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易学,你能过

五十年易学,你能过

一、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论文文献综述)

赵曼[1](2019)在《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探源》文中指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思想葵宝,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心灵轨迹。自周公制礼作乐的政治哲学到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亚圣孟子继承孔子的文化思想,一并开出孔、曾、思、孟一脉相承的道统精神,这不无体现儒家文化中的忧患自觉意识。中国文化以儒学思想为主体,内在地散发出的忧患意识深入民族骨髓,融入血液,世代传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朱梅[2](2018)在《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关注中国现实,立足中国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的努力。陈先达作为这类哲学家的代表,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就将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一贯的追求。系统研究陈先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助于深入了解哲学家们是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题中之义。陈先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首先,通过阐述陈先达如何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西方哲学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以及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探寻出陈先达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思想历程。其次,详细阐述陈先达如何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陈先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发展具体展现为他立足哲学基本问题,科学阐发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立足主客体关系,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立足中国国情,深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最后,概括总结陈先达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启示。即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须坚持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须加强实践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须注重文风创新。这些启示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重要思想借鉴及方法指引。

周泉根[3](2016)在《《论语》学史上几个陈案与新知——兼论杨义先生的诸子还原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论语》学史上"五十以学《易》"、适周问礼于老、哀公季孙问政和"门人不敬子路"等几桩陈案,从还原与学科会通、还原与证据成链、还原与人物和着述编年、考据与生命同情和历史在场四个方面,总结诸子还原学的几大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的范式意义。从中我们可见,先秦诸子还原是一种方法,一种信念、一种情怀,一种生命的同情和历史的在场。

袁铭[4](2016)在《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探析 ——以《乾坤衍》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熊十力先生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中年弃政从学,苦心钻研中国哲学。为学之初修习佛教唯识学,后出佛入儒,归宗大易,遂成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大师。心性革命思想作为一条内在线索,将熊先生的体用论、乾坤论、内圣外王之学组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哲学思想。虽然熊十力先生并未明确提出“心性革命”这一概念,但他所提出的思想革命、道德革命的说法,其实质是在传统心性论、尤其是心学的语境中使用的,实可名之曰心性革命。他甚至将孔子塑造成为一位革命者的形象,并借孔子之名,宣扬心性革命。熊十力所宣扬的心性革命,实际上是一种针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哲学革命。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缺乏对本体的正确认识,而对于本体的探索与研究才是哲学的根本使命。因此,他的心性革命思想首在于确立本体的健动性。熊十力先生通过对佛、道两家的本体论思想的局限性的批判,明确了本体健动不息,流行为大用,大用万殊而皆源于本体的“体用不二”论。并以此为基础,以《周易》乾坤两卦作为切入点,构建起推崇心性的乾元本体论,扫除古人对于天帝的迷信思想,以哲学的视角、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宇宙的产生及发展。乾元本体论作为心性革命的核心内容,解释了宇宙产生及变化发展的原理,结合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揭示了吾人心性与宇宙本体之间的关系,引导吾人自革本心,进而变革社会。心性革命之具体实践即是修习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内圣修心,外王治世。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唯有体证本心,方能去除小己私欲,进而推行实现“天下为公”之社会理想。熊十力先生的心性革命思想,不仅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线索,同时也影响了现代新儒家后续的发展。牟宗三先生的哲学思想,就深受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的影响。而牟先生对于心体与性体的阐述,不仅是其自身的学术创造,也是对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的完善与提升。

陈春明[5](2008)在《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文中提出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决定了训诂学是一门全新的、现代的综合应用的学科。作为其研究成果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体系也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字词、了解句式、背诵篇目等较低的教学层面上,而应以中学教材中文言单元篇目为基本素材,辅以一定量的课外古代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研究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进而训练学生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技能,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比照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力求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方面探索一条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三点启示:1.改进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的旧模式;2.引进体验学习的新模式;3.大胆采用体现个性和创新的发现学习模式。

陈先达[6](2002)在《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文中认为

马玉山[7](1992)在《孔子“五十以学易”浅探》文中提出 《论语·述而》文中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对孔子“五十以学易”,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否定孔子“五十以学易”。台湾钱穆先生于其《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中说:“《论语》无孔子学易事,只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条.据《鲁论》‘易’字当作‘亦’。古人四十为强仕之年,孔子仕鲁为司寇将近五十,他在未仕以前说,再能加我数年;学到五十岁,再出做事,也可以没有大过失了,这本是很明白的话。《古论》上妄错一易字,便附会到‘五十以学《易》’等等说话。”

二、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圣的忧患意识
    (一) 忧患意识使礼乐文化避免流于形式而缺乏自明。
    (二) 忧患意识使人在无常的时空中把握恒定的法则。
    (三) 忧患意识成就了儒学“无取之知”的哲学智慧。
二、思孟学派的忧思情怀
三、结语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写作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选题意义
一、陈先达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历程
    (一)走近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立足哲学基本问题科学阐发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一)阐释物质概念的科学内涵
    (二)探讨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基础性作用
三、立足主客体关系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二)揭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双重维度
四、立足中国国情深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规律的探寻之道
    (二)历史事实的分析之道
    (三)历史发展的实现之道
五、陈先达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启示
    (一)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须坚持理论创新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须加强实践创新
    (三)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须注重文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陈先达着述目录(1930.12.30-2018.3.3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语》学史上几个陈案与新知——兼论杨义先生的诸子还原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还原与会通:“五十以学《易》”
二、还原与证据链:适周问礼于老
三、还原与编年:哀公季孙问政
四、还原与同情:“门人不敬子路”

(4)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探析 ——以《乾坤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研究现状
        (一) 着作方面
        (二) 论文方面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一章 心性革命思想的内在倾向
    第一节 熊十力对孔子的革命定位
        一、作为心性革命家的孔子
        二、后儒对心性革命的误读
    第二节 心性革命在近代的定位
        一、心性革命能成为政治革命之思想基础
        二、心性革命是近代思潮的传统演绎
    第三节 熊十力构建心性革命思想体系的尝试
        一、为中国传统哲学构建新的本体论
        二、强调理性思辨,注重生命体验
第二章 心性革命思想的理论构架
    第一节 心性革命之理论基础——体用不二论
        一、本体论语境下的“体”“用”概念
        二、心性革命引导人类体认本体
        三、体用不二揭示了心性革命的可能性
    第二节 心性革命之核心内容——乾元本体论
        一、“乾坤一元”对心性的推崇
        二、乾元本体论揭示了心性革命的发展性
    第三节 心性革命之实践根据——心物不二论
        一、乾坤、体用、心物的统一
        二、心物不二揭示了心性革命的根本性
第三章 心性革命思想的具体实践
    第一节 以内圣之道为体,修养心灵
        一、“内圣学”的根本——仁
        二、求仁得仁,节制小己私欲
    第二节 以外王之学为用,变革社会
        一、“外王学”的根本——义
        二、以义为宜,阐发民主思想
    第三节 内圣外王的统一
第四章 心性革命思想的现代影响
    第一节 新儒家的心性学统的形成
        一、牟宗三对心体与性体的阐发
    第二节 对国民性改造的影响
        一、近代国民所面临的问题
        二、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的指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进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的旧模式
二、引进体验学习的新模式
    (1)利用语境的限定判断词义
    (2)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判断词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诗经·伐檀》)
    (3)利用特殊的表达方式来推断词义
三、大胆采用体现个性和创新的发现学习

四、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探源[J]. 赵曼.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3)
  •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 朱梅.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3]《论语》学史上几个陈案与新知——兼论杨义先生的诸子还原学[J]. 周泉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4]熊十力心性革命思想探析 ——以《乾坤衍》为中心[D]. 袁铭. 广西大学, 2016(02)
  • [5]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J]. 陈春明.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 [6]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J]. 陈先达. 前线, 2002(01)
  • [7]孔子“五十以学易”浅探[J]. 马玉山. 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2(01)

标签:;  ;  ;  ;  ;  

五十年易学,你能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