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用独轮车手扶拖拉机的研制

一种新型农用独轮车手扶拖拉机的研制

一、一种新型农用独轮手扶拖拉机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苏力[1](2022)在《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与工农联盟——当代中国宪制思考之一》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由工人阶级领导,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动力和象征;传统农耕中国必须通过革命和建设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重构现代中国;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必须逐步加入这一进程,不只是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更是加入工人阶级队伍。本文还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农业机械化历程为例证,论证了前述论题。

刘皞春[2](2018)在《前桥摆转式底盘液压四驱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拥有大量的水田,这些水田主要用于水稻的种植。由于水稻种植对水田有平整度要求,因此通常水田以小地块的形式存在。同时,我国南方受到丘陵地形的影响,南方水田又主要以不规整的小地块形式存在。小地块水田机械需要有较好的机动性与操纵性,因此我国仍然大量使用手扶拖拉机作为水田耕整机械。但采用手扶拖拉机进行水田作业仍然存在效率低和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具有较好工作特性的水田四驱底盘,对提高水田作业效率和降低水田劳动强度有重要意义。为此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项目组通过借鉴手扶拖拉机的转向形式,提出一种前桥摆转转向式四驱底盘,并为其配备了简单的液压动力系统。到目前为止,该底盘可以在水田作业时直接作倒U形转弯调头进入下一畦,具有结构简单、转弯半径小等特点,有望作为我国小地块行走机械的一种重要补充。为了实现摆转底盘的控制,需要为该底盘配备相应的液压控制系统。本文对摆转底盘的操纵力学进行研究。构建了底盘的数学模型,得出可通过对前桥液压马达的流量控制,可以实现摆转转向底盘的运动控制,包括底盘前后桥速度控制,前后桥横摆角速度控制以及底盘姿态控制。在底盘方向控制上,提出一种通过前桥液压马达并联,分别控制前桥液压马达回油背压实现马达差速的转向方案。通过分别调整安装在液压马达回油路上的溢流阀开启压力,实现两液压马达流量控制,从而使底盘摆转转向;通过转向主销前置,使得前桥获得回正力矩,实现底盘的直走。通过对背压式转向方案的仿真建模分析可知,主销前移能使得前桥获得回正力矩;车速越小,底盘所能获得的稳态转向角度越大;溢流阀的控制信号与底盘的转向角构成正相关关系;通过模拟控制信号的突变得出新液压转向方案能较好地避液压冲击现象的发生。在底盘制动控制上,提出一种背压式制动方案。通过提高每个马达的回油背压,使得马达的回油背压大于进油压力,从而产生制动力矩。通过对背压式制动方案仿真建模分析可知,底盘制动时,回油压力越大,底盘获得的反向加速度越大;回油压力越大线性增大时,底盘获得的反向加速度也呈现线性增大趋势;在坡道制动仿真中,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坡度,当回油背压某个值时,底盘能在坡道上静止。当回油背压小于某个值时,回油背压不足以抗衡外力力矩,底盘会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在底盘负值负载控制上,提出一种通过调整回油背压实现负值负载控制的策略。通过仿真分析,底盘在正负载工况时,回油路无论有没有液阻,马达都处于安全工况,此时回油液阻越大无用功越多。底盘在负负载工况时,若回油路液阻不足,泵供油量小于马达需油量,此时因马达呈现泵效应,液压部件会因缺油而不能正常工作。综合考虑到,底盘行驶的平顺性和易操控性,提出三段式背压控制策略。根据马达进油压力,在马达可能做正功区间,线性降低溢流阀开启压力,增加压力能利用;马达只做负功区间,保持溢流阀开启压力,获取稳定的制动力;马达超速区间,线性提高溢流阀开启压力,限制马达超速。根据提出的背压式转向、制动与平衡方案进行样机的试制。系统原件包括:2.4G航模遥控器以及接收器,Atmega328芯片,扩散硅压力变送器,PWM转换电路,比例阀功率放大电路,EBG-03比例阀等,并对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前桥摆转式底可以采用开式液压系统—轮边液压马达技术实现底盘转向、制动以及负载平衡的控制。采用前桥两马达并联后桥两马达并联或浮动可以实现底盘的两、四驱的切换。对比前桥马达串联断流的摆转方式,采用前桥马达并联控流的摆转方式更有利于底盘的方向控制。2、摆转底盘方向的控制可以通过分别控制前桥两并联马达的回油背压实现。通过仿真试验和样机试验可知,在前桥轮边马达的回油路串接比例溢流阀,通过调整比例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可以实现摆转底盘方向的连续可调。与串联断流摆转方式相比,并联控压的转向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转向造成的液压冲击。3、为了使得采用马达并联的摆转底盘具有一定的直线行驶能力,采用摆转主销前置的方式,使底盘在行驶时获得回正力矩。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摆转主销前置可以使底盘获得回正力矩,实现直走。通过样机试验,采用摆转主销前置,可以使底盘行走偏转率不超5%。4、摆转底盘的行车制动可以通过提高液压系统的总回油背压实现。仿真试验和样机试验表明,通过控制串接在总回油路上的比例溢流阀开启压力的大小,能获得相应的行车制动力,符合车辆制动的设计准则。5、摆转底盘采用发动机-CVT-定量泵为动力源的开式液压系统,需要配备负载平衡系统,防止底盘在负负载的工况下出现超速失控。综合考虑到,底盘行驶的平顺性和易操控性,提出三段式背压控制策略。根据马达进油压力,在马达可能做正功区间,线性降低溢流阀开启压力,增加压力能利用;马达只做负功区间,保持溢流阀开启压力,获取稳定的制动力;马达超速区间,线性提高溢流阀开启压力,限制马达超速。样机试验表明,通过监测系统进油压力,控制用于行车制动的比例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可以实现底盘在正负载的情况下降低回油背压,负负载时可以提供相应的制动力防止马达超速。6、对摆转底盘进行非铺装路面行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底盘具备一定的非路面行走能力。水田行驶试验中,摆转转向底盘在四驱的状态下,能较平稳地在水田行驶。底盘水田行驶时,能以内侧轮为圆心作倒U型掉头。

吴钢[3](2017)在《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驱动底盘的转向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南方水田较多,且以小型水田为主,小型水田一般都是不规整的,对田间作业的机械要求较高。虽然目前市场上有着各种水田机械和小型农业机械,但并不能满足小型水田对机械的机动性和操纵性较高的作业要求,这种现状大大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进程。为解决我国南方小型水田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困境,研制出一种工作效率高、单位面积能耗低且操纵强度小的小型水田农用机械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研制出的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四驱行走底盘具有转向灵活,转向半径小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高速转向不平顺,最小控制角度较大的问题。前桥摆转转向原理为在转向时,转向内侧轮子停止不转,转向外侧轮子继续转动,从而带动前桥的摆转,底盘实现转向。通过对样机进行试验分析,从试验曲线可以看出底盘在高速转向时,转向轮回油压力和流量均会发生突变,其中转向内侧液压马达压力由4.35MPa下降到2.21MPa,转向外侧液压马达压力由4.26MPa上升到7.29MPa,连续转向时会发生较强的液压冲击现象,不利于底盘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底盘高速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对液压控制系统提出改进。本文对两种方案进行了研究。两个方案分别是加装传统方向盘辅佐控制前桥摆转的最小转向角度和利用行走轮驱动液压马达的背压变化来减速驱动轮实现最小转向角度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比较,基于控制的简便性和可靠性,决定采用背压控制方案。在满足底盘作业和行走要求的基础上,对液压转向驱动系统进行了动力设计和主要元件的参数计算和选择,提高了各元件之间的匹配度,更加高效的利用了底盘的动力源。为验证利用行走轮驱动马达的背压进行控制底盘转向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本文利用AMESim软件对背压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每个元件的参数匹配,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行驶过程中,施加背压的转向内侧的车轮转速慢慢变小,无背压的转向外侧车轮转速增加,两侧形成了转速差,前桥带动底盘向施加背压的转向内侧偏转。转向半径的大小与背压的大小成正比。为进一步研究底盘转向半径和背压的关系,对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四驱行走底盘样机进行台架试验和行走性能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零负载的情况下,通过背压可以控制底盘前轮的行走速度,背压越大,施加背压的内侧车轮转速越小。行走性能试验包括底盘转向性能试验和底盘直线性能试验。底盘转向性能试验表明:在不同行驶情况下,均是背压越大,转向半径越小;且由背压导致的两侧回油压差范围在0MPa到0.50MPa之间,转向半径由无限大到原地转向。底盘直线性能试验表明:前轮前束值为10mm时,底盘的行驶偏转率不超过5%,底盘在水泥平整路面具有直线行驶能力。

何晓芬[4](2015)在《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折耳根是一种中草药,同时也是贵州等地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在贵州有大量的种植,折耳根收获机械化是实现贵州农业机械化的关键。贵州的地形属丘陵、山区地区,小块田地种植折耳根,并且还呈阶梯状,不适应大型机器作业,再加上折耳根种植只在贵州等地,鉴于种植区域的局限性,折耳根农业机械化程度为零。因此,研究一种适应这种特殊收割条件的折耳根收获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水稻收割机在西南地区作业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强、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小型折耳根收获机。其次,从产品概念设计出发,配合产品概念设计的特点和产品概念设计的原则,得出用振动挖掘铲和振动筛实现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收获功能。第三,根据结构布局方案拟定与优化,得出适合小型折耳根收获机使用条件的总体设计,确定了机器的作业速度、收获幅度、动力源输入和机械工作原理及整体布局等。第四,在确定了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关键部件的设计,这部分主要对挖掘铲组件和分离兼输送装置的设计。第五,进行其他部件设计,这部分主要确定确定机架的大致形状及各零件尺寸,以及行走轮的选用和设计。第六,进行传动系统部分设计,主要确定传动系统的选择及转动方案,同时确定整机的动力部分,以及牵引机械的选型。最后,通过以上几步,确定机器各部分的几何参数尺寸,为机器的三维造型奠定了基础,然后,应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机器动力源部分、机架部分、挖掘部分、输送及清选部分、机架部分、传动系统部分和行走部分进行三维造型,并通过虚拟装配技术把各个模块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完成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总体装配。在本研究中,应用了现代设计方法、实体三维造型及虚拟装配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方法及手段,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了设计速度,缩短了产品设计所需时间和产品设计成本,并且本研究对同类型产品的设计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平义,王振杰,李海涛,张绍英,魏文军[5](2014)在《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越障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针对丘陵山区等复杂农田地面环境,设计一种由4组行星履带驱动装置驱动行走、作业的农用动力底盘。分析了该底盘行星履带驱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平坦道路上行走、田间仿形以及过埂翻转越障的结构变化过程和运动条件,以及仿形越障和翻转越障通过原理,计算了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的仿形越障极限高度和理论翻转越障极限几何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底盘样机具有仿形越障和翻转越障能力,满足在凹凸不平的丘陵山区等复杂农田地面中行走及田间作业的要求。

刘平义,王振杰,李海涛,张绍英,魏文军[6](2014)在《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越障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针对丘陵山区等复杂农田地面环境,设计一种由4组行星履带驱动装置驱动行走、作业的农用动力底盘。分析了该底盘行星履带驱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平坦道路上行走、田间仿形以及过埂翻转越障的结构变化过程和运动条件,以及仿形越障和翻转越障通过原理,计算了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的仿形越障极限高度和理论翻转越障极限几何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底盘样机具有仿形越障和翻转越障能力,满足在凹凸不平的丘陵山区等复杂农田地面中行走及田间作业的要求。

王亚,陈思忠,李海涛,刘平义[7](2012)在《高地面仿形性动力底盘的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针对一般农业机械动力底盘在丘陵山区行驶、田间作业时,由于地形适应性差以及附着力不足导致车轮打滑,影响整机作业效果等现象,采用地面仿形原理,设计一种全时8轮驱动、5自由度仿形的山地农业机械动力底盘,并对底盘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试验证明:底盘样机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性和通过性,且转向灵活,能够保持良好的附着力,满足在崎岖不平的道路行驶及田间作业要求。

周新年,巫志龙,周成军[8](2010)在《我国工程索道技术装备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阐述我国工程索道技术装备研究进展,包括绞盘机、跑车及索道附属装置的开发研究;重点分析绞盘机5大技术参数和跑车4大工作机构以及在各种工程索道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工程索道技术装备在木材集运、水利水电、公路桥梁和土建施工等吊装工程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王艳红[9](2010)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认为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晓琳[10](2008)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指出 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第一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农机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投资兴办。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

二、一种新型农用独轮手扶拖拉机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农用独轮手扶拖拉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与工农联盟——当代中国宪制思考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
二、工人阶级与工业化/现代化
三、中国革命和现代化与农民
四、以农业机械化为例证
五、也算结语

(2)前桥摆转式底盘液压四驱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水田行走机械发展概况
        1.2.1 国外水田行走机械发展概况
        1.2.2 我国水田行走机械发展现状
    1.3 行走机械液压驱动系统概述
        1.3.1 液压行走机械发展历史
        1.3.2 液压行走系统分类
    1.4 四轮底盘转向方式研究现状
    1.5 前桥摆转转向式底盘的探索历程
        1.5.1 摆转底盘机械结构
        1.5.2 摆转底盘液压系统
    1.6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底盘待解决关键技术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前桥摆转转向式底盘操纵及液压控制方法
    2.1 摆转底盘简化模型建立
    2.2 摆转底盘整车运动学
    2.3 底盘运动液压控制机理
    2.4 底盘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2.4.1 转向方案
        2.4.2 液压马达并接转向方案
        2.4.3 制动方案
        2.4.4 制动回油液阻选用
        2.4.5 负载平衡方案
    2.5 小结
3 前桥摆转底盘背压式转向设计与仿真分析
    3.1 摆转底盘背压式转向设计
    3.2 背压转向AMEsim建模及仿真试验
        3.2.1 背压转向仿真建模
        3.2.2 背压转向仿真试验
    3.3 小结
4 前桥摆转液压底盘背压式制动设计与仿真分析
    4.1 制动方案确定
    4.2 背压制动建模与仿真试验
        4.2.1 背压制动仿真建模
        4.2.2 背压制动仿真试验
    4.5 小结
5 前桥摆转液压底盘负载仿真分析与背压平衡策略
    5.1 底盘纵向力学仿真模型
    5.2 底盘纵向运动仿真试验
    5.3 基于马达进油压力信号的背压控制策略
        5.3.1 进油压力与马达工况的关系
        5.3.2 背压控制策略
    5.4 小结
6 样机试制与试验
    6.1 样机试制
        6.1.1 水田底盘液压系统部件选型
        6.1.2 背压式转向系统试制
        6.1.3 背压式行车制动系统试制
        6.1.4 背压平衡系统试制
        6.1.5 样机测试系统搭建
    6.2 背压式转向试验
        6.2.1 液压冲击试验
        6.2.2 稳态转向试验
        6.2.3 直线行驶试验
    6.3 背压式行车制动试验
    6.4 背压式平衡试验
    6.5 非铺装路面及水田行走试验
        6.5.1 非铺装路面行驶测试
        6.5.2 摆转底盘水田行走性能测定
    6.6 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3)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驱动底盘的转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水田动力机械的转向方式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手扶拖拉机的转向特点
        1.2.2 水田轮式拖拉机的转向特点
        1.2.3 船式拖拉机的转向特点
        1.2.4 水田履带拖拉机的转向特点
    1.3 国内外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现状
        1.3.1 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1.3.2 国外液压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1.3.3 国内液压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前桥摆转转向分析与控制系统设计
    2.1 原前桥摆转转向底盘的分析
        2.1.1 原前桥摆转转向原理分析
        2.1.2 原前桥摆转转向试验与分析
    2.2 前桥摆转转向方案的改进设计
    2.3 液压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
        2.3.1 前桥摆转式底盘的设计要求
        2.3.2 前桥摆转转向液压驱动方式及控制原理
        2.3.3 液压驱动系统的选择
        2.3.4 液压控制系统调速方案的选择
        2.3.5 液压马达驱动方案的选择
    2.4 液压系统的总体方案
3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底盘主要参数的确定
    3.1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底盘的技术要求
    3.2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底盘动力学分析
        3.2.1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底盘牵引力的计算
        3.2.2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底盘牵引力的校核
    3.3 液压行走系统主要部件的选择
        3.3.1 系统压力的确定
        3.3.2 液压马达的选择
        3.3.3 液压泵的选择
        3.3.4 发动机的选择
        3.3.5 管道系统的计算和选择
        3.3.6 油箱的选择
        3.3.7 系统的压力损失
4 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
    4.1 AMESIM仿真软件简介
    4.2 AMESIM软件包
    4.3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行走系统模型的仿真
        4.3.1 仿真模型的目的
        4.3.2 液压仿真模型的构建
    4.4 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行走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5 样机台架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设备与方案
        5.2.1 试验设备
        5.2.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 样机场地行走试验
    6.1 样机转向性能试验
        6.1.1 试验目的
        6.1.2 试验设备、方案及场地
        6.1.3 试验结果分析:
    6.2 样机直线性能试验
        6.2.1 试验目的
        6.2.2 试验设备、方案及场地
        6.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

(4)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根茎类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1.3.2 马铃薯联合收割机的研究现状
        1.3.3 甘蓝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1.3.4 花生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课题的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概念设计
    2.1 产品的概念设计
        2.1.1 产品概念设计的内涵
        2.1.2 产品概念设计的特点
        2.1.3 产品概念设计的原则
        2.1.4 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建模
    2.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概念设计
        2.2.1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需求分析
        2.2.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功能定义
        2.2.3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原理分析设计
        2.2.4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总体设计
    3.1 动力源的确定
        3.1.1 拖拉机类型的确定
        3.1.2 整机动力大小的确定
        3.1.3 牵引机械选型
    3.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和整体布局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部件的设计
    4.1 挖掘铲组件的设计
        4.1.1 挖掘铲结构设计
        4.1.2 挖掘铲主要参数的设计
    4.2 分离兼输送装置设计
        4.2.1 振动筛结构设计
        4.2.2 振动筛的运动分析
        4.2.3 振动筛上物料相对运动动力学分析
        4.2.4 振动筛基本参数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
    5.1 传动系统的设计
        5.1.1 传动形式的选择
        5.1.2 传动比的确定
        5.1.3 链传动设计及计算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他部件设计
    6.1 机架的设计
    6.2 行走轮的设计
        6.2.1 可调高转向轮安装组件
        6.2.2 行走轮
    6.3 提升转臂的设计
    6.4 动力输出轴辅助支撑的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建模与虚拟装配
    7.1 CAD技术简介
        7.1.1 广义CAD技术
        7.1.2 机械CAD技术
        7.1.3 CAD技术的应用
    7.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虚拟装配
    7.3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简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B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5)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越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底盘结构设计
    1.1 底盘构成原理
    1.2 行星履带驱动装置设计
    1.3 动力传动原理设计
    1.4 越障原理分析
2 底盘越障性能分析
    2.1 底盘仿形越障极限高度分析
    2.2 底盘理论翻转越障极限几何高度分析
3 底盘关键参数设计
4 底盘转弯半径
5 底盘样机与越障试验
    5.1 底盘样机试制参数
    5.2 试验条件
    5.3 底盘样机越障试验结果及分析
6 结论

(7)高地面仿形性动力底盘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底盘结构设计
    1.1 底盘构成原理
    1.2 动力传动原理设计
    1.3 地面仿形原理分析
2 底盘性能参数设计
    2.1 转向机构设计
    2.2 底盘纵向平面参数设计
    2.3 底盘横向平面参数设计
3 底盘样机参数与试验
    3.1 底盘样机参数
    3.2 试验条件
    3.3 底盘样机试验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8)我国工程索道技术装备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索道技术装备
    1.1 绞盘机
        1.1.1 绞盘机种类划分
        1.1.2 绞盘机技术改进
        1.1.3 绞盘机整机构造
        1.1.4 绞盘机主要参数
    1.2 运载跑车
    1.3 辅助装置
2 工程应用
3 发展趋势
    3.1 轻型集材索道技术装备的研制和推广
    3.2 新型吊装索道技术装备的研制和推广
4 结束语

四、一种新型农用独轮手扶拖拉机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与工农联盟——当代中国宪制思考之一[J]. 苏力.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2(01)
  • [2]前桥摆转式底盘液压四驱控制系统研究[D]. 刘皞春.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前桥摆转转向式液压驱动底盘的转向性能研究[D]. 吴钢.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D]. 何晓芬. 贵州大学, 2015(03)
  • [5]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越障性能研究[J]. 刘平义,王振杰,李海涛,张绍英,魏文军. 农业机械学报, 2014(S1)
  • [6]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越障性能研究[A]. 刘平义,王振杰,李海涛,张绍英,魏文军. 第18届CIGR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世界大会论文集1, 2014
  • [7]高地面仿形性动力底盘的设计与试验[J]. 王亚,陈思忠,李海涛,刘平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2(S1)
  • [8]我国工程索道技术装备及其发展趋势[J]. 周新年,巫志龙,周成军.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0(12)
  • [9]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A]. 王艳红. 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十二五”低碳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2010
  • [10]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J]. 晓琳. 农业机械, 2008(18)

标签:;  ;  

一种新型农用独轮车手扶拖拉机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