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现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

第九届全国现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

一、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毛志萍[1](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李泽栋,陈东辉[2](2017)在《蒋礼鸿先生研究文献目録》文中研究表明説明:蒋礼鸿先生(1916-1995),字云从,浙江嘉兴人,现代着名学者和教育家,在语言文字学、敦煌学等领域成就卓着,尤以《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而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爲了纪念蒋礼鸿先生诞辰100周年,总结历年来关於蒋礼鸿先生研究之成绩,并给相关研究者提供资料检索的便利,特编纂本目録。本目録收録中国(包括、台湾、香港)以及日本刊布的相关研究论着,时间下限大体爲2016年9月(个别论着系2016年10月之後刊布)。本目録包括着

郑维宇,田静,苏新春[3](2016)在《2015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在本体与应用层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词法、词汇化、词汇词义、少数民族语言词汇、方言词等方面,应用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词汇教学与习得、辞书编纂、词语使用及规范化等方面。整体上表现为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共举、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角度日趋丰富。但有些方面的研究在本年度较为薄弱,如字母词研究、外来词研究、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汇研究和海峡两岸词汇研究等在研究力度、广度、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语料库、数据库等信息化手段受到重视,成为应用词汇学发展的趋势。

崔山佳,杨建忠[4](2013)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为例》文中提出培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首先应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专业基础,在此前提下,通过强化授课、开展读书报告会、开设科研方法课、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多途径来培养其科研能力。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既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检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宋桔[5](2011)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着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着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本刊特约评论员[6](2010)在《语言研究所六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林波[7](2001)在《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文中指出 2000年10月22至23日,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会议共收论文5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董琨出席了会议。温州师范学院院长马达康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会议资助单位温州台北同乡会和温州正泰集团的代表李森南教授、叶逢林主任也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对一个世纪来近代汉语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语音、词汇、语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唐作藩、王锳、袁宾等教授做了专题发言。与会学者认为,近代汉语是联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桥

林海鹰[8](2006)在《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的上古拟音体系是近年来上古音研究中引起海内外外同行注意的最新成果,此二者与白一平的上古拟音体系并称为新起三家。斯氏1989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一书是其在上古音研究方面的代表作。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系》(2003)是其在上古音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此书的主要观点已在先生1981—1995年的论文中陆续发表了。两位学者的主要观点不仅发表时间接近,而且在材料运用、研究方法和结论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斯氏在汉藏比较方面眼界开阔,材料丰富,比较的范围相当广博。郑张先生则在国学功底和本语言方言方面更占优势,且同样重视汉藏比较。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对前人的拟音系统加以改订,提出新的构拟系统。 本文将对这两位学者的上古音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比较研究,辨别异同,判断是非,以期有助于我们在上古音研究中达成更多共识。 一、上古声母 同:1.二者都构拟了一套清鼻流音声母,斯氏把它们表示成:(?)郑张先生则表示成hm、hn、h(?)、hl、hr。 2.都把来母拟为r,以母拟为l。 3.都把清母的早期上古音拟为擦音sh。 4.二者的上古声母系统中都有一套唇化舌根音、喉音。 异:1.斯氏同某些学者一样只构拟了一套清鼻流音声母,郑张先生则构拟了两套清鼻流音声母,另一套为mh[(?)h]、nh[(?)h]、(?)h[(?)h]、rh[(?)h]、lh[(?)h]。 2.斯氏认为上古浊声母全部有送气、不送气的对立(包括鼻流音、半元音),而郑张先生浊声母只拟了一套不送气声母。 3.二者所构拟的影、晓、匣、云的上古形式分歧较大。 4.二者对精组字上古形式的处理不同。 5.二者对上古有无边塞擦音的看法不同,斯氏拟了一套边塞擦音:(?)。 5.郑张先生构拟的复声母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些,划分得也更细腻。 二、上古韵母 1.介音 同:1) 上古只有3个介音:w、j、r,上古没有元音性介音。 2) 都认为发展为中古二等的字全带介音r,发展为中古庄组的三等字和重纽B类字也都带介音r。r在二者的上古系统里分布大致一致。 异:1) 二者对介音w最早出现的时期看法不同。 2) 辅音性的介音j在二者的系统里分布也有区别,郑张先生的章系及邪母带j,斯氏不带。 2.元音长短和“等”

陈振宇[9](2006)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文中提出本文从认知功能语言学和推理主义角度研究汉语时间系统,以便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澄清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示点、认知窗口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文中通过大量语料分析,考察了汉语中的时间信息以及对时间信息的表达方式,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时体时间模型,并把它作为分析汉语时间现象的基本原则。正文共分10章,27万7千余字。第一章绪论,先介绍时间系统这一概念,以及它的演化过程,将时间总模板定义为“时间认知窗口——事件”,即把对象事件投射到时间认知窗口之中。时间的两种表达方式证明了事件与时间的分离:在事件陈述中,表达事件的同时也表达了事件所占据的时间,所以时间与事件混在一起,被嵌入到事件表达式中;而在地址陈述中,时间成分获得了主题的独立地位,以事件为其述题。第二章进一步介绍推理主义理论背景,以及用于推理运算的句法结构。一个特定信息有两种编码方式:原子编码用一个特定的原子单位来编码,但在连结编码中,是用整个网络系统,而不是用任何一个单一的单位来编码。推理主义者认为,语言中采用连结编码方式,所以体和其它范畴的意义是依赖于语境的。为了充分解释语言现象,必须以运算为推理的核心,让它在语法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本文不只是关注于单一标记的语法意义,也不只是关心各种标记之间的对比,本文是将时间系统看作更大的推理运算系统的一部分。第三至九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第三章讨论时间认知窗口的构造。通过语料分析,我们考察了参照点结构中的时间实体和链接方式。参照点结构的目标区就是所指的认知窗口。它的链头称为时间基体,时意义就是靠它来确定。本章还从一百多万字的语料中找出有关链接方式的例子,深入考察了链接方式的意义,在汉语中共辨别出六种链接方式:零链接、复指实体、区域、部位、范围和领属结构。另外,在成组的事件陈述中,前一事件若突显一个时点,则为后面的事件打开一个顺接窗口,若突显一个时段,则为后面的事件打开一个平行窗口。第四章在认知语法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的时体定义。由于“时”、“体”术语和概念的分歧,我们认为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达成一个共识:存在一个中间概念,它将时、体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它与指示点的关系规定了时意义,它与事件的关系规定了体意义。这一概念在莱欣巴赫和约翰逊的理论中就是“参照时间”,在区间语义学理论中就是“观察时间”,在兰盖克认知语法中就是“直接时间论域”。本文用“时间认知窗口”代替“直接时间论域”,它由句子的时间状语表示,时范畴(过去—现在—未来)将认知窗口与指示点联系起来,体范畴(完整—非完整)将事件与认知窗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体是事件在窗口中呈现的样子。第五章提出一个四层级的事件结构。从时间总模板角度说,事件在投射到认知窗口以前有自己的时间结构,称为“预成事件”。进一步可把预成事件分为初级事件和次级事件,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加上一些成规律地改变事件时间结构的语法成分而构成的。在投射之后,认知者关注窗口中的事件,并将其再建构为一个新事件,称为“生成事件”。句中有时标记,则事件已经投射到某个窗口之中。第六章在两千万字文学语料和网络语料中调查了现代汉语1067个常见形容词(1348个义项)和258个常见动词(446个义项)所表示的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本章提出三个基本格式以确定事件的时间结构:1.)事件有一个突显阶段,当且仅当“(当)XP的时候/时”格式意指事件的这一阶段;2)当“XP(以/之)前”格式指事件开始前时,事件有开始阶段;3)当“XP(以/之)后”格式指事件终结后时,事件有终结阶段。划分出四类典型事件:1)典型活动(c s e),在“…时”中表示延续c阶段,在“…前”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前,在“…后”中表示事件终结e以后;2)典型性状(c s s),在“…时”中表示延续c阶段,在“…前”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前,在“…后”中表示事件开始s以后;3)典型终结(e e e),在三个格式中都表示事件终结;4)典型因果(hc/xc hs he):在“…时”中既可表示因事件的延续hc阶段,也可表示果事件的延续xc阶段,在“…前”中表示因事件开始hs以前,在“…后”中表示因事件终结he以后。其它事件是非典型的。本章还探讨了不规则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第七章进一步考察事件的时间结构中与终结有关的参数。本文的“终结”,并不是一定指事件真的停了下来,而是指事件达到了某种界。它可以进一步分为:1)自然终结,即事件自身性质规定了一个终结,以表示达到某种界;2)任意终结,即事件可在任一点停下来。界包括量和结果。在表示带有自然终结的终结事件时,需要进一步用“(当/在)XP的时间/时”格式检测这一自然终结是否突显。本文与其它研究终结-非终结的着述不同,我们发现只有拥有突显的自然终结的事件才有P性质,即,它们只说“在多少时间以内”,而不说“做了多少时间”,它们的进行式决不能蕴含完成式(完整)的意义。有非突显的自然终结的事件,其进行式有时可以蕴含完成式的意义。本章还讨论了自然终结与事件实体的语用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界的约束对象问题——一个特定的终结事件中究竟那些实体有界。第八章首先回顾了汉语研究史上关于“了1”语法意义的研究。语料统计显示,“了1”的体功能是:尽可能使事件倾向于完整。但究竟能完整到什么程度,由各方面的条件和语境推理决定,所以最终句子的体意义可能是完整体,也可能是起始体和终结体。“倾向于完整”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的完形作用。为了准确地解释“了1”句的完形程度,即何时反映何种界,以及为什么有时几种界一起出现,有时则专门突出某一种界,本章引入三个规(原)则,它们按固定顺序排列:“投射规则”、“完形规则”和“时间长度原则”。最终推理出“了1”句的体意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完形规则”,它充分体现了“了1”的本质,因此我们称“了1”为“完形体”。第九章讨论前面各章所说的各种知识里,哪些必须合成到形式化的时间理论中,以便对汉语句子中的时间语义信息进行提取。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是由句中的各个单位及其关系共同编码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整体模型才能计算。包括四个方面:1)将时间性质分解为若干认知要素,包括事件的基本阶段(起始、持续、终结)、时点、时段等等;2)用这些要素对事件的时间结构进行描写和分类;3)对现代汉语句子中可能出现的每一单位和关系,用事件类型符号和时间要素符号进行翻译,所得的结果——该单位或关系的元语言表述式(翻译式)——表明了该单位或关系在编码时间信息时究竟表现什么意义;4.)在认知模型中建立一个由规则驱动的运算系统,将元语言表述式化简为最简表述,它即是句子整体编码的时间信息。本文提供了两套时间信息的形式化方案。第十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普忠良,郭阳[10](2003)在《民族语文工作纪事》文中研究说明 2001年 12月 《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着者为赵阿平、朝克。 2002年 1月3日 美国语言学会第76次年会授予戴庆厦教授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1月12日至13日 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在京召开“语序类型学研讨会”,

二、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1.4.1 结构安排
        1.4.2 语料来源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1.5.1 量词是否表量
        ].5.2 量词和分类词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2.1 语义分类范畴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2.2.1 称人量词
        2.2.2 动物量词
        2.2.3 植物量词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2.4 小结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第三章 通用量词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3.2 通用量词“个
        3.2.1 方言分布
        3.2.2 历史考察
        3.2.3 语法功能
        3.2.4 小结
    3.3 通用量词“只
        3.3.1 方言分布
        3.3.2 历史考察
        3.3.3 “只”的兴起
        3.3.4 小结
    3.4 通用量词“块”
        3.4.1 方言分布
        3.4.2 历史考察
        3.4.3 语源探索
    3.5 通用量词“条
        3.5.1 方言分布
        3.5.2 历史考察
        3.5.3 读音问题
        3.5.4 小结
    3.6 其他通用量词
        3.6.1 通用量词“枚”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3.7 小结
        3.7.1 北“个”南“只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第四章 量词重叠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1 语义类型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4.4.5 小结
    4.5 小结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5.1.1 “量”和相关概念
        5.1.2 量的分类
        5.1.3 量值系统
        5.1.4 小结
    5.2 量词表小量
        5.2.1 小量与小称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5.3 量词表大量
        5.3.1 大量与大称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5.4 小结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第六章 量名结构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6.2.1 全面型
        6.2.2 无谓后定指型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6.2.4 互补型
        6.2.5 无谓前型
        6.2.6 全无型
        6.2.7 谓后不定指型
        6.2.8 小结
    6.3 定指量名结构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6.4 定指名量结构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2015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1. 词类、构词、词汇化研究关注度最高
    2. 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3. 词汇教学、习得中的词汇研究多关注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
    4. 词汇语义研究呈现出重词义演变的特点
    5. 方言词汇研究重视微观研究
    6. 辞书与词汇研究多与释义相关
    7. 词汇理论和宏观方面的研究注重从不同理论视角切入
    8. 着重研究新词语的特征
    9. 不同语言的词汇比较研究主要集中于英汉对比
    1 0. 熟语研究重在对成语的研究
    1 1. 词汇与文化研究重视阐释词语的文化内涵
二、着作
    1. 八部新词典问世
    2. 七部历时词法学着作贯通古今
    3. 三部词汇学理论着作丰富词汇理论内涵
    4. 三部词汇教学专着推动理论与应用结合
    5. 两部新词语研究着作注重宏观
三、会议
    1. 第十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
    2. 第十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
    3. 第四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
四、课题
五、启示

(4)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应具备的基础
    (一) 文化素养
    (二) 专业基础
二、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生源构成
三、多途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一) 强化授课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
        1. 有科研意识的授课
        2. 介绍学术前沿
    (二) 开展读书报告会以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 开设科研方法课程以培养科研设计能力
    (四) 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以锻炼实际科研能力
四、学术型研究生论文的写作
    (一) 汉语史的大背景
    (二) 可供研究的语料列举
    (三) 论文选题的原则
    (四) 文献综述的撰写
        1. 搜集资料
        2. 鉴别资料
        3. 结构成篇, 完成论文

(5)《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格目录
插图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的定位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与分类系统
        二、三维度:性质、作者、出版方式
        三、《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第二节 综述与反思:《自迩集》研究的洞见、未见与创见
        一、洞见:《自迩集》的价值发掘与应用性研究
        二、未见:版本调查的偏颇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三、创见:本文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探考与爬梳:《自迩集》文献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一节 其人:19世纪北京官话的权威见证人
        一、威妥玛:外交官式的汉语教育者
        二、其他编写者: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
        三、协作者应龙田考辩
    第二节 其书:三易其版的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
        一、概览:出版信息与三版间修订
        二、溯源:各章内容与成书过程
        三、价值:存世版本与实物流通
第三章 素材与基点:《自迩集》语料特征与语法观念
    第一节 语料观:《自迩集》的语料特征与性质
        一、特征:文雅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
        二、性质:可信的近代汉语共时语料
    第二节 语法观:威氏的语法观与汉语教学理念
        一、汉语语法观念与西方话语体系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矛盾的化解与多元论注体系
        一、"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二、《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三、元元语言:作为底本的西方教学语法教材
        四、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五、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并举
        六、隐性的词法、句法、语用阐释法辨析
        七、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术语的沿袭、创制
第四章 条分与缕析:《自迩集》的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框架:"神气"、"句法"与"虚实死活"构建的主体
        一、语法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二、词类观念:"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一、名词:指称与结构分析
        二、冠词:功能与鉴别方式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
        四、如何区分单数和复数
        五、如何体现"格"差别
    第三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及敬称系统
        二、称代不确知的人和物:疑问代词
        三、表现小句和词汇的关系:关系代词
        四、称代"每个人"与"自己":个体代词与反身代词
        五、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第四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三、表达不同的时态
        四、时态标记词举例
    第六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
        三、后助助词"来"、"去"及其复合式
    第七节:汉语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一、形容词及补语修饰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第八节:汉语如何论述动作的方式、时间、程度:副词
        一、副词的构成
        二、表示时间概念:时间副词
        三、描述程度强度:程度副词
        四、表示否定:否定副词
    第九节: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一、表达连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二、表达介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第十节: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
    第十一节:《自迩集》的量词研究
        一、量词的实质与功能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第十二节: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二、实现被动的有标记方式:动词与助动词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第十三节: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第五章 结语
    总结:《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与思路方式
    拓展:个案基础上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期待:更真实、更深入的《自迩集》汉语世界
附录
    附录一:《自迩集》三版书影
    附录二:《自迩集》"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
    附录三:《自迩集》中译校订条目择录
基本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8)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上古音研究概述
        1.1 清以前的古音研究
        1.2 清代古音研究
        1.2.1 上古韵部研究
        1.2.2 上古声纽研究
        1.2.3 上古声调研究
        1.3 上古音值构拟的新时期
        1.3.1 复声母问题
        1.3.2 单声母问题
        1.3.3 韵部的划分问题
        1.3.4 元音问题
        1.3.5 韵母的音值
        1.3.6 上古的介音
        1.3.7 上古的韵尾和声调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目标
第一章 关于材料、方法、上古音分期和音节类型的比较
    第一节 两者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1.1 斯氏的材料和方法
        1.2 郑张先生的材料和方法
        1.3 两者的异同
    第二节 两者对上古音的分期
        2.1 斯氏的上古音分期
        2.2 郑张先生的上古音分期
        2.3 对两者分期的比较
    第三节 上古音节类型的比较
第二章 中古音系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比较
        1.1 各家对中古声母拟测的分歧
        1.2 郑张和斯氏的中古声母系统对照表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比较
        2.1 两者对四等韵的处理
        2.2 两者对合口韵的理解
        2.3 两者对开合分韵的理解
        2.4 两者中古元音的数量
        2.5 两者中古腭介音的数量
        2.6 等的特征
        2.7 重纽问题
        2.8 一二等重韵
        2.9 止摄:支—脂—之—微
        2.10 流摄:侯—幽—尤
        2.11 遇摄:模—虞—鱼
        2.12 两者中古韵母系统对照表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3.1 声调长短
        3.2 声调调形
第三章 上古声母系统的比较
    第一节 异同
        1.1 斯氏的声母系统
        1.1.1 原始汉语
        1.1.2 早期上古汉语
        1.1.3 前上古时期(公元前10至前6世纪)
        1.1.4 上古早期(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
        1.1.5 晚期古典上古(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1.1.6 上古晚期(3世纪到5世纪)
        1.1.7 中古早期汉语
        1.2 郑张先生的声母系统
        1.2.1 单声母
        1.2.2 复声母
        1.3 异同
        1.3.1 相同之处
        1.3.2 不同之处
    第二节 问题讨论
        2.1 复声母问题
        2.2 精组字的古值
        2.2.1 四派的拟音
        2.2.2 与唇塞音谐声的精、庄组字的上古来源
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2.2.3 st->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
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2.2.4 sp->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
中古从母还是中古邪母'>2.2.5 sd->中古从母还是中古邪母
        2.3 帮组字的古值
第四章 上古韵母系统的比较
    第一节 异同
        1.1 斯氏的韵母系统
        1.1.1 原始汉语
        1.1.2 早期上古汉语
        1.1.3 前上古时期
        1.1.4 上古早期
        I.1.5 晚期古典上古
        1.1.6 上古晚期
        1.1.7 中古早期
        1.1.8 介音问题
        1.1.9 元音长短与“等”
        1.1.10 韵尾和声调
        1.1.11 韵母系统
        1.1.12 六元音系统
        1.2 郑张先生的韵母系统
        1.2.1 介音问题
        1.2.2 元音长短与“等”
        1.2.3 六元音系统
        1.2.4 韵尾和声调
        1.3 异同
        1.3.1 上古介音
        1.3.2 元音长短和“等”
        1.3.3 六元音系统
        1.3.4 韵尾和声调
        1.3.5 韵母系统
    第二节 问题讨论
        2.1 元音问题
        2.2 介音问题
        2.2.1 上古有无元音性介音
        2.2.2 中古汉语的三等介音是否后起
        2.2.3 中古汉语三等介音是怎样产生的
        2.2.4 中古汉语三等介音的上古来源是什么
        2.2.5 上古汉语介音w的出现和分布
        2.3 韵尾和声调
        2.3.1 上古的入声韵尾是清还是浊
        2.3.2 上古的阴声韵尾是开还是闭
        2.3.3 宵部、药部、祭部的韵尾
        2.3.4 去声是否来自-s尾
        2.3.5 上声是否来自-?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斯塔罗斯金的生平与着作
    一、生平
    二、着作目录
附录二:郑张尚芳的生平与着作
    一、生平
    二、着作目录
    三、上古韵母系统与分韵字表
附录三:郑、斯、王、李四家上古声母对照表
附录四:郑、斯、王、李四家上古韵母对照表
致谢

(9)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图式目录
表格目录
符号目录
术语简释
本文主要内容及内部逻辑关系一览图
前言
1 绪论:从认知看时间问题
    1.1 写在前面的话
    1.2 寻求更基本的范畴
    1.3 从源头说起:时间系统的认知历史
        1.3.1 原始的时间知觉
        1.3.2 先验的时间范畴
        1.3.3 直接过去
        1.3.4 两次质的飞跃与间接过去
        1.3.5 亲历事件与非亲历事件
    1.4 对亲历、非亲历两层次存在的证明——现实性
        1.4.1 什么是现实和非现实?
        1.4.2 标记与事件
        1.4.3 现实向非现实的转化
    1.5 人类语言时间模型
        1.5.1 外部时间世界和内部时间性质
        1.5.2 时间信息在人类语言中配置的总模板
        1.5.2.1 事件陈述
        1.5.2.2 时间认知窗口与地址陈述
2 方法论问题:推理运算及其句法依托
    2.1 "推理主义"语法观
        2.1.1 语法范畴是怎样的?
        2.1.2 信息编码的两种方式,对应与推理
        2.1.3 标记主义与推理主义的对立
    2.2 枢纽语法
        2.2.1 句法平面与语义平面的关系
        2.2.2 句法生成与结构的基本单位——枢纽及其原子式
        2.2.2.1 枢纽、句位、关联
        2.2.2.2 如何理解句位与关联的关系?
        2.2.3 现代汉语中的各种枢纽
        2.2.3.1 实词枢纽
        2.2.3.2 虚词枢纽
        2.2.3.3 其它枢纽
        2.2.4 句子生成:实现与转换
        2.2.4.1 从原子式"实现"为核心句
        2.2.4.2 从核心句转换为非核心句
        2.2.5 最小化的句法系统
3 时间认知窗口
    3.1 时间认知窗口的构造方法
    3.2 时间实体
        3.2.1 从事件表达式到专用时间标记
        3.2.2 充当链头的能力
        3.2.3 时间实体的语法表现
    3.3 链结方式
        3.3.1 复指实体
        3.3.2 部位和区域
        3.3.2.1 时间方向场
        3.3.2.2 "前、后"的链结
        3.3.2.3 "上、下"的链结
        3.3.3 范围与领属结构
        3.3.3.1 时间范围
        3.3.3.2 领属结构
        3.3.4 特殊链结:"外——内里中"
    3.4 事件陈述与时间认知窗口
        3.4.1 两种超小句的时间认知窗口
        3.4.1.1 顺接窗口
        3.4.1.2 平行窗口
        3.4.2 小句中的"主次事件"
        3.4.2.1 次要事件的本质与演化
        3.4.2.2 次要事件打开的时间认知窗口
4 从时体的经典定义到时体的认知观
    4.1 问题的由来
        4.1.1 时体的经典定义
        4.1.1.1 第一阶段
        4.1.1.2 第二阶段
        4.1.1.3 第三阶段
        4.1.2 时、体的认知观
    4.2 统一的(广义)时体系统
    4.3 狭义的时意义
        4.3.1 指示点
        4.3.2 指示窗口和非指示窗口
        4.3.3 (狭义)时定义及分类
        4.3.4 过去、未来与现在
    4.4 狭义的体意义
    4.5 认知定义的优点
        4.5.1 非完整事件的时
        4.5.2 完整问题
        4.5.3 参照时间在确定时意义时
5 事件的层次
    5.1 已往关于事件层次性的认识
        5.1.1 早期观点
        5.1.2 经典定义的多层次观点
    5.2 事件的时间结构与对事件的时间结构的观察
        5.2.1 时间认知窗口的分层作用
        5.2.2 事件的两大基本层级
        5.2.3 观察的再建构功能
    5.3 现代汉语事件层次的划分
        5.3.1 基本层次的划分
        5.3.2 进一步的划分
6 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
    6.1 怎样确定初级事件的时间结构
        6.1.1 以往的研究
        6.1.2 判断事件时间结构的三个格式
        6.1.3 说在具体考察之前的话
    6.2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动词+时/前/后"考察
        6.2.1 现代汉语形容词所表示的事件的常见时间结构
        6.2.2 现代汉语动词所表示的事件的常见时间结构
    6.3 对时间结构的认知解释
        6.3.1 基本倾向
        6.3.2 控制XP能否进入"(当/在)XP的时间/时"格式的因素
        6.3.2.1 暂态性
        6.3.2.2 突显终结、处所的影响
        6.3.2.3 词化的影响
        6.3.3 控制XP能否进入"(在)XP(以/之)前"格式的因素
        6.3.4 "(在)XP(以/之)后"格式表示的意义
        6.3.4.1 绝对不能表示终结e阶段的
        6.3.4.2 性状程度的影响
        6.3.4.3 语篇因素的影响
        6.3.4.4 决定活动类事件的因素
7 界与终结
    7.1 以往对界与终结的认识
        7.1.1 有界/无界及终结/非终结
        7.1.2 对终结的进一步讨论及暴露的问题
    7.2 突显的自然终结和非突显的自然终结
        7.2.1 格式Ⅲ和P性质
        7.2.2 伴随、积累与目的
        7.2.3 进行与完成之间的蕴含关系
        7.2.4 现代汉语中的特殊情况
    7.3 性状变化、语用数
        7.3.1 由谓词枢纽的意义造成的自然终结
        7.3.2 变化事件、致变事件和共变事件
        7.3.2.1 变化事件
        7.3.2.2 致变事件
        7.3.2.3 共变事件
        7.3.3 自然终结与语用数
        7.3.3.1 语用数理论简介
        7.3.3.2 语用数对事件终结的影响
    7.4 界的约束对象
        7.4.1 数量性两面句式
        7.4.2 界的约束对象的决定性
8 "了_1"的完形体功能
    8.1 完整与完成
    8.2 "了_1"研究小史
        8.2.1 关于"了_1"体意义的争论
        8.2.1.1 第一阶段
        8.2.1.2 第二阶段
        8.2.1.3 第三阶段
        8.2.1.4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8.2.2 关于"了_1"时意义及时体关系的争论
        8.2.2.1 第一阶段
        8.2.2.2 第二阶段
        8.2.2.3 第三阶段
    8.3 "了_1"句的体意义和"了_1"的体功能
        8.3.1 "了_1"基本意义辨析
        8.3.2 "了_1"句体意义的来源
        8.3.2.1 投射规则
        8.3.2.2 完形规则
        8.3.2.3 时间长度原则
        8.3.2.4 "大筐"与"小筐"的辩证法
        8.3.3 "了_1"与其它几个过去标记的不同
        8.3.3.1 "已经……(了_2)""就……(了_2)""了_2"
        8.3.3.2 "过_2"
9 现代汉语句子中时间信息的提取
    9.1 对理论框架和研究工作的说明
    9.2 第一方案
        9.2.1 时间要素的分解
        9.2.2 事件类型的分类
        9.2.3 运算系统
        9.2.4 翻译系统
        9.2.5 一组有关时段歧义的例子
    9.3 第二方案
        9.3.1 时间要素及翻译方法
        9.3.1.1 认知窗口的形式化
        9.3.1.2 事件的形式化
        9.3.1.3 反映事件关系的格式
        9.3.2 运算
        9.3.2.1 运算机制
        9.3.2.2 实例演示
10 结语
    10.1 时间认知模型研究
        10.1.1 历时问题
        10.1.2 共时问题
        10.1.2.1 时间认知窗口构造问题
        10.1.2.2 事件与窗口关系问题——时体定义
        10.1.2.3 事件的层次与时间结构问题
    10.2 "推理主义"语法观的实践
        10.2.1 理论概述
        10.2.2 实践应用
        10.2.2.1 用推理方法说明句子的体意义的来源
        10.2.2.2 用推理方法说明汉语句子究竟有怎样的时间意义
        10.2.2.3 分布研究中的推理实践
    10.3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不足及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蒋礼鸿先生研究文献目録[J]. 李泽栋,陈东辉. 汉语史学报, 2017(02)
  • [3]2015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 郑维宇,田静,苏新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04)
  • [4]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为例[J]. 崔山佳,杨建忠.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5)
  • [5]《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12)
  • [6]语言研究所六十年[J].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中国语文, 2010(04)
  • [7]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J]. 林波. 中国语文, 2001(01)
  • [8]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D]. 林海鹰.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9]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 陈振宇. 复旦大学, 2006(02)
  • [10]民族语文工作纪事[J]. 普忠良,郭阳. 民族语文, 2003(06)

标签:;  ;  ;  ;  ;  

第九届全国现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