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稳定物质基础质量的措施

确保稳定物质基础质量的措施

一、保证稳定材料类基层质量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赵中奇[1](2021)在《基于新疆地区废橡胶粉水泥稳定碎石层抗裂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崔添毅[2](2020)在《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强度高、干缩和温缩小、耐久性好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土凝岩作为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减少对天然砂石料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多见,其路用经济与技术性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依托甘肃省二车公路芦家湾连接线改移道路土凝岩底基层试验段项目,通过研究土凝岩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性、耐久性,对比分析土凝岩固化土与其他类型固化剂固化土的上述路用性能,初步探究了土凝岩固化土用于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层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土凝岩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所用的土凝岩属于硅钙系胶凝材料,在硅酸盐词典中属于无熟料水泥。水胶比为0.4时,土凝岩净浆试件3天抗压、抗折强度比水泥净浆试件的相应强度偏低,但3~28天抗折、抗压强度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143%、318%,远大于水泥净浆的49%、88%。土凝岩固化土及对比混合料强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掺量下土凝岩固化土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水泥固化土,也高于水泥、粉煤灰等稳定材料复合固化土。土凝岩稳定土七天无侧限强度可达2.0-5.0MPa,通过调整掺量可满足路面各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土凝岩固化土、水泥固化土和水泥稳定碎石的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土凝岩固化土的早期水稳定性系数略优于水泥稳定土,后期则刚好相反;水稳定性远低于水稳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冻性优于水泥固化土,但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与水泥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十分接近,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冲刷性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干缩性能优于水泥固化土。施工及试验段验证方面,土凝岩固化土施工不推荐使用路拌法,条件允许时尽量选择厂拌法。土凝岩改良土(掺量4%-6%)不推荐代替水泥用于各等级公路路基换填。掺量在10%-12%时,土凝岩固化土代替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级配碎石用于路面结构层,相对传统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在砂石料匮乏区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可铺筑试验段进行初步验证,总结施工经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补充数据支撑与技术指导。

姚鑫航[3](2020)在《基于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抗反射裂缝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一直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道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而伴随路面结构类型和道路铺筑技术的发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暴露出了易产生反射裂缝、抗水损能力差、耐久性低等难以忽视的缺点。所以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研究开始被关注,柔性基层能够吸收和消减半刚性基层裂缝尖端应力和应变,从而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并切实提高道路的整体寿命。但由于级配碎石基层较低的模量、容易产生永久变形以及工艺要求较高的特点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沥青材料作为柔性基层的全厚式沥青路面由于造价较高,工程实际中也难以接受,导致常用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并未得到普及应用。SRX(Solution Road Soilfix)聚合物是最近几年中国际筑路工程开始推广使用的一种有别于沥青材料的新型高分子树脂聚合物。SRX聚合物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均匀掺加到碎石土混合材料中,然后经压实和干燥养生,在构成道路结构层的土石固体颗粒表面形成稳定有机粘膜,成为强度高且韧性大的柔性结构层。本文针对豫东地区的地质条件,采用开封地区的砂石材料,通过系列试验探索了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的适用条件与技术特点,基于室内CBR试验进行SRX聚合物稳定碎石的级配组成设计,根据强度提升率和性价比确定SRX聚合物稳定碎石的合理SRX掺量为0.5%。通过试验分析了成型方法养生条件、养生时间等诸多因素对SRX聚合物稳定碎石整体强度的影响。从强度特性、收缩特性、抗疲劳特性、水稳定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表明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柔性基层具备抗反射裂缝性能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最后依据新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提出了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并与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实际应用的经济性。

丁玉江[4](2020)在《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安徽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铁矿众多,每年会有大量的铁尾矿产生,铁尾矿是铁矿石选矿后的废弃物,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造成大量的铁尾矿堆积,不仅占用土地、堵塞河流,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受到了限制。砂石资源的紧缺激化了传统筑路材料的供需矛盾,造成了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日益增加的现状。若能将铁尾砂作为道路基层及底基层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既可以减少道路工程中对砂石资源的需求,缓解砂石资源紧张的现状,又可以有效解决铁尾矿大量堆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情况,本文综合室内试验数据、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试验路建设及后期检测结果等多个方面,对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将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和微观试验两个方面对改性铁尾砂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对其强度形成的影响。得出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主要由粘聚力和摩阻力构成的结论。2、开展了改性铁尾砂室内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质检测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冻融试验,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如下:铁尾砂和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各项物理化学性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能够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改性铁尾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传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相应技术指标;改性铁尾砂各项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铁尾砂自身级配及胶凝材料的掺量。3、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等研究了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各项性能,并结合骨架填充理论,分析研究了级配和填充度对其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当填充度小于100%时,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与填充度呈正相关关系,填充度大于100%时,则呈负相关关系;级配和配合比是影响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各项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4、通过有限元模拟技术对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两种材料的无侧限抗压试件模型,并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的研究结论,为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5、铺筑试验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研究、试验路后期检测结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路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且将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应用于道路基层能够有效的节约工程成本。

邹启东[5](2020)在《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将道路大中修产生的旧水泥稳定碎石铣刨后重新利用,既可以解决废弃材料的处理问题,又能减少道路工程对天然砂石材料的消耗。然而如何有效的利用铣刨料,使路面基层废旧材料资源化利用实现最大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方式来改善水泥稳定铣刨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原材料性质试验、影响因素的研究、混合料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在道路基层的应用提供参考。首先,分别对铣刨粗、细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论表明:与天然集料相比,铣刨粗集料的吸水率、压碎值和针片状颗粒含量偏高,表观密度降低。铣刨细集料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升高,表观密度和砂当量有所降低。通过SEM电镜扫描和EDS分析铣刨料表面特征与成分可知,铣刨料表面存在的微裂缝、微孔隙和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是引起铣刨料技术指标降低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铣刨料的配合比,以7d抗压强度和7d干缩系数为评价指标,以0.6‰、0.8‰、1.0‰的纤维掺量,12 mm、18 mm、25 mm的纤维长度,铣刨细集料+天然粗集料、铣刨粗集料+天然细集料、全铣刨料的铣刨料掺配方式为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的纤维掺量、长度和铣刨料掺配方式的影响次序和最佳掺配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铣刨料掺配方式对混合料7d抗压强度和7d干缩系数的影响效果均最为显着,纤维掺量的影响效果大于纤维长度;当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8‰、纤维长度为18 mm、铣刨料掺配方式为铣刨细集料+天然粗集料时,混合料的7d抗压强度最大、7d干缩系数最小。然后,在选定的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再分别对不同试验龄期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水泥稳定铣刨料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干缩试验、温缩试验和冻融试验,测试其路用性能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铣刨料的掺加使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有所上升,其中7d抗压强度、28d劈裂强度和7d抗压回弹模量提高最明显,分别高达45%、10.3%和29.7%;抗裂性和抗冻性能均有所下降,干缩、温缩系数分别增加了16.5%和22.7%;冻融后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加了37.5%;而随着玄武岩纤维的掺加对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对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不明显,但干缩、温缩系数分别降低了11%和21%,冻融后的强度损失率减少62.2%;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对比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其中90d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别高出普通水泥稳定碎石0.19MPa、0.12MPa和158.22MPa,在抗裂和抗冻性能方面接近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其中90d干缩系数、90d温缩系数和5次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仅仅比普通水泥稳定碎石高0.05%、0.03%和3.3%。综合各项试验结果可知:用铣刨细集料替代天然细集料的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并没有下降,抗压强度满足高等级公路基层的使用要求,但抗裂和抗冻性能均有所下降,在严寒地区,应考虑铣刨料的使用引起的强度损失;将长度为18mm、体积掺量0.8‰的玄武岩纤维掺入不仅能够解决铣刨料掺加带来抗裂和抗冻性能下降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对比新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发现新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在抗裂和抗冻性能方面接近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最后,利用微观扫描电镜对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纤维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混合料的内部,填充水泥稳定铣刨料内部的微孔隙和微裂缝,纤维乱象分布与混合料内部的裂缝中,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延伸。

闫强[6](2020)在《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已经进入维修、养护阶段,早期道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面临着整修、改建。由于路面各层损坏程度不同,使得基层和面层的破坏厚度不一样。再加上结构层面位置关系,基层破坏后需将面层全部挖除;若基层部分损坏,应保留良好的基层厚度,挖除损坏的基层和面层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得到数量不同的两种旧料。本文结合实际道路铣刨厚度不同所产生不同掺量配比的两种旧料情况,对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复合冷再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初拟7种不同旧料掺配比例,采用重型击实法,成型试件。研究结合剂用量与不同旧料配比对混合料的成型参数的影响得出:同一水泥剂量下,RAP多的旧料配比混合料干密度大;同种旧料配比中,水泥剂量越多,混合料干密度越大。方差分析得出:结合料剂量与不同旧料配比对混合料干密度影响显着。2)改进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方法,得出方法B:第一次双面击实50次,60℃养护24小时后进行二次击实25次后继续养护16小时后,室温养护12小时,成型试件效果较好。利用AI再生法预估乳化沥青剂量,得出RAP多的配比预估乳化沥青量较低。研究水泥量对最佳乳化沥青剂量的影响,得出水泥剂量越多,最佳乳化沥青剂量减少幅度越大,但与旧料配比不同引起的乳化沥青变化量相比可以忽略,并确定不同旧料配比的最佳乳化沥青剂量。3)在最佳含水率下成型试件,研究不同水泥剂量和5种不同掺量配比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干缩性的影响。并对各个性能指标值进行汇总,得出综合性能较好的不同旧料配比所对应的水泥范围。在最佳乳化沥青剂量和最佳含水率下成型试件,研究不同水泥剂量和5种不同掺量配比对乳化沥青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水温性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各个性能指标值进行汇总,得出综合性能较好的不同旧料配比所对应的水泥范围。4)对冷再生的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性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泥与沥青之间的微观结构,得出水泥稳定RAP中的水泥石与水泥稳定新材料的水泥石形态类似,部分水化物插入旧沥青膜内形成嵌入链接强度。总结水泥对乳化沥青稳定旧料的影响,得出水泥的加入使其强度等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少量未水化水泥具有活性矿粉的作用。5)结合实际施工案例研究了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并对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得出:每公里成本节约209.04万元,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彭秋玉[7](2020)在《二灰稳定察尔汗干盐湖盐岩基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察尔汗干盐湖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以及道路修筑情况,秉着就地取材的原则,提出使用石灰粉煤灰加固盐岩材料作为路面半刚性基层。通过大量室内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温缩性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按照相关试验规程,测试了盐岩、饱和卤水、石灰以及粉煤灰各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和组成成分。同时测试了天然状态下盐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并对盐岩以及二灰稳定盐岩的典型配合比进行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2)通过五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进行了27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强度与各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各因素(卤水含量、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及养护龄期)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强度影响规律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取养护龄期为7d,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值为标准找出了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最佳配合比(石灰含量为18%,粉煤灰含量为25%,盐岩含量为57%,整个试件卤水含量为6%,初始干密度为1.798g/cm3)。(3)将二灰稳定盐岩材料最佳配合比组与纯盐岩组试件作为对照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对两组配合比试件在三种龄期(7d、14d、120d)下进行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各组试件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随龄期变化的规律,同时对比分析最佳配合比下的二灰稳定盐岩材料各力学性能的改善情况,并将各项力学性能值与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相对比。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下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各项力学性能值均接近或高于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4)分别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最优配合比组与纯盐岩组进行温缩性能试验,研究各组材料的温缩性能随龄期增长的变化规律,并将温缩性能与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相对比。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下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接近于各类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以上针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在饱和卤水的环境下,使用石灰、粉煤灰对盐岩材料进行加固,可较大程度地提高稳定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使得二灰稳定盐岩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更佳。适用于察尔汗干盐湖地区的二灰稳定盐岩基层施工的推荐最佳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盐岩=18:25:57。

查睿[8](2020)在《水基聚合物路用稳定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半刚性基层沥青结构在我国长期应用于各级道路中,长期的应用暴露出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存在许多严重的道路病害,例如:车辙、反射裂缝、唧泥等,目前国内对于防治半刚性结构路面病害的研究陷入困境,采用主流路面结构的道路已经无法避免反射裂缝等常见的病害,而道路专家发现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可有效防止常见路面病害的产生,但同时也发现柔性基层沥青结构在施工时会消耗大量沥青材料,过高的施工造价制约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推广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既达到国家要求的性能指标又价格便宜的基层材料。水基-有机聚合物(SRX)属于高分子树脂聚合物材料,是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基层材料,借助水向基层均匀扩散,通过压实和水分挥发的过程,使SRX稳定材料表面形成粘固土石颗粒的有机粘膜,SRX稳定材料属于柔性材料,经过路用性能试验可知,SRX稳定材料属于松散材料,与级配碎石的性能类似,但其强度和模量又高于级配碎石,应用于柔性基层结构中承载能力更强,效果更好,可减薄沥青层厚度,降低施工造价。以静力压实法成型水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并研究其强度增长的机理,结果显示SRX稳定碎石强度增长与SRX掺量和养生时间有关,当SRX掺量由0.5%增长到1.5%时,抗压强度逐渐增大,随着养生时间增加,抗压强度和加州承载比CBR均不断增大,抗压强度最大时达到2.4MPa,CBR最大达458.28%。但继续提高SRX掺量达到1.5%时,CBR出现了下降的情况。通过模量试验研究SRX稳定碎石的单轴压缩模量与动态模量,结果显示动态模量更能准确反映SRX稳定碎石的模量情况;通过干缩、温缩试验研究了SRX稳定碎石的收缩性能,结果显示SRX稳定碎石的干缩系数在5.05-11.4×10-5之间,温缩系数在2.99-4.73×10-6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抗收缩性能。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了SRX稳定碎石的高温稳定性,结果显示SRX稳定碎石展现出良好的抗车辙的能力。通过5次冻融循环实验研究SRX稳定碎石的抗水损害性能,结果显示SRX稳定碎石抗水损害性良好,适宜在季冻地区使用。本次研究提出了三种SRX稳定碎石柔性道路典型结构,并依托山东烟台冶水线项目设计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完成典型路面结构组合形式的基础上,依托冶水线试验段完成SRX稳定碎石实体工程的检测与评价。这次研究表明SRX稳定碎石可有效防止道路反射裂缝、车辙等问题的发生,具备推广使用的价值。

吕昊文[9](202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基层冲刷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板横向接缝处半刚性基层在路面结构使用中常出现基层冲刷现象,导致错台、唧泥等典型病害的产生,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并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研究水泥混凝土面板横向接缝处基层冲刷特性,有必要分析半刚性基层冲刷机理,开展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进一步研究冲刷过程中颗粒运动规律。本文结合MMLS3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设备,以水泥混凝土面板横向接缝处为着眼点,针对于面板下接缝处的基层冲刷区,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半刚性基层的冲刷特性开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分别为:1.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为出发点,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基层冲刷机理,分析半刚性材料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因素。2.考虑MMLS3加速加载设备试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足尺模型,基于圣维南原理、相似理论和尺寸效应对局部缩尺模型进行合理尺寸设计,并采用拟合手段对足尺模型和局部缩尺模型开展相似性分析,确定了局部缩尺模型的合理尺寸。3.基于MMLS3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设备,开展基层浸水轮载加速加载冲刷试验,研究轮载加载情况下横向接缝处半刚性基层冲刷特性,对不同加载阶段基层冲刷进行分析,研究动水压力变化规律。4.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DEM基层冲刷模型,对荷载位于横向接缝处的基层冲刷过程进行模拟,从分析冲刷速度、冲刷时间、冲刷面积和冲刷过程4个方面,研究不同荷载条件下颗粒的运动特征和运动规律。本文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模型尺寸设计,开展了半刚性基层浸水轮载冲刷试验,建立水泥稳定碎石细观冲刷模型,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基层冲刷特性和颗粒运动,对分析局部基层冲刷和错台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抗冲刷的改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邓稳[10](2020)在《SRX水基聚合物及其稳定材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现象,采用加厚沥青层、挖坑填补的方法已经不能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长期使用方法。基于此,本文将新型柔性材料(SRX聚合物)运用到基层结构中,解决半刚性材料存在开裂、反射裂缝等问题。SRX聚合物溶于水,将其与集料直接拌和使用而提高级配碎石力学性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的力学强度以及SRX聚合物柔性基层的可行性。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文以SRX聚合物为原料,分析SRX聚合物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确定了SRX聚合物的沸点为99℃,与水溶液沸点相当;p H值为9,属于弱碱性材料;通过蒸发残留物试验得知SRX聚合物为热固性材料,高温条件不变软而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其固含量约为29.76%,黏稠度较低;蒸馏试验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SRX聚合物中含有较多极性官能团,且在高温条件下,化学分子结构几乎无变化,化学稳定性较高,同时根据蒸馏馏分的极性基团种类以及蒸汽温度推断馏分可能为乙醇、丙酮及胺类化合物的混合溶液;热重(TG)分析发现SRX聚合物中高沸点树脂类聚合物300℃仍不分解,热稳定性较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发现SRX聚合物为温度敏感性材料,随着温度升高,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均降低,但在高温时仍达到较大值,其较强的弹性恢复能力能较快恢复形变。采用公路路面基层常用级配进行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了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加州承载比(CBR)值作为强度控制指标,CBR值越大即强度越大,承载能力越强;通过CBR试验分析SRX聚合物掺量、级配类型、养护龄期对SRX聚合物稳定级配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随着SRX掺量的增加,CBR值先急剧增加后增加速率减缓,SRX聚合物能够明显改善级配的差异性,降低因级配差异造成的强度差异,并且随着养护龄期增加,CBR值急剧增加后增加速率减缓,最后至稳定;通过CBR试验分析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干化强度,发现其强度与相对含水率呈反相关关系,即相对含水率越少,强度越大,并拟合出了强度与相对含水率的函数关系;SRX聚合物级配碎石间接抗拉强度接近我国半刚性基层技术要求。通过动三轴试验发现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符合K-θ模型线性拟合关系,且对约束应力具有依赖性,其动态回弹模量值与围压成正线性相关关系,即随围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体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关于SRX聚合物掺量以及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与CBR试验中结果相当。结合CBR试验和动三轴试验结果推荐最大粒径26.5mm、0.5%SRX聚合物掺量以为3.77%含水率为最佳配合比设计,其CBR值可达到340%~370%,动态回弹模量在300~750MPa之间。于云南省铺筑SRX聚合物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试验路,基层结构为15cm级配碎石、16cm水泥稳定碎石以及18cm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并进行质量检测,压实度、含水率、平整度以及力学强度符合相关规范,证明了SRX聚合物的可行性。

二、保证稳定材料类基层质量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证稳定材料类基层质量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赤泥基类固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赤泥基类固化剂固化土研究现状
        1.2.3 土凝岩固化剂概述
    1.3 赤泥基固化剂土凝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1.1 土
        2.1.2 土凝岩
        2.1.3 水泥
        2.1.4 粉煤灰
        2.1.5 石粉
    2.2 试验方案
        2.2.1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2.2.2 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试验方案
        2.2.3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试验段铺筑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强度性能研究
    3.1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能研究
    4.1 水稳定性
    4.2 抗冻性
    4.3 抗冲刷性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设备介绍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干缩特性
    4.5 外观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验证分析
    5.1 试验段工程概况
    5.2 施工工艺
    5.3 现场检测结果与施工总结
        5.3.1 压实度
        5.3.2 弯沉
        5.3.3 施工总结
    5.4 后期监测研究
    5.5 土凝岩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5.5.1 产品成本分析
        5.5.2 与传统路基路面材料成本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抗反射裂缝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半刚性基层抗裂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聚合物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应用现况调查
    2.1 开封市交通概况
    2.2 公路路面结构
    2.3 路况调查
    2.4 开封市区域地质及材料调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RX聚合物原材料性能分析
    3.1 SRX聚合物强度形成机理
    3.2 SRX聚合物材料及其稳定基层的主要特点
    3.3 SRX聚合物的性能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4.1 原材料级配选择
    4.2 成型方法确定
    4.3 SRX聚合物掺量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养生规律分析
    5.1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含水率与养生时间的关系
    5.2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含水率与强度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技术性能分析
    6.1 强度特性分析
    6.2 收缩特性分析
        6.2.1 干缩特性分析
        6.2.2 温缩特性分析
    6.3 抗疲劳特性试验分析
    6.4 抗水损特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典型路面结构的确定与设计计算
    7.1 设计参数确定
        7.1.1 动态模量
        7.1.2 静态模量
    7.2 典型结构组合方案
    7.3 结构计算与比较分析
        7.3.1 结构计算
        7.3.2 经济成本比较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1 改性铁尾砂原材料试验研究
        2.1.1 铁尾砂
        2.1.2 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
    2.2 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2.1 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构成
        2.2.2 强度形成机理
        2.2.3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2.2.4 微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铁尾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铁尾砂级配设计
        3.1.2 改性铁尾砂配合比设计
    3.2 标准击实试验
        3.2.1 试验仪器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1 试验仪器
        3.3.2 试验方法
        3.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冻融试验
    3.5 不同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掺量对改性铁尾砂强度的影响研究
        3.5.1 标准击实试验
        3.5.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5.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
        3.5.4 弹性模量试验
    3.6 其他矿山改性铁尾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6.1 南山矿铁尾砂
        3.6.2 东山矿铁尾砂
        3.6.3 和尚桥矿铁尾砂
        3.6.4 向山矿铁尾砂
        3.6.5 当涂矿铁尾砂
    3.7 改性铁尾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3.7.1 试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3.7.2 改性铁尾砂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原材料
        4.1.1 改性铁尾砂
        4.1.2 碎石
        4.1.3 试验用水
    4.2 骨架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级配设计
        4.2.1 骨料级配设计,测定VCADRC
        4.2.2 按照不同VCADRC填充密度程度计算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合成级配
    4.3 三种级配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不同填充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3.1 标准击实试验
        4.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3.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
        4.3.4 骨架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小结
    4.4 悬浮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级配设计与试验研究
        4.4.1 级配设计
        4.4.2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5 其他矿山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1 南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2 东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3 和尚桥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4 向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5.5 当涂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4.6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4.6.1 试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4.6.2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以马鞍山市向黄路为例)
    5.1 试验路段的选择
    5.2 项目简介
    5.3 向黄路改性铁尾砂路面结构验算
        5.3.1 路面结构计算
        5.3.2 计算结果分析
    5.4 试验路工程现场研究
        5.4.1 试验路相关试验
        5.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5 试验路段质量检测
        5.5.1 取芯情况
        5.5.2 试验路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5.6 试验路段通车跟踪观测
    5.7 经济效益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性质
    2.1 铣刨料
        2.1.1 铣刨料外观形貌及评价
        2.1.2 铣刨料的级配组成
        2.1.3 铣刨粗集料物理力学性能评价
        2.1.4 铣刨细集料物理力学性能评价
        2.1.5 铣刨料微观特征及评价
    2.2 玄武岩纤维
    2.3 水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试验方案设计
        3.1.1 混合料级配和水泥用量的确定
        3.1.2 试验设计
    3.2 试件制备
        3.2.1 击实试验
        3.2.2 试件制备方法
        3.2.3 试件制备过程
    3.3 试验方法
        3.3.1 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2 7d干缩性能试验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正交试验结果
        3.4.2 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3.4.3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4.1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1 抗压强度试验
        4.1.2 劈裂试验
        4.1.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4.2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4.2.1 干缩性能试验
        4.2.2 温缩性能试验
    4.3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4.3.1 冻融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改善机理分析
    5.1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微观结构分析
    5.2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力学性能增强机理
    5.3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抗裂性能改善机理
    5.4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抗冻性能改善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再生技术的简介
        1.2.2 冷再生存在的问题
    1.3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2.1 RAP的冷再生利用
        1.3.2.2 旧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再生利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旧路面材料的性能分析
    2.1 旧沥青混合料(RAP)的性能分析
        2.1.1 RAP原样级配分析
        2.1.2 RAP抽提筛分
        2.1.3 RAP基本特性分析
    2.2 旧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分析
        2.2.1 旧水泥稳定碎石分析
        2.2.2 旧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分析
        2.2.3 旧水泥稳定碎石与天然集料基本性能分析
    2.3 RAP与旧水稳材料混合再生的结合料选择
        2.3.1 常见结合料的性质
        2.3.2 水泥、乳化沥青基本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 国内外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3.2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3.2.1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
        3.2.2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稳碎石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
    3.3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成型参数研究
        3.3.1 冷再生击实方法的确定
        3.3.2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成型参数
        3.3.3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成型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4.1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4.1.1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研究
        4.1.1.1 无侧限抗压强度
        4.1.1.2 间接抗拉强度
        4.1.2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收缩性能研究
    4.2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4.2.1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研究
        4.2.1.1 劈裂强度
        4.2.2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研究
        4.2.1.1 马歇尔稳定度
        4.2.1.2 冻融劈裂强度
        4.2.3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4.2.4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机理分析
    5.1 路面材料性状分析
    5.2 水泥冷再生旧路面材料强度机理分析
        5.2.2 水泥对于RAP再生作用
        5.2.3 水泥对旧水稳碎石材料的再生作用
    5.3 乳化沥青冷再生强度机理分析
        5.3.1 乳化沥青乳化、破乳机理的分析
        5.3.1.1 乳化沥青的乳化机理
        5.3.1.2 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
        5.3.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5.3.3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施工工艺和综合效益分析
    6.1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
    6.2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综合效益分析
        6.2.1 经济效益分析
        6.2.2 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二灰稳定察尔汗干盐湖盐岩基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盐岩的研究现状
        1.2.2 二灰稳定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案的确定
    2.1 试验原材料的基本性质
        2.1.1 盐岩
        2.1.2 卤水
        2.1.3 石灰
        2.1.4 粉煤灰
    2.2 天然盐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2.2.1 试样制备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3 盐岩的破坏过程
    2.3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击实特性
        2.3.1 击实方法
        2.3.2 击实试验
    2.4 试验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回归正交设计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法与步骤
        3.1.1 五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3.1.2 试件成型方法
        3.1.3 试验过程
        3.1.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试验数据整理及回归分析
        3.2.2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3.2.3 最优组合的确定及其7天强度检验
    3.3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3.4 影响二灰稳定盐岩材料强度的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4.1.1 试验方法
        4.1.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4.1.3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间接抗拉强度对比分析
    4.2 弯拉强度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4.2.3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弯拉强度对比分析
    4.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4.3.3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
        5.2.1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温缩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方法
        5.2.3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5.2.4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温缩性能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水基聚合物路用稳定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不足
        1.1.2 水基-有机聚合物研究的意义
        1.1.3 水基-有机聚合物路用材料SRX的技术优势
        1.1.4 水基-有机聚合物路用材料SRX的需求分析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
        1.2.1 国外技术发展情况
        1.2.2 国内技术发展情况
    1.3 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
    2.2 .矿料筛分及材料组成
    2.3 .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
3.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研究
    3.1 .水基-有机聚合物材料
    3.2 .压实度
    3.3 .含水率
    3.4 .小结
4.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强度指标和力学参数研究
    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2 .承载比(CBR)试验
        4.2.1 .承载比(CBR)强度增长规律
        4.2.2 .承载比(CBR)强度与贯入量的关系
    4.3 .单轴压缩模量试验
    4.4 .动态三轴压缩模量试验
    4.5 .小结
5.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5.1 .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收缩性能
        5.1.1 .干缩试验
        5.1.2 .温缩试验
    5.2 .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高温稳定性能
    5.3 .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抗水损害性能
6.水基-有机聚合物稳定碎石路面实体工程施工工艺研究
    6.1 项目试验路段现状概述
    6.2 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6.3 施工准备
    6.4 施工过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基层冲刷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冲刷试验的研究现状
        1.2.2 基于MMLS3 路面性能分析的研究现状
        1.2.3 半刚性基层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冲刷机理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冲刷机理
        2.1.1 冲刷原因及影响分析
        2.1.2 冲刷过程分析
        2.1.3 冲刷动水压力分析
    2.2 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尺寸分析
    3.1 模型分析思路及相似理论分析
        3.1.1 模型分析思路
        3.1.2 相似理论基本原理
        3.1.3 相似理论分析
    3.2 足尺模型构建
        3.2.1 尺寸选定及依据
        3.2.2 相关参数选定
        3.2.3 模型网格划分
        3.2.4 模型验证
    3.3 局部缩尺模型构建
        3.3.1 尺寸选定
        3.3.2 相关参数选定
        3.3.3 网格划分
    3.4 模型相似性分析
        3.4.1 相关分析
        3.4.2 荷载应力相似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浸水轮载半刚性基层冲刷试验研究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配合比
        4.1.1 水泥混凝土面层配合比
        4.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
    4.2 室内试验方案
        4.2.1 试件成型
        4.2.2 透视模具及组装
        4.2.3 MMLS3 小型加速加载仪和试验槽
        4.2.4 动水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4.2.5 浸水轮载加速加载冲刷试验方案
    4.3 试验数据分析
        4.3.1 冲刷特性分析
        4.3.2 动水压力规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半刚性基层冲刷过程颗粒迁移数值模拟分析
    5.1 离散单元法
        5.1.1 基本思想
        5.1.2 颗粒流方法
        5.1.3 PFC2D基本假设
        5.1.4 基本方程
        5.1.5 接触本构方程
        5.1.6 PFC2D颗粒流程序解决途径
    5.2 半刚性基层细观模型数字重构
        5.2.1 半刚性基层级配
        5.2.2 细观参数
        5.2.3 DEM基层冲刷模型
        5.2.4 荷载条件
        5.2.5 多因素分析
    5.3 冲刷过程细观模拟分析
        5.3.1 冲刷速度的影响分析
        5.3.2 冲刷时间的影响分析
        5.3.3 冲刷面积的影响分析
        5.3.4 冲刷过程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10)SRX水基聚合物及其稳定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用柔性基层材料研究现状
        1.2.2 SRX聚合物路用材料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SRX聚合物材料物理力学特性
    2.1 原材料及试验仪器
        2.1.1 SRX聚合物
        2.1.2 试验仪器
    2.2 SRX聚合物组分分析
        2.2.1 馏分分析
        2.2.2 蒸发残留物试验
    2.3 FT-IR分析
    2.4 热重分析
    2.5 黏附性试验
    2.6 高温流变性能
        2.6.1 试样的制备
        2.6.2 温度扫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强度特性
    3.1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3.1.1 SRX聚合物
        3.1.2 矿质集料
        3.1.3 级配
        3.1.4 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3.1.5 养护条件
        3.1.6 强度指标
    3.2 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3.2.1 CBR试验设备及方法
        3.2.2 CBR试件成型及养护
        3.2.3 CBR值测试
    3.3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CBR影响因素
        3.3.1 SRX掺量
        3.3.2 养护龄期
        3.3.3 级配
        3.3.4 浸水影响
    3.4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劈裂强度
        3.4.1 试验试件制作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与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对比
        3.5.1 水泥
        3.5.2 击实试验
        3.5.3 CBR试验
        3.5.4 柔性稳定材料强度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
    4.1 动态回弹模量
    4.2 动三轴试验
        4.2.1 试验设备
        4.2.2 加载波形
        4.2.3 应力加载循环序列
        4.2.4 试件成型
        4.2.5 试件安装
        4.2.6 试验数据采集
    4.3 动三轴试验模型及参数
    4.4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影响因素
        4.4.1 级配
        4.4.2 SRX掺量
        4.4.3 养护龄期
        4.4.4 应力状态
    4.5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K-θ模型拟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铺筑与质量控制
    5.1 试验路简介
    5.2 试验路设计
        5.2.1 试验路段道路结构设计
        5.2.2 生产配合比设计
        5.2.3 试验路室内试验
    5.3 试验路施工
        5.3.1 SRX聚合物结构层的下承层
        5.3.2 施工过程
        5.3.3 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5.4 质量检测
        5.4.1 压实度及厚度
        5.4.2 残留含水率
        5.4.3 现场CBR
        5.4.4 验收弯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及取得科研成果

四、保证稳定材料类基层质量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疆地区废橡胶粉水泥稳定碎石层抗裂性能研究[D]. 赵中奇.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2]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D]. 崔添毅.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抗反射裂缝技术研究[D]. 姚鑫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 丁玉江.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5]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 邹启东.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6]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D]. 闫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二灰稳定察尔汗干盐湖盐岩基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彭秋玉. 长安大学, 2020(06)
  • [8]水基聚合物路用稳定材料应用技术研究[D]. 查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基层冲刷特性研究[D]. 吕昊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SRX水基聚合物及其稳定材料性能研究[D]. 邓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确保稳定物质基础质量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