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

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

一、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刘潇[1](2021)在《阻尼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聚丙烯作为通用塑料,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阻尼效果差、降噪减震能力差的缺点,这成为阻碍聚丙烯发展的严峻的问题。聚丙烯的损耗因子只有0.05~0.08,而在日常应用中,材料在损耗因子大于0.1时才能够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本课题基于聚丙烯(PP)与弹性体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阻尼改性PP/SIS及填充改性PP/SIS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相态结构等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不同含量SIS(0%、25%、50%、75%、100%)对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了SIS用量对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S添加量的增加,SIS/PP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当SIS含量为25%时,损耗因子达到0.12,冲击强度达到62.64 KJ/m2。其次,通过不同型号SIS(S1605、S1611、L609)和不同型号SIS共混比对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了SIS型号、共混比对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号为S1605的SIS改性聚丙烯时的损耗因子最大,当添加25质量份S1605时,损耗因子为0.12,力学性能最优,冲击强度达到82.64 KJ/m2;两种SIS加入聚丙烯共混制备得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更优,在S1605与S1611添加比例为1:1时,聚丙烯改性材料的损耗因子最高值为0.13。然后,选用5种不同型号的聚丙烯(EP300H、PPH-T03、6012、Y38、M60)与SIS共混,研究了不同型号聚丙烯对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PPH-T03时,SIS/PP的损耗因子最大;在振动频率为10 Hz时损耗因子为到0.13,阻尼性能最好。最后,选用不同用量、种类、粒径的填料对SIS/PP复合材料共混,探讨了填料对SIS/PP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填料可以同时提高填充共混SIS/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在添加20质量份填料时,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力学及结晶性能最好;选用碳酸钙填料的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最佳;填料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越好,力学性能越强。

车璇[2](2020)在《基于3D打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熔融沉积法(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是目前发展最快的3D打印技术之一,其主要使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中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ABS)等常用3D打印材料由于价格较昂贵,限制了3D打印技术的推广。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通用塑料,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性能,将有望应用于3D打印技术,可以降低其成本。但目前市面的聚丙烯材料存在力学强度低、成型收缩率大、冲击韧性不高、抗蠕变性差等缺点。同时,聚丙烯在3D打印过程中会经过固体—液体—固体2次相变,当凝固成形时,由于材料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应变会导致翘边等问题,影响制品的精度和性能,很难实现聚丙烯在3D打印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无机填充剂进行接枝反应改变无机填充剂的粒径和晶形等方法,对无机填充物进行改性,以增加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并对此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分别按相应标准进行测试,以研究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通过使用发光金属配合物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探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质,为拓宽3D打印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将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3D打印耗材拉丝生产线和使用3D打印机进行实体打印,以研究评估本论文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在3D打印上的应用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研究了聚丙烯材料分别与未改性的和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滑石粉及轻质碳酸钙的均匀混合熔融造粒的结果,发现改性后的无机填充物颗粒相比未改性填充料可更均匀分散于复合材料中,粒径分布均匀,两相界面模糊,与聚丙烯的相容性较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并且加入改性后的无机填充物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及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值均得到提高。同时通过研究不同改性剂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后,确定当改性剂钛酸四丁酯添加量在无机填料中的比例为11%时,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改性滑石粉/聚丙烯复合材料和改性轻质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各项指标性能最佳。2.合成了三种有机金属配合物:铕配合物Eu(DBM)3phen、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 Q3、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Zn Q2,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熔点测定。并且将三种配合物Eu(DBM)3phen、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 Q3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Zn Q2分别添加到聚丙烯材料中,制得金属配合物/聚丙烯基体复合材料。对这些复合材料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发现这些复合材料均有良好的发光性质,说明此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光电材料功能,有可能进一步在光电材料的3D打印上应用。3.通过对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FDM型3D打印的成型测试。所有聚丙烯复合材料都能制备出线径均匀的丝材,测试结果符合理论分析,并得到3D打印实物模型,打印成品都无分层情况发生。加入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和轻质碳酸钙的复合材料,打印过程中采取底板加温打印成品无翘边情况发生;加入改性后滑石粉、Eu(DBM)3phen和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有轻微翘边现象发生,通过增加打印温度和底板温度可以克服翘边情况发生。制品效果良好。

李卫领,庞承焕,吴博,叶南飚,黄险波[3](2020)在《热重分析仪在复杂填充聚丙烯材料中碳酸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碳酸钙填充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涉及的原材料进行分解性质的研究和分析,优化了实验条件,最终通过碳酸钙在650~750℃下分解损失的质量与碳酸钙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损失(44%)相一致,并且对不同碳酸钙改性体系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重复性验证,相对偏差均小于10%;结果表明利用TGA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单一碳酸钙改性聚丙烯和复杂填充聚丙烯材料中碳酸钙的定量分析。

程鹏[4](2020)在《无机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自增强机理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自增强方法控制材料的结构形态,来提升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降低其密度,相比引入增强相的效果是相同的,但自增强材料由于增强相源于材料本身,成型过程中并未添加其它物质,因此增强相和基体相两者相容效果很好,没有和外增强相同的界面粘接差等缺点,同时也不存在着材料的回收难题,十分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通过研究自增强复合材料成型装置和机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轻质性与高强性,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本文以无机物填充聚丙烯为基础,自行设计新型固态拉伸口模,并搭建了固态拉伸自增强实验平台,并基于该实验平台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无机物填充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无机物含量和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固态拉伸自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结构和密度,探明了工艺参数与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联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模块化设计固态拉伸装置各组成部件,分析确定采用碳纤维红外加热管加热坯料型材以及设计合适拉伸比的固态拉伸口模,搭建固态拉伸自增强实验平台;2.选择碳酸钙和滑石粉含量分别为30%、35%、40%、45%填充聚丙烯,熔融挤出造粒与成型18mm×12mm的聚丙烯填充复合材料坯料型材;确定了固态拉伸成型中拉伸温度与拉伸速度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3.在给定拉伸速度2.0m/min和拉伸温度140℃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无机物及含量对拉伸后的PP/Talc、PP/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密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无机物含量由30%增加至45%后,固态拉伸前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而密度逐渐增大,固态拉伸后的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SEM照片显示固态拉伸后PP/Talc和PP/CaCO3自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分子链发生高度排列取向,并产生了类似纤维状的结构的纤维束;4.选择密度降低幅度最大的一组配方为基础,给定拉伸温度为140℃,通过改变拉伸速度工艺条件,探究不同拉伸速度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给定拉伸速度2.0m/min,通过改变拉伸温度工艺条件,探究不同拉伸温度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热性能、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5、初步探究了滑石粉和碳酸镁复配填充聚丙烯,制备得到不同碳酸镁含量的PP/(Talc+MgCO3)固态拉伸自增强复合材料,并分析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密度的影响。

张东洋[5](2020)在《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研究》文中指出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它密度小,成本低,透明性及综合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但是,其低温韧性较差的缺点也限制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所以,对PP原料的改性是一直以来都广泛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生产中,常将PP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或添加无机填料对其增强增韧。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填料,不仅价格低廉且填充效果良好,是在聚合物改性中应用较多的无机填料。本文对纳米碳酸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并通过熔融共混的加工方法将其填充至树脂基体中从而对PP进行增韧改性。我们通过实验讨论了纳米碳酸钙改性前后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以及它们在树脂基体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在PP/PA6体系中加入纳米碳酸钙粉末,发挥纳米粒子的“乳化”作用从而细化第二相。探究了填充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填充量为10%时体系达到较好的综合性能。之后,用10%含量的离子液体(IL)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以解决纳米填料的团聚问题,改性填料与PP共混得到结构更加均一的树脂体系。通过透射电镜(TEM),说明了改性后的CaCO3的分散性得以改善,接触角测试表征了IL具有双亲特性,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证明IL成功负载到碳酸钙表面,DSC测试结果说明了离子液体对两相树脂具有一定的增容性。最后,填充10%含量经离子液体改性的纳米碳酸钙时,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3%。二、以纳米CaCO3和庚二酸(HA)为原料合成β成核剂。实验采用两种合成方法:分别为负载法与预先热反应法。首先,对成核剂做了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热反应后的成核剂中生成了特殊的配位键,并通过热失重(TG)与红外光谱测试优化了热反应法成核剂的制备过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两种成核剂的微观结构变化,发现热反应法成核剂的特殊枝状结构。最后,将两种成核剂与PP共混,探究了成核剂含量与负载量对PP结晶性能,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的热反应法成核剂时,就能够引发76.8%的β晶型;在负载型成核剂中,负载量为3%时,成核剂的诱导效率最大,达到78.3%。我们还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材料断面进行观察,发现由于两种成核剂的高引发效率,树脂中β-PP的含量较大,材料已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同时,材料的冲击韧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

张园园[6](2020)在《表面修饰的硅灰石改性聚丙烯的耐刮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PP)具有高熔点、高的拉伸模量、优异的耐热性及抗紫外线性能、可以节省成本和减轻重量、且完全可回收利用等很多优势。但是其对机械引起的表面损伤的耐受性较差,进而会降低对产品质量的主观感受及增加产品局部应力而降低其机械强度,这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工业。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以PP(SP179)作为基料,并向基体中加入表面改性后的硅灰石填料,具有优异成核效果的α成核剂及高效改善耐刮擦性的耐刮擦剂,制备了刮擦性能优异的PP复合材料,在平衡及提高其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材料的耐刮擦性。研究了硅灰石填料、成核剂及耐刮擦剂对PP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合硅灰石的增强及改善耐刮擦性能机理,成核剂的成核机理及耐刮擦剂改善材料刮擦性机理,制备刮擦性能优异的PP材料。从而进一步拓展PP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硬脂酸与硅烷类偶联剂作为复合表面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表面修饰,研究不同偶联剂对硅灰石的表面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在硬脂酸含量为0.5%时,偶联剂KH550与之复配的改性硅灰石效果最好,此时接触角为145.55°,活化指数为60.15%,硅灰石/液体石蜡体系的粘度降低了7.5mPa.s,表明硅灰石基团有机化明显。(2)以聚丙烯SP179作为基料,采用表面改性后的硅灰石作为无机填料,研究改性硅灰石对PP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当硅灰石含量为8%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稳中有升,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改善,耐热性能提升,耐刮擦性能改善明显,加工流动性可满足实际生产加工要求。(3)硅灰石比例为8%时,加入不同比例的耐刮擦剂于PP基料中,耐刮擦剂加入量为1.5%时,硅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到更好的分散,晶粒细化,结晶完善。复合材料的结晶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结晶度最大,综合力学性能最优,耐热性良好,加工流动性好,保证复合材料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加工性能。PP表面摩擦系数降低35.1%,色差降低25.2%,硬度也有所提升,耐刮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表明耐刮擦剂在改善硅灰石的分散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二者可产生协同作用。(4)硅灰石比例为8%时,并且加入α成核剂于PP基料中,研究成核剂与改性硅灰石复配改性PP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成核剂含量0.2%时,晶粒细化,结晶度提高,球晶排列更加紧密,材料表面硬度明显提升,复合材料的冲击及其他性能得到提升,摩擦系数(COF)及色差(ΔL)降低,耐刮擦性能明显改善。

徐雪梅[7](2019)在《汽车内饰件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在20%滑石粉填充体系中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无规共聚聚丙烯、增韧剂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对注塑级微发泡聚丙烯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改性可使PP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能显着改善材料的发泡性能及泡孔状态。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加入能够增加材料的熔体强度,改善发泡性能。利用接枝改性和添加无机粒子(硅灰石)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研究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得的HMSPP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拉伸应变,同时考察了聚丙烯(PP)品种、发泡剂用量、成核剂种类以及PP/LDPE共混比例对材料的表观密度表观形态的影响,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材料泡孔结构。结果表明,添加无机粒子硅灰石和接枝改性都能得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材料,硅灰石的改性效果优于接枝改性,接枝改性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明显;发泡倍率随发泡剂用量增加而增加,当泡孔调节剂、AC和NC用量分别为1份、1份和1.5份时,发泡材料综合性能较好;LDPE能够提高均聚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当PP-C2、T30S和LDPE用量分别为55份、30份和15份时,材料发泡效果较好。成核剂的加入有利于PP发泡,其中滑石粉效果优于碳酸钙和苯甲酸钠。SEM观察发现,用滑石粉作成核剂制备的发泡棒材泡孔更加致密、均匀。探讨了滑石粉、硫酸钡和碳酸钙三种无机填料对高光泽聚丙烯(PP)光泽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钡是对聚丙烯光泽性能影响最小,滑石粉对材料的光泽性能影响最大;滑石粉对改善聚丙烯材料尺寸稳定性效果最好,硫酸钡与碳酸钙相当;差热量热仪(DSC)数据验证了结晶温度的影响。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工艺制备了聚丙烯矿物复合材料,研究了硼酸酯偶联剂种类与用量对聚丙烯(PP)矿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其对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性能影响,同时利用SEM对冲击断面形貌进行观察,并通过DSC曲线和TGA数据对PP复合材料结晶行为和耐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滑石粉和云母作为填料可以改善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收缩率,硼酸酯偶联剂处理矿物填料后,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改善材料的结晶性能,耐热分解性能提高,基体与填料的界面结合变好,硼酸酯偶联剂HL-80改性效果较好,硼酸酯偶联剂用量为填料用量的2%时,综合性能最好。

郝旭飞,鲁守钊[8](2019)在《刚性无机填料增强增韧聚丙烯(PP)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近年来刚性无机粉体作为填充物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填充改性聚丙烯以及复合无机填料填充改性聚丙烯的性能和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方式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建华[9](2019)在《无机填料/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具有密度低、加工成型性好、无毒、易回收、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包装、农业、建筑等领域。但聚丙烯的结构决定了强度和硬度不高、低温韧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在结构支撑性材料领域的应用。对聚丙烯进行增强增韧改性将拓宽其应用范围,推动聚丙烯向新的领域进军。本论文利用无机填料的增强作用,弹性体的增韧作用协同改性聚丙烯,提高聚丙烯的综合性能。论文分别选用微观结构为颗粒状的碳酸钙、片状的滑石粉、纤维状的玻璃纤维为填充材料,研究不同微观结构的无机填料和填料组合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再在无机填料/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中引入POE弹性体,研究无机填料/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的性能变化。研究表明:(1)无机填料能提高聚丙烯(PP)树脂的强度,各向异性越突出的无机材料增强效果越明显,但也会导致PP的冲击强度迅速下降;(2)滑石粉/碳酸钙无机材料组合改性聚丙烯时具有协同效应,滑石粉和碳酸钙最佳比例为4:1;(3)无机材料/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可同时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韧性,20%碳酸钙/POE协同改性聚丙烯体系中,当POE含量分别为6%、8%、10%时,复合材料比纯PP的弯曲模量分别提高20.6%、16.4%、6.0%,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2.4%、15.4%、27.0%;20%滑石粉/POE协同改性聚丙烯体系中,当POE含量为14%时,复合材料比纯PP的弯曲模量提高33.7%,缺口冲击强度提高8.0%;在20%(滑石粉:碳酸钙=4:1)组合无机材料/POE协同改性聚丙烯体系中,当POE含量分别为10%、12%、14%时,复合材料比纯PP的弯曲模量分别提高42.0%、35.2%、28.7%,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8.1%、10.9%、14.8%。

王滨,蒋顶军[10](2018)在《填充剂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性能和表观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化学微发泡法制备了聚丙烯/填充剂微发泡材料,并研究了发泡母粒添加量、滑石粉和碳酸钙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性能、泡孔形态以及产品表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母粒含量的增加,聚丙烯微发泡材料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弯曲模量先增加后降低,尤其是添加量超过1.5%后,下降严重;冲击强度也随发泡母粒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高点为1%。相比碳酸钙填充,滑石粉填充改性的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模量,更好的产品外观质量和更高的耐刮擦性,但冲击强度更低。因此,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将在汽车轻量化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阻尼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主要实验原料概述
        1.2.1 聚丙烯
        1.2.2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
        1.2.3 填料
    1.3 高分子材料阻尼机理
    1.4 高分子材料阻尼改性研究
    1.5 阻尼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弹性体/聚丙烯阻尼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5.2 填料/聚丙烯阻尼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SIS含量对阻尼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实验配方设计
        2.2.3 样品制备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IS的含量对SIS/PP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2.3.2 SIS的含量对SIS/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SIS的含量对SIS/PP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2.3.4 SIS的含量对SIS/PP复合材料相态结构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IS型号及配比对阻尼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3.2.2 实验配方设计
        3.2.3 样品制备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型号SIS对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 SIS的配比对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丙烯型号对阻尼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4.2.2 样品配方
        4.2.3 样品制备
        4.2.4 性能测试
    4.3 聚丙烯型号对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聚丙烯型号对SIS/PP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4.3.2 聚丙烯型号对SIS/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聚丙烯型号对SIS/PP复合材料热学性能的影响
        4.3.4 聚丙烯型号对SIS/PP复合材料相态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填料对阻尼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5.2.2 样品配方
        5.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性能测试
    5.3 填料对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3.1 填料含量对阻尼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3.2 填料维度对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3.3 填料粒径对改性SIS/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3D打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3D打印技术
        1.1.1 3D打印技术特点与研究进展
        1.1.2 3D打印工艺介绍
        1.1.3 FDM型3D打印工艺介绍
        1.1.4 FDM型3D打印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1.2 PP材料用于3D打印的工艺研究
        1.2.1 PP材料特性及应用
        1.2.2 PP用于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1.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1.3.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的改性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性能测试
        2.1.4 实验步骤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2.2 改性后的滑石粉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2.3 改性后的轻质碳酸钙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金属配合物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3.1.4 有机金属配合物合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铕配合物Eu(DBM)3phen含量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2 铝配合物AlQ3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3 锌配合物ZnQ2不同含量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PP材料用于3D打印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步骤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热重分析仪在复杂填充聚丙烯材料中碳酸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材料
    1.2 定量分析原理
    1.3 测试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碳酸钙进行TG分析及测试条件的优化
    2.2 对滑石粉、玻纤和聚丙烯进行TG分析
    2.3 对碳酸钙改性聚丙烯及碳酸钙和玻纤改性聚丙烯进行TG分析
    2.4 对滑石粉、碳酸钙和玻纤改性聚丙烯进行TG分析
3 结论

(4)无机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自增强机理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材料概述
        1.2.1 聚丙烯分类
        1.2.2 聚丙烯改性的研究现状
        1.2.2.1 化学改性
        1.2.2.2 物理改性
    1.3 无机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1 云母/PP复合材料
        1.3.2 玻璃微珠(GB) /PP复合材料
        1.3.3 纳米SiO_2/PP复合材料
        1.3.4 纳米二氧化钛(TiO_2) /PP复合材料
        1.3.5 碳酸钙(CaCO_3) /PP复合材料
        1.3.6 滑石粉(Talc) /PP复合材料
    1.4 聚合物自增强技术发展
    1.5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用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可行性分析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可行性分析
        1.6.4 本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固态拉伸自增强成型实验平台的研制
    2.1 固态拉伸试验装置的设计要求和难点分析
    2.2 坯料加热装置的设计
        2.2.1 加热段箱体的设计
        2.2.2 加热段箱体支架的设计
        2.2.3 坯料输送装置的设计
        2.2.4 箱体加热方式的选择
    2.3 拉伸口模的设计
    2.4 型材冷却定型装置的设计
        2.4.1 冷却段箱体的设计
        2.4.2 冷却箱体支架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方案设计及测试表征
    3.1 实验原料和设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坯料挤出成型模具
    3.3 自增强坯料的制备
        3.3.1 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
        3.3.2 料坯挤出成型
    3.4 固态拉伸工艺参数的选择
        3.4.1 固态拉伸温度与速度
        3.4.2 拉伸方式
    3.5 试样性能测试及微观形态表征
        3.5.1 力学性能测试
        3.5.2 密度测试
        3.5.3 热性能测试
        3.5.4 扫描电镜(SEM)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机物含量影响聚丙烯填充自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4.1 不同无机物含量的制品拉伸后微观结构
    4.2 不同无机物含量的制品密度
    4.3 不同无机物含量的制品力学性能
    4.4 不同无机物含量的制品拉伸后维卡软化温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伸工艺影响聚丙烯填充自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5.1 不同拉伸速度自增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5.2 拉伸速度对自增强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5.3 拉伸速度对自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拉伸速度对自增强复合材料维卡温度的影响
    5.5 不同拉伸温度下自增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5.6 拉伸温度对自增强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5.7 拉伸温度对自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8 拉伸温度对自增强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酸镁改性聚丙烯填充自增强复合材料初探
    6.1 碳酸镁影响聚丙烯填充自增强复合材料密度
    6.2 碳酸镁影响聚丙烯填充自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6.2.1 对拉伸强度影响
        6.2.2 对弯曲强度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
        1.2.1 聚丙烯的性能
        1.2.2 聚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
        1.2.3 聚丙烯的增韧改性
    1.3 纳米碳酸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1.3.1 纳米碳酸钙的结构及特性
        1.3.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
        1.3.3 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改性
    1.4 离子液体
        1.4.1 离子液体的性质与种类
        1.4.2 离子液体的应用
        1.4.3 离子液体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5 PP用 β成核剂
        1.5.1 PP的晶型种类及性质
        1.5.2 β 成核剂的种类及成核机理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离子液体改性碳酸钙增韧PP/PA6 体系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离子液体改性碳酸钙的制备
        2.2.3 PP/PA6/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酸钙含量对PP/PA6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离子液体改性碳酸钙的红外表征
        2.3.3 离子液体对两相亲和性的表征
        2.3.4 离子液体对碳酸钙分散状态的影响
        2.3.5 IL-CaCO_3对PP/PA6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2.3.6 IL-CaCO_3对PP/PA6 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2.3.7 IL-CaCO_3对PP/PA6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酸钙基β成核剂对PP的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碳酸钙基β成核剂的制备
        3.2.3 PP/β成核剂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成核剂的红外表征
        3.3.2 成核剂的热分解性能分析
        3.3.3 成核剂的微观形貌分析
        3.3.4 β 成核剂对聚合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3.3.5 β 成核剂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3.3.6 β 成核剂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表面修饰的硅灰石改性聚丙烯的耐刮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硅灰石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1.2.1 硅灰石的表面处理方法
        1.2.2 硅灰石的表面改性进展
        1.2.3 改性效果表征
    1.3 耐刮擦聚丙烯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无机填料改善PP耐刮擦性
        1.3.2 耐刮擦剂改善PP耐刮擦性
        1.3.3 基体结晶度改善PP耐刮擦性
        1.3.4 刮擦测试方法
    1.4 课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改性硅灰石/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2.2 材料的制备
        2.2.3 性能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硅灰石改性效果研究
        2.3.2 改性硅灰石/P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耐刮擦剂/改性硅灰石/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3.2.2 耐刮擦剂/改性硅灰石/PP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性能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OM表征
        3.3.2 DSC表征
        3.3.3 力学性能
        3.3.4 耐刮擦性能
        3.3.5 耐热性能
        3.3.6 MFR表征
        3.3.7 流变性能
        3.3.8 DMA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核剂/改性硅灰石/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4.2.2 成核剂/改性硅灰石/PP复合材料的制备
        4.2.3 性能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OM表征
        4.3.2 DSC表征
        4.3.3 力学性能
        4.3.4 耐刮擦性能
        4.3.5 耐热性能
        4.3.6 MFR 表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汽车内饰件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聚丙烯的微孔塑料成型机理及过程
        1.2.1 气泡的形成
        1.2.2 气泡的膨胀
        1.2.3 泡体的固化成型
    1.3 发泡聚丙烯发展进程
    1.4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制备方法
        1.4.1 共混法
        1.4.2 直接合成法
        1.4.3 化学改性法
        1.4.4 辐射接枝法
    1.5 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
    1.6 聚丙烯发泡成型方法
        1.6.1 挤出发泡成型
        1.6.2 注射发泡成型
        1.6.3 模压发泡成型
        1.6.4 固态间歇发泡成型
    1.7 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与研究现状
        1.7.1 聚丙烯简介
        1.7.2 聚丙烯工艺的发展
        1.7.3 聚丙烯的结构
        1.7.4 聚丙烯的性能
        1.7.5 聚丙烯的应用
        1.7.6 聚丙烯的改性
    1.8 硼酸酯偶联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8.1 硼酸酯偶联剂作用机理
        1.8.2 硼酸酯偶联剂发展与应用
    1.9 POE类弹性体
2 注塑级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样的制备
        2.1.3.1 改性聚丙烯树脂材料样条制备
        2.1.3.2 发泡后材料样条的制备
        2.1.4 性能测试
        2.1.4.1 改性聚丙烯材料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HMSPP对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
        2.2.1.1 HMSPP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
        2.2.1.2 HMSPP对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2.2.1.3 HMSPP对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2.2.1.4 HMSPP对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
        2.2.2 PPR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2.3 增韧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3 产品应用实例
    2.4 本章小结
3 挤出发泡级聚丙烯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与设备
        3.1.1.1 实验主要原料
        3.1.1.2 实验设备
        3.1.2 试样制备
        3.1.2.1 改性PP粒料的制备
        3.1.2.2 注塑制样
        3.1.2.3 发泡材料制备
        3.1.3 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无机粒子改性与接枝改性对聚丙烯性能影响
        3.2.2 不同改性PP对材料性能影响
        3.2.3 发泡剂与发泡助剂用量对材料性能影响
        3.2.4 PP-C2/T30S/LDPE并用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2.5 成核剂种类的不同对聚丙烯发泡性能影响
        3.2.6 环保评价
    3.3 本章小节
4 无机填料对聚丙烯光泽与尺寸稳定性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主要原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试样制备
        4.1.4 材料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填料用量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填料用量对PP复合材料光泽度的影响
        4.2.3 填料对PP复合材料收缩率及结晶性能的影响
    4.3 产品实物
    4.4 本章小结
5 硼酸酯偶联剂在聚丙烯矿物填充复合材料中应用
    5.1 实验部分
        5.1.1 原料与设备
        5.1.1.1 实验原料
        5.1.1.2 实验设备
        5.1.2 试样制备
        5.1.2.1 工艺流程
        5.1.2.2 实验配方
        5.1.3 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滑石粉、云母用量对PP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5.2.1.1 滑石粉用量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2 滑石粉用量对PP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5.2.1.3 滑石粉含量对PP复合材料的TGA分析
        5.2.1.4 云母用量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5 云母用量对PP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5.2.1.6 云母含量对PP复合材料的TGA分析
        5.2.2 硼酸酯偶联剂用量对PP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5.2.2.1 硼酸酯种类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2.2 硼酸酯种类对PP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5.2.2.3 硼酸酯种类对PP复合材料的TGA分析
        5.2.2.4 硼酸酯改性PP复合材料性能的SEM分析
        5.2.2.5 硼酸酯用量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3 环保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刚性无机填料增强增韧聚丙烯(PP)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聚丙烯填充改性研究现状
3 典型无机填料的运用
    3.1 碳酸钙增强增韧聚丙烯
    3.2 纳米二氧化硅增强增韧聚丙烯
    3.3 碳纤维填料增韧聚丙烯
    3.4 复合无机填料增韧聚丙烯
4 刚性无机填料的改性方式
    4.1 偶联剂改性无机填料
    4.2 相容剂改性无机填料
5 总结

(9)无机填料/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聚丙烯概述
    1.2 聚丙烯增韧改性
        1.2.1 弹性体增韧改性
        1.2.2 纳米刚性粒子增韧改性
        1.2.3 成核剂诱导结晶增韧改性
    1.3 聚丙烯接枝改性
    1.4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
        1.4.1 常用无机填料的特性
        1.4.2 无机填料表面改性
        1.4.3 螺纹组合对共混体系的影响
        1.4.4 无机填料填充改性聚丙烯的性能特点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技术路线
    2.4 实验方案
    2.5 无机材料表面处理
        2.5.1 无机材料的选择
        2.5.2 表面处理原理
        2.5.3 表面处理方法
    2.6 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2.6.1 复合材料的制备
        2.6.2 无机粉体活化度的测定
        2.6.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2.6.4 加工流动性能测试
        2.6.5 形貌分析
3 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3.1 偶联剂用量对无机粉体活化度的影响
    3.2 无机填料用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2.1 碳酸钙用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2.2 滑石粉用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2.3 玻璃纤维用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2.4 不同形貌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对比分析
    3.3 无机填料组合协同改性效应分析
        3.3.1 滑石粉/碳酸钙协同改性聚丙烯
        3.3.2 碳酸钙/玻纤协同改性聚丙烯
        3.3.3 滑石粉/玻纤协同改性聚丙烯
    3.4 本章小结
4 无机填料/POE弹性体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4.1 POE弹性体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4.2 碳酸钙/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
    4.3 滑石粉/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
    4.4 玻纤/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
    4.5 无机填料组合/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
    4.6 弹性体改性不同形貌无机材料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填充剂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性能和表观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1.3 测试与表征
    1.4 聚丙烯微发泡材料的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填充剂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2 填充剂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泡孔形貌及制品表观质量的影响
    2.3 填充剂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耐刮擦性的影响
3 结论

四、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阻尼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D]. 刘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3D打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D]. 车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热重分析仪在复杂填充聚丙烯材料中碳酸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 李卫领,庞承焕,吴博,叶南飚,黄险波. 塑料工业, 2020(07)
  • [4]无机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自增强机理及实验研究[D]. 程鹏.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P的增韧研究[D]. 张东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6]表面修饰的硅灰石改性聚丙烯的耐刮擦性能研究[D]. 张园园.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汽车内饰件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徐雪梅.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1)
  • [8]刚性无机填料增强增韧聚丙烯(PP)研究进展[J]. 郝旭飞,鲁守钊. 汽车文摘, 2019(06)
  • [9]无机填料/POE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的研究[D]. 杨建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1)
  • [10]填充剂对聚丙烯微发泡材料性能和表观质量的影响[J]. 王滨,蒋顶军. 塑料, 2018(06)

标签:;  ;  ;  ;  ;  

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