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讲座要对西方经济学持一种态度

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讲座要对西方经济学持一种态度

一、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谈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哲,王维,赵静,江付沙,黄乐湫实[1](2021)在《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描述》文中研究表明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为蓝本,对其一些经典经济理论背后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对其相关数学问题背后的经济学意义进行了阐述,将数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希望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经济学理论打下基础。

杨明[2](2020)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路径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思政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向。我们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笔者深刻的体会到难点是如何使二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并提出了3种实现路径,旨在不断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也为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明珠[3](2020)在《存货依赖与企业投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存货依赖(Inventory Dependence)是指企业在进行企业投资选择时,对存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种生产要素偏好性选择的结果。存货依赖的程度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目前的投资偏好和经营状况,而且存货作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必备要素,其存货比率和存货依赖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尤为重要。本文以存货等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存货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研究成果,推导出本文存货依赖和企业投资之间的假设理论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提出了存货依赖与企业投资的假设关系。分析了现有存货和投资理论,提出了企业投资的三个推论:即企业固定资产和存货资产两种生产要素存在可替代性;企业固定资产和存货资产两种生产要素存在单位调整成本的差异;企业的存货依赖影响企业投资的决策。基于以上三个推论,提出了本文假设,即生产要素调整的成本差异和可替代性引起的存货依赖,使得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状态变量指标反应变弱,也就是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对生产率变化的反应变弱。进行了不同存货依赖企业的投资理论建模。基于经济理论和存货理论等,进行了企业存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态规划建模,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置不同的存货和固定资产两种生产要素的替代性数值,即不同的存货依赖程度,同时保证企业在动态规划的每一步进行最优的选择,得到了企业每一期最优的投资选择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生产要素调整的成本差异和可替代性引起的存货依赖,使得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状态变量指标反应变弱,也就是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对生产率变化的反应变弱。进行了不同存货依赖企业的实证研究。运用Wind数据库中864家上市企业2004-2018年的数据,进行了企业存货依赖程度(NDEP)的测量(该存货依赖测度值在本文中被标记为NDEP),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类,即NDEP高和NDEP低,分类对比研究存货依赖不同的企业,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盈利能力状态变量的反应。实证结果验证了上文假设。并且,本文进行了实证的稳健性分析,结果证明存货依赖强的企业,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利润变量的反应变弱。总结了存货依赖影响投资选择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并分别总结了本文研究对企业和对政府的启示,最后进行了本文关于存货依赖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研究局限和展望。

刘政[4](2019)在《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研究 ——以美国经济战略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与国际贸易规则不同,当前的国际投资规则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作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美国主导着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规则,其参与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在国际投资规则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因此成为研究国际投资规则的良好对象。由于中美之间尚未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所以研究美国BIT及其最新的2012范本对于中国同美国谈判和中国适应、参与制定、乃至主导国际投资规则具有一定的意义。双边投资协定不仅仅是国际条约和法律文件,它还反映了一国对吸收外国投资和本国对外投资的态度,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服务于经济战略。因此,从经济战略的角度去研究BIT,可以从整体上系统的认识它,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经济战略是一国关于经济的总的方针,包括战略的目标和战略的实施方式两个方面。按照简单也即最优设想,经济战略的目标似乎应是最大化本国整体的经济利益,也就是经济战略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但是由于不同群体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影响程度不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一国经济战略的目标更可能具有二元性,即该国经济战略有两个出发点。美国经济战略的二元性尤其鲜明,因为资本力量异常强大,资产阶级控制着国家政权,从而使国家行为优先满足资本(资产阶级)利益,其次才是兼顾国家整体利益。正因如此,美国创造条件使资本流动到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利润,也造成了国内的产业空心化、就业机会转移及由此衍生的社会问题。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发生过数次转变。从美国独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一直是“内生型”的方式,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活动获取利益。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转变为“外向型”,不再单纯依靠国内生产,而是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将生产环节转移或外包出去,自身占据价值链的高端部分,从外部获取利益。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更是依靠美元世界货币地位,通过操纵自身货币政策造成它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并利用波动攫取利益,掠夺它国的存量财富。此时的美国已从增量财富创造者转变为存量财富掠夺者。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之一是对外投资,如果不能对外投资,就无法从外部获取利益。因此,美国需要一个工具来方便资本自由进出它国、保障在外资产的安全,并帮助美国资本扬长避短,限制竞争对手。这是美国经济战略赋予BIT的使命,为此美国先后制定了数个BIT范本,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现实需要进行修改,并以此为基础同它国谈判。例如最新的BIT2012范本对投资便利程度和保护力度的要求非常高,还包含国有企业、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内容。由于签约对象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远不及美国,所以最终协定和范本几无差异,主要体现美国的意愿。具体到美国BIT2012范本的各个分则,它们每一个都体现着美国的经济战略。投资的定义是BIT的基础性条款,它决定了 BIT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大小。BIT2012范本采用了非常宽泛的投资定义,几乎将所有类型的财产都囊括进来,以达到充分保护美国在外资产的目的。但是投资定义扩大化的影响不仅在于此,与其它条款结合起来,它事实上产生了一些隐含的影响,如要求东道国开放资本账户,导致东道国更多的成为投资争端的被告,对此发展中国家应予以重视。在美国的BIT等国际投资协定中,竞争中立规则存在对国有企业、“非商业援助”和“不利影响”定义不合理的问题,对国有经济比重大的国家十分不利,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工具。竞争中立规则的理论前提并不成立,在逻辑上也藏有陷阱,其初衷本应是政府不得格外优待与自身利益一致企业,把约束对象定义为国有企业并不准确和公平。由于美国大企业能够影响、控制本国政府并使二者利益一致,这一概念的偷换使其能够避开竞争中立对自身的不利影响。我国应主张将国有企业概念替换为“与政府利益一致企业”概念,使竞争中立规则真正公平和对等。劳工标准最初与国际投资规则并不关联,美国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发展中国家劳工为名,将劳工标准纳入到BIT中,希望借此扬长避短,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并讨好国内劳工阶层,将国内矛盾转移。然而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低于发达国家是市场规律决定的,且具有历史因素,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过错,相反发达国家及跨国企业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劳工标准也不能科学反映劳工福利的高低,发展中国家应主张建立更加合理的劳工标准和责任划分体系,要求发达国家给予补偿并合理限制对资本的过度保护。业绩要求规则是一项传统规则,美国以防止政府干预、维护市场效率为名,在BIT2012范本中将其更加细致化和严格化,目的是防止发展中国家通过本地成分、出口比例等业绩要求措施破坏美国设计的全球生产经营链条,减少对美国资本和企业的束缚。但是东道国的业绩要求措施本质上属于预先制定、预先提供给投资者的契约,并非强迫而是自愿遵从。业绩要求规则禁止一切形式的业绩要求措施,反而违背了契约精神和意思自治原则,在理论基础上站不住脚。环保条款与劳工条款类似,美国意图借此增加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的成本,防止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然而其理由并不公平,美国等发达国家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历史上的工业化时期并不存在、也未曾遵守国际环保规则,在其工业化后要求发展中国家去遵守规则并不公平。而且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结构性差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环保标准,因此BIT中的环保条款也不公平合理。负面清单主要是准入前国民待遇的例外,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东道国弱势产业的保护,还在于东道国和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分配。从是否创造增量财富的角度考察,外国资本进入不同行业产生的效用不同。在采矿业、农业和以金融、公共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外资进入并不创造增量财富,而是拿走东道国的存量财富,制造业则是外资能够创造增量财富的行业。美国BIT要求的简短清单即是美国获取它国存量财富、实现经济战略的工具。BIT中的其它条款,如争端解决条款为最大化保护美国在外资产,写入了便利的投资者起诉东道国之规定,侵犯了东道国的司法主权。金融审慎条款与征收条款结合,给了美国以维护金融稳定为名变相征收它国投资者财产的权利,是一个新现象。根本安全条款对应的美国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制度,消除了美国负面清单内容少的不利影响,并赋予事后禁止外资的权利,这一制度并不透明,尤其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相当不友好。美国BIT将随着经济战略的转变而变化。美国自特朗普上任后表现出越来越重视国内生产的趋势,减税、基建、重振制造业计划和中美贸易战均是表现。吸引、要求资本回流美国表明其原有的依靠对外投资在外部攫取利益的经济战略发生转变。在此情况下,BIT的任务也将改变,既可能随着吸引外资重要性的提高而降低协定的标准,以期达成更多协定,也可能就此被废弃。中美BIT谈判存在多种分歧,如国有企业、劳工标准、负面清单等。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战略的冲突、规则主导权的争夺和利益交换的不匹配。中国不必高估中美BIT的重要性,应持超然态度对待谈判,不宜过多让步。由于中美战略的根本矛盾,两国经贸关系的竞合性越来越复杂,最终将导致无法达成BIT,或者由于偶然因素仅仅达成一个象征性的宣言式协定。

张根健[5](2019)在《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文中认为学前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幼儿园教师岗位是一个拥有专业特质的职业,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则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段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幼儿师范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从本研究的调查来看,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地表现在:规模供给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幼儿教育师资专业化目标的瓶颈;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了师资供需的结构矛盾。特别是供给不足和不良供给同时存在,供给问题与需求因素相互交织,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通过对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分析发现:师资供给的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配置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师资供给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地域结构、资源配置结构不能适应师资有效供给的要求。究其原因,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封闭性,供需结构未能实现有效对接;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师资供给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不合理,供给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总之,幼儿教育师资现实的供需矛盾与国家为学前教育规划的蓝图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如何缓解幼儿教育师资供需矛盾,怎样配置好幼儿师范教育资源,实现院校与幼儿园高质量的协同育人?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在对D省幼儿教育师资的供与需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当前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运用的方法论为指导,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围绕实现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的目标展开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拓宽了理论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应用价值。本研究坚持从供需关系出发,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为支持,建构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合作共同体模型,重构供给主体体系,提出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体制改革方案,进行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机制创新设计,以回应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对当前进行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依据上述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本研究的详细过程和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相关概念与观点,提出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论,并据此建立了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全国和D省幼教师资供需问题进行了现实透视,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指向。接着具体从供需两个视角对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对D省12个县市区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结构分析,获取到本研究所需的重要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对师范生、新教师、园长三类群体的调查,从需求方评价的视角对师资供给的过程质量进行分析。第三,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分别就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进行了结构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影响师资有效供给的深层次问题及其成因,为提出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提供了建构思路。第四,从基本需求、有效需求和未来需求三个层面探寻了幼儿教育师资需求侧对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为提出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供需矛盾体中另一矛盾主要方面的依据。第五,在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的指导和多元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建构了幼儿教育师资供需合作共同体模型,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体制创新设计。第六,探讨了与供给新体制相适应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机制创新设计,从有效供给的三个本质特征与要求出发分别提出了建立完善幼儿教育师资供给规划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想与建议。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自我评价,提出了后续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杨玲玲[6](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1)19世纪,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就曾明确指出消费的重要性,表明人从出生开始,不管是否参与生产,都与消费紧密相连。在我们今天所处的21世纪,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消费的强有力拉动,我们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投资、消费、出口三者比例失衡,消费率低、消费动力不足、消费观念保守等造成的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优化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借助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结合山东省统计局历年发布的相关真实数据,对山东省农村居民1980年以来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对基本理论进行概述后,具体展示了1980年以来的变化趋势,并对山东省城乡之间、山东省农村与全国农村进行了对比。通过理论探讨和数据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山东省省情出发分析了致因,提出了优化对策。第1章,绪论。阐述了选择“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作为论文题目的背景,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状况;同时梳理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从准确理解农村居民和消费结构两个重要概念出发,分别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对消费结构进行分类;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中的消费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时期的重大会议上我国国家领导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所作的有关消费的报告和以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不同学派的消费理论,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况分析。借助散点图、饼状图、表格等统计图表,纵向考察了19802017年山东省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消费额和所占比例的演进趋势;为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之初、世纪之交、21世纪初不同时期的消费状况,重点选取五个年份考察消费结构构成比例的变化;并利用ELES模型对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消费支出、需求收入弹性等多个指标进行城乡之间、山东省农村与全国农村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第4章,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致因。通过上一章节的实况分析及比较,可见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虽表现出良好势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章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从山东省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状况、社会保障状况、消费市场状况以及消费观念出发,分析消费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第5章,优化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本章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下,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观与当前党和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实际消费状况以及文化传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从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消费环境等外部客观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居民自身消费观念这一主观条件的转变两大角度提出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提高人们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的关注度,实现新时代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质和量上的同步优化,同时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从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为人民获得幸福生活、为民族实现繁荣复兴贡献力量。

文世芳[7](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蒋诗[8](2017)在《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理性与消费增长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步入转轨时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市场化程度日渐加深,与之相适应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乡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量涌现,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方面的改革使得个体承担的经济风险日渐增加,居民消费谨慎程度逐渐增强,与之相伴随的是消费持续缓慢增长的经济现象。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习惯形成理论框架可以较好的解释。这是因为,习惯形成类似于一种谨慎行为,较强的习惯形成会带来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同时它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并会最终导致更低的当期消费和更高的储蓄(1)。习惯形成理论中效用不仅来源于当期消费,还要受到由以往消费累积的习惯存量的影响。具有习惯形成的消费者更加贴近现实,正是如此,习惯形成下过多的重复消费会令消费者感到厌烦,从而带来效用损失,降低满足程度。缓慢的消费增长并不意味着较少的满足,消费者获得的满足多少反映了其消费行为的理性程度。消费理性说明消费者已经适应形成已久的经济环境并得以满足,因而对短期政策冲击反应迟钝。然而,消费理性状态并非持久不变,理性消费者会依据周围条件的改善调整习惯形成,并令其消费逐渐达到具有更大满足的新理性。由此若消费是理性的,促进消费增长应立足于长期,从改善整体经济结构上寻求解决途径。若消费理性程度偏低,提高收入、降低流动性约束等短期刺激总需求的经济政策仍可以有效地帮助缓解习惯形成,促进消费增长。因而消费理性与否将为我们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进而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总需求经济政策在近年来表现乏力提供一种解释(2)。基于习惯形成视角研究居民消费问题,国内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在这一视角下研究消费理性问题更属少数。本文在习惯形成理论框架下实证研究中国城乡居民1995-2014年消费理性问题,涵盖消费理性检验,影响消费理性形成的原因分析等,进一步提出适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包含第1,2,3章,属于论文的研究基础。其中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与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国外文献综述包括消费理论、习惯形成理论与消费理性的一般研究,国内文献综述主要阐述解释中国持续“低消费、高储蓄”经济现象背后原因的主要观点。第3章简要介绍相关经济理论与模型方法。包括习惯形成的基本理论与西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第二、三部分共6章,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包含第4、5章,提出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第4章界定习惯形成下的消费理性,包括设定理性消费目标,提出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消费理性时应满足的基本条件以及消费理性检验的过程与方法。第5章构建习惯形成效用函数,该效用函数一阶条件为后续消费均衡分析的基础模型。第三部分包含6,7,8,9章,实证分析城乡居民这一时期消费理性问题并提出促进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第6章为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一般分析,探讨城乡居民这一时期消费的收入效应与习惯形成效应,并获得各期实际有效消费值,为后续消费理性检验与分析奠定基础。第7章实证检验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理性。首先对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均衡分析,估计习惯形成参数,获得各期消费均衡值。而后依据第4章设定的理性条件检验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消费是否具有理性。第8章,依据上述检验结果、结合中国实际经济状况分析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理性与否的原因。第9章,提出适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第四部分为结论,概括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1995-2014年间农村居民习惯形成较强,习惯形成更持久,习惯依据偏好调整的灵活程度较差。(2)这一时期城镇居民消费具有理性,而农村居民消费表现为非理性。(3)习惯形成为消费理性与非理性的根源之一,习惯形成越强,实际有效消费水平越低,效用较大程度偏离最大化时的均衡水平。(4)缓解习惯形成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有效手段,而降低城镇居民习惯形成更应立足于长期,从改善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的经济结构入手寻找解决途径。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定义三个新概念。基于偏好与习惯形成的内在联系提出“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假设和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利用习惯形成参数定义“消费选择的瞬时灵活性”。(2)以两个参数衡量习惯形成效应,更加细致的考察习惯形成的特征,包括习惯形成的持久性与习惯依据偏好变动调整的灵活程度,为缓解习惯形成影响,促进消费增长提出更加可靠的政策建议。(3)形成两种观点,一是习惯形成降低了消费理性,它是影响消费理性与否的根源之一;二是习惯形成为个体不确定性认知的外部表现,反映个体辨识、应对不确定性影响的能力,而非面临不确定性数量多少的外部反应。

田谧[9](2017)在《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商业总体上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商业教育更是被排除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外,只能以家庭教育和学徒制形式得以延续并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小农经济遭到破坏,近代工商业出现并逐步受到重视,学校商业教育才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起来,并最终纳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之内。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成型阶段、制度确立阶段以及进一步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从横向看,社会政治变革、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政府的商业政策,都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从纵向看,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从萌生以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办学层次、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等诸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为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发展商务”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缺乏近代商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商业知识教育杂糅于外语教学内容中,洋务学堂、教会学校中的商务英语教学成为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嚆矢。其中,张之洞在自强学堂中开展的商业教育活动是洋务派进行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典型案例。甲午战争结束,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并提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和“恤商惠工”的新型观念,催生了正规的高等商业教育机构的崛起。这一时期在南京建立的江南储才学堂所进行的商业教育活动,从教学层次与科目等方面来说,已具备诸多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特征,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逐步成型。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再次启动全面改革,开始“新政”。“新政”期间清廷不仅通过建立近代商业行政管理体制,制定各种保护商业发展的法律规程,鼓励成立各种商会组织等手段促进“重商政策”的落实,还在壬寅癸卯学制中确立了商业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的确立。民国成立以后,国体政体的变更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及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近代性的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使高等商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经过民国初期在实业教育变革带动下的初步改革,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彻底实现了制度的现代化,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到抗战前,高等商业教育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梳理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高等商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制度化不断增强、借鉴性和本土性同时并存、受商业政策与商业发展状况影响明显等特点。其成就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同时也存在办学经费的匮乏、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明显的局限。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办好高等商业教育,必须坚持办学特色、鼓励民间投资办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商业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商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徐涛[10](2012)在《非线性定价的社会福利影响研究 ——基于非对称双寡头市场的分析》文中指出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在不存在外部性、垄断以及商品税等税收扭曲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价格必须按照边际成本制定。边际成本定价自产生以来,就受到众多主流经济学派的追捧,在理论上一再被证明是最优的定价方式。但是,当边际成本定价方式被运用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定价实践时,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垄断企业的成本补偿问题”。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在一定产出范围内,自然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这会导致边际成本一直低于企业的平均成本,此时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将不能补偿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企业亏损。为了解决“自然垄断企业的成本补偿问题”,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两条主要的思路:1.坚持边际成本定价,利用税收补贴的方式对企业亏损进行补偿;2.放弃边际成本定价,转而采用次优定价方式在“福利损失”和“自然垄断企业成本补偿”之间寻求平衡,例如拉姆齐定价等。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特点就是统一定价(线性定价),只要商品的价格一确定,那么面向所有类型的消费者都不会有所改变。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统一定价策略无非都是在经济效率、企业成本补偿和社会公平等因素中进行取舍,而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因此,学者们开始思考,既然次优定价问题是在牺牲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解决自然垄断产业边际成本定价矛盾,那么怎样才能在解决矛盾的同时,使得经济效率损失最小呢?通过理论研究,有的学者开始发现,如果能够在区别消费者不同类型的基础上实现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非线性定价),就可以简单地处理好企业成本补偿问题,更有趣的是,在非线性定价的模式下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比线性定价模式下更小。遗憾的是,现有非线性定价的理论分析多以完全垄断、对称性寡头企业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也就是说市场上要么只有一家企业,要么就存在两家一模一样的企业生产没有差别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的假设有利于简化模型和分析过程,但是与现实中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得出的结论现实指导意义不强。在现实中多数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公共事业部门都是呈非对称性的寡头竞争格局的,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两家企业的成本和所占市场份额都存在着差距,因此“非对称性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假设下的非线性定价研究更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目前,“非对称性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非线性定价研究十分匮乏,仅有的几篇文献也只是集中在企业行为和市场分割等问题上进行讨论,对福利影响的分析则几乎没有涉及。本文正是致力于对“非线性定价理论”中的这一空白领域进行初步的研究。利用整章的篇幅,第三章对“非对称的寡头企业”、“同质的产品”、“消费者的异质性”和“企业定价策略选择”等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贯穿全文“八个基本假设”和“福利计量方法”,完成“非对称性双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分析框架的构建。在“非对称性双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分析框架下,本文的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分别假设企业采取的定价策略为“线性定价”和“非线性定价”,并对其相应的社会福利结果进行计算。在“线性定价方式”下,成本优势企业居于市场主导地位,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它有着强烈的动力采取独占市场的定价策略,将成本劣势企业逐出市场,从而实现独家垄断,因此维持市场竞争格局必须依赖于规制者的“非对称性价格规制政策”。成本优势企业掌握完全的定价主动权,而成本劣势企业只能在既定价格下进行产量的选择。由于产品同质,两家企业的线性均衡价格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价低者将占据整个市场。各市场主体在经过博弈达到均衡后,市场最终的线性价格将会在成本劣势企业的边际成本处达到均衡,因为只有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两家企业都既不能提高价格,也不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而此时企业面临的将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他们存在于市场上是无条件的,因为他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比较高,而且对产品的需求量也较大,但是低端消费者的存在则依赖于一定的价格条件,当企业定价超过一定水平时,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将会下降为零,甚至为负值,从而将退出市场,因此,消费需求曲线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在以“两部制价格”为例的“非线性定价方式”下,两家企业的价格水平是不一致的,成本优势企业将会选择“高固定费用”和“低边际费用”的价格组合,而成本劣势企业会选择“低固定费用”和“高边际费用”的价格组合。面对这样的产品价格,消费者群体也会产生分割,高类型的消费者将会偏好成本优势企业的产品,而低端消费者将会偏好成本劣势企业的产品。尽管在“两部制定价”的情况下,两家企业都能各自占领一部分消费者市场,并在自己的市场领域内实现局部垄断,但由于竞争压力仍然存在,使得企业的定价不可能达到垄断价格的水平。对于高端消费者和低端消费者来说,他们之间的区分并非固定不变的,如果占领高端消费者市场的企业定价过高,将会使得部分高端消费者因为无法承受高价而转变为低端消费者,从而使原有的市场份额缩小,反之则反。因此,两家企业都将努力通过降低价格,使自己所占领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是降低价格又会减少单位产品的盈利。综上所述,“非线性均衡价格”就是两家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单位产品利润”这两个因素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当然,目标函数是总利润最大化。本文在对“非线性定价”福利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由“非线性定价方式”直接导致的“消费量陷阱”损失,并对其进行了阐述。我们认为尽管现有“消费量陷阱”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与现实情况有相悖之处,但是“消费量陷阱”损失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并且它的存在与“消费者决策路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别完成了对“线性定价”方式和“非线性定价”方式的福利结果计算之后,本文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定价方式从“线性定价”向“非线性定价”转变,生产者的福利可以得到绝对的改进,并且这种福利改进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两家企业的成本差越大时,这种改进的程度越大;当市场上消费者的差异越大时,这种福利改进的程度越大。但是,对于成本优势企业来说,当它的成本优势地位特别明显时,“非线性定价”会使它的福利受到损失。如果定价方式从“线性定价”向“非线性定价转变”,消费者的福利可以得到绝对的改进,并且这种福利改进受消费者异质性程度的影响,当消费者的差异性越大时,消费者剩余的改进程度越大。具体到每一类不同的消费者,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非线性定价”的数量折扣可以使他们的福利状况得到绝对的改进。但是对于低端消费者而言,他们的福利是否能够得到增进取决于两家企业的成本差距,当两家企业成本差很大时,低端消费者也能够通过“非线性定价”方式实现福利改进:当两家企业成本差很小时,“非线性定价”方式将会导致低端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也即是存在着对低端消费者的“福利剥夺”。本文指出,尽管存在着对某些市场主体的福利剥夺和转移,但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整体来看,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通过“非线性定价”方式实现福利改进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非线性定价”方式可以带来社会总福利的改进,这种整体福利改进实质上是一种福利损失补偿,是对次优定价方式所导致的福利损失的弥补,这也正是“非线性定价”方式在社会福利影响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最后结合全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对“歧视定价”、“非线性定价规制”、“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引入竞争机制”、“普遍服务义务”和“维护社会福利公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谈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谈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态度(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微观经济学部分
三、宏观经济学部分
四、结语

(2)《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路径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微观经济学本身浓厚的阶级性
    (二)低年级的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
    (三)专业课和思政教育彼此割裂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点拨
    (三)课外实践
四、小结

(3)存货依赖与企业投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存货管理文献回顾
    2.2 存货影响投资文献回顾
    2.3 基于资产结构层面文献回顾
        2.3.1 企业存货资产影响企业利润
        2.3.2 企业固定资产影响企业利润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存货投资的概念界定
        3.1.2 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界定
    3.2 相关理论
        3.2.1 生产要素理论
        3.2.2 存货效应理论
        3.2.3 常数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3.2.4 马尔科夫转移函数
    3.3 研究推论与假设
        3.3.1 推论一
        3.3.2 推论二
        3.3.3 推论三
        3.3.4 研究假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模与仿真
    4.1 模型设置与假设
        4.1.1 利润函数
        4.1.2 生产率函数
        4.1.3 固定资产投资函数
        4.1.4 存货投资函数
        4.1.5 固定资产调整成本函数
        4.1.6 存货调整成本函数
        4.1.7 净收益函数
        4.1.8 贴现价值函数
    4.2 模型的含义与模拟
        4.2.1 模型的含义
        4.2.2 模型的模拟过程
    4.3 模型的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投资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样本的选取和处理
    5.2 数据的测量和划分
        5.2.1 存货依赖的实证测度
        5.2.2 样本划分准则
    5.3 变量定义
        5.3.1 被解释变量
        5.3.2 解释变量
        5.3.3 其他变量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散点图分析
    5.5 实证模型
    5.6 实证结果
    5.7 稳健性检验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启示
        6.2.1 对企业的启示
        6.2.2 对政府的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研究 ——以美国经济战略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1.3 研究对象选取
    1.2 研究角度和方法
        1.2.1 与法学研究的差异
        1.2.2 辩证法和历史唯物法
        1.2.3 逻辑分析方法
    1.3 研究立场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5 写作思路
2 美国经济战略简析
    2.1 文献综述
    2.2 经济战略的一般性分析
        2.2.1 经济战略的非公开性
        2.2.2 经济战略的一元性和二元性
        2.2.3 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
    2.3 美国经济战略二元性探讨
        2.3.1 二元性的表现
        2.3.2 二元性的原因
        2.3.3 二元性对研究的影响
        2.3.4 小结
    2.4 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
        2.4.1 实施方式的演进
        2.4.2 演进的趋势和原因
        2.4.3 美元国际铸币税
        2.4.4 铸币税的隐藏形式
3 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综述
    3.1 文献综述
    3.2 双边投资协定的演进
        3.2.1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投资保证协定阶段
        3.2.2 双边投资协定阶段
        3.2.3 采用双边形式的原因
    3.3 签约对象国
        3.3.1 签约对象国列举
        3.3.2 对象国国别分析
        3.3.3 对象国选择的原因
    3.4 双边投资协定的特点
        3.4.1 标准高
        3.4.2 涉及广
        3.4.3 干涉性强
    3.5 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
        3.5.1 便利美国资本跨国流动
        3.5.2 保护美国资本在外安全
        3.5.3 减轻美国企业负担
        3.5.4 限制东道国竞争力
        3.5.5 保护美国要害产业
4 投资定义
    4.1 文献综述
    4.2 投资定义的不同模式
        4.2.1 投资定义的理论探讨
        4.2.2 实践中的两种模式
        4.2.3 对两种模式的评价
    4.3 中美投资定义的对比
        4.3.1 美国BIT范本的定义
        4.3.2 中国BIT范本的定义
    4.4 投资定义宽泛化的影响
        4.4.1 东道国资本项目自由化
        4.4.2 更多争端被提交国际仲裁
    4.5 投资定义宽泛化的原因
        4.5.1 给予美国在外财产全面保护
        4.5.2 辅助BIT完成使命
        4.5.3 自身能够抵御副作用
    4.6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之策
        4.6.1 利用其它规则减少负面影响
        4.6.2 细化争端解决条款
5 竞争中立
    5.1 文献综述
    5.2 竞争中立的由来与演化
        5.2.1 澳大利亚最早提出
        5.2.2 经合组织发展细化
        5.2.3 美国再次扩大内容
    5.3 严苛针对国有主体
        5.3.1 国有企业定义过宽
        5.3.2 “非商业援助”标准过低
        5.3.3 “不利影响”认定不合理
    5.4 推行动因及其影响
        5.4.1 限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5.4.2 迫使发展中国家出售国企
        5.4.3 迫使发展中国家在其它方面让步
    5.5 理论分析
        5.5.1 理论根源不成立
        5.5.2 逻辑形式错误
    5.6 我国的应对之策
        5.6.1 剥离国有企业行政职能
        5.6.2 主张“利益一致企业”概念
6 劳工标准
    6.1 文献综述
    6.2 劳工标准在投资协定中的演进
        6.2.1 起源及核心内容
        6.2.2 美国积极推动
    6.3 针对、限制发展中国家
        6.3.1 攻击发展中国家的借口
        6.3.2 干涉政治制度
        6.3.3 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受到影响
    6.4 美国推行劳工标准的动因
        6.4.1 限制发展中国家
        6.4.2 占领道义制高点
        6.4.3 讨好国内劳动者
        6.4.4 劳工权益只是借口
    6.5 理论分析
        6.5.1 劳工标准取决于市场因素
        6.5.2 劳工标准具有历史因素
        6.5.3 劳工标准不能代表福利水平
        6.5.4 未必造成美国受损
        6.5.5 责任在资本逐利性
    6.6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方法
        6.6.1 逐步提高国内劳工标准
        6.6.2 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全球责任体系
        6.6.3 重构合理、公正的劳工标准体系
        6.6.4 要求改变过于苛刻的资本保护规则
7 业绩要求
    7.1 文献综述
    7.2 理论分析
        7.2.1 业绩要求规则的理论根源
        7.2.2 实质是利益分配问题
        7.2.3 形式上的合理之处
        7.2.4 本质上的不合理性
    7.3 美国推行业绩要求规则的原因
        7.3.1 防止破坏跨国企业的经营链
        7.3.2 提高相对竞争优势
    7.4 我国的应对之策和启示
        7.4.1 不需保留业绩要求措施
        7.4.2 对我国的启示
8 环境保护
    8.1 文献综述
    8.2 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
        8.2.1 容易遭到舆论攻击
        8.2.2 工业化难度增大
        8.2.3 宏观经济运行成本增加
    8.3 推行动因和影响
        8.3.1 并非真正为了环保
        8.3.2 限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8.3.3 从环保产业受益
    8.4 理论分析
        8.4.1 环保与工业化的关系
        8.4.2 时间上的责任错配
        8.4.3 并不存在统一的环保标准
        8.4.4 环保同投资协定的相关性
        8.4.5 责任在资本逐利性
    8.5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
9 负面清单
    9.1 文献综述
    9.2 研究角度
        9.2.1 既有角度
        9.2.2 本文角度
        9.2.3 评判标准
    9.3 外资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9.3.1 农业
        9.3.2 资源开采业
        9.3.3 公用事业
        9.3.4 金融业
        9.3.5 制造业
    9.4 负面清单谈判
        9.4.1 一般性解释
        9.4.2 中美谈判的矛盾
    9.5 本章小结
10 其它条款
    10.1 争端解决
        10.1.1 争端解决的不同模式
        10.1.2 无前提仲裁的影响
        10.1.3 发展中国家弱势的原因
        10.1.4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
    10.2 征收和金融服务
        10.2.1 征收条款的背景
        10.2.2 间接征收的新动向
        10.2.3 两个条款的合并影响
    10.3 根本安全
        10.3.1 美国的安全审查制度
        10.3.2 美国安全审查的特点
        10.3.3 审查中国并购的实践
        10.3.4 中国如何应对
11 美国BIT前瞻
    11.1 经济战略出现转变
        11.1.1 转变的表现
        11.1.2 表现背后的实质
        11.1.3 历史循环——门罗主义再现
    11.2 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
        11.2.1 无法继续承受后果
        11.2.2 既有模式不再有效
        11.2.3 国际铸币税减少
        11.2.4 实力相对下降
    11.3 战略转变对双边投资协定的影响
        11.3.1 美国角色的转换
        11.3.2 协定标准的降低
        11.3.3 可能放弃BIT的形式
12 中美BIT谈判
    12.1 文献综述
    12.2 中美的主要分歧
        12.2.1 竞争中立
        12.2.2 劳工标准
        12.2.3 负面清单
        12.2.4 国家安全审查
    12.3 谈判困难的原因
        12.3.1 战略的矛盾
        12.3.2 规则主导权之争
        12.3.3 利益交换不匹配
    12.4 中国应采取的态度和预测
        12.4.1 宏观态度
        12.4.2 微观态度
        12.4.3 结果预测
13 全文总结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 研究内容
        (二) 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观点
        (一) 供给与有效供给
        (二) 幼教师资的有效供给
        (三) 幼教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观点及其方法论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法论对于幼教师资供给的适用性
        (四)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五) 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二章 幼教师资供需问题的现实透视
    一、全国幼教师资供需现状分析
        (一) 总量不足和类别差异是师资供需的突出问题
        (二) 结构质量不高成为实现幼教师资专业化目标的瓶颈
    二、D省幼教师资供需现状分析
        (一) 师资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二) 不良供给制约了师资质量供给水平
    三、基于三个维度的师资供给结构分析
        (一) 调查方案设计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 调查结论
    四、基于需求方评价的师资供给过程质量分析
        (一) 评价设计与组织
        (二) 评价结果与分析
        (三) 调查结论
第三章 幼教师资现实供给中的微观结构问题
    一、供给方案要素的结构问题
        (一) 培养方案文本分析的依据
        (二) 方案要素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供给条件要素的结构问题
        (一) 条件要素分析的依据
        (二) 条件要素存在的现实问题
    三、供给侧背景下供给微观结构的问题分析
        (一) 供给微观结构问题呈现的特征
        (二) 供给微观结构问题的成因探析
第四章 幼教师资现实供给中的宏观结构问题
    一、供给宏观结构中的现实问题
        (一) 类型结构不能与规模需求相适应
        (二) 层次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现象较严重
        (三) 科类结构对师资需求的适应性不强
        (四) 地域结构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
        (五) 资源配置结构错位较为严重
    二、供给侧背景下供给宏观结构的问题分析
        (一) 供给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健全
        (二) 政府(部门)主体角色不到位
        (三) 院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
        (四) 其它主体的主体意识缺失
第五章 幼教师资需求侧对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
    一、需求侧的基本需求对师资有效供给的影响分析
        (一) 需求侧需求主体的基本诉求分析
        (二) 需求侧师资需求政策的影响分析
    二、需求侧有效需求对幼教师资配置的影响分析
        (一) 标准需求导向下幼教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二) 有效需求下幼教师资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型构建
    三、二孩政策对幼教师资未来需求的影响分析
        (一) 二孩政策下D省入园适龄人口预测分析
        (二) 二孩政策对D省幼教师资供给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 基于主体融合的幼教师资供给体制创新
    一、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架构
        (一) 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的设计方案
        (二) 基于多元理论支持的供需合作体构成模型
        (三) 供给侧主体功能设计
    二、幼教师资供给的办学体制设计
        (一) 坚持政府主导和省级统筹的体制
        (二) 强化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
        (三) 创新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四) 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
    三、幼教师资供给的管理体制设计
        (一) 新型主体间的两种性质的关系
        (二) 幼教师资供给的宏观管理体制设计
        (三) 幼教师资供给的微观管理体制设计
    四、幼教师资供给的人才培养体制设计
        (一) 落实师德养成教育的常规制度
        (二) 建立专业培养方案的编修评估制度
        (三)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四) 确立实践取向的专业培养模式
第七章 基于有效供给的幼教师资供给机制创新
    一、适应需求的供给规划机制
        (一) 建立基于市场的师资供需预测机制
        (二) 强化政府统筹的供需预警机制
        (三) 完善省级统筹的分类规划机制
        (四) 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机动规划机制
    二、服务需求的供给动力机制
        (一) 市场调节与竞争机制
        (二) 院校内部动力机制
        (三) 主体合作动力机制
    三、引领需求的保障机制
        (一) 市场准入机制
        (二) 监督评估机制
        (三) 均衡供给机制
        (四) 投入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2.1.1 农村居民
        2.1.2 消费结构
    2.2 消费结构的分类
        2.2.1 按消费内容划分:吃、穿、住、用、行消费
        2.2.2 按消费层次划分: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2.2.3 按消费形态划分: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
    2.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3.3 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第3章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况分析
    3.1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具体变化
        3.1.1 1980 ~2017年各类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
        3.1.2 消费结构构成比例的变化趋势
        3.1.3 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
    3.2 基于ELES模型的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比分析
        3.2.1 ELES模型简介
        3.2.2 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3.2.3 山东省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第4章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致因
    4.1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4.1.1 恩格尔系数偏高
        4.1.2 享受和发展型消费偏低
        4.1.3 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4.1.4 美好生活需要未充分满足
    4.2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的致因
        4.2.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4.2.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4.2.3 消费市场监管不到位
        4.2.4 消费观念保守陈旧
第5章 优化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5.1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5.1.1 发展农村特色经济
        5.1.2 加强农村居民职业培训
    5.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2.1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5.2.2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5.3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5.3.1 加强消费市场监管
        5.3.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5.4 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5.4.1 扬弃传统消费思想
        5.4.2 树立新型消费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理性与消费增长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一般消费理论研究
        2.1.2 消费习惯形成研究
        2.1.3 消费理性研究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1 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2.2.2 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流动性约束影响研究
        2.2.3 消费习惯形成影响研究
        2.2.4 理性预期检验方法研究
第3章 相关经济理论与模型方法
    3.1 习惯形成的一般理论
    3.2 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3.2.1 迪南模型
        3.2.2 阿贝尔模型
        3.2.3 卡罗尔模型
        3.2.4 康斯坦丁尼德斯与坎贝尔模型
    3.3 持久收入理性预期检验霍尔模型
第4章 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一般界定
    4.1 基于习惯形成“消费理性”的提出
        4.1.1 理性消费目标
        4.1.2 “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假设与习惯存量比例系数
    4.2 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过程说明
        4.2.1 习惯形成下的消费理性与非理性
        4.2.2 消费理性检验过程说明
    小结
第5章 习惯形成动态效用函数的构建
    5.1 习惯形成动态效用函数建立的一般说明
        5.1.1 动态效用函数的基本形式
        5.1.2 习惯形成效用函数变量关系与前提假设
        5.1.3 习惯形成效用函数
    5.2 习惯形成效用函数的一般检验与一阶条件
        5.2.1 效用函数的检验
        5.2.2 效用函数的一阶条件
    小结
第6章 城乡居民消费一般分析
    6.1 城镇居民消费分析
        6.1.1 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存量比例系数
        6.1.2 城镇居民消费的收入效应与习惯形成效应
    6.2 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6.2.1 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存量比例系数
        6.2.2 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效应与习惯形成效应
    6.3 城乡居民消费两种效应的比较分析
        6.3.1 城乡居民消费收入效应比较分析
        6.3.2 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形成效应比较分析
    小结
第7章 城乡居民消费理性实证检验
    7.1 习惯形成计量经济模型与参数经济含义
        7.1.1 习惯形成计量经济模型
        7.1.2 习惯形成参数的经济含义
    7.2 消费者均衡条件下城乡居民习惯形成参数估计
        7.2.1 城镇居民习惯形成参数估计
        7.2.2 农村居民习惯形成参数估计
    7.3 城乡居民消费效用最大化的计量检验
        7.3.1 城镇居民消费效用最大化的计量检验
        7.3.2 农村居民消费效用最大化的计量检验
    7.4 城乡居民消费的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检验
        7.4.1 城镇居民消费的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检验
        7.4.2 农村居民消费的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检验
    小结
第8章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理性实证分析
    8.1 消费习惯形成下的消费理性与非理性
        8.1.1 习惯形成强度与消费理性
        8.1.2 习惯形成参数与居民消费决策能力
    8.2 不确定性认知、习惯形成与消费理性
        8.2.1 习惯形成——不确定性认知的外部表现
        8.2.2 不确定性认知下的习惯形成及消费理性
    8.3 市场化、宏观调控下的不确定性认知与城乡居民习惯形成
        8.3.1 市场化、宏观调控与不确定性
        8.3.2 不确定性认知与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形成
    8.4 城乡居民理性预期与消费理性分析
        8.4.1 持久收入理性预期和消费理性分析
        8.4.2 通货膨胀理性预期和消费理性分析
    小结
第9章 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路径选择
    9.1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路径选择
        9.1.1 缓解习惯形成影响的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路径
        9.1.2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路径
    9.2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路径选择
        9.2.1 收入变动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路径
        9.2.2 通货膨胀预期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路径
        9.2.3 消费环境改善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路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丰富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内容与领域
        (二)促进当代中国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概念界定
        (二)概念辨析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时间的界定
        (二)空间的界定
        (三)教育层次的界定
    四、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商业教育史着作
        (二)商业教育史论文
        (三)文献史料类
        (四)相关史料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点
第1章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芽(1840—1895)
    1.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本土渊源
        1.1.1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形式
        1.1.2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1.1.3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1.2“大变局”下的商业转型与新商业观的出现——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
        1.2.1 商业的变化
        1.2.2 新商业观的萌生
    1.3 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嚆矢——商务英语教育
        1.3.1 官办商务英语教育
        1.3.2 教会办商务英语教育
        1.3.3 社会办商务英语教育
    1.4 自强学堂——张之洞高等商业教育思想的试验场
        1.4.1 张之洞的工商业教育思想
        1.4.2 张之洞的商业教育实践
        1.4.3 张之洞与自强学堂的商业教育经验
    1.5 萌芽时期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1.5.1 学校级别单一
        1.5.2 课程设置新旧并存
        1.5.3 商科尚未独立
第2章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型(1895—1898)
    2.1 商业教育的实践基础与舆论准备
        2.1.1 实践基础
        2.1.2 舆论准备
    2.2 早期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与高等商业教育初步发展
        2.2.1 早期改良派实业教育思想中的高等商业教育
        2.2.2 维新派的实业教育思想中的高等商业教育
        2.2.3 早期实业教育思潮对高等商业教育初步发展的影响
    2.3 商业教育中的新现象——近代商人参与办学
        2.3.1 近代商人参与办学的主要动因
        2.3.2 近代商人捐资办学的方式
        2.3.3 近代商人参与办学的特点
    2.4 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型——以江南储才学堂为例
        2.4.1 江南储才学堂的创设原因
        2.4.2 江南储才学堂的开办
        2.4.3 江南储才学堂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2.5 成型时期的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特征
        2.5.1 近代性逐渐显现
        2.5.2“会通中西”的课程设置原则
        2.5.3 商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第3章 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898—1911)
    3.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确立的背景
        3.1.1 近代商业体制的确立
        3.1.2 近代商业思想的传播
    3.2“癸卯学制”建立的近代商业教育体系
        3.2.1 分级教学,体现“高等”特征
        3.2.2 分科教学,体现“商业”特征
        3.2.3 前后相继,体现衔接特征
        3.2.4 统一管理,体现规范特征
    3.3 清末高等商业教育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和培养途径
        3.3.1 国立高等商业教育
        3.3.2 公立高等商业教育
        3.3.3 教会办高等商业教育
        3.3.4 商会办高等商业教育
        3.3.5 个人办高等商业教育
        3.3.6 高等商业留学教育
    3.4 高等商务学堂——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3.4.1 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思想
        3.4.2 高等商务学堂——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实践
    3.5 清末高等商业教育的特征
        3.5.1 规范制度得以建立
        3.5.2 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3.5.3 中文教材开始出现
        3.5.4 投资办学主体多样
第4章 民国时期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1912—1937)
    4.1 民初高等商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4.1.1 时政背景
        4.1.2 经济背景
        4.1.3 教育背景
    4.2 民初实业教育改革中的高等商业教育变化
        4.2.1 实业教育改革的原因
        4.2.2 民初高等商业教育改革的内容
        4.2.3 民初教育改革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影响
    4.3“壬戌学制”与高等商业教育
        4.3.1“壬戌学制”制订的背景——以职业教育为中心
        4.3.2“壬戌学制”内容
        4.3.3“壬戌学制”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影响
    4.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商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4.1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
        4.4.2 学校数量不断增加
        4.4.3 管理不断规范
        4.4.4 上海商学院——民国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样本
    4.5 民国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4.5.1 密切联系社会
        4.5.2 办学形成特色
        4.5.3 严控教学质量
第5章 历史经验与启示
    5.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5.1.1 制度化不断增强
        5.1.2 借鉴性和本土性同时并存
        5.1.3 受商业政策与商业发展状况影响明显
    5.2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5.2.1 成就
        5.2.2 局限
    5.3 反思与启示
        5.3.1 办学模式多元化,学校发展各具特色
        5.3.2 资金来源多渠道,学校发展自由灵活
        5.3.3 政策制度倾斜实践,课业设计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非线性定价的社会福利影响研究 ——基于非对称双寡头市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本文的贡献
2 定价理论的一个批评性回顾
    2.1 从“最优”定价到次优定价
        2.1.1 “最优”定价方式
        2.1.2 对边际成本定价方式的修正
        2.1.3 次优定价方式
    2.2 非线性定价理论及其发展
        2.2.1 非线性定价的基本问题
        2.2.2 非线性定价理论的发展
        2.2.3 关于非线性定价福利影响的研究
    2.3 小结
3 非对称双寡头垄断市场基本分析框架
    3.1 社会福利的研究方法
        3.1.1 福利的界定
        3.1.2 福利的改进
        3.1.3 福利的计量问题
    3.2 非对称性双寡头垄断企业特征
        3.2.1 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
        3.2.2 同质产品
        3.2.3 非对称的企业规制政策
    3.3 消费者的异质性特征(θ参数)
        3.3.1 消费者类型参数(consumer type parameter)
        3.3.2 需求档案函数(Demand profile function)
    3.4 企业定价方案的选择
        3.4.1 线性定价方式
        3.4.2 非线性定价方式
    3.5 基本假设与模型
    3.6 小结
4 线性定价方式的福利分析
    4.1 非对称双寡头垄断企业的线性定价均衡
        4.1.1 线性定价的均衡市场格局
        4.1.2 线性均衡价格与垄断价格的比较
        4.1.3 线性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较
        4.1.4 线性定价的博弈均衡分析
    4.2 线性定价的福利结果计算
        4.2.1 线性定价方式下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4.2.2 线性定价方式下的福利结果
    4.3 小结
5 非线性定价的社会福利分析
    5.1 非对称双寡头垄断企业的非线性定价均衡
        5.1.1 双寡头企业的非线性价格组合分析
        5.1.2 消费者对p和E的敏感性分析
        5.1.3 非线性定价的均衡市场格局(市场分割)
        5.1.4 非线性定价的博弈均衡分析
        5.1.5 非线性均衡价格与垄断价格的比较
        5.1.6 非线性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较
    5.2 非线性定价的福利结果计算
        5.2.1 非线性定价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5.2.2 非线性定价方式下的福利结果
    5.3 非线性定价的福利缺陷:“消费量陷阱”
        5.3.1 “消费量陷阱”
        5.3.2 消费者决策路径与“消费量陷阱”
        5.3.3 “消费量陷阱”损失及福利改进
    5.4 小结
6 非线性定价与线性定价的福利比较分析
    6.1 生产者福利比较分析
        6.1.1 成本优势企业(企业2)的福利变动分析
        6.1.2 成本劣势企业(企业1)的福利变动分析
        6.1.3 生产者总福利的变动分析
    6.2 消费者福利比较分析
        6.2.1 高端消费者的福利变动分析
        6.2.2 低端消费者的福利变动分析
        6.2.3 消费者总福利的变动分析
    6.3 社会总福利比较分析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意义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7.1.1 市场均衡
        7.1.2 “消费量陷阱”
        7.1.3 福利比较
        7.1.4 福利剥夺
    7.2 政策意义
        7.2.1 差别价格规制:“非线性定价”与“价格歧视”
        7.2.2 引入竞争机制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7.2.3 保证对最低类型消费者的供应,承担普遍服务义务
        7.2.4 把握市场特点,放开非线性定价规制,增进社会福利
        7.2.5 维护市场主体间的公平
    7.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谈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描述[J]. 张文哲,王维,赵静,江付沙,黄乐湫实. 经济师, 2021(03)
  • [2]《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路径的探索[J]. 杨明.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11)
  • [3]存货依赖与企业投资关系研究[D]. 刘明珠.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研究 ——以美国经济战略为视角[D]. 刘政.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幼儿教育师资有效供给研究 ——以D省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为例[D]. 张根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 杨玲玲. 吉林大学, 2019(11)
  • [7]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理性与消费增长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D]. 蒋诗. 辽宁大学, 2017(02)
  • [9]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D]. 田谧. 河北大学, 2017(08)
  • [10]非线性定价的社会福利影响研究 ——基于非对称双寡头市场的分析[D]. 徐涛.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结合需求弹性的教学讲座要对西方经济学持一种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