3.2.2 生物材料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siRNA分子设计
        3.3.2 siRNA分子筛选
        3.3.3 siRNA长期干扰程序
        3.3.4 q RT-PCR检测长期干扰效果
        3.3.5 虫体收集,虫卵计数以及虫卵孵化
        3.3.6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siRNA筛选
        3.4.2 siRNA长期干扰对虫体转录水平的影响
        3.4.3 siRNA长期干扰对虫体虫卵以及孵化率的影响
    3.5 讨论
第4章 SjGT,SjNCSTN,SjENT3 干扰对雄虫生殖系统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主要试剂
        4.2.2 生物材料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主要试剂的配置
        4.3.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制片与观察流程
        4.3.3 透射电镜固定及观察流程
    4.4 结果
        4.4.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雄虫生殖系统
        4.4.2 透射电镜观察雄虫生殖系统
    4.5 讨论
第5章 日本血吸虫SjGT蛋白与SjNCSTN蛋白免疫保护功能评估
    5.1 引言
    5.2 .材料
        5.2.1 生物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2.3 主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SjGT,SjNCSTN基因的克隆表达
        5.3.2 免疫保护实验流程
        5.3.3 ELISA方法检测r SjGT,r SjNCSTN免疫后血清Ig G水平
        5.3.4 统计学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SjGT,SjNCSTN基因扩增
        5.4.2 rSjGT,r SjNCSTN蛋白表达
        5.4.3 免疫小鼠后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5.4.4 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诊断与临床结局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式
        2.2.1 吡喹酮治疗
        2.2.2 手术治疗
    2.3 随访
    2.4 头颅影像学检查
    2.5 曼氏裂头蚴抗体滴度检测
        2.5.1 试剂
        2.5.2 主要仪器和器材
        2.5.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5.4 曼氏裂头蚴核酸鉴定
        2.5.5 曼氏裂头蚴ES抗原的制备
        2.5.6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抗体IgG滴度检测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基本信息及流行病学
    3.2 曼氏裂头蚴鉴定
        3.2.1 解剖组织结构特征
        3.2.2 虫体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
        3.2.3 核酸检测结果
    3.3 吡喹酮治疗组临床、影像、抗体的变化
        3.3.1 药物干预临床结局优的患者情况
        3.3.2 药物干预临床结局差的患者情况
        3.3.3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吡喹酮治疗结局优和治疗结局差的组间比较
    3.4 手术治疗组临床、影像、抗体的变化
        3.4.1 手术干预临床结局优的患者情况
        3.4.2 手术干预临床结局差的患者情况
        3.4.3 手术治疗不同结局间的比较
    3.5 手术和药物治疗组间的比较
        3.5.1 临床表现比较
        3.5.2 影像学比较
        3.5.3 手术和药物结局优抗体滴度最早消失时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江西脑曼氏裂头蚴病流行病学特点
    4.2 手术治疗结局与转归
    4.3 药物治疗与转归
    4.4 脑曼氏裂头蚴病近期疗效的判定标准:
    4.5 脑曼氏裂头蚴患者样本的分子检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吡喹酮在鲈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吡喹酮
        1.1.1 理化性质
        1.1.2 作用机制
        1.1.3 在水产中的应用
        1.1.4 不良反应
        1.1.5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2 药动学
    1.3 残留消除规律
    1.4 鲈鱼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和试剂
        2.1.1 药品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溶液配制
        2.1.4 试验样品
    2.2 方法
        2.2.1 试验方法
        2.2.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2.2.5 测定结果计算公式
        2.2.6 准确度与精密度
        2.2.7 检测限与定量限
        2.2.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仪器方法与条件优化
        3.1.1 给药方式的选择
        3.1.2 液相色谱条件
        3.1.3 样品前处理优化
        3.1.4 净化过程
    3.2 方法学验证
        3.2.1 特异性
        3.2.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2.3 回收率与变异系数
        3.2.4 检测限与定量限
    3.3 药动学参数
    3.4 残留消除规律
4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6)共吡喹酮衍生物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及吡喹酮耐药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吡喹酮衍生物 DW-3-15、P96 及 P96 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虫期及性别特异性生物学效应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PZQ 衍生物 DW-3-15、P96 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效应
        2 PZQ 衍生物 DW-3-15、P96 抗日本血吸虫雄虫和雌虫效应
        3 9 种 P96 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
        4 9 种 P96 异构体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ZQ 衍生物 DW-3-15、P96 对不同动物模型体内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的观察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小鼠模型体内实验
        2 家兔模型体内实验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real-time PCR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 DNA 水平评价 P96 体内杀虫效应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Real-time PCR法检测双性感染家兔模型经P96治疗后血清DNA的动态变化
        2 Real-time PCR 法评价不同剂量 P96 治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效应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PZQ 压力下日本血吸虫耐受性诱导及其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吡喹酮(PZQ)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2 PZQ ED50诱导虫体对 PZQ 的敏感性变化
        3 PZQED50诱导的耐药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4 PZQED50诱导虫体对 PZQ 衍生物 DW-3-15、P96 的交叉抗性观察…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录
综述:寄生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7)血吸虫感染小鼠经吡喹酮治疗后疗效考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血吸虫感染小鼠吡喹酮治疗疗效考核方法与初步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建立实验
        1.2.2 血吸虫感染小鼠吡喹酮治疗模型的建立
        1.2.3 血吸虫感染小鼠吡喹酮治疗疗效考核方法的建立与评价实验
    1.3 讨论
        1.3.1 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实验
        1.3.2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感染模型建立实验
        1.3.3 血吸虫感染小鼠吡喹酮治疗疗效考核方法的建立与评价实验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感染的疗效考核方法在人体的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血清中 SEA 特异性 IgG、IgM 水平的变化
        2.2.2 血清中 IL-4、IFN-γ水平的变化
        2.2.3 ELISPOT 检测外周血中特异性分泌 IFN-γ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述 血吸虫病诱导的 Th2 免疫反应
    3.1 血吸虫虫卵的沉积诱导强烈的 Th2 免疫应急反应
    3.2 在感染过程中,CD~4+Th2 细胞对宿主的保护性作用至关重要
    3.3 CD4~+细胞的保护机制
    3.4 据推断,产生 IL-4 的 Tfh 细胞在抗再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3.5 Th2 细胞诱导的病理改变
    3.6 血吸虫病过程中,对 Th2 反应的调控作用
    3.7 IL-10 对于 Th2 反应的调节作用
    3.8 Treg 细胞对 Th2 反应的调节作用
    3.9 血吸虫病过程中 Th2 反应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病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2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3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感染鼠的肝虫卵肉芽肿及血清学反应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2010年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独应用阿苯达唑
2 单独应用吡喹酮
3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的疗效比较
4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应用
5 疑似脑囊尾蚴病的诊断性治疗
6 药物反应及其处理
7 小结

四、大剂量吡喹酮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例感染曼氏裂头蚴合并肺吸虫病患儿的诊疗分析及药学服务[J]. 邢文荣,孙华君,罗志红,蔡和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06)
  • [2]吡喹酮调节小鼠免疫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研究[D]. 邵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日本血吸虫SjGT,SjNCSTN,SjENT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D]. 吴洛滨.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D]. 谢慧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5]吡喹酮在鲈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D]. 高福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共吡喹酮衍生物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效应及吡喹酮耐药虫体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D]. 董兰兰. 苏州大学, 2014(09)
  • [7]血吸虫感染小鼠经吡喹酮治疗后疗效考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D]. 刘向芹.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8]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病理的研究[D]. 钱科.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13(07)
  • [9]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J]. 钱科,汪伟,梁幼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03)
  • [10]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J]. 吴伟,黄一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03)

标签:;  ;  ;  ;  ;  

大剂量吡喹酮反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