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养草火鸡实用技术

林养草火鸡实用技术

一、林间种草火鸡饲养实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蔡国军,莫保儒,王子婷,刘燕萍[1](2017)在《甘肃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林下种植型、林下养殖型和林下休闲型三个角度总结出甘肃发展林下经济的十种适宜模式即:林药复合模式、林苗复合模式、林草复合模式、林菌复合模式、林菜复合模式、林经复合模式、林禽复合模式、林畜复合模式、林下特种养殖模式及林下休闲模式,并按区域给出了包括经济林果、草类、花卉、菌类及养殖在内的林下种植及养殖的适宜品种。在对甘肃陇南、陇东和陇中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典型案例的解读得出:甘肃发展林下经济突出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同时兼顾制度创新"的发展特色。在陇南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全方位发展林下经济,着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陇中地区,结合国家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在增加林木覆盖、修复生态的基础上,走干旱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路子;在陇东地区,兼顾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涵养,根据不同经营主体,探索成熟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河西地区,兼顾防风治沙、节约用水的同时,发展药用植物的栽培与种植。同时针对甘肃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并支持其做大做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林下经济发展。

莫国香[2](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即为当地傣语“竜社勐”(部落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竜社曼”(氏族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等神山林的统称,它是在当地原始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祖先神灵崇拜文化特质的原始森林,是傣族集农业崇拜、森林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崇拜为一体的复合载体,即它是集傣族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和农耕文化现实需要为一体的傣族神山林。由于“竜林”不仅承载着傣族传统社会稻作生产赖以生存的森林水源,也寄托着傣族人民对森林和祖先的依赖、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祖先权威与规矩的信仰,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以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和稻作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傣族“林-农”农业生态观以及基于祖先崇拜名义的以建立稳定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的农业社会规矩和由此衍生的遵循祖规的傣族系列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习俗。总之,它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最古老、原生型的傣族典型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竜林”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也包括以“竜林”信仰为基础而衍生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其性质上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起源上来看,尽管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具体产生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傣族的起源及“竜林”地质、生态和神话传说等文史资料可以推断,该遗产应该发端于当地傣族原始农业社会初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远古的森林形态和文化遗存。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以“竜林”为文化表征的森林水源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丰收的最主要保障,因此自然也是依靠水稻而生存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社会的根本依靠。所以,西双版纳傣族“竜林”的设立应该是出于强烈的稻作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考虑。加之,“竜林”祖先权威的规矩对农业社会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当地傣族借助祖先神灵的名义保护森林水源、建立农业社会生产秩序的生存智慧,是该地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热带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和文化传统,这种生存模式和传统源于傣族崇拜森林的文化特质和农耕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并同祖先崇拜交汇融合在一起,成为依托森林、崇拜祖先、保护农业丰收的文化现象。作为傣族居住地的生存根源和文化寄托,“竜林”如同血脉一样将当地傣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并得以长久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召片领政权时期,由于“竜林”文化对经济繁荣、政治统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召片领政权对其都十分重视。这一期间,傣族人口和村寨日益增多,“竜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从最初的单纯民间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发展到召片领政权的重大政治统治手段。这段时期,不仅召片领及其地方官员必须亲自参加“竜林”的祭典活动,部分已故召片领以及佛门菩萨请进“竜林”加以祀奉褒扬,各级地方政权还设置了有关“竜林”文化事项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竜林”文化管理制度,使得“竜林”这一特殊森林所包含的价值不断扩大,成为不仅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上层统治者对于竜林思想及“竜林”文化的认同、推崇和褒扬,同时又浓缩地体现了“竜林”发展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因此,西双版纳“竜林”文化在傣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当地傣族人民和政权机构的共同推崇和维护下,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还保护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和热带地区“林-农”农业生态传统,这种传统是具有农业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突出价值。特别是,这种传统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存。然而,这种遗产的价值需要被社会和公众所认识和重视并使其从中受益,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西双版纳现存的相当数量的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将选题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史为鉴,以点带面,目的在于完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西双版纳现存傣族“竜林”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重视和保护以及对森林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并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创新:第一,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竜林”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挖掘遗产价值,建立“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并找出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竜林”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与现实的维度上达到统一;第三,系统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历史与现实保护的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境的根源,为人类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包括绪论、研究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提出问题。在本章中,对于本论文选题的提出和确定进行了阐明,对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以及创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以及“竜林”文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后文的论述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二章从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水文化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聚落系统以及村民的宗教信仰系统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论述了 “竜林”文化的起源,揭示“竜林”文化起源有着深刻的农耕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从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及恢复阶段论述了“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点,揭示“竜林”文化历史变迁与稻作文化的兴衰存在内在关系。第四章通过对磨歇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分析,发掘傣族“竜林”的水稻农耕文化根源。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磨歇村“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而创造的保护模式,为后面章节的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从生态、科技、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并从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方面论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以及“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三个方面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论述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本章中,首先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应寻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净土和热带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使得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和现实的统一的维度上达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六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六种典型保护模式建议。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是在前七章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的总结性论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所具有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对其保护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提出展望。

郑丽娟[3](2015)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多功能、多效益已经是共识。森林资源多功能发挥的基础是搞好森林资源经营。森林资源经营是林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森林资源经营除涉及林木资源经营,还涉及非林木资源的经营。从系统论角度,可将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分为林木资源经营和非林木资源经营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促进又存在着矛盾性需要协调。从学术研究角度,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值得进行研究。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以下简称森工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森工林区陷入了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至今没有摆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经营。基于此,本文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森工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森林资源经营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构成及其关系、特征;对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森工林区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经营历史沿革等进行分析;并详尽分析了森工林区的林木资源经营现状和非林木资源经营经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在建立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评价的总体思路,构建评价模型;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森工林区的林木资源经营子系统与非林木资源经营子系统的发展度总体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前者的发展度一直高于后者的发展度;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协调度发生波动,表明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协调状况不稳定;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改善趋势;但并不总是处于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轨迹上。其次,本文对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原因度和中心度的大小来识别和区分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次,阐述了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整体思路和需要实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并对协调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式的设计、模式运作机理、模式实现的关键要素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构建了由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创新机制和多方参与机制组成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框架体系;对每个机制的内涵、实现机理和如何完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促进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韩炜[4](2007)在《长江上游3个典型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技术模式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广泛收集长江上游3个典型生态脆弱区(岷江上游退化生态区、四川盆周低山丘陵退化生态区和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生态综合整治模式与关键技术资料,采用时间序列与空间序列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总结和整合近年来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模式及关键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内不同整治技术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了脆弱生态区不同综合整治技术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及推广途径。为适宜于不同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技术的选择与推广提供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建立了评价西部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从治理效果、综合效益、生态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对不同脆弱生态区综合整治技术模式进行全面评价和系统整合,提出了各种退化生态区综合整治技术模式推广的空间范围和实施条件。1提供3个典型区综合整治模式及关键技术清单分类成果在分析3个生态退化区域(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生态综合整治的主要模式配置、技术措施、主综合效益及适宜推广地区进行了系统总结。(1)岷江上游流域主要形成5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分别是:干旱河谷区粮、树、草带恢复与重建模式;干旱河谷区生态农林经济恢复与重建模式;典型亚高山生态公益林快速恢复模式;中山落叶阔叶灌木低效林生态功能恢复与调控模式及高效复合农林经营模式。(2)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主要形成4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分别是:农田林网式桑果经济林模式;坡地林带式固土保坎经济林模式;山地水土保持用树林、经济林混交与复合模式及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区的整治模式。(3)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主要形成3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具体为11种配置模式分别是:植被恢复及农业生态治理模式主要包括雨养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集水补灌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模式及适水灌溉生态农业模式3种;退化土地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元谋干热河谷坝周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云南农科院元谋热作所酸角-农作物(绿肥、饲料)复合经营模式;宁南干热河谷坡耕地粮食与木本固氮植物复合经营模式及米易立体农业开发中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4种;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模式包括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及林草混交立体模式4种。2构建长江上游地区3个脆弱生态区生态治理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客观标准及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指标体系,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为切实反应西部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水平,建立起生态、经济、社会评价的3项主体指标;为反映各主体指标的基本内容,建立起包括植被状况、土地资源、环境、适应性等10项分类指标;最后建立包括植被成活率、保存率、水土流失面积、系统稳定性、农民的收入增加率和可推广性等30项群体指标,系统形成四个层次的西部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技术与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3系统集成长江上游脆弱生态区生态治理模式关键技术并评价其适宜性在广泛收集资料和专家评分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治理模式进行综合评价。(1)岷江上游流域从生态效益来看,干旱河谷区生态农林经济恢复与重建模式明显好于其他三种模式,其次是典型亚高山生态公益林快速恢复模式,而干旱河谷区粮、树、草带恢复与重建模式的生态效益不如中山落叶阔叶灌木低效林生态功能恢复与调控模式。经济效益方面,高效复合农林经营模式最好,其次是干旱河谷区生态农林经济恢复与重建模式,其他三种模式相差不大,5种模式的取得效果较为理想一致社会效益。(2)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从生态效益来看,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区的整治模式明显好于其他三种模式,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其次是山地水土保持用材林、经济林混交与复合模式,而农田林网式桑果经济林模式的生态效益不如坡地林带式固土保坎经济林模式。经济效益较好的为农田林网式桑果经济林模式,其次是坡地林带式固土保坎经济林模式和山地水土保持用材林、经济林混交与复合模式。(3)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①在植被恢复及农业生态治理模式中,雨养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生态效益明显好于其他两种模式,但其经济效益则不明显。其次是适水灌溉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效益较好,且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集水补灌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模式的生态效益不如以上两种。②在退化土地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中,云南农科院元谋热作所酸角-农作物(绿肥、饲料)复合经营模式生态效益明显好于其他三种模式,经济效益一般;其次是元谋干热河谷坝周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生态效益较好。经济效益最好的为宁南干热河谷坡耕地粮食与木本固氮植物复合经营模式,其次为米易立体农业开发中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③在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模式中,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生态效益稍好于其他三种模式;其次是生态林模式,而经济林模式的生态效益不如用材林模式,但用材林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从以上评价可结果以看出,各种治理模式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中脆弱生态区在以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理念下,取得了显着的生态效益,在以经济模式为主的区域,也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效果,同时各种治理模式还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综合来看,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较好地做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均衡、协调地发展。4提出3个典型生态脆弱区不同生态治理模式的适应范围和推广途径及其保障体制(1)生态综合治理的推广模式“基地+公司+农户+政府+科研单位”五位一体推广模式;国有式开发推广模式;统一结合式开发推广模式;股份式与村组联合式开发推广模式;典型大户示范式开发推广模式;公司+农户式开发推广模式;职工返乡开发推广模式;扶贫式开发推广模式;卖荒促开发推广模式。(2)生态综合治理的推广途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大户经营;股份制与村组联合;国有开发经营;生态移民经营。(3)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体制保障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创新;提升西部的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提高西部农业的竞争力;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杨伟坤[5](2006)在《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然而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饲草产业才刚刚起步,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明显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的巨大需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优质饲草的短缺日益成为河北省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高效饲草产业体系的建立成为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河北省饲草产业的顺利发展则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层面对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河北省饲草的供给和需求,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饲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草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按照背景分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背景分析。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是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首先阐述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总结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基础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上述理论不仅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支持。第四章是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首先对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对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指出优质饲草的严重短缺日益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地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对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因素共同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和饲草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发展。第五章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指出生产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应用研究。第六章是河北省饲草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首先对四个主要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饲草产业进行了

叶充[6](2006)在《川西低山丘陵区两种牧草对地力的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川西低山丘陵地区,林草复合模式是应用较普遍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种植模式。由于不同草种的耐荫、耐旱、耐瘠薄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同。结合种植区自然地理条件,合理选择草种,是发展林草复合模式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草种,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从林草复合模式的养分关系入手,研究林草复合系统的养分规律,对其营养状况做出评价,确定牧草生长年限和调控造林密度,对选择更为稳定优化的林草复合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内种植的两种牧草,即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以下简称牛鞭草)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及其土壤特征的定位观测,研究了按常规方式经营管理和刈割条件下两种牧草连续两年(2004年和2005年)的生长能力、生物量、养分变化及土壤上(0~20cm)、下(20~40cm)层理化性质变化,以及在试验末期(2005年8月)对牛鞭草施肥后土壤及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牛鞭草每次刈割时其覆盖度均达到了100%,两年的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64400kg/hm2、61500kg/hm2;白三叶每次刈割时其覆盖度均低于60%,两年的生物量分别达到了56800kg/hm2、48700kg/hm2。表明即使在土壤比较贫瘠的试验地内,在不施肥的条件下两种牧草两年内均能较正常生长。 2、牛鞭草和白三叶的生长能力、生物量(鲜重)、养分含量都有逐年变差的趋势,但牛鞭草的生长能力、生物量(鲜重)优于白三叶,养分含量低于白三叶。两种牧草生物量(鲜重,fw)与茎粗(sd)、密度(d)、茎长(sl)、覆盖度(c)相关,其回归模型分别为:牛鞭草,fw=-0.286sl+0.573sd+0.850d-4.681;白三叶,fw=0.991sl+0.2sd-0.331c+0.114d-0.738。 3、牛鞭草土壤上层水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变化分别显着影响牛鞭草全N、全P、全K的含量;白三叶土壤上下层全N、全P、全K及水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变化分别不显着影响白三叶全N、全P、全K的含量。 4、牛鞭草和白三叶土壤理化性质均有变差的趋势,牛鞭草土壤变差幅度高于白三叶土壤,两种牧草土壤上层变差幅度均高于下层。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牧草土壤理化性质

张浩[7](2005)在《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生理机制及其杂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首先研制并调试了自动化低氧模拟孵化机;然后分别在北京(低海拔,约100m)、西藏林芝(高海拔,2900m)和拉萨(高海拔,3650m)对藏鸡(T)、饲养在北京的藏鸡(TB)、矮小隐性白(D)、寿光(S)、藏鸡×矮小隐性白(TD)、藏鸡×寿光(TS)、小型蛋鸡(M)、饲养在西藏的小型蛋鸡(MT)、藏鸡×小型蛋鸡(TM)和白来航(W)进行了系列孵化和常压低氧模拟、高海拔增氧孵化试验,测定种蛋孵化率和失水率,用阶段增长模型分析胚胎死亡分布规律,研究藏鸡高海拔孵化适应机理和影响高海拔孵化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藏鸡对高原适应性的生理机制和杂交利用模式,分别在北京和林芝饲养了T、D、S、TD和TS 5组鸡,测定出生、2、6和10周龄鸡的重要器官、血液生理、LA、LDH、SDH、NO和NOS等指标,用曲线模型拟合体重和胫长生长规律,并在70和9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了屠宰和肉质性状。试验结果如下: (1) 自动化低氧模拟孵化机用O2探测信号自动控制N2流入,降低孵化机内O2浓度,模拟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该设备略微改装后可以作为高海拔自动增氧孵化机。 (2) T的孵化失水率和胚胎代谢率低,是其适应高海拔的遗传特征,在北京、林芝和拉萨的孵化率分别为87.4%、79.51%和30.70%;后2者明显高于低地鸡同地区孵化率。TD和TM种蛋高海拔孵化率也很高,杂种优势非常明显。组内和组间种蛋失水率与孵化率相关分析显示,影响鸡在2900m海拔孵化率的关键因素是胚胎生活力。本文建立的阶段增长模型适宜用于分析鸡高海拔地区孵化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可用来分析环境和品种对孵化的影响。 (3) 常压低氧明显减低了低地鸡蛋孵化率,而低压增氧能明显提高低地鸡高海拔孵化率,充分说明了造成鸡蛋高海拔孵化胚胎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低氧,其中孵化前期是胚胎对低氧的最敏感阶段。 (4) T的心脏和肺较大,右心指数正常;血液RBC和MCHC较高,Hct、MCV和MCH较低,提高了血红蛋白运送氧的效率来适应低氧生活。T血量低,但高海拔与低海拔相差不大,还略有上升趋势;但其他鸡种高海拔时血量明显降低,降低的原因是血浆容积的减少。T在高海拔环境中静脉血pH低、PCO2高,动、静脉血PO2,均低,说明血液在组织卸载氧的能力强,肺内驱动O2进入血液的压力差较大,血氧亲和力强,Bohr效应高,有利于O2的高效运输。T的心肌组织LA和LDH活性低,SDH活性高,说明心肌细胞对无氧代谢依赖性低,能高效利用组织中的氧。T肺NOS活性高,不易发生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 (5) Richards模型的适宜于分析鸡在高、低海拔环境中体重和胫长的生长规律,拟合优度高。T的极限体重低,拐点周龄大,早期生长速度较慢。TD在极限体重、拐点体重、绝对生长速度和相对生长速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拐点时间提前,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是藏鸡肉用发展的良好组合。 (6) T的屠体率、半净膛和全净膛率比其他品种低,胸肌率相对较高,腿肌率低于S,与D相近。TD产肉性能比T提高很大,尤其在高海拔,超过了双亲的性能,杂种优势很高。T心重率、肝重率、胃重率和单位体重小肠长度比其他品种高,胸肌剪切力性状变异较大。

肖云武[8](2004)在《林间种草火鸡饲养实用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林间种植牧草火鸡饲养技术 ,重点介绍了发展火鸡的意义 ,火鸡育雏期、生长期的饲养技术 ,介绍了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林间种植牧草技术

孙建昌[9](2004)在《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退耕还林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生产性试验进行了总结 ,筛选了 8种林草结合模式 ,提出了值得推广的 8种牧草 ,介绍了林草结合可持续经营的技术 ,并进行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孙建昌[10](2004)在《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退耕还林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生产性试验进行了总结,筛选了8种林草结合模式,提出了值得推广的8种牧草,介绍了林草结合可持续经营的技术,并进行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二、林间种草火鸡饲养实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间种草火鸡饲养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对象的演进
        二、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内涵
        三、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资源
        四、气候
        五、土壤
        六、植被
    第三节 “竜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区沿革及现状
        二、人口及民族概况
        三、社会经济
        四、宗教文化
        五、农耕文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森林环境
        二、江河环境
        三、坝子环境
    第二节 “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一、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水文化系统
        一、“竜林”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二、“竜林”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表现
    第四节 农业生产系统
        一、森林水源提供
        二、土壤肥力补充
        三、农林病虫害防控
        四、农田水土保持
    第五节 农村聚落系统
        一、竜林
        二、村寨
        三、稻田
        四、河谷
    第六节 村民宗教信仰系统
        一、原始宗教信仰
        二、小乘佛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的起源
        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
        二、宗教信仰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一、桑木底时代竜林文化的形成
        二、勐泐王时代竜林文化的发展
        三、召片领时期竜林文化的繁荣
        四、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竜林文化的衰落
        五、二十一世纪初期竜林文化的恢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第一节 磨歇村概况及选点依据
        一、磨歇村概况
        二、选点依据
    第二节 磨歇“竜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根源
        一、文化系统构成
        二、稻作文化根源
    第三节 磨歇“竜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一、磨歇村“竜林”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磨歇“竜林”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生态价值
        二、科技价值
        三、历史价值
        四、社会价值
        五、文化价值
        六、经济价值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作用
        一、生态环保方面作用
        二、农业生产方面作用
        三、社会文化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一、橡胶种植与“竜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及开发建设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三、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
        一、当地政府重视不足
        二、传统宗教信仰保护力量式微
        三、村民“竜林”文化观念淡化
        四、社会消费环境较差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
        一、研究相对缺乏
        二、投入相对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对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的思考
        一、寻找“竜林”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进行保护
        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当前“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一、生态小区保护示范模式
        二、公益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三、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保护模式
        四、城市雨林公园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保护模式
        六、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七、多渠道宣传教育保护模式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建议
        一、促进“竜林”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营造“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加大“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力度
    第四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典型保护模式建议
        一、生态友好型胶园发展模式
        二、“竜林”文化遗产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保护模式
        三、碳汇交易保护模式
        四、防护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态农业保护模式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相关研究
        1.3.2 非林木资源经营相关研究
        1.3.3 林木资源经营与非林木资源经营相关关系研究
        1.3.4 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相关研究
        1.3.5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范围界定及研究视角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视角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分析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分析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构成及其关系分析
        2.1.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特征
        2.1.4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
    2.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研究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协调发展理论
        2.2.3 系统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公共物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概况及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森林资源概况
    3.2 森林资源经营历史沿革
        3.2.1 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森林资源经营阶段
        3.2.2 以木材利用为主兼顾生态建设阶段
        3.2.3 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强化森林资源经营阶段
    3.3 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分析
        3.3.1 林木资源经营状况
        3.3.2 非林木资源经营状况
        3.3.3 森林资源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4.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及模型
        4.2.1 发展度
        4.2.2 协调度
        4.2.3 协调发展度
        4.2.4 协调发展趋势指数
    4.3 实证分析
        4.3.1 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度评价
        4.3.4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
        4.3.5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1.1 森林经营者自身因素
        5.1.2 自然因素
        5.1.3 经济因素
        5.1.4 社会因素
        5.1.5 政策因素
    5.2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DEMATEL方法及其实施步骤
        5.2.2 DEMATEL方法应用
        5.2.3 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
    6.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整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6.1.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
        6.1.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
        6.1.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6.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原则
        6.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6.2.3 开放性原则
        6.2.4 因地制宜原则
    6.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
        6.3.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6.3.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的设计
        6.3.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运作机理
        6.3.4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实现的关键要素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及保障措施
    7.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构建
        7.1.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框架
        7.1.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7.2 市场机制
        7.2.1 市场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7.2.2 市场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7.2.3 市场机制的完善
    7.3 政府调控机制
        7.3.1 政府调控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7.3.2 政府调控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7.3.3 政府调控机制的完善
    7.4 创新机制
        7.4.1 创新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7.4.2 创新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7.4.3 创新机制的完善
    7.5 多方参与机制
        7.5.1 多方参与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7.5.2 多方参与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7.5.3 多方参与机制的完善
    7.6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7.6.1 建立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发展状态监测体系
        7.6.2 完善森林资源经营政策
        7.6.3 提高森林经营者素质
        7.6.4 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管理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4)长江上游3个典型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技术模式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岷江上游区域
        2.1.1 岷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1.2 岷江上游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 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
        2.2.1 自然地理环境
        2.2.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3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
        2.3.1 元谋干热河谷自然地理概况
        2.3.2 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3 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的评价与筛选
        3.1.2 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的系统集成
        3.1.3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3.2.2 生态治理模式分类筛选
        3.2.3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模式集成
        4.1.1 岷江上游流域生态治理模式
        4.1.2 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治理模式
        4.1.3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治理模式
    4.2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1 综合指标
        4.2.2 主体指标
        4.2.3 分类指标
        4.2.4 群体指标
        4.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6 指标值的计算
        4.2.7 模式评价与筛选的指标体系构成
    4.3 不同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模式评价
        4.3.1 岷江上游流域5 个模式原始评分结果及综合结果
        4.3.2 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4 个模式原始评分结果及综合结果
        4.3.3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区4 个模式原始评分结果及综合结果
    4.4 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推广模式与保障体系
        4.4.1 “基地+公司+农户+政府+科研单位”五位一体推广模式
        4.4.2 国有式开发推广模式
        4.4.3 统一结合式开发推广模式
        4.4.4 股份式与村组联合式开发推广模式
        4.4.5 典型大户示范式开发推广模式
        4.4.6 公司+农户式开发推广模式
        4.4.7 职工返乡开发推广模式
        4.4.8 扶贫式开发推广模式
        4.4.9 卖荒促开发推广模式
    4.5 生态综合治理体制推广模式
        4.5.1 政府引导
        4.5.2 企业参与
        4.5.3 大户经营
        4.5.4 股份制与村组联合
        4.5.5 国有开发经营
        4.5.6 生态移民经营
    4.6 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体制保障与创新
        4.6.1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4.6.2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创新
        4.6.3 提升西部的农业产业结构
        4.6.4 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4.6.5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4.6.6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4.6.7 提高西部农业的竞争力
        4.6.8 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长江上游3 个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模式
    5.2 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5.3 存在的问题
6 参考文献
7 附录:文中附图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饲草产业发展研究
        1.2.2 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研究
        1.2.3 草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3 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1.3.1 饲草、草地和草原
        1.3.2 产业
        1.3.3 饲草产业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1.4.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2.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2.1.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2.1.2 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概况与特征
        2.1.3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2.2.1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2.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2.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2.3.1 河北省饲草资源概况
        2.3.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3.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2.4 本章小结
3 饲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新增长理论
    3.2 新制度经济学
    3.3 产业布局理论
    3.4 博弈理论
    3.5 草业系统工程理论
    3.6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
    4.1 饲草供给分析
        4.1.1 饲草供给总量及其区域布局
        4.1.2 不同饲草产品的品质结构及比较
        4.1.3 饲草的投入产出分析
    4.2 饲草需求分析
        4.2.1 国内外饲草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况
        4.2.2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4.2.3 河北省饲草需求的定量分析
        4.2.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对比分析
        4.2.5 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预测
    4.3 影响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4.3.1 自然环境因素
        4.3.2 经济发展因素
        4.3.3 畜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
        4.3.4 消费因素
        4.3.5 市场效益因素
        4.3.6 制度因素
        4.3.7 技术因素
        4.3.8 资本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
    5.1 发展饲草产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5.2 发展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5.3 发展饲草产业,可确保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
        5.3.1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
        5.3.2 实施草地农业系统,确保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5.4 发展草业综合效益显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5.4.1 发展草业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4.2 发展饲草产业可提高大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5.4.3 发展草业社会效益巨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5.5 发展草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
    5.6 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5.7 本章小结
6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
    6.1 饲草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6.1.1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6.1.2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6.2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6.2.1 天然草地改良利用模式
        6.2.2 林(果)草间作模式
        6.2.3 人工饲草地建设模式
        6.2.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6.3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配置
        6.3.1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6.3.2 河北省饲草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模式选择
        6.3.3 典型案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河北省饲草产业化经营分析
    7.1 草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探讨
        7.1.1 草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7.1.2 草业产业化内涵和要素构成
    7.2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7.2.1 草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7.2.2 草业产业化是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7.3 草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运行模式
        7.3.1 主要组织运行模式
        7.3.2 草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
    7.4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7.4.1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4.2 典型案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8.1 政府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8.1.1 进行该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
        8.1.2 河北省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8.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草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深入分析
        8.2.1 基本面的深入分析
        8.2.2 博弈模型中重要环节的分析
    8.3 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前提条件的释放
        8.3.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8.3.2 实现草业产业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探讨
        8.3.3 技术进步(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8.4 构建合理机制化解饲草种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9.2.1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9.2.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发表文章

(6)川西低山丘陵区两种牧草对地力的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可行性研究
    1.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1.4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物种选择与搭配研究
        1.4.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物种选择与搭配研究现状
        1.4.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中物种选择上尚存在的问题
2 目的和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4.1 生长能力测定
        3.4.2 生物量(鲜重、干重)测定
        3.4.3 牧草的养分测定
        3.4.4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5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4.6 数据的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牧草生物量(鲜重)、生长能力及养分含量变化
        4.1.1 牛鞭草生物量(鲜重)、生长能力及养分含量变化
        4.1.2 白三叶生物量(鲜重)、生长能力及养分含量变化
        4.1.3 牛鞭草和白三叶生物量(鲜重)、生长能力及养分含量变化比较
    4.2 牧草生物量(鲜重)和生长能力相关分析
        4.2.1 牛鞭草生物量(鲜重)和生长能力相关分析
        4.2.2 白三叶生物量(鲜重)和生长能力相关分析
    4.3 牧草与土壤间N、P、K含量相关分析
        4.3.1 牛鞭草与土壤间N、P、K含量相关分析
        4.3.2 白三叶与土壤间N、P、K含量相关分析
    4.4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4.1 牛鞭草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4.2 白三叶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4.3 牛鞭草、白三叶土壤上层理化性质变化比较
    4.5 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分析
        4.5.1 牛鞭草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分析
        4.5.2 白三叶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分析
    4.6 牧草生物量(鲜重)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4.6.1 牛鞭草生物量(鲜重)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4.6.2 白三叶生物量(鲜重)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5 讨论及结论
    5.1 两种牧草生物量(鲜重)和品质的变化
    5.2 两种牧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3 牧草生长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
    5.4 施肥对牧草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6.1 扩大研究的范围
    6.2 施肥对牧草及土壤地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7)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生理机制及其杂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藏鸡品种资源特征
    1.2 低氧模拟设备发展现状
    1.3 禽蛋孵化性能研究现状
    1.4 动物高原适应性生理研究现状
    1.5 地方鸡种的开发利用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动化低氧模拟孵化设备的研制与调试
    2.1 前言
    2.2 材料结构和技术指标
    2.3 工作原理
    2.4 调试试验及结果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藏鸡孵化性能高原适应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藏鸡高原适应性生理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藏鸡外貌、生长和屠宰性状及杂交利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红细胞计数(试管稀释法)
    附录2:红细胞比容的测定
    附录3:血量的测定
作者简介

(9)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点及规模
    1.1 试验地点的选择及自然气候条件
    1.2 试验面积
2 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生产试验
    2.1 试验林种与林草配置模式
    2.2 适生草种选择与人工草地建植试验
        2.2.1 适生草种选择试验
        2.2.2 林下牧草混播试验
    2.3 林下种草养殖技术示范试验
        2.3.1 林下种草饲养优质草地鸡
        2.3.2 林下种草养殖商品鹅
        2.3.3 林下种草饲养火鸡
        2.3.4 林下种草养牛
        2.3.5 林下种草的其它利用
3 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综述
4 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的综合效益评估
    4.1 生态效益
        (1) 减少水土流失。
        (2) 保肥效能。
        (3) 净化大气效益。
    4.2 经济效益
    4.3 社会效益
5 存在问题与对策
    (1) 目前还存在种植模式单一问题。
    (2) 对已种植牧草的利用不足。
    (3) 缺乏技术和技术服务体系。
    (4) 投资不足。
    (5) 枯草期青饲料来源不足。
    (6) 经营管理强度不足。
6 结果与讨论

四、林间种草火鸡饲养实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A]. 蔡国军,莫保儒,王子婷,刘燕萍. 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分6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2]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莫国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3]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郑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5(12)
  • [4]长江上游3个典型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技术模式及其评价[D]. 韩炜.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 [5]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杨伟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
  • [6]川西低山丘陵区两种牧草对地力的影响试验研究[D]. 叶充.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7]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生理机制及其杂交利用研究[D]. 张浩.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8]林间种草火鸡饲养实用技术[J]. 肖云武. 贵州林业科技, 2004(04)
  • [9]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J]. 孙建昌. 贵州林业科技, 2004(04)
  • [10]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报告[A]. 孙建昌. 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 2004

标签:;  ;  ;  ;  ;  

林养草火鸡实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