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大黄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一、熊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蒙[1](2021)在《熊蜂基因组中化学感受、解毒和免疫基因及吡虫啉响应基因的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熊蜂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类传粉昆虫,由于杀虫剂的使用、病原物的侵染、栖息地缩减、全球环境变化等原因已出现种群下降的趋势。除了采取传统生态学措施维护熊蜂种群数量及多样性,分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熊蜂属各亚属代表蜂种基因组的破解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不同熊蜂环境适应能力及行为特征差异奠定了分子基础。在此,我们对熊蜂属各亚属代表蜂种基因组中与生态行为学相关的基因进行鉴定分析,并探究这些基因在杀虫剂响应过程中的功能。首先对熊蜂属15个亚属代表蜂种共17种熊蜂的化学感受、解毒和免疫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共注释嗅觉受体基因2,553个、味觉受体基因303个、离子型受体基因372个、羧酸胆碱脂酶基因512个、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717个、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212个和各类免疫基因3,179个。一些与嗅觉、味觉感受相关的基因进化较快,如嗅觉、味觉受体在不同熊蜂中的拷贝数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是Mendacibombus和Psithyrus亚属出现了超过10个嗅觉受体基因的净丢失现象。而解毒基因和免疫基因等在熊蜂属内部非常保守,总的基因数目与蜜蜂中的研究结果接近,均较果蝇、蚊子等昆虫出现缩减,与其社会性生活方式及与植物互惠的特性有关。这些相对保守的基因虽在不同熊蜂中几乎没有拷贝数的差异,但其中一些单拷贝同源基因却在某些熊蜂种中受到正选择。这些种间的拷贝数变异和序列变异为理解熊蜂种间生物学性状及环境适应力的差异提供了分子基础。其次以商业化最为成功的地熊蜂为例,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上述基因在面对使用历史最久、施用范围最广的一类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胁迫时的表达变化情况。分别对采集蜂头部、中肠、马氏管和脂肪体经吡虫啉暴露0.5h、3h、6h和10d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捕获,并利用ATAC-seq技术预测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区。对在吡虫啉响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代谢作用的CYP4、CYP6等蛋白进行结构预测,并在熊蜂属中对这些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推测不同熊蜂种相关同源基因的功能,比较不同蜂种对杀虫剂的敏感程度。所有急性和慢性吡虫啉暴露实验中捕获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的转录调控区信息,有助于人们理解吡虫啉对熊蜂健康造成损害的分子机制。为日后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监管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挖掘与利用传粉蜂杀虫剂耐受基因、开展分子选育耐杀虫剂蜂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秦加敏,苏睿,梁铖,刘锋,杨爽,赵洪木,赵者云[2](2020)在《熊蜂生物学及种群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熊蜂是膜翅目蜜蜂科熊蜂属内物种的统称,全球约有260种,中国已知125种,是全球熊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重要传粉者,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粮食生产极为重要。一些群势强、易于人工饲养的熊蜂物种被开发利用,为多种目标作物授粉。本文介绍了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和授粉应用现状,综述了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病原体传播、外来物种入侵及化学农药等多重因素对熊蜂种群的影响,并从熊蜂的应用基础研究、资源保护及授粉经济价值评估等多方面作了展望,旨在为中国本土熊蜂的保护、应用和生态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王兵兵[3](2020)在《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熊蜂(Bumblebee)属于最为常见的蜂类昆虫,因其具有摄取植物花蜜和花粉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野生植物(濒危植物)和农作物传粉,特别是在温室里的果菜类(例如茄科、豆科等)授粉效果最佳。运用于温室授粉的商业化熊蜂比野生性熊蜂更加容易受到病原物的感染和致病,致病病原有细菌、病毒、外部寄生螨、原生动物(微孢子虫)等,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就属于熊蜂的细菌性病原之一。CNS属于人畜共患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血液感染等疾病;也会引起奶牛的乳腺炎等。CNS还能产生各种致病因子,如脂肪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肠毒素等,对人和动物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常用其保守基因hsp60、gap、sod A、tuf和rpo B等对CNS进行种属的鉴定。本研究从新疆某养蜂场病死熊蜂幼虫无菌采取病料,对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生化鉴定、16S r RNA鉴定、gap基因生物学分析、溶血性测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为了分离导致熊蜂幼虫变黄、发黑、死亡的病原,从新疆石河子某养蜂场生病的熊蜂幼虫中无菌采集样本,对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生化鉴定、16s r RNA测序鉴定等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化鉴定及16s r RNA测序初步确定了导致熊蜂幼蜂发病的病原为缓慢葡萄球菌,属于CNS。2.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g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以分离的缓慢葡萄球菌SHZXF1株为材料,对gap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分析其部分生物信息学特性。结果显示分离株gap基因序列933bp,共编码31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HZXF1株与缓慢葡萄球菌(S.lentus)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且类聚同一分支;gap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为33.59 k Da,理论等电点为4.77;该蛋白无跨膜区,无信号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2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和1个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是混合型,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为37.62%。该结论为gap基因作为保守基因作为检测CNS的有力支撑。3.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了解新疆石河子某病死的熊蜂幼虫SHZXF1株的耐抗生素和致病性情况。本试验展开了药敏试验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SHZXF1株对庆大霉素、多西环素、青霉素、头孢唑啉、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等21种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小鼠感染SHZXF1株存活时间为平均4.125天,LD50为106.86CFU。

唐裕杰[4](2019)在《熊蜂短膜虫与肠道菌研究》文中认为熊蜂(Bombus spp.)是一种重要的传粉昆虫,它在维持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传粉者的角色十分关键。而熊蜂主要的寄生虫病——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还未深入研究。此外,有研究报道,昆虫肠道共生菌在抵抗寄生虫侵染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ITS序列检测了我国四川、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四个省区熊蜂短膜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了各个省区间不同蜂种的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并对肠道菌进行体外纯培养,完成单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ITS序列的熊蜂短膜虫的感染情况调查了我国四个省/自治区采集的25种1007只熊蜂样品,其中有20种262只熊蜂被短膜虫感染,感染率为26.0%。感染率最高的两种熊蜂分别是白背熊蜂(Bombus festivus)和火红熊蜂(Bombus pyrosoma),西伯熊蜂(Bombus sibiricus)的短膜虫感染率最低;青海的熊蜂短膜虫感染率最高,内蒙古的感染率最低;雄蜂的感染率极显着高于工蜂和蜂王。另外,除了甘肃省的黑尾熊蜂(Bombus melanurus)和猛熊蜂(Bombus difficillimus),以及四川省的疏熊蜂(Bombus remotus)、兴熊蜂(Bombus impetuosus)和弗里熊蜂(Bombus friseanus)所感染的短膜虫与其他短膜虫亲缘关系较远之外,其余大部分的熊蜂短膜虫的亲缘关系较近。(2)四省区的熊蜂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利用qPCR技术检测我国四省区不同种熊蜂的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发现四个省区的熊蜂肠道菌拷贝数总体无显着差异,但每个省区不同种熊蜂间的拷贝数差异显着。对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川、甘肃和青海三个省份的熊蜂肠道菌拷贝数与短膜虫的感染率呈显着的负相关性,说明肠道菌可能是寄主对抗病原寄生虫的关键。本研究结果也为深入了解我国熊蜂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和进一步研究熊蜂肠道共生菌抵抗短膜虫感染奠定了基础。(3)熊蜂肠道菌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兰州熊蜂(Bombus lantschouensi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具有商业化价值的优势蜂种。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和形态学鉴定,以及16S rDNA鉴定,从兰州熊蜂工蜂肠道内分离出一株芽孢杆菌属细菌,体外纯培养后得到纯的菌株,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而确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测序得到其全基因组完成图谱,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细菌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刘豪[5](2018)在《肠道微生态影响兰州熊蜂蜂王生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兰州熊蜂(Bombuslantschouensis Vogt)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熊蜂,因其具有群势大、适应性强及易于饲养等特性已成为主要的人工繁育种类。蜂王在蜂群的建立、发展和消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在饲养过程中蜂王出现了产卵退化现象,阻碍对其进一步的应用。生物体的肠道菌群在宿主的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如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寄主交配及提高寄主的生殖力等,而宿主体内的代谢变化则能够反映出其生理生化特性。本研究在阐明兰州熊蜂在熊蜂属中系统发育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理状态下蜂王肠道内优势菌的变化情况和体内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了解肠道优势菌变化与不同生理状态蜂王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兰州熊蜂与其它熊蜂种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多基因联合并利用贝叶斯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熊蜂属被分为两种分支即短脸型和长脸型。兰州熊蜂(Bombuslantschouensis Vogt)属于短脸型的熊蜂亚属,与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 Linnaeus)同属于一个亚属,这些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的结果是一致的。熊蜂亚属具有独特的社会生物学,易于管理并适合用于授粉,因此为兰州熊蜂的室内连续饲养提供理论支持。2.不同生理状态蜂王肠道优势菌的变化利用16S rRNA基因对交配、未交配和产卵蜂王肠道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交配蜂王肠道优势菌主要是Bacillus、Pseudomonas和Lactococcus,而另外两种状态蜂王肠道优势菌群则为Gilliamella、Snodgrassella、Lactobacillus及Bifidobacterium,这表明不同状态蜂王的肠道优势菌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3.不同时间点蜂王肠道优势菌拷贝数的变化首先我们得出不同生理状态的蜂王在不同时间点总的细菌拷贝数,然后对不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拷贝数变化进行了研究,其中Gilliamella、Snodgrassella和Lactobacillus在未交配组中拷贝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1-7d),而在交配组中则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7d),但是在产卵蜂王组中含量又升高,这种变化与细菌的总拷贝数(16S)在不同分组中的变化是一致的,但是细菌总拷贝数下降的并不明显。Bacillus,Lactococcus,和Pseudomonas则是在交配组中的含量随着时间增加而升高,在未交配和产卵组中含量则较低,而Bifidobacterium则只是在产卵组中具有较高的含量。4.不同生理状态下蜂王血淋巴的代谢组学分析利用GC-TOF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交配、未交配和产卵蜂王的代谢组,分别在交配和未交配、交配和产卵及未交配和产卵之间检测出12、12及13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一些氨基酸、糖类、脂类及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并且这而涉及到的相关通路有甲烷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氨酰-tRNA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半乳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及鞘脂类代谢等,且这些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与不同生理状态蜂王肠道菌变化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联系。

袁晓龙[6](2018)在《从交尾和花粉采集方面分析欧洲地熊蜂对中国熊蜂的潜在威胁》文中研究说明熊蜂是设施作物重要的传粉昆虫。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以欧洲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主的商品化熊蜂被推广至世界各地,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在很多地区也造成了生物入侵现象。中国是全球熊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本土商品化熊蜂的研究相对滞后,长期依赖进口欧洲地熊蜂以满足设施作物授粉需求。但是欧洲地熊蜂对中国的入侵风险尚缺乏研究。本文从交尾与花粉采集两个方面评估了欧洲地熊蜂对中国本土熊蜂的潜在威胁,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的雄性蜂头部分泌物比较采用四级杆飞行时间-气质联用系统(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Q-TOF/MS)测定了欧洲地熊蜂和我国本土9种熊蜂的雄性蜂头部分泌物,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雄性蜂头部分泌物的物质组成在同一熊蜂种内高度相似,但在不同熊蜂种间差异明显;红光熊蜂B.ignitus、兰州熊蜂B.lantschouensis与欧洲地熊蜂的雄性蜂头部分泌物相似度较高,分别为58.49%与49.23%。(2)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对我国兰州熊蜂交尾的影响在人工控制环境下,按照蜂王和雄性蜂为1:8的比例设置兰州熊蜂交尾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与兰州熊蜂雄性蜂比为1/4、1/2和1/1的欧洲地熊蜂雄性蜂,统计分析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对兰州熊蜂交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条件下,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可以与兰州熊蜂蜂王杂交,并且随着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密度的增加,兰州熊蜂的交尾成功率极显着降低(P<0.01)。(3)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采集花粉比较在我国红光熊蜂和兰州熊蜂等自然分布区放置欧洲地熊蜂蜂群与本土熊蜂蜂群,收集工蜂归巢时携带的花粉,通过双索引高通量条形码技术对花粉进行鉴定,分析欧洲地熊蜂和本土熊蜂采集的花粉种类与花粉构成的重叠率。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植被环境中,欧洲地熊蜂与本土熊蜂采集花粉的种类与构成重叠率都在50%100%之间。欧洲地熊蜂采集的花粉是本土熊蜂采集花粉的关键组成成分。本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地熊蜂与我国兰州熊蜂、红光熊蜂的雄性蜂头部分泌物相似度较高,欧洲地熊蜂雄性蜂的头部分泌物中极可能包含吸引兰州熊蜂和红光熊蜂蜂王的性信息素物质;在人工条件下,欧洲地熊蜂可以和兰州熊蜂杂交并能显着降低后者的交尾成功率。在相同的植被环境中,欧洲地熊蜂与兰州熊蜂、红光熊蜂、密林熊蜂采集花粉的组成类似。说明,欧洲地熊蜂一旦在我国自然界营巢,极有可能对我国本土熊蜂造成生殖干扰,竞争食物资源。本研究从生殖干扰和食物竞争的角度分析了欧洲地熊蜂对我国本土熊蜂的潜在威胁,为外来物种管理及我国本土熊蜂资源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刘蓓[7](2015)在《三种熊蜂检疫性病害的PCR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熊蜂是蜜蜂科的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业授粉昆虫,在饲养过程中受到许多病原和寄生物的侵袭,如熊蜂微孢子虫、熊蜂孢子虫、熊蜂短膜虫、布赫纳蝗螨和蜂巢小甲虫等。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兴起,我国对国外授粉用熊蜂的引进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病虫害入侵风险受到各方关注。国内对熊蜂病原寄生物的研究较少,缺乏针对进境熊蜂相应的检疫措施,为防止由此带来的疫病传入风险,有必要根据进境熊蜂的检疫要求建立相应的检疫方法。本实验以从国内获取的熊蜂和全基因合成的蜂巢小甲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对进境熊蜂的检疫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了熊蜂短膜虫、熊蜂微孢子虫和蜂巢小甲虫的PCR快速检测体系,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了 447 bp、213 bp和205 bp的目的条带。经过优化的熊蜂短膜虫PCR检测体系最佳退火温度为59℃,引物终浓度为0.5μmol/L,循环参数为35个循环;熊蜂微孢子虫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2℃,引物终浓度为0.5μmol/L,循环参数为45个循环;蜂巢小甲虫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2℃,引物终浓度为0.5 μmol/L,循环参数为40个循环。2.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Cri-F/R、Nos-F/R和Aet-F/R仅可扩增出熊蜂短膜虫、熊蜂微孢子虫和蜂巢小甲虫的目的条带,对其他熊蜂可感染的病原菌与寄生物无扩增。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同源比对与预期片段序列一致。经验证熊蜂短膜虫Cri-F/R的灵敏度达到1.32x10-6 ng/μL,熊蜂微孢子虫Nos-F/R的灵敏度为2.86x1O4ng/μL,蜂巢小甲虫Aet-F/R的灵敏度为0.77x10-9ng/μL,三种引物对样品的最低检测浓度的重复性均十分良好,说明所建立的这三种PCR检测方法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进境熊蜂的检疫。3.以所获取的熊蜂样品随机抽取340份作为样本,用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所获得的熊蜂微孢子虫和熊蜂短膜虫的阳性数量分别为136和137,阳性检测率分别为40.0%和40.3%。

秦浩然,和绍禹,吴杰,李继莲[8](2014)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是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微孢子虫,广泛寄生于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不仅是危害蜜蜂的主要病原物之一,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发现N.ceranae也感染重要经济昆虫-熊蜂(Bombus Latreille);【方法】采用传统生物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合qPCR定量分析对N.ceranae在密林熊蜂上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感染初期工蜂除取食减少和行动迟缓外无明显外观染病特征,感染后期工蜂萎靡,衰弱,飞翔无力。解剖后镜检发现中肠仅存少量孢子,但充满大量的细菌;熊蜂肠道组织切片发现N.ceranae主要经肠绒毛侵染中肠上皮细胞,核膨大并变形、线粒体体积变小甚至解体,内质网紊乱,但孢子只侵染寄主细胞质而不侵入细胞核,最终因线粒体解体,细胞破裂而导致死亡;qPCR定量分析得出在接种的34 d中肠和脂肪体中N.ceranae的感染量达到最高值,其他组织则基本未检测到;【结论】根据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认为N.ceranae侵染熊蜂的病理过程是从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开始的,最后导致寄主细胞的碎裂、死亡,这一过程逐渐扩大至寄主的整个组织、器官,以致其功能丧失,严重的会导致熊蜂死亡。

秦浩然,和绍禹,吴杰,李继莲[9](2012)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对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的侵染性及致病机理。【方法】采用传统生物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的方法,结合qPCR定量分析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密林熊蜂上的致病机理进行探讨。【结果】感染初期工蜂除取食减少和行动迟缓外无明显外观染病特征,感染后期工蜂萎靡、衰弱、飞翔无力。解剖后镜检发现中肠仅存少量孢子,但充满大量细菌;熊蜂肠道组织切片发现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后导致核膨大并变形、线粒体体积变小甚至解体,内质网紊乱,但孢子只侵染寄主细胞质而不侵入细胞核,最终导致线粒体解体,细胞破裂;qPCR定量分析得出接种后3—4 d中肠和脂肪体中微孢子虫的感染量达到最高值,其它组织则基本未检测到。【结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可侵染异源寄主熊蜂,致病机理为微孢子虫引起寄主中肠上皮细胞内溶物发生病变,并导致整个中肠上皮细胞的破裂和凋亡。

秦浩然[10](2012)在《蜜蜂病毒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熊蜂的跨种侵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熊蜂作为一种重要的授粉昆虫在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的多样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物引发的疾病可能会影响熊蜂的生态、分布及其商业授粉应用,对农业生态系统已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近期国内外学者相继发现黑蜂王病毒(BQCV)与残翅病毒(DWV)等蜜蜂病毒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可跨种侵染熊蜂,而我国关于蜜蜂病原物侵染熊蜂的病理研究报道仍为空白。故本文采用RT-PCR、qRT-PCR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电镜技术等围绕BQCV、DWV对熊蜂的侵染、N.ceranae的检测鉴定及对小峰熊蜂的侵染开展研究。结果主要为以下三个部分:1)对熊蜂体内的7种蜜蜂常见病毒(ABPV、BQCV、CBPV、DWV、KBV、IAPV、SBV)进行了检测,其中:小峰熊蜂与红光熊蜂BQCV感染率分别为19.50%和20%,而DWV感染率分别为5.5%和4%。对BQCV与DWV的RNA正负链检测得出BQCV在小峰熊蜂幼虫中的负链阳性率较高(36%),DWV则在小峰熊蜂工蜂中的负链阳性率较高(12%)。qRT-PCR定量分析发现,与小峰熊蜂相比,红光熊蜂幼虫感染BQCV量最高,红光熊蜂工蜂的感染量最低,但红光熊蜂工蜂DWV感染量最高,红光熊蜂雄性蜂DWV感染量最低。2)在扫描电镜下观察N.ceranae发现其呈现椭圆形且表面有粗糙褶皱。在透射电镜下观察N.ceranae的内部结构验证了孢子壁较厚且由内至外有三层结构,极丝管环绕于核周围且具有四层结构。通过荧光染色试剂Calcofluor WhiteM2R与核酸染料Sytox Green双重染法来鉴别N.ceranae孢子的存活状态,死孢子呈现黄绿色荧光,活的呈现蓝白色荧光,而寄主细胞、细菌、病毒等不被染色。3)熊蜂感染N. ceranae后,初期工蜂除取食减少和行动迟缓外无明显外观染病特征,后期工蜂萎靡,衰弱,飞翔无力。解剖后镜检发现中肠仅存少量孢子,但充满大量的细菌;熊蜂肠道组织切片发现其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后导致核膨大并变形、线粒体体积变小甚至解体,内质网紊乱,但孢子只侵染寄主细胞质而不侵入细胞核,最终导致线粒体解体,细胞破裂;qPCR定量分析得出在接种的3-4d中肠和脂肪体中N. ceranae的感染量达到最高值,其他组织则基本未检测到。结论:首次在国内饲养熊蜂上发现BQCV和DWV两种蜜蜂病毒;通过双重荧光染色鉴别N.ceranae孢子的活性,并初步确定N. ceranae可跨种侵染熊蜂。

二、熊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熊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熊蜂基因组中化学感受、解毒和免疫基因及吡虫啉响应基因的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熊蜂基因组研究进展
        1.1.1 熊蜂概述
        1.1.2 熊蜂基因组研究现状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熊蜂的影响
        1.2.1 新烟碱类杀虫剂概述
        1.2.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熊蜂的危害
        1.2.3 熊蜂响应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内在机制
    1.3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熊蜂基因组中杀虫剂响应相关基因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样品DNA提取和文库构建
        2.1.3 测序及基因组组装
        2.1.4 人工注释化学感受受体基因
        2.1.5 解毒及免疫基因的注释
        2.1.6 化学感受受体基因进化分析及基因家族扩张与收缩分析
        2.1.7 化学感受受体、解毒和免疫基因的正选择分析
    2.2 结果
        2.2.1 熊蜂样品信息及测序结果
        2.2.2 熊蜂化学感受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相关分析
        2.2.3 熊蜂解毒基因的鉴定及相关分析
        2.2.4 熊蜂免疫基因的鉴定及相关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地熊蜂对吡虫啉反应的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仪器
        3.1.1 供试熊蜂
        3.1.2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吡虫啉的配置与饲喂
        3.2.2 样品组织解剖
        3.2.3 RNA提取、质量检测及文库构建测序
        3.2.4 测序数据过滤及差异基因检测
        3.2.5 c DNA合成及荧光定量PCR
        3.2.6 基因表达量数据分析
        3.2.7 染色质开放区鉴定及启动子区预测
        3.2.8 差异表达基因在其他熊蜂种中的同源性分析
        3.2.9 差异表达P450 基因的蛋白模型构建
    3.3 结果
        3.3.1 样品收集及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
        3.3.2 差异基因筛选
        3.3.3 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验证
        3.3.4 差异表达基因转录调控区的预测
        3.3.5 差异表达基因在其它熊蜂中的同源性分析
        3.3.6 参与杀虫剂响应的P450 结构预测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熊蜂嗅觉受体基因进化树
附录 B 地熊蜂吡虫啉处理转录组测序部分补充信息
致谢
作者简历

(2)熊蜂生物学及种群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熊蜂生物学特性
    1.1 生活史
    1.2 交尾
    1.3 滞育
    1.4 食物与觅食
2 熊蜂授粉应用
3 熊蜂种群影响因素
    3.1 栖息生境
    3.2 气候变化
    3.3 熊蜂病虫害
    3.4 外来物种
    3.5 化学农药
4 总结与展望

(3)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熊蜂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1 熊蜂概述
        1.1 熊蜂的生物学
        1.2 熊蜂的分类
        1.3 熊蜂的地理分布
        1.4 熊蜂在农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熊蜂毒虫害的研究进展
        2.1 原生动物
        2.2 线虫
        2.3 寄生螨
        2.4 病毒
        2.5 螺原体
        2.6 细菌
        2.7 真菌
        2.8 寄虫蝇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1 流行病学
        3.2 致病性和致病因子
        3.3 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3.4 检测和鉴定方法
        3.5 预防与治疗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1 材料
        1.1 病料及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病料的采集
        2.2 细菌分离
        2.3 生化鉴定
        2.4 16SrRNA鉴定
        3 结果
        3.1 细菌的分离与染色镜检
        3.2 生化鉴定
        3.3 16SrRNA鉴定结果
        4 讨论
    试验二 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g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材料
        1.1 菌株和质粒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分离株的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2.2 PCR引物设计
        2.3 PCR反应体系
        2.4 gap基因片段的回收
        2.5 DNA回收产物与pMD19-T载体连接
        2.6 质粒制备及测序
        2.7 序列分析
        3 结果
        3.1 PCR扩增及分析
        3.2 序列同源性比对
        3.3 系统进化树
        3.4 结构和功能预测
        4 讨论
    试验三 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和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药敏纸片
        2 方法
        2.1 溶血试验
        2.2 生长曲线测定
        2.3 药敏试验
        2.4 致病性实验
        3 结果
        3.1 溶血试验
        3.2 生长曲线测定
        3.3 药敏实验结果
        3.4 致病性实验结果
        4 讨论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熊蜂短膜虫与肠道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熊蜂属的概况及其应用
        1.1.1 熊蜂属的概况
        1.1.2 熊蜂的授粉应用
    1.2 短膜虫属的概况
    1.3 ITS序列研究
    1.4 熊蜂肠道菌的研究
    1.5 细菌16S rDNA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熊蜂短膜虫的感染情况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蜂种的短膜虫感染情况
        2.2.2 同一地区不同种熊蜂的短膜虫感染情况
        2.2.3 同种熊蜂在不同地区的短膜虫感染情况
        2.2.4 不同地区熊蜂的短膜虫感染情况
        2.2.5 不同级型熊蜂的短膜虫感染情况
        2.2.6 感染熊蜂的短膜虫亲缘关系
    2.3 讨论
第三章 熊蜂肠道菌的拷贝数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PCR扩增检测
        3.2.2 标准品与细菌16S rDNA扩增结果
        3.2.3 不同蜂种的样本中肠道菌拷贝数差异
        3.2.4 不同地点的样本中肠道菌拷贝数差异
        3.2.5 同一地点不同蜂种之间的肠道菌拷贝数差异
    3.3 讨论
第四章 熊蜂肠道菌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菌落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
        4.2.2 菌株LW-1 的系统发育分析
        4.2.3 DNA纯度与浓度检测
        4.2.4 菌株LW-1 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基于ITS序列的熊蜂短膜虫流行情况分析
    5.2 熊蜂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分析
    5.3 熊蜂肠道菌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肠道微生态影响兰州熊蜂蜂王生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熊蜂属概况及分类研究
    1.2 熊蜂的饲养及应用
        1.2.1 熊蜂的饲养
        1.2.2 熊蜂的应用
    1.3 昆虫的肠道菌群及作用
    1.4 熊蜂的肠道菌群
        1.4.1 肠道菌群的构成
        1.4.2 熊蜂肠道菌群的获得途径及在体内的分布
        1.4.3 熊蜂肠道菌群的作用
    1.5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1.5.1 代谢组学
        1.5.2 代谢组学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1.6.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兰州熊蜂在熊蜂属中的系统发育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结果
        2.2.2 PCR扩增结果
        2.2.3 系统发育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生理状态蜂王肠道优势菌变化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CR扩增结果检测
        3.2.2 有效数据的获得及OTU聚类
        3.2.3 不同状态下蜂王肠道样本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3.2.4 不同状态下蜂王肠道样本中微生物的差异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状态蜂王肠道优势菌的拷贝数检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和分析
        4.2.1 PCR扩增结果
        4.2.2 标准品的定量PCR检测结果
        4.2.3 不同细菌在不同时间点的定量 PCR 检测结果
        4.2.4 不同时间点蜂王样本中主要细菌拷贝数差异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生理状态蜂王血淋巴的代谢组学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蜂王血淋巴样本的GC/MS分析结果
        5.2.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5.2.3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从交尾和花粉采集方面分析欧洲地熊蜂对中国熊蜂的潜在威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熊蜂传粉的重要性
        1.1.1 熊蜂为设施作物传粉的优越性
        1.1.2 熊蜂传粉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 欧洲地熊蜂生物入侵现状
        1.2.1 竞争生存资源
        1.2.2 破坏生态系统
        1.2.4 引进病虫害
        1.2.5 干扰本土熊蜂正常生殖
    1.3 雄性蜂性信息素对熊蜂交尾的影响
        1.3.1 熊蜂雄性蜂性信息素
        1.3.2 雄性蜂性信息素在熊蜂交尾过程中的作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雄性蜂头部分泌物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1.1 供试蜂种
        2.1.1.2 试验耗材
        2.1.1.3 试验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2.1 样本采集
        2.1.2.2 雄性蜂头部分泌物萃取与气质分析
        2.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雄性蜂头部分泌物典型气相色谱质谱图
        2.2.2 雄性蜂头部分泌物聚类分析
        2.2.3 雄性蜂头部分泌物鉴定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对我国兰州熊蜂交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供试蜂种
        3.1.1.2 实验仪器
        3.1.2 试验方法
        3.1.2.1 兰州熊蜂蜂王准备
        3.1.2.2 人工控制环境下的交尾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对兰州熊蜂交尾成功率的影响
        3.2.2 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对兰州熊蜂交尾时间的影响
        3.2.3 讨论
第四章 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野外采集花粉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供试蜂种
        4.1.1.2 主要仪器
        4.1.2 试验方法
        4.1.2.1 花粉采集地点确定
        4.1.2.2 花粉采集
        4.1.2.3 花粉DNA提取扩增与测序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北京地区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的花粉采集情况
        4.2.2 陕西地区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的花粉采集情况
        4.2.3 河北地区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的花粉采集情况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欧洲地熊蜂与我国熊蜂雄性蜂头部分泌物比较
    5.2 欧洲地熊蜂雄性蜂对我国兰州熊蜂交尾的影响
    5.3 欧洲地熊蜂与我国本土熊蜂野外采集花粉比较
    5.4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三种熊蜂检疫性病害的PCR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熊蜂
        1.1.1 熊蜂生物学
        1.1.2 熊蜂地理分布
        1.1.3 熊蜂授粉特性
        1.1.4 国内外熊蜂授粉研究
    1.2 熊蜂微孢子虫
        1.2.1 微孢子虫的形态和分类
        1.2.2 感染和传播
        1.2.3 危害及防治
        1.2.4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4.1 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
        1.2.4.2 染色法
        1.2.4.3 免疫学方法
        1.2.4.4 分子生物学检测
    1.3 熊蜂短膜虫
        1.3.1 短膜虫形态特征
        1.3.2 分类与传播
        1.3.3 危害及症状
        1.3.4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4.1 短膜虫的分离和克隆
        1.3.4.2 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
        1.3.4.3 分子检测方法
    1.4 蜂巢小甲虫
        1.4.1 蜂巢小甲虫形态特征
        1.4.2 起源与传播
        1.4.3 危害及防治
        1.4.4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4.1 幼虫形态学分析
        1.4.4.2 寻找成虫
        1.4.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1.5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熊蜂样本的获取
        2.1.2 主要化学试剂与配制
        2.1.3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熊蜂肠道基因组DNA的提取与全基因合成
        2.2.2 熊蜂短膜虫DNA与熊蜂微孢子虫DNA样本浓度的测定
        2.2.3 三种病害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4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2.2.4.1 PCR反应体系
        2.2.4.2 PCR反应参数
        2.2.4.3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2.2.4.4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2.2.4.5 PCR产物的序列测定
        2.2.5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2.2.5.1 最佳退火温度的选择
        2.2.5.2 最佳引物浓度的选择
        2.2.5.3 最佳循环次数的选择
        2.2.6 引物特异性与灵敏度检测
        2.2.6.1 特异性试验
        2.2.6.2 灵敏度试验
        2.2.6.3 重复性试验
        2.2.7 临床样本的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熊蜂短膜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3.1.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3.1.2 PCR扩增产物电泳及测序结果
        3.1.3 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3.1.4 最佳引物浓度的确定
        3.1.5 最佳循环参数的确定
        3.1.6 特异性检测结果
        3.1.7 灵敏度检测结果
        3.1.8 重复性检测结果
        3.1.9 临床样本的检测
    3.2 熊蜂微孢子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3.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3.2.2 PCR扩增产物电泳及测序结果
        3.2.3 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3.2.4 最佳引物浓度的确定
        3.2.5 最佳循环参数的确定
        3.2.6 特异性检测结果
        3.2.7 灵敏度检测结果
        3.2.8 重复性检测结果
        3.2.9 临床样本的检测
    3.3 蜂巢小甲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3.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3.3.2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与测序结果
        3.3.3 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3.3.4 最佳引物浓度的确定
        3.3.5 最佳循环参数的确定
        3.3.6 特异性检测结果
        3.3.7 灵敏度检测结果
        3.3.8 重复性检测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熊蜂短膜虫PCR检测技术研究结论
        4.1.2 熊蜂微孢子虫PCR检测技术研究结论
        4.1.3 蜂巢小甲虫PCR检测技术研究结论
    4.2 讨论
        4.2.1 PCR检测方法的选择
        4.2.2 试验中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避免
        4.2.3 试验材料的获取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2.1 熊蜂的饲养
        1.2.2 N.ceranae来源
    1.3 试验方法
        1.3.1 N.ceranae的提取与纯化
        1.3.2 N.ceranae电镜样品的制备
        1.3.3 N.ceranae感染方法
        1.3.4 中肠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1.3.5 N.ceranae侵染密林熊蜂的q 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N.ceranae感染密林工蜂后的生物学观察
    2.2 N.ceranae的外部形态与内部超微结构
    2.3 熊蜂中肠组织的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2.4 熊蜂N.ceranae感染量的荧光定量分析
3 讨论
4 结语

(9)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熊蜂
        1.2.2 供试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1.3 试验方法
        1.3.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提取与纯化
        1.3.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电镜样品的制备
        1.3.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方法选5群健康的
        1.3.4 中肠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1.3.5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密林熊蜂的q PCR分析
2 结果
    2.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密林工蜂后的生物学观察
    2.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超微结构
    2.3 熊蜂中肠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
    2.4 熊蜂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量的荧光定量分析
        2.4.1 不同时期各组织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量的
        2.4.2 相同时期不同组织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量的差异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10)蜜蜂病毒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熊蜂的跨种侵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危害熊蜂的病毒研究进展
        1.1.1.1 急性麻痹病毒(Acute bee paralysis virus, ABPV)
        1.1.1.2 黑蜂王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 BQCV)
        1.1.1.3 残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 DWV)
        1.1.1.4 克什米尔病毒(Kashmir bee virus, KBV)
        1.1.2 危害熊蜂的微孢子虫研究进展
        1.1.2.1 微孢子虫的形态与系统遗传学
        1.1.2.2 微孢子虫的分布与流行病学
        1.1.2.3 微孢子虫的检测鉴定与病理学
        1.1.2.4 微孢子虫的预防与控制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2.2.1 黑蜂王病毒(BQCV)与残翅病毒(DWV)对熊蜂的侵染
        1.2.2.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检测鉴定
        1.2.2.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小峰熊蜂的侵染
2 材料与方法
    2.1 黑蜂王病毒(BQCV)与残翅病毒(DWV)对熊蜂的侵染
        2.1.1 实验材料
        2.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2 熊蜂的饲养与采集
        2.1.2 实验方法
        2.1.2.1 熊蜂及花粉 RNA 的提取
        2.1.2.2 RT-PCR 检测 7 种常见病毒
        2.1.2.3 BQCV 和 DWV 正负链感染检测
        2.1.2.4 BQCV 与 DWV 的系统进化分析
        2.1.2.5 不同虫态中 BQCV 与 DWV 的 qRT-PCR
    2.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检测鉴定
        2.2.1 实验材料
        2.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1.2 微孢子虫的来源
        2.2.2 实验方法
        2.2.2.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提取与纯化
        2.2.2.2 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2.2.2.3 双重荧光染色与观察
    2.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小峰熊蜂的侵染
        2.3.1 实验材料
        2.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1.2 小峰熊蜂的饲养
        2.3.2 实验方法
        2.3.2.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小峰熊蜂
        2.3.2.2 小峰熊蜂中肠电镜样品的制作
        2.3.2.3 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 qRT-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蜂王病毒(BQCV)与残翅病毒(DWV)对熊蜂的侵染
        3.1.1 BQCV 与 DWV 的 RT-PCR 扩增结果
        3.1.2 花粉中病毒检测结果
        3.1.3 熊蜂 BQCV 与 DWV 的感染率情况
        3.1.3.1 不同种熊蜂的病毒感染情况
        3.1.3.2 不同组织熊蜂的病毒感染情况
        3.1.3.3 不同虫态熊蜂的病毒感染率
        3.1.3.4 不同蜂群熊蜂的病毒感染情况
        3.1.4 熊蜂 BQCV 与 DWV 正负链检测结果
        3.1.4.1 熊蜂 BQCV 与 DWV 正负链扩增图
        3.1.4.2 熊蜂 BQCV 与 DWV 正负链扩增情况
        3.1.5 熊蜂 BQCV 与 DWV 的系统进化分析
        3.1.6 熊蜂 BQCV 与 DWV 的感染量情况
    3.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检测鉴定
        3.2.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外部形态
        3.2.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内部超微结构
        3.2.3 双重荧光染色鉴定微孢子虫活性
    3.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小峰熊蜂的侵染
        3.3.1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熊蜂的生物学观察
        3.3.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熊蜂中肠超微结构变化
        3.3.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感染量情况
4 讨论
    4.1 蜜蜂病毒对熊蜂的侵染
    4.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检测鉴定
    4.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熊蜂的侵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1.1 黑蜂王病毒(BQCV)与残翅病毒(DWV)对熊蜂的侵染
        5.1.2 东方蜜蜂微孢子的检测鉴定
        5.1.3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小峰熊蜂的侵染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熊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熊蜂基因组中化学感受、解毒和免疫基因及吡虫啉响应基因的鉴定与分析[D]. 赵晓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熊蜂生物学及种群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秦加敏,苏睿,梁铖,刘锋,杨爽,赵洪木,赵者云.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6)
  • [3]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兵兵.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4]熊蜂短膜虫与肠道菌研究[D]. 唐裕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5]肠道微生态影响兰州熊蜂蜂王生殖机理研究[D]. 王刘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1)
  • [6]从交尾和花粉采集方面分析欧洲地熊蜂对中国熊蜂的潜在威胁[D]. 袁晓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三种熊蜂检疫性病害的PCR检测技术研究[D]. 刘蓓.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8]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J]. 秦浩然,和绍禹,吴杰,李继莲. 中国蜂业, 2014(Z3)
  • [9]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J]. 秦浩然,和绍禹,吴杰,李继莲.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2)
  • [10]蜜蜂病毒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熊蜂的跨种侵染[D]. 秦浩然. 云南农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大黄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