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脑室出血54例临床表现及CT分析

继发性脑室出血54例临床表现及CT分析

一、5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慧[1](2021)在《脑出血头颅CT混合征形成机制与血液组分关系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脑出血混合征与患者入院常规静脉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混合征患者血肿次高密度区的解剖学特点及细胞形态变化,观察家兔脑出血后超急性期头颅CT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浓度血液成分构成的混合征的CT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混合征形成的可能机制,为脑出血混合征患者的预防及后续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临床实验部分:(1)脑出血混合征与患者静脉血指标相关性分析:连续纳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的脑出血患者,根据头CT是否有混合征分为混合征组和对照组,搜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t检验或U检验初步筛选混合征的实验室检查相关因素,调整基线资料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混合征实验室检查的相关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探究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常规实验室检查与头CT混合征混合征发生的相关性。(2)混合征患者次高密度区的解剖学特点分析:纳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从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混合征患者167例,回顾性分析脑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混合征患者CT显示的血肿部位,混合征次高密度区解剖学位置,次高密度区与高密度区对应关系(内侧、外侧、上侧、下侧),将混合征患者CT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次高密度区在矢状位、冠状位及水平位的解剖学位置。(3)混合征患者次高密度区血液细胞形态学变化与不同血液浓度家兔血细胞形态变化对比:通过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精准抽吸混合征次高密度区血液进行涂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家兔抽取耳中动脉血后加入不同比例生理盐水混匀,并对比不同血液浓度家兔血细胞形态变化。2.动物实验部分(1)家兔脑出血超急性期CT变化:通过自体动脉血注射法构建家兔脑出血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进行CT扫描。家兔根据注血后扫描的时间不同和注射血液不同分为常规出血组,活动性出血组和不凝血组,常规出血组颅内注射全血后立即进行头颅CT扫描,活动性出血组在颅内注血的同时进行CT扫描,不凝血组颅内注射不凝血后立即进行CT扫描。所有家兔完成首次CT扫描后,每隔5 min后再次进行CT扫描,当颅内血肿CT值不再持续增加后每隔1h进行扫描一次,持续至5h。实验前检测家兔血红蛋白、纤维蛋白、血小板及D-二聚体含量。(2)不同血液成分构建家兔脑出血模型CT值的变化:通过两次注射法构建家兔脑出血混合征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进行CT扫描。家兔分为6组,分别为全血+全血组,全血+1/2全血组,全血+1/3全血组,全血+1/4全血组,全血+血清组,全血+血浆组。家兔经两次注血构建混合征后行CT扫描,明确脑出血后不同血液成分混合体的CT变化。实验前检测家兔血红蛋白、纤维蛋白、血小板及D-二聚体含量排除贫血、高凝及低凝状态。结果:1.临床实验部分:(1)脑出血混合征与患者静脉血指标相关性分析:混合征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两组间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钠、胱抑素C、凝血酶时间TT(sec)、凝血酶时间TT(ratio)有差异。将混合征作为因变量,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对混合征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淋巴细胞绝对值及凝血酶时间与混合征的发生相关,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淋巴细胞绝对值为保护性因素,凝血酶时间TT(sec)为破坏性因素。ROC曲线提示TT预测混合征的敏感性64.0%,特异性为58.2%,曲线下面积AUC为0.621,截断值为18.35s。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预测混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94,淋巴细胞绝对值预测混合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592。(2)混合征患者次高密度区的解剖学特点:脑出血混合征常发生在基底节区及脑叶,混合征次高密度区多发生于靠近外侧裂、侧脑室后角、近皮质处。脑出血患者共167例,其中大脑大面积出血1例(0.6%),顶叶出血10例(5.9%),额叶出血4例(2.4%),颞叶出血30例(17.9%),基底节出血116例(69.5%),丘脑出血的2例(1.2%),脑室出血的1例(0.6%),小脑出血的2例(1.2%)。对混合征次高密度区的解剖位置进行统计发现,血肿与脑室相邻的患者52例,多发生在基底节、丘脑出血。血肿与外侧裂相邻的有82例,多发生在外囊区。与皮质相邻的55例,多发生于脑叶出血。所有血肿中与外侧裂及皮质均相邻的患者9例,与脑室和皮质均相邻的6例,与脑室和外侧裂相邻的11例,与外侧裂、脑室及皮质均相邻的有3例。(3)脑出血后次高密度区及家兔不同血液浓度细胞变化:混合征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混合征次高密度区血液呈流体液态,多不凝固,红细胞形态多正常,术中抽取混合征次高密度区血液进行涂片,结果发现脑出血后次高密度区的主要细胞为红细胞,少量溶血,少量红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后,红细胞明显减少。不同浓度的家兔全血细胞基本无差异,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未见明显溶血、细胞形态变化等。2.动物实验部分(1)家兔脑出血超急性期CT变化:正常出血组家兔首次扫描血肿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转为高密度后随着时间的继续延长,影像学变化不大。活动性出血组首次CT扫描与正常出血组相比血肿密度更低,从第二次扫描起始两组密度相近,随着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升高。不凝血组首次扫描与正常出血组血肿密度相近,随着时间延长变化不大。三组家兔CT值结果对比发现,在第0分钟三组CT值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常规出血组和活动性出血组CT值逐渐升高,约30分钟后趋于稳定,不凝血组CT值变化较平稳。(2)不同血液成分构建家兔脑出血模型CT值的变化:短时间内连续注射两次全血未能形成混合征,首次注入全血,之后在相邻部位注射不同浓度的稀释后血液可形成混合征,但第二次注入血清和血浆不能形成临床混合征。结论:(1)凝血酶时间T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淋巴细胞绝对值与混合征的发生相关;(2)家兔脑出血后当血液呈现流体液态时血肿呈现CT低密度,颅内单次注血可形成混合征,自体动脉血注射法构建家兔脑出血模型,从颅内注射血液开始,颅内血肿的CT值逐渐升高,约30分钟后趋于稳定;(3)混合征的形成可能与血管破裂初期血液与脑脊液相邻有关。

杨文松[2](2021)在《急性脑出血平扫CT影像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于平扫CT影像学定义良性脑出血背景 早期血肿扩大约占脑出血的三分之一,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因此,确定哪些患者会扩大(或哪些不会扩大)对指导临床诊疗至关重要。如何识别那些低扩大风险的患者,并把他们排除在抗血肿扩大治疗的临床试验之外,将有利于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目的 提出“良性脑出血”的定义,并探讨良性脑出血、血肿扩大与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集2011年7月至2017年2月入院的脑出血患者,这些患者发病6小时内到院完成首次CT检查。在首次CT扫描后36小时内完成随访CT扫描。良性脑出血定义为血肿密度均质、规则形状、且无脑室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小体积脑出血。良性脑出血的存在由两位独立的研究者根据入院时的CT扫描进行判断。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良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88例脑出血患者。良性脑出血48例,占16.7%。良性脑出血患者未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良性脑出血预测3个月功能独立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30.7%、96.6%、90.0%、60.0%和0.637。结论 本研究发现良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风险低,预后良好。这些患者在没有重症监护的条件下也可能是安全的,并且不太可能从抗血肿扩大的治疗中获益。第二部分平扫CT征象预测脑出血后新定义血肿扩大和不良预后背景非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Non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y,NCCT)征象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早期血肿扩大的新预测因子。然而,NCCT征象与脑实质组织和脑室系统血肿动态变化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CCT征象是否能预测脑室出血扩大和新定义血肿扩大(Revised hematoma expansion,RHE)。进一步测试NCCT征象在预测脑室出血扩大和RHE的诊断性能。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7月至2017年5月连续入院的314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半自动计算机辅助技术测量脑实质血肿体积和脑室血肿体积。RHE定义是将常规的脑实质血肿扩大标准并入脑室出血扩大的定义。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比较NCCT征象预测脑室出血扩大和RHE的诊断效度。在纳入的314例患者中,61例(19.4%)有脑室出血扩大,93例(23.9%)有RHE。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变量后,混合征、黑洞征、岛征和易扩张性血肿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分别独立预测脑室出血扩大和RHE。易扩张性血肿对RHE的预测能力高于任何单一影像学标志物。RHE对预后不良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早期血肿扩大。结论NCCT征象分别与脑室出血扩大和RHE独立相关。此外,相比任何单一NCCT征象,易扩张性血肿对RHE和不良预后的预测准确率更高。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利用NCCT征象对脑出血后活动性出血进行危险度分层。第三部分急性脑出血后进展性脑积水的平扫CT影像学研究背景脑出血是一种死亡率极高且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健康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出血后脑积水常引起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然而,由于急性期脑积水严重程度的计算存在困难,很少有研究探讨脑积水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预后功能的关系。目的本研究旨在提出“进展性脑积水”这一定义,并进一步描述脑出血后进展性脑积水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7月至2017年6月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入院完成基线CT扫描,在基线CT后36小时内完成随访CT扫描。采用半自动计算机辅助容积分析法计算血肿体积和脑室血肿体积。根据Diringer脑积水评分评估脑积水的严重程度,估计基线和随访CT扫描之间脑积水评分的最佳增加值来确定进展性脑积水的最佳界值。把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4-6分定义为不良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进展性脑积水是否能独立预测30天死亡率、90天死亡率和不良预后。结果共有321例脑出血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在64例脑积水患者中,34例(53.1%)同时出现早期血肿扩大和脑室出血扩大。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展性脑积水可独立预测30天死亡率、90天死亡率和90天不良预后。与脑室出血扩大或早期血肿扩大相比,进展性脑积水对预测30天死亡率、90天死亡率和不良预后的准确性更高。结论本研究定义了“进展性脑积水”这个新概念,发现其是预测脑出血患者短期或长期死亡率和90天不良预后的强预测因子,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决策。第四部分基于转录组学探究高血糖环境下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的潜在机制背景既往研究发现,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入院高血糖与神经功能损伤相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icroRNAs转录组学探究高血糖的在脑出血神经损伤中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脑出血后3h腹腔注射50%右旋葡萄糖(8m L/kg)诱导高血糖。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高通量microRNAs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研究血肿周围组织microRNAs的表达。比较高血糖组和对照组的microRNAs表达。功能注释分析用于指示潜在的病理途径和观察效应。最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验证通路上的表达基因。结果本研究发现,腹腔注射葡萄糖显着升高了小鼠外周血糖水平。与正常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更重。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共鉴定出73个差异表达microRNAs。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microRNAs在多个信号通路中发生了显着改变,其中Hedgehog信号通路被认为是高血糖对急性脑出血神经损伤影响力最大的通路。PCR结果进一步验证了microRNAs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论通过高血糖诱导的部分microRNAs表达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功能损伤,这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理机制。

沈书廷,马飞虎,龙翔,牧仁,王建武,钱磊,刘俊鹏,孟宪东,张宗林[3](2020)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型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较全面的分型,针对每一类型依据其病情及出血量找出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和巴林左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的方法为开颅显微手术和微创治疗(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将所有病例按出血部位进行分型,然后将血肿位于脑叶及基底节区的HICH患者按照意识障碍程度分为2组。未昏迷组患者120例,GCS 10~14分;昏迷组患者120例,GCS 4~9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HICH患者分型统计:脑叶出血51例,基底节区出血208例,丘脑出血59例,混合型出血23例,小脑出血18例,脑干出血9例,原发脑室出血6例(继发性脑室出血例数被包含在其他型出血的例数里面),多发脑出血6例。多见的脑叶及基底节区出血的分组比较:未昏迷组中开颅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3.8%,微创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组中开颅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10.6%,微创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HICH应根据分型及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等因素选择手术方式,摒弃只用一种手术方法的思维模式,既减少了开颅手术带来的大创伤和高花费,又降低了微创治疗的死亡率。

郝桥[4](2020)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室出血在神经外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具有发病急危重,死亡率和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特征。出血以后,脑室内血凝块的物理作用使脑脊液正常流通受阻,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发展,若脑室内被血脑脊液填满,致使形成脑室铸形时,死亡率明显增加。目前,脑室内出血的治疗包括基础管理和外科治疗,基础管理如脱水降颅压、降血压、止血、吸氧等。外科治疗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侧脑室外引流术,但其引流效果差,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而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可以增加血肿清除率,延长脑脊液的引流时间,从而弥补单纯侧脑室外引流的不足,降低脑室感染率及脑积水发生率。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回顾对照分析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可行性,通过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的对比,探讨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对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脑室出血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式为侧脑室外引流术(EVD)联合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CLD),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单纯EVD,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进行吸氧,控制血压,脱水降低颅压,抑制胃酸等基本管理,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证后,全部急诊行EVD。出血累及单侧脑室且无室间孔堵塞者,行单侧EVD;出血累及双侧脑室,行双侧EVD。两组患者均在EVD放置12h后在无菌条件下向脑室外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0,000U与0.9%生理盐水3-4毫升溶解血肿,然后夹住脑室外引流管3-4小时,每天一次或两次,连续2-3天。当CT上证实第三和第四脑室血凝块基本消失后(一般为EVD术后3-5d),床旁行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对比两个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两组分别计算侧室引流时间、脑积水发生率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对6月后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量量表(ADL)进行电话随访,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统计分析表明:(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改良Graeb评分,出血部位,出血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侧脑室外引流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3)并发症,两组脑积水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个月后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经GOS评分,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1.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可以缩短侧脑室外引流的时间,从而使侧脑室外引流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可以延长脑脊液的引流时间,使血肿清除更加彻底。2.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可以使脑脊液更快的恢复正常循环,并形成压力差,对血脑脊液有洗刷引流作用,降低了脑积水的发生率。另外,通过及时有效的引流,可以减少血液中的神经毒性物质对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通过提升血肿清除率及降低并发症,从而使患者预后明显变好,提高了生存质量。

李睿[5](2020)在《急性脑出血伴脑室出血的临床影像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影像预测模型研究背景和目的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早期并发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比例可高达50%,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室内血肿体积的动态变化在ICH患者病情进展及临床转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ICH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临床预测指标。本部分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的简单易用的脑室出血评分量表Slice评分,来准确量化脑室内血肿体积,并探讨和比较其与其他IVH量表预测ICH患者不良预后的能力。材料和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26名脑出血患者的652次扫描CT。提出了一种新的IVH评分系统,称为Slice评分。并分别比较了原始Graeb评分(Original Graeb score,oGS)、LeRoux评分、IVH评分(IVH score,IVHS)及Slice评分与实测IVH血肿体积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评分与不良预后的联系。通过平衡预测概率和预测准确性来确定了Slice评分的临床阈值。主要结局转归定义为90天不良功能预后(改良Rankin评分≥4),次要结局转归为90天死亡。结果326例脑出血患者中,122例(37.4%)发现不良功能预后,59例(18.1%)于3个月死亡。Slice评分与IVH血肿体积的相关性最好(R=0.73,R2=0.54,P<0.001)。Slice评分、oGS评分、LeRoux评分和IVHS预测90天不良功能预后(分别为0.633、0.633、0.632、0.634)和死亡率(分别为0.660、0.660、0.660、0.656)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接近。在校正Logistic模型中,所有IVH评分量表均与90天不良功能预后和死亡率密切相关(OR>1.07,均P<0.05)。Slice评分区间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预测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和12(分别为OR=4.20,95%CI 1.82-10.02,P=0.001;OR=5.41,95%CI1.66-17.43,P=0.005)。结论Slice评分与IVH血肿体积高度相关,是评价脑室出血严重性的可靠临床指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90天不良功能预后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第二部分急性脑出血早期不良预后与联合征象的关系研究背景和目的近三分之一以上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在发病早期的数小时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多项研究发现可通过识别早期影像学标志物预测早期血肿扩大。其中平扫CT征象混合征(Blend sign,BS)和黑洞征(Black hole sign,BHS)已分别被证实可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然而,影像标志物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联合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索。因此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一种联合BS和BHS征象的策略,能否改善预测HE风险和不良功能预后的能力。材料和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277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定义为随访CT发现血肿体积增加≥6m L或增加的血肿体积比≥33%。3月随访评估不良功能预后(改良Rankin评分≥3)。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了BS和BHS的四种征象组合:BS和BHS阴性(BS-BHS-)、BS和BHS阳性(BS+BHS+)、BS阳性(BS+BHS-)、BHS阳性(BS-BHS+)。结果HE患者中,BS+BHS+占10.2%,BS-BHS+占23.9%,BS+BHS-占28.4%,BS-BHS-占37.5%(均P<0.001)。在不良功能预后组间,4种征象组合的发生率分别为7.0%、16.8%、18.2%和58.0%(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S+BHS+(OR=37.24,P=0.002)与BS-BHS+(OR=9.49,P<0.001)和BS+BHS-(OR=15.50,P<0.001)相比,为预测HE的最强危险因素。Firth Logistic回归表明BS-BHS+和BS+BHS-作为不良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预测风险的能力接近(BS-BHS+:OR=5.28,P=0.004;BS+BHS-:OR=6.91,P<0.001)。结论联合混合征BS和黑洞征BHS策略改善了应用单一征象进行预测的能力,能有效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评价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及90天不良功能预后的风险,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何维佳[6](2020)在《基于“从肾论治”和“从脾论治”分别运用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干预新生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新生儿脑出血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问题,重者可导致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其中以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为最常见的类型。生发基质出血(GMH)多发生于未成熟大脑的脑室管膜下或脑室旁生发基质区域,由于该区域紧邻脑室,有时会发展成为脑室内出血(IVH),所以合称为生发基质-脑室出血(GMH-IVH)。该病好发于早产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无临床症状或体征,仅在超声或CT检查时发现;也可出现神志异常或呆滞或激惹,肌张力低下,动作减少,呼吸不规律;严重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或暂停、抽搐、瞳孔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该病预后不良,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将近50%的幸存者会出现脑积水、脑瘫、癫痫、偏瘫、学习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后遗症。目前国内外对于GMH-IVH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楚,未成熟的生发基质在结构上的脆弱性是其易出血的基础,但出血后所致损伤的机制和分子路径仍不明确,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血液成分及代谢产物、小神经胶质细胞与炎症、淋巴细胞与免疫因子等方面。治疗方面,本病的治疗手段有限,以对症治疗为主,一些先进的治疗药物如铁螯合剂、激素类、非甾体消炎药和干细胞治疗都尚在研究中,但并未在临床广泛运用。由于在出血初期缺乏有效的干预,患儿常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目前尚无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报道,因而本研究拟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寻找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方向。研究目的本病由于在出血初期缺乏有效的干预,患儿常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故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分别从肾论治和从脾论治确定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运用到动物模型上,观察两者对GMH-IVH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机理,以寻找安全有效的方药、探索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方向。文献研究本病的西医病名是基于现代医学解剖学,且目前尚无中医药治疗的报道,但就疾病本身并非只存在于现代医学,因而我们试图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在古籍中搜寻与GMH-IVH相似的中医疾病,整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筛选出与GMH-IVH全貌相符合的疾病,参考其论治从而寻找出治疗GMH-IVH的可能立法方向;再深度剖析GMHIVH的中医病机,明确其病机关键点,结合之前的立法方向,确立从肾论治和从脾论治两大治法并拟定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为主方;将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从方义分析再到方剂在临床相关疾病的运用作详细分析,明确其运用的范围。实验研究健康SPF级7日龄SD大鼠160只,雌雄不限,体重13±2克,随机分为四组:脑出血模型组(简称脑出血组)、六味地黄汤组、四君子汤组、假手术组,每组各40只。脑出血组、六味地黄汤组、四君子汤组大鼠通过向其右侧生发基质层立体定位注射Ⅶ型胶原酶(0.3U)构建GMH-IVH模型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假手术组仅将针尖插入颅内,不注射任何药物,术后给与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实验一通过短期行为学测试(造模后第1天和第3天)、长期行为学测试(造模后第28天)及头颅影像学(造模后第28天)观察两组药物对GMH-IVH造成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和脑室扩张有无改善作用;实验二通过比色法在造模后24小时和72小时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同时在72小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2型小胶质细胞数量,以评价干预药物对血肿的吸收和小胶质细胞表型转换有无影响。实验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在造模后的24小时、第3天、第7天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以评价干预药物对主要炎症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1.神经功能:六味地黄汤及四君子汤对出血继发的短期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作用;六味地黄汤能改善出血继发的长期神经功能障碍(P<0.05),而四君子汤无明显改善作用。2.脑室体积:GMH-IVH会导致出血后28天脑室体积扩张,六味地黄汤可减少因出血造成的脑室扩张体积(P<0.05),而四君子汤组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脑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3.体重:GMH-IVH可引起大鼠在第28天时体重降低,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均可缓解出血继发的体重下降(P<0.05),两组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血肿的吸收:出血后24小时,六味地黄汤组和四君子汤组与脑出血组模型相比较脑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出血后72小时,六味地黄汤组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较脑出血模型组减少(P<0.05),四君子汤组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M2小胶质细胞数量:出血后72小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MH-IVH可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浸润,同时M2型小胶质细胞增多。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较,六味地黄汤组的M2型小胶质细胞增多更明显(P<0.01),而四君子汤组M2型小胶质细胞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IL-1β:GMH-IVH可引起血清IL-1β的表达增高,在出血后24小时,六味地黄汤组和四君子汤组的IL-1β水平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出血后3天和出血后7天,六味地黄汤能显着降低该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而四君子汤组的IL-1β水平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7.IL-6:GMH-IVH可引起血清IL-6的表达增高,在出血后24小时,六味地黄汤组和四君子汤组的IL-6水平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出血后3天和出血后7天,六味地黄汤能显着降低该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而四君子汤组的IL-6水平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8.TNF-α:GMH-IVH可引起血清TNF-α的表达增高,在出血后24小时,六味地黄汤组和四君子汤组的TNF-α水平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出血后3天和出血后7天,六味地黄汤能显着降低该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而四君子汤组的TNF-α水平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六味地黄汤可改善GMH-IVH引起的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室扩张,而对短期神经功能障碍无改善作用。2.六味地黄汤改善长期神经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M2型小胶质细胞的数量从而促进GMH-IVH后血肿的吸收,并降低由出血导致的促炎症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的增高,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3.从长期来看,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均能改善由于GMH-IVH导致的大鼠体重降低。4.六味地黄汤在改善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室扩张方面显示出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肾论治GMH-IVH”是可行的。

廖长品[7](2020)在《神经内镜手术与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血肿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24h内血肿清除率、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后需分流型脑积水、手术后30d内死亡率,手术后1月GCS评分、手术后6月KPS预后分级,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过程中对各项指标的影响,评价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临床效果;总结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技术特点及优势。方法:收集100例术前经头颅CT确定为脑室铸型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58例)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42例)。术前均经头颅CT已确认为脑室内铸型血肿形成,并经行头颈部CTA或DSA检查排除局部脑血管数量及结构异常,如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等。其中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介于41-82岁之间、平均年龄(55.90±8.88)岁,入院时GCS评分4-15分之间、平均值为(7.83±2.72)分,脑室内铸型血肿量(34.07±7.31)ml;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34-85岁之间、平均年龄(55.21±10.16)岁,入院时GCS评分3-15分之间、平均值为(7.88±3.20)分,脑室内铸型血肿量(32.71±7.54)ml。(1)分别比较神经内镜手术组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过程中对各项指标的影响;(2)分别比较神经内镜手术组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术后24h血肿清除率、术后脑积水、术后30d内死亡率,评价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临床效果;(3)分别比较神经内镜手术组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术后1月GCS评分、术后6月的KPS评分评估患者对日常生活的依赖程度;(4)将上述实验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总结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技术特点及优势。结果:(1)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1.67±7.66)min,平均手术中出血量(59.83±11.03)ml,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5.29±2.59)d,平均住院时间(18.31±8.50)d;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1.07±10.10)min,平均手术中出血量(15.67±5.12)ml,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7.00±3.74)d,平均住院日(24.57±14.65)d。两组患者平均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24h内血肿清除率>80%36例(62.1%)、40-80%17例(29.3%)、<40%5例(8.6%),有效率53例(81.4%),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24h内血肿清除率>80%0例、40-80%9例(21.4%)、<40%33例(78.6%),有效率9例(21.4%)。两组患者手术后24h内血肿清除率数据经秩和检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术后需分流型脑积水8例(13.8%),术后30d内死亡6例(10.3%);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手术后需分流型脑积水7例(16.7%),术后30d内死亡11例(26.2%)。(4)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术后1月平均GCS评分(11.47±3.66)分,术后6月平均KPS评分(65.86±28.78)分;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组患者手术后1月平均GCS评分(9.64±4.95)ml,手术后6月平均KPS评分(50.00±36.76)分。两组患者手后1月平均GCS评分及手术后KPS评分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对于脑室铸型血肿的治疗,神经内镜手术与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相比,该术式的手术平均时间较长、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多,但其平均住院时间及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2)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术后24h内血肿清除率较高,术后需分流型脑积水的发生率及术后30天内的死亡率较低。(3)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6月随访患者GCS评分即KPS评分发现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较高。综上所述,神经内镜手术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夏海龙,杨刚,汪奇柏[8](2020)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神经内镜治疗组和脑室外引流手术组,神经内镜治疗组24例,脑室外引流手术组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内镜治疗组的预后优良率为87.5%,显着优于脑室外引流手术组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与传统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相比疗效更加良好,且能有效降低术后远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患者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忠文[9](2019)在《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严重类型,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家属接受度差,近年来临床应用率降低。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临床,脑出血微创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MPST联合LCFD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广泛应用的新型临床治疗方法。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实施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在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方面的优势,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住院行MPST治疗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94例。入选病例中8例脑出血集中在脑室内,占入选病例数的8.5%;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37例,占39.4%;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占23.4%;脑叶出血破入脑室19例,占20.2%;小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占6.4%。根据MPST治疗时是否联合应用LCFD,分为MPST组和MPST联合LCFD组。MPST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颅脑CT精准定位后行脑室血肿MPST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对血肿进行纤溶治疗,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MPST联合LCFD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MPST后,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三、四脑室开放,AOH缓解的前提下再行LCFD引流脑室残余积血,增强疗效。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首先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LCFD引流脑脊液颜色、细胞数检验等逐渐正常后拔除LCFD引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表见附表1),两组病例资料类似,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感染率、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半年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探讨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意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两组病例资料类似,(P>0.05),有可比性。MPST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29例,占70.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9d;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47例,占88.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7d。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平均住院天数显着小于MPST组(p<0.001)。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率高于MP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MPST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22%;颅内感染8例,发生率19.5%。MPST联合LCFD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3例,发生率5.7%;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3.8%。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MPST组(p=0.042,p=0.034)。半年后随访预后情况:MPST组41例,优良7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9例,发生率22%。MPST联合LCFD组53例,优良19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3例,发生率5.7%。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半年后的预后情况优于MPST组(p=0.038),MPST联合LCFD组和MPST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X2=0.476,P=0.49)。MPST联合LCFD可以降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p=0.042)。结论:MPST能及时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又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循环通畅后MPST联合应用LCFD引流血性脑脊液,可以加快脑室残留积血排出,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脑脊液漏发生率、减少颅内感染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改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方便快捷、比单行MPST疗效好,值得推广。

张斌太[10](2019)在《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分析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6月至2018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根据Hunt-Hess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病情程度,分为Hunt-Hess分级0-Ⅲ级组50例(84.7%)和Ⅳ-Ⅴ级组9例(15.3%);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并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性别与年龄分布:本组资料59例患者,男性30例(50.8%),女性29例(49.2%),男女比例1.03:1;患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3.37±8.99)岁,40-6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2.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出现突发头痛47例(79.7%),伴有恶心呕吐42例(71.2%),运动障碍7例(11.9%),癫痫发作3例(5.1%),神志清36例(61.0%),浅昏迷14例(23.7%),中度昏迷9例(15.3%)。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94.9%),未破裂动脉瘤3例(5.1%);合并额叶血肿17例(28.8%),脑室出血13例(22.0%)。3.动脉瘤特点: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位于A3段46例(78.0%),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A2段9例(15.3%),A4、A5段4例(6.8%)。主要为小型动脉瘤(<5mm)37例(62.7%),一般动脉瘤(≥5mm-<15mm)16例(27.1%),大型动脉瘤(≥15mm-<25mm)4例(6.8%),巨型动脉瘤(≥25mm)2例(3.4%),多发动脉瘤10例(16.9%)。4.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机:早期手术组30例(50.8%),中期手术组21例(35.6%),延期手术组8例(13.6%)。手术入路:46例(78.0%)采用纵裂入路,13例(22.0%)采用翼点入路。5.围手术期并发症: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22.0%),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共6例(10.2%);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1.9%),分别是术后再出血1例(1.7%),大面积脑梗死1例(1.7%),脑梗死1例(1.7%),脑积水3例(5.1%),脑水肿1例(1.7%)。术后死亡3例(5.1%)。6.预后评估:术后3月时对本组资料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均行GOS评分,预后良好52例(88.1%),预后不良7例(11.9%)。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18.0%vs88.9%,P<0.001)和脑室出血(16.0%vs55.6%,P=0.019)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10.0%vs88.9%,P<0.001)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4.0%vs55.6%,P<0.001)。结论:1.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常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多位于A3段,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主要为小型动脉瘤;多在早期行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纵裂入路。2.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开颅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二、5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脑出血头颅CT混合征形成机制与血液组分关系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 )脑出血简介
    2 )混合征的判定标准、临床意义及目前机制的研究进展
    3 )脑出血后颅内血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 )脑出血后凝血系统的激活与影像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5 )研究假设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部分:脑出血混合征与静脉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2 混合征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特点
    2.3 脑出血后次高密度区血液及家兔不同浓度血液细胞形态学变化
    2.4 家兔脑出血超急性期 CT 变化
    2.5 不同浓度血液成分构成混合体的 CT 变化规律
3 讨论
    3.1 入院常规静脉血相关指标与混合征之间的相关性
    3.2 混合征患者血肿位置的解剖学特点分析
    3.3 混合征次高密度区及家兔不同浓度全血细胞形态变化
    3.4 脑出血模型制作的主要方法及可靠性分析
    3.5 不同血液成分构建家兔混合征模型 CT 的变化规律
    3.6 创新性及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发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和不良预后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急性脑出血平扫CT影像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平扫CT影像学定义良性脑出血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平扫CT征象预测脑出血后新定义血肿扩大和不良预后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急性脑出血后进展性脑积水的平扫CT影像学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高血糖环境下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的潜在机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基于平扫CT影像学预测早期血肿扩大与功能预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3)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型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转归及随访指标评估
    四、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脑出血分型及治疗结果
    二、开颅和微创治疗基底节及脑叶出血的转归对比
    三、随访情况比较
讨论

(4)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引流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颅内感染与脑积水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2.5 两组典型病例定期复查颅脑CT结果比较对照组
第三章 讨论
    3.1 病因
    3.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3 IVH引起脑损伤的机制
    3.4 IVH后脑积水的形成因素及危害
    3.5 IVH的治疗
    3.6 预后因素
    3.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8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急性脑出血伴脑室出血的临床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影像测评系统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急性脑出血早期不良预后与联合征象的关系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从肾论治”和“从脾论治”分别运用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干预新生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GMH-IVH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标准及分度
        1.5 发病机制
        1.5.1 病理过程
        1.5.2 分子机理
        1.5.2.1 血液成分及代谢产物
        1.5.2.2 小胶质细胞与炎症
        1.5.2.3 淋巴细胞与免疫
        1.6 治疗现状
        1.6.1 目前治疗方法
        1.6.2 治疗方法展望
        1.7 预后
        1.8 预防
        1.9 小结
    2.中医对GMH-IVH的认识及治疗探究
        2.1 前言
        2.2 中医与GMH-IVH相似的病名
        2.2.1 胎弱、胎怯
        2.2.2 胎惊、胎搐
        2.2.3 五迟、五软
        2.2.4 中风、血证
        2.2.5 小结
        2.3 GMH-IVH的中医病机分析
        2.3.1 先天不足为疾病的基础——责之肾
        2.3.2 病位为脑髓——责之肾
        2.3.3 病性为出血——责之脾
        2.3.4 小结
        2.4 中医治疗GMH-IVH的立法及方剂选择
        2.4.1 六味地黄汤
        2.4.1.1 六味地黄汤方义分析
        2.4.1.2 六味地黄汤在临床的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2.4.1.3 六味地黄汤在脑部相关疾病中的运用
        2.4.1.4 小结
        2.4.2 四君子汤
        2.4.2.1 四君子汤方义分析
        2.4.2.2 四君子汤在临床的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2.4.2.3 四君子汤在脑部相关疾病中的运用
        2.4.2.4 小结
        2.5 总结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六 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对GMH-IVH后神经功能学和脑室扩张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造模后24小时行MRI扫描可见血肿,提示造模成功
        3.2 六味地黄汤及四君子汤对 GMH-IVH 引起的短期神经功能障碍无改善作用 3.2 短期神经功能学检测
        3.3 六味地黄汤能改善 GMH-IVH 继发的长期神经功能障碍 3.3 长期神经功能学检测
        3.4 六味地黄汤能减轻 GMH-IVH 继发的脑室扩张
        3.5 从长期来看,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可缓解 GMH-IVH 继发的体重下降问题
        4.讨论
        5.结论
    实验二六 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对GMH-IVH后血肿吸收及M2 型小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
        3.2 六味地黄汤可增加GMH-IVH后M2型小胶质细胞的数量
        4.讨论
        5.结论
    实验三六 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对GMH-IVH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血清IL-1β
        3.2血清IL-6
        3.3 血清TNF-α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分析
    1.六味地黄汤对长期神经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而对短期神经功能障碍无改善作用的分析
    2.六味地黄汤改善 GMH-IVH 后长期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
    3.四君子汤对本研究核心指标无改善的分析
    4.六味地黄汤在改善长期神经功能、减轻脑室扩张方面显示出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从肾论治 GMH-IVH”的可行性
结论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在颅内出血中的作用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神经内镜手术与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研究对象
    1.3 影像学资料
    1.4 临床资料和评价指标
    1.5 治疗方法
    1.6 远期随访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脑室内铸型血肿量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2.3 手术后24h内血肿清除率
    2.4 手术后需分流型脑积水、手术后30d内死亡率
    2.5 术后1月G C S评分、术后6月K P S预后分级2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3.2 VCH的微创手术治疗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室铸型血肿的微侵袭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8)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随访情况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后疗效
    2.2 术后随访
3 讨论

(9)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手术治疗方法
    3 观察比较指标
    4 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
    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率、脑脊液漏发生率、颅内感染率
    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时恢复情况、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发生率
论讨
结论
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表
致谢

(10)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收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2.2 临床评估
        2.3 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诊断、位置和分类
        2.4 手术治疗情况
        2.5 围手术期并发症
        2.6 预后评估
        2.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性别与年龄分布
    2.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3.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特点
    4.手术治疗情况
    5.围手术期并发症
    6.预后
    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8.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破裂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四、5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出血头颅CT混合征形成机制与血液组分关系的系统研究[D]. 李颖慧. 贵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急性脑出血平扫CT影像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D]. 杨文松.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型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J]. 沈书廷,马飞虎,龙翔,牧仁,王建武,钱磊,刘俊鹏,孟宪东,张宗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05)
  • [4]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D]. 郝桥. 延安大学, 2020(12)
  • [5]急性脑出血伴脑室出血的临床影像研究[D]. 李睿.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基于“从肾论治”和“从脾论治”分别运用六味地黄汤和四君子汤干预新生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D]. 何维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神经内镜手术与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对比分析[D]. 廖长品.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8]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J]. 夏海龙,杨刚,汪奇柏.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04)
  • [9]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D]. 曹忠文. 青岛大学, 2019(03)
  • [10]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张斌太. 青岛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继发性脑室出血54例临床表现及CT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