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甘肃省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一、甘肃省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源[1](2020)在《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在城镇建设上不只注重发展规模,更注重建设质量与可持续性,开辟了新型城镇化模式。青岛市是国家重点发展“中国——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践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区域,研究新形势下青岛市坚持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成果,聚焦青岛市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既可以明确青岛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我国城镇化质量未来的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及意义,本文以青岛市城市化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青岛市城镇化质量为目标,运用基于TOPSIS方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并结合青岛市城市化质量建设案例,对青岛市城市化质量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在两个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一是运用多个理论与方法,针对青岛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城镇化质量评价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的指标体系,总结出了一级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原住建部的相关文件等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的具体建设要求,对一级指标针对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诠释与分析,对二级、三级指标进行了确定。最终,从青岛市城镇发展的具体情况列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完成了评价体系的构建。二是基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评价模型的确定。利用熵值法这一客观赋权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为了有效计算各对比城镇与青岛市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相对优劣程度,利用基于TOPSIS方法改良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城镇化质量的得分进行了测算,最终确定了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总体情况。最后,文章通过计算数据将青岛市与先进城镇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科教文卫事业等八项建议。论文结果研究表明了青岛市城市化质量发展的具体情况,为青岛市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城市智脑从数据角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其他类似城市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发展思路。

雷绪斌[2](2020)在《中国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城镇化率不断地提升,从1978年的17.92%持续提高到2019年的60.6%。然而,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空心化现象”严重的空间城镇化、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后无法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福利待遇现象的人口半城镇化、非均衡发展导致城镇化质量的差异化、城乡融合发展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重要研究任务。由于土地资源是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尝试从土地供给的不同视角,首先分别定性分析其对城镇化发展各方面的影响机理,并且提出相关研究假说,而后建立数理模型对研究假说予以推导验证,最后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相关城市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揭示了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读既有的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对本文研究内容的确定和研究思路的延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亦发现既有研究深度仍存在一定的挖掘空间。其一,既有研究在分析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的相关性时,仅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结构、土地供给价格的某单一视角进行分析,或者仅单一的对空间城镇化、人口半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的视角进行分析,鲜有学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综合性分析。其二,学者在分析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时,多采用传统的计量方法和省级行政区的数据来做实证研究,鲜有学者从空间计量的视角及采用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尝试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地级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三,本文在深入分析土地供给对城镇化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尝试从新的研究视角提出研究假说并进行科学的验证。基于研究目的,本文按照以下逻辑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在明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前提下,对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探究两者的影响机理和仍待挖掘的研究内容,确定可参考的研究方法,对应论文的第一章节,属论文绪论部分;其次,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价格的视角分析其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从土地供给价格扭曲、土地供给结构扭曲的视角分析其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结构的视角分析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理,从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价格、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的视角分析其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理,对应论文第二章节,属机理分析部分;再次,分别构建不同的空间计量模型,对上述研究机理中的假说予以验证,所采用的数据为269个城市和102个城市在2009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分析,从土地供给的视角提出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内容,主要是对机理部分的研究假说进行验证。具体展开为,(1)第三章节运用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空间城镇化、土地供给规模,运用10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土地供给价格,并分别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来探析土地供给价格、土地供给规模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供给价格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空间城镇化水平,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土地供给规模对空间城镇化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土地供给规模对空间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2)第四章节采用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人口半城镇化,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土地供给价格扭曲、土地供给结构扭曲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土地供给价格扭曲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供给和房价上涨两个渠道加剧人口半城镇化;土地供给结构扭曲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弱化人口半城镇化。(3)第五章节构建了城镇化质量测度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城镇化质量,并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土地供给规模、土地供给结构与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土地供给规模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工业、商服、住宅、基础设施用地(包括基础设施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在土地供给总量的占比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第六章节中根据全国269个地级市的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样本区间内土地供给规模的扩大和土地供给价格的提升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则与城乡融合发展正相关。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强相关研究,合理配置土地供给规模”“弱化政府干预,完善土地供给价格市场”“调整土地供给机制,优化土地供给结构”“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土地供给市场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宋瑾泽[3](2020)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解决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既有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要素支持,也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促进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率先实现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2020年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能够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提供助力,解决吉林省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提升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因此,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文献归纳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熵值法、协调度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对论文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具体来看,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领域内相关研究和最新进展,运用文献归纳法对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外经验进行总结,为本文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运用文献归纳法、图表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其相关情况进行了解。通过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回归分析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思路进行介绍,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找出本文研究切入点,为后文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概念进行界定;二是对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协同理论,四化同步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重要理论展开阐述;三是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具体分析。第三部分,国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基于对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四个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验总结,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出启示。第四部分,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实现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该部分主要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两部分。第五部分,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该部分内容主要有:一是构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及阶段进行综合研判。第六部分,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回归分析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第七部分,结论及对策建议。总结前文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唐熙来[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也是地区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过去的城镇化进程属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规模扩张无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人口市民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超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进入新时代,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也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贫穷向富强、由落后向现代转变的关键阶段,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因此,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就成为了我国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之路,寻求高质量的精细化城镇化发展。然而要想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理清城镇化发展的运动规律及深层次的动力机制。但是,当前研究多数是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特定要素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剖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相对不足,因此从系统的角度挖掘城镇化影响要素、科学合理的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体系、深入剖析城镇化系统内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解释各要素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以及高质量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就成了必要且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揭示城镇化发展所涉及的各类因素的形成过程与控制变量、研究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从而对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寻求最优的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体系,推动城镇化利益相关者推动城镇化高效发展的积极性,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城镇化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按照“调查、理论、实证和应用”的逻辑展开相关研究工作。(1)全面梳理城镇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本文研究空间。本文的相关研究是基于“城镇化”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城镇化这一论断展开的,所以本文梳理了城镇化产生的原因、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效率等相关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建构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即根据城镇化发展过程所涉及的各方系统要素对因子进行分析归类,建立因子的结构体系。城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要素的系统问题,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层级、不同地域、城镇化体系内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本研究在重庆市建委、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招商地产、中海地产、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抽样调查问卷,再由各地主管部门下发到企业员工、相关客户手中。采用这种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方法,充分掌握了各方对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现状认知,对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了的系统识别与梳理。随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提取的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构建出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3)基于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进行系统功能研究,提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本问题的关键性在于城镇化是一个关系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单一要素不仅直接对城镇化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素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进而改变彼此之间关系结构,影响整个城镇化系统的结构及机能,最终对城镇化产生重大的作用。因此对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解构分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4)对提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的复杂系统,并且变量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主客观联系,相关变量数目多,且部分指标主观性强,无法直接进行度量,所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5)整合优化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城镇化发展过程牵扯的要素复杂,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检验的结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要素、子系统以及整体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全面的挖掘,确保了政策建议的完整性、有针对性。本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全面的调查研究并梳理了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子,保证了因子调查的全面与可靠性;其二,构建了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三,系统阐述了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机制;其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透视了城镇化动力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找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线,全面阐述了城镇化发展提高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确保政策建议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本文所构建的城镇化动力系统及机制验证分析框架,对城镇化有序高效的推进、区域综合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具有一定意义,对科学有效制定与推行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具体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也存在“未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等诸多不足之处,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赵凡[6](2018)在《甘肃青城古镇空间文脉演化机理及其传承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青城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始建于唐代,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贸易中心,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青城古镇(文中统称为青城古镇),其古民居建筑群落保持完整,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青城古镇出现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传统民居空置乃至废弃,古镇的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及其文化传承面临着消解和衰退的危机。因此,如何保持古镇的文化特色,延续古镇的历史文脉,实现历史古镇保护性再生活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青城古镇作为空间文脉研究的对象,目的是以空间发展的视角深入挖掘青城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分析各阶段空间文脉特征,总结古镇空间文脉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提出青城古镇空间文脉的传承策略,延续古镇的文脉价值,给古镇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时,也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文化传承和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本文首先按照古镇空间演进的发展,对青城古镇的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分期,分别为军事重镇时期(851-1597)、商贸重镇时期(1597-1949)、农业小镇时期(1949-1978)、以及特色小镇时期(1978至今)。其次,对青城古镇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青城古镇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经历了由内向防御逐渐向外向开放转变的过程,经历了集中发展、面状扩展、内部填充、外延拓展与内部更新的空间演变方式。再次,在对空间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取四个阶段的空间文脉要素,分析空间文脉演化的过程,总结空间文脉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得出自然因素是演化的基础条件,政策因素是演化的推进力,经济因素是演化的支撑力,文化因素是演化的催化力。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调查法(Delphi)建立青城古镇的空间文脉价值评价体系,涵盖古镇文脉的本体价值、空间关联性、社会文化关联性、传承与发展状况等四个方面的评价,对青城古镇的空间文脉价值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基于此,提出了古镇空间文脉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施益军[7](2018)在《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方针,可以说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常态背景下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实现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地域广大,区域差异显着,城镇化水平也存在着区域间的差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超前和滞后型地区并存。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对各城镇现阶段综合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规模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的总体评价,通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以及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方面可以可以全面的认识我国当前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揭示当前阶段各城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特征,从而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策。因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科学有效的城镇化协调水平研究方法的构建对制定未来城镇化战略有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基础的夯实和拓展。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本文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做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研究、城镇化发展实证及评价研究和城镇化空间效应的研究三个方面总结和梳理了目前关于城镇化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尺度,同时从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及发展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现状;构建了基于城镇化发展质量与发展规模评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QS模型),探讨了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和动态分析模型(DCLM)。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权重,构建以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差异模型为主的空间效应分析模型,并基于此进一步构建了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构建的理论模型对全国286个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规模、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样本城镇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指数、偏离度指数和向好速率指数。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对全国286个样本城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进行分析,通过空间差异性分析对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实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通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化驱动机制分析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总结本文研究主要结论,提出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关启示和建议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并根据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推进和深化做出展望。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全国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规模整体较为稳定,变化幅度较小,但地域间差异大,由东向西依次递减;(2)全国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区间,但个别年份受到具体政策因素和宏观环境影响存在波动,不同区域间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差异大,由东向西依次递减;(3)全国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维持在稳定区间内,整体上下浮动较小,并且整体协调水平在逐步提升,但区域间协调水平差异仍较大,由东向西依次递减;(4)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动态分布来看,城镇化进程中“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方式有所改变,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改善明显,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5)全国各样本城镇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和地区辐射效应;(6)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差异变化较小,收敛趋势和发散趋势均不明显;(7)全国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协调水平整体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演化的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在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中,内源力是首要影响因子,其次是行政力水平和投资力水平的影响较大,市场力和外向力影响次之。

巨欢[8](2018)在《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主要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其远远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甘肃省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农业资源较丰富、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但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非均衡现象仍较突出,直接制约地区间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战略进程。因此研究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协调发展关系,对加快推进甘肃省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首先,通过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定量分析甘肃省“两化”是否存在相互关系,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化”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程度;最后,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城镇规划、制度因素四个方面对“两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关度较高。新型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泉源。(2)甘肃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发展水平要明显优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低水平一直是制约两者耦合协调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3)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两者间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耦合度从0.007的低水平耦合阶段逐渐过度为0.4561的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从0.0465的严重衰退失调发展演变为0.6147的初级协调发展。最后,根据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实证结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要利用大中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组团发展,完善城镇布局,突出区域特色;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农业产业链,从而促进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李静[9](2018)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基础建设完善、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是集经济、人口、社会、环境于一体的城镇化。我国东西部差别较大,西北地区的城镇建设、经济发展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条件较差、农村人口占比大、科技技术落后等,使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本文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系数作为影响城镇化的因素之一,研究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对城镇化的影响。本文将城镇化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首先,研究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耦合关系;之后,将耦合协调、农村人力资本、农民收入作为三个自变量,计算其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大小;最后,通过关联度的排序情况,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通过耦合分析,得出各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耦合逐渐向协调发展。但目前没有达到良好协调或优质协调,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灰色关联模型可得,耦合协调确实与城镇化具有一定关联性。因此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注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提升的同时,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拓展思路,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张阳[10](2017)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文中提出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用到各种资源。资源型城市拥有不同类型的资源,资源总量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资源型城市的数目占据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成为区域发展中各方面矛盾集中凸显的区域,提升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亟为迫切。建设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繁荣的美丽中国,建设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平衡、居民生活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就必须对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美丽阳光的宜居城市。基于以上实际问题,本研究从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型两种不同的视角,采用分段函数模型(阿特金森模型)以及熵值法,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2003—2013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客观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2003—2013年25个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整体保持增长的趋势,呈现一条上升的斜线;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呈“倒U型”增长曲线,社会发展质量整体呈增长的趋势,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数值较大,城乡统筹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波动起伏现象比较明显。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中的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对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作用比较大,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发展质量及城乡统筹质量对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作用比较小,城乡统筹质量对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作用最小。(2)黄河流域2003—2013年在煤炭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整体呈增长的趋势,油气和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波动起伏现象比较明显。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具体变化情况如下:(1)在2003—2008年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比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高,而在2008—2013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比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高。(2)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而非金属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最近两年逐渐增大。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资源类型不同,其城镇化质量的差异性也非常显着。在城镇化建设中,把提高非金属矿产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3)黄河流域2003—2013年在成熟阶段、衰退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波动起伏现象比较明显,在成长阶段资源型城市的曲线连续增长,而再生阶段资源型城市的曲线起伏明显。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具体变化情况如下:(1)成长型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分别在2003—2008年城镇化质量较低,在2008—2013年城镇化质量较高,而成熟型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分别在2003—2008年城镇化质量较高,在2008—2013年城镇化质量较低。(2)衰退型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分别在2003—2006年城镇化质量增长较快,2006—2010年城镇化质量变化不大,2010—2013年城镇化质量得分较高,逐渐过渡到再生型阶段,而再生型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在资源型城市所有发展阶段中最高。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城镇化质量高低也不同。尤其是对于处在成熟和衰退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要着力解决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

二、甘肃省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
    1.3 论文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1.4.2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论文研究方法
        1.6.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镇化质量概述
        2.1.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2.1.2 城镇化质量与相关概念的对比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极化—涓滴效应
    2.4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理论
    2.5 城镇化质量评价
        2.5.1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特点
        2.5.2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程序
        2.5.3 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青岛市经济发展情况
    3.2 青岛市社会发展概况
    3.3 青岛市城镇建设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建设发展目标
    4.2 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城市选取与指标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城市选取
        4.2.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
    5.1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5.1.1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权重的确定
        5.1.2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值的确定
    5.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5.3 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值的计算
    5.5 城镇化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5.1 青岛——深圳城镇发展质量对比分析
        5.5.2 城镇化质量评价总体评价值情况
        5.5.3 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2 激活传统城区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城区土地用途更新
    6.3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6.4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业经济活力
    6.5 重视科教文卫事业,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6.6 吸纳高素质人口,制订良好的人才引进政策
    6.7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6.8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改善政府管理措施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2)中国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镇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供给研究进展
        1.2.3 土地供给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1.2.4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2.1 中国土地供给的演进历程、出让方式与存在问题
        2.1.1 中国土地供给的演进历程
        2.1.2 中国土地供给出让方式
        2.1.3 中国土地供给存在问题
    2.2 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理
        2.2.1 空间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2.2.2 土地出让价格视角下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2.2.3 土地财政视角下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2.2.4 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
    2.3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机理
        2.3.1 人口城镇化与人口半城镇化内涵界定
        2.3.2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2.3.3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
    2.4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理
        2.4.1 规模视角下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制
        2.4.2 结构视角下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理
        2.4.3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数理模型
    2.5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
        2.5.1 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2.5.2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
        2.5.3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影响的数理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地供给对空间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空间城镇化与土地供给现状分析
        3.2.1 空间城镇化现状分析
        3.2.2 价格和规模视角下土地供给现状分析
    3.3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3.3.1 计量模型设定
        3.3.2 变量测度
    3.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3.4.1 统计检验
        3.4.2 实证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供给对人口半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人口半城镇化、土地供给价格扭曲与结构扭曲现状分析
        4.2.1 人口半城镇化测度
        4.2.2 人口半城镇化现状分析
        4.2.3 土地供给结构扭曲现状分析
        4.2.4 土地供给价格扭曲现状分析
    4.3 实证模型与变量测度
        4.3.1 计量模型设定
        4.3.2 变量测度
    4.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4.4.1 统计检验
        4.4.2 实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供给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城镇化质量与土地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5.2.1 城镇化质量测度
        5.2.2 城镇化质量现状分析
        5.2.3 土地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5.3 实证模型与变量测度
        5.3.1 计量模型设定
        5.3.2 变量测度
    5.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5.4.1 统计检验
        5.4.2 实证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供给对城乡融合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城乡融合发展与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现状分析
        6.2.1 城乡融合发展演进历程
        6.2.2 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6.2.3 土地供给市场化水平现状分析
    6.3 实证模型与变量测度
        6.3.1 计量模型设定
        6.3.2 变量测度
    6.4 统计检验与实证分析
        6.4.1 统计检验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土地供给视角下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供应监管,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7.2 弱化政府干预,建立公平、健康的土地供给市场化机制
    7.3 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机制,优化城市土地供给规模与结构
    7.4 深化加强制度改革力度,持续推进土地供给城乡一体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3)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农业现代化
    2.2 基础理论
        2.2.1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四化同步发展理论
        2.2.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3.1 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2.3.2 农业现代化助力新型城镇化
第3章 国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3.1.1 美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3.1.2 日本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3.1.3 印度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3.1.4 德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3.2 国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吉林省的启示
        3.2.1 重视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导
        3.2.2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2.3 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产业布局
第4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4.1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4.1.1 城镇人口比重持续提升
        4.1.2 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4.1.3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1.4 城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4.2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4.2.1 农业投入持续增加
        4.2.2 农业产出效益有所下滑
        4.2.3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4.2.4 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改善
第5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1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3 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5.2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5.2.1 指标预处理
        5.2.2 协调度模型构建
        5.2.3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分析
第6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变量设定、模型构建及共线性诊断
        6.1.1 变量设定
        6.1.2 模型构建
        6.1.3 共线性诊断
    6.2 吉林省整体层面回归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6.2.1 吉林省整体层面各维度回归分析
        6.2.2 吉林省整体层面各维度下各指标回归分析
        6.2.3 影响因素分析
    6.3 吉林省东部地区回归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6.3.1 东部地区各维度回归分析
        6.3.2 东部地区各维度下各指标回归分析
        6.3.3 东部地区影响因素分析
    6.4 吉林省中部地区回归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6.4.1 中部地区各维度回归分析
        6.4.2 中部地区各维度下各指标回归分析
        6.4.3 中部地区影响因素分析
    6.5 吉林省西部地区回归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6.5.1 西部地区各维度回归分析
        6.5.2 西部地区各维度下各指标回归分析
        6.5.3 西部地区影响因素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吉林省整体层面“两化”协调发展对策
        7.2.2 东部地区“两化”协调发展对策
        7.2.3 中部地区“两化”协调发展对策
        7.2.4 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2 凝练的科学问题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界定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界定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2.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2.1.1 国内城镇化发展情况
        2.1.2 国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2.1.3 国外主要城镇化模式梳理
        2.1.4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对比
        2.1.5 中国改革40 年的经验启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2.2.2 关于城镇化测度的研究综述
        2.2.3 关于城镇化因素的研究综述
        2.2.4 相关研究述评及本文的研究空间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
        2.3.2 协调发展理论
        2.3.3 结构理论
        2.3.4 区位理论
        2.3.5 人口迁移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7 动力机制理论
    2.4 本章小结
3.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研究
    3.1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构建步骤
    3.2 城镇化动力因子识别
        3.2.1 因子识别的预试研究
        3.2.2 问卷调查
    3.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城镇化影响因子体系
        3.3.1 解释结构模型(ISM)概述
        3.3.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3.3.3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
    3.4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分析与修正
        3.4.1 城镇化驱动维度
        3.4.2 城镇化动力模块
        3.4.3 城镇化关键因素
    3.5 本章小结
4.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分析
    4.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
        4.1.1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概念
        4.1.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模型
        4.1.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耦合
    4.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功能
        4.2.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激发功能
        4.2.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响应功能
        4.2.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递功能
        4.2.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功能
        4.2.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功能
    4.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4.3.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启动环节
        4.3.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动环节
        4.3.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环节
        4.3.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环节
        4.3.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4.4 本章小结
5.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验证分析
    5.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体系分析
        5.1.1 结构方程的适用性分析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2 问卷调查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问卷设计
        5.2.2 数据收集
        5.2.3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5.2.4 问卷数据分析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5.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5.3.2 问卷的信度分析
    5.4 模型假设结果检验与结果分析
        5.4.1 初始模型分析
        5.4.2 初始模型修正
        5.4.3 结果分析
        5.4.4 路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及路线安排
    6.1 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必要性
    6.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复杂网络构建
    6.3 城镇化动力系统网络分析
        6.3.1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点度中心度分析
        6.3.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中介中心度分析
        6.3.3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凝聚子群分析
    6.4 城镇化发展路线安排
        6.4.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驱动力关键路径
        6.4.2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路线图
    6.5 本章小结
7.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7.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7.2 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7.2.1 政府主导“松弛有度”的城市发展规划
        7.2.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7.2.3 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
        7.2.4 农民“硬资产”与“软文化”的双重提升
    7.3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Ⅰ
    调查问卷Ⅱ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甘肃青城古镇空间文脉演化机理及其传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相关研究
        1.4.2 文脉理论相关研究
        1.4.3 城市形态学理论及其发展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概念界定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青城古镇发育的历史地理基础
    2.1 自然地理基础
        2.1.1 区位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2 历史文化基础
        2.2.1 历史沿革
        2.2.2 历史地位
        2.2.3 地域文化
    2.3 社会经济基础
        2.3.1 人口与老龄化
        2.3.2 社会经济
        2.3.3 产业发展
    2.4 历史文化遗存
        2.4.1 非物质文化遗存
        2.4.2 物质文化遗存
    2.5 古镇保护与发展
        2.5.1 古镇保护历程
        2.5.2 保护工作评价
        2.5.3 古镇保护中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3.青城古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其特征
    3.1 空间演变阶段划分
    3.2 军事重镇时期空间特征(851-1597)
        3.2.1 总体格局及其空间层级
        3.2.2 城镇中心及其空间边界
        3.2.3 内部道路及用地形态
        3.2.4 内向防御的空间特征
    3.3 商贸重镇时期空间特征(1597-1949)
        3.3.1 总体格局及其空间层级
        3.3.2 城镇中心及其空间边界
        3.3.3 内部道路及用地形态
        3.3.4 堡内封闭内向、堡外开放的空间特征
    3.4 农业小镇时期空间特征(1949—1978)
        3.4.1 总体格局及其空间层级
        3.4.2 城镇中心及其空间边界
        3.4.3 内部道路及用地形态
        3.4.4 逐渐开放的空间特征
    3.5 特色小镇时期空间特征(1978 至今)
        3.5.1 总体格局及其空间层级
        3.5.2 城镇中心及其空间边界
        3.5.3 内部道路及用地形态
        3.5.4 外向、开放的空间特征
    3.6 青城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3.6.1 军事重镇时期集中发展
        3.6.2 商贸重镇时期面状扩展
        3.6.3 农业小镇时期内部填充
        3.6.4 特色小镇时期外延拓展、内部更新
    3.7 本章小结
4.青城古镇空间文脉演化特征及其成因
    4.1 青城古镇空间文脉要素
        4.1.1 空间文脉要素分类
        4.1.2 空间文脉要素提取
    4.2 青城古镇空间文脉的演化过程
        4.2.1 军事重镇时期空间文脉形成
        4.2.2 商贸重镇时期空间文脉演化
        4.2.3 农业小镇时期空间文脉演化
        4.2.4 特色小镇时期空间文脉演化
    4.3 青城古镇空间文脉演化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方式
        4.3.1 自然因素
        4.3.2 政策因素
        4.3.3 经济因素
        4.3.4 文化因素
        4.3.5 作用方式
    4.4 本章小结
5.青城古镇空间文脉传承策略
    5.1 青城古镇空间文脉价值评价
        5.1.1 空间文脉价值评价体系建立
        5.1.2 空间文脉价值评价
    5.2 青城古镇空间文脉保护与传承策略
        5.2.1 空间文脉本体的保护策略
        5.2.2 空间文脉的传承策略
        5.2.3 古镇活力再生策略
    5.3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7)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和转型期
        1.2 我国城镇化协调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
        1.3 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
        1.4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城镇化研究的基础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主要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镇化发展相关研究及评述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2 理论基础
    2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基础研究
        2.1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2 城镇化发展内容研究
        2.3 城镇化发展方向研究
        2.4 城镇化发展经验总结研究
        2.5 小结
    3 城镇化发展评价及实证相关研究
        3.1 城镇化规模评价
        3.2 城镇化质量评价
        3.3 城镇化水平评价
        3.4 城镇化协调性评价
        3.5 小结
    4 城镇化空间效应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城镇化发展现状
    1 研究范围和研究尺度界定
    2 我国城镇化发展概况
        2.1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2.2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2.3 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理论模型的构建
    1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理论模构建
        1.1 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体系构建
        1.2 城镇化发展规模测度体系构建
        1.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1.4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1.5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布动态分析模型
    2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及其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2.1 空间权重的确定
        2.2 空间相关性分析模型
        2.2.1 空间全局自相关模型
        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
        2.3 空间差异性分析模型
        2.4 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力分析
        2.4.1 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2.4.2 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1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与分析
        1.1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测度
        1.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分析
        1.2.1 整体变化趋势
        1.2.2 水平值区间划分及分布
        1.2.3 地域空间分布
    2 中国城镇化发展规模测度与分析
        2.1 城镇化发展规模的测度
        2.2 城镇化发展规模的分析
        2.2.1 整体变化趋势
        2.2.2 水平值区间划分及分布
        2.2.3 地域空间分布
    3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3.1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耦合度测度与分析
        3.2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3.2.1 整体变化趋势
        3.2.2 水平值区间划分及分布
        3.2.3 地域空间分布
    4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4.1.1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路线拟合
        4.1.2 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指数
        4.1.3 城镇化协调发展偏离程度指数
        4.1.4 城镇化协调发展向好速率指数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及其驱动力分析
    1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和确定
    2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
        2.1 城镇化发展空间相关性分析
        2.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2 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3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3.1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3.2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3.2.1 城镇化协调发展演变动力机制探讨
        3.2.2 理论模型与变量选取
        3.2.3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演变驱动力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主要结论、启示及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启示和建议
        2.1 稳步推进城镇发展规模的有序增长
        2.2 推进城镇发展提质升级,着力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2.3 提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3 可能的创新点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各类数据及代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2.1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2.1.1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2.1.2 农村产业结构
        2.1.3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2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2.2.1 城镇化规模
        2.2.2 城镇生活质量
        2.2.3 城镇经济水平
        2.2.4 生态环境
3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互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3.1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互关系分析
        3.1.1 平稳性检验
        3.1.2 协整分析
        3.1.3 实证结论
    3.2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3.2.1 研究方法的选取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处理
        3.2.3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
4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产要素对“两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影响
    4.2 产业结构对“两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影响
    4.3 城镇规划对“两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影响
    4.4 制度因素对“两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影响
5 促进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5.1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5.1.1 完善劳动力就业管理
        5.1.2 规范土地管理
    5.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5.2.1 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农业产业链
        5.2.2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5.3 培育新型农民
        5.3.1 大力发展农村科技与教育事业
        5.3.2 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
    5.4 合理布局城镇规划
        5.4.1 完善城镇布局,突出区域特色
        5.4.2 提高城镇空间利用率,注重绿色发展
    5.5 突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r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研究现状
        2.1.2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现状
        2.1.3 城镇化发展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现状
        2.2.2 农民收入研究现状
        2.2.3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现状
        2.2.4 城镇化发展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4 作用机理分析
        2.4.1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2.4.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民收入和城镇化发展现状
    3.1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3.1.1 农民教育投资逐渐增加
        3.1.2 政府强化农村医疗配备
        3.1.3 迁移投资提升流动质量
        3.1.4 农民培训逐渐规范化
    3.2 西北五省区农民收入现状
        3.2.1 农民收入整体增加
        3.2.2 收入结构发生改变
        3.2.3 农业生产投资增加
    3.3 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3.3.1 城镇经济在不断提升
        3.3.2 人口城镇化趋势愈加明显
        3.3.3 社区设施在不断完善
        3.3.4 生态环境在不断优化
第4章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研究
    4.1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确立
        4.1.2 数据来源
    4.2 熵值确权
    4.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模型的建立
        4.3.1 两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4.3.2 耦合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4.3.3 耦合协调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4.4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分析
        4.4.1 两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2 耦合度结果分析
        4.4.3 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对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5.1 方法选择
    5.2 城镇化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5.3 城镇化系统评价结果
    5.4 耦合与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5.4.1 模型构建
        5.4.2 耦合协调与城镇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建议
        6.1.1 科学规划,做好政策引导
        6.1.2 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化发展
        6.1.3 多元投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农民收入指标体系无量纲化数据
附录B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无量纲化数据
附录C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权重
附录D 农民收入指标体系权重
附录E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阶段及耦合协调类型
附录F 城镇化指标体系无量纲化数据
附录G 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作者简介

(10)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区域
        1.3.1 自然地理概况
        1.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3.3 资源型城市概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镇化质量相关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相关理论基础
        1.6.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
    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2.2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2.2.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
        2.2.2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3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2.3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量化的数据来源
3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总体特征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总体特征
    3.2 城镇化质量结构特征分析
        3.2.1 经济发展质量
        3.2.2 社会发展质量
        3.2.3 城市基础设施质量
        3.2.4 城乡统筹质量
        3.2.5 生态环境质量
        3.2.6 城镇化质量各结构均值比较
    3.3 总体结构特征综合分析
    3.4 城镇化质量内部结构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不同资源类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分析
    4.1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分类
        4.1.1 资源类型分类
        4.1.2 资源类型的比较
    4.2 不同资源类型内部结构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分析
    5.1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阶段
        5.1.1 发展阶段分类
        5.1.2 发展阶段的比较
    5.2 不同发展阶段内部结构比较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
    6.1 总体提升对策
        6.1.1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6.1.2 提高社会发展质量
        6.1.3 提高城乡统筹质量
        6.1.4 充实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6.2 不同类型提升对策
        6.2.1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
        6.2.2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甘肃省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市城镇化质量评价[D]. 张利源.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2]中国土地供给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 雷绪斌. 湖南大学, 2020(02)
  • [3]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宋瑾泽. 吉林大学, 2020(08)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 唐熙来. 重庆大学, 2019(09)
  • [6]甘肃青城古镇空间文脉演化机理及其传承策略[D]. 赵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7]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D]. 施益军. 南京大学, 2018(06)
  • [8]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 巨欢.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9]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D]. 李静. 青海大学, 2018(10)
  • [10]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D]. 张阳. 河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甘肃省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