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浅见

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浅见

一、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齐静威[1](2021)在《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对区域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松辽流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要地,近年来由于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缓慢,松辽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导致用水供需矛盾愈发严重,这无疑加剧了松辽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如何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松辽流域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是松辽流域的主要用水方式,本文选择农业水资源开展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进展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确定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价法,以松辽流域中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为5个子研究区,从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和水生态环境子系统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优化模型进行区域效应评估,具体分析松辽流域各子研究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优化后粮食产量和耕地类型及面积变化情况,通过这些变化针对性地提出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松辽流域概况及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生态环境子系统中的单位GDP耗水量、污水处理率、人均水资源量、生态环境补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等14个评价指标,构建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AHP)法和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2)采用TOPSIS法对2019年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辽流域现状年松辽流域各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差异较明显。水资源承载力较好的省份为黑龙江省,综合评价值为0.52,其中对该省水资源承载力贡献最大的为水资源子系统,其次为水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贡献最小。水资源承载力较弱的省份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38、0.22。水资源承载力较差的省份为河北省、辽宁省,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13、0.12,与其他省份差异较大。(3)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因子分析,在14个评价指标中,人均GDP上升、人均水资源量增长是导致水资源承载力增大的主要影响因子,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 COD入河量以及万元GDP NH3-N入河量与水资源承载力呈较强负相关关系,表明指标量上升,水资源承载力反而减小。(4)将松辽流域各子研究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粮食产量变化和耕地面积的变动,作为相关子研究区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积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水资源利用结构,促进该研究区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优化。结果表明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后,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方面,黑龙江省和河北省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较差,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具有较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在粮食产量方面,粮食总产量最大的省份为黑龙江省,最小值出现在河北省;在耕地类型与面积变化方面,水田面积和水浇地面积有所增加,旱地面积有所减少。(5)针对松辽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优化配置结果,提出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从社会经济子系统来看,需要发展新兴节水技术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水资源子系统来看,需要调整农业用水结构、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水生态环境子系统来看,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刘倩男[2](2021)在《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资源,是促进粮食增收增产的必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水资源”问题多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内,足以看出我国对待水资源问题的重视。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整体粮食产量在1980~2018年实现5倍的增长,由此引发的关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为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使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本研究从水足迹的角度对粮食作物的用水效率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FAO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测算黑龙江省(1988~2017年)近30年粮食(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生产消耗的虚拟水数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黑龙江省各地的“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用于反应粮食生产消耗水量与农业产值间的关系。其次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研究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别采用Moran’s I指数、LISA聚集图分析其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情况。最后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进行影响因子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30年时间里,黑龙江省整体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各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出空间相关的属性特征,人为因素在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中存在重要影响,部分影响因素存在较为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此,根据研究结果及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现有模式,从政府转变农业生产的治理思路、参与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统筹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国家农业生产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用水效率提高的目的。

孙佳伟[3](2021)在《“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陆河连接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侧支线(“中蒙俄经济走廊”)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支线(“冰上丝绸之路”)之间存在着广袤的地域空间,其间存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全球指示意义,有必要对这两者之间联通的可行性展开研究,经背景梳理、路线识别、可行性探讨等工作,本文提出4条主要结论。(1)通过梳理分析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侧支线(“中蒙俄经济走廊”)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支线(“冰上丝绸之路”)之间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识别出二者间存在可以通过陆河连接的方式进行相互连接的三条潜在路线。其中陆运方式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辅助公路运输,河运方式主要为借助大河航道进行运输。三条陆河联运路线分别为,乌鲁木齐-亚马尔萨贝塔港线(西线)、北京-泰梅尔迪克森港线(中线)、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东线)。重点从三条陆河联运路线的政策及科研基础、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对三条路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2)西线自中国的乌鲁木齐出发,途径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3个国家,涉及10个省级地区,50余个城市。全线主要经过4个大的流域,从南到北依次是,塔里木内流区、伊犁河内流区、哈萨克斯坦内流区和鄂毕河流域。西线乌鲁木齐到鄂毕湾的陆地行驶共3287km,沿线河运共行驶2797km,整体线路的陆运段可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西伯利亚大铁路等线路进行连接。(3)中线自北京出发,全线途径中国、蒙古、俄罗斯3个国家,涉及省级地区11个,53个城市。全线主要经过海河流域、黄河流域、蒙古-内蒙古内流区、叶尼塞河流域4大流域。陆地行驶3592.5km,沿线河运行驶2267km。线路中蒙古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境内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较大。(4)东线贯穿中俄东北亚地区,线路为:大连—哈尔滨—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涅留恩格里—雅库茨克—季克西港。运输线全长3090km,其中运输距离3090km,河运距离1747km。勒拿河夏季7-9月的3个月时间适合航运,且在勒拿河通航段可以行驶3000 t以上的船舶,陆运段各节点已拥有成熟的运输体系。

曾雯禹[4](2021)在《基于AHP-熵权法和物元可拓模型的倭肯河干流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和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习总书记更是为此提出口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流是生态环境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陆续开展对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和河流健康恢复对策的研究。黑龙江省顺应国家政策于2019年起正式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本研究主要围绕黑龙江省内河流倭肯河干流进行。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创建倭肯河干流健康评价体系、利用综合权重法分配各项健康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对水平年倭肯河干流健康进行实例分析等。首先,根据倭肯河干流的实际特征识别影响倭肯河干流健康的因子,因地制宜开展倭肯河干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工作。其次,引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通过构建相关矩阵、计算综合权重、计算综合关联度等步骤,对选取的水平年内倭肯河干流进行实例评估。综合权重的计算是模型运用的重点之一,本文中主要将两种不同的求权方式,即AHP和熵权法结合起来使用,求得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综合权重,以减小评价结果误差。本研究主要解决了倭肯河干流的健康评价体系构建问题,并通过结合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分别对2018年倭肯河干流上、中、下游进行健康打分,得出上游处于健康状态,中、下游处于不健康状态的结论,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研究结果可实际为黑龙江省大范围开展河流健康评估工作提供评价方法参考,也可为倭肯河干流的实际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持。

蒋燕[5](2021)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水资源的质和量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系统产生负荷。在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之后,城镇发展以集约、绿色生态为主。城镇化发展特征发生改变,水资源系统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会产生变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耦合度能全面的反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协调度能准确地显示不同系统之间的整体功效与协调效应。为了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充分参考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居民统筹这6个维度构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从水资源承压、压力、协调、管理者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构建指标体系。根据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可获取性原则,选取黑龙江省2011年-2018年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两大系统的相关数据,根据熵值法确定权重,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两个系统综合发展值进行计算,进而计算耦合度值,以期具体了解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根据耦合度计算结果可知: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很强。在时间维度上,黑龙江省这8年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度值均处于0.9~1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期间虽呈现出轻微的波动特征,但总体变化相差不大。说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相互关联很大,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很强,且多年来一直保持高耦合状态。从空间维度上看,在各地级市中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鹤岗这4个城市的耦合度相比其他城市较强,而省会城市哈尔滨的耦合度值是最低的。在空间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可知: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不是很好,有“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这三个协调阶段,在类型上属于过度类型和失调类型,可知,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从时间维度上看,2011年-2018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虽有轻微变化,但耦合协调度值不高,一直处于“失调”的状态。根据各地级市8年的数据变化情况可知,只有协调性较好的哈尔滨市能看出明显的协调度值上升的趋势,其余城市协调度值无明显变化。而在空间上,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在各地级市中,哈尔滨、大庆、牡丹江3个城市的协调度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其余城市协调度则为“中度失调”阶段,协调性相对较差。

孙彤彤[6](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刘梓田[7](2021)在《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林业大省与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生态可持续性面临重大考验。因此,寻找出一种使黑龙江省的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运作模式,从而保持和提升生态供给能力,无论是对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以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为主线,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为视角,基于1998-2018年黑龙江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六大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消费量数据,涵盖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的33个指标,首先,使用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和全球平均产量等参数数据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转化成具有相同生产能力进行统一度量,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度黑龙江省近二十多年来的三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盈余)、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的动态演变规律,探究黑龙江省对自然资本的利用是否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其次,构建存量-流量利用比、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四个指标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更为全面的衡量与评价;最后,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19个指标,进一步分析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和人均生态足迹广度的驱动因子,并将驱动因子按作用大小与作用方向排序分类,对黑龙江省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探讨黑龙江省自然资本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柴青宇[8](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昂[9](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刘文卿[10](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二、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水资源利用概况
        2.1.2 粮食作物生产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2.2 研究方法
3 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核算
    3.1 松辽流域用水总量承载状况
        3.1.1 用水总量承载状况判别标准
        3.1.2 用水总量承载状况分析
    3.2 水功能区达标率状况
    3.3 污染物入河量状况
        3.3.1 污染物入河量承载状况判别标准
        3.3.2 污染物入河量承载状况分析
    3.4 水资源承载综合状况
        3.4.1 综合评价标准
        3.4.2 综合评价判别
    3.5 本章小结
4 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指标构建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2.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
        4.2.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松辽流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
    5.1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模型构建与求解
        5.1.1 模型构建
        5.1.2 模型求解
    5.2 松辽流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5.2.1 各子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
        5.2.2 各子区优化后粮食产量
        5.2.3 各区耕地类型及面积变化
    5.3 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5.3.1 针对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对策
        5.3.2 针对研究区水资源子系统的对策
        5.3.3 针对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虚拟水
        2.1.2 水足迹
        2.1.3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测算及分析
    3.1 粮食作物水足迹及其强度测算方法
        3.1.1 “粮食作物水足迹”测算方法
        3.1.2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测算方法
    3.2 数据来源
    3.3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的测算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1.2 全局Moran’l指数
        4.1.3 局部Moran’s I指数
    4.2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
        4.2.1 全局自相关
        4.2.2 局部自相关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5.1.1 模型设定类型
        5.1.2 模型的确定
    5.2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空间计量模型的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5.2.1 变量选择
        5.2.2 数据处理
    5.3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1 初步结果分析
        5.3.2 效应分解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用水效率的相关建议
    6.1 转变农业生产的治理思路
        6.1.1 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6.1.2 适度管控城镇单位就业水平
        6.1.3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6.2 参与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
        6.2.1 调整灌溉模式
        6.2.2 提升区域机械化水平
        6.2.3 结合测土配方法精准施肥
    6.3 统筹产业结构均衡发展
        6.3.1 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6.3.2 发挥区域间的经济联动作用
        6.3.3 强化地区的交流能力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陆河连接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冰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进展
        1.2.2 “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相关研究进展
        1.2.3 相关研究发展趋势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背景
    2.1 冰上丝绸之路
        2.1.1 中国北极政策白皮书
        2.1.2 北极航道
        2.1.3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支线
        2.1.4 “冰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与范围
        2.1.5 “冰上丝绸之路”沿程海域
    2.2 “一带一路”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侧支线
        2.2.2 “中蒙俄经济走廊”
        2.2.3 “一带一路”的北方交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潜在线路识别
    3.1 从“中蒙俄经济走廊”到北极东北航道
    3.2 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
    3.3 三条潜在线路
        3.3.1 潜在线路
        3.3.2 可行性分析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陆河联运路线可行性研究
    4.1 乌鲁木齐-亚马尔萨贝塔港线(西线)
        4.1.1 可行性的客观基础
        4.1.2 可行性的政策及科研基础
        4.1.3 运输路线现状分析
        4.1.4 路线自然地理因素
        4.1.5 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4.2 北京-泰梅尔迪克森港线(中线)
        4.2.1 可行性的客观基础
        4.2.2 可行性的政策及科研基础
        4.2.3 运输路线现状分析
        4.2.4 路线自然地理因素
        4.2.5 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4.3.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东线)
        4.3.1.可行性的客观基础
        4.3.2 可行性的政策及科研基础
        4.3.3 运输路线现状分析
        4.3.4 路线自然地理因素
        4.3.5 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4.4 陆河联运路线对比
        4.4.1 运输时间情况对比
        4.4.2 沿线节点城市情况对比
        4.4.3 沿线流域情况对比
        4.4.4 转运成本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拓展讨论
    5.1 关于中俄联合研讨与踏察的讨论
    5.2 关于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东线)进一步研究规划的讨论
    5.3 关于“冰上丝绸之路”进一步研究的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活动
附录
    图件索引
    表格索引

(4)基于AHP-熵权法和物元可拓模型的倭肯河干流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倭肯河干流概况
        2.1.1 地形地貌概况
        2.1.2 水文概况
        2.1.3 气象气候概况
        2.1.4 农业概况
        2.1.5 植物概况
        2.1.6 水生生物概况
        2.1.7 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水文水资源概况
        2.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2 河段径流变化状况
        2.2.3 生态流量保证状况
    2.3 河岸带物理结构状况
        2.3.1 植被覆盖状况
        2.3.2 人工干扰状况
        2.3.3 天然湿地保留状况
    2.4 水质状况
    2.5 水生生物状况
    2.6 社会服务功能状况
        2.6.1 堤防工程防洪达标状况
        2.6.2 水功能区达标状况
第3章 倭肯河干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3.1.1 目的
        3.1.2 原则
    3.2 河流健康评价基本方法
    3.3 倭肯河干流健康影响因子识别
        3.3.1 方法
        3.3.2 初选
        3.3.3 复选
    3.4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3.4.1 层次分析法
        3.4.2 AHP-熵权法
        3.4.3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3.5 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第4章 2018 年倭肯河干流健康分析
    4.1 倭肯河干流分段及取样点说明
        4.1.1 倭肯河流分段
        4.1.2 取样点说明
    4.2 健康等级划分
    4.3 物元可拓综合评价
        4.3.1 评分等级划分
        4.3.2 矩阵构建
        4.3.3 权重计算
        4.3.4 关联度计算
        4.3.5 综合关联度计算
    4.4 结果分析
        4.4.1 倭肯河干流上游
        4.4.2 倭肯河干流中游
        4.4.3 倭肯河干流下游
    4.5 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1.3.2 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1.3.3 水资源承载力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综述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1.4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与指标体系建立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指标体系建立
第3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黑龙江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3.1.1 新型城镇化时间维度演化特征分析
        3.1.2 新型城镇化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3.2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3.2.1 水资源承载力时间维度演化特征分析
        3.2.2 水资源承载力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第4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
    4.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度评价
    4.2 新型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度评价
第5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水资源承载力优化对策
    5.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问题分析
        5.1.1 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不均
        5.1.2 水资源承载水平较低
        5.1.3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偏低
    5.2 对策与建议
        5.2.1 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5.2.2 提升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
        5.2.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然资本
        2.1.2 生态足迹
        2.1.3 生态承载力
        2.1.4 生态赤字(盈余)
        2.1.5 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
        2.1.6 生态生产性土地
    2.2 生态足迹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人地关系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1 生态环境状况
        3.1.1 土地状况
        3.1.2 水资源状况
        3.1.3 森林资源状况
        3.1.4 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1 社会发展状况
        3.2.2 经济发展状况
    3.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3.3.1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问题突出
        3.3.2 水资源污染,水质恶化现象严重
        3.3.3 自然资本消耗过度,生态功能减弱
        3.3.4 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足迹模型的演变与三维模型构建
    4.1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
        4.1.1 生态足迹的计算
        4.1.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4.1.3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
        4.1.4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
    4.2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4.2.1 足迹深度的计算
        4.2.2 足迹广度的计算
        4.2.3 三维生态足迹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
    5.1 研究数据来源及模型参数确定
        5.1.1 数据来源
        5.1.2 生态足迹的消费项目确定
        5.1.3 生态承载力的模型参数确定
    5.2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测算
        5.2.1 三维生态足迹总供需动态演变分析
        5.2.2 三维生态足迹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2.3 生态承载力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2.4 生态赤字(盈余)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3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动态演变分析
        5.3.1 人均生态足迹深度总体动态演变分析
        5.3.2 人均生态足迹深度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4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动态演变分析
        5.4.1 人均生态足迹广度总体动态演变分析
        5.4.2 人均生态足迹广度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5.5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总体分析
    5.6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6.1 存量-流量利用比
        5.6.2 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5.6.3 生态足迹指数
        5.6.4 生态压力指数
        5.6.5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
    6.1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的模型选择
    6.2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6.3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步骤
        6.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6.3.2 结构方程模型计算方法
        6.3.3 黑龙江省人均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
        6.3.4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深度驱动因子分析
        6.3.5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广度驱动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居民消费结构,降低三维生态足迹
    7.2 优化土地空间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
    7.3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自然资本再生
    7.4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5 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D]. 齐静威.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倩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3]“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陆河连接可行性研究[D]. 孙佳伟. 黑龙江大学, 2021
  • [4]基于AHP-熵权法和物元可拓模型的倭肯河干流健康评价研究[D]. 曾雯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D]. 蒋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7]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D]. 刘梓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21世纪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