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树采伐的环保木材提取技术

用于小树采伐的环保木材提取技术

一、Environmentally sound timber extracting techniques for small tree harvesting(论文文献综述)

常铭[1](2021)在《中国森林资源税的制度构想》文中提出资源税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绿色税收制度,其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被寄予厚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将资源税扩展到各种自然资源空间,森林被纳入计划之中。通过资源税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和推动林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当前森林资源税的研究却没有跟上步伐,税制设计和政策模拟尚为空白。本文旨在这一尚未深入研究领域进行些许探索。本文首先对森林资源税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将森林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限定为林木资源。在这一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理论,论述建立森林资源税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项税收制度,森林资源税的设计应适合并符合我国的税费制度框架和市场发展状况,因此结合森林资源税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森林资源税的现实功能:木材源头保护、消费链传导效应和释放护林信号。接着通过梳理我国森林税费制度的发展历程后发现,尽管在制度和内容上有所探索,但整体并没有对林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着“立税清费”的原则,本文在借鉴森林税费制度和资源税已有的改革经验和成果后,对森林资源税进行税制设计。其次,结合美国、俄罗斯、日本三国在林业税制度建设中的经验,试图建立涵盖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税收征管、配套制度建设七个方面的详细税制设计方案。森林资源税按照现行资源税税制要素进行设计的同时,其设计框架也具有行业特色。具体的税制设计如下:⑴纳税人,在我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森林资源税纳税人。⑵征税对象,凡是用于市场交易和流通的木材均应纳入森林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在木材砍伐后的销售或移送环节缴纳森林资源税。⑶计征方式,考虑到我国林业发展尚需扶持和方便征管,森林资源税应从价计征,按照一定比例对林木销售收入计征税款。⑷税率水平,森林资源税实施初期,可设置1(4)-10(4)的幅度税率。各省根据森林覆盖率和林业发展状况划分类别确定具体税率水平。待木材种类较为丰富,能实现国内木材自给自足之后也可考虑按照树种的珍稀程度设定税率。⑸税收优惠应当着力在鼓励林业长期经营和树种有效培育上。⑹森林资源税应在前期严征管,注重培养公众的林木保护意识,禁止盗伐等破坏林木的违法行为发生。⑺继续推进森林确权登记、森林管理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税的配套制度。为量化分析税收的传导效应,判断森林资源税的设计是否能实现公平和效率,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联动模型对税率进行政策模拟。从模型模拟的效果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税征收之后对我国除了林业以外的部门价格和整体物价指数的影响较小。税收收入规模测算发现,税款总额占税收收入和资源税收入的比重也较低。总体而言,森林资源税对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较小。符合当前“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除此之外,利用软件对木材价格和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当木材价格大于759.18元/立方米后,木材产量将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减少。因此,在征收森林资源税后木材价格应大于759.18元/m3从而实现调节木材产量的目的。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张培辉[3](2020)在《《新碳建筑》第三—五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次汉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美国绿色建筑专家Bruce King的着作The New Carbon Architecture节译的翻译实践报告。笔者节选了该书的第三章至第五章进行翻译,共计12356单词。完成翻译实践后,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由此撰写了本篇实践报告,总结方法经验,将翻译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旨在为以后的翻译工作或其他译者提供一些参考。本次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和结论。前两部分主要介绍了原文主要内容、语言风格,所译章节主要内容,以及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的具体工作等。第三部分案例分析,笔者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理解、表达和变通方面的问题,采用李长栓教授的理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变通(Adaptation)的翻译框架,简称CEA框架来分析问题。理解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需要笔者通过调动宏观思维、调查背景知识、弥补专业知识、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交叉验证法来解决理解中的难题。表达部分提出的问题主要有术语翻译偏差、照搬句子结构和词语机械对应。变通部分要注意翻译的灵活性和适度性,笔者提出的变通方法主要有适当省译、灵活处理比喻和补充解释。第四部分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强调译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做扎实。翻译过程中,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极其重要。

李皓[4](2018)在《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密云水库流域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近年来遭遇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地区发展差距加大等多方面挑战,已经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饮用水安全。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定量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密云水库流域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和恢复技术策略两个关键问题,为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更多技术对策和定量支撑。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有序加权平均(OWA)方法,分别在立地和子流域尺度上划分出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集中于水库上游河北省境内的潮白河流域,未来的森林景观恢复工作应以此为重点开展;(2)当前流域森林景观退化总体上表现为较高发生率,主要由水土流失所导致,而农业和建设干扰的较低发生率主要与自1998年起密云水库流域实施较为严格的水源保护政策有关,应将水土流失治理作为今后森林景观恢复工作的一个重点:(3)通过对不同退化风险区立地指标的比较得出:社区生计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另外两个流域森林景观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应针对性采取治理措施。对优先子流域划分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1)各个决策准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自然环境类准则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社会经济类准则,显示出自然环境因素对于森林景观恢复决策的重要性;(2)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L1和L2级)和非优先区(L3级)大体保持稳定,随着准则权重或配对比较分值的变化,它们之间极少发生相互转化,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地区具有较高的森林景观恢复优先级,这一空间决策结果较为稳健。本研究分别从恢复技术和社区参与两个角度,探讨了流域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策略。在恢复技术方面:(1)应考虑引进以近自然森林经营为核心的“以自然为本”恢复技术理念,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各种自然、人为干扰对流域森林景观退化的影响;(2)无论木材生产经营目标,还是森林碳汇经营目标,开展长期森林经营规划(50年以上),较之短期森林经营规划(50年以内),均能够较好地实现经营目标,从而使森林逐步走上可持续经营之路;(3)密云水库流域以中幼龄林为主的资源特点,以及该地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单一的木材生产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不仅难以同时满足以水源涵养为主的其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而且无法保证林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可持续性;(4)在森林碳汇经营目标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碳汇与木材采伐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设计一定数量的木材采伐任务,逐步将成熟林的碳汇转移至耐用木制品(如:建筑材料等)中,以采伐碳汇的形式储存起来。不仅延长了森林碳汇存在的周期,避免了由于自然消亡或人为干扰(森林火灾等)等造成的碳流失,同时通过采伐木材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为鼓励社区参与森林景观恢复项目,确保恢复效果,建议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1)推进林地产权改革,激发农户参与积极性;(2)创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吸引合格劳力参加项目;(3)建立科学监测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4)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特点,设计差异化的补偿策略;(5)建立一套综合性社区参与治理模式,节约项目补贴成本。

杨会娟[5](2017)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视觉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受到重视、森林旅游需求逐年旺盛的背景下,人工林由单一木材生产为主逐渐转向木材生产、生态保护、观光游憩等多种功能并重,并由被动的多种功能利用向主动的多功能经营转变。视觉资源作为森林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森林视觉景观评价与管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借鉴国内外研究实践,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游览特征、动机以及对森林景观偏好的影响,为不同尺度的人工林视觉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景观尺度上使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观景者的关注程度、景观吸引力、视觉条件3个方面,选取居住区、景点、道路、植被一致性或色彩多样性、地形多样性、景观边界、位置显着度、远近程度、可视性9个基于地图的指标,对人工林视觉景观敏感度进行定量、精确、可视的评价;林分尺度上,以塞罕坝4种主要林分类型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纯林、白桦天然次生林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43块固定样地调查林分因子,采用美景度评价(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法获取4种人工林林分的美景度,并应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林分美景度现状快速评价模型;利用景观、林分评价结果,以七星湖为例,基于视域法确定多功能经营区域的边界、分区,提出不同分区的森林经营策略;利用Photoshop软件,对中背景可视区域进行景观恢复模拟;以提高森林观赏游憩功能为目的,提出前景区域林分改造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游客游览特征、动机对森林视觉景观的偏好影响研究游客对草甸、林海、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的偏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游客对自然景观的偏好依次是草地(4.33,为评价均值,下同)、林海(4.19)、湿地(4.17)、湖泊(4.11);人文景观中,对风车景观的评价值较高(4.20),对塞罕小镇的评价值最低(3.54)。,游客对秋季混交林林外景观的评价值为4.72,夏季为4.05,存在显着差异(p<0.05);游客对混交林夏季林外景观的评价均值为4.05,纯林为4.23,存在显着差异(p<0.05)。游客对4种林分的林内景观的偏好存在显着差异(p<0.05),游客的偏好依次是落叶松林(4.31)、有道路的天然次生林(4.23)、白桦林(4.14)、樟子松林(4.09)。根据动机将游客分为5类,5类游客对林海景观、草甸景观、小城镇景观、沟谷夏景、落叶松林林内景观、樟子松林内景观、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白桦次生林内景观、混交林林外夏景和风车景观的偏好有显着性差异(p<0.05)。(2)人工林视觉景观敏感度评价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林场经营单位的人工林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靠程度较高。景观吸引力的权重值最高(0.51),观景者的关注度和使用量(0.25)与视觉条件(0.24)的权重值几乎相等;二级指标中植被权重值最高(0.23),最低的是居住区,只有0.04。使用面积(Area,AREA)、分形维数(Fractal Dimemsion Index,FRAC)、相似度(Proximity,PROX)基于斑块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的植被一致性和色彩多样性指标反映了夏秋植被特征。阈值在μ+2σ时的高敏感度区域主要集中在景点和道路两侧,与游客的空间分布一致。夏季视觉敏感度均值为33.5,标准差为9.6,秋季均值为55.2,标准差为7.5;夏秋季节的视觉敏感度有显着差异(p<0.01)。(3)人工林林分美景度评价研究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纯林和白桦次生林的SBE均值依次是6.9、5.9、-8.0、-31.3,白桦次生林与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差异显着。在0.05的显着水平上,美景度值与样地的平均胸径、密度、林分透视距离、林分垂直结构、灌层高度和盖度显着相关,与灌层的生物多样性无显着相关关系。0.05的显着水平上,平均胸径在15cm以下的林分美景度,与平均胸径在15~20cm,20cm以上差异显着,SBE均值最低(-33.1)。密度在1250株/ha以上的林分美景度与其它2种密度的林分(<750株/ha,750~1250株/ha)差异显着,SBE均值最低(-25.8)。透视距离在1倍树高的林分美景度与其它2种透视距离(2倍树高、数倍树高)均有显着性差异,SBE均值最低(-18.7)。乔灌草结构与乔草结构的美景度差异显着,SBE均值较低。灌层盖度≥90%的林分美景度与为0和<30%的林分美景度有显着性差异,SBE均值最低(-40.7)。灌层高度为0.5~1.5m与高度为0的林分美景度具有显着性差异,SBE均值最低(-24.8)。密度、林分结构(乔灌草结构)、灌层盖度(≥90%)3个指标进入美景度与林分指标的回归模型,且均与美景度为负相关关系。(4)多功能经营区域视觉景观管理将七星湖区域分为生态保护区域、视觉管理区域和森林采伐区域3种功能区。其中将视觉管理(可视)区域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前景可视、前景可视、中景可视、背景可视4个区域。直接前景可视区域和前景可视区域面积较小,尽管仅占17.0%,但是,直接前景区域可视面积占直接前景区域总面积的96%,前景区域中可视区域占前景区域总面积的41%;中景可视区域和背景可视区域面积占可视总面积比例较高,为83.0%,但较为分散。将前景区域划分为森林野餐休息区、儿童森林游乐和室外森林展览区、森林生态体验区和风景林观赏区。

刘荣昆[6](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提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卢杰[7](2016)在《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机械设计与专利挖掘》文中认为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紧缺,森林抚育工程越来越得到国家、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欧美伐木头不适合我国的抚育采伐,国内的抚育采伐工具功能单一、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过去30年,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成就卓越,现已跻身成为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生产国,但是机械领域的研究设计一般止步于研究成果的完成阶段,缺少对研究成果进行专利挖掘的内容,大多数学术科研者缺少对研究成果的专利挖掘能力,不能自主提炼创新点进行专利申请,此外当前国内关于森林抚育伐木头的专利甚少。因此,设计一种适合我国林区的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并且对其进行专利挖掘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1)结构参数设计:经过对国内外采伐机械的研究,总体设计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整体结构、性能特点、功能原理。通过对抚育林区的测量,确定伐倒木的参数。运用一般步骤和类比方法对主要结构和整体参数进行设计。(2)建立虚拟样机:先根据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参数,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 5.0建出零部件模型,然后把零部件模型装配成虚拟样机,最后使用KeyShot对本设计进行渲染。(3)运动分析:对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主要零部件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同时计算各个零部件的摆角范围和活动空间(4)有限元分析:推算U形架四面体单元的位移函数、应变与应力函数、刚度矩阵方程、等效节点力函数,然后对U形架进行静力分析,输出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校核其强度和刚度。(5)专利挖掘:使用创新点发现法对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进行专利挖掘,分别获得进料辊、辅助夹抱装置、传动片的设计内容和专利文件。研究结果表明:(1)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结构满足设计要求。(2)虚拟样机具有与物理样机相当的功能真实度,并且能够进一步运动分析;产品效果图能表达设计思想,达到照片级输出的要求。(3)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各装置的工作状况、摆角范围、活动空间能实现所需功能,并且模拟过程验证了抚育采伐具有可行性。(4)U形架四面体单元是合理的有限元单元;U形架受到的最大节点应力是132MPa,小于许可屈服强度161.4MPa,满足强度要求;U形架的最大节点位移仅仅为0.959mm,数值接近于0,显然满足刚度要求。(5)经过专利挖掘,进料辊增大与伐倒木的接触面积,提高夹抱稳定性,添加缓冲装置,提高进料稳定性,并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ZL201420178943.9);辅助夹抱装置添加关节式爪具,一次作业循环能针对多棵小树完成抚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ZL201420732599.3)。(3)传动片熔合硬质金属构件,提高了通孔及其顶部的强度和耐磨性,并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ZL201520201508.8)。

乐通潮[8](2014)在《漳江口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与健康经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处于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经长期演替形成的一种系统结构稳定、生产力极高的特殊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浪护岸、促淤造陆、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功能。红树林健康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维持系统的健康稳定、保持功能的持续以及生产力高效。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调整红树林景观格局,优化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是当前保护与恢复红树林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利用3期(2003、2008、2013年)多源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SPOT5和PLEIADES)研究了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演化机制,在不同的潮位带(高、中、低潮位)选择有代表性的红树林群落进行每木定位林分因子调查,开展基于GIS技术的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研究,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在景观层次上,提出红树林景观结构布局优化方案;在林分尺度上,建立了基于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的红树林林分采伐和补植两个空间结构优化模型,应用优化模型对研究区红树林进行经营实践的模拟分析;从生态系统上,提出削除或减弱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外界压力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管理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SPOT5和PLEIADES影像高空间分辨率多源卫星数据,通过构建堤岸线、Band1/Band2、(Band4-Band3)/(Band4+Band3)、Band3/Band2等波段运算辅助信息,建立决策树分类的规则对研究区的红树林景观类型进行了信息提取。结果表明3期影像的分类总体精度分别达到97.24%、92.90%、97.86%,Kappa系数分别为0.97、0.91、0.97;与无增加辅助信息的监督分类的解译结果相比,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16.91%、7.90%、12.21%。(2)2003-2013年,研究区红树林面积由47.69hm2增加到64.24hm2,红树林的整体质心向东北方面略微移动,互花米草呈现先减少后快速增加的趋势,10年间增加了42.72hm2,侵占红树林面积13.38hm2,人工养殖塘几乎成倍增长,面积由148.69hm2增加到254.84hm2,将大量天然湿地转为人工湿地,并蚕食红树林面积2.11hm2,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衰退。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持续增加,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大,各类型斑块趋向均衡发展,景观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变差。红树林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围塘养殖、堤岸维修、互花米草入侵等。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红树林湿地景观演变进行了预测,未来若无相应措施控制互花米草扩散以及遏制围塘养殖面积急剧增加,则天然湿地比重将显着下降,红树林生态系统将会进一步退化。(3)利用泰森多边形划分对象木与最邻近的竞争木构成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利用GIS二次开发语言编程实现最邻近木编号的查询,并应用VBA程序实现林分空间结构指数的计算,可以大量减少外业调查工作。(4)树种隔离程度整体上较小,处于弱度混交类型,不同潮位带,混交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潮位、中潮位、低潮位,且处于低潮位带的林分接近于纯林;红树林种内竞争比种间竞争激烈,从大到小依次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木榄;调查林分平均大小比数差异小,各树种胸径大小分化不明显,生长优势状况较为均衡;不同林分的平均健康度差异不显着,林木之间的生长健康状况差别不大;不同潮位带红树林林木角尺度分布频率差别很小,各树种林木整体上属于均匀稍有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不同树种聚集指数分布频率差异显着,桐花树和秋茄周边竞争木聚集分布占优势,白骨壤林木周边竞争木聚集、随机和均匀分布的机会均等,木榄林木周边竞争木随机分布的概率高。(5)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对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综合指数为0.66,处于健康状态。(6)根据生境条件对漳江口红树林的宜林地进行了区划,从互花米草除治和堤岸防护林布局方面提出红树林景观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后红树林面积比重增加了6.92%,互花米草面积比重减少了4.50%。红树林整体质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1323m。(7)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与其指数因子的关联度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集指数(0.80)、竞争指数(0.80)、角尺度(0.74)、健康度(0.73)、混交度(0.71)、大小比数(0.67)。以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为林分空间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置林木竞争、树种多样性和林木空间格局三个方面的6个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GIS的红树林林分抚育采伐空间结构优化模型和林分补植空间结构优化模型。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林分进行了模拟优化经营,结果表明,经营后的林分空间结构均得到了改善,向理想结构状态转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通过构建堤岸线掩膜、Band1/Band2、(Band4-Band3)/(Band4+Band3)、Band3/Band2波段运算等辅助信息的决策树分类实现了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的红树林湿地景观类型的有效区分,其解译结果比传统精度比监督分类法有很大提高;(2)将森林空间结构分析的方法应用于红树林这特殊生态系统,并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划分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利用GIS二次开发语言编程实现对象木的最邻近木编号的查询,应用VBA编程实现混交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健康度、角尺度和聚集指数等林木空间结构指数的计算;(3)建立基于GIS技术的红树林林分抚育采伐空间结构优化模型和林分补植空间结构优化模型。

马炜[9](2013)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文中指出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碳循环最重要的碳库。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对于人工林而言,掌握其生态系统碳累积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评价并预测林分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能为林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多年积累的样地调查、标准木解析、生物量实测数据和含碳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体系(FIM)下圆形整群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测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同时,在充分解析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及其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嵌入长白落叶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值,调校相关调整系数,模拟了人工经营措施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并有效地预估了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密度。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密度的计算。根据野外调查和实测数据,基于相对生长法建立高预估精度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植被生物量的估算,基于残体蓄积通过体积密度和腐烂率转化计算残体生物量,得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为202.843t.hm-2,包括植被活生物量156.704t·hm-2和残体死生物量46.139t·hm-2,其中乔木生物量136.225t·hm-2,所占比例达67.16%,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测定生物量不同器官组分的含碳率值,得到长白落叶松群落的平均含碳率为45.8%,其中乔木(47.6%)、枯立木(44.6%)、林下植被(44.1%)、木质残体(41.2%)和凋落物(37.4%)。测定得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9.538g·kg-1。最终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空间分布序列是:土壤(91.847tC·hm-2)>植被(74.451tC·hm-2)>残体(19.029tC·hm-2),平均为185.327tC·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均净固碳量为5.021tC·hm-2·yr-1,乔木的年均净固碳量为3.479tC·hm-2·yr-1。(2) FFE-FVS系统基本参数、生长与收获模型和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确定。本研究生成了研究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林分数据和样木数据三个主要文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和合理经营密度表,为FFE-FVS系统的运行提供地位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和树冠竞争因子等参数。构建了包括“胸径-树高”模型,树皮因子模型,胸径、树高和树冠生长模型,林分死亡率模型以及材积模型7个模型在内的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在FFE-FVS系统中,确定可基于树干、干材、树枝、树冠和树根等器官组分生物量方程的乔木生物量估算方法,林下植被生物量以林龄来估算,由林分死亡率模型模拟产生的枯立木的生物量依据材积并通过腐烂率和体积密度转化得到,活立木树冠凋落、枯立木破损倒落和剩余物堆积物是粗细木质物等残体生物量来源,凋落物中L层生物量为每年所有植被凋落叶的总和,而凋落物D层生物量则为各种残体及凋落物L层经分解损失的部分。最终,将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与生物量估算方法嵌入FFE-FVS系统,经不断试运行和调试,实现了FFE-FVS系统的本土化。(3)应用本土化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以及预估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基于汉化的SUPPOSE窗口操作界面,以现实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为例,检验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的结果,通过生长量调整系数来调整胸径和树高与实测值存在的差异,保证较好的模拟精度。根据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实际经营管理,利用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研究认为30%强度、间隔期为10年的下层疏伐是最适合当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措施。模拟得到的生物量预估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最终,计算得到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土壤(46.61%)>植被(42.62%)>残体(10.77%)的空间分布序列也与实测结果相近,模拟效果良好。本研究实现了FFE-FVS系统在人工经营措施干扰下的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模拟和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连续性动态预估。本研究依据国内首次引进的美国FIM圆形整群样地技术,提出细致可行的野外调查方法和规范的基础数据处理过程,保证了碳密度预估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构建的针对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的FFE-FVS系统在模拟林分生长时运行顺畅,输出的报表内容丰富、直观,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并能指导人工林的生产经营,并预估生物量和碳密度。本研究扩充了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密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其它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现状和动态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以期为逐步为完善我国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冯尕才[10](2012)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文明和环境之间的挑战与应战构成的。历史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因为其地处内陆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森林大量退化或消失,到了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已经相当贫乏。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仍然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变迁的主要特征是民国前期局部地区森林有恢复和增长趋势,但就整个民国时期来说,森林资源却呈急剧流失的态势。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是民间和军队燃料消耗、各类用材消耗、毁林开荒、军事消耗、自然灾害等,其社会背景则是西北地区文化、教育、经济的落后。森林资源的极度流失,导致燃料和用材短缺、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气候恶化、自然风景资源消失、经济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后果,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社会的进步,构成对西北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极大挑战。与此同时,中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北地区又面临着支持抗战和建设大后方的挑战。对此种种挑战,西北各省奋起回应,在政治家、林学家、农学家、当地民众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推动下,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教育,进行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推进了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揭开了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序幕,同时也承担起了支持抗战和建设国家坚固大后方基地的重任。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区域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为辅的多种研究方法,分引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对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变迁和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研究。引言阐述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对一些概念作了界定。上篇“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的分布和变迁,第二章论述了森林资源的流失形态,第三章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流失的后果,分析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严重的社会背景。前三章主要论述了由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流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对西北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挑战,也在日本侵略、民族危亡的关头西北地区能否有力地支持抗战提出了挑战。下篇“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共分七章。阐述了在上述挑战下,西北地区各省所采取的种种应战措施。第四章阐述了在民国各届政府的推动下,西北各省林业管理机构的成立,为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五章论述了林业机关、团体和个人对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进行考察,进行本地区林业建设规划。第六章探索了西北地区政府和民间都采取措施,在艰难环境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作。第七章介绍了西北各省区为了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纷纷开辟苗圃,进行苗木培育工作。植树造林是改善西北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第八章探讨了西北地区各省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其得失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第九章通过对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探讨,指出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第十章论述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树木引种、杂交育种、林木抚育、森林经理等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第十一章论述了国内着名林学家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在西北地区进行艰苦的林业建设工作,为西北地区人民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第十二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的经验教训和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今后林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Environmentally sound timber extracting techniques for small tree harvest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vironmentally sound timber extracting techniques for small tree harvesting(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森林资源税的制度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森林税费制度研究
        二、国内森林资源税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论文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森林资源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森林及资源税相关概念
        一、森林的概念
        二、森林税费概念
        三、森林资源税概念
    第二节 森林资源税的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外部性和庇古税
        三、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
        四、森林资源税作用机理分析
    第三节 森林资源税的现实功能
        一、绿色功能助力木材源头保护
        二、绿色理念贯穿木材消费链
        三、释放保护森林的绿色信号
第三章 税费制度回顾和森林现状分析
    第一节 森林税费制度变迁
        一、筹集营林资金阶段(1950-1979)
        二、税费种类、征收标准双增加阶段(1980-1999)
        三、税费制度规范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节 资源税发展历程
        一、资源税的建立与改革
        二、西藏木材资源税介绍
    第三节 森林及森林税费制度现状分析
        一、人工林面积居全球首位,森林覆盖率有待提升
        二、公益林保护持续推进,木材供给缺口较大
        三、以商品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四、森林基金对林木再生产的促进作用有限
第四章 美国、俄罗斯、日本森林税介绍
    第一节 美国森林税
    第二节 俄罗斯森林税
    第三节 日本林业税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森林资源税设计
    第一节 森林资源税设计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森林资源税的职能定位
        二、森林资源税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第二节 森林资源税的设计方案
        一、纳税人的界定
        二、征税对象
        三、计征方式的确定
        四、征税方式和税率的设定
        五、税收优惠政策
        六、税收征管
        七、配套机制设计与完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税率政策模拟和税收收入测算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税率政策模拟
        一、模型假设和投入产出表的设计
        二、构建投入产出价格联动模型
        三、模型税率设计
        四、森林资源税对物价影响的分析
    第二节 税收收入规模测算
    第三节 森林资源税的生态效果回归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碳建筑》第三—五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任务特点
    1.3 任务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制定翻译计划
        2.1.2 资料研读
        2.1.3 准备翻译工具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理解
        3.1.1 调动宏观思维
        3.1.2 调查背景知识
        3.1.3 弥补专业知识
        3.1.4 运用逻辑推理
    3.2 表达
        3.2.1 术语翻译偏差
        3.2.2 照搬句子结构
        3.2.3 词语机械对应
    3.3 变通
        3.3.1 适当省译
        3.3.2 灵活处理比喻
        3.3.3 补充解释
第四章 结论
    4.1 总结
    4.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1 原文与译文
附录 2 术语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绪论
    1.1 密云水库流域面临的挑战
        1.1.1 上游来水量减少
        1.1.2 森林水源涵养效益有限
        1.1.3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1.2 密云水库流域保护工作实践
        1.2.1 国家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1.2.2 区域间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1.2.3 区域内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
        2.1.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理论
        2.1.3 森林景观恢复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
        2.2.2 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策略
3 研究区域、数据和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密云水库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3.1.2 密云水库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
        3.2.2 子流域空间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贝叶斯统计学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有序加权平均法
        3.3.4 敏感性分析法
        3.3.5 模拟退火算法
        3.3.6 选择实验模型
4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森林景观退化风险评价
    4.1 贝叶斯网络模型
        4.1.1 模型介绍
        4.1.2 模型构建
    4.2 结果分析
        4.2.1 模型结构
        4.2.2 参数学习
        4.2.3 概率推理
        4.2.4 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5 采用有序加权平均算法的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
    5.1 确定评估指标/属性
        5.1.1 流域保护指标
        5.1.2 生计改善指标
    5.2 属性图层归一化处理
    5.3 计算准则权重
    5.4 计算次序权重
    5.5 确定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
    5.6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结果
    5.7 小结
6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决策的敏感性分析
    6.1 AHP-SA敏感性分析软件
    6.2 评价准则的确定与分级
    6.3 准则权重敏感性分析
    6.4 矩阵敏感性分析
    6.5 小结
7 采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森林景观恢复策略研究
    7.1 研究区概况
    7.2 研究模型构建
        7.2.1 森林模型
        7.2.2 目标函数
    7.3 转换方案
    7.4 控制参数
    7.5 森林经营措施的时空安排
        7.5.1 森林碳汇经营措施
        7.5.2 木材生产经营措施
    7.6 森林分析规划管理云计算平台(FSOS)介绍
    7.7 研究结果
        7.7.1 森林碳汇经营目标
        7.7.2 木材生产经营目标
    7.8 小结
8 采用选择实验模型的森林景观恢复项目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8.1 研究区域和调查方法
    8.2 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8.3 结果和分析
        8.3.1 描述性分析
        8.3.2 MNL模型分析
        8.3.3 边际效应估计和模拟
        8.3.4 边际接受意愿估计
    8.4 小结与讨论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9.2.1 创新点
        9.2.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视觉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2.1 概念
        1.2.2 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2.3 视觉敏感度及季节影响研究
        1.2.4 视觉景观管理研究
        1.2.5 森林多功能经营研究
    1.3 我国森林视觉资源评价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文化概况
    2.4 森林资源现状
    2.5 主要景观类型
    2.6 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3 游客对森林视觉景观的偏好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设计
        3.1.2 样本量以及抽样方法
        3.1.3 问卷调查实施
        3.1.4 废卷和缺失值处理
        3.1.5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信度分析
        3.2.2 游客对森林景观的偏好
        3.2.3 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森林景观偏好
        3.2.4 游客游览特征与森林景观偏好
        3.2.5 游客动机与森林景观偏好
        3.2.6 对森林活动项目的偏好
    3.3 讨论和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人工林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视觉敏感度评估步骤
        4.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3 确定权重值
        4.1.4 二级指标计算及制图
        4.1.5 综合评价与模型验证
    4.2 结果
        4.2.1 可靠性
        4.2.2 指标权重值
        4.2.3 植被一致性和色彩多样性
        4.2.4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
        4.2.5 综合评价结果
    4.3 讨论和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人工林林分美景度评价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5.1.2 样地拍摄
        5.1.3 美景度值的获取
        5.1.4 调查指标体系构建
        5.1.5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林分美景度
        5.2.2 林分因子对林分美景度的影响
        5.2.3 灌层群落多样性与林分美景度
        5.2.4 评价模型及主要因子分析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多功能经营区域视觉景观管理研究
    6.1 研究对象
    6.2 视域法
        6.2.1 基本思想
        6.2.2 具体方法
    6.3 多功能经营区域总体分区
        6.3.1 资源现状分析
        6.3.2 分区与森林视觉景观管理
    6.4 中背景可视域采伐迹地恢复分析
        6.4.1 分析方法
        6.4.2 七星湖采伐迹地恢复分析
    6.5 前景区域功能分区及森林经营
        6.5.1 研究目标
        6.5.2 现状调查
        6.5.3 功能分区与森林经营
    6.6 讨论和小结
        6.6.1 讨论
        6.6.2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主要创新点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6)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二、建房取材于林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五、木质体育器材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一、山神崇拜
        二、树神崇拜
        三、林神崇拜
        四、花神崇拜
        五、植物崇拜举隅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一、明确森林权属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一、森林状况较好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机械设计与专利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森林采伐装备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结构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步骤及内容
        2.1.1 设计步骤
        2.1.2 设计内容
    2.2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总体参数
        2.2.1 作业要求
        2.2.2 运动功能的特性
        2.2.3 自由度
    2.3 森林抚育林区测量分析
    2.4 夹抱除枝刀的结构设计
        2.4.1 特征
        2.4.2 结构设计
    2.5 进料辊的结构设计
        2.5.1 特征
        2.5.2 辊的参数
    2.6 测量轮的结构设计
    2.7 链锯的结构设计
        2.7.1 链锯选型
        2.7.2 锯导板的选型
        2.7.3 锯链的选型
        2.7.4 传动片的齿廓优化
    2.8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整体参数
    2.9 本章小结
3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建模装配及渲染
    3.1 CAD设计介绍
    3.2 Pro/ENGINEER软件
        3.2.1 简介
        3.2.2 建模方法和准则
    3.3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建模
        3.3.1 主体架建模
        3.3.2 夹抱除枝刀和大圆弧除枝刀建模
        3.3.3 进料辊建模
        3.3.4 链锯建模
        3.3.5 其他建模
    3.4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装配
        3.4.1 进料辊的装配
        3.4.2 链锯的装配
        3.4.3 测量轮的装配
        3.4.4 液压缸的装配
        3.4.5 整体的装配
    3.5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渲染
        3.5.1 渲染及KeyShot简介
        3.5.2 KeyShot渲染过程
    3.6 本章小结
4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运动分析
    4.1 运动分析简介
    4.2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初始状态
    4.3 主体架
        4.3.1 总体运动特征
        4.3.2 运动学分析
    4.4 夹抱除枝刀
        4.4.1 总体运动特征
        4.4.2 运动学分析
    4.5 进料辊
        4.5.1 总体运动特征
        4.5.2 运动学分析
    4.6 大圆弧的运动分析
    4.7 链锯的运动分析
    4.8 测量轮的运动分析
    4.9 运动包络和摆角总结
    4.10 抚育采伐仿真模拟
    4.11 本章小结
5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有限元分析
    5.1 ANSYS软件
        5.1.1 简介
        5.1.2 典型分析过程
    5.2 有限元分析对象的确定
    5.3 U形架的四面体单元的理论分析
        5.3.1 单元的位移函数
        5.3.2 单元的应变与应力
        5.3.3 单元的刚度矩阵
        5.3.4 单元的等效节点力
    5.4 U形架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5.4.1 静力分析基础
        5.4.2 材料确定
        5.4.3 单位类型
        5.4.4 导入模型
        5.4.5 网格划分
        5.4.6 约束载荷
        5.4.7 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专利挖掘
    6.1 专利挖掘
        6.1.1 概述
        6.1.2 总体要求
        6.1.3 方法
    6.2 专利文件基础
        6.2.1 专利文件组成
        6.2.2 权利要求书撰写方法
    6.3 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专利挖掘
    6.4 提取伐木头的创新点
    6.5 进料辊的专利挖掘
        6.5.1 设计发明内容
        6.5.2 专利文件撰写分析
    6.6 U形架的专利挖掘
        6.6.1 发明内容
        6.6.2 权利要求书
    6.7 传动片的专利挖掘
        6.7.1 发明内容
        6.7.2 权利要求书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漳江口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与健康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遥感影像的红树林研究
        1.3.2 红树林景观动态研究
        1.3.3 红树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1.4 红树林健康经营研究进展
        1.4.1 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1.4.2 红树林健康经营研究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研究区典型林分选择
    2.4 资料来源
        2.4.1 资料收集
        2.4.2 遥感影像选择
        2.4.3 数据调查
    2.5 研究方法
        2.5.1 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红树林湿地景观信息提取
        2.5.2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5.3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法
        2.5.4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
        2.5.5 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
第三章 红树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3.1 基于遥感数据的红树林信息提取
        3.1.1 景观分类系统
        3.1.2 决策树分类
    3.2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3.2.1 红树林湿地景观组分变化
        3.2.2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总体特征
        3.2.3 红树林湿地景观类型转化分析
        3.2.4 红树林景观变化研究
    3.3 红树林湿地景观动态演化机制与变化趋势预测
        3.3.1 红树林湿地景观动态演化驱动力分析
        3.3.2 红树林湿地景观变化趋势预测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 GIS 的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4.1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邻近竞争木取值研究
        4.1.1 泰森多边形确定目标木的最近邻近木
        4.1.2 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的计算
        4.1.3 泰森多边形与 4 邻近木的比较
    4.2 红树林林分结构竞争分析
        4.2.1 不同树种竞争分析
        4.2.2 大树小树竞争格局分析
        4.2.3 种内和种间竞争
    4.3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混交分析
        4.3.1 树种隔离程度分析
        4.3.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分析
    4.4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分析
        4.4.1 林木个体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4.2 林木大小树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4.3 林分空间聚集指数分布格局分析
    4.5 红树林林分林木健康度分析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五章 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 数据及数据归一化
        5.4.1 数据说明
        5.4.2 数据归一化结果
    5.5 结果与分析
        5.5.1 健康指数
        5.5.2 隶属度
        5.5.3 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红树林健康经营技术研究
    6.1 经营目标确定
    6.2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
        6.2.1 漳江口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分析
        6.2.2 灰色关联法的相关性分析
        6.2.3 林分空间优化经营模型的建立
        6.2.4 应用实例分析
    6.3 红树林景观结构优化
        6.3.1 漳江口红树林景观结构存在问题
        6.3.2 理想红树林景观理想结构模式
        6.3.3 漳江口红树林宜林地划分
        6.3.4 漳江口红树林景观结构优化
    6.4 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管理
        6.4.1 健全红树林保护管理机制
        6.4.2 社区参与式利用管理机制
        6.4.3 科研协作保护红树林
    6.5 小结与讨论
        6.5.1 小结
        6.5.2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区主要红树植物名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森林碳储量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国际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实测法
        1.2.2 二氧化碳平衡法
        1.2.3 微气象场法
        1.2.4 生理生态模型法
        1.2.5 遥感信息模型法
    1.3 研究的不足
    1.4 展望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森林资源经营理论
    2.2 FIM清查体系
        2.2.1 美国森林清查体系发展
        2.2.2 美国森林资源清查抽样设计
        2.2.3 森林资源清查调查与数据应用
    2.3 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
        2.3.1 FVS起源与发展
        2.3.2 FVS系统结构
        2.3.3 FVS系统运行
    2.4 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FVS
        2.4.1 FFE-FVS简介
        2.4.2 FFE-FVS模型
        2.4.3 FFE关键字系统
        2.4.4 FFE-FVS模型运行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地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及土壤分布
        3.1.3 气候及水文条件
        3.1.4 植被概况
    3.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概况
    3.3 社会经济条件
第四章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2.1 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
        4.2.2 FFE-FVS系统应用
    4.3 研究方法
        4.3.1 标准地选取与设置
        4.3.2 标准地调查
        4.3.3 生物量调查与计算
        4.3.4 室内测定及理化分析
        4.3.5 碳密度计算
        4.3.6 FFE-FVS系统应用
    4.4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五章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
        5.1.1 乔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算结果
        5.1.2 乔木各器官含碳率
        5.1.3 乔木碳密度
    5.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层碳密度
        5.2.1 林下植被生物量模型及估算结果
        5.2.2 林下植被含碳率
        5.2.3 林下植被碳密度
    5.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倒落残体层碳密度
        5.3.1 倒落残体生物量估算结果
        5.3.2 倒落残体含碳率
        5.3.3 倒落残体碳密度
    5.4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
        5.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4.2 土壤碳密度
    5.5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5.1 生态系统生物量
        5.5.2 生态系统平均含碳率
        5.5.3 生态系统碳密度
        5.5.4 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FE-FVS系统模型构建及模拟参数设定
    6.1 基础数表编制
        6.1.1 长白落叶松地位指数表
        6.1.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
    6.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6.2.1 胸径-树高模型
        6.2.2 树皮因子模型
        6.2.3 胸径生长模型
        6.2.4 树高生长模型
        6.2.5 树冠生长模型
        6.2.6 林分死亡率模型
        6.2.7 林分更新模型
        6.2.8 材积模型
    6.3 FFE-FVS基础数据
        6.3.1 基础数据文件
        6.3.2 可控变量
    6.4 FFE-FVS预估生物量与碳密度
        6.4.1 生物量估算方法及输出
        6.4.2 碳密度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FFE-FVS系统运行、检验及模拟效果评价
    7.1 FFE-FVS系统模拟运行
        7.1.1 模拟准备
        7.1.2 选择经营措施
        7.1.3 选择输出结果
        7.1.4 运行及结果输出
    7.2 FFE-FVS系统检验及调整
        7.2.1 FFE-FVS系统模拟结果检验
        7.2.2 FFE-FVS系统调整
    7.3 FFE-FVS系统应用及效果评价
        7.3.1 FFE-FVS系统执行经营管理措施
        7.3.2 FFE-FVS系统预估生物量
        7.3.3 FFE-FVS系统预估碳密度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介绍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0.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范围与方法
        0.3.1. 研究范围
        0.3.2. 研究方法
上篇 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
    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概况和森林变迁
        1.1. 陕西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1.1. 森林分布及面积
        1.1.2. 森林权属
        1.1.3. 森林变迁
        1.2. 甘肃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2.1. 森林分布及面积
        1.2.2. 森林权属
        1.2.3. 森林变迁
        1.3. 宁夏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3.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3.2. 森林权属
        1.3.3. 森林变迁
        1.4. 青海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4.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4.2. 森林权属
        1.4.3. 森林变迁
        1.5. 新疆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5.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5.2. 森林权属
        1.5.3. 森林变迁
        1.6. 本章小结
    2. 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形态
        2.1 燃料消耗
        2.1.1. 民间柴炭消耗
        2.1.2. 军队柴炭消耗
        2.1.3. 工矿业、手工业燃料
        2.2. 房屋建筑用材消耗
        2.2.1. 战争破坏
        2.2.2. 灾害破坏
        2.2.3. 重建与扩建
        2.3. 开荒毁林
        2.3.1. 政府开荒政策
        2.3.2. 山区垦荒
        2.3.3. 烧荒
        2.4. 交通设施消耗
        2.5. 邮电设施消耗
        2.6. 加工制造业消耗
        2.7. 军事消耗
        2.8. 掠夺式砍伐方式
        2.9. 木材利用方式落后
        2.10. 本章小结
    3. 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后果
        3.1. 木材短缺
        3.2. 燃料缺乏
        3.3. 林产品减少
        3.4. 物种减少
        3.5. 水土流失的加剧
        3.5.1. 水土流失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5.2. 水土流失造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3.6. 泥石流、滑坡频发
        3.7. 沙漠化严重
        3.7.1. 河西走廊的沙漠化
        3.7.2. 陕西、宁夏北部的沙漠化
        3.8. 旱灾频仍
        3.9. 风景资源的消失
        3.9.1. 白龙江林区风景
        3.9.2. 洮河、大夏河林区风景
        3.9.3. 天山林区风景
        3.9.4. 居延海荒漠地带风景
        3.10. 社会的衰落
        3.11. 本章小结
下篇 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
    4.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机构的设立
        4.1. 陕西省林业机构
        4.2. 甘肃省林业机构
        4.3. 青海省林业机构
        4.4. 宁夏省林业机构
        4.5. 新疆省林业机构
        4.6. 陕甘宁边区林业机构
        4.7.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考察
        5.1. 西方人在西北地区与森林有关的考察
        5.2. 国内的西北森林考察
        5.2.1 西部森林调查
        5.2.2. 西北水土保持考察
        5.2.3. 小陇山森林调查及其报告
        5.2.4.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及其报告
        5.2.5. 甘肃南部森林调查
        5.2.6. 其他森林调查
        5.3.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保护
        6.1. 政府的森林保护措施
        6.1.1. 陕西省的森林保护
        6.1.2. 甘肃省的森林保护
        6.1.3. 宁夏省的森林保护
        6.1.4. 青海省的森林保护
        6.1.5. 新疆省的森林保护
        6.1.6. 陕甘宁边区的森林保护
        6.2. 民间森林保护
        6.2.1. 祁连山森林保护
        6.2.2. 宗教森林保护
        6.3. 本章小结
    7.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苗圃建设和育苗工作
        7.1. 陕西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2. 甘肃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3. 宁夏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3.1. 县苗圃建设和育苗
        7.3.2. 各林场建设和育苗
        7.4. 青海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5. 新疆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6. 本章小结
    8.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
        8.1. 陕西省的植树造林
        8.2. 甘肃省的植树造林
        8.2.1. 兰州中山林植树
        8.2.2. 水土保持林
        8.2.3. 治沙造林
        8.2.4. 对甘肃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3. 宁夏省的植树造林
        8.3.1. 宁夏植树方法
        8.3.2. 抗战前宁夏的植树造林
        8.3.3. 抗战开始后宁夏的植树造林
        8.3.4. 对宁夏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4. 青海省的植树造林
        8.4.1. 关于植树造林的规定
        8.4.2. 各界造林成绩
        8.4.3. 造林所用的树苗
        8.4.4. 植树地点和树种
        8.4.5. 关于青海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5. 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1 民国前期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2. 抗战前后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3. 关于新疆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6. 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
        8.7. 本章小结
    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教育
        9.1. 陕西省的林业教育
        9.1.1. 初等林业教育
        9.1.2. 高等林业教育
        9.2. 甘肃省的林业教育
        9.2.1. 甘肃的初、中等林业教育
        9.2.2. 甘肃的高等林业教育
        9.3. 宁夏省的林业教育
        9.4. 青海省的林业教育
        9.5. 新疆省的林业教育
        9.6. 陕甘宁边区的林业教育
        9.7. 本章小结
    10.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科学研究
        10.1. 树木引种
        10.2. 杂交育种
        10.3. 林木抚育
        10.4. 森林经理科学技术
        10.5. 建造水土保持林的探索
        10.6. 树木学研究
        10.7. 本章小结
    1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工作者的精神
        11.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救国思想
        11.1.1. 完成林业科学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11.1.2. 担负抗战建国重任,振兴大后方林业
        11.1.3. 生产国防用材,支持抗战事业
        11.2. 艰苦卓绝的开拓精神
        11.3. 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11.4. 民国时期在西北地区工作过的林业工作者
        11.5. 本章小结
    12. 结论和展望
        12.1.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西北地区的客观要求
        12.2.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潮流
        12.3. 发展和振兴林业,是中华民族和西北人民的优秀传统
        12.4. 发展和振兴林业,要重视挖掘和继承历史上先进的林业思想和方法
        12.5. 发展和振兴林业,在西北地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Environmentally sound timber extracting techniques for small tree harvesting(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森林资源税的制度构想[D]. 常铭.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新碳建筑》第三—五章汉译实践报告[D]. 张培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D]. 李皓.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5]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视觉资源评价[D]. 杨会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17
  • [6]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7]多功能森林抚育伐木头的机械设计与专利挖掘[D]. 卢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8]漳江口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与健康经营技术研究[D]. 乐通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9]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D]. 马炜.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 冯尕才.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用于小树采伐的环保木材提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