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联想家用电脑全新推出

2001 联想家用电脑全新推出

一、2001年联想家用电脑全新上市(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伟[1](2017)在《企业转型中的高管团队角色变迁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以联想、IBM和惠普为例》文中认为企业创新在国家经济转型中担负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国内外复杂发展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近年来进入平台整理阶段,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将担负关键角色。因而,剖析典型、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总结适合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某些规律,指导中国后发企业转型升级显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从创业到现在,联想生命周期相对完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转型升级的烙印比较明显,而且它成功地实现了国际化,圆满地完成了高管团队接续计划,将其与同行业的IBM、惠普等进行比较能够凸显中国企业管理的某些特色。鉴于此,本文认为其创新发展经验可供其他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高管团队角色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影响效应成为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发现,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的认知和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确管理者在特定时期的角色定位,研究角色所表现出的行为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作用是解析企业创新发展机制的一个重要视角。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下,“经理人”组成的高管团队因其成员在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使其通过互动交流后所做出的集体决策更具科学性,高管团队角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联想的柳传志、杨元庆,海尔的张瑞敏、杨绵绵,华为的任正非、孙亚芳,阿里的马云、蔡崇信等核心团队,对高管团队角色展开研究极具价值。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析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法,以高管团队角色为逻辑起点,综合过往企业创新研究领域的各视角构建起企业转型发展的机制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命题,基于联想的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构建因果图梳理企业事件发展脉络,并将联想高管团队角色的影响作用与IBM和惠普作对比。发现联想在整个转型历程中高管团队角色类型经历了领导者、联络者、规划师、资源分配者、救火队员、企业家、谈判者、发言人等的变迁,外部动态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通过高管团队认知影响高管团队对动态环境信息的筛选、加工,进而影响高管团队角色行为的展现。高管团队通过内部互动后会表现出相对一致的集体行为,管理行为推动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和落实,诱发企业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和运作模式等的调整,推动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方式的变革,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创新发展之间又保持着良性的耦合互动。高管团队角色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可有益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在高管团队的构建方面,高管团队成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明确特定时期的角色定位,明晰职能角色规范,把握关键角色;高管团队成员的遴选要注重团队整体角色的互补,兼顾内部提升和外部选拔两种途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搭建层次鲜明的人才梯队,稳步推进企业高管团队接续计划。在高管团队的运作方面,高管团队要善于将动态环境下的企业事件转化成熟知的战略管理问题,通过团队领导行为推动战略决策的制定与落实;高管团队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积极营造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耦合互动的有利条件。

夏赟[2](2017)在《企业双元能力、并购战略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以中国科技企业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虽然跨国并购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交易规模以及数量却是跨国并购历史中不常见的。在对全球先进国家技术追赶的过程中,中国科技企业首当其冲,屡创佳绩。科技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不仅获取了发展所需的技术知识,还增强了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如何有效的发挥跨国并购获取技术资源的优势提升科技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不仅是跨国并购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战略以及国际商务研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资源优势以及能力优势是成功跨国并购的前提条件,但是,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多数并不具有明显的资源以及能力优势。尤其是中国科技企业在技术资源并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的“蛇吞象”跨国并购现象更是引起了学术界的重点关注,产生较多争议。有学者坚持按照传统国际化理论对中国科技企业跨国并购行为进行解释,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发展本土化研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理论,开创国际化理论的新纪元。针对学术界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本研究从资源基础观以及能力基础观切入,研究中国科技企业资源使用的双元能力、跨国并购战略、并购经验、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回答中国科技企业如何有效发挥获取的优势资源才能取得到更好的并购绩效,同时也回答中国科技企业“蛇吞象”跨国并购成功背后存在的机理。依据逻辑演绎,本研究的具体问题为:1.中国科技企业资源使用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2.中国科技企业并购经验对企业资源使用的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存在何种影响?3.中国科技企业选择的并购战略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具有何种影响?针对本研究的问题,在文献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资源基础观与能力基础观为依据提出企业双元能力、并购经验、并购战略以及并购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推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3组8个研究假设。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2005-2013年间从事跨国并购的115个中国科技企业的样本进行相关以及回归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回归结果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跨国并购经验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国内并购经验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3.相关并购战略在企业利用资源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但无关并购战略在企业探索资源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立足于资源基础观与能力基础观对中国科技企业双元能力、并购战略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进行研究,也具有新的理论尝试,主要理论贡献包括:1.丰富了双元能力的研究范围。将并购双方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的变化作为企业双元能力变化的参考,动态研究了企业双元能力的演变,体现了企业双元能力的动态性,丰富了双元能力研究的范围。2.丰富了企业跨国并购研究的内容。受并购双方技术距离的影响,科技企业跨国并购整合具有阶段性,对其进行动态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3.拓展了资源基础观研究的深度。传统资源基础观主要研究企业拥有资源产生的竞争优势,而本研究提出企业资源双元使用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企业不同资源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4.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科技企业跨国并购双元能力进行研究,增加了双元能力二手数据实证研究的内容。另外,本研究的结果对中国科技企业跨国并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中国科技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企业建立有差别的双元能力。明确企业自身双元能力的优势所在,选择与双元能力相匹配的并购战略,才能较好的发挥企业的双元能力,取得较好的跨国并购绩效。现阶段,中国科技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进行有侧重的双元能力的建立和培养,提升跨国并购的绩效,在充分利用国内巨大消费市场的前提下,拓展企业的海外市场业务,提升企业国际化竞争力。

尔顿,王旭[3](2014)在《进化的芯》文中认为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段名为"桌面进化史1980—2014"的视频,很符合我们这部分内容的立意,只可惜我无法将其"转帖"到杂志这种平面印刷物上。最开始的画面是一个稍显繁乱的办公桌面,居中一台IBM PC(第一台个人电脑的造型),旁边摆放着电话、计算器、传真机、地球仪、台历、词典、报刊杂志以及剪刀、胶水、透明胶等杂七杂八的物品,墙上还挂着相框、便签栏、信箱以及通讯录等物品……这段视频的内容就是随着年代的推进,桌面及墙上的物品越来越少,纷纷变成某种应用程序的图标钻进了电脑里,当然电脑的造型也从古朴的IBM PC逐渐演变为苹果MacBook的模样,最终桌面上除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之外,只剩下一部智能手机和一副墨镜。

张帆[4](2014)在《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名列前50位,而联想集团是其子公司,又是IT制造行业的冠军。联想是我国企业中最具全球业务结构的,正面临着“后PC时代”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国际市场营销为理论基础,首先对联想集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回顾了联想集团的成长历程、梳理了联想集团的海外市场开拓过程、通过对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内外环境进行探究,对联想的国际营销策略,特别是从价格策略、差异化策略、渠道策略、品牌策略和新的营销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对联想与戴尔国际营销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对我国相关其它企业关注和学习,最后针对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给出了启示与对策建议。

康鑫[5](2013)在《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运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所学习过的有关专业知识探讨、分析国内外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商业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在商业活动和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分析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原因、必要性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方法、流程,并且说明品牌生命周期与品牌视觉形象变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途径维护品牌建设为其服务。最后提出如何运用视觉形象再设计的传达手段帮助我们中国企业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走好品牌形象建设的国际化之路。在论文开始部分的论述过程中,采取对品牌、品牌形象设计、再设计以及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概念构成要素的分别简要阐述后,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分析品牌形象设计如何使用视觉元素为企业反映自身的企业和品牌文化。同时如何在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中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诉求借助视觉形象的方式在企业和消费受众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最后着重介绍中国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中的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之路。以及如何帮助我们的国产品牌利用好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形式给企业带来品牌升级。避免在再设计过程之中出现水土不服。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和论证指出在日益竞争趋激烈的商业活动中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一方面成为众多企业进行商业推广的一种视觉化的营销手段和广告手段,依靠重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来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成为企业通过改变原有品牌视觉形象帮助企业整合资源、进行结构优化,走出困境维护品牌生命力的良药。借助于一系列的资源分配和方法整合优化实现品牌价值新的增值。

赵永杰[6](2011)在《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态能力理论是在动荡复杂的竞争条件下,为解决企业持续发展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战略前沿。处于经济转型、技术变革、全球竞争、产业升级交错过程中的当代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不断地开发和培育与环境变化相匹配的动态能力已成为未来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动态能力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的探讨,其中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研究是动态能力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是动态能力理论能否有效指导企业开发和提升动态能力的关键。现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组织内部视角,主要观点包括:动态能力的形成是由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位势和历史发展路径所决定的;学习机制引导与塑造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即为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动态能力形成过程即为企业形成技术轨道和技术范式的过程等。二是环境视角,主要是从“本地生产系统”的角度考察企业动态能力和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源于一些学者从网络嵌入性视角考察企业动态能力的尝试。近年来,上述两种观点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如一些学者提出动态能力生成的自组织理论,把动态能力的形成视为一个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组织过程。但是总体上看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现有的分析框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不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动态能力的本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内部与外部能力来适应快速变动环境的能力”,研究其生成机理应该体现这一内外结合的特征。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主体,他们介于市场与企业组织之间,是信息的集中者和决策的制定者,只有他们才能凭借其独特的地位和企业家精神,根据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筛选、组合、重组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但是现有对动态能力生成过程的研究中普遍存在企业家缺位现象,这一状况妨碍了人们对动态能力生成过程认识的深化。系统动力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本质上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强调系统思考的研究模式和分析方法。本文认为缺少系统的研究视角是造成动态能力现有研究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尝试引入这一分析视角,在一个系统思考的框架内深入探讨动态能力的生成机理,目的在于打开动态能力生成的“黑箱”,为破解企业能力演化中的两难困境,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提出动态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动态能力理论是对核心能力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产生于动荡复杂的竞争条件下,以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为目的,聚焦于核心刚性的克服,被认为是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是以往对动态能力的分析主要将其界定为一种持续的战略变革能力或改变惯例的惯例,虽然强调其动态性,但是却不具有直接可考查性,因而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形成的过程,无法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实践。组织即兴概念的引入使得我们可以用可考核的具体指标考查企业的组织即兴水平,并据此推断其动态能力,因此为动态能力生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从系统演进的视角提出一个由“企业家精神-组织即兴-动态能力”构成的动态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从而从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角度解释了动态能力的生成过程。二是分析动态能力生成的内在机理。在上述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以快速战略调整能力和快速战略执行能力作为两个可考核的具体指标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组织即兴水平,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描述了动态能力生成的系统动力机制。在本文提出的动态能力生成的理论框架中,动态能力的生成过程是由战略期间快速战略调整能力、运营期间快速战略执行能力两个增强环路构成的。增强环路有两种行为方式:要么是恶性循环,要么是良性循环。具体表现为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取决于环路的触发方式。系统思考发现:企业家精神是上述系统中系统要素的激活机制,也是系统结构中的“高杠杆解”。本文界定了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的企业家精神,进而对三个层面企业家精神激活系统要素、催生动态能力的内在机理展开具体分析,使本文的理论框架建立在科学的逻辑基础之上。三是分析动态能力生成的控制机理。由于过程悖论的存在,研究动态能力的生成机理不仅需要考虑动力来源,还要研究控制机理。本研究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揭示了过程悖论产生的内在机理,为更深入认识过程悖论和动态能力的控制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调整时点的识别机制,为破解过程悖和分析动态能力控制机理提出思路。四是提出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动态能力策略本部分属于对策性研究,深入探讨了通过企业家精神培育促进动态能力生成的动态能力构建策略,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开发和提升提供指导和借鉴。首先从系统协同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分析框架,然后深入分析了个体层面企业家精神的来源、企业家精神的扩散机理和动态传承机制。五是运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通过对苹果公司、丰田汽车公司、联想集团、海尔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五个典型企业的案例考察,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了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且对本研究获得的重要结论做出总结,阐述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之所在,分析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一个系统思考的框架内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生成与控制机理。企业动态能力的生成过程是一个能力与环境不断匹配的过程,具有动态复杂系统的特征。本文将系统动力学方法运用于动态能力生成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由关系链条“企业家精神-组织即兴-动态能力”构成的企业动态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动态能力的生成和控制机理,以打开动态能力生成的“黑箱”,破解企业能力演化中的两难困境,丰富和推进了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进展。二是将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结合起来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生成机理。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重新配置内外部能力来适应快速变动环境的能力”,只有将企业内外部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认识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深入理解动态能力的生成机理。然而现有对动态能力的研究缺少内外部结合的视角,导致对动态能力的生成缺少系统性认识。系统思考发现:企业家精神是动态能力生成过程中系统要素的激活机制。本文尝试以企业家精神为分析起点,将个体、组织和社会网络三个层面结合起来,系统地解析其激活系统要素、促进动态能力的生成的内在机理。三是提出了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动态能力策略。本文从系统协同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分析框架,然后深入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扩散机理和动态传承机制,为企业动态能力培育和提升提出了一条可操作性路径。

李钰宁,沈洁,周蓉,张书乐,丛强,汪嵬[7](2010)在《时间轴上的惆怅与辉煌 MI见证行业发展》文中提出卷轴展开,在数码、通讯行业有太多厂商迈着它们艰辛而执着的脚步走过百年又百年,十年又十年。诺基亚(NOKIA),手机领域的霸主,佳能(Canon),数码相机行业的王者,戴尔(DELL),笔记本行业的老牌厂商……在时间轴上,有它们太多抉择与变迁,太过惆怅与辉煌。而MI创刊八年,走过100期,我们见证了许多厂商英明的决策,也见证了它们走向低靡,且让我们拉开卷轴,细数那些曾经的感动。

魏杨[8](2010)在《中国IT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战略调整 ——以联想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T行业是整个经济环境中对经济的变化体现最敏感的一个行业。对中国IT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以小见大了解中国整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企业中的龙头老大,其战略调整对整个中国IT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首先指出了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关于联想集团战略调整方面所做工作,拟采用从共性到个性,再从个性到共性的研究方法,结合对联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调整,依次阐明了企业战略管理主要代表理论:1:20世纪60、70年代的战略规划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着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着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一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2:80年代的竞争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概括起来,其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1)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2)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3)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3、90年代的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理论:该理论强调了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这表现在战略管理实践上,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受产业吸引力诱导而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在阐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据90年代后期的综合战略管理理论:即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要求企业战略理论有所突破,甚至重建战略思维。即将现有的各种学派、理论日趋取长补短,交叉融合,探讨战略问题更综合、更全面,问题指向更明确。该理论明确提出,从企业内部情况看,要认识企业内部的基本结构,其基本结构不外乎包括这五个维度:财物-资金-知识-信息等资源的维度;人的维度;组织结构维度;制度-文化-宗旨-战略等精神的维度;管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运输等活动维度。这就反应了前面所述钱德勒的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及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该理论也提出了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依据90年代后期的综合战略管理论,综合说明了金融危机对中国IT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影响拓展美国市场的外向型IT企业,导致国内IT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同时国内金融、制造等行业增长放缓,行业收紧IT投资。在全面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IT企业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联想集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PC业务脆弱,企业大量缩减IT方面开支;重组后欧洲、美国业务受危机拖累,导致毛利润率降低;同时国内经济增长保守,未来盈利压力大。面对危机,联想集团做出了迅速而果断的调整。纵观联想集团发展过程,从实施“产学研”发展战略,“贸工技”发展战略到实施国际化以及在金融危机下的战略调整,联想集团每次战略调整都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正体现了综合战略管理理论中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的观点。同时保持IT企业的稳定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转向,在全球复制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双业务模式,改善运营效率,同时实施后奥运战略,继续发掘联想在奥运中的知名度。通过联想集团的战略调整,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前后的战略调整对比,说明了:一、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的观点对企业战略调整是有效的。联想集团在该理论指导下通过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金融危机对自身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并对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二、说明企业有可能经常面对行业的整体衰退、管制政策的变化等特殊问题,企业应有果断而迅速的危机处理方案。快速而有效的企业战略调整对企业适应变化、扭转危机、提高绩效具有决定性意义;三、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应采取和运用多元化手段以达到最佳效果。

陈少华[9](2010)在《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的日益动态化导致传统战略管理模式及理论已不能满足管理实践的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而形成的短期竞争优势集合成为企业打造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只有通过合理的战略转换才能保证生存和持续发展。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战略转换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新研究命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文献述评、关系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与举例验证的逻辑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动态财务能力的内涵、构成,研究了动态财务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了动态财务能力对于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的预警作用,建立了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预警模型,通过对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特征分析,研究了动态财务能力对于高技术企业战略转转时机、类型、方式的支撑作用,并以联想集团五次战略转换为例进行了理论模型的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具有生命周期性,战略转换具有层次性。战略转换发起于战略认知,遵循环境变化——绩效差异——战略矛盾——战略转换这样一个过程;战略转换的主要阻碍因素有利益障碍、文化障碍、退出壁垒、惯性因素、代理成本障碍、机会成本障碍,战略转换的路径主要有先应式、后应式(延迟转换)、激进式、渐进式几种类型。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战略转换时机分为机遇与危机两种情形,管理者预期是影响战略转换时机的主要因素。动态财务能力由战略导向、财务能力现状、财务资源位势、动态机制和企业文化构成;财务能力的敏感性、全面性等特点为通过财务指标预测企业经营危机提供了可能。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选择符合我国高技术企业构成比例的样本数量结构,极大提高了预测高技术企业经营危机的准确率;运用Wilks’Lambda逐步判别法与Fisher判别法相结合构造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证证明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经营杠杆系数、总资产报酬率、存货周转率、权益负债比含有较丰富的判别信息;企业在选择战略转换类型与实现方式时,应结合企业财务能力现状,量力而行,动态财务能力有力的支撑了战略转换的发起,为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机制上的保障。

张冬梅[10](2005)在《青鸟集团资本运作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集团化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越来越多的关联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形成了60多个系族。最近青鸟系因资金短缺和大股东占款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屡次被银行追款,股价波动异常。由于上述原因,本文选择青鸟系的三家上市公司,对其公司治理结构、经营决策特点和大小股东的利益分配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加入青鸟系前后的经营业绩,关联交易,投资活动和资金往来情况,发现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对集团化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权的集中度以及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决定了系内大股东的资本运作特征。本文希望通过研究青鸟系案例,初步探讨青鸟系形成的原因和资本运作的规律,提出现状下集团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随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大股东通过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形式完成集团内资金的调配,并通过金字塔型的控股形式将财富由上市公司向自身转移,其间存在着如大股东占款、关联方担保、关联交易、窃取公司的投资机会或者迫使公司投资于不盈利但却有利于大股东的高风险投资项目等。在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公司信息不够透明的情况下,监督成本过高,小股东难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本文在加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高公司透明度,完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以及规避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2001年联想家用电脑全新上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联想家用电脑全新上市(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转型中的高管团队角色变迁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以联想、IBM和惠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与可能创新之处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回顾
    第二节 高管团队角色的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节 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命题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研究命题的提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第二节 关键构念的界定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企业简介
    第二节 案例企业转型路径分析
第六章 案例讨论
    第一节 企业转型发展中高管团队角色的形成与演化分析
    第二节 企业转型发展中高管团队角色对创新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联想高管团队角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IBM、惠普对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与管理启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企业双元能力、并购战略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以中国科技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对象以及关键概念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关键概念
    1.4 研究内容、意义以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流程以及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跨国并购理论基础
        2.1.1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2.1.2 企业双元能力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2.2 企业并购资源的相关研究
    2.3 跨国并购战略的研究
        2.3.1 并购战略的相关研究
        2.3.2 并购战略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2.4 并购经验的研究
        2.4.1 并购经验与并购绩效的关系
        2.4.2 国内并购经验与跨国并购经验
    2.5 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
        2.5.1 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2.5.2 跨国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2.6 研究评述与研究的创新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研究问题及理论基础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数据收集
    3.3 案例介绍
        3.3.1 联想集团发展状况简介
        3.3.2 联想跨国并购交易
    3.4 案例分析与发现
        3.4.1 并购过渡期:通过业务及管理团队培养企业双元能力
        3.4.2 并购融合期:通过技术和市场增强企业的双元能力
        3.4.3 并购稳定期:通过相匹配的战略提升企业的双元能力
    3.5 案例结果讨论
        3.5.1 并购过渡期:利用资源能力为主的双元能力
        3.5.2 并购融合期:探索资源能力为主的双元能力
        3.5.3 并购稳定期:二者并重的双元能力
        3.5.4 并购经验:提升企业的双元能力
        3.5.5 并购战略:增强企业的双元能力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概念模型以及研究假设
    4.1 概念模型的提出
    4.2 研究假设
        4.2.1 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关系
        4.2.2 并购经验的调节作用
        4.2.3 跨国并购相关性的中介作用
    4.3 研究假设内容以及研究框架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5.1 样本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5.1.1 样本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2 变量测量
        5.2.1 因变量
        5.2.2 自变量
        5.2.3 中介变量
        5.2.4 调节变量
        5.2.5 控制变量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1 样本特征
    6.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6.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2 变量的相关性
    6.3 回归分析以及假设检验
        6.3.1 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
        6.3.2 跨国并购经验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
        6.3.3 国内并购经验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
        6.3.4 跨国并购战略在企业利用资源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6.3.5 跨国并购战略在企业探索资源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6.3.6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7.1 总结假设检验的结果
    7.2 研究结果讨论
        7.2.1 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
        7.2.2 并购经验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7.2.3 并购战略对企业双元能力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7.3 研究结果的启示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进化的芯(论文提纲范文)

线索一:核心技术始终是商用PC发展的源动力
线索二:瘦身节能一直是商用PC进化的主旋律
线索三:应用需求才是商用PC进化的风向标

(4)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关于国际市场营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市场营销相关概念界定
        一、市场营销
        二、市场营销策略
        三、国际营销
        四、目标市场
        五、产品定位
    第二节 国际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一、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二、6P营销理论
        三、11P营销理论
        四、4C营销理论
        五、4R营销理论
        六、4V营销理论
        七、市场细分理论
        八、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联想集团简介
    第二节 联想集团成长历程
        一、1984年——1993年:创业阶段
        二、1994年——2003年:成长阶段
        三、2003年至今:国际化阶段
    第三节 联想集团海外市场开拓过程
        一、90年代联想集团开拓海外市场的初级阶段
        二、本世纪初以来联想集团扩张海外市场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内外环境分析
    第一节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有形资源
        二、无形资源
    第二节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价格营销策略
    第二节 差异化营销策略
    第三节 渠道营销策略
    第四节 品牌营销策略
        一、体育营销
        二、联合营销
        三、其他品牌营销手段
    第五节 新型营销策略
        一、关系营销——手机营销
        二、整合营销——笔记本业务
        三、绿色营销——绿色IT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想与戴尔国际营销策略比较分析
    第一节 品牌策略比较
        一、联想的品牌策略
        二、戴尔的品牌策略
        三、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第二节 商业模式策略比较
        一、联想商业模式策略
        二、戴尔商业模式策略
        三、商业模式策略比较分析
    第三节 广告策略比较
        一、联想的广告策略
        二、戴尔的广告策略
        三、广告策略比较分析
    第四节 渠道策略比较
        一、联想的渠道策略
        二、戴尔的渠道策略
        三、渠道策略比较分析
    第五节 产品策略比较
        一、联想产品策略
        二、戴尔产品策略
        三、产品策略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启示
        一、产品创新
        二、渠道拓展
        三、灵活定价
        四、多样化促销
        五、跨国并购要适当
        六、国际营销要灵活使用多种营销策略
        七、注重品牌
        八、注重营销策略组合
        九、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必须建立国际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第二节 联想集团国际营销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坚持产品差异化
        二、在稳定现有渠道的同时,尝试多渠道和扁平化策略
        三、继续坚持定价的灵活性,在价格策略上创新
        四、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完善企业的品牌管理
        五、继续坚持多种促销形式
        六、品牌推广标准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七、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竞争力
        八、建立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从品牌诞生到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
    1.1 品牌与品牌分类
        1.1.1 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
        1.1.2 品牌的不同分类方式
    1.2 品牌的构成与要素
        1.2.1 品牌载体--品牌名称
        1.2.2 品牌形象--品牌名片
        1.2.3 品牌内涵--品牌灵魂
    1.3 品牌的建设与传播
        1.3.1 品牌存在于消费者的精神层面
        1.3.2 品牌始终在不断演化与更新
        1.3.3 品牌由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塑造
        1.3.4 品牌传播推动品牌建设
    1.4 品牌与视觉形象的关系
        1.4.1 视觉形象是品牌传播的重要窗口
        1.4.2 视觉形象与品牌通过视觉图形链接
        1.4.3 品牌视觉形象的发展阶段
    1.5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切入点与标识变更现象
        1.5.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切入点
        1.5.2 品牌变更视觉形象标识的发生
        1.5.3 品牌变更视觉形象的必要性
    1.6 商业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原因
        1.6.1 商业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外在原因
        1.6.2 商业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内在原因
        1.6.3 商业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中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应用
第二章 “再”的观念与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诊断过程
    2.1 “再”的观念与觉醒
        2.1.1 “再”的现象与规律
        2.1.2 “再”的思考与启示
    2.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诊断分析过程
        2.2.1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再”观念的引入
        2.2.2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再认识
        2.2.3 品牌视觉形象的再调查
    2.3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诊断分析过程
        2.3.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目标分析
        2.3.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动机分析
        2.3.3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风险分析
    2.4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成功与失败
        2.4.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成功案例
        2.4.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失败案例
    2.5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中的弹性形变与进化论
        2.5.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中的弹性形变
        2.5.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中的进化论
    2.6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构成要素
        2.6.1 品牌名称再命名
        2.6.2 品牌识别体系再设计
        2.6.3 品牌视觉形象再沟通
第三章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实施
    3.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步骤与缓急
        3.1.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步骤
        3.1.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缓”与“急”
    3.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导入方法
        3.2.1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延续性手法
        3.2.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时尚化手法
        3.2.3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个性化手法
    3.3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原则
        3.3.1 全面兼顾原则
        3.3.2 以消费者为中心原则
        3.3.3 入乡随俗、文化制胜原则
        3.3.4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则
        3.3.5 简洁醒目、方便记忆原则
        3.3.6 合法原则
    3.4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潮流与趋势
        3.4.1 设计造型简洁化
        3.4.2 概念传达抽象化
        3.4.3 艺术造型立体化
        3.4.4 应用工艺新颖化
        3.4.5 经典风格回归化
    3.5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维护与管理
        3.5.1 品牌生命周期与视觉形象的更替
        3.5.2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应注意问题
    3.6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前后区别
第四章 中国本土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之路
    4.1 中国本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现状与历程
        4.1.1 中国本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现状
        4.1.2 中国本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历程
    4.2 中国本土品牌如何通过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应对挑战
        4.2.1 中国本土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注意事项
        4.2.2 中国本土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帮助企业形象转型
    4.3 联想集团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案例分析
        4.3.1 联想公司概况
        4.3.2 联想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必要性
        4.3.3 联想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4.3.4 联想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经过
        4.3.5 联想公司品牌视觉形象标识的重新建立
    4.4 李宁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案例分析
        4.4.1 李宁公司概况
        4.4.2 李宁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必要性
        4.4.3 李宁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4.4.4 李宁公司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经过
        4.4.5 李宁公司品牌视觉形象标识的重新建立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2.1.1 动态能力理论的起源
        2.1.2 动态能力理论综述
        2.1.3 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与实证研究
    2.2 现有研究不足和本文的研究视角
        2.2.1 现有研究的不足
        2.2.2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组织即兴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2.3.2 企业家精神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3 动态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3.1 方法基础
        3.1.1 系统理论的产生和演进
        3.1.2 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
        3.1.3 系统动力学的描述语言
        3.1.4 成长上限基模
    3.2 理论基础
        3.2.1 从核心能力到动态能力
        3.2.2 成长上限模型与动态能力
        3.2.3 组织即兴与动态能力
        3.2.4 企业家精神与动态能力
    3.3 动态能力生成的理论架构
        3.3.1 动态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3.3.2 动态能力生成的系统动力机制
        3.3.3 "高杠杆解"与良性循环的激活机制
    3.4 过程悖论与动态能力控制
        3.4.1 过程悖论提出
        3.4.2 过程悖论的原因
        3.4.3 过程悖论的经济学分析
        3.4.4 现有认识的局限性
4 动态能力生成的内在机理
    4.1 核心刚性及相关概念
        4.1.1 核心刚性的提出
        4.1.2 核心刚性的涵义
        4.1.3 刚性、惯性与惰性辨析
    4.2 战略期间分析:快速战略调整能力的形成
        4.2.1 快速战略调整能力的概念内涵
        4.2.2 快速战略调整能力的形成过程
    4.3 运营期间分析:快速战略执行能力的形成
        4.3.1 快速战略执行能力的概念内涵
        4.3.2 快速战略执行能力的形成过程
    4.4 企业家精神激活系统要素的内在机理
        4.4.1 企业家精神与实时信息沟通
        4.4.2 企业家精神与主导逻辑突破
        4.4.3 企业家精神与资源柔性
        4.4.4 企业家精神与技术柔性
        4.4.5 企业家精神与结构柔性
5 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5.1 协同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5.1.1 协同概念及其管理涵义
        5.1.2 理论进展
        5.1.3 动态能力生成过程的协同互动特征
    5.2 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分析框架:协同互动视角
        5.2.1 概念界定
        5.2.2 不同层面企业家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
        5.2.3 不同层面企业家精神之间的互动机理
    5.3 基于协同互动视角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分析框架
        5.3.1 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理论模型
        5.3.2 不同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动态能力生成的贡献
6 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动态能力策略:来源、扩散与传承
    6.1 个体层面企业家精神的来源
        6.1.1 企业家本人的禀赋和经验
        6.1.2 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
        6.1.3 社会制度与文化
    6.2 企业家精神扩散机理
        6.2.1 概念的提出
        6.2.2 企业家精神扩散的本质
        6.2.3 企业家精神扩散的分析框架
        6.2.4 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企业家精神扩散路径分析
        6.2.5 企业家精神扩散的保障机制
        6.2.6 企业家精神扩散过程中的支持机制
    6.3 企业家精神的动态传承
        6.3.1 企业家精神内涵的动态演变
        6.3.2 企业家精神的动态传承机制
7 实证分析:案例考察与思考
    7.1 研究设计
        7.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7.1.2 目标案例的选取
        7.1.3 资料收集方法和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7.1.4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7.2 案例企业背景及发展历程
        7.2.1 苹果公司
        7.2.2 丰田汽车公司
        7.2.3 联想集团
        7.2.4 海尔集团
        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7.3 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的跨案例比较研究
        7.3.1 组织即兴能力的生成机理
        7.3.2 企业家精神激活系统要素的内在机理
        7.3.3 战略调整时点的识别与动态能力控制
    7.4 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跨案例比较研究
        7.4.1 企业家精神构建的比较案例检验
        7.4.2 企业家精神与动态能力匹配关系分析
        7.4.3 分析与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实践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读博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IT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战略调整 ——以联想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0.2.2 关于联想集团战略调整方面的研究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1 企业战略管理基本理论
        1.1.1 战略的含义
        1.1.2 企业战略管理的界定
    1.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1.2.1 60、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1.2.2 8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1.2.3 90年代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1.2.4 90年代后期综合战略管理理论
2. 金融危机与中国IT企业
    2.1 中国IT企业的特点
        2.1.1 以高新技术为主具有高竞争力
        2.1.2 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成长的关键
        2.1.3 学习型组织
        2.1.4 重视科研开发
        2.1.5 重视营销策略
    2.2 IT企业战略管理与其它企业战略管理的比较
        2.2.1 经营目标一致
        2.2.2 经营方式、产品形态差异巨大
    2.3 金融危机对中国IT企业的影响
        2.3.1 直接影响拓展美国市场的外向型IT企业
        2.3.2 国内IT市场竞争更加惨烈
        2.3.3 国内金融、制造等行业增长放缓,行业收紧IT投资
3. 中国联想集团在金融危机前战略调整研究
    3.1 联想集团在金融危机前的战略管理状况
        3.1.1 1984-1994年联想"产学研"发展战略
        3.1.2 1994-2001年联想"贸工技"发展战略
        3.1.3 2001-金融危机前联想"国际化"发展战略
    3.2 对联想集团在金融危机前发展战略评价
4. 中国联想集团在金融危机中战略调整研究
    4.1 金融危机中联想集团面临的挑战
        4.1.1 PC业务脆弱
        4.1.2 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缩减IT开支
        4.1.3 重组后欧洲、美国业务受危机拖累,导致毛利润率降低
        4.1.4 国内经济增长保守,未来盈利压力大
    4.2 联想集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战略调整
        4.2.1 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2.2 保持IT企业的稳定,同时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转向
        4.2.3 在全球复制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双业务模式
        4.2.4 改善运营效率
        4.2.5 实施后奥运战略,继续发掘联想在奥运中知名度
    4.3 对联想集团金融危机中战略调整的评价
5. 金融危机背景下联想集团战略调整的启示
    5.1 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的观点对企业战略调整是有效的
    5.2 形成应对危机时应急决策机制
    5.3 实施多元化战略手段以达到最佳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2.1 理论及现实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内容与路径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2 动态财务能力及战略转换研究述评
    2.1 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2.1.1 核心能力的演进与动态能力的提出
        2.1.2 动态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2.1.3 动态能力的构成
        2.1.4 动态能力研究的简要述评
    2.2 企业动态财务能力的研究进展
        2.2.1 企业财务能力的发展与演进
        2.2.2 企业财务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2.2.3 财务能力的构成和分类
        2.2.4 财务能力评价文献梳理
        2.2.5 财务能力研究的缺憾和不足
        2.2.6 动态财务能力研究现状
    2.3 战略转换文献综述
        2.3.1 战略转换的相关概念及区分
        2.3.2 战略转换的影响因素文献述评
        2.3.3 战略转换类型的理论回顾
        2.3.4 战略转换点的研究现状
        2.3.5 战略转换的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2.3.6 国内外研究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战略转换与动态财务能力
    3.1 战略转换的辨析与特性
        3.1.1 战略转换的内涵
        3.1.2 战略转换的特征
        3.1.3 战略转换的层次
        3.1.4 战略生命周期
    3.2 战略转换的动因与障碍因素分析
        3.2.1 战略转换的动因分析
        3.2.2 战略转换的阻碍因素分析
    3.3 战略转换的路径选择与过程
        3.3.1 战略转换的路径选择
        3.3.2 战略转换过程的整合模型
    3.4 动态财务能力识别与体系的构建
        3.4.1 财务能力的涵义与构成
        3.4.2 动态财务能力的识别与构成
    3.5 动态财务能力与战略转换之间的关系
        3.5.1 动态财务能力的战略意义
        3.5.2 动态财务能力的环境识别与企业战略转换
        3.5.3 战略转换的动态财务能力支撑
4 基于动态财务能力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过程研究
    4.1 高技术企业的战略转换
        4.1.1 高技术企业的成长特性及风险分析
        4.1.2 高技术企业的成长与战略转换
    4.2 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时机研究
        4.2.1 高技术企业的绩效与战略转换时机
        4.2.2 危机情形下的战略转换时机
        4.2.3 机遇情形下的战略转换时机
        4.2.4 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战略转换预警
    4.3 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类型及实现方式
        4.3.1 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类型与实现方式
        4.3.2 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战略转换实现方式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联想集团战略转换例证分析
    5.1 公司简介
        5.1.1 公司背景
        5.1.2 公司组织架构
        5.1.3 公司经营状况
    5.2 联想成长历程与战略转换
        5.2.1 1984~1989,定位IT业,以贸、工、技起家,成功实现技、工、贸一体化
        5.2.2 1990~1994,由代销、代理、加工向实现自有品牌计算机商品化、产业化转换,成功上市,并尝试开拓海外市场
        5.2.3 1995~1999,以PC为主营业务,全面推行低成本战略
        5.2.4 2000~2003,企业战略定位由硬件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转换,全面实施多元化扩张战略
        5.2.5 2004~2008,实行"归核化"战略转换,同时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
        5.2.6 2009至今,大力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市场回归,全面推行差异化基础上的低成本防守战略
    5.3 本章小结
        5.3.1 联想战略转换的成功因素
        5.3.2 联想战略转换失误主要原因
        5.3.3 联想未来之路
6 结论及展望
    6.1 论文研究贡献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青鸟集团资本运作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篇 青鸟集团资本运作案例分析
    1.1 引言
        1.1.1 研究目的
        1.1.2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
        1.1.3 亚洲企业集团的特色
    1.2 青鸟系背景介绍
        1.2.1 集团背景
        1.2.2 进入资本市场的历程
        1.2.3 青鸟系的持股结构
        1.2.4 青鸟集团的成员
    1.3 青鸟系的形成
        1.3.1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
        1.3.2 上市公司的行业和业绩特征
    1.4 青鸟系的作用
        1.4.1 经营情况的分析
        1.4.2 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分配
    1.5 结论
第2篇 上海大众汽车工业分析
    2.1 Background Analysi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2.1.1 General Status of Automobile
        2.1.2 General Characters of Domestic Automobile Market
        2.1.3 Main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Market
        2.1.4 Primary risks in the near future
    2.2 Introduction of Shanghai Volkswagen Corporation
        2.2.1 History of Shanghai Volkswagen Corporation (SVC)
        2.2.2 The dominant product----Santana
        2.2.3 The recent act of SVC
    2.3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Shanghai Volkswagen
        2.3.1 Shanghai Volkswagen is facing intensive market competitions
        2.3.2 Cost Strategy
        2.3.3 Satisfying the customer preference with different models
        2.3.4 Price Tactics
    2.4 Santana’s price strategies
        2.4.1 The introduction of Santana
        2.4.2 The price discrimination and two charge of Santana
        2.4.3 Mix bundling of auto sales
        2.4.4 Price limitation and the gaming between dealers
第3篇 联想电脑营销策略分析
    3.1 联想集团介绍
        3.1.1 联想集团概况
        3.1.2 联想集团的成长历程
        3.1.3 联想集团的使命
        3.1.4 联想集团的远景
        3.1.5 联想集团的组织结构
        3.1.6 联想的发展战略
    3.2 中国PC 产业的发展现状
        3.2.1 2003 年中国PC 市场规模
        3.2.2 2003 年中国PC 市场特点
        3.2.3 2004 年及其未来5 年中国PC 市场发展预测
    3.3 PC 用户消费行为研究
        3.3.1 国内PC 用户群体的分类研究
        3.3.2 国内PC 用户消费价格研究
        3.3.3 国内PC 用户区域市场消费研究
        3.3.4 用户消费心理分析
    3.4 联想竞争环境分析
        3.4.1 联想电脑的市场状况
        3.4.2 联想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4.3 联想SWOT 分析
    3.5 联想电脑营销策略研究
        3.5.1 联想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3.5.2 联想的产品策略分析
        3.5.3 联想的价格策略分析
        3.5.4 联想的渠道策略分析
        3.5.5 联想的促销策略分析
        3.5.6 联想的服务策略
    3.6 我们的建议
        3.6.1 品牌管理
        3.6.2 渠道建设
第4篇 钢铁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4.1 行业分析
    4.2 报告分析方法说明
    4.3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4.3.1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
        4.3.2 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的财务指标
        4.3.3 上市公司数据与行业平均的比较
        4.3.4 公司管理层的薪酬分析
        4.3.5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分析
    4.4 公司风险分析
        4.4.1 公司风险分析的模型
        4.4.2 钢铁行业的股价波动历史和时点分析
        4.4.3 β回归的数据计算及分析
    4.5 资本结构
    4.6 价值评估---股票价格分析
        4.6.1 价值评估方法介绍
        4.6.2 运用相对估价法进行价值评估
        4.6.3 相对估价法之市盈率估价法
    4.7 股利政策分析
    4.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2001年联想家用电脑全新上市(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转型中的高管团队角色变迁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以联想、IBM和惠普为例[D]. 马红伟. 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2]企业双元能力、并购战略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以中国科技企业为例[D]. 夏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3]进化的芯[J]. 尔顿,王旭. 个人电脑, 2014(10)
  • [4]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 张帆. 黑龙江大学, 2014(08)
  • [5]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 康鑫. 天津科技大学, 2013(07)
  • [6]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D]. 赵永杰.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7]时间轴上的惆怅与辉煌 MI见证行业发展[J]. 李钰宁,沈洁,周蓉,张书乐,丛强,汪嵬. 移动信息, 2010(06)
  • [8]中国IT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战略调整 ——以联想集团为例[D]. 魏杨.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9]基于动态财务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战略转换研究[D]. 陈少华.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8)
  • [10]青鸟集团资本运作案例分析[D]. 张冬梅. 清华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2001 联想家用电脑全新推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