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面临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

发展中国家面临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

一、发展中国家面对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论文文献综述)

邵冰[1](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王琼[3](2016)在《中国共产党在大国博弈中的执政方略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方略是政党治理国家的总体政治决策和战略布局,是执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执政目标,而采取的执政思维和执政布局的总和。执政方略决定着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行动导向,是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全景式展现。然而,执政方略在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不可移易的,它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内部状况的改观进行完善。执政方略定位就是基于治国理政内外部条件变化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包括目标的确定、思维的转变和布局的调整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大国博弈中的执政方略定位研究为题(特指全面执政时期,局部执政时期不在本选题的研究范畴内),考察大国博弈作为一项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产生的深刻影响,探寻大国博弈中提高执政方略定位准确性的重要思路。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是本文主要运用的分析框架。试图通过逻辑的辨析、历史的实证、要素的分析来厘清执政方略定位与大国博弈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最后从认识规律走向运用规律,以历史纵深和全球视野来思索执政中国的重要命题。在执政方略行为系统分析模型中,世情、国情和党情是对执政方略定位产生影响的外部压力源和扰动力,基于环境改变确立的执政方略定位又会“反转”改变系统的外部环境。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循环交互与动态平衡中,执政方略定位不断调整,才能够从容应对外部环境考验。在所有的世情因素中,大国博弈格局变化当属最重要的考量,各国以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和自身利益的维护获取为导向进行策略选择,形成博弈中的冲突较量。大国博弈合纵连横,牵引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多根神经,是纷繁复杂的领土纠纷、军备竞赛、贸易冲突等国际争端背后最重要的主导力量。并且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明显,国际微小的动向往往会映射到国内,引起执政方略定位的重大变化。历史的实证分析,在两极格局演化期、新旧格局转换期和全球秩序重构期,中国共产党曾经以准确的执政方略定位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低潮中经受住了和平演变的考验,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取得了一系列执政成就。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也曾经有过失败的教训,由于对内外部环境压力判断失误或反应过激而形成的“左”倾理论与实践,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探索历程,正是那些符合时代特征、国情国力和民心诉求的执政方略定位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向前。在从立国、富国走向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以自身的转变和提高来回应外部环境的考验。基于要素的分析总结,政治摩擦、利益冲突、军事较量、文化渗透和制度竞争是影响执政方略定位的大国博弈要素。大国博弈要素影响执政方略定位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单一要素构成的挑战、要素集合体形成的冲击、博弈胜出者的示范效应、博弈失利方的经验教训等。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适应性来予以回应,趋利避害、独立自主和争取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国博弈中的主要行为选择。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提高执政方略定位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基于历史和要素的分析梳理总结,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一是要全面总结执政历史经验,包括执政目标的确定要紧紧抓住治国理政的主要矛盾、执政思维的转变要体现政党现代化的趋势、执政布局的调整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依据;二是理性分析大国博弈格局,既要分析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也要分析大国关系和中国的周边环境;三是客观评估自身综合实力,包括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的博弈能力;四是着力构建大国战略观念,自信从容的大国心态、韬光养晦的智慧谋略、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和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是中国在大国博弈中实现执政方略准确定位所应有的态度和责任。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够逃避国际关系对其生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更不可能孤立于全球化浪潮而关起门执政。关注全球热点,回应世界关切,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执政的基本要求。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适应、改变、创新、胜出,是确立执政方略定位的重要遵循。从革命到执政,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决策者和执行者,党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执政方略定位体现着政党意志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紧密联系。大国博弈中的执政方略定位,是从规律层面对国家发展进路的全盘构思,是“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的整体计划。虽然不能够选择执政环境,但是中国共产党却可以通过道路的抉择、模式的转换、方略的定位,建立起真正有助于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架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鲁楠,高鸿钧[4](2012)在《中国与WTO:全球化视野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中国在适应"入世"挑战的过程中,完成了重返世界体系、转向市场经济、推进法治进程、改变封闭国家观念、转变传统诉讼观和政治法律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得以重新理解WTO的性质、作用和当代趋势,认识到WTO是一个促进和平的国际组织,是一种宪法性构造物,具有规则导向和司法治理等特征。这一新型的国际组织,既是世界体系的产物,也是这一体系变动的风向标。"入世"十年,中国、WTO和整个世界格局都发生了巨变,中国调整战略变得十分必要。这种战略应包括四种转变,即从"经济入世"转向"法律入世",从"开放推进改革"转向"改革推进开放",从具备实力优势转向兼具道义优势以及从随机应对转向积极主导。

郭建伟[5](2006)在《最后贷款人 ——公共产品角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后贷款人古典理论诞生于19世纪,桑顿与巴杰特是其中两位主要的贡献者。此后对于最后贷款人的研究集中在下面五个方面:清偿力与流动性之争、自由银行学派的不需要公共最后贷款人之争、贴现窗口与公开市场选择、“惩罚性”利率的收取以及谁提供最后贷款人。其实,最后贷款人作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安全阀,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而提供的一种特殊公共产品。本文即从公共产品的角度分析最后贷款人,从而跳出上述这些争辩。除文献综述一章之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论述。金融危机总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发生,金融市场(银行业)总是存在市场失灵,因而就需要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提供金融安全网尤其是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既有普通公共产品的特征,又具有其特殊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最后贷款人的管理不完全类似于普通公共品。生产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需要一系列成本,它的效用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只要效用大于成本,那么它就应该供给出来。这就是说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道德风险不应该成为决定是否提供最后贷款人援助的主要决策变量,而应该以成本与效用的权衡为依据。最后贷款人的成本需要通过一定机制予以补偿,但是惩罚性利率并不是最后贷款人的真实价格,而是其伪价格。最后贷款人的真实价格是依据其成本向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征收的额外税收。在给出了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一般分析框架后,我们首先分析国内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管理。没有明确存款保险体系的情况之下,最后贷款人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主要金融安全网。中央银行是提供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天然主体,尽管财政部曾经管理过最后贷款人,但那是没有中央银行下的一种选择。中央银行供给最后贷款人,需要界定被救助的对象即范围,同时也需要把道德风险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因而需要制定一些确定的援助条件。明确性存款保险体系的出现,降低了传统的银行被挤兑概率。但是,存款保险体系并不能代替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仍然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核心。同时,明确存款保险体系需要最后贷款人作为坚强的资金后盾。在维护金融稳定职责方面,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体系需要界定各自的功能区域,并充分合作。为了提高最后贷款人的效率,它需要更大的透明度,这也符合中央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其次,本文分析了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政治经济学。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危机的传染特征,决定了需要国际最后贷款人这一全球公共产品。关于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争论缘于成本与效用的不均衡配置,其背后反映了主要发达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利益。为了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以及促进各国福利,现在的实际国际最后贷款人需要进一步发展到真实国际最后贷款人直至正式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在上面理论分析基础之上,我们对最后贷款人的国际管理经验进行分析。通过对澳大利亚、英国以及美国历史经验的分析后,我们发现最后贷款人在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最后,本文对中国最后贷款人的现状进行了解剖,并对构建我国有效最后贷款人新体系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总之,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历史实践的角度,本文通过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研究,都证明了最后贷款人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核心地位与巨大作用。

许可[6](2005)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业领域的转移,直接引发了一场触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远变革。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就是从政治学及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来回答在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提出并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与途径问题。 本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选题的意义,明确研究的目的、基本框架、思路和方法。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非农业就业,对增加农业产出总量,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加快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需要。第二章,梳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在对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巴西等不同类型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异同。指出虽然二者都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发生的农民向城市移民暗设了一个前提——城乡差别虽然存在,但农村就业比较充分,农民的从业收益不低于城市,拥有转移动机的只是部分农民。因此,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常常伴有剧烈的社会动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但这种劳动力剩余,不是以部分农民失业表现出来,而以普遍的就业不足或潜在剩余的形式表现出来,农村中的每个劳动力都是潜在的流出者。从微观过程角度看,这种流动不是直接对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的反应,而是对劳动力大量剩余状态下的贫困化的反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是在政策推动下的有序平稳地转移。第三章,简要回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及特征,对转移模式作出评估,重点对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生存状态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城乡二元体制,本文认为,建国后,为实现中国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目标,制定了形成工业资本的投资分配、劳动力就业、收入分配等政策,依据城乡人口控制政策,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制度、统分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城市福利制度。这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正在逐步解体的二元体制框架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另一方面,本文还

孙万菊[7](2005)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是人类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以及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融合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文化主权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出的主张。一般意义上,发展中国家在提及文化主权问题时,主要是指对本国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方面拥有的排它的最高权力。具体说来,文化主权是指现代民族国家将本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本民族文化所拥有的最高和独立的权力和权威。 当今世界的国家主权观是包括经济主权、政治主权和文化主权在内的综合主权观。在诸种国家主权中,文化主权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显着的地位。文化主权并不否定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它所要强调的是它已经是一种独立的主权意志,而不再只是被看作后两者的掩饰和伪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扩张和对文化主权的挑战。15世纪初伊比利亚人的航海活动中宗教和文化扩展是其主要动力。近代西方拓展世界市场时具有的强烈文化扩张倾向。冷战时期,文化扩张与政治经济结合在一起。冷战结束后,西方文化霸权与文化扩张意识突现。发达国家提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来为自己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扩张辩解,借助文化全球化推行文化霸权,通过网络发展的优势,侵蚀别国的文化主权,这一切使得文化主权与经济主权、政治主权所不同,具有发散性、多面性、对主权侵蚀的隐秘性的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竞争已经由“冷战”时期的军事实力的竞争转变为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龚秀国[8](2005)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文中指出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历来都是人们广为关注的对象,目前它正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兴趣;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而且更在于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否的潜在贡献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体;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效率与改革,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了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者选择了最近的一段时期即1998年到2003年的6年间;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一方面不断加快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最终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另一方面我国中央银行也一直实行所谓的“稳健”货币政策。作者分析认为,1998年到2003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低效率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尽管我国每年保持了7%-8%的经济增长率,但是,我国急剧增加的金融风险特别是没有任何减缓趋势的巨大银行业风险,却使“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最值得一提的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严格管制下的存贷款利率和基准利率误导银行资金流向的作用日益突出,钉住于美元的人民币汇率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在我国货币金融体制刚性与海内外投机势力的交相作用及影响下,到2003年下半年,从基本面均衡汇率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压力更达到了

易瑾超[9](2005)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将是我国力争从一个贸易大国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强国,积极而健康地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本论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放到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进行系统研究。在考察中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广义内涵,构建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正视中国外贸发展进程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从多角度、全方位入手探寻WTO框架下中国外贸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提出新时期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中国必须选择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调整和改革贸易政策,化环境变迁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走上新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之路。 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的结构体系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创新等。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主要观点的简要概括。正文部分分为七章: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进行较深入的论述。追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探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学分析,剖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第二章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本论文研究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强调的是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量的增长与质的发展两个子系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两个方面。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分析。外部环境方面,在国际政治环境上表现为:多极化趋势在增强;国际交往中,“经济外交”的地位日趋凸显。在

苏志文[10](2005)在《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关税之墙普遍变矮,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受到限制。在这种背景下,TBT利SPS措施对贸易的限制作用在增强,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虽然WTO规则试图规范TBT和SBS措施的实施,以减少对贸易的扭曲,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差别很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性时常显露。我国无论在应对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方面,还是在构筑自身的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方面,都非常薄弱,近几年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严重地冲击着我国的外贸出口。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并通过大量案例评价了TBT措施对我国外贸出口及国内经济的影响。论文强调,我国应该理性和客观地看待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并从政府、社会、行业中介、企业等方面探求如何突破国外TBT措施构成的限制和如何构建我国自身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二、发展中国家面对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国家面对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2.3.1 利润转移理论
        2.3.2 外部经济理论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7.1.1 目标明确
        7.1.2 重点突出
        7.1.3 灵活运用
        7.1.4 追求动态效应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7.3.1 贸易摩擦频发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一、金融立法现状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共产党在大国博弈中的执政方略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选题创新性分析
    五、写作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 执政方略定位与大国博弈的理论内涵及双向互动逻辑
    第一节 执政方略与执政方略定位
        一、执政方略
        二、执政方略定位
    第二节 大国博弈
        一、大国与大国博弈的概念
        二、大国博弈的内涵
        三、“二战”后大国博弈格局的基本态势及历史分期
    第三节 执政方略定位与大国博弈之间的双向互动
        一、政治系统分析框架中的执政方略定位与大国博弈
        二、大国博弈深刻影响执政方略定位
        三、执政方略定位重塑大国博弈格局
        四、在大国博弈中调整执政方略定位是各国的通行做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与大国博弈互动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 两极格局演变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 (1949-1991 年)
        一、两极格局演变期的大国博弈特征
        二、冷战思维给中国共产党执政造成的压力
        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积极探索,取得突破
    第二节 新旧格局转换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 (1991-2001 年)
        一、新旧格局转换期的大国博弈特征
        二、新旧格局转变给中国共产党执政带来的契机
        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韬光养晦,稳步转变
    第三节 全球秩序重构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2001 年至今)
        一、全球秩序重构期的大国博弈特征
        二、全球化进程给中国共产党执政创造的机遇
        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定位:抓住机遇,主动作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与大国博弈互动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的大国博弈要素
        一、政治摩擦
        二、利益冲突
        三、军事较量
        四、文化渗透
        五、制度竞争
    第二节 大国博弈要素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的方式
        一、单一要素构成的挑战
        二、要素集合形成的冲击
        三、博弈胜出者的示范效应
        四、博弈失利方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大国博弈要素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的行为选择
        一、趋利避害:在正负取舍中找准发展契机
        二、独立自主:在多方牵制中保持自立能力
        三、争取支持:在复杂博弈中加强广泛合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大国博弈中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定位准确性的思路
    第一节 全面总结执政历史经验
        一、执政目标的制定必须紧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执政思维的转变必须体现政党现代化趋势
        三、执政布局的调整必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依据
    第二节 理性分析大国博弈格局
        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未根本改变
        二、大国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三、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继续增加
    第三节 客观评估自身综合实力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
        三、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未根本改变
        四、中国的博弈能力在稳步提升
    第四节 着力构建大国战略观念
        一、自信从容的大国心态
        二、韬光养晦的智慧谋略
        三、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
        四、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与WTO:全球化视野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入世”改变中国:对挑战的适应
二、中国与世界:全球化时代重新理解WTO
三、中国与WTO:互动、共变与战略调整

(5)最后贷款人 ——公共产品角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选题背景──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概述
        一、国外文献述评
        二、国内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及基本内容
        一、基本研究方法
        二、主要概念释义
        三、结构及其内容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三、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一章 最后贷款人古典分析述评
    第一节 最后贷款人产生的基础与时代背景
        一、最后贷款人产生的基础之一:银行业的部分准备制度
        二、最后贷款人产生的基础之二:法币发行的政府垄断制度
        三、18、19世纪英国的金融危机与“金块论争”和“通货论争”
        四、18、19世纪英格兰银行的地位
    第二节 最后贷款人的古典理论──桑顿-巴杰特模型
        一、桑顿的最后贷款人思想
        二、巴杰特的最后贷款人思想
        三、桑顿与巴杰特最后贷款人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 桑顿-巴杰特模型后的文献评注
        一、流动性与清偿性之纷争
        二、自由银行业观点
        三、贴现窗口与公开市场操作
        四、惩罚性利率问题
        五、谁来提供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还是财政部或者其他什么机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最后贷款人现代分析:基于公共产品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银行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及政府作用
        一、银行业信息不对称
        二、银行业中的市场失灵
        三、政府在货币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最后贷款人的公共产品特性
        一、公共产品的一般理论
        二、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特性
    第三节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成本与效用分析
        一、最后贷款人的成本分析
        二、最后贷款人的效用分析
        三、最后贷款人成本与效用的比较与中央银行是否提供最后贷款人的决策
    第四节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定价分析
        一、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定价:伪价格与真实价格
        二、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伪价格定价分析
        三、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定价:影子价格分析
    第五节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失效分析(道德风险)
        一、最后贷款人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二、太大不能倒闭与道德风险
        三、中央银行提供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决策时对于道德风险问题的理性关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分析:一国应用
    第一节 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下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分析
        一、财政部供给最后贷款人的分析
        二、中央银行供给最后贷款人的分析
        三、谁能得到最后贷款人的帮助(范围)
        四、获取最后贷款人公共品的条件
        五、金融市场参与的最后贷款人供给分析
        六、最后贷款人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关系
    第二节 存款保险制度出现之后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分析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由来(发展简史)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与功能特点
        三、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完全代替最后贷款人或者兼任最后贷款人吗?
        四、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制度共存的行为分析
        (一) 分析背景与假设
        (二) 对一家银行进行救助与否的社会最优决策
        (三) 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体系均由中央银行管理时银行关闭与救助条件
        (四) 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体系分开时银行关闭与救助条件
        五、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体系的协调
    第三节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的透明度分析
        一、透明度的一般理论
        (一) 中央银行透明度的理论证明
        二、建设性模糊法评论
        三、最后贷款人透明度与一般政策性规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分析:国际应用
    第一节 国际最后贷款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最近30多年国际金融危机概览
    第二节 国际最后贷款人的必要分析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经济基础
        二、金融危机传染的理论模型
        (一) 模型的基本环境
        (二)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渠道
    第三节 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关于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争论
        二、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政治经济分析
        三、国际最后贷款人政治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国际最后贷款人的现实可行性分析
        一、短期内的真实国际最后贷款人分析
        二、长期内的正式国际最后贷款人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最后贷款人国际历史经验分析
    第一节 澳大利亚最后贷款人的历史经验
        一、1840、1890与1930年代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二、澳大利亚最后贷款人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二节 英国最后贷款人的历史经验
        一、英格兰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公共义务与19世纪英国的金融危机
        二、英格兰银行最后贷款人与1870年以后英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英国最后贷款人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三节 美国最后贷款人的历史经验
        一、1907年金融危机与美国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成立
        二、30年代的大萧条与美联储的无能为力
        三、1970年商业票据危机与美联储的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
        四、1987年股灾与美联储的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
        五、美联储最后贷款人功能的扩大: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
        六、美联储沉着应战新世纪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七、美国最后贷款人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中国的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最后贷款人的现状分析
        一、现行中央银行与金融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的现实分析
        三、中国最后贷款人的特征与问题
        四、中国最后贷款人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有效最后贷款人公共产品新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前提条件
        二、构建的指导原则
        三、构建的战略框架
        (一) 基本内容
        (二) 银行主导体系与中国最后贷款人的供给
        (三) 金融监管职能分离以后最后贷款人的特殊问题
        (四) 中国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体系
        (五) 混业经营与金融大联合下最后贷款人的特殊问题
        (六) 金融开放条件下最后贷款人策略
        四、构建的透明度框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ACKNWOLEGDEMENTS
致谢

(6)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第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必然性
    2.1 基本概念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3 中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
    2.4 中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
第3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暨难题
    3.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
    3.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
    3.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评价
    3.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第4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市民化策略
    4.1 农民市民化的时机
    4.2 农民市民化的误区思辩
    4.3 农民市民化总体架构
第5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多元化策略
    5.1 为什么要城市化
    5.2 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5.3 怎样推进城镇多元化
第6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乡村企业集约化策略
    6.1 乡村企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6.2 乡村企业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6.3 乡村企业改革路径
第7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策略
    7.1 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
    7.2 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
    7.3 户籍制度改革的设想
第8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策略
    8.1 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已经退化
    8.2 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时机选择
    8.3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的初步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文化主权的内涵及其演进
    第一节 文化主权的内涵
        一、主权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二、文化主权的内涵
    第二节 文化主权的演进
        一、文化主权的提出及演进
        二、文化主权与政治主权、经济主权
        三、当代文化主权的特点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冲击国家主权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分析与理论探源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三、经济全球化对主权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扩张
        一、经济全球化伊始的宗教和文化扩张
        二、近代西方拓展世界市场时具有的强烈文化扩张倾向
        三、冷战时期,文化扩张与政治经济结合在一起
        四、冷战结束后,西方文化霸权与文化扩张意识突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主权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一、西方理论界对文化主权的挑战
        二、文化全球化凸现文化主权问题
        三、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战略
        四、网络发展对文化主权的侵蚀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维权机制
    第一节 维护文化主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一、维护文化主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文化主权与文化认同
    第二节 增强文化适应性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新形势
        二、主动理解各种文化
    第三节 提高文化竞争力
        一、文化竞争应纳入国家战略视野
        二、综合国力不能忽视文化竞争力
        三、积极参与文化竞争的方式和手段
    第四节 发挥文化整合的主动性
        一、文化整合的内涵
        二、面向21世纪的文化整合
    第五节 积极开展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意义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维权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主权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经济全球化挑战我国的文化主权
        三、加入WTO与我国文化主权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主权建设的基本宗旨
        一、坚决扞卫文化主权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二、中国文化主权建设的基本宗旨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主权建设的对策选择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三、大力发展网络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关键词
第一部分 导论与主要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三章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货币概念与货币供应量
        第一节 货币定义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指标
    第二章 与货币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第一节 利率与利率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汇率与汇率理论
        第四节 汇率、利率和通货膨胀三者的关系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应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经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银行体系
        第三节 货币创造与货币乘数
    第四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章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第一节 货币供应增长目标
        第二节 通货膨胀目标
        第三节 汇率目标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内外均衡目标
        第一节 正确认识内外均衡目标
        第二节 内外均衡目标与政策组合理论
    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自主权
        第一节 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自主权
        第二节 中国中央银行的自主权
    第八章 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最优货币政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最优货币政策
第三部分 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
    第一章 金融压制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率
        第二节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三节 金融深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唯一出路
    第二章 银行业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风险并非源于储蓄过多
        第二节 银行业风险根源于我国行政性管制
        第三节 加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思路
        第四节 改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第三章 银行业风险与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改革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急需一张安全防范网
        第二节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
    第四章 我国银行储备金制度改革
        第一节 我国准备金制度的职能与特点
        第二节 我国现行准备金制度的缺陷
        第三节 我国准备金制度改革建议
    第五章 人民币利率制度与利率政策改革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与我国金融改革
        第二节 我国严格利率管制的代价
        第三节 我国现行基准利率与利率政策导向分析
        第四节 我国利率体制与政策改革建议
    第六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改革
        第一节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与汇率政策
        第二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完善
        第三节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与汇率管制的代价
        第四节 人民币的长期均衡汇率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核心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
        第六节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第七章 我国货币供应监控指标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改革
        第一节 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局限性
        第二节 调整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分类的思路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应从盯住供应量逐步转为盯住利率
    第八章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与好处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人民币的亚洲化
        第三节 对人民币亚洲化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关于增长的极限
        二、关于循环经济学
        三、关于生产外部性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一、从不同角度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
        一、WTO框架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关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争论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
        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国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国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外贸系统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
        二、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三、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及不确定因素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
        一、国情概况
        二、加入WTO对国内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一、贸易强国的特征
        二、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一、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制约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壁垒
    第三节 中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一、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出口商品技术水平低
        二、出口商品和服务整体上国际竞争力不强
        三、出口效益不佳
        四、内需受到出口的挤压
        五、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企业风险程度提高
        六、外贸区域结构失衡
        七、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其他压力
    第四节 中国加工贸易和进口贸易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一、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二、中国进口贸易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一) 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二) 波动性大,进口效率低
        (三) 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第五节 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其他问题
        一、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
        二、外贸管理体制有待改革
        三、外经贸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加快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需要
        三、适应国际贸易“绿色化”趋势的需要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一、必须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强调平衡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导向
        二、必须借鉴新贸易理论极其政策建议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制定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第六章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第二节 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
        一、更新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保持比较优势,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三、完善出口贸易促进体系,规范出口政策
        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妥善处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关系
        五、落实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
        六、实施对外贸易的标准化战略,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八、建立和完善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体制
    第三节 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
        一、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拉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
        三、改进加工贸易海外销售的建议
        四、继续发展进料加工
    第四节 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正确认识进口贸易的作用
        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三、改革我国进口管理政策
    第五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外贸法律体系
        二、发展电子商务
        三、发展离岸贸易
        四、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第七章 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与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替代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与创造效应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和特点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贡献
        三、对中国利用外资战略及政策的认识和反思
        四、加入WTO后引资环境的变化及引资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外贸的影响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三、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和方法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产生的背景和作用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3.1 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分析
    3.2 我国出口贸易中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分析
    3.3 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重要意义
    3.4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机制)建设情况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
    4.1 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4.2 对欧盟出口纺织品偶氮染料问题分析
    4.3 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案例分析
    4.4 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第五章 国际经验介绍
    5.1 各国现行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及运行机制
    5.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经验分析
第六章 我国如何构建自己的贸易技术措施体系
    6.1 普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6.2 如何构建自身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6.3 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6.4 政府在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及应对国际 TBT中的作用
    6.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
第七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发展中国家面对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中国共产党在大国博弈中的执政方略定位研究[D]. 王琼.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中国与WTO:全球化视野的回顾与展望[J]. 鲁楠,高鸿钧.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5]最后贷款人 ——公共产品角度的研究[D]. 郭建伟. 复旦大学, 2006(02)
  • [6]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许可. 山东大学, 2005(07)
  • [7]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研究[D]. 孙万菊.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8]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 龚秀国. 四川大学, 2005(03)
  • [9]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易瑾超. 武汉大学, 2005(05)
  • [10]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 苏志文.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发展中国家面临入世挑战的惨痛代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