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陶瓷产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

西北陶瓷产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

一、西北陶瓷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汪旭中[1](2020)在《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的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长的空间,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必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限制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文选取兰州市这一带形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用地演变,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五大类城市功能用地入手,观察各类用地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的演变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和政策,分析影响各类用地演变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未来兰州市用地空间的发展分类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建设更加健康与合理的兰州用地空间。本文按照兰州市四版总规的时间序列,分别对1954、1977、2000、2010、2019年的五大类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研究,在对各个时期的现状用地进行矢量提取后,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工业用地的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且向外围区域增多,未来工业用地的增长必将由粗放扩张型转变为精明增长型;以“156项工程”确定的工业基地依然承担着兰州市的工业职能。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工业用地占比对比来看,西固区、七里河区早期确定的工业基地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用地在各扇区的分布差异较大,用地分布相对于兰州市的主导风向是合理的,并且工业用地的拓展与兰州市的地形条件相统一。综合来看,影响兰州市工业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2)居住用地在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的圈层上表现出先增长后缓慢减小的趋势,在以黄河为中心的圈层上,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距黄河1-2km的圈层范围之内,表明黄河周边的景观对居住用地的拓展有一定的吸引力。居住区布局模式最早以苏联式“街坊”作为居住区的基本空间组织形式,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以后,逐步废弃小街坊布置,演变成大街坊和居住小区,建筑布置也演变成行列式或自由式布置。1990年开始采用“封闭社区”模式。自2018年7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来,提出了城市生活圈的概念,将其作为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的依据,并对原有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的配套做了相应的调整。总体来说,兰州市居住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在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条件,发展过程中受到住房制度影响和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驱动,在微观层面的用地布局模式上,城市交通也起到了主导作用。(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作为城市的骨架系统,在城市建设初期,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但是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道路系统在打通东西向主要干道的基础上,加强了城市南北两侧与各组团的交通联系。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格局的演变在建设初期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逐渐随着城市规划的推进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绿色交通的不断引导,道路空间格局表现出多层次、网络化的空间格局。(4)绿地与广场用地因为早期城市缺乏粮食和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川地、滩地、台地是城市主要的绿地。随着工业污染的加重,开始注重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防护绿地的建设,并且增加了很多专业公园和广场空间。通过对绿地与广场用地密度演变的分析发现,在密度上呈现出城关区绿地和广场用地密度依然很大,其他地区表现出均衡的状态。在中心城区建设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性质、区域旅游、人居环境的提升均对兰州市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的演变起到了影响。此外,从绿地与广场用地的规模演变分析后,发现近年来,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均在增加,但是趋于稳定,并且各种类型的绿地均在不同程度的增加。(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作为衡量城市服务功能的一个指标,在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集中规划布局在城关区,以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的地位,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在各片区的扩展,用地规模开始增加,并且在城市总用地面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城市中心区其他用地的疏解,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开始借助土地置换的途径填补空缺,更好地为兰州市的发展提供服务。此外,影响其演变的因素有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用地之间的耦合变化、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控制、交通设施与网络的不断完善。(6)兰州市各类功能用地在演变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动态特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工业用地在城市中心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兰州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城市的发展也开始向有特色、有内涵的目标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的用地开始增长,并且呈现出均衡化增长的态势,相应的工业用地开始递减,这与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相吻合。最后,聚焦到未来兰州市用地空间的优化调整策略,从现行国家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出发,提出兰州市未来各类用地首先应该借助兰州市的自然山水格局,塑造出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格局。另外,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职能定位的拔高,要借助外围的郊区空间,逐渐疏解出老工业用地,更好的为其他用地提供发展空间。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作为城市主导功能的配套用地,应该保证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使其能更好地辐射周边社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刘楠[2](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谢玮[3](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王雄[4](2016)在《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陕西澄城县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生态博物馆概念首先产生并应用于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由于在保护地区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其影响波及世界各国。我国早在80年代末期将其概念引入,90年代末期开始尝试将生态博物馆应用我国乡村的文化保护实践中,在随后不到二十年时间里,生态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生态博物馆争相建设。本案的尧头村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境内,是关中渭北地区历史悠久,且规模巨大的民间窑场集中地。但近年来,由于地理交通联系不便、传统陶瓷技艺缺乏创新动力,以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导致百姓对陶瓷用品需求减少,年轻人大量流失,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尧头村的转型发展摆在面前。如何在保护传承尧头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本次研究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多方比较分析,创新提出运用西方生态博物馆理念来保护尧头村历史文化遗产。主要从三个层面的规划策略展开;首先,在宏观层面,从区域研究入手,协调村落与所在区域的关系,对村落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其次,在中观层面,根据范围内现有资源特征,提出在用地规模、人口和总体功能布局;再次,在微观层面上,详细设计村落的道路交通系统、绿化景观系统、旅游服务设施系统、游线组织以及标识解说系统等。试图将带动地区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同时更加关注尧头窑园区后期运营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就地完整的保护尧头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真实、活态地展示尧头村的传统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景观风貌等遗产价值。本文首先从尧头村现状分析与特色研究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乡村保护和生态博物馆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归纳出乡村的“两类、三种”保护方法,总结了生态博物馆的“五大核心功能”,构建了尧头村生态博物馆的路径方法,并且将其方法应用在尧头村的保护与发展中;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法,以及后期管理运营的措施两个方面,为尧头村的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生态博物馆“中国化”提出了新思路和启迪。

郭金良[5](2016)在《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再造—景德镇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文中认为纵观中国手工技艺的百年变迁史,我们发现:在现代化进程中,手工技艺虽步履蹒跚,但至今依然顽强的存活着。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手工艺正转变为一种人文资源,不论其技术体系,还是其价值审美和意义系统,都开始被重新挖掘和利用,成为新的文化、经济的建构方式。那么,在新的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中的再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互动模式研究,便成为当下新的课题。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并没有消失殆尽,而是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将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本论文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性发展为例,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观点、视角与方法,在文化整体观的参照下,基于“田野考察”,以老鸦滩陶瓷艺术区为研究个案,对其进行“深描”式的艺术民族志研究。论文第一章至第六章,是笔者经过对田野考察资料的整理、总结,而归纳出的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的几个部分,同时也是本论文艺术民族志写作的叙述文本。第一章,考察区域,主要介绍考察区域的基本概况、区域研究所用到的方法论依据以及田野报告的行文方式。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复兴之路是对老鸦滩社区的历史变迁及当下人文景观的历时性考察;集体活动、功能与结构以及互动与融合是对老鸦滩社区艺术文化生态各个关联点互动过程的共时性考察。笔者认为,老鸦滩社区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恰恰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结果,它的发展并不仅仅关乎文化、艺术,更是集文化、艺术、经济、政治和社会互动于一体的复合体。在这一“融炉”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当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碰撞、交织、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现代传媒共力,最终促成文化的不断更新与再造。老鸦滩社区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城市于现代工业社会到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笔者想解决的问题是:其一,了解景德镇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的变化,进而了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复兴与再造的整个过程;其二,以景德镇为研究对象,续接方李莉教授关于“城市田野”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拓展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其三,以“老鸦滩陶瓷艺术区”为研究个案,通过对其进行细致深入地微观研究,希望达到“以小见大”的实用效果,获得对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整体参照。

刘红[6](2013)在《关中古窑遗址开发保护和区域协调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古代宋朝时耀州窑的青瓷就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因其烧造的陶瓷造型和工艺精巧细致,且品质上乘,作为贡瓷深受皇室的偏爱。耀州窑在经过了1400多年的历史洗礼,从唐代黄堡创烧,到宋代鼎盛,再到金后来的烧造中心东移,延续至今,历史的颠簸并没有把这一瑰宝所磨灭,耀州窑作为国家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巨大发展潜力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一些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导致近些年耀州窑陶瓷产业发展的迟缓,对于现发展阶段来说,构建起一整套耀州窑遗址区域开发保护的发展模式理论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对耀州窑的重新定位,笔者在文章中首提“关中古窑”,这也是从区域发展角度对耀州窑的再定义。文章第三章通过四方面的依据为再定义提供了有力证明。通过对古今耀州窑体系具备的整体因素分析,试图引出耀州窑区域开发保护的重要性作用。在国内古窑遗址数不胜数,许多古窑研究的内容还都是以陶瓷的考古发掘和历史背景,烧制工艺的研究,所以相关的古窑遗址研究理论和窑区开发,保护,发展模式方面还需完善,尤其是在关中区域古窑这一块还有待填补。本研究课题以铜川耀州窑遗址区域的开发保护为主线,建立一条符合关中古窑开发和保护的完善理论体系。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写的关于古窑地区未来发展模式,文章时刻围绕“整体式”开发理念和三方面的内容相结合,对耀州窑进行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发保护。三方面相结合是指:遗址保护与地区建设相结合、发展规划与保护文化遗产理念相结合、老民艺,老工艺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同时,在具体的开发保护措施上要分别对古窑遗址开发保护、窑区总体规划设计、窑区旅游产品开发保护这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划设计,试图完善关中古窑遗址和区域开发保护这一理论体系,通过对耀州窑的总体规划设计,指导以耀州窑为主体的关中古窑系未来发展模式。文章第五部分首提现阶段应建立“新耀州窑系”,以“关天经济区”发展为平台,竭力打造“西北瓷文化”。为当地人民谋福利,为陕西发展带来新动力,为西北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发展新方向。从去年国家公开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数据,显示了近十年中国城市发展中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50个城市,陕西就有3个城市入围,分别为榆林第5名、铜川第7名和延安第41名。铜川位居10年竞争力提升最快的50个城市之一,且铜川跻身全国前10名,这对于铜川来说,更体现出当下发展的前景无限,这其中,耀州窑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在以后的城市发展中更应该打好耀州瓷产业的品牌形象,让它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为未来关中“瓷”文化的打造做好基础,这一文化产业链将为西部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朱允卫[7](2013)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实践上看,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鞋业、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水泥、建筑陶瓷等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渐成趋势和规模,对此急需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研究和总结。本文以温州鞋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典型个案分析法、实证检验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访谈,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外相关的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普遍规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别,各国产业转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时,有些理论不能不加取舍地简单套用。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较强的基础,但对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方面也还较为薄弱。(2)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两次产业转移,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以备战为背景,都是在战争环境逼迫下被动进行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始终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一旦战争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产业转移就趋于停滞甚至发生逆转。“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产业转移则是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营资本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向内地拓展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预期必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真正的工业腾飞。(3)目前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有高耗能、污染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前一类产业转移需要合理规划,并适当加以规范与控制,对后一类产业转移则需要加以政策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有扩张性动机,也有撤退性动机。不同转移动机的企业在目的地选择上明显不同。扩张性企业往往会有选择地进行设点布局,而撤退性企业则往往处于“肓流”状态。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转移方式,往往与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及目的地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粘性”明显,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效并不太理想,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转移方,包括转移地政府及企业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承接方。制度环境是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弱势,此外东部地区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相对缺乏,这些都不利于产业转移。(4)从产业层面上看,2006年前后我国鞋业开始发生“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理论进展。(1)简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难以解释当面临相同的推力、拉力和共同的中间障碍因素时,为什么有的企业选择了转移而有的企业却没有选择转移?为此,本文把企业家因素引入到产业转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2)提出了“相对优势耦合”的产业转移机理。产业转移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东部地区企业优势与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势能否真正做到动态的优势耦合。(3)对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经历了一个从两者“逆向流动”到两者“逆向同向并存”的两阶段演变过程。(4)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动力结构,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相关制度创新和政策框架的构建提供依据。取得的成果对全面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我国产业转移制度创新和相关鼓励政策制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从实践层面上看,可以为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王利中[8](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曹邦英[9](2006)在《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因彼此间的共性和互补性联系而在相近地域集聚形成的地方生产系统,创新、结网、互动和地域化与全球化的辩证统一是其基本特性。它作为一种经济地理现象,在世界版图中形成多姿多彩、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创造了世界巨大的财富。它的成长概括了产业和地区发展的诸多规律,浓缩了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共分六章,前二章是总论,主要阐释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第三至六章是专论,分别探讨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培育、空间布局优化、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等彼此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论文阐释了产业集群相关范畴与理论回顾,指出产业集群既是一个产业概念,又是一个空间范畴,是产业组织、活动、链条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集聚,是特定地域空间上产业的有机集合,并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研究方法和历史演变规律,为论文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其次,从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出发,针对西部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现状分析了西部要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选择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空间集群是一条有效捷径,并且系统地概括了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特殊意义,这与当前国家力主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路一致。再次,论文指出,尽管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范围最为引人注目的区域发展模式,但是,产业集群并非在所有的地区都会出现,一个地区只有在地域空间、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制度文化等方面满足了相应条件,才有可能出现成功的产业集群。在这种背景下,论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成长环境,认为产业集群不是生造出来的,是客观必然与主观培育的结果。第四,论文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西部大开发历史背景,重点探讨了依托各种资源优势,运用产业集群的理念来发展主导产业、打造拳头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西部地区的特色经济。第五,论文运用西部空间开发模式——点轴系统,指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具有增长点发育功能,借助产业集群的集聚扩散效应,通过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来推动西部空间结构优化,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功能各异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第六,论文结合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探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构成了现在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尤其强调了产业集群与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转变原来的经营模式,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产业链的构建入手,依托优势农业集群和循环经济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论文在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实证调研,以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最后,论文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着重分析了资源型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创新与升级问题。论文认为,必须首先在西部重点经济带的开发中实现由资源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只有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运用产业集群策略,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才能使西部地区摆脱传统生产要素的地理限制,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打造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论文还指出,产业集群范畴既是一个社会经济群落,又是一个生态群落,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该部分内容的探讨对欠发达区域,尤其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集群,如一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生产基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转型演变、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等具有一定的思考启发意义,使先前以自然资源或资本为核心进行集聚的老工业基地,发展为以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进行集聚的现代产业集群,实现“从基地到集群”的转型。此外,论文试图从产业集群概念界定、产业集群对西部的特殊意义、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以期推动集群健康有序的发展。

郭俊华[10](2005)在《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迈向后工业化时代,即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引领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工业化总体处于中期水平,不但面临着工业化任务,而且也面临着信息化的冲击,在这“双峰夹击”中,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工业化水平高低不同,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且具有多层次性。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的新时代,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应根据资源禀赋、工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其产业竞争力,这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成功发展模式,分析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西部传统工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出西部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三元工业化模式,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论文分为九个部分,重点研究了四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的工业化理论的回顾和评析,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和评价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理论的研究、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并分析国内工业化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特别是揭示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融合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专业分工的加深,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形成产业融合的趋势;二是对西部工业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历史回顾,根据工业化程度的判断方法及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附加的一些信息化的指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西部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道路的优劣势及其特殊性;三是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选择及内容设计。从探讨国外工业化模式开始,比较分析了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前苏联模式及东亚新兴工业化模式,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区域工业

二、西北陶瓷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陶瓷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的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空间理论相关研究
        1.3.2 城市空间格局相关研究
        1.3.3 城市用地演变相关研究
        1.3.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框架
    1.5 研究难点与拟解决的问题
        1.5.1 研究难点
        1.5.2 拟解决的问题
2 兰州现代城市用地空间格局演变条件分析
    2.1 兰州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2 兰州历史沿革
    2.3 兰州社会经济发展
        2.3.1 人口规模
        2.3.2 经济发展
    2.4 历版总体规划回顾
        2.4.1 兰州第一版总体规划(1954-1972 年)
        2.4.2 兰州第二版总体规划(1978-2000 年)
        2.4.3 兰州第三版总体规划(2001-2010 年)
        2.4.4 兰州第四版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5 兰州现代城市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要素提取
3 兰州现代城市工业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
    3.1 近代工业发展历程
        3.1.1 近代工业的缘起
        3.1.2 近代工业的发展
        3.1.3 近代工业的形成
    3.2 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的演变
        3.2.1 第一版总规主导下的工业用地分布
        3.2.2 第二版总规主导下的工业用地分布
        3.2.3 第三版总规主导下的工业用地分布
        3.2.4 第四版总规主导下的工业用地分布
    3.3 工业用地的演变特征
        3.3.1 工业用地总体演变特征
        3.3.2 工业用地的密度分布
        3.3.3 工业用地的圈层分布
        3.3.4 工业用地的各向异性
    3.4 工业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影响因素
        3.4.1 自然因素
        3.4.2 政策因素
        3.4.3 经济因素
        3.4.4 生态因素
    3.5 小结
4 兰州现代城市居住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
    4.1 居住用地空间分布的演变
        4.1.1 第一版总规主导下的居住用地分布
        4.1.2 第二版总规主导下的居住用地分布
        4.1.3 第三版总规主导下的居住用地分布
        4.1.4 第四版总规主导下的居住用地分布
    4.2 居住用地扩张演变特征
        4.2.1 居住用地的总体演变特征
        4.2.2 居住用地的圈层分布
        4.2.3 居住用地的密度分布
    4.3 居住区规划布局模式演变
        4.3.1 苏联模式影响下的居住区布局模式
        4.3.2 欧美模式影响下的居住区布局模式
        4.3.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居住区布局模式
        4.3.4 自主创新模式下的居住区布局模式
    4.4 居住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4.4.1 自然环境的约束
        4.4.2 住房制度的调整
        4.4.3 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驱动
        4.4.4 城市交通的引导
    4.5 小结
5 兰州现代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
    5.1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的演变历程
        5.1.1 第一版总体规划主导下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分布
        5.1.2 第二版总体规划主导下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分布
        5.1.3 第三版总体规划主导下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分布
        5.1.4 第四版总体规划主导下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分布
    5.2 道路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
        5.2.1 民国时期的道路格局
        5.2.2 建国初期的道路格局
        5.2.3 21 世纪之后的道路格局
    5.3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
        5.3.1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总体演变特征
        5.3.2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密度空间演变特征
        5.3.3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变化速度空间演变特征
        5.3.4 道路的格局的分类及特征
    5.4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5.4.1 地形条件的限制
        5.4.2 城市规划的推进
        5.4.3 绿色交通的引导
    5.5 小结
6 兰州现代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
    6.1 绿地与广场用地的演变历程
        6.1.1 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绿地与广场用地的分布
        6.1.2 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绿地与广场用地的分布
        6.1.3 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绿地与广场用地的分布
        6.1.4 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绿地与广场用地的分布
    6.2 绿地主导功能的演变
        6.2.1 以游憩观赏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主导
        6.2.2 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为主导
        6.2.3 以生态功能、塑造城市面貌为主导
        6.2.4 以宜居城市环境为主导
    6.3 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6.3.1 绿地与广场用地总体演变特征
        6.3.2 绿地与广场用地分布密度演变分析
        6.3.3 绿地用地构成演变分析
    6.4 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6.4.1 自然地理条件
        6.4.2 城市性质
        6.4.3 全域旅游的催化
        6.4.4 人居环境的提升
    6.5 小结
7 兰州现代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
    7.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调整研究
        7.1.1 第一版总体规划主导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布
        7.1.2 第二版总体规划主导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布
        7.1.3 第三版总体规划主导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布
        7.1.4 第四版总体规划主导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布
    7.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
        7.2.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体演变特征
        7.2.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圈层变化
        7.2.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密度变化
    7.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7.3.1 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
        7.3.2 用地之间的耦合变化
        7.3.3 城市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7.3.4 交通设施与网络的不断完善
    7.4 小结
8 兰州市未来城市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8.1 工业用地空间调整策略
        8.1.1 总量控制
        8.1.2 分类优化工业用地布局
        8.1.3 逐步置换出工业用地
    8.2 居住用地空间优化策略
        8.2.1 提高主城区居住用地开发强度
        8.2.2 主城区居住用地空间向北拓展
        8.2.3 加强利用黄河周边地段的景观地段
    8.3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空间未来发展方向
        8.3.1 增设城市支路
        8.3.2 提升道路网密度
        8.3.3 逐步均衡各片区的道路用地密度
    8.4 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整合策略
        8.4.1 系统整合策略
        8.4.2 因地制宜策略
        8.4.3 孕育城市特色策略
    8.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优化策略
        8.5.1 推进空间配置的均衡化
        8.5.2 强化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
    8.6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2.2 实证研究综述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4.1.2 因素分解法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5.2 数据来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3.3 区域归因分析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6.2 数据来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陕西澄城县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关中渭北黄土台塬地区
        1.2.2 研究对象——陕西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
        1.2.3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章节关系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关系
2 尧头村现状分析
    2.1 尧头村基本概况
    2.2 尧头村基础调研
    2.3 尧头村旅游资源统计、分析与评价
    2.4 尧头窑遗址区内交通、土地与人口现状
    2.5 尧头窑遗址的保护现状
        2.5.1 尧头窑遗址区内现状
        2.5.2 现状遗址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
    2.6 尧头村SWOT分析
        2.6.1 优势
        2.6.2 劣势
        2.6.3 机遇
        2.6.4 挑战
    2.7 本章小结
3 尧头村特色分析与评价
    3.1 村落历史格局分析与评价
        3.1.1 总体布局分析与评价
        3.1.2 空间肌理分析与评价
        3.1.3 街巷空间分析与评价
        3.1.4 聚落生长分析与评价
    3.2 村落建筑特征分析
        3.2.1 居住建筑
        3.2.2 商业建筑
        3.2.3 宗祀与礼制建筑
        3.2.4 生产性建筑
        3.2.5 防御性建筑
        3.2.6 其它建筑设施
    3.3 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分析
        3.3.1 地形地貌
        3.3.2 河流水系
        3.3.3 自然植被
        3.3.4 道路
        3.3.5 围墙
        3.3.6 建筑装饰
    3.4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分析
        3.4.1 尧头窑的发展历程
        3.4.2 陶瓷传统制作技艺
        3.4.3 窑系划分与布局
        3.4.4 特色民俗文化
    3.5 尧头村五大特色提取
        3.5.1 极具典型的关中渭北台塬乡土村落景观
        3.5.2 极具典型代表我国关中渭北传统村落结构的活化石
        3.5.3 极具典型的关中渭北窄四合院窑洞民居
        3.5.4 极具典型见证中国民间陶瓷手工业发展历程
        3.5.5 极具典型代表我国民间陶瓷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文化
    3.6 本章小结
4 理论研究与方法建构
    4.1 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与目标
        4.1.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普遍困难
        4.1.2 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的特殊困难
        4.1.3 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的目标
    4.2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研究
        4.2.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回顾
        4.2.2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回顾
        4.2.3 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属性特征
        4.2.4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
        4.2.5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类型与方法
    4.3 国内外乡村研究
        4.3.1 国外乡村保护与发展研究综述
        4.3.2 我国乡村保护与发展研究综述
        4.3.3 我国乡村的分类
        4.3.4 我国乡村保护的内容
        4.3.5 我国乡村保护的重要性
        4.3.6 我国乡村保护类型与方法
    4.4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研究
        4.4.1 生态博物馆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4.4.2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比较分析
        4.4.3 国外生态博物馆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4.4.4 国外生态博物馆分布与分类
        4.4.5 我国生态博物馆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4.4.6 我国生态博物馆分布与分类
        4.4.7 我国生态博物馆研究成果
        4.4.8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区别与启示
        4.4.9 生态博物馆的五大功能特征
    4.5 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的方法选择
        4.5.1 尧头村选择“新旧分离、整体保护”的方法
        4.5.2 陕西韩城党家村——乡村旅游模式典范
        4.5.3 贵州六枝乡梭戛苗族村寨——生态博物馆模式典范
        4.5.4 尧头村选择生态博物馆模式的原因分析
    4.6 尧头村生态博物馆模式的方法建构
        4.6.1 宏观规划层面方法
        4.6.2 中观规划层面方法
        4.6.3 微观规划层面方法
    4.7 尧头村生态博物馆可能面临的难题以及应关注的重点
        4.7.1 乡村生态博物馆在我国发展面临的普遍困难
        4.7.2 尧头村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挑战及应关注重点
        4.7.3 尧头村原住民的权利与义务
    4.8 本章小结
5 规划与管理运营措施
    5.1 尧头窑园区建设应坚持的四大原则
        5.1.1 村民为主、多方参与
        5.1.2 就地整体保护
        5.1.3 生活延续、活态传承
        5.1.4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2 宏观层面
        5.2.1 尧头窑园区客源市场分析
        5.2.2 尧头窑园区发展性质与定位
        5.2.3 提升园区的区域交通条件
    5.3 中观层面
        5.3.1 尧头窑园区与尧头村建成区、尧头窑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关系确定
        5.3.2 尧头窑园区的分区和分类保护规划
        5.3.3 尧头窑园区土地利用调整
        5.3.4 尧头窑园区原住民社会调整
        5.3.5 尧头窑园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5.4 微观层面
        5.4.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4.2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5.4.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4.4 游线组织规划
        5.4.5 标识与解说系统规划
    5.5 后期管理运营措施
        5.5.1 近远期管理运营思想转变
        5.5.2 坚持“尧瓷技艺”的项目数据库的记录
        5.5.3 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建设
        5.5.4 长期开展对原住民的知识培训
        5.5.5 长期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制度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后续研究展望
    6.4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1:尧头窑园区——村民问卷调查表
    附录2:尧头窑园区——游客问卷调查表
    附录3: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4:尧头八景
    附录5:相关工程实践项目
致谢

(5)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再造—景德镇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及个案
    第四节 相关研究回顾及论文思路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考察区域:跨越边界的社区
    第一节 场所聚焦与线索追踪
    第二节 “集散地”与“艺术区”
    第三节 艺术事象关联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由“核心事件”串联起来的艺术民族志
第二章 复兴之路:老鸦滩社区的历史透镜
    第一节 荒野滩涂(1949—1978)
    第二节 村办企业的兴起(1978—1988)
    第三节 瓷板手工作坊的介入(1988—2000)
    第四节 店面、工作室的建立(2000—2006)
    第五节 艺术网络体系形成(2006—2015)
第三章 集体活动:老鸦滩社区的艺术实践者们
    第一节 本地的瓷板成型手艺人
    第二节 外地的瓷板画创作者
    第三节 国内高校的教授与学生
    第四节 国外的艺术家与留学生
    第五节 新媒体、经纪人、艺术交易平台及中间商
第四章 功能与结构:老鸦滩社区网络各关联点
    第一节 家庭手工作坊群
    第二节 瓷板画创作载体
    第三节 瓷板画行业辅助业
    第四节 瓷板、瓷板画销售模式
第五章 互动与融合:多元互动的艺术生态
    第一节 “场域”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艺术实践者的来源及角色转变
    第三节 互动的过程:选择,竞争,合作,融合
    第四节 两种艺术系统——“手工艺场域”与“艺术场域”
第六章 重构与再造:人文景观之变
    第一节 从“乡土农村”到“城市艺术区”
    第二节 从“物理空间”到“文化空间”
    第三节 从“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到“文化产业新资源”
总结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附录
致谢

(6)关中古窑遗址开发保护和区域协调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耀州窑研究现状
2 耀州窑遗址概况
    2.1 历史背景
    2.2 空间形态
    2.3 发展现状
    2.4 耀州瓷工艺及装饰特色
    2.5 历史地位及价值
    2.6 本章小结
3“关中古窑”——从区域发展角度对耀州窑的再定义研究
    3.1 从耀州窑到“关中古窑”定义的前提条件
    3.2 “关中古窑”定义的来源
        3.2.1 地理位置及空间形态
        3.2.2 在关中的社会地位性质
        3.2.3 耀瓷装饰特色及工艺所具有的关中传统特色
        3.2.4 古时宋代人的影响和关中传统性格内涵
    3.3 “关中古窑”定义的意义及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关中古窑地区的未来发展模式
    4.1 理念
        4.1.1 遗址保护与地区建设相结合
        4.1.2 发展规划与保护文化遗产理念相结合
        4.1.3 老民艺,老工艺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
    4.2 对主体古窑遗址的开发和保护
        4.2.1 体制,政策保障
        4.2.2 专项地方性保护法规保障
        4.2.3 保护原则技术要求
    4.3 主体窑区总体规划设计
        4.3.1 规划说明
        4.3.2 项目开发条件分析
        4.3.3 开发总体思路
        4.3.4 信息服务规划
        4.3.5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4.3.6 市场启动建议
        4.3.7 窑区景观规划
    4.4 主体窑区旅游产品开发和保护
        4.4.1 开发定位
        4.4.2 配套开发与产品组合
        4.4.3 博物馆展示
        4.4.4 品牌宣传
    4.5 本章小结
5 关中古窑区域开发保护中古陶瓷文化传承
    5.1 关中古窑开发保护中大区位上新战略角度传承趋向
        5.1.1 新耀州窑系
        5.1.2 关天经济区
        5.1.3 西北瓷文化
    5.2 意义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
    1.5 主要思想与框架结构
        1.5.1 主要思想
        1.5.2 框架结构和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产业转移的理论溯源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1.3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2.2.1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及其扩展
        2.2.2 普雷维什“中心-外围”论
    2.3 发达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2.3.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2.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3 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2.3.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3.5 梯度转移理论
        2.3.6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
        2.3.7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4 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
        2.4.1 产业转移的概念
        2.4.2 产业转移的理论创新
        2.4.3 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和影响因素
        2.4.4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
        2.4.5 产业转移效应
        2.4.6 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
    2.5 研究述评
3 中国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历史考察
    3.1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
        3.1.1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1.2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1.3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
        3.2.1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2.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2.3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3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
        3.3.1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3.2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3.3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4 本章小结
4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转移产业的类型
        4.1.1 高耗能污染型产业转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4.1.2 增量转移与存量转移
    4.2 产业转移的动因
        4.2.1 基于全国布局和抢占市场
        4.2.2 基于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紧缺
        4.2.3 基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
        4.2.4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
    4.3 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选择
        4.3.1 规避反倾销的目的地选择
        4.3.2 “销地产”的目的地选择
        4.3.3 就近资源的目的地选择
        4.3.4 撤退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4.3.5 投机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4.4 国内转移与向外转移
        4.4.1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状况
        4.4.2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4.4.3 发展趋势
    4.5 面临的主要问题
        4.5.1 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引导
        4.5.2 从产业转出地看面临“腾笼换鸟”与“产业空心化”的艰难平衡
        4.5.3 从产业转入地看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4.5.4 从企业自身看许多企业存在较强的盲目性
    4.6 本章小结
5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分析
    5.1 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
        5.1.1 推拉模型的理论基础
        5.1.2 推拉模型及其扩展
        5.1.3 假设与初步检验
    5.2 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5.2.1 政府主导
        5.2.2 市场推动
        5.2.3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5.3 本章小结
6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
    6.1 文献回顾
    6.2 从“逆向流动”到“逆向同向并存”
        6.2.1 “逆向流动”阶段
        6.2.2 “逆向同向并存”阶段
    6.3 典型案例
        6.3.1 政府主导型:广东省“双转移”案例
        6.3.2 市场主导型:织里童装产业转移案例
    6.4 本章小结
7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产业转移
    7.1 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启示
        7.1.1 温州鞋业集群概况及调查设计
        7.1.2 技术壁垒的克服
        7.1.3 资本壁垒的突破
        7.1.4 体制性壁垒的突破
        7.1.5 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借鉴与启示
    7.2 温州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调查分析
        7.2.1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背景
        7.2.2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状况
        7.2.3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分析
    7.3 奥康集团投资重庆壁山个案研究
        7.3.1 奥康集团投资壁山鞋业的发展过程
        7.3.2 为什么选择了壁山
        7.3.3 合作初期成功的关键
        7.3.4 为什么合作会陷入困境
    7.4 本章小结
8 东部地区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实证检验
    8.1 相关文献回顾
    8.2 一般性描述
    8.3 实证检验
        8.3.1 计量模型
        8.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3.3 实证结果
    8.4 结论与讨论
9 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建议
    9.1 国家层面: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和平台
        9.1.1 制定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战略和规划
        9.1.2 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的产业转移机制
        9.1.3 加强不同层面的产业转移合作与交流
        9.1.4 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9.2 产业转移转出地:合理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9.3 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
        9.3.1 大力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9.3.2 慎重选择引进东部转移产业和企业
        9.3.3 积极吸引集群式产业转移
        9.3.4 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9.3.5 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
    9.4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功能
    9.5 转移企业:实现企业优势与承接地优势的耦合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温州鞋业企业发展状况与产业转移》调查问卷
    附录2:《温州鞋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相关范畴界定
        一、产业集群内涵分析
        二、区域与经济区域
        三、欠发达区域与西部地区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一、产业集群理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
        四、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成长描述
        二、产业集群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三、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 西部地区区情与产业集群发展
    第一节 西部地区区情与西部大开发概述
        一、西部地区现状分析
        二、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历程
        三、新时期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产业集群发展对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现状
        三、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基本思路
        一、培育西部优势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
        二、培育西部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
        三、培育西部优势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培育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与特色经济培育理论概述
        一、产业结构优化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述评
    第二节 产业集群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和特色经济培育中的作用
        一、西部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分析
        二、西部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和内容
        三、产业集群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四、产业集群与西部特色经济区域的构建
    第三节 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各种产业集群,培育西部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一、全球价值链下西部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
        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三、全面提升西部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四、产业集群自主创新与培育特色区域经济实证研究
第四章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空间布局优化
    第一节 空间结构优化与增长点培育理论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四、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与经济增长点培育理论——点线面理论
    第二节 产业集群成长在西部地区“点轴式”开发中的意义
        一、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战略概述
        二、“点——轴系统”模式是最佳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三、“点——轴系统”是适用于西部的空间开发模式
        四、产业集群成长在西部“点——轴系统”开发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功能各异的经济增长点
        一、统筹区域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调整西部企业组织结构,发挥龙头企业在空间产业集群中的带动辐射作用
        三、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培育西部地区功能各异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章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中的城乡统筹发展观
        一、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建设内涵与目标
        二、城乡统筹的战略发展理念与实践
        三、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分析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西部小城镇建设
        一、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及其重要意义
        二、小城镇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分析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西部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西部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分析
        二、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探索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新农村建设案例及其启示
        四、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西部新农村建设对策分析
第六章 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
        一、有无增长极限的理论回顾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关于循环经济
    第二节 产业集群成长与资源开发利用——以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
        一、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征
        二、资源型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分析
        三、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突破
    第三节 西部产业集群成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一、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区域格局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开发模式选择
        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四、西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践行模式——循环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工业化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工业化的文献综述
    2.2 国内关于工业化的文献综述
3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
    3.1 工业化的定义、理论依据、理论流派
    3.2 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理论分析
    3.3 新型工业化下的产业融合理论
    3.4 工业化模式的理论分析
4 西部地区工业化历程回顾和程度的综合评价
    4.1 西部地区工业化历程回顾
    4.2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
    4.3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分析
    4.4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
5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5.1 国外工业化的主要模式
    5.2 国内工业化的主要模式
    5.3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模式对西部工业化模式选择的启示
6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
    6.1 新型工业化的一般模式
    6.2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的原则、影响因素及依据
    6.3 西部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三元工业化
7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实现途径
    7.1 西部地区继续工业化的途径:农村工业化的深化
    7.2 西部地区再工业化的途径:传统工业的改造
    7.3 西部工业现代化的途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
8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创新支持
    8.1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支持
    8.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支持
    8.3 科技战略创新支持
    8.4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创新支持
    8.5 制度创新战略支持
9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通
    9.1 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西北陶瓷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下的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 汪旭中.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4]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陕西澄城县尧头村保护与发展研究[D]. 王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5]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再造—景德镇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D]. 郭金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
  • [6]关中古窑遗址开发保护和区域协调性发展研究[D]. 刘红. 陕西科技大学, 2013(S2)
  • [7]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允卫. 浙江大学, 2013(08)
  • [8]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9]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 曹邦英. 四川大学, 2006(07)
  • [10]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 郭俊华. 西北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西北陶瓷产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