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林徽因诗歌中的光意象创作探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林徽因诗歌中的光意象创作探析

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浅析林徽因诗歌轻盈型意象的营造(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仪[1](2021)在《事业与爱情:林徽因重大人生决策的心理传记学分析》文中认为

徐艳艳[2](2021)在《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一方面,补充对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选文的研究;另一方面,指出新诗意象教学应该从意象群层面出发,并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意义、教学角度和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首先指明研究缘起,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且,对统编本新诗选文、新诗意象群和新诗意象群教学进行文献研究并做出综述,把握研究现状。正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进行界定,探究意象群与意象、意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新诗意象群与古典诗歌意象群进行比较,深入认识其特点。之后,把握新诗意象群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在整体上对课内现代新诗意象群进行观照,探究诗歌意象群艺术,寻找意象教学的角度。包括考察意象群对诗歌内容主题的建构,典型诗人的个性化意象群选择与呈现,哲理诗的意象群特点,以及意象群的组合方式与效果。从多个角度对诗歌意象群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群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接着,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课堂教学过程为线索,交织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和教学材料,确定四个大策略,即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读写结合,意象群创造性想象;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最后,以九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进行意象群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群角度解读诗歌、理解诗艺,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研究的最后,指明不足与可以进一步探究之处。

蔡宇莎[3](2021)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文中提出弗吉尼亚·伍尔夫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着有《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三枚基尼》等作品。以往学界大多从心理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进行研究,但很少从语象学的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语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弗吉尼亚小说中的语象,以拓宽相关研究视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对弗吉尼亚及其小说做基本介绍。第一章:梳理语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界定语象在本文中的含义。第二章:依据弗吉尼亚小说情节结构所显现的造型结构,将弗吉尼亚小说的语象结构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第三章:探究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结构的深层意义——弗吉尼亚受视觉机制的影响及战争环境的刺激,浮现不断觉醒的生命意识;弗吉尼亚受特殊历史时期英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以性别对立为前提、以两性在公私领域互动为核心、以性别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体意识;弗吉尼亚受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志的宇宙时间观和集过去现在未来为一体且注重当下的非线性时间观的影响,展现以英国正统历史为参照、以英国人日常生活为本源的历史意识。第四章:探寻弗吉尼亚进行语象实践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在接受瓦奈萨、克莱夫、罗杰美术观的过程中,弗吉尼亚将融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西方艺术精神作为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寻求自我定位的内部驱动力。通过以上四章的分析得出结论,弗吉尼亚通过语象实践,实现文学和美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为艺术返归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补足动力。

戴叶莹[4](2020)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运用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六部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阐述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立与创作理念。一是根据王媛媛的艺术经历、“当代芭蕾”的界定及发展历程的梳理、西方舞蹈对中国的影响三点内容,阐述舞团的创团背景。二是从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社会热点现象的关注、女性现象的重塑三方面总结舞团的创作理念。三是从王媛媛的生命经验出发,紧密结合舞团的舞蹈作品,阐释舞团对女性的思考与关注。第二章探索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首先,通过对舞蹈作品中五个典型女性人物——杜丽娘、潘金莲、花灵、夜莺、丹妮的舞蹈身体语言分析,论述女性形象从历史场到舞蹈场的身体重塑,拟物化的身体修辞方式,不再是文学文本的复现,而是有意识地将女性形象置于当代视角下的舞蹈表达。基于以上分析,将情节中女性对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向往作为文本相似性的构筑方式,讨论其中互文性的体现及其“变异”。第三章分析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首先论述六部作品的舞蹈结构,再从身体符号象征、“他者”的身体建构两个层面总结“看”与“被看”间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差异,继而根据舞台形式中的色块、道具、音乐等创新性地尝试运用,探讨三者对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用。最后从“舞”“戏”并置,传统与创新并置的身体表达,分析舞蹈身体语言表达的多元并存。第四章基于前文的论述,探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首先分析舞团当代芭蕾艺术风格中的审美创新如何在作品感性世界中的理性美、两性的审美和谐、情感符号建构三个层面的实现方式;其次根据年龄分界与角色转换的重审、女性话语的建构与精神关怀、当代女性编导的社会责任,解读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及价值。论文既关注王媛媛在舞蹈创作中以女性身体为出发点的主体性表达,也非常谨慎看待这一发声背后隐含的文化反思,从而理解人的生命本质。

黄瑜[5](2018)在《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超速发展、建设量的突飞猛增以及文化类建筑的激长,中国当代建筑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材料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纷呈多样的建筑实践探索中,存在材料观念以及评判标准的困惑与迷思。因此,建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是指导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以“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象出发,对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追溯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材料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材料策略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并从中得到启发,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发展趋势上展望未来。本研究试图搭建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拨开现代建筑材料现象的迷雾,寻找适于当下指导实践的材料策略。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材料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现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选材”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二、三章以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策略背后的观念演变,并据此解析材料策略的脉络。材料观念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梳理材料策略的脉络,分别从两个核心议题、三个策略因素以及两条实施主线以“点”带面进行解析。第四章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从“选材”入手并总结其中的因素与建筑理念。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之路,解读中国建筑材料实践概况。第三部分是构建策略(主要对应第五、六章)第五章依托历史研究与解析的成果,制定当代建筑材料策略的有效准则。综合材料策略的三个内在因素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从适于此时、因应此地和情景交融三个视角构建材料策略,并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举证。第六章以三个分别位处乡镇、老城与新城的文化建筑设计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实施反推并关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何雪凝[6](2018)在《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 ——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的中心是人,随着对人认识的深化,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文学“向内转”,将焦距调准到人幽微复杂的内在世界,探知曾经长久被压制、被漠视的心理疆域,成为时代赋予文学的必然要求,而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于发生激烈变化的大转折时代,它既大力汲取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营养,又带着中国文化的因子扎根在本国文化土壤中成长,这就注定了其复杂多元性。本文认为,对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关乎对中国现代文学本土经验的理解,也关涉到对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丰富性与多重性的解读。本文从新文学时期文学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环境的特点出发,力争以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多角度分析,探寻外来的、高度抽象的和极其混杂的术语(“心理现实主义”)如何在新文学不同作家和理论家手里获得生机,变得生动、鲜活。基于此,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部分归纳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相关概念,梳理自五四以来的相关学术史,明确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意义与对象。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渊源探微。首先从新的人学观念的确立,柏格森生命哲学、心理时间以及威廉·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现代心理学以及西方文艺思潮在五四后的引进热潮等方面探寻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语境。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探寻其为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提供的仿效模型,尤其以对世界公认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开拓者亨利·詹姆斯的译介和模仿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中国化的整体情况。第二章探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围绕主观经验所形成的新小说观。心理现实主义小说重视个人经验的价值,以个性化的主观经验为核心,在表现对象、结构、环境这三大小说范畴中,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形成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新小说观:“内心生活”成为其表现对象,而“内心生活”由于抽象性与主观性特征,就需要突破有机结构观,形成以主观情绪的流动为中心的散文化结构观,同时,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氛围”取代客观物质“环境”而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新观念。第三章阐释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开拓。从主观经验出发,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实现了主题的转移与突破,时代的苦闷与颓废、生存的孤独与寂寞以及生命的荒诞与异化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主题领域进行的新开拓。本章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展现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问与关怀。第四章分析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实验。新的表现对象需要新的表现形式,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形式创新有着高度的自觉,本章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形式上的实验:运用自由联想的意识流手法表现人倏忽变换的心理感受流程;以心理分析手法深入人的复杂意识层面;在心理时间的跳跃多变中对情节进行影像化处理;采用多样化的叙述视角观察体悟个体晦涩幽微的内在感知。在新的形式实验中,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构建起立体的经验结构和叙述结构,揭示出世界的多样化面貌。第五章论述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新的主题表达与新的形式实验,促使新的审美特征的产生,带来新的美学空间。一方面,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悖反传统典雅端庄的美学标准,而以“怪诞”为美学追求,呈现出肆意放纵、新奇怪异的现代审美特征。另一方面,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形成了超越传统的诗性美追求,采用具有诗性精神的陌生化语言与象征意象构建起含蓄蕴藉、深邃悠远的意蕴空间。结语部分归纳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源发背景、小说观念、主题意蕴、艺术形式、审美风格以及其史学价值。

陈楠[7](2016)在《林徽因与杜拉斯作品自恋情结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按照弗洛伊德、荣格等关于自恋的理论,可以发现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林徽因和杜拉斯的成长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父爱的缺失和母爱的强势对两位女作家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但是传奇的恋情又填补了她们的感情世界,成为了她们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两个主要原因使得林徽因和杜拉斯在成长中逐渐具有了一定的自恋倾向。本篇论文通过三个章节全面阐述了林徽因与杜拉斯两位同时代的伟大女性的自恋情结。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现状和选题的意义。第一章分析了自恋的心理成因和自恋在全人类中都是存在的,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自恋者,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自恋者都是伟大的作家。第二章分析了林徽因和杜拉斯自恋情结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她们童年时期,林徽因和杜拉斯父爱的缺失,强势母亲的介入都导致了两人心理上自恋倾向的萌芽。另一方面在少女时期,林徽因和杜拉斯都有过令她二人永生难忘的爱情经历,这填补了她们感情的缺失。美丽的容貌,耀眼的才华使得两人成为当时社交界的新星,自我意识的发展渐渐使得两人对自我的高度关注进而高度的欣赏自我的才华。第三章分析林徽因和杜拉斯自恋情结的特点以及异同点。林徽因出生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了她的一生。虽然经历过异国生涯,但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她骨子里难以割舍的,这一点使得她与在自由奔放的法国生活的杜拉斯截然不同。杜拉斯的自恋是带有种族主义的,是不健康的。两位优秀的女作家都是通过自我的生活经历切入写作,真实与虚构相结合进行创作,自传式的小说是她二人文学创作上的相同点,通过作品表现出了对衰老的恐惧,对赢家形象的追求,将自恋理想化的共同点。

左春桃[8](2015)在《林徽因诗歌意象解读》文中认为林徽因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她的诗歌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情绪的起伏变化与情感体验,语言清新淡雅、含蓄隽永。诗人善于将主观情感客观对象化,注重诗歌意象的营造。她的诗歌意象主要包括自然景物意象、时间意象、建筑意象与感官意象,同时诗歌中还吸收了一些外国文学意象词,形成了诗歌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崔煜杨[9](2014)在《莲灯诗梦话“轻灵” ——论林徽因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林徽因,这位颇具传奇个性色彩的女诗人,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独特不是因为她身为建筑师等的多重身份,而是她个人恒久不变的美学追求及其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本文以诗歌文本的解读为基本立足点,从诗思、诗形、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了林徽因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然而,这三方面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轻灵流动的诗思是诗形与诗歌语言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诗形与语言是表现诗思的载体和手段。诗形与语言共同作用于诗思,使其逐步完善,这二者表现在具体的诗歌中又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全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轻灵流动的诗思缘起于玲珑从容的生死观和唯美的诗心。在诗歌中表现为轻灵的意象和飘逸的画境。而诗思既是其他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内容,它本身又是轻灵美艺术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轻灵飘逸的诗形从视觉角度上体现为诗节与诗句的协调配合、诗行结构的变化;从听觉上说则是多种韵律格式的展示,听觉与视觉既是并列的又是混融一体的。三、诗中轻灵鲜妍的语言主要表现为:在词语“不息的变幻”中,体现出词语词性的诗性灵活移用,以及语词的诗性逻辑和移觉等手法。

赵林云[10](2013)在《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剧烈改变与国家政治对文学的紧密控制,也由于革命意识形态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涵盖,一方面帮助女性群体实现了新文化运动以来追求性别平等的诉求,同时也从另一个向度上压抑了这种诉求,使得女性文学长时期处于“隐含文本”的情状,与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女性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更为罕见,基本上呈现蛰伏状态。“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中,虽然由于女性主人公的塑造看上去突出了女性地位,但实际上却步入意识形态的陷阱和误区,女性诗歌的沉寂与断裂在所难免。女性主义内涵真正得以实现还是到了1980年代初舒婷的出现,从这时开始,女性写作才敢于大胆袒露女性情感世界并发出明确的情感吁求。当然,这些发自女性群体的抒情还明显属于弱势,她们仍然背负着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负。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三代诗歌的出现,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陆忆敏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的崛起,女性意识逐渐自觉而独立。1990年代以后,当代女性诗歌进入较为宽阔、丰富与多样的兴盛阶段,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作品数量还是社会影响方面,女性诗歌都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当代女性诗歌走过漫长、曲折的发展之路,在不同的阶段呈示出不同的面貌,总体表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越来越旺盛的趋势,不断创作出思想与艺术品质俱佳的优秀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丰富多样的审美风貌和艺术传达开创着汉诗经验表达的新领域与诗艺探索的新可能,与男性诗人一道共同构筑着当代诗歌的辉煌。本文侧重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野、理论和方法,结合阐释学、新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等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女性诗歌的历史发展轨迹、创作心理机制、女性意识流变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研究,对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代表诗人、经典文本、诗歌流派及热点现象均进行细致入微地阐释、解读,以期对当代女性诗歌的历史风貌、审美特质和女性意识的显现与作用进行规律性的总结。绪论部分从总体上对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形态与特质进行了概述,交代了本文的大体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选题价值,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即将女性意识提升至女性诗歌的核心价值地位,深入揭示其对女性诗人在创作心理机制以及诗歌语言、意象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一次明确指出当代女性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及部分观念误区,辩析了女性意识嬗变机制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还结合女性学和女性文学批评的最新成果对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等习见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和解释。第一章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意识从长期沉寂到觉悟、觉醒历程考察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分析了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与表征,并通过对女性意识发生、发展的细致探究重点梳理了当代女性诗歌艺术流变的脉络及规律。。第二章是从性别视角入手,结合当代女性诗歌的创作现象与重要诗人及其作品,重点探讨男女性别文化既对抗又互相依存的复杂关系,试图清晰揭示女性诗歌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独特地位与现实命运。通过男女性别之间的天然纠结与潜在合作、轨道并行与自觉疏离的考察,蠡测当代女性诗歌在性别文化方面的表现与变化,探讨女性诗歌在性别文化中从对立到融合的内在规律,指出当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风貌与内涵,既折射出时代思想与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彰显出强烈的性别文化色彩,预示着男女性别和谐共处、共同超越的发展态势与愿望。第三章从女性诗歌创作心理及艺术表达入手,从情感世界的抒发、思想观念的表达与无意识世界的丰富性展现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当代女性诗歌在心理构造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及其与女性意识的关系。具体来说,相比于男性,女性有着更为艺术化的天性及自我价值体现需求,尤其更偏重于情爱主题的表达与发掘。与此同时,女性诗歌在思想观念的感性传达和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方面也表现不凡,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更新生代的女诗人们的作品,其思想含量、智性品质丝毫不亚于男性诗人。此外,女诗人最大限度挖掘、表现无意识世界的神秘性与丰富性,展现女性迷人的精神世界风貌,奉献出带有拓展诗歌艺术边界意味的艺术成就。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强弱与显隐始终对女诗人的创作与作品的思想价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深入总结探讨了女性诗歌在语言表达、意象构造方面的特质,考察其诗歌艺术特征形成的内在规定性。本章紧密结合当代女性诗歌创作实践,进一步深究女性群体独特的心理构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指出女性诗歌除了在语言特色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之外,常常还表现出横扫句法学与换徐缓回环的语言句式特征,在诗歌意象构造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本章还结合女性诗歌创作中对象型意象与自主型意象的分类研究,对女性诗歌创作的深层心理、文化成因、艺术内涵、审美价值进行深入探析,同时还对相同相似的诗歌意象在男女诗人笔下不同的表现进行比较,探讨蕴含其中的艺术特征和男女诗歌互补的内在规律。第五章通过对翟永明、赵丽华、寒烟、宇向等四位各具代表性女诗人的诗学观念及创作特点等方面认真细致、角度独到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女性意识与她们诗歌创作的关系,从个案的角度解析女性意识对其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的影响。结合四位女诗人的写作实践分别从女性意识的重要表征、口语化表达、超越意图及理性化表现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以期达到对前述研究成果的应用与验证,也藉此尝试对几位女诗人做出文学史筛选和诗歌经典化的努力。第六章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雄性化现象及其原因探究,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阴柔美与阳刚美艺术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试图超越性别的愿望与努力的考察,指出当代女性诗歌目前面临的某些困惑及曾经陷入的误区,并结合对女性诗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女性意识对女性诗歌创作独到的重要性观念,同时结合女性诗歌发展状况,探讨女性诗歌传统形成与否的相关诗学命题。结语部分简要分析总结了女性意识视域下当代女性诗歌的现状、成因、内在规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浅析林徽因诗歌轻盈型意象的营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浅析林徽因诗歌轻盈型意象的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2)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四)主要理论基础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
    (二)现代新诗意象群的特点
    (三)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价值
二、教材中的新诗意象群特点与教学角度探究
    (一)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中的意象群特点
    (二)个性化意象群:艾青的“土地”意象群
    (三)哲理诗的意象群:审美意象与哲学思辨的融合
    (四)意象群结构技巧:意象组合
    (五)意象群个案分析: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三、新诗意象群教学策略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
    (二)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
    (三)创作新诗,意象群创造性想象
    (四)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
四、意象群教学设计——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群教学为例
    (一)课标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文本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课时
    (九)教学方法:朗读法、文本细读、比较阅读、读写结合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弗吉尼亚的创作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以语象为切入点
第一章 语象的学理生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术语
    第二节 近代:艺术体裁
    第三节 现代:阐释工具
    小结
第二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 柱体:《墙上的斑点》
    第二节 锥体:《远航》
    第三节 球体:《海浪》
    小结
第三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生命意识:物、植物、动物、人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恋爱、婚姻、家庭、性别
    第三节 历史意识:个人、家族、英国
    小结
第四章 弗吉尼亚语象实践的探源
    第一节 瓦奈萨:“我爱你胜过这世上任何人”
    第二节 克莱夫:“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罗杰:“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明细

(4)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立与创作理念
    第一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团背景
    第二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作理念
        一、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再现
        二、社会热点现象的关注
        三、女性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对女性的思考与关注
第二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第一节 历史场到舞蹈场的女性形象的身体重塑
        一、杜丽娘身体形象的“元”与裂变
        二、潘金莲身体形象的“欲”与“隐喻”
        三、丹妮身体形象的“大我”与“小我”
    第二节 拟物化与女性形象的身体重塑
        一、“花灵”形象
        二、夜莺形象
    第三节 互文性的体现及其“变异”
第三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第一节 舞蹈结构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心理式结构
        二、情感式结构
    第二节 “看”“被看”与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差异
        一、“看”:身体符号象征
        二、“被看”:“他者”的身体建构
    第三节 舞蹈形式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一、色块的象征作用
        二、道具的隐喻作用
        三、音乐的创新性尝试
    第四节 舞蹈身体语言表达的多元并存
        一、“舞”“戏”并置的身体表达
        二、传承、创新并置的身体表达
第四章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当代芭蕾艺术风格的审美创新
        一、感性世界中的理性美
        二、“典雅”与“自然”交织中实现两性的审美和谐
        三、当代芭蕾的情感符号
    第二节 王媛媛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反思
        一、年龄分界与角色转换的重审
        二、女性话语的建构与精神关怀
        三、当代女性编导的社会责任
结语
附录一:王媛媛采访记录(一)
附录二:王媛媛采访记录(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当代中国建筑的挑战
        1.1.2 建筑基本问题的回归
        1.1.3 实际项目的材料实践
    1.2 研究背景
        1.2.1 材料研究基础
        1.2.2 已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1.2.3 材料实践在中国
    1.3 研究主题
        1.3.1 研究范围:现代建筑
        1.3.2 研究对象:材料策略
        1.3.3 研究目的:如何“选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的演变
    2.1 材料理论的引进
        2.1.1 回归西方建筑历史语境
        2.1.2 材料观念的时代更迭
    2.2 从坚固到适用
        2.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2.2.2 阿尔伯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2.2.3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2.2.4 现代材料观念的启蒙
    2.3 从抵抗风格争论到构建新材料新风格
        2.3.1 早期现代建筑语境
        2.3.2 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
        2.3.3 20世纪前后新材料新风格时期
    2.4 从抵抗文化漠视到着重感官体验
        2.4.1 20世纪60-80年代纷杂的建筑语境
        2.4.2 地域主义中的材料观念
        2.4.3 20世纪末期至今着重感官体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的脉络
    3.1 两个议题
        3.1.1 材料真实性
        3.1.2 物质性
    3.2 三个因素
        3.2.1 时代、形式与风格
        3.2.2 地域、工艺与文化
        3.2.3 人、认知与体验
    3.3 两条主线
        3.3.1 从浪漫“饰面”到“表面”
        3.3.2 从结构理性到“裸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材料观念的启发与现代探索
    4.1 传统材料观念
        4.1.1 古代的材与料
        4.1.2 现代对传统材料观念研究
        4.1.3 传统选材启发
    4.2 现代建筑之路
        4.2.1 现代建筑早期
        4.2.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4.2.3 21世纪初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材料策略的构建
    5.1 有效准则
        5.1.1 “材有美”原则
        5.1.2 建造理性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适应性原则
    5.2 适于此时:材料与形式
        5.2.1 装置与片段:旧材旧式
        5.2.2 抽象与写意:新材旧式
        5.2.3 重置与新生:旧材新式
        5.2.4 革新与未来:新材新式
    5.3 因应此地:工艺与文化
        5.3.1 传承:地域材料手工艺
        5.3.2 演绎:地域材料现代工艺
        5.3.3 转译:现代材料现代工艺
        5.3.4 场域:基于开放的地域性
    5.4 情景交融:认知与体验
        5.4.1 理性与知觉
        5.4.2 裸露与表面
        5.4.3 节点与细节
        5.4.4 渲染与留白
        5.4.5 陌生化重生
        5.4.6 材料的自明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材料策略的实施
    6.1 实例推证与反思
        6.1.1 乡镇-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6.1.2 老城-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6.1.3 新城-济宁文化中心文化场馆
    6.2 策略实施方法
        6.2.1 策略整合化
        6.2.2 设计层级化
        6.2.3 设计连贯性
    6.3 材料实施反推
        6.3.1 建造实验法
        6.3.2 材料推演法
    6.4 材料发展趋势
        6.4.1 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要求
        6.4.2 材料革新与数字化趋势
        6.4.3 材料减量化趋势与虚拟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 ——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范围界定
第一章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渊源探微
    第一节 产生之文化语境
    第二节 域外模型与中国化
第二章 “经验”主导下的小说观
    第一节 关于“经验”的认识
    第二节 “经验”视域下的小说观
第三章 心理世界探索中的主题开拓
    第一节 时代的苦闷与颓废
    第二节 生存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节 生命的异化与荒诞
第四章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实验
    第一节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第二节 心理分析深入心灵
    第三节 经验世界的影像化处理
    第四节 叙述视角的多样化
第五章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奇异的怪诞之美
    第二节 追求诗性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林徽因与杜拉斯作品自恋情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1 自恋情结
    1.1 自恋的神话来源及心理学界定
    1.2 全人类的自恋模式
    1.3 虚拟自恋主义
2 林徽因与杜拉斯的自恋成因
    2.1 家庭环境催生自恋情结
    2.2 婚姻爱情催化自恋情结
    2.3 社会文化影响自恋情结
3 林徽因与杜拉斯的自恋情结比较
    3.1 林徽因的自恋情结
    3.2 杜拉斯的自恋情结
    3.3 林徽因与杜拉斯自恋情结的不同点
    3.4 林徽因与杜拉斯自恋情结的相同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莲灯诗梦话“轻灵” ——论林徽因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身诗意千寻瀑
第一章 玲珑的莲心“一枝点亮的蜡”:“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轻灵流动的诗思
    第一节 轻灵诗思的缘起:从容生死观与唯美诗心
        一 “玲珑的生,从容的死”——从容的生死观
        二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唯美的诗心
    第二节 轻灵诗思的表现:“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一 轻灵诗思惹轻愁:轻灵的意象美
        二 诗心画笔色鲜妍:飘逸的画境美
第二章 摇曳多姿的莲叶:“那轻,那娉婷”——轻灵飘逸的诗形
    第一节 韵雅又舞动的诗形:轻灵的“建筑意”
        一 和谐韵雅灵秀的诗形:“灵动的建筑”
        二 参差变幻的诗行结构:“凝冻的音乐”
    第二节 自由变幻的韵律:轻灵的乐感
        一 多种韵律格式的展示:“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二 自由变幻的用韵特点:“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第三章 露凝的莲瓣:“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轻灵鲜妍的语言
    第一节 化美为媚——词语“不息的变幻”
    第二节 “追踪链锁的痕迹”——诗性的逻辑
    第三节 “多种感官的交响曲”——移觉
结语 万古人间四月天
参考文献
附录 林徽因诗歌剪报照片
后记

(10)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述评与本文题旨
    二、关于几个概念的辨析
第一章 当代女性诗歌的源与流
    第一节 女性意识觉悟的历史
        一、解放之后的迷失与隐匿
        二、从初步苏醒到文化自觉
    第二节 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中的表现
        一、新时期以前:脆弱传统与长久断裂
        二、1980年代:茁壮萌芽与蓬勃生长
        三、1990年代:告别黑夜到拥有白昼
        四、新世纪:个性丰富与多元并存
第二章 女性诗歌的性别化观照
    第一节 在与男权文化对抗中诞生
        一、宿命的对垒与自立的诉求
        二、理性的批判与激情的反拨
    第二节 在与男权文化的依存中深化
        一、天然纠结与潜在合作
        二、轨道并行与自觉疏离
    第三节 在性别意识的消弭中升华
        一、和谐的谋求:转型与提高
        二、必然的超越:清醒与自为
        三、共同的发展:回归与哲思
第三章 女性诗歌创作心理及艺术表达
    第一节 诗化情感的直觉抒发
        一、艺术化的天性与价值体现
        二、偏重情爱主题与内蕴发掘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感性呈现
        一、带着理性内质的抒情
        二、审美与审智融会贯通
    第三节 潜意识世界的诗性外化
        一、“黑夜”与“灵魂视野”:潜意识领域的深度沉潜
        二、“日常生活”与“性爱意识”:潜意识领域的题材拓展
第四章 女性诗歌语言与意象探究
    第一节 女性诗歌的语言特色
        一、主观经验的直接传达
        二、情绪流与横扫句法学
        三、语言冲动与回环语式
    第二节 女性诗歌意象营造
        一、对象型意象:以太阳、大山为例
        二、自主型意象:以花朵、母亲、镜子为例
    第三节 与男性诗歌意象的比较
        一、个案分析:意象构造的差异
        二、性别互补:两个世界的趋同
第五章 个例研究:女性意识视角透视
    第一节 翟永明:女性意识的揭幕者
    第二节 赵丽华:口语化的女性主义者
    第三节 寒烟:试图超越性别身份
    第四节 宇向:女性意识天然而理性
第六章 女性诗歌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第一节 女性诗歌“雄性化”现象透视
        一、阴柔美的辩证分析
        二、阳刚美的强力僭越
    第二节 “超越”性别的努力与错觉
        一、人与女人的混淆
        二、真正的超越与策略性回避
    第三节 女性诗歌未来可能性猜测
        一、女性群体自我体认与升华
        二、女性诗歌传统正逐步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着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浅析林徽因诗歌轻盈型意象的营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事业与爱情:林徽因重大人生决策的心理传记学分析[D]. 陈雪仪.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D]. 徐艳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D]. 蔡宇莎.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戴叶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D]. 黄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 ——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D]. 何雪凝.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林徽因与杜拉斯作品自恋情结比较研究[D]. 陈楠. 辽宁大学, 2016(02)
  • [8]林徽因诗歌意象解读[J]. 左春桃.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01)
  • [9]莲灯诗梦话“轻灵” ——论林徽因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D]. 崔煜杨. 吉林大学, 2014(09)
  • [10]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 赵林云. 山东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林徽因诗歌中的光意象创作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