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NET智能楼宇自控网络系统

262NET智能楼宇自控网络系统

一、262NET智能楼宇自动化网络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胡洁,李培强,林仕满,丁俊[1](2021)在《考虑分时电价差异性和基于主从博弈的智能楼宇集群能量共享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智能电网背景下,具备分布式光伏出力和自动需求响应要素的智能楼宇联合运行可以促进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提高其用电经济性。因此,构建了以配有储能系统的智能楼宇集群运营商(smart building cluster operator,SBCO)为中心的能量交易框架,并提出一种考虑分时电价差异性和基于主从博弈的能量共享方法。首先,考虑到不同负荷类型楼宇用户存在分时电价差异性,且智能楼宇的实时需求响应会促进集群内部的能量共享,建立了SBCO的日前储能调度模型。其次,计及SBCO和楼宇用户具有不同逐利特性及用户的信息私密性和对用电舒适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实时需求响应模型以实现两方利益制约平衡和联合优化。最后,通过实际算例证实了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提升SBCO和智能楼宇的经济效益,且在促进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和优化智能楼宇集群净负荷特性方面具有优势。

范博士[2](2021)在《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积极推动能源改革,加快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设备发挥重要作用。随之而来的,综合能源设备管理与优化调度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伴随着大量终端设备的接入,电力线载波通信能否满足综合能源服务场景的通信需求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场景的分析,研究电力线载波通信对综合能源业务的适配性。然后设计了融合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综合能源管控通信网络架构,并参与了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部分建设。其次,针对智能楼宇的复杂环境,着重开展电力线载波信道资源分配优化算法的研究。本文依据多设备资源分配模型和基于速率自适应准则,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此,设计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速率最大化资源分配算法,并从仿真结果中可以验证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优异性。最后,为了加强电力线载波通信终端信息采集能力,完成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建设,本文主要进行了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的研制。研制的终端设备在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得到应用,并且在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中高效完成用电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

邵文斌[3](2020)在《楼宇自动化与控制网络通信协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ACnet(Buliding Automation Control network)标准是智能楼宇控制领域中唯一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前该标准主要基于有线通信。如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高效传输与控制是智能楼宇通信协议研究的核心。本文主要基于BACnet标准协议,针对多种典型场景进行研究,并设计不同拓扑架构以及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本文根据现代智能楼宇的需求,阐述了智能楼宇系统通信协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章中介绍了BACnet标准的发展以及所运用到的数据通信传输技术,讨论了多种工业实时以太网总线,并分析了国内外的智能楼宇有线传输的发展现状。其次,本文探讨了BACnet通信网络和协议的相关技术。文中首先对BACnet标准进行概述,并对多种传输技术进行分析,阐明了研究有线通信的重要性,然后对多种工业以太网总线进行分析,包括Ether CAT,PROFINET,Ethernet/IP等,指出了它们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它们进行了相关比较。然后,本文分析了基于BACnet标准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探讨了BACnet标准在有线场景中的应用,通过设计线型网络拓扑,环型网络拓扑和树型网络拓扑对场景应用进行研究,最后基于IEEE 802.3以太网传输协议,设计了不同的拓扑网络帧结构。接着,本文根据智能楼宇的线型拓扑网络的两种突发高速宽带传输业务,设计了静态时隙与动态时隙分配结合的方案,并基于不同的数据帧结构对两种传输业务进行了性能分析。针对帧同步定时偏差,本文提出了在节点间加入保护间隔的方案,并对节点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在不同数据帧结构下可以满足突发高速宽带传输业务的需求,改变动态时隙分配可以优化整个网络的性能。最后,本文对智能楼宇的非线性拓扑网络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首先说明了系统中产生网络延迟的原因,然后对环型拓扑网络架构和树型拓扑网络架构进行了帧结构的设计。接着本文计算了不同拓扑网络的最小周期时间,并通过Matlab仿真,对拓扑网络的延迟和最小周期时间进行了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环型拓扑在传输数据时,网络性能更加稳定,而树型拓扑的优势在于对系统网络的调节能力要优于环型拓扑,并且两种非线型拓扑在不同帧结构下能够满足传输业务的需求。

姜筱彦[4](2020)在《基于HCPN模型检测方法的BACnet协议形式化安全评估与改进》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成为“互联网+”和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方向和突破口,而网络安全漏洞的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都给智能建筑引入了新的信息安全风险,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表明智能建筑是不安全的。基于TCP/IP技术的数据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中,尽管已经实现了对智能建筑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的要求,但原始的数据通信协议面临着更大的网络攻击威胁。本文以智能建筑协议“BACnet设备认证”为研究对象,以有色Petri网理论和Delov-Yao攻击方法为指导,基于CPN Tools模型检测工具,重点研究该协议的设备认证部分的形式化建模和安全评估,挖掘协议漏洞,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改进方案,并对所提出的方案应用CPN模型检测工具进行安全性验证。1.基于有色Petri网理论的协议分层建模方法,在建立消息流模型的基础上,基于CPN模型检测工具,建立2层结构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HCPN模型,对协议的工作模式和数据传输进行细粒度的建模,精确反映协议运行的细节,根据状态空间分析结果对BACnet协议设备认证模型的功能一致性进行验证。2.充分利用CPN在建模和验证并发、分布式系统和其它系统的方面有较强优势,针对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中攻击者的强大能力,研究基于改进后的Delov-Yao攻击者模型。在原始的HCPN模型基础上,引入重放、欺骗和篡改三种改进的攻击者模型建立协议的安全评估模型,并基于协议认证属性的形式化定义、CPN模型分析工具和状态空间查询方法评估全攻击状态下的协议的安全性,挖掘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存在的安全漏洞。3.根据协议的安全评估结果和协议漏洞,针对性地提出协议的改进方案,包括密钥分发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的安全改进。对于密钥分发阶段,主要改变密钥的分发方式,同时引入随机数,保证通信会话密钥不会被攻击者劫持。对于身份认证阶段,主要是添加随机数,保证协议消息不会重放。并对改进方案应用CPN模型检测工具进行安全性评估和验证,给出改进方案的性能分析。

魏磊[5](2020)在《基于NB-IOT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提出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无线数据通信、RFID等技术,创造出一个覆盖世界万物的“物联网”。在这个特殊的网络中,万物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相互“交流”。物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思维。本文从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技术原理与分析、软硬件设计、中国移动物联网平台的相关应用阐述了物联网发展的必要性,不久的将来,物联网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提供生产、生活上很多便利。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原理的分析,更深入地了解物联网与4G网络的联系与不同,物联网的低功耗、低成本、覆盖能力强、海量连接等特点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成本。本文从通过对抄表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各类抄表技术对比、通信方式对比,确定物联网远程抄表优势及意义。重点研究窄带物联网技术特点、工作模式、运营商部署策略,通过对窄带物联网技术原理与分析,对比物联网远程抄表方案与传统方案的优势,窄带物联网有着低功耗、低成本、覆盖能力强、海量连接等优点,同时在系统容量上比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在空口容量、信道容量上均有较大优势。该系统采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设计,模拟电路采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软件开发环境通过与中国移动OneNet平台进行对接,能够轻松实现设备接入与设备连接,快速完成产品开发部署,为智能抄表系统提供完善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并以本溪移动公司为例,介绍运营商窄带物联网组网情况。同时结合了中国移动物联网平台OneNet平台,该平台与远程抄表系统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通过OneNet平台可以实现系统支撑、数据存储与转发、用户管理等模块功能;还可以实现业务数据查询、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图标等功能。万物互联成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人对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使“万物互联”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三大运营商提供通信服务的对象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物联网具有可靠性强、安全度高、覆盖精细化、接入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这些特点适用于各类抄表业务,有助于推广。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对NB-IOT技术的应用有实际意义。

程乐峰[6](2019)在《电力市场多群体策略博弈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开放竞争性电力市场下日益复杂的多主体优化决策问题,博弈论逐渐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学工具。演化博弈论作为博弈论的新兴分支,建立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假设基础上,更加适用于实际博弈情形。目前,演化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相关研究处于很大的空白状态。为此,本文立足于演化博弈论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复制者动态、演化稳定均衡等核心概念,并结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开放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电力市场中多群体策略博弈问题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旨在拓展演化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范围,并为该领域内非完全理性利益群体复杂的动态交互行为决策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研究成果阐述如下。首先,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对多群体策略博弈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的方法体系。该体系中的模型、方法与所得结论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有效性,可为本文后面章节关于电力市场多群体策略博弈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并可用于智能电网相关领域内尤其开放竞争性电力市场环境下非完全理性主体参与的多群体策略式演化博弈的长期动态交互行为决策问题的研究。其次,基于上述研究方法体系,提出了适合于分析电力市场下典型两群体和三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场景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其中,以两类发电商群体长期参与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为典型两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场景,以电网公司、新增供电实体和电力消费用户长期参与需求侧电力市场电价与电量交易为典型三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场景,经研究表明:上述场景存在数量不同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状态,且都是严格的Nash均衡状态;此外,通过政府对相应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将影响上述典型两群体和三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场景的支付矩阵,进而改变整个市场的渐进稳定均衡点分布,最终引导市场的博弈均衡朝着期望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处收敛。这有助于市场电价的平缓稳定、促进电网削峰填谷、提高各方收益,同时使电力市场的资源配置率得到显着提升,保证电力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然后,基于上述典型场景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分析供给侧电力市场中同质性和异质性发电市场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的理论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同质性发电市场,经理论研究表明:该市场最终的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将由6组定义的相对净支付参数决定,且市场总计存在64种长期竞价博弈场景。此外,在这些场景下,市场总计存在288组长期竞价演化博弈状态,其中包括82组竞价演化稳定均衡状态、85组竞价演化不稳定均衡状态和121组竞价演化临界均衡状态(仍是不稳定的)。其次,针对异质性发电市场,经定性理论研究表明:若无政府监督,该市场会自发形成9种演化稳定的竞价策略,而有政府监督情况下则最终只会在3种竞价策略处达到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状态,且该状态仅由市场的相对净支付参数决定;此外,经定量理论研究表明:当市场的总发电量需求相同且未能完全满足所有发电商群体的总发电容量之和时,“市场统一出清结算机制(即MCP结算机制)”比“按报价结算机制(即PAB结算机制)”更易于引导所有发电商群体报低价策略参与竞价上网。此时,在“市场统一出清结算机制(MCP)”下,整个电力供给侧异质性发电市场的电价波动更小,更有利于其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继而,基于上述典型场景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分析需求侧电力市场中家庭用户群体与供电实体间长期互动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的理论研究方法。该方法中,提出了非完全理性用户群体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管理过程中与供电实体长期互动的N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其优势在于:立足于用户种群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特征,充分利用演化博弈论描绘用户在电力需求侧响应管理中的群体行为的变化趋势并准确预测用户个体的群体行为,使其更加贴近于用户群体参与智能用电调配时与供电实体间的实际动态交互决策情形。针对上述模型的算例研究表明:在多个家庭用户种群与供电实体间的长期动态交互决策过程中,通过供电实体提供合理丰厚的电价激励对于引导和促进多个用户群体积极参与电网智能用电调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时,在趋利性、趋同性以及不断的动态交互驱动下,所有用户种群将以极大比例(本文将其定义为用户参与度)在“选择参与智能用电调配”这一策略处达到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状态。这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提高、削峰填谷效益的提升、以及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其他因素如用户参与度初始值、舒适度效用函数形式及其关键参数设置、用户种群数量和种群规模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种群的用户参与度和相关收益的最终演化趋势,但它们相比于电价激励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较弱,几乎可忽略。最后,本文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其中,尤其针对开放竞争性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智能电网复杂演化博弈领域,以“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这一“信息-物理-社会系统”高度融合的高级智能电网形式为例,对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理论在该领域复杂智能调度与控制策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杨佳[7](2019)在《现代化智能楼宇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化推进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当中,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提高明显,且照明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比逐年提高。在现代化的智能楼宇建造过程中,楼宇照明系统实现智能化是智能建筑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支撑。现代化智能楼宇照明系统的设计利用了多种现代技术,是具备较高程度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本文在Web的框架系统上,进行现代化智能楼宇照明系统的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性能测试,能够让建筑物的照明控制实现一键化、高效化。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对整个楼宇照明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最大程度实现用户对整个楼宇照明的协调控制。按照日常实际需要,分为智能控制模块、区域管理模块以及报警设置模块等主要的功能系统。在服务器部分,客户端信息通过分层思想与底层硬件信息分开处理。为适应多用户并发处理,充分利用视窗内核进行输入输出调度,服务器选择完成端口模型设计,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性能。(2)对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架构设计。首先,对智能楼宇的硬件架构进行分析,其中对现场控制器和设备配置进行详细介绍。其次,针对系统的功能架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对控制操作设计、报警处理设计以及联动控制设计三方面。将系统结合B/S模式,主要由网络服务器、网站客户和SQL Sever数据库三个部分组成。在软件架构设计方面,针对B/S结构和AJAX工作模型两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系统选用B/S模式。系统主要针对7大模块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智能监控模块、报警设置模块等。(3)对系统进行相关的测试,主要对照明系统亮度调节以及照明控制进行详细测试。其次,展示了本系统的登陆界面、主页面以及其他模块界面。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基本功能要求,也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客户端和服务器均可以稳定地承载繁重的负载。通过分析、设计和实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最终满足用户对智能建筑照明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柳振[8](2019)在《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网络拥塞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铺开,依靠自主创造力与创新性大力发展智能化是国家的主要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化”的智能建筑需求越来越多,中央控制的使用率也在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急切需要一套既能满足衣食住方便,又能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BACnet协议标准是国际上唯一一种楼宇控制数据网络通信协议标准,本文首先分析BACnet协议标准内容,深入分析数据对象模型、编码规则、应用层服务以及MS/TP(主从令牌)网络协议等内容,结合市场需求,设计一套基于BACnet的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完成系统的监控组态网络并提出对楼宇智能控制网络拥塞控制的改进RED算法-ERED算法,为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提供理论分析依据。本次课题设计主要由主控制器硬件部分、监控界面部分、上位机软件编程部分、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等四个部分组成。系统主控制器采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利用PLC编程进行智能楼宇控制设计,其中包括对数字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数据通信模块电路。主控制器主要是解析BACnet协议,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存储、解析、执行上位机梯形图程序,然后采用RS485总线上传至BACnet上层设备,完成系统的执行动作;上位机梯形图程序通过RS232总线下载及传输给主控制器,监控组态界面完成人机信息交互;网络部分采用MS/TP传输方式,BACnet硬件网关与服务器连接,运用网络拓扑结构验证改进的ERED算法的有效性。系统测试阶段分别对系统硬件部分各个电路模块进行测试,软件部分进行连接调试,运用Wireshark抓包软件分析协议的运行情况,利用监控软件分析监测的效果。经过测试与分析,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完成设计的各项指标参数,实现PLC在线编程功能,网络拥塞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本系统稳定性能好,有效的提升控制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为社会经济市场带来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冠男[9](2019)在《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是,基于国内外楼宇经济、智慧城市及智能楼宇相关的理论与经验,结合我国楼宇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商务楼宇开发策略为目标出发,寻找质量、进度与费用的最优解决方案。面对天津市大意风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利用区位熵模型,对楼宇空间规划进行相应研究,确定适合楼宇所在空间商圈的业态选择;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建立起商务楼宇入驻企业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得出驱动力框架,实现基于用户角度的商务楼宇开发策略参考。最后,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下结合用户选择意愿及楼宇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出商务楼宇的建设方案。首先,借助楼宇经济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对大意风区商务楼宇的业态分布展开研究。面对大意风区各商务楼宇的空间聚集和业态聚集情况,根据圈层理论对大意风区的楼宇商圈空间聚集情况分析得出三大楼宇商圈群落:意式商务核心区、海河—新开河黄金带以及中山路沿线副中心;之后基于空间基尼系数计算得出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当前主要的11类业态;进而采用区位熵理论对三个楼宇商圈的业态聚集情况加以分析,得出相应的主要发展业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大意风区楼宇商圈规划基本思路。其次,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视角进行商务楼宇用户入驻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面对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选取40位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经过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8进行初步整理抽取后,经过去重等筛选,开放式编码提炼得到54个初始概念和15个范畴;进一步完成主轴编码:通过分析15个概念范畴之间的联系整合后获取五个主范畴:楼宇商圈规划、智能楼宇建设、服务支持体系、政府支持体系和资源支持体系;最后经过选择性编码得出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最后,在前期楼宇经济空间规划研究的辅助下,基于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确定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以内部驱动为核心,整合楼宇商圈规划、确定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提升服务支持体系;以外部驱动为保障,优化政府支持体系、强化资源支持体系,最终完成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建设平台的全面提升。

季晓莉[10](2019)在《低功耗蓝牙自组织网络能量优化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功耗蓝牙自组织网络(以下简称蓝牙mesh)是低功耗蓝牙的一种全新拓扑结构的网络。蓝牙mesh网络利用基于传统泛洪算法的路由协议进行数据包的传输,模式简单。但是,采用这种传统泛洪式的广播会造成网络中节点的不必要转发,从而导致节点以及整个网络的能耗较大,这对电池供电、网络数据量较大等mesh网络而言是不适用的。因此,设计并实现合适的路由协议,以优化网络中的能耗,对扩展蓝牙mesh的应用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蓝牙mesh管理型泛洪(Managed Flooding)路由协议为基础,从减少参与转发的节点数量着手,通过引入转发优先权、转发抑制和延时转发机制,设计了能量优化泛洪(Energy Optimization Flooding,EO-Flooding)路由协议。其中,转发优先权是基于收发节点间距离以及接收节点剩余能量信息设定的。延时转发是结合转发优先权对节点转发进行延时,延时时间由转发优先权确定,且转发优先权越高,延时时间越短。转发抑制是在延时时间到达后,节点根据转发抑制机制判断是否能够转发数据包。以上三种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抑制了部分节点的不必要转发,降低了网络能耗,减少了数据冲突概率。本论文基于Nordic公司的nRF5 for mesh(Nordic mesh)协议栈对EO-Flooding路由协议进行了实现,并采用以nRF52832最小系统为基础的蓝牙硬件平台进行实测分析。选用20个nRF52832蓝牙设备,在设备组网的前提下对所实现的路由协议的网络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Nordic mesh路由协议相比,EO-Flooding路由协议的网络总能量消耗减少了18.87%且平均端到端时延增加低于17%,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蓝牙mesh的应用扩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262NET智能楼宇自动化网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62NET智能楼宇自动化网络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分时电价差异性和基于主从博弈的智能楼宇集群能量共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智能楼宇能量交易框架
    1.1 智能楼宇集群系统框架及功能
    1.2 信息交互过程
2 多主体收益及两阶段优化模型
    2.1 SBCO模型
    2.2 智能楼宇模型
    2.3 储能系统日前调度模型
    2.4 区域内楼宇用户能量交易实时优化模型
    2.5 求解方法及实现流程
3 算例分析
    3.1 算例概况
    3.2 储能日前调度及实时需求响应结果
    3.3 SBCO及智能楼宇收益结果
    3.4 充放电权重系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3.5 满意度参数对需求响应结果的影响
4 结论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2)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综合能源服务研究现状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2章 综合能源服务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机理
    2.1 综合能源服务场景与通信需求
        2.1.1 智能楼宇
        2.1.2 智慧工业园区
        2.1.3 基于综合能源管控的通信需求
    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机理
        2.2.1 电力线载波通信基本原理
        2.2.2 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特性
        2.2.3 电力线载波OFDM技术
    2.3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综合能源管控的适配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合电力线载波的综合能源管控系统架构
    3.1 面向智能楼宇的能源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
        3.1.1 智能楼宇能源系统结构
        3.1.2 智能楼宇内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
    3.2 融合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综合能源管控通信网络架构
        3.2.1 智能楼宇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架构设计
        3.2.2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的通信网络架构
        3.2.3 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部署方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综合能源管控的电力线载波资源分配
    4.1 智能楼宇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信道特征
    4.2 面向综合能源管控的资源分配模型
        4.2.1 多设备资源分配模型
        4.2.2 速率自适应准则
    4.3 自适应子载波动态分配算法
        4.3.1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4.3.2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速率最大化资源分配算法
    4.4 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4.4.1 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综合能源管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研制与应用
    5.1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硬件设计
        5.1.1 设备硬件架构设计
        5.1.2 主控模块设计
        5.1.3 载波通信电路设计
        5.1.4 电源电路设计
    5.2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软件设计
        5.2.1 设备软件架构设计
        5.2.2 事件处理功能
        5.2.3 程序流程说明
    5.3 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现场应用
        5.3.1 实验楼宇基本概括
        5.3.2 载波通信的信息汇聚
        5.3.3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可视化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楼宇自动化与控制网络通信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第2章 智能楼宇网络关键技术
    2.1 BACnet协议介绍
        2.1.1 OSI概述
        2.1.2 BACnet协议架构
    2.2 BACnet系统数据业务分析
    2.3 智能楼宇通信网络工业标准协议
        2.3.1 Ether CAT协议
        2.3.2 PROFINET协议
        2.3.3 Ethernet/IP协议
        2.3.4 ETHERNET Powerlink协议
        2.3.5 总线协议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楼宇自动化和控制网络的系统设计
    3.1 楼宇自动化和控制网络的场景
        3.1.1 智能楼宇监控管理
        3.1.2 综合管廊安全监控
    3.2 网络拓扑架构设计
        3.2.1 线型拓扑
        3.2.2 环型拓扑
        3.2.3 树型拓扑
    3.3 网络帧结构设计
        3.3.1 线型拓扑架构的帧结构
        3.3.2 环型拓扑的帧结构
        3.3.3 树型拓扑架构的帧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型拓扑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4.1 方案设计原理
        4.1.1 基本原理
        4.1.2 方案设计
    4.2 不同方案的性能与结果比较
        4.2.1 不同数据传输请求次数的性能仿真比较
        4.2.2 不同节点数量的性能仿真比较
        4.2.3 不同方案的性能仿真比较
        4.2.4 数据传输错误率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线型拓扑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5.1 方案设计
        5.1.1 系统网络延时
        5.1.2 最小周期时间
    5.2 网络性能分析
        5.2.1 不同节点数量下的网络延时研究
        5.2.2 不同数据量下网络延时研究
        5.2.3 故障带来的网络延时仿真
    5.3 不同网络拓扑的性能对比研究
        5.3.1 不同网络架构的最小周期时间对比
        5.3.2 不同网络架构的延时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HCPN模型检测方法的BACnet协议形式化安全评估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课题来源
    1.2 BACnet研究现状
        1.2.1 BACnet简介
        1.2.2 BACnet国内外现状
        1.2.3 BACnet前景
    1.3 BACnet安全性问题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2.1 BACnet协议
        2.1.1 BACnet协议的体系结构
        2.1.2 BACnet协议的基本内容
        2.1.3 BACnet协议网络安全服务
        2.1.4 BACnet和 Internet互连
    2.2 Petri网理论基础
        2.2.1 Petri网基本概念及特性
        2.2.2 有色Petri网
        2.2.3 CPN Tools
    2.3 攻击者模型
        2.3.1 Delov-Yao攻击者模型
        2.3.2 协议的攻击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HCPN建模
    3.1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消息流模型
    3.2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建模假设和颜色集
        3.2.1 建模假设
        3.2.2 关键消息和颜色集定义
    3.3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HCPN模型建立
        3.3.1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顶层模型
        3.3.2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实体层模型
    3.4 原始模型的功能一致性验证
        3.4.1 预期结果分析
        3.4.2 状态空间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攻击者模型的协议安全评估
    4.1 改进的Delov-Yao攻击者模型
    4.2 协议安全评估模型建立
    4.3 安全评估模型的状态空间分析
        4.3.1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安全评估模型的状态空间表
        4.3.2 功能一致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新方案
    5.1 基于HCPN建模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安全新方案
    5.2 新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的HCPN模型
        5.2.1 改进后的设备认证的CPN顶层模型
        5.2.2 改进后的设备认证的CPN实体层模型
    5.3 新的BACnet协议设备认证安全评估
        5.3.1 新的设备认证的CPN安全评估模型
        5.3.2 安全评估模型的状态空间分析
    5.4 新方案安全性分析
    5.5 新方案性能分析和方案对比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5)基于NB-IOT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2.3 远程抄表行业发展现状
        1.2.4 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对比
    1.3 NB-IOT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场景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NB-IOT技术原理与分析
    2.1 NB-IOT技术原理及特点
    2.2 NB-IOT、LTE、GSM容量对外口径
        2.2.1 NB-IOT容量
        2.2.2 LTE容量
        2.2.3 GSM容量
    2.3 NB-IOT物联网技术运营商发展策略及部署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远程抄表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3.2 通信模块的设计及元器件选型
        3.2.1 MUC芯片选型
        3.2.2 模拟数据采集芯片选型
        3.2.3 NB-IOT的通信芯片选型
    3.3 通信协议选择
        3.3.1 MQTT通信协议设计规范
        3.3.2 MQTT通信协议主要特性
        3.3.3 MQTT通信协议原理
        3.3.4 MQTT通信协议数据包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MCU控制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4.1.1 电源电路
        4.1.2 时钟源电路
        4.1.3 调试电路
    4.2 模拟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4.3 NB-IOT通信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4.3.1 BC26 的天线接口
        4.3.2 BC26 的工作模式
    4.4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4.5 模拟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4.6 MQTT通信协议与ONENET平台接入的软件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 章中国移动ONENET物联网管理云平台介绍及应用
    5.1 中国移动ONENET物联网管理云平台介绍
    5.2 NB-IOT物联网应用案例
        5.2.1 本溪县智能井盖系统
        5.2.2 本溪县电业局智能充电桩应用
        5.2.3 本溪县智能水务抄表应用
    5.3 平台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电力市场多群体策略博弈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博弈论及演化博弈论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1.2.2 博弈论及演化博弈论在开放电力市场中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一般情形下的多群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2.1 演化博弈论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
        2.1.1 演化博弈论基本架构
        2.1.2 对称与非对称
        2.1.3 复制者动态
        2.1.4 演化稳定策略
        2.1.5 演化稳定均衡及渐进稳定均衡点
        2.1.6 基于Lyapunov方法的演化稳定性判据
    2.2 两群体策略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与动态仿真方法研究
        2.2.1 2P2S-SEG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2.2.2 2P2S-AEG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2.2.3 h2P3S-SEG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2.2.4 两群体策略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总结
    2.3 三群体策略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与动态仿真方法研究
        2.3.1 3P2S-SEG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2.3.2 3P2S-AEG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2.3.3 3P3S-AEG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2.3.4 三群体策略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总结
    2.4 一般情形下的多群体或多策略演化博弈建模方法研究
        2.4.1 一般情形下的N群体两策略非对称演化博弈建模方法
        2.4.2 一般情形下的三群体N策略非对称演化博弈建模方法
    2.5 一般情形下的多群体策略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市场多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典型场景研究
    3.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3.2 电力市场两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典型场景研究
        3.2.1 策略定义
        3.2.2 复制者动态模型
        3.2.3 长期演化稳定均衡定性研究
        3.2.4 长期演化稳定均衡定量研究
    3.3 电力市场三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典型场景研究
        3.3.1 策略定义
        3.3.2 复制者动态模型
        3.3.3 系统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理论分析
        3.3.4 电网企业群体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特性分析
        3.3.5 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均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3.6 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的Nash均衡分解方法
    3.4 电力市场三群体非对称演化博弈典型场景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3.4.1 理论分析
        3.4.2 动态仿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给侧电力市场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4.2 同质性发电市场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研究
        4.2.1 模型建立
        4.2.2 相对净支付参数定义
        4.2.3 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理论分析
    4.3 异质性发电市场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定性研究
        4.3.1 模型建立
        4.3.2 相对净支付参数定义
        4.3.3 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理论分析
    4.4 异质性发电市场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定量研究
        4.4.1 PAB结算机制下的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定量研究
        4.4.2 MCP结算机制下的长期竞价演化稳定均衡定量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需求侧电力市场长期互动演化稳定均衡研究
    5.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5.2 用户与供电实体长期互动的nPAEG模型
        5.2.1 种群总体收益模型
        5.2.2 系统复制者动态方程
        5.2.3 nPAEG模型的迭代收敛算法
    5.3 算例研究
        5.3.1 电价激励对市场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的影响
        5.3.2 用户种群数量对市场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的影响
        5.3.3 舒适度效用函数形式对市场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的影响
        5.3.4 种群规模和用户参与度初始值对市场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的影响
        5.3.5 舒适度效用函数参数设置对市场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的影响
        5.3.6 算例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6.2.1 本文主要工作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6.2.2 演化博弈论在智能电网领域复杂策略研究中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现代化智能楼宇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建筑智能照明系统研究现状
        1.2.1 智能建筑照明的发展现状
        1.2.2 智能建筑照明的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2 智能照明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
    2.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介绍
    2.2 智能楼宇的特点及应用
    2.3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2.3.1 系统需求分析
        2.3.2 各子系统的功能组成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1 系统实现总体目标
        2.4.2 系统构成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模块架构设计
    3.1 系统硬件架构
        3.1.1 现场控制器
        3.1.2 设备配置
    3.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3.2.1 控制操作设计
        3.2.2 报警处理设计
        3.2.3 联动控制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智能照明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的软件架构
    4.2 网络集成技术的选择
        4.2.1 B/S结构
        4.2.2 AJAX工作模式
    4.3 系统数据架构
    4.4 系统模块构成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实现
        5.1.1 系统登录
        5.1.2 系统主界面
    5.2 系统测试
    5.3 系统软件测试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简介
    §1.3 BACnet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BACnet协议标准及系统理论研究
    §2.1 BACnet协议标准
        §2.1.1 BACnet协议体系结构
        §2.1.2 BACnet对象数据模型
        §2.1.3 BACnet/IP协议报文
        §2.1.4 BACnet编码规则
        §2.1.5 BACnet应用层
        §2.1.6 MS/TP网络协议
    §2.2 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2.3 BACnet智能控制系统
        §2.3.1 BACnet系统控制结构
        §2.3.2 BACnet控制器设计分析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智能建筑系统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3.1 改进RED算法实现拥塞控制
    §3.2 改进RED算法拥塞控制仿真
        §3.2.1 ERED算法与RED算法对比
        §3.2.2 ERED算法功能模块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BACnet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4.2 控制器硬件模块电路设计
        §4.2.1 微处理器的晶振模块
        §4.2.2 系统电源电压模块
        §4.2.3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4.2.4 数字量输入模块
        §4.2.5 数字量输出模块
        §4.2.6 数据通信模块
        §4.2.7 网络接口选型
    §4.3 BACnet MS/TP硬件网关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BACnet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5.2 控制系统下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5.2.1 控制器软件设计
        §5.2.2 BACnet通信的软件设计
        §5.2.3 PLC与控制器通信设计
        §5.2.4 网络拥塞算法软件设计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智能控制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6.1 控制系统设备及测试环境
    §6.2 控制电路部分测试
        §6.2.1 主控制器测试
        §6.2.2 通信电路测试
    §6.3 PLC连接通信部分测试
    §6.4 控制器功能测试
        §6.4.1 数据接发测试
        §6.4.2 控制器稳定性测试
    §6.5 网络拥塞控制测试
    §6.6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9)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楼宇经济相关理论
        2.1.1 楼宇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2.1.2 楼宇经济发展模式
    2.2 智慧城市及智能楼宇相关理论
        2.2.1 智慧城市的概念
        2.2.2 智能楼宇的概念和特征
        2.2.3 智能楼宇建设原则
    2.3 商务楼宇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3.1 圈层理论
        2.3.2 空间基尼系数理论
        2.3.3 区位熵理论
第3章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现状分析
    3.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发展情况
        3.1.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空间分布现状
        3.1.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产业分布现状
        3.1.3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现状
        3.1.4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运营现状
    3.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建设及运营中存在问题
        3.2.1 产业聚集面临的问题
        3.2.2 楼宇主体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业态规划
    4.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圈层分析
        4.1.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区域空间结构
        4.1.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商圈分析
    4.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业态聚集分析
        4.2.1 空间基尼系数
        4.2.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业态基尼系数
    4.3 大意风区楼宇商圈业态空间分布研究
        4.3.1 区位熵
        4.3.2 区位熵模型构建
        4.3.3 大意风区各楼宇商圈业态聚集竞态分析
第5章 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
    5.1 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确定
    5.2 扎根理论结构模型介绍
        5.2.1 扎根理论模型概念
        5.2.2 扎根理论模型步骤
    5.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3.1 研究对象
        5.3.2 访谈设计
    5.4 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4.1 开放式编码:初始概念和范畴化
        5.4.2 主轴编码:概念范畴和主范畴
        5.4.3 选择性编码: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5.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6章 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运营策略
    6.1 基于内部动力提升的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运营策略
        6.1.1 精细楼宇商圈规划
        6.1.2 加强智能楼宇建设
        6.1.3 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6.2 基于外部动力提升的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运营策略
        6.2.1 优化政府支持体系
        6.2.2 强化资源支持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低功耗蓝牙自组织网络能量优化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设计指标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蓝牙mesh及路由算法概述
    2.1 蓝牙mesh概述
        2.1.1 拓扑结构
        2.1.2 节点与特性
        2.1.3 启动配置与组网
        2.1.4 地址与消息传输
    2.2 蓝牙mesh系统架构
        2.2.1 概述
        2.2.2 网络层介绍
    2.3 泛洪路由算法分析
        2.3.1 传统泛洪算法
        2.3.2 改进泛洪算法
        2.3.3 蓝牙mesh泛洪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O-Flooding路由协议设计
    3.1 应用场景及问题分析
        3.1.1 应用场景
        3.1.2 问题分析
    3.2 路由协议具体设计
        3.2.1 路由协议概述
        3.2.2 转发优先权
        3.2.3 延时转发
        3.2.4 转发抑制
        3.2.5 数据包收发设计
    3.3 路由协议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O-Flooding路由协议的实现
    4.1 实现平台介绍
        4.1.1 软件平台
        4.1.2 硬件平台
    4.2 路由协议主要数据结构
        4.2.1 事件调度机制
        4.2.2 消息缓存机制
    4.3 路由协议具体实现
        4.3.1 转发权优先权
        4.3.2 延时转发
        4.3.3 数据包收发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5.1 软硬件环境介绍
        5.1.1 硬件环境介绍
        5.1.2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5.2 测试及分析
        5.2.1 组网测试
        5.2.2 路由协议有效性测试
        5.2.3 网络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262NET智能楼宇自动化网络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分时电价差异性和基于主从博弈的智能楼宇集群能量共享方法[J]. 胡洁,李培强,林仕满,丁俊. 电网技术, 2021
  • [2]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D]. 范博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楼宇自动化与控制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 邵文斌.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HCPN模型检测方法的BACnet协议形式化安全评估与改进[D]. 姜筱彦.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NB-IOT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魏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6]电力市场多群体策略博弈的长期演化稳定均衡理论研究[D]. 程乐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现代化智能楼宇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绿色建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 柳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为例[D]. 张冠男.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低功耗蓝牙自组织网络能量优化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季晓莉.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262NET智能楼宇自控网络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