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采油增产机理研究

振动采油增产机理研究

一、振动法采油的增产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然[1](2016)在《新型电磁式井下振动采油装置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油田长时间地持续开发,注水井的吸水指数和油井的产能都会发生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泥质、石蜡胶质及沥青质的沉积物、污垢、乳化液以及其他机械杂质将孔隙通道堵塞,让油层渗透率降低,产液量及注入量减少。其中油井的结垢问题甚是严重,这一问题一直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油气田的开发。为了防止地层结垢堵塞,振动采油作为一种主要的物理法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相比于其他各种物理、化学的方法,在设备投入、操作费用、作用面积和作用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振动采油技术作为物理法采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某种强大的能量作用于地层,使油层及流体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改造油层渗流条件,解除油层堵塞,疏通油流通道,创造有利于原油流动的环境,达到油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的。在充分分析国内外振动采油设备以及当前振动采油设备存在着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井下振动采油装置--新型电磁式井下振动采油装置,通过新设计的井下振动采油装置,在井下油层处形成振动波,振动波以声波的形式在油层中传播,进而作用于油层,达到油层解堵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新型电磁式井下振动采油装置进行相关方面的设计与研究:(1)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在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振动采油技术基础上,根据磁阻最小化理论,设计了新型井下振动采油装置;同时设计了具有横向运动有效放大功能的声辐射器结构以及与之配合的中心杆结构;并在实际工况的要求下,设计和计算了声辐射器辐射板和中心杆的主要相关参数、组成材料、轴向载荷和谐振频率。(2)在设计的声辐射器辐射板的结构下,避免了安装空间对功能材料的体积约束;对声辐射器辐射板进行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得到其固有振型函数和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横向挠曲线;并且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得到的结果。通过分析表明:具有初始弯曲的辐射板能实现运动的有效横向放大,当轴向简谐力作用于声辐射器上时,声辐射器的参数振动存在着运动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并且在参数共振时,线性阻尼不能起抑制振幅增长的作用,但是可以缩小振动运动的不稳定区(减少对辐射板的能量传递)。(3)通过ANSOFT对井下振动装置直线驱动器进行电磁仿真分析,确定了直线驱动器的最优结构和相关的结构参数;并进行了直线驱动器对其中心杆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计算、中心杆电磁驱动力计算和输出轴向位移计算。(4)先在理论基础上分析声波对提高原油产量的作用机理;然后在LMS Virtual.lab软件中,建立井下油层处振动装置、套管和油层模型;确定其边界条件,分析声辐射器在恒载和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声学响应以及其产生的声波对油层的作用;并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声辐射器在油层处振动产生的声波的传递损失。(5)提出了几种振动采油装置井下安装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油井工况和采油要求下,安装方式的选择;对直线驱动器装置的电磁线圈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线圈导线的规格、匝数和其他几何尺寸;同时也对振动采油装置的温度控制和地面电源控制仪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提出了两种方式来避免振动采油装置温度过高的方法,以及井下振动采油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饶鹏[2](2013)在《低渗油藏水力脉冲波辅助深度酸化降压增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实现其注水井有效改造是确保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之一,但由于低渗透油藏的特殊地质条件,一般水力压裂容易造成单方向水窜,基质酸化又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水力脉冲复合酸化技术对该类油藏具有较高适应性,水力脉冲波作用可提高化学解堵剂反应速度及化学作用效果,延长化学作用距离,同时振动作用作为一种“动态解堵”工程,可以使井壁周围或炮眼附近堵塞物不能形成或抑制其形成,既有利于渗流,又减少或抑制了堵塞物的二次形成,提高了化学处理效果,延长作用有效期。该技术已在油田中有了一定范围应用,且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其理论研究的欠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经验性和盲目性,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基于此,论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力脉冲-深度酸化复合与单独措施的效果,优化了边脉冲边酸化的复合技术最佳工作方式,揭示了水力脉冲-酸化复合降压增注的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而推导了多重波相互叠加的运动方程,建立了各酸化体系的酸化及酸岩反应模型,进而推导求解了水力脉冲波波动条件下的酸化体系酸化模型,研发了水力脉冲波辅助酸化解堵软件,分析了水力脉冲波下酸岩反应规律,考察了频率、振幅、距离、时间等部分关键性因素对水力脉冲条件下酸液流速及浓度分布的影响,预测了以注入量为指标的水力脉冲波辅助酸化效果;在此基础上,对适合井下作业的大功率水力脉冲发生器进行了改进,开展了模拟发生器装置室内实验,确定了工艺实施时套管的安全性,优化了该装置的最佳注入压力和振源最大输出功率;然后,以尕斯低渗砂岩油藏为例,深入研究了尕斯低渗油藏注水井储层伤害机理,开展了动静态酸液体系评价实验和水力脉冲-深度酸化复合实验,优选了适合尕斯油藏注水井深度酸化解堵的两种多氢酸酸液体系,并最终开展了水力脉冲波辅助深度酸化现场先导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现场施工工艺和选井条件,验证了水力脉冲波辅助深度酸化具有作用效果好、有效期长等优点,为该技术在尕斯油田及类似低渗油田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臧立[3](2013)在《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将振源设计在井下,减少了从井口到井底振动能量的损耗,同时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不需要外加能量,并且可以长时间的在井下发挥作用。该技术利用常规抽油杆系统工作时,管柱产生的周期性弹性变形带动井下自激振动发生装置,将系统的弹性能量转换成井下液体脉冲波动能量,激励地层发生振动,从而达到油井解堵增产的目的,文章分析了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装置的结构,确定了装置的优化参数,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效果。

李文武[4](2012)在《振动注水工艺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油田注水采用的常规注水模式:注水生产+逐渐堵塞+解堵作业。这种模式把注水生产和解堵作业人为的分成两个部分,制约了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振动注水工艺是一种新型注水模式,把注水和防堵相结合,用油管将水力脉冲振动解堵器下到井内的注水层段,水力脉冲振动解堵器的上、下封隔器将井筒封隔,在两封隔器之间产生液压振动波,此振动波穿过套管的射孔孔道以强烈的交变压力作用于油层,在油层内产生周期性的张压应力,在水力振荡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解除并防止井壁附近地层和更远地层堵塞,实现增注的目的。

李杨勇,唐建云,宋红霞[5](2012)在《水力振动采油微生物技术在西区油田的应用》文中提出振动和微生物采油均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能有效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将这两项先进技术各自发挥优势综合应用于西区油田庄1井确定其增产效果,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在油井注入微生物原液,然后由DSY地层多级水力震源对其进行推进,向油层纵深转移和扩散。结果注入微生物后,原油粘度下降,流动性能得到改善;振动作业后,地层渗滤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结论油井获得了增产,经济效益明显,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刘静,蒲春生,刘涛,吴波[6](2011)在《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渗流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在地层中传播的动力学机理的研究,结合波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的渗流方程.假设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速度是地层流体原来的流速与n次脉冲波作用下振动速度的叠加,得到了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的流速方程.结合实例分析了距离、时间、脉冲频率和脉冲振幅对渗流速度的影响.随着距离增大,渗流速度的振幅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随着频率的增大,渗流速度的振幅开始逐渐减小,而后又变大;随着脉冲振幅的增大,各点的流速振幅逐渐增大.建立波动条件下的渗流方程可以从理论上了解不同参数对渗流速度的影响,为脉冲波采油技术在现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曲文宇[7](2011)在《理想孔隙介质超声蠕动以及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功率超声波油井增油技术主要是研究超声波对石油储层中流体的流动性质的影响,饱和流体孔隙介质与实际石油储层的结构十分接近,因此研究超声波对饱和孔隙介质中流体的流动规律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论文以流体力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理想平行毛细管束孔隙介质模型,建立孔隙介质的声致蠕动流模型,采用摄动分析的方法求出蠕动净流量的数学表达式,分析超声波参数和油层属性参数对净流量的影响。同时,本文建立超声波在油层中传播的数学模型,研究超声波在油层中的传播规律。概括起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Ganiev等人提出的超声波油井增产理论,研究超声波辐射对孔隙介质中流体的影响,建立孔隙介质的孔道壁面横波变形的蠕动模型,并且取超声波的振幅与孔隙半径的比值作为小参数,采用摄动分析的方法求出在二阶近似的情况下超声蠕动引起净流量的计算公式。(2)研究ε,α,Re,Kn和χ五个参数对无量纲蠕动净流量的影响,分析无量纲蠕动流的变化规律。应用声学、力学相关理论,建立超声波参数与净流量的联系,将无量纲蠕动流问题转化为有量纲蠕动流问题,分析超声波功率、频率、声源距离以及油层参数对净流量的影响。(3)采用理想等直平行毛细管束孔隙介质模型,考虑流体的粘滞作用,建立超声波在油层中传播的数学模型,求出超声波在油层中的衰减系数,探讨超声波在油层内的传播规律,着重分析超声波频率以及孔隙度、渗透率、流体粘度等油层参数对超声波衰减的影响。

罗洁[8](2011)在《稠油振动降压注汽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振动降压解堵注汽工艺技术研究是针对孤东油田稠油井注汽压力高、注汽效果差的现状而开展研究的。设计了新型XAPJ-2井下低频水力震源,包括振动器规格、振动器相关指标、振动器弹簧、振动器参数计算步骤、以及编成及数据分析等。然后对设计好的新型XAPJ-2井下低频水力震源进行室内效果评价,可知技术参数已经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振源对套管作用后产生的应力不会对套管产生破坏作用;振源振动时存在一个最佳注入压力和最大输出功率,振源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KW;振源振动的频率为12Hz。该工艺以大功率井下振源为手段,在井下产生大功率液流冲击波,对油层堵塞物进行松动,同时配合相应的振动液对堵塞物溶蚀和稠油降粘,辅助后期反排措施,综合作用解除注汽井近井地带堵塞、降低稠油粘度,从而降低高压井注汽启动压力,达到提高注汽质量、提高注汽效果的目的。该项技术现场应用12口井,有效率100%;施工前后对比,视吸水指数上升了13.7L/(min.MPa);与上轮注汽对比,注入压力下降2.1MPa,注入干度提高37.8%,温度提高3.3℃。开井10口,单井日液23.5t,单井日油6.0t,含水74.5%,单井生产周期52d,阶段产油2528.8t。

张静[9](2011)在《声波解堵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堵塞是油井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制约和影响油田开发。目前声波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受实验条件限制,大多研究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对不同渗透率下,不同参数的声波作用后岩心渗透率的变化情以及声波的衰减情况做了进一步研究。实验时采用声波频段为0.8KHz135KHz,采用泥浆对不同渗透率段的岩心进行了污染并用不同频率段声波解堵,且研究了声强、作用时间和岩心初始渗透率这些因素对解堵效果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声波在水、饱和水的粗砂和细砂这三种介质中的衰减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声波频率的升高,岩心直接恢复率和污染恢复率都是先增大后变小,存在一个最佳解堵频率,对渗透率段为30×10-3μm2和600×10-3μm2的岩心来说,最佳解堵频率为28KHz,对渗透率段为1500×10-3μm2的岩心来说,最佳解堵频率为1.2KHz;作用时间对解堵效果的影响较大,实验中得出最佳作用时间为30min;声波功率(声强)越大,解堵效果越好;声波在水中的衰减系数很小,而在饱和水的粗砂和细砂中衰减系数较大,且声波功率越大衰减越大,且其衰减受砂粒粒径影响越小。

张晓青[10](2010)在《油井井下抽油振动增产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矿场生产需要,在总结分析其它振动法采油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成功研究出油层近井地带解堵新技术——井下振动增产技术。该技术具有施工费用低、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实践表明,该技术是一种解除油层近井地带堵塞、恢复并提高油井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振动法采油的增产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动法采油的增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电磁式井下振动采油装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性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新型井下振动采油装置的结构设计
    2.1 新型井下振动采油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2 井下振动采油装置声辐射器结构设计
        2.2.1 声辐射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图
        2.2.2 声辐射器辐射板尺寸设计
        2.2.3 声辐射器辐射板材料选择
    2.3 声辐射器轴向载荷
    2.4 声辐射器谐振角频率
    2.5 中心杆结构设计
    2.6 中心杆的谐响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声辐射器辐射板的动力学分析
    3.1 声辐射器的力学模型
    3.2 声辐射器辐射板的固有振型函数
    3.3 辐射板横向强迫振动挠曲线解
        3.3.1 轴向位移与横向挠曲关系下的挠曲线解
        3.3.2 声辐射器辐射板受迫振动微分方程下的理论挠曲线解
        3.3.3 声辐射器辐射板受迫振动微分方程下的简化挠曲线解
    3.4 强迫振动稳定性分析
    3.5 实例仿真验证
        3.5.1 位移仿真验证
        3.5.2 挠曲线计算公式误差分析
        3.5.3 辐射板挠曲线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井下振动采油装置直线驱动器设计
    4.1 二维电磁场基本理论
        4.1.1 电磁场有限元方法简述
        4.1.2 电磁场基本理论
        4.1.3 电磁场中的边界条件
    4.2 直线驱动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3 直线驱动器的建模与仿真
        4.3.1 电磁场仿真分析步骤
        4.3.2 直线驱动器建模与网格划分
        4.3.3 磁场分析下直线驱动器结构设计
        4.3.4 直线驱动器中心杆受力和位移
    4.4 直线驱动器三维模型
    4.5 直线驱动器磁感应强度计算
    4.6 电磁驱动力计算
        4.6.1 能量守恒法电磁驱动力计算
        4.6.2 磁极间电磁力法电磁驱动力计算
    4.7 直线驱动器位移输出
    4.8 直线驱动器的输出功率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声辐射器的声波采油技术分析与仿真
    5.1 声学基础
        5.1.1 声学基本概念
        5.1.2 声学基本方程
        5.1.3 声学边界条件
    5.2 声波对提高原油产量的作用机理
        5.2.1 声波对多孔介质的作用
        5.2.2 声波对油层流体的作用
        5.2.3 声波对原油流量的影响
    5.3 声辐射器辐射强度
    5.4 声辐射器模型及其固有频率
    5.5 恒载下声辐射器的声学响应分析
    5.6 简谐载荷下声辐射器的时域声学分析
    5.7 声波的传递损失计算
        5.7.1 声波在套管油层的损失
        5.7.2 声波在岩层的损失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井下振动采油装置及其辅助系统设计
    6.1 振动采油装置井下安装结构
        6.1.1 振动采油装置通过油管固定安装
        6.1.2 振动采油装置通过封隔器固定安装
    6.2 振动采油装置电磁线圈设计
    6.3 振动采油装置温度控制
        6.3.1 冷却水循环控制振动采油装置温度
        6.3.2 线圈功率优化控制振动采油装置温度
    6.4 振动采油装置地面电源控制仪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2)低渗油藏水力脉冲波辅助深度酸化降压增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水力振荡技术的发展
        1.2.2 深度酸化技术的发展
        1.2.3 水力脉冲-化学复合工艺的进展
        1.2.4 发展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波动条件下酸岩反应主控影响因素研究
    2.1 实验岩心与所用设备
    2.2 筛选最佳脉冲时间
    2.3 水力脉冲波-酸化复合实验过程及结果
    2.4 总体注水量的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力脉冲-酸化复合动力学机理研究
    3.1 油藏中脉冲流体的运动模型
    3.2 酸岩反应速率
    3.3 水力脉冲波场中的盐酸酸化模型
        3.3.1 基本假设
        3.3.2 网格的划分
        3.3.3 建立模型
    3.4 水力脉冲波波场的氢氟酸酸化模型
        3.4.1 HF 与砂岩的反应
        3.4.2 推导建立数学模型
    3.5 酸化模型求解
        3.5.1 盐酸酸化模型的求解
        3.5.2 求解矿物成分溶解模型
    3.6 软件模拟与分析
        3.6.1 不同影响参数下的渗流速度
        3.6.2 不同影响参数下的酸液浓度
        3.6.3 效果预测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频水力脉冲井下发生器改进
    4.1 设计低频水力脉冲振源样机的参数
        4.1.1 振动器规格
        4.1.2 振源相关指标设计
        4.1.3 振动器参数的计算步骤
        4.1.4 振动器弹簧设计
    4.2 低频井下水力脉冲发生器的室内试验研究
        4.2.1 试验流程与内容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与水力脉冲-酸化复合技术相适应的酸化体系研究
    5.1 低渗油藏注入压力上升主控因素及影响规律研究
        5.1.1 尕斯油田 N_1-N_2~1油藏地质特征与分析
        5.1.2 尕斯N_1-N_2~1油藏注水压力上升的地质因素
        5.1.3 水敏、速敏对油藏注入压力的影响
    5.2 低渗油藏注水井深穿透解堵体系优选及效果评价
        5.2.1 酸化解堵体系配方筛选
        5.2.2 岩心酸化流动实验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力脉冲-酸化复合技术现场应用
    6.1 选井的条件
    6.2 施工工艺
    6.3 现场施工工序
    6.4 现场施工与效果评价
        6.4.1 现场施工
        6.4.2 施工效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工作原理分析
2. 井下自激振动技术装置结构及现场实验
3 结束语

(4)振动注水工艺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振动波的作用机理
    2.1 振动波的造缝作用
    2.2 振动波清除孔隙粘附层作用
    2.3 振动波破坏流体表面层作用
    2.4 振动波疏通孔喉作用
    2.5 振动波解聚降粘作用
3 水力脉冲振动解堵技术
    3.1 水力脉冲振动解堵器结构设计
    3.2 工作原理
    3.3 水力脉冲振动解堵器的工作参数设计原则
        3.3.1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经验及理论计
        3.3.2 射流孔径的大小对形成的压力振
结论

(5)水力振动采油微生物技术在西区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DSY地层多级水力震源
2 微生物采油技术
3 水力振动采油微生物技术
    3.1 工作原理
    3.2 使用条件
    3.3 施工工艺
    3.4 施工注意事项
4 西区油田庄1井现场试验
    4.1 现场试验及监测
    4.2 效益分析与建议
5 结论

(6)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渗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脉冲作用下流体在地层中的运动方程
2 各参数对渗流速度的影响
    2.1 距离对流速的影响
    2.2 某一点渗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2.3 振幅对流速的影响
    2.4 频率对流速的影响
3 结 论

(7)理想孔隙介质超声蠕动以及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孔隙介质
        1.2.1 孔隙度
        1.2.2 Darcy渗流定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超声波处理油层增产机理
    2.1 引言
    2.2 机械振动作用
    2.3 热作用
    2.4 声流作用
    2.5 空化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声波作用下孔隙介质的蠕动流模型
    3.1 引言
    3.2 孔隙介质声致蠕动流模型
    3.3 摄动求解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声波作用下孔隙介质蠕动流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无量纲蠕动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4.2.1 无量纲净流量(Q)与参数χ的关系
        4.2.2 无量纲净流量(Q)与参数α的关系
        4.2.3 参数χ对孔隙中心无量纲轴向速度的影响
        4.2.4 参数ε对孔隙中心无量纲压力的影响
        4.2.5 无量纲轴向净流速度在孔径方向的分布
        4.2.6 滑移边界条件参数Kn对无量纲净流量(Q)的影响
    4.3 有量纲蠕动流数值模拟与分析
        4.3.1 超声波波源输出功率对蠕动净流量的影响
        4.3.2 超声波波源到油层距离对蠕动净流量的影响
        4.3.3 孔隙半径对蠕动净流量的影响
        4.3.4 超声波频率对平均净流流速的影响
        4.3.5 计算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声波在油层中传播距离的研究
    5.1 引言
    5.2 超声波在油层中传播模型的建立
        5.2.1 数学模型
        5.2.2 定解条件
        5.2.3 方程求解
    5.3 频率对超声波传播距离的影响
    5.4 孔隙度对超声波传播距离的影响
    5.5 流体粘度对超声波传播距离的影响
    5.6 渗透率对超声波传播距离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稠油振动降压注汽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振动采油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振动采油国内外技术现状
        1.3.2 振动波发生器国内外技术现状
第二章 大功率低频脉冲波发生器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2.1 水力脉冲波发生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1.1 运动过程分析
        2.1.2 活塞运动方程的建立
        2.1.3 摩擦力的计算
        2.1.4 重力及弹簧力的计算
        2.1.5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2.1.6 井下大功率脉冲波发生器数学模型的求解
    2.2 其它水动力学参数计算
        2.2.1 水头损失的计算
        2.2.2 最高允许注入压力确定
        2.2.3 水力脉冲波发生器实际工作压力及出口最大流量计算
        2.2.4 井下大功率水力脉冲波发生器液压输出功率、水力功率及射流冲击力计算
第三章 XAPJ-2 水力脉冲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造
    3.1 设计思路
    3.2 新型XAPJ-2 井下低频水力脉冲波发生器工作原理
    3.3 脉冲波发生器参数设计
第四章 新型井下脉冲波发生器室内效果评价
    4.1 试验内容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原理
        4.1.3 试验流程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现场试验
    5.1 稠油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5.2 矿场试验
        5.2.1 现场试验目的及选井条件
        5.2.2 振动解堵施工工艺设计
        5.2.3 现场稠油工艺应用情况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声波解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层堵塞机理及声波解堵技术
    2.1 渗透率伤害的机理
    2.2 声波的主要作用机制
        2.2.1 声波的机械效应
        2.2.2 声波的热效应
        2.2.3 声波的空化效应
    2.3 声波解除油层堵塞的作用机理
    2.4 声波衰减机理
        2.4.1 吸收衰减
        2.4.2 散射衰减
第三章 声波解堵参数优化实验
    3.1 声波解堵参数优化实验设计
    3.2 实验设备及主要技术参数
    3.3 声波解堵参数优化实验效果评价指标
    3.4 准备性实验
    3.5 声波解堵室内实验步骤
    3.6 声波解堵参数优化实验现象
    3.7 声波解堵频率优选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3.7.1 声波解堵频率优选实验结果
        3.7.2 声波解堵频率影响规律分析
    3.8 声波解堵时间优选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3.8.1 声波解堵时间优选实验结果
        3.8.2 声波解堵时间影响规律分析
    3.9 声波解堵声强优选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3.9.1 声波解堵声强优选实验结果
        3.9.2 声波解堵声强影响规律分析
    3.10 声波解堵岩心渗透率影响规律分析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声波在饱和流体的疏松砂岩介质中的传播与衰减实验
    4.1 实验方案设计
    4.2 实验仪器及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步骤
    4.4 声波衰减评价参数
    4.5 声波在水中的衰减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4.5.1 声波在水中的衰减实验结果
        4.5.2 声波在水中的衰减规律分析
    4.6 声波在饱和水的粗砂介质中的衰减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4.6.1 声波在饱和水的粗砂介质中的衰减实验结果
        4.6.2 声波在饱和水的粗砂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分析
    4.7 声波在饱和水的细砂介质中的衰减实验结果及规律分析
        4.7.1 声波在饱和水的细砂介质中的衰减实验结果
        4.7.2 声波在饱和水的细砂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分析
    4.8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对比分析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油井井下抽油振动增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井下振动增产技术原理
2 现场应用
3 结语

四、振动法采油的增产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电磁式井下振动采油装置设计与研究[D]. 周然.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2]低渗油藏水力脉冲波辅助深度酸化降压增注技术研究[D]. 饶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3]井下自激振动采油技术研究[J]. 臧立. 化工管理, 2013(08)
  • [4]振动注水工艺技术探讨[J]. 李文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3)
  • [5]水力振动采油微生物技术在西区油田的应用[J]. 李杨勇,唐建云,宋红霞.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6]脉冲波作用下地层流体渗流规律研究[J]. 刘静,蒲春生,刘涛,吴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7]理想孔隙介质超声蠕动以及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D]. 曲文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8]稠油振动降压注汽工艺技术研究[D]. 罗洁.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9]声波解堵实验研究[D]. 张静.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10]油井井下抽油振动增产技术[J]. 张晓青.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振动采油增产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