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异种属新种(直翅目:超科:鲱科)

新疆异种属新种(直翅目:超科:鲱科)

一、新疆异痂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鹏[1](2020)在《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1995属直翅目Orthoptera、癞蝗科Pamphagidae癞蝗亚科Pamphaginae,是较原始类群之一。近年来,关于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所包含属、种的分类地位及分类、鉴别标准,国内外有很大差异。蓝胫沟笨蝗Sulcotropis cyanipes Yin et Chou,1979被中国动物志列为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的异名。2011年,Storozhenko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并将鄂伦春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elunchuna和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都列为笨蝗的异名。2013年,肖云丽等发表新属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新种泰山驼背笨蝗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Xiao,Yin et Yin,2013。2015年,Storozhenko等也把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但没有说明任何理由。为明确我国笨蝗族的种类及其特征,进一步揭示其系统发育关系,本文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笨蝗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记述了我国笨蝗族蝗虫5属18种,厘定描述了各属、种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属、种检索表。2.依据常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采自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江苏等地的笨蝗族标本进行了研究,共发现中国笨蝗族5种:阿旗笨蝗Haplotropis aqiensis Zhang,Lin et Yin,2018、山东笨蝗Haplotropis shandongensis Zhang,Yin et Liu,2019、黑河笨蝗Haplotropis heiheensis Zhang,Li et Yin,2020、小五台沟笨蝗Sulcotropis xiaowutaiensis Li,Zhang et Yin,2020、阿穆尔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amurensis Yin,Zhang et Yin,2020。3.发现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雌性原图的前翅顶端到达腹部第三节中部,而中国和俄罗斯所有记载的笨蝗雌雄性前翅都不达腹部第二节背板后缘,因而都不是笨蝗,为鉴定错误,系可能都是新种。雄性为不知,它的前翅理应比雌性长,达到或超过腹部第三节背板后缘,从命名到今130多年来没有采到过类似长翅的雌和雄标本,该种或已灭绝。4.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仅在“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一文中列出雄性侧面图,没有描述,雄性的下生殖板很短,可同6个已知种笨蝗区别,为有效种,不是笨蝗的异名。动物志中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Jin,1994前胸背板中隆线隆起,被后横沟切断,应为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的一个种:内蒙古驼背沟笨蝗Sulcohumpacris neimongolensis(Jin,1994)comb.nov.新组合,不是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异名。5.根据雄性下生殖板顶端分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恢复为有效属。根据前胸背板中隆线被割断将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恢复为有效属。通过对笨蝗族3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注释和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PCGs),联合蝗总科15个种和蚤蝼总科1个种,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了分子系统树,证明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是有效属,不是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马存新,旦智措,陈振宁[2](2019)在《青海省蝗虫区系成分及生态地理分布》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青海省蝗虫区系和生态地理分布问题,于2014年7—10月以及2015—2017年每年的5—10月采用样带法对青海省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分布的蝗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统计出青海省蝗虫共有111种,隶属于7科39属。网翅蝗科属、种数均为最多(12属49种),锥头蝗科属、种数均为最少(1属1种)。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青海省的蝗虫只有古北种(101种)和广布种(10种),所占比例分别为91. 0%和9. 0%,古北种占有绝对优势。特有种较多(58种),所占比例为52. 3%。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由多到少依次是:河湟谷地、青东南、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青海湖盆地、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与青东南接近程度最高,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的相似性系数为最低。

郝会文[3](2019)在《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710月及20152018年每年510月,在青海省内进行蝗虫种类和地理分布调查,共记录到蝗虫77种,隶属于7科33属;结合查阅的文献数据和检视的标本数据,统计出青海分布的蝗虫111种,隶属于7科39属。其中,网翅蝗科属种数最多,有12属52种;锥头蝗科属种数最少,有1属1种。网翅蝗科和斑翅蝗科是构成青海蝗虫区系的主体,两科种类占青海已知蝗虫种类的73.9%。在111种蝗虫中,古北界种类101种,占总种数的91.0%,不含东洋界种类,两界共有种类(广布种)10种,占总种数的9.0%;从中国地理区划来看,青藏区种类有67种,占总数的60.4%,占有绝对优势;青海蝗虫的物种组成与动物地理区的关系中最近的是青藏区,最远的是华南区。区系分析表明,本地区蝗虫种类以古北界青藏区成分占优势,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青海省蝗虫新纪录8种。根据青海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特征,将青海省分为16个地区,把采集并整理所得的蝗虫种类和分布数据划分在16个地区内。独布种(只分布在一个区域)有45个,其中26个为青海特有种,19个为非特有种;多布种(215个区域有分布)有66个;未发现全布种(16个区域都有分布)。在以物种为分类单元、地理区域为性状对多布种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多布种分为12个组。青海蝗虫多布种大多数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多数分布格局集中于16个地区中的区域4,这是由于本区海拔相对较低,有大面积的农田,适合较多蝗虫种类的生存。青海省蝗虫特有种较多,有48种,占青海省蝗虫种数的43.2%,其中,网翅蝗科中的特有种属种数最多,占总数量的一半以上,锥头蝗科中不具有特有种。将青海蝗虫中的48个特有种类作为分析对象,以其翅的简化或退化的程度、发音器和鼓膜器的有无以及体型大小作为区分特征的依据,分析特有种趋同进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青海蝗虫特有种中,前、后翅简化或退化的比重超过一半;多数具有发音器和鼓膜器;体小型者较多,占特有种总数量的87.5%。分析全部种类特点,与特有物种特点相比,翅退化比重缩小,长翅比重增加,体小型者比重缩小。在六个区中,分析特有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青海蝗虫特有种类的前、后翅趋于简化或退化甚至消失;翅退化先于发音器的鼓膜器的退化,发音器退化先于鼓膜器退化;体型趋于小型化。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旦智措,马存新,陈振宁[4](2018)在《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文中指出于2014年7—10月以及2015—2017年每年的5—10月对青海省的蝗虫进行了系统调查,查阅了青海师范大学标本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陕西师范大学标本馆采集自青海省的蝗虫标本,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青海蝗虫14个新纪录种并进行概括。

曹奕昕[5](2018)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恢复地点对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作者选取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4种不同恢复类型,分别是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同时,对宝塔、吴起、志丹、榆阳、定边、安塞、延长、靖边、神木、甘泉、富县、米脂、绥德13个县区利用多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延安、榆林两地的直翅目昆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捉到直翅目昆虫4670头,隶属8科、28属、52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10属,数量最多,占到所采集到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总数的43.21%;其次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属,占到直翅目昆虫总数的22.23%;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6属,占总数的17.37%,斑腿蝗科Catantopidae2属占到总数的13.02%,剑角蝗科Acrididae 2属占总数的2.01%;癞蝗科Pamphagidae 4属,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1属,分别占到总数的1.80%和0.06%;蚱科Tetrigoidea 2属,占所采集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的0.30%。黄胫小车蝗O.infermalis Sauss、短星翅蝗C.abbreviatus Ikonn、短额负蝗A.sinensis Bol和白纹雏蝗C.albonemus(L.)为研究地区内的优势种,四者个体数量分别占所采集到的直翅目昆虫总数的19.64%、11.18%、22.23%和11.39%;其次,亚洲小车蝗O.dicorus asiaticus B.-Bienko、大垫尖翅蝗E.coerulipes(Ivan.)、小垫尖翅蝗E.tergestinus(Charp.)、疣蝗T.annulata(Thunberg)、东亚飞蝗L.migratoria manilensis(Mey.)、夏氏雏蝗C.hsiai Cheng et Tu、笨蝗H.brunneriana Sauss.、中华蚱蜢A.cinerea Thunberg为常见种,分别占到总数的1.09%、8.20%、2.87%、7.82%、1.28%、2.14%、1.80%和1.35%;还有41种直翅目昆虫分布均小于1%,为稀有种类。由此分析,陕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丰富,生态恢复良好。根据整个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定边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5.40,米脂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仅为1.83。同时定边直翅目昆虫物种最丰富,其丰富度指数为2.82,丰富度指数最小的是甘泉县,仅为1.55。靖边县直翅目昆虫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18,宝塔区最低仅为0.07,定边县的直翅目昆虫种间相遇率最高,为13.71,甘泉县最低为3.09。相反,甘泉县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定边县最低,由此说明定边县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而甘泉县的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最低。整个延安地区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2885头,8科,25属,39种。优势种仅有3种,分别为黄胫小车蝗、短额负蝗和白纹雏蝗,占延安地区所采集到的直翅目昆虫总数的16.46%、31.27%和14.52%。榆林地区一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1785头,8科,24属,46种。优势种有黄胫小车蝗和短星翅蝗2种,分别占榆林地区所采集到直翅目昆虫总数的24.76%和15.80%。对比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得出:榆林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率均大于延安,优势度指数小于延安,所以,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延安。在4种不同生态环境中,人工恢复林地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8科,26属、48种,1600头。人工恢复草地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8科,24属,41种,977头。自然恢复草地共采集到直翅目昆虫8科,19属,35种,1518头。农田采集到直翅目昆虫最少,为7科,14属,22种,512头。在人工恢复林地中黄胫小车蝗、白纹皱蝗和短星翅蝗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数的18.88%、24.97%和18.50%。自然恢复草地中,黄胫小车蝗、大垫尖翅蝗和短额负蝗为优势种,分别为14.65%、10.01%、13.70%和23.59%。人工恢复草地中优势种有黄胫小车蝗(14.23%)、短星翅蝗(13.31%)和短额负蝗(36.44%)。农田中优势种仅有两种,黄胫小车蝗和短额负蝗,分别占总数量的31.64%和29.88%。根据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低可排序为:人工恢复草地>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农田,根据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根据物种种间相遇率分析,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林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的中间,根据物种优势度指数分析可知:人工恢复林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根据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可知:农田=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林地>人工恢复草地.由此作者分析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在不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情况为:人工恢复林地的物种多样性>自然恢复草地>人工恢复草地>农田。

鲁莹[6](2012)在《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文中提出蝗总科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有1万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原和沙漠地区。蝗虫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由于有些种类的翅长且个体较为强壮,具有迁飞能力,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但由于其营养成分含量高,因此它也是重要的食用资源昆虫。蝗虫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有种是指在一个区域分布而其他区域没有分布的种类,其形成受生物地理历史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特有属种资源丰富,但鲜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名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其分布也进行了记述。由于特有属种中绝大部分种类属于近缘种,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不易区分。因此,本论文除了从外部形态学方面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34种蝗虫进行研究之外,又从解剖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34种蝗虫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1.形态学方面本部分对采自东北地区的34种特有属种蝗虫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传统分类,在采集过程中得到2新种——鳞翅跃度蝗和狭额跃度蝗,其中鳞翅跃度蝗已发表在Entomologica Fennica上。采用了夏凯龄(1985)等以印象初(1982)系统为基础,做了修改的用于编写的中国蝗总科志系统,把蝗总科分为8个科。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研究的34种蝗虫隶属于3科9属,分别是:①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无翅蝗属Zubovskia Dov.–Zap;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nar-Zapolskii;翘尾蝗属Primnoa Fischer-Waldheim;秃蝗属Podisma Berthold;玛蝗属Miramella Dovnar-Zapolskii;②网翅蝗科Arcypteridae:跃度蝗属Podismopsis Zubovski;③剑角蝗科Acrididae:绿洲蝗属Chrysochraon Fisch;迷蝗属Confusacris Yin et Li;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2.解剖学方面本部分实验运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25种特有属种蝗虫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以及贲门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蝗虫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以及前肠的嗉囊、前胃、胃盲囊及贲门的各部分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蝗虫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个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消化道各段长度的不同以及前肠的前胃和贲门的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2)对于蝗总科高级分类阶元:不同科间、属间消化道的内部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稳定的显着的差异,其可以作为不同科、属间的分类依据。(3)对于蝗总科低级分类阶元:由于本实验选取的蝗虫种类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不同种的蝗虫在消化道外部以及内部显微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但即便如此,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对同属不同种间的鉴定仍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4)蝗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是其对植物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换句话说,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的食性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分析不同种类蝗虫的食性提供基础资料,还对蝗害的防治有帮助。(5)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细胞学方面本部分试验运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2科6属18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制作了其核型模式图。(1)蝗虫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X♀/X0♂,斑腿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23或21,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17,第一至第三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所研究的斑腿蝗科中的无翅蝗属、翘尾蝗属、秃蝗属、玛蝗属以及安秃蝗属均为丧失飞行能力的属,它们的染色体核型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适应了相似的外部环境有关。(3)染色体核型在蝗总科昆虫高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十分稳定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科及属间蝗虫的一个分类依据。(4)由于同属不同种的蝗虫亲缘关系较近,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种间也存在染色体组式、染色大小及相对长度不同,性染色体类型不同等差异。研究的属内蝗虫种类越多,这种差异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染色体核型也可作为种间的分类指标。(5)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二者存在正态相关关系,或者说核型进化与形态进化是平行的。4.分子生物学方面本部分实验提取了蝗总科昆虫26种昆虫基因组总DNA。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长度为492bp的Cytb基因序列21条,420bp长度的16SrDNA序列23条;使用DNASTAR、DNAMAN、DNAsp5和MEGA5.05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及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分别对Cytb和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在此基础上联合2段基因数据集同样利用4种建树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下。(1)Cytb(492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2.4%、16.0%、11.3%。A+T平均含量较高,为72.7%,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7.3%。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5.0%,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4.2%,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8.6%。16SrDNA(420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7.9%、17.5%、11.2%。A+T平均含量较高,为71.3%,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8.7%。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2.1%,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8.1%,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2.9%。Cytb基因序列与16SrDNA基因序列中的A+T和G+C含量相似。2种线粒体基因片段碱基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组成偏向性。(2)21条蝗总科昆虫Cytb基因序列中,核苷酸替代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1.29。转换的平均数高于颠换的平均数。密码子不同位点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存在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的R值明显高于第一位点和第三位点的R值,密码子第三位点的转换和颠换的频率都比第一位点的和第二位点的高。23条蝗总科昆虫16SrDNA基因序列的颠换数略大于转换数,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0.9,与Cytb基因之间存在差异。转换以A-G为主(7),颠换以T-A为主(10),这一点与Cytb基因的相似。(3)用P距离与R值作图发现P距离与R值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依赖性的,这种距离依赖性的R值是昆虫线粒体DNA的典型特征,即随着P距离的增大,R值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4)采用4种方法对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构建NJ、MP、ML、贝叶斯树,比较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所建的树,虽然个别属种的聚类结果存在出入,但各建树结果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联合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较单个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显着提高。(5)单个基因建树与联合建树的结果均支持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为非单系群的结论,该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通过本研究,我们推测网翅蝗科跃度蝗属昆虫中,狭翅跃度蝗Podismopsisangustipennis、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odismopsistumenlingensis与牡丹江跃度蝗Podismopsis mudanjiangensis是同种异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和DNA测序等现代分类手段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部分种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虽然个别种类在种属上的分类与形态分类略有出入,但大体上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应用现代分类手段有助于区分近缘种类。现代分类学方法以其准确、直观、灵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分类手段的不足,尤其是对近源种的研究方面。但由于传统分类手段具有直观性等优点,也不可将其摒弃。将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手段相结合,是未来解决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趋势。

董丽君[7](2012)在《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提出蝗虫是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的统称,蝗总科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蝗亚目Caelifera。全世界记载蝗虫12000余种,我国有1200余种。蝗虫不仅是重要的农牧业害虫,有些种类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观点从不同分类水平对蝗总科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但其科级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蝗总科分类系统提供一些分子证据。本研究测定了10种蝗虫的线粒体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5软件对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和变异、密码子和氨基酸使用频率、碱基替换和替换饱和性分析。同时从GenBank下载蝗总科22种蝗虫以及直翅目其它总科的5种外群的相关基因序列,使用MEGA和PAUP软件分别构建基于以上三个基因联合数据集的系统发育树,对蝗总科科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核酸序列碱基组成及变异:蝗总科昆虫的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序列中,COⅠ基因最为保守。3个基因保守性最高的是密码子第2位,占全部保守位点的50%以上,变异率最高的是密码子第3位。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A+T的平均含量为68.5%-70.6%,COⅠ基因的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达到86.2%。2、碱基替换: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碱基替换速率较高,3个基因全序列的转换数与颠换数总体上基本相等,平均R值为1。部分位点转换数大于颠换数,R大于1,也有的位点颠换数大于转换数,R小于1。但所有R值均远大于提供系统发育信息的临界值0.4。3个基因的转换均有饱和的趋势,而颠换均未达到饱和。3、密码子使用和氨基酸组成:COⅠ基因共使用503个密码子,COⅡ基因共使用226个密码子,COⅢ基因使用261个密码子。通过比对37种直翅目昆虫的COⅠ基因全序列,推断COⅠ基因起始密码子为ATGA、GTGA和ATGG等四联起始密码子。而COⅡ和COⅢ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G,3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均以TAA为主,也有TAG或单碱基T。3个基因在氨基酸组成上均有一定的偏向性,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等几种氨基酸含量明显偏高,而半胱氨酸、谷氨酸等含量明显较低。4、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通过NJ法和MP法,重建了蝗总科8科32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外群最先从树的根部分出,蝗总科为单系群,在蝗总科内只有斑翅蝗科、瘤锥蝗科、锥头蝗科和癞蝗科为单系群,斑腿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均非单系群。斑翅蝗科为最进化的类群;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亲缘关系较近,与剑角蝗科一起构成蝗总科中较进化的类群;斑腿蝗科昆虫虽然没有聚为一支,但较集中的分布在蝗总科单系群的中部;癞蝗科是较原始的类群;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亲缘关系较近,为蝗总科最原始的类群。对系统树综合分析,推断蝗总科8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下:(锥头蝗科+瘤锥蝗科)→癞蝗科→斑腿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斑翅蝗科。5、本研究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序列的碱基替换分析、替换饱和性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认为此3种基因的联合数据集可以用来分析蝗总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是比较有效的分子标记。

郑哲民,曾慧花,张红利,陶苏门高,苏云[8](2012)在《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直翅目)》文中指出记述2010年7-8月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蝗虫的调查。共采到蝗虫42种,分属于2总科7科23属,内有6新种和1个雌性新发现,即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贺兰山牧草蝗Omocestushelanshanensis sp.nov.黑胫牧草蝗Omocestus nigritihialis sp.nov.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的贺兰山棒角蝗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nov.及剑角蝗科Acrididae的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albonema sp.nov.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syllina brevipennisoide sp.nov.贺兰山拟埃蝗P.helanshanensis sp.nov.并有黑翅牧草蝗Omocestus nigripeannis Zheng雌性新发现。附有全部种类各录和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郑哲民,孟江红,陈振宁[9](2009)在《中国雏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网翅蝗科)》文中研究表明以检索表形式报导了中国雏蝗属109种的形态分类和分布,并记述西山雏蝗Chorthippus xishanensis sp.nov.及贵德雏蝗Chorthippus guideensis sp.nov.2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李新江[10](2008)在《欧亚大陆裸蝗亚科昆虫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文中研究说明Conophyminae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其显着特征为身体完全无翅,后足股节上侧之中隆线平滑,缺细齿,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对于该亚科的研究相对较晚,直到1975年该亚科的分类地位才被Dirsh确立,且研究相对较少,更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现有标本、模式标本照片和大量文献资料,首次对欧亚大陆裸蝗亚科昆虫进行了系统学研究。本论文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分为5章。第1章对裸蝗亚科的分类地位、分类历史、分类研究概况及其研究价值等进行了概括总结。第2章结合彩照和插图详细介绍了裸蝗亚科昆虫的形态特征,这是分类的基础;第3章在比较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标本和资料的统计分析,查明欧亚大陆裸蝗亚科昆虫25属189种,其中包括2新属1新种——原无翅蝗属Eozubovskya gen. nov.和贵州蝗属Guizhouacris Yin & Li,2006、夏氏贵州蝗Guizhouacrisxiai Yin&Li,2006。裸蝗类群由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身体结构发生了适应性进化:翅消失,鼓膜器也在有些类群退化、甚至缺失,体型小型化,跗节中垫变大等。基于鼓膜器进化方向可以推断:裸蝗亚科鼓膜器发达的类群为原始类群,鼓膜器退化很小、刚刚可见为进化类群,鼓膜器完全消失为最进化的类群。第4章通过选用34个性状,首次对欧亚大陆裸蝗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支序分析,结果表明裸蝗亚科为一单系群,各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整体上与进化分类学研究结论一致。第5章从裸蝗亚科昆虫区系及地理分布特点出发,探讨了裸蝗亚科在欧亚大陆地理分布区的分布特征和组成特点,结果认为:欧亚大陆裸蝗亚科区系成分中古北区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已知属、种的80.0%和92.1%;东洋区成分少,分别占已知属、种的20.0%和7.9%。在古北区成分中,中亚成分又占优势,分别占已知属、种的36.0%和69.8%。各论:对欧亚大陆裸蝗亚科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共记述25属189种,列出各属、种同物异名及其引证文献和地理分布,给出中国有分布属、种的中文名称,编制了各属的检索表。建立新属2个,发现新种1个,其中贵州蝗属Guizhouacris Yin & Li,2006、夏氏贵州蝗Guizhouacris xiai Yin & Li,2006发表于新西兰的Zootaxa (2006).

二、新疆异痂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异痂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笨蝗形态分类概述
        1.1.1 蝗总科Acridoidea
        1.1.2 癞蝗科Pamphagidae
        1.1.2.1 国外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1.1.2.2 国内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1.1.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概述
        1.2.1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1.2.2 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1.2.4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1.2.5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笨蝗形态分类研究
        2.1.1 标本来源
        2.1.2 标本所用工具
        2.1.3 标本处理
        2.1.4 标本制作
        2.1.5 标本鉴定
    2.2 笨蝗分子系统学研究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2.2.3 试剂
        2.2.4 试剂盒
        2.2.5 标准分子量
        2.2.6 分析软件
        2.2.7 mtDNA的提取与纯度检测
        2.2.8 序列的扩增、注释及处理
        2.2.8.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2.2.8.2 PCR扩增
        2.2.8.3 序列的组装及注释
        2.2.8.4 序列的处理
        2.2.9 分子系统树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形态分类
        3.1.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3.1.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3.1.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3.1.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3.1.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3.2 中国笨蝗族分类体系与名录
        3.2.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3.2.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3.2.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3.2.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3.2.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3.3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
        3.3.2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核苷酸组成
        3.3.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蛋白编码基因
        3.3.4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RNA基因
        3.3.5 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4.1 中国笨蝗族的属级阶元确立地位
        4.1.1 沟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4.1.2 华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4.2 中国笨蝗族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5 结论
    5.1 创新点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青海省蝗虫区系成分及生态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与自然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范围和方法
        1.2.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属组成
    2.2 区系成分
    2.3 生态地理分布
3 讨论
    3.1 高原生态因子对蝗虫科属组成的影响
    3.2 蝗虫区系及特有种与自然条件的相关分析
    3.3 6个采集区的蝗虫种类差异及接近程度
4 结论

(3)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蝗总科概述
    1.2 蝗虫分类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青海省研究概况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2.1.2 地形
        2.1.3 气候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调查区域及时间
        2.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蝗虫种类数据来源
    3.2 青海蝗虫的区系成分
        3.2.1 青海蝗虫的科属组成
        3.2.2 青海蝗虫的区系成分
        3.2.3 青海蝗虫新纪录种
    3.3 青海蝗虫的分布格局
        3.3.1 青海蝗虫的生态地理分布
        3.3.2 独布种的分布格局
        3.3.3 多布种的分布格局
    3.4 青海蝗虫的适应特性
        3.4.1 青海省蝗虫特有种类
        3.4.2 趋同进化的特点
        3.4.3 特有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进化特点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高原生态因子对蝗虫科属组成的影响
    4.2 青海蝗虫区系规律探讨
    4.3 分布格局集中于河湟谷地区(区域4)
    4.4 重要高原适应特性探讨
    4.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青海蝗虫8个新纪录种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仿蚱
    2.2 边坝金蝗
    2.3 紫足金蝗
    2.4 朱腿痂蝗
    2.5 小垫尖翅蝗
    2.6 疣蝗
    2.7 海边束颈蝗
    2.8 蒙古束颈蝗
    2.9 四川凹背蝗
    2.1 0 曲线牧草蝗
    2.1 1 翠饰雏蝗
    2.1 2 贺兰山雏蝗
    2.1 3 日本鸣蝗
    2.1 4 异翅鸣蝗
3 讨论

(5)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水平
        1.1.3 国内外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成果
    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环境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2.1.2 延安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2.1.3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2.1.4 陕北各县区地理环境概况
        2.1.5 不同生态环境植被特征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取样方法
        2.2.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1.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科多度分析
        3.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属多度分析
        3.1.3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种多度分析
        3.1.4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3.2 延安、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2.1 延安地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2.2 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2.3 延安、榆林地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3.3 陕北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3.1 延安市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3.2 榆林市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科、属、种的多度分析
        3.3.3 陕北各县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3.4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4.1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直翅目昆虫科、属、种多度分析
        3.4.2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昆虫系统分类学概述
    2.蝗总科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2.1 蝗虫的分类特征
        2.2 蝗虫的研究概况
        2.2.1 国外蝗虫的研究概况
        2.2.2 国内蝗虫的研究概况
        2.2.3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3.特有属种研究概述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1.蝗总科昆虫(Acridoidea)的形态特征
    2.东北地区蝗总科特有属种名录
    3.本论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3.1 斑腿蝗科
        3.1.1 无翅蝗属
        3.1.2 安秃蝗属
        3.1.3 翘尾蝗属
        3.1.4 秃蝗属
        3.1.5 玛蝗属
        3.2 网翅蝗科
        3.2.1 跃度蝗属
        3.3 剑角蝗科
        3.3.1 绿洲蝗属
        3.3.2 迷蝗属
        3.3.3 鸣蝗属
第三章 消化道内壁显微结构研究
    1.概述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
        1.2 蝗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1.3 蝗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1.4 名词解释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采集
        2.3.2 材料制备
        2.3.3 电镜标本制备
    3.结果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分析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1.概述
        1.1 细胞分类学概述
        1.1.1 染色体的概述
        1.1.2 染色体核型分析
        1.1.3 染色体带型分析
        1.2 国外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1.3 国内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工作
        2.3.2 室内工作
        2.3.3 染色体分析的参数
    3.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4.聚类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
        4.2 分析
    5.讨论
        5.1 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5.2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5.3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第五章 Cytb与16SrDNA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1.概述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1.1.1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
        1.1.2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1.1.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1.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1.1.5 常用的分析软件
        1.2 昆虫线粒体 DNA(mtDNA)概述
        1.2.1 线粒体 DNA(mtDNA)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 b(Cytb)基因
        1.2.3 线粒体 16SrDNA 基因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野外工作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和检测
        2.2.2 PCR 扩增
        2.2.3 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2.3.2 序列编辑与比对
        2.3.3 序列组成分析
        2.4 系统发育分析
        2.4.1 外群的选择
        2.4.2 建树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3.1.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3.1.3 PCR 产物测序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
        3.2.1 Cytb 基因的序列组成分析
        3.2.2 Cytb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3.2.3 Cytb 基因的碱基替换
        3.2.4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3.2.5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6 Cytb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3.3 16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3.3.1 16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3.3.2 16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3.3.3 16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3.3.4 16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3.5 16SrDNA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3.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3.4.3 联合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结论与讨论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4.2 目的片段的获得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与特征
        4.3.2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4.4 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4.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4.3 基于 2 个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5 Cytb 和 16SrDNA 在本研究中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4.6 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第六章 结论
    1.形态学部分
    2.解剖学部分
    3.细胞学部分
    4.分子生物学部分
    5.蝗虫特有属种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蝗总科概述
        1.1.1 蝗总科及其分类
        1.1.2 蝗总科 Acridoidea 特征
    1.2 蝗总科系统学研究现状
        1.2.1 传统形态学分类
        1.2.2 进化分类学研究
        1.2.3 支序系统学研究
        1.2.4 细胞分类学研究
        1.2.5 分子系统学研究
        1.2.6 其他方面研究
    1.3 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3.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结构特点
        1.3.2 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在昆虫系统学中的应用
        1.3.3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及基因
    1.4 昆虫分子系统学
        1.4.1 分子系统学简介
        1.4.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1.4.3 序列比对和数据分析
        1.4.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结果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来源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总 DNA 的提取
        2.2.2 DNA 质量检测
        2.2.3 PCR 引物设计
        2.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2.2.5 PCR 产物纯化
        2.2.6 PCR 产物克隆
        2.2.7 测序
        2.2.8 序列的校正和鉴定
        2.2.9 测序比对及组成分析
        2.2.10 构建系统发育树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3.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2.3.2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的确定
        2.3.3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2.3.4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和氨基酸组成
        2.3.5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2.3.6 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直翅目)(论文提纲范文)

Ⅰ. 种类分录
    一、蚱总科 Tetrigoidea
    二、蝗总科Acridoidea
Ⅱ.新种记述
    1.贺兰山牧草蝗, 新种Omocestus helanshanensis sp. nov.
    2.黑胫牧草蝗, 新种Omocestus nigrifibialis sp.nov.
    3.贺兰山棒角蝗, 新种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 nov.
    4.黑翅牧草蝗Omocestuis nigripennis Zheng (雌性新发现)

(9)中国雏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网翅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er, 1852
2 中国雏蝗属分亚属及种检索表
3 新种记述
    3.1.西山雏蝗, 新种Chorthippus xishanensis Zheng et Meng sp. nov. (图1-4)
    3.2 贵德雏蝗, 新种Chorthippus guideensis Zheng et Chen sp. nov. (图 5-10)

(10)欧亚大陆裸蝗亚科昆虫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总论
    第1章 概述
        1.1 蝗虫及其分类
        1.1.1 蝗虫形态特征概述
        1.1.2 蝗虫分类地位及其发展历程
        1.1.3 蝗总科分科检索表
        1.1.4 斑腿蝗科分亚科检索表
        1.2 裸蝗亚科的特征
        1.3 裸蝗亚科的分类地位
        1.4 裸蝗亚科的分类历史
        1.4.1 起始及种类鉴定阶段(1881年-1975年)
        1.4.2 系统分类阶段(1975年-至今)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1 世界裸蝗亚科分类研究概况
        1.5.2 中国裸蝗亚科分类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裸蝗形态学
        2.1 体形
        2.2 头部
        2.3 胸部
        2.4 腹部
    第3章 进化分类学研究
        3.1 研究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2.3 分类特征
        3.3 研究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4.1 裸蝗亚科昆虫适应性进化
        3.4.2 原无翅蝗属的建立
        3.4.3 裸蝗亚科昆虫的属种比率
        3.5 小结
    第4章 支序系统学研究
        4.1 概述
        4.1.1 支序系统学的基本概念
        4.1.2 支序系统学的方法论
        4.1.3 支序分析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动物地理学研究
        5.1 概述
        5.2 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
        5.3 欧亚大陆动物地理区划
        5.4 欧亚大陆裸蝗亚科分布及区系组成
        5.4.1 分布状况及其区系组成成分
        5.4.2 区系组成特点
        5.5 小结
各论
    裸蝗亚科Conophyminae
        欧亚大陆裸蝗亚科属检索表
        1. 塔尔蝗属Tarbaleus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8
        2. 贝氏蝗属Bienkoa Mishchenko,1950
        3. 达氏蝗属Tarbinskia Mishchenko,1950
        4. 裸蝗属Conophyma Zubovski,1898
        5. 伪裸蝗属Conophymopsis Huang,1983
        6. 隆背蝗属Gibbitergum Zheng & Shi,1998
        7. 庚蝗属Genimen Bolivar,1918
        8. 小秃蝗属Micropodisma Dovnar-Zapolskii,1932
        9. 拟秃蝗属Pseudoprumna Dovnar-Zapolskii,1932
        10. 派秃蝗属Peripodisma Willemse,1972
        11. 贵州蝗属Guizhouacris Yin & Li,2006
        12. 无齿蝗属Rhinopodisma Mishchenko,1954
        13. 意秃蝗属Italopodisma Harz,1973
        14. 短角秃蝗属Cophopodisma Dovnar-Zapolskii,1932
        15. 秦岭蝗属Qinlingacris Yin & Chou,1979
        16. 原金蝗属Eokingdonella Yin,1984
        17. 阿秃蝗Epipodisma Ramme,1951
        18.原无翅蝗属Eozubovskya gen.nov.
        19. 无翅蝗属Zubovskya Dovnar-Zapolskii,1932
        20. 坷蝗属Anepipodisma Huang,1984
        21. 欧秃蝗属Oropodisma Uvarov,1942
        22. 柯秃蝗属Chortopodisma Ramme,1951
        23. 金蝗属Kingdonella Uvarov,1933
        24. 普乐氏蝗属Plotnikovia Umnov,1930
        25. 厚秃蝗属Pachypodisma Dovnar-Zapolskii,1932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
致谢

四、新疆异痂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翅蝗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D]. 张大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2]青海省蝗虫区系成分及生态地理分布[J].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马存新,旦智措,陈振宁. 生物学杂志, 2019(04)
  • [3]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D]. 郝会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J].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旦智措,马存新,陈振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3)
  • [5]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直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曹奕昕. 延安大学, 2018(06)
  • [6]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D]. 鲁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董丽君. 河北大学, 2012(08)
  • [8]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直翅目)[J]. 郑哲民,曾慧花,张红利,陶苏门高,苏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9]中国雏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网翅蝗科)[J]. 郑哲民,孟江红,陈振宁.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09)
  • [10]欧亚大陆裸蝗亚科昆虫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D]. 李新江. 河北大学, 2008(04)

标签:;  ;  ;  ;  

新疆异种属新种(直翅目:超科:鲱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