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生命充满活力——《河》赏析

爱让生命充满活力——《河》赏析

一、爱,让生命充满了活力——《河流》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晏福宝[1](2018)在《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文中指出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死亡、自杀、自毁、自弃、绝望、迷茫、沮丧、抑郁…消极情愫肆意地啃噬生命,个体出现存在与精神危机,个体希望之绝、希望无望。生命现实与理想,实有与空无之间失去相关性,生命内在绵延断裂与外在流动停滞,个体生命“乌托邦”的世界消逝,生命陷入“当下瞬间黑暗”之中,致使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中断与生长困境。个体’此在’由’尚在’决定,个体生命本质在’未来’中开显,而不是’回忆’;个体生命成长不是过去的’回望’,而是未来的’希望’。个体的成长是建构希望的艺术,个体生命应学会建构完美、理想的影象,即生命前方美好的“缺席者”或称为“虚位”。当生命在阴暗、荒原、苦难、绝望的境域时,运用想象功能,邀请希望影象的参与,开启生命与影象的对话,唤醒个体内在的生命的活力,激发生命的潜能,找寻到通往光明与希望的路途。希望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美好影象,是一个美好的’缺位者’。它作为一个意向’他者’的自身,缘起于现实自身此在,是超越现实此在的“尚在”,是促成生命内在的绵延与外在的流动的成长机制。希望是生命的’乌托邦’的新界,也是教育的空间与地界。希望在’实在’与’尚在’的边缘,在’此在’与’彼在’的边界,在’现在’与’未来’的节点。个体在实在与欲为的边缘位置,以一种敞开的生命姿态,邀请一个更优秀’我’的参与,建构希望图影,开启新的’生命图式’,催化生命’未来图式’改造。教育应以’乌托邦’的姿态和’尚在’之希望来打开生命,唤醒生命结构中那个尽善尽美的自我,通过现实之我与理想、完美、欲为的’影象’展开对话与潜对话,激发生命的势能与潜能,推动生命的发展与向前,为苦难的生命与绝望旋涡中的个体,带去超越的生命力量。教育应是建构个体希望、分享希望、共享希望的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唤醒个体希望影象,植入希望的信念,学会希望,学会希望的生活知识。个体教育实质从希望的角度来论,就是缩小现实’本我之象’与’理想之象’的距离。教育应践行有希望空间的教育或蕴藏希望的教育,在教育中展开艺术的教育、影象的教育、死的教化,从而引领生命朝向未来,建构“乌托邦”的美好世界,恢复生命成长的内在连续性,促成生命内在时间的绵延与外在空间的流动,使生命诗意的栖居。

夏洁琼[2](2017)在《生死观教育及其实施途径研究》文中认为生死观教育,是从生死问题出发,引导人们认识生命和死亡的意义与价值,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生存、生活观念,从而促进人格完善、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生死观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过程的阶段性、教育教学的渗透性。生死观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的内在因素。生死观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个体功能包含:促进个人主体意识的形成、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功能包含: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死观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从个体层面看其教育的目标为“善良教育”即教育人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包括“认识生命、领悟生死、珍视生命”和“爱护身体、与人为善”等内容;从社会层面看其教育目标为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即唤起人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个体的大爱之心、奉献精神、社会责任与平等意识。生死观教育的实施需在生死观教育中注入哲学思维、融入爱的教育、需转变传统文化避讳死亡的观念、需加强道德责任教育及大力倡导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

乔静蕾[3](2017)在《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文中研究说明身处19、20世纪复杂的时代,面对当时代不断显现的现代性问题,及这个问题所暴露出来的存在的分裂和人性的压制,泰戈尔的思考与体悟始终直面生命的根本问题:生老病死,悲欢欣喜;尤其是生命中的悲剧情境,如死亡与痛苦。他秉承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启蒙理念,凭借东方尤其是印度深厚的宗教、哲学与美学传统,提供了一种关于生命和宇宙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观点。他以一种独特的体验与证悟的方式,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用人格重新整合了神、人、自然,确立了三者之间本质上的同质性与统一性,也给予我们关于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与意识的古老又崭新的概念。人格就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意识(内在精神)。这种自我意识的本性是,以感觉作为通向外部世界的接口,以理性的完整认知为基础,并超越其上,以爱为媒介,通过审美快感趋向内在的联合。其中,他始终坚持两点:一是自我体验,自我思考,自我抉择。他相信每个人都具备理性的自明性,并一直致力于这种个人主义的启蒙。二是,生命的基本原理是爱。爱是驱动生命的源动力,也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个体生命的成长最终在爱的联结之力下与其他的生命产生共鸣并完成生命与生命的凝聚。人格在人性中的体现就是在有限中不断向无限扩张,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在行动中不断地证悟美与乐。证悟无限,或者说对宇宙同一精神的证悟,是人的使命之所在,同时也是一种需要通过人性的提升加以培育的能力。审美与艺术就是在人格的基础之上的自发生成,并且是为了培育人格而自觉进行的一种表达行为。艺术是人格的流溢,其目的是表达自我存在的感觉。这个自我之中包含着人与世界的结合;它是我们的精神生命,而艺术就是精神生命的呈现。在形而下的层面,人格集中表达在"母性精神"的民族理想和东方文明精神联合的文明理想之中。泰戈尔关于宇宙、生命、意识的观念并不是他自身的幻想,他还将之贯彻在他对印度现实社会问题的切身感受与具体工作中,在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参与和观察中,在对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文化关系的思考中。然而,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在经济上,通过科技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以提高物质生产力,在政治上,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争夺政治主权,是包括印度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的最迫切的要求,泰戈尔对于存在的整体性与生命的人格属性的强调,对于发展高层次的个人自我意识的首重,被淹没在喧嚣的争吵与斗争的激情中。但是,被殖民世界独立后的发展情况应验了泰戈尔的担忧,世界破碎化,独立后的被殖民国家呈现混乱与停滞的发展状况。面对这一情况,泰戈尔关于人性健全发展的观点就显得意义重大。

袁欢[4](2016)在《基督教文化视域中的施玮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现象与文化现象,宗教和文学在精神作用、思维方式、关注对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二者始终处于互动、互渗、互通的状态。一方面,宗教不仅对作家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为作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另一方面,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又以自身特有的审美形态为宗教的传扬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督教文化作为西方文明的渊源之一,一直与西方文化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关系,是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大主脉。论文立足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视角,细致考察其对施玮小说创作的显明影响,探究施玮小说在主题设置、文本叙事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吸收与创造性运用,尤其是具有神学与文学双重属性的圣经为其小说内容与艺术构思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文本性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论文虽把基督教文化作为系统考察施玮小说的切入口,但无意将基督教文化视作唯一价值尺度来裁剪施玮小说,从而遮蔽施玮小说其他层面的丰富内涵。笔者意在把基督教文化视为一种参照来言说其之于施玮创作的积极价值,阐释其创作在规避新移民文学写作内容单一化与突破写作模式固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彰显其小说所呈现的神性之维给中国大陆文学价值建构带来的经验与启示。与此同时,对施玮在运用这种异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异质文化”存在的问题予以提出。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析了课题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并阐明选题的研究价值。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首先对施玮的生平与创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其次,阐述了施玮提出的“灵性文学”这一文学主张的诞生背景、内涵及其特征;最后,辨析了“性灵文学”、“灵修文学”与“灵性文学”之间的关联以及存在的差异。第二章则从博爱、忏悔、苦难三个方面切入,具体探讨了基督教文化价值理念对施玮小说主题设置的影响。第三章通过考察施玮小说中的原型意象、叙事模式以及相关语汇,讨论施玮小说与圣经文本之间的“互文”。第四章主要从修辞角度剖析了施玮小说对圣经修辞手法的借鉴与运用。结语部分概括了基督教文化之于施玮小说创作的巨大意义,使其小说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同时,探讨了施玮的创作对新移民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所具有的参照意义,以及施玮自身创作的得与失。

曾静[5](2015)在《生命的“逃逸线” ——精神分裂分析视野下的布莱克诗歌》文中研究说明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与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菲利克斯·伽塔利(Felix Guattari)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德勒兹和伽塔利的精神分裂分析理论却是阐释布莱克的欲望观、生成思想和逃逸线倾向的有力工具。尽管布莱克常被冠以浪漫主义诗人的名号,但其思想却并非只有那个时代的特质,还有不少后现代特征,可称之为一位兼具浪漫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风格的重要文学人物。关于他的研究已历经两个世纪,逐步完成了从文本、生平整理,到现代各理论学派的研究阐释,再步入以后现代理论为工具进行再拓展的过程。有了前人研究的雄厚基础,继起的新一代布莱克学者逐步在微观层面上关注其作品中的差异和区别,在修正甚至颠覆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更具时代意义的阐释方式和结论,让布莱克研究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活力。在这些后现代布莱克研究方法中,德勒兹和伽塔利的精神分裂分析法是目前最为活跃,热度不断上升,范围逐渐扩大的一种理论工具。本文正是以该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即欲望、生成和逃逸线为工具来探讨布莱克的几首长诗,即《泰瑞尔》、《四佐亚》、《弥尔顿》和《耶路撒冷》,以及相关的诗歌和艺术作品,意欲在目前已有的成果上,从现当代文艺批判角度关注该领域或被他者化的维度,着力于发掘其思想中生成他者,与他者合力的开放性特质,来丰富和深化对布莱克思想体系的阐释和理解,为国内外研究接轨加速。本文三个章节顺次以欲望、生成和逃逸线为核心议题。第一章深入讨论布莱克的欲望观,欲望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该章以德勒兹和伽塔利的欲望论为理论工具对布莱克艺术作品中展现的欲望及其性质、作用和目的进行探讨,认为布莱克不仅持有充盈欲望观,强调其内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赞同将欲望作为工具和武器来形成具有强烈瓦解力的欲望政治,目的在于冲击和突破资本主义俄狄浦斯化的精神陷阱,释放欲望的真实创造力和革命力量,为欲望正名。第二章重点探讨在欲望的催动下,布莱克如何利用诗歌和艺术作品来表达其思想中潜在的生成论。本章以极具流变思维特征的生成论为理论指导,逐一探讨德勒兹生成链条中的生成女人、生成儿童和生成动物在布莱克诗学艺术中的具体体现,认为布莱克在诗歌和艺术作品中,利用了生成论的话语和手法,有意制造出一系列难以辨识划分的区域。处于这些区域的“人”、女人、儿童和动物剥离了身份和物种类别的划分,趋近如其所是的状态。这种生成是一种反抗将弱势群体边缘化、他者化思想暴行的手段,旨在让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新的“人”成为可能。第三章将侧重点放在布莱克生成思想中,在国家、宗教和文化层面上的逃逸活动。本章将讨论布莱克时代东西方往来的具体情况,旨在论证东方在那时已转化为西方的他者,而布莱克不但知晓东方,尤其是中国,还将一个典型的东方意象“曼荼罗”放置在其思想的核心位置上。这说明,布莱克在思想上遵循解辖域的逃逸线运动,持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立场,践行生成他者,走向他者,拥抱与他者合力的健康心态。总之,布莱克具有德勒兹和伽塔利所欣赏的那种居于“之间”的、少数弱势的、天才的游牧诗人特征,他颂扬欲望的积极作用,以生成和逃逸之方式突破了“人”、国家、社会以及文明“非此即彼”和“或此或彼”的狭隘意识和存在局限,预见了它们可以“亦此亦彼”的和合状态共生共存,这是精神分裂分析学让布莱克思想焕发出的时代活力。

邓莹[6](2015)在《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呼吁幼儿园集体教学关注幼儿生命的同时,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出发,深入其中了解其现状,以批判性的视角对实践中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审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使教学回归幼儿生命,从而推进幼儿园集体教学具有生命意义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思路。本研究认为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生命意义指的是将集体教学看成是“鲜活的”生命现象,赋予其以生命感,关注其中幼儿的生命体验,使其产生生活的主体感、价值感和人的尊严。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生命体征包括整体性、流动性、独特性和开放性。然后,分别从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内容及过程来阐述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生命意义。首先,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的生命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从关注教的结果到学的结果;二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指向幼儿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三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要满足幼儿当下的精神需求。其次,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的生命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渊源于幼儿真实生活;二是,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是幼儿切实关心的内容。最后,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是不确定的;二是,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的人性化。据此,本文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对实践中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主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生命意义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导致对活生生幼儿的忽视;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的片面化抑制幼儿完整生命的发展;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执行的机械化抹杀了幼儿生命的活力。其次,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生命意义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脱离了幼儿鲜活的生活;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抹去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后,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生命意义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过于高结构化的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阻碍了幼儿生命流淌;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缺乏与幼儿的精神沟通;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重教学常规轻幼儿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贬抑生命的文化思想及人文关怀缺失的教育两个方面出发,对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缺失的问题进行反思。

王敏[7](2015)在《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人们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始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更好、更能守护人类社会长远未来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小说领域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他们关注底层,书写社会变迁,反思现代化进程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前景。绪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以文学方式描摹社会转型,反映了作家们对现代性的反思。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需要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分析,这不仅继承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传统,也拓展了新世纪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第一章: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乡土叙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数量众多,在其中,直接表达人与土地关系的作品较为突出,有以下倾向值得关注:描写城市的扩张对农村土地的侵蚀;展示土地的被污染和被损害;述说人与土地的情感;描绘土地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发展。而陶丽群和关仁山的作品几乎包含有上述所有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一个在回望土地和故乡,另一个则在迎接新型的人与土地关系,展现了作家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第二章: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的城乡叙事有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年轻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部分农民对城市充满抵触情绪;描写农民进城后的生活状态;描写进城农民返乡的现实和心灵之旅;描写城市底层人之间的温情和城市对他们的善意。王华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城乡冲突主题,集中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与城市的种种互动和矛盾。少数民族文学中也不乏对于城乡融合的书写,作家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具有了多元化的价值立场。第三章: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显现出明显的伦理叙事内涵,有如下几种不同的书写倾向:描写了乡村伦理关系的毁坏;展现家庭伦理的被损害;描绘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伦理观念;书写“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对于乡村伦理和家庭伦理变化的描写,集中体现了现代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而肖勤的女性生命伦理观、王华感性的生命伦理观以及了一容对孤独的生命伦理体认,显示出少数民族年轻作家对伦理叙事范围的拓展以及对现代性的深度思考。第四章: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进入新世纪之后,少数民族生态小说呈现井喷之势,表现出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对动物的描写;展示大自然呈现的各种危机;歌颂保卫自然环境的人。以叶广芩和了一容的作品为例分析被人类贪欲伤害的自然和生物;以王华作品为例展示生态恶托邦和生态乌托邦的启示;对潘灵的小说的分析则是为了探讨合理而科学的发展观念。总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创作中,有大量的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作品出现,这类小说体现的是文学介入生活的美学原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

周才[8](2015)在《顾长卫电影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顾长卫自其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孔雀》开始,就充分利用他自身的敏感性、细腻的感知力、敏捷的洞察力、个性化的镜头语言以及人道主义关怀精神,在表现草根人物故事和传播地域文化这条电影道路上,坚持不懈走了近十年。在这十年里,顾长卫共导演了三部剧情片、一部纪录片和一部微电影。本文试图以迄今为止顾长卫的所有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前人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向为参照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展开,去全面把握顾长卫电影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表现形式。但是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合过程中,笔者认为,前人在顾长卫电影的研究上尚有一些不妥和空白之处,存在着诸如主题分类过于繁琐复杂,人物研究只关注主要人物,忽略了次要人物,叙事模式大都从文学方面分析,而不是立足于电影本身等问题,尤其是其纪录片《在一起》和微电影《龙头》,研究更属空白。因此,本文会在顾长卫电影作品的主题分类、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等三方面做重点解读,探讨其电影作品在这十年里的突破与创新,去审视其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揭示其电影创作的心路历程,关注其电影创作的最新动向,展望其电影创作的未来前景。也希望借此文章,来促使更多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了解顾长卫个人及其电影作品,关注其电影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反思自身的生存处境。笔者将会借助文本对比以及文献查询的研究方法,分四个章节来深入挖掘顾长卫电影作品的价值,并试图从他的电影创作经验中,寻找到对中国电影发展方向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性启示。

陈璨[9](2015)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文中认为语文教育最理想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具备自主学习的品质,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本文带着这种殷切的期盼,首先重新审视当今语文教育,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冷漠被动和过分依赖的行为取向,探究原因,其内动力因生命原初的悸动封尘而缺失,这是导致自主学习现状不容乐观的根本原因。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内动力的根本方法,就是重新构建其弘扬着绽放“生命价值”的内在心理动力机制,因为它能召唤意识的苏醒,使生命从心灵深处发出渴望求知的激情,在此基础上,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动力机制。构建内动力的前提是激发生命主动拥抱世界的激情,目的是学生能够主动地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幸福中,构建诗化人生。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生命的运行规律为基础,以“知识输入大脑→大脑整合吸收→知识消化构建→知识提取吸收”为线索,系统探讨自主学习品质和能力生成的四大内动力机制,即激发机制(欲念、需要、兴趣、注意、归因、自我效能感)、内化机制(思维加工、知觉加工、同化与顺应)、维持机制(记忆力、想象力、建构和运用机制(精熟、信息提取、创造)。把握此四大内动力机制,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中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进行动力的立体激发,使动力不仅要“有”,而且要“足”,力图改变自主学习不佳的现状。(第2章)由于生命是灵动的,不同于机器,不能用量化的标准让学生自己明确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也很难把握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因而要从学生的微观检视和老师的生成监控两个维度来提出自主学习的生成性评价标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符合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三大原则,并能进行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策略的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能在课堂上做出适时的点拨,课下做出恰当的指引。(第3章)最后,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方法,构成本文的最终落脚点。一方面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习语文动力的方法,要认知自我、学思结合;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内动力的激发,授书要精熟,引导要智慧,进而辅助以元素关联与分离元素关联、想象效应与变式辅助等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中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第4章)

罗红[10](2014)在《黑暗中的光明 ——对海伦·凯勒认知与信仰历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伦·凯勒是美国20世纪着名盲聋女作家,被誉为“人类奇迹的缔造者”。海伦出生19个月时因一场大病而成为盲聋哑残疾人,无法以正常的视听感知方式获得对世界的认识,但她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克服视听障碍,依靠触觉感知在黑暗中完成对世界、自我及上帝的认识,创造了人类生命的伟大奇迹。本论文根据海伦的自传性作品对海伦的认知和信仰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除绪论及结语外,本论文主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海伦沉睡的意识在语言符号的帮助下被唤醒,海伦进入到人类生活世界;第二部分将借助自传性文学、符号学、语言哲学、认知人类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等相关理论分析海伦异于常人的触觉认知与感受,重点分析海伦触觉世界的结构及其体验。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上,第三部分将进一步走进海伦的精神世界。海伦独特的触觉体验令她在对生命、死亡、灵魂及上帝的思考中都展现出特殊的生命气质。海伦最终走向了宗教信仰。本论文以海伦一系列自传性作品对海伦的认知与信仰历程进行的系统解读,在某种意义上,亦是对海伦独特生命历程及其不断建构“理想自我”的认识。

二、爱,让生命充满了活力——《河流》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让生命充满了活力——《河流》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个体绝望:未来虚无
    第一节 生存危机
        一、'爱死'之恋
        二、信仰的危机
        三、存在感的危机
    第二节 希望之绝:未来缺失症
        一、个体现实的沉沦与反'乌托邦'
        二、个体内在时间与外在空间的停滞
        三、个体未来影象的消失
第二章 生命呼告:希望在场
    第一节 何为希望
        一、西方“希望”的理解
        二、中国“希望”的理解
    第二节 希望的实质
        一、希望是生命运动的绵延之流与原始冲力
        二、希望是一种广博的生命透视
        三、希望是一种生命狂欢与诗意栖息
        四、希望是一种'生存美'的艺术
    第三节 希望的来源
        一、希望源于个体生存与生活的有限性
        二、希望源于个体的勇气
        三、希望源于个体与环境的过程—关系
        四、希望源于自我内在的完美与外在的牵力
    第四节 希望的张力与平衡
        一、目标远近的距离平衡
        二、未来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三、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的平衡
        四、希望影象与实践行为的平衡
第三章 希望教育:生命的潜对话
    第一节 希望教育
        一、希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引领生命绵延与流动的教育
        二、希望教育是人按照美的规律与文化塑造的教育
        三、希望教育是一直相遇更好存在(自己)的教育
    第二节 现在与尚在(未来)的对话
        一、“潜在的核心—生命的潜对话”
        二、人具备渴望的天赋
        三、未来(尚在)远比此在更丰富
    第三节 现实之象与影象的对话
        一、自我意向“他者性”的对话
        二、实像与影象的对话
        三、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话
        四、现实之我与理想之我的对话
第四章 希望之路:教育建构的艺术
    第一节 希望教育一艺术化的希望
        一、文学:希望的载体
        二、绘画:希望的空间
        三、音乐:希望的路途
        四、诗歌:诗化的希望
    第二节 希望教育—影象内含生命新空间
        一、影象蕴藏空间向现实个体开放
        二、想象创造新的可能
        三、上帝与希望同在
        四、幻象内含生命意向
        五、影视之象映射生命现实之象
        六、乌托邦之象开启现实生命图像
    第三节 希望教育—学会死亡的教化
        一、关于死亡
        二、生与死的对话
        三、面向死亡
        四、思考死亡
        五、学会死亡
结语 面向时间绵延与空间流动的生命活动
参考文献
后记

(2)生死观教育及其实施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死观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2.1 生死观教育的概念
        2.1.1 生死观及其理论来源
        2.1.2 生死观教育的内涵
        2.1.3 生死观教育与生命教育
    2.2 生死观教育的特点
        2.2.1 生死观教育的基础性
        2.2.2 生死观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2.2.3 生死观教育的阶段性
        2.2.4 生死观教育的渗透性
第三章 生死观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3.1 生死观教育的地位
        3.1.1 生死观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3.1.2 生死观教育是实现“和谐”的内在因素
    3.2 生死观教育的功能
        3.2.1 生死观教育的个体功能
        3.2.2 生死观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生死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4.1 从个体层面看生死观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1.1 从个体层面看生死观教育的目标
        4.1.2 从个体层面看生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4.2 从社会层面看生死观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2.1 从社会层面看生死观教育的目标
        4.2.2 从社会层面看生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生死观教育的实施途径
    5.1 生死观教育需融入哲学思维方式
        5.1.1 唯物辩证地看待生死相关问题
        5.1.2 生死更替是一个自然过程和普遍规律
        5.1.3 生死矛盾鞭策人们不断奋斗
    5.2 生死观教育需融入爱的教育
        5.2.1 欣赏生命之美增强人们爱生命的能力
        5.2.2 欣赏生命之苦激发人们爱生命的能力
    5.3 生死观教育需转变避讳死亡的传统
        5.3.1 在学校教育中重视死亡问题
        5.3.2 在生活中重视死亡问题
    5.4 生死观教育需加强道德责任教育
        5.4.1 集体主义道德责任感:集体是个体生命发展的基础
        5.4.2 个体生命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教育的重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一) "生命美学"研究
        (二) 泰戈尔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万物皆为梵——泰戈尔生命美学的宇宙背景
    第一节 问题的起源——泰戈尔宇宙观的文化背景
        一、现代性的启程——神、人、自然的分离
        二、印度的现代困境
    第二节 问题的追寻——泰戈尔宇宙观的思想渊源
        一、印度古代思想中的宇宙观
        二、西方近现代的宇宙观
    第三节 万物皆为梵——泰戈尔的神
        一、宇宙的构成维度
        二、神的属性
        三、人的宇宙
第二章 梵我一如——泰戈尔生命美学的核心
    第一节 生命何来?
        一、"人是一个谜"
        二、泰戈尔的生命进化观
        三、生命的神性起源
    第二节 生命的本质
        一、生命的构成:意识与行动
        二、人格及其特征
        三、人的命运:从有限走向无限
    第三节 生命的修行——人的宗教
        一 "梵我一如"论
        二、自我的证悟
        三、人的宗教
第三章 自然与艺术——泰戈尔生命美学之道
    第一节 生命与自然
        一、现代性语境下的"自然"
        二、自然的属性
        三、自然的真相——宇宙同一之精神
    第二节 情味之艺术
        一、泰戈尔创作的文化渊源
        二、艺术与情味
        三、艺术的表达——韵律
    第三节 爱与美的证悟
        一、泰戈尔"泛爱论"的文化渊源
        二、泰戈尔"泛爱论"的文化内涵
        三、爱之道——对美的培育
第四章 母性的民族精神——泰戈尔生命美学之扩展
    第一节 印度民族主义问题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二、印度民族主义的真相
        三、泰戈尔对民族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妇女问题与母性精神
        一、家庭问题与妇女问题
        二、印度传统的女神崇拜
        三、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母性的民族性:泰戈尔的民族理想
        一、印度传统的民族精神
        二、母性精神的特质:自主与包容
        三、母性的民族理想
第五章 东方精神的联合——泰戈尔生命美学的理想
    第一节 对西方文明的批判
        一、现代性的危机:普遍理性的暴虐
        二、泰戈尔的理性观
    第二节 东方精神的联合——泰戈尔的文明理想
        一、西方与东方
        二、泰戈的东西方文化观
        三、泰戈尔与中国
余论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现代性启蒙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基督教文化视域中的施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施玮小说创作与文学主张
    第一节 作者生平与创作概述
    第二节 文学主张:“灵性文学”的诞生背景、内涵与特点
    第三节 辨析与区别:性灵文学、灵修文学与灵性文学
第二章 小说主题与基督教文化价值理念对位
    第一节 博爱:生命的源初价值
    第二节 忏悔:个体重生之路途
    第三节 苦难:人生意义的见证
第三章 文本叙事与《圣经》“互文”
    第一节 原型意象的移植
    第二节 叙事模式的移用
    第三节 《圣经》语汇的吸纳
第四章 小说修辞与圣经言说
    第一节 重复
    第二节 象征
    第三节 诗文交织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生命的“逃逸线” ——精神分裂分析视野下的布莱克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布莱克的生命力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布莱克与德勒兹和伽塔利
    第四节 全文概览
第一章 “嘶鸣的欲望”:布莱克的欲望革命
    第一节 欲望概述
    第二节 “欲望之箭”
    第三节 欲望政治
    第四节 “神圣家庭”的破灭
第二章 “人张开的双眼”:生命生成
    第一节 生成概述
    第二节 “他生成所凝视之物”:生成女人
    第三节 “以婴孩之梦生欢悦”:生成儿童
    第四节 “与智慧的动物交谈”:生成动物
第三章 “似闪电般去中国”:神圣逃逸线
    第一节 逃逸线概述
    第二节 作为他者的东方
    第三节 走向东方
    第四节 迷幻曼茶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布莱克诗歌散文作品简表
附录(二) 版画配图

(6)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生命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生命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关于幼儿园教育与生命的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第四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生命与生命意义
        二、教学生命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第二章 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界说
    第一节 对生命的界说
        一、生命作为实体的存在状态
        二、生命作为世界本原
        三、生命作为一种精神或意识
    第二节 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生命的内涵
    第三节 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生命“体征”
        一、整体性
        二、流动性
        三、独特性
        四、开放性
    第四节 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的彰现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的生命意义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的生命意义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
第三章 幼儿的“藏匿”—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缺失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中生命意义的缺失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导致对活生生幼儿的忽视
        二、 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片面化抑制幼儿完整生命的发展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执行的机械化抹杀了幼儿生命的活力
    第二节 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中生命意义的缺失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脱离了幼儿鲜活的生活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抹去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 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中生命意义的缺失
        一、过于高结构化的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阻碍了幼儿生命流淌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缺乏与幼儿的精神沟通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过程重教学常规轻幼儿发展
第四章 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缺失之反思
    第一节 对贬抑生命的文化思想的反思
    第二节 对人文关怀缺失的教育的反思
        一、科学理性至上导致幼儿完整生命被肢解
        二、对幼儿生活世界的遗忘导致生命意义的消解
        三、理想的道德主义脱离了现实的幼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7)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发展与研究
    二、现代性与少数民族文学之关联
    三、现代性反思类作品的总体特征
    四、研究方案
    五、主要内容、文本选择的说明及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土地与故乡
        一、人对土地的热爱
        二、人与土地的别离
        三、土地是生命之根
    第二节 土地神性的复归
        一、小麦崇拜:土地神性的复归
        二、土地即命运
        三、唯一不变的是土地
第二章 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城乡冲突
        一、因为贫苦,所以逃离
        二、“逃”往城市
        三、被“剩下”的故乡
        四、返乡:故乡的失落
    第二节 城乡融合: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一、勤劳坚忍善良的城市打工者
        二、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与温暖
        三、城市对农村所表现出的善意
第三章 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现代社会伦理变化之反思
        一、乡村伦理关系的变异
        二、家庭伦理关系的轰塌
    第二节 女性生命伦理观
        一、“重男轻女”恶习造成的人生悲剧
        二、女性生命伦理观的美善救赎
        三、女性自主生命意识:长成一棵树
    第三节 张扬感性的生命伦理观念
        一、白芍:“理性”的生命策划
        二、红杏:感性的生命伦理观
    第四节 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
        一、孤独的无处不在
        二、孤独源自存在的荒谬
        三、与荒谬对抗
        四、“山”的象征
第四章 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人类的贪欲与动物的受难
        一、生态反思: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二、被损害的“红山羊”
    第二节 生态恶托邦与生态乌托邦
        一、生态恶托邦:生态伦理的毁坏
        二、生态乌托邦:寻找逝去的家园
    第三节 发展的快慢之思
        一、发展之殇:自然生态危机
        二、人性异化:人文精神危机
        三、发展还是不发展:快慢之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4暑期调研实录
附录二 王华访谈:小说写到最后拼的就是一个想象力
附录三 肖勤访谈:我相信文学的力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顾长卫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顾长卫研究
    1.1 顾长卫生平研究
    1.2 顾长卫电影研究综述
2 顾长卫电影的主题分类
    2.1 生命:活着,不容易
    2.2 爱情:带刺的玫瑰
3 顾长卫电影的人物塑造
    3.1 病态人:生理向左走,心理向右走
    3.2 艺术者:黑暗中的舞者
4 顾长卫电影的叙事策略
    4.1 五花八门的叙事模式
    4.2 冷静沉稳的镜头语言
    4.3 富有哲理的电影音乐
    4.4 浓郁的烟火气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基本思路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突破当前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困境
    2.1 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探析
        2.1.1 语文自主学习的两级分化
        2.1.2 被动自主学习的多元表现
    2.2 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困境剖析
        2.2.1 内动力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
        2.2.2 影响学生内动力不足的因素
    2.3 探索语文自主学习困境的途径
        2.3.1 深层的醒悟:基本概念的厘定
        2.3.2 心理学方法:动力机制新秩序
3 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探究
    3.1 语文自主学习的内在培养意义
        3.1.1 语文自主学习的本体论智慧
        3.1.2 语文自主学习的诗意性要求
        3.1.3 语文自主学习的陶冶性追求
    3.2 语文自主学习的心理发展机制
        3.2.1 激发:生命成长的动力与基石
        3.2.2 内化:生命发展的吐纳与留痕
        3.2.3 维持机制:自主能力的铺陈与驻留
        3.2.4 运用机制:生命世界的映现与鸣响
4 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生成性评价标准
    4.1 人之内征:自我评价的微观检视
        4.1.1 心境尺度:自主学习的三大原则指向
        4.1.2 时空体验:自主学习活动之自我判断
        4.1.3 思维检测:自主学习策略之自我调整
        4.1.4 张弛自如:自主学习意志之自我控制
    4.2 外在指纹:老师评价的生成监控
        4.2.1 仰观俯察:凝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4.2.2 自由之证:追踪学生自主学习记录
5 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方法
    5.1 天人之际”:激活心灵内在秘密
        5.1.1 博学立志:学问莫贵于自得
        5.1.2 明辨笃行:学与思重在结合
        5.1.3 观摩合作:相观而善之谓摩
    5.2 内外波澜”:释放心灵开放磁场
        5.2.1 自生:修己以安他人
        5.2.2 求质:授书贵在精熟
        5.2.3 理性:智慧指引策略
        5.2.4 陶冶:育人以德疏导
    5.3 诗性智慧”:拓展灵动学习途径
        5.3.1 灵活”多变:元素关联与分离元素关联
        5.3.2 图式”记忆:想象效应与变式辅助
        5.3.3 灵性”释放:专长逆转与因材施教
        5.3.4 任务”求精:合作团结与自由目标
参考文献
致谢

(10)黑暗中的光明 ——对海伦·凯勒认知与信仰历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海伦·凯勒生平及着作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及思路
第一章 认知与意识
    第一节 最初的蒙昧时光
    第二节 意识的觉醒
        一、 认知之难
        二、 “水”的唤醒
        三、 万物名称之魅力
        四、 符号世界与个体存在
    第三节 言说的力量
        一、 言说之难
        二、 言说存在
    第四节 理想的乐园
        一、 文学的熏陶
        二、 《冰雪之王》事件
        三、 理想的乐园
第二章 触觉世界的结构和体验
    第一节 触觉世界的结构
        一、 视觉世界及其“真”
        二、 触觉世界的结构
    第二节 触觉世界之人格
    第三节 触觉世界的体验
        一、 对颜色的感知和体验
        二、 对音乐的体验
        三、 对时间及空间的体验
        四、 对自然的体验
    第四节 体验他人之存在
    第五节 体验自我之存在
第三章 海伦·凯勒的信仰历程
    第一节 爱之初:“有”—“无”—“有”
    第二节 生活世界之有限
        一、 认知之有限
        二、 个体存在之有限
        三、 对死亡之体验
    第三节 对上帝和灵魂的思考
    第四节 海伦·凯勒的信仰体验
        一、 斯韦德伯格对海伦宗教信仰的影响
        二、 海伦乐观之根源
        三、 关于海伦神圣之体验
        四、 走向爱与善的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爱,让生命充满了活力——《河流》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D]. 晏福宝.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生死观教育及其实施途径研究[D]. 夏洁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3]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D]. 乔静蕾. 浙江大学, 2017(08)
  • [4]基督教文化视域中的施玮小说研究[D]. 袁欢.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5]生命的“逃逸线” ——精神分裂分析视野下的布莱克诗歌[D]. 曾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3)
  • [6]幼儿园集体教学生命意义的审视[D]. 邓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5)
  • [7]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D]. 王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 [8]顾长卫电影研究[D]. 周才.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
  • [9]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D]. 陈璨. 四川师范大学, 2015(02)
  • [10]黑暗中的光明 ——对海伦·凯勒认知与信仰历程的研究[D]. 罗红.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3)

标签:;  ;  ;  ;  

爱让生命充满活力——《河》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