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与生物化学教学

心态与生物化学教学

一、思维定势与生化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丛晓雨[1](2021)在《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习难点分析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作为当今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新高考选科制度的推进,化学科目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高二的化学学习中,由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模块内容,具有凌乱性、复杂性等特点,导致许多同学的知识掌握、方法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化学学业质量标准。学生遇见学习难点会选择逃避,导致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学习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在进行该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找准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如何突破学习难点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既能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整理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概念界定,以教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辅导书为参考建立知识体系,分析学生需要学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并编制学生调查问卷、测试卷以及教师访谈提纲实施调查。通过软件SPSS26.0和Excel进行数据统计,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测试卷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探讨学生的学习难点问题。基于对高二学生在此模块学习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教师以及知识内容三个方面进行难点成因总结:首先从知识内容的角度上看,此模块基础概念难以理解且考查方式多样;其次从教师的角度上看,课堂存在教学趣味性不足和缺乏客观教学评价的情况;最后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学生产生难点的原因主要包括相关基础知识的薄弱,数学运算、实验探究、信息整合和比较归纳等能力的缺乏、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以及学习方法的低效。总结上述学习难点产生的成因,结合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教师访谈,提出解决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中的学习难点的策略包括:首先,坚持循序渐进,重视概念教学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夯实基础知识;其次,遵循讲练结合,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升数学运算、实验探究、信息整合和比较归纳能力;再次,运用化学素材渗透思想,借助思维导图提高思维能力;最后归纳解题方法,重视习惯养成,促进非认知因素发展,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客观评价方式。

邓涵[2](2021)在《基于四段式测验的西南地区化学职前教师相异构想的诊断研究 ——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文中认为相异构想(Alternative Framework)是指那些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或者偏离了科学现象本质的观念或想法。学习者在许多概念上存在着相异构想,产生这些相异构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经验(前科学概念);还有可能是在学习阶段中多种因素影响产生的相异构想,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误导、对教材中概念与例子的误解、知识的负迁移等等因素。相异构想具有顽固性,它们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即使学习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经验、年龄和性别,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这些相异构想仍然普遍而稳定的存在着。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教师或者职前教师,他们可能存在与学生相似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是从学生时代就扎根于他们头脑之中的。但是,我们的固有思维中,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概念准确程度有着相当高的信任,所以即使是教师本身,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和相异构想。即使教师或职前教师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学习了大量相关的专业知识,过去那些相异构想仍然深植于他们头脑中,使他们做出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会错误的判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深入开展阶段,这也提高了对广大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教师们专业发展的前提就是具有准确和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这也影响着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对概念的理解也是职前教师学科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引导着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为了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发展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们不断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四段式多项选择测试题,研究内容为“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该内容选自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目的为诊断职前教师存在的相异构想和验证四段式测验法在相异构想诊断中的实用性。笔者选择的职前教师为来自于西南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四化学师范生,因为经过本科的学习,他们普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接受了专业实习或实践,即将加入到教师这一行业中。将测试对象的所属学校分为三个类别进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西南地区部属师范院校(A)、西南地区省属师范院校(B)、西南地区地方师范院校(C)。研究结果表明:职前教师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的5个主题概念上存在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相异构想。(1)从相异构想的典型性上来看:A类职前教师存在22个典型的相异构想,B类职前教师存在31个典型的相异构想,C类职前教师存在35个典型的相异构想,这三类学校诊断出的典型的相异构想依次增多,这也与我们预估的3类学校的被试者的情况相符合;(2)从相异构想的程度上来看:A类职前教师存在19个真性的和3个假性的相异构想;B类职前教师存在26个真性和5个假性的相异构想;C类职前教师存在28个真性的和7个假性的相异构想。可见,无论是来自哪一类学校的职前教师,他们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上都存在较多的相异构想。此外,职前教师的相异构想除了具有普遍性之外,个体之间还具有差异性,他们产生的相异构想具有其特殊性。同时,四段式多项选择测试题在传统测试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原因层与信心指数段,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其提高了选择测试题的评价效果,提供多种数据综合判断分析,能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1)诊断出职前教师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上存在的相异构想,使职前教师在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的同时,也能注意到自身存在的相异构想;(2)比较西南地区职前教师的相异构想的程度和分布状况,丰富科学教育中对相异构想的研究,促进职前教师的概念理解;(3)验证四段式测验法在相异构想诊断中的有效性。

王璐[3](2020)在《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以《祝福》《老人与海》为例》文中指出小说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三要素”加“主题”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课程目标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显得力不从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祝福》《老人与海》等都是优秀的现代小说作品。学生可以借助文学理论梳理这些小说的经典场景乃至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欣赏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主旨以及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陌生化理论引入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可以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为解读小说文本提供新的视角,为小说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增强阅读教学的学理性。教师可以通过进行陌生化的解读、引入陌生的资源、设置陌生的环节和提出陌生的问题等方式,引导和触发学生思维,使其逐步走向语文深度学习。本文在分析陌生化理论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的三个策略。一是,发现教学资源的陌生化特质。文本的无限意蕴是通过陌生的形式传给读者的,我们要从形式出发来探求文本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二是,灵活调控教学过程。文本和读者都是不确定的,他们在阅读中才能彼此建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导入和课堂提问等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其“读出问题,读出自己”。三是,创新使用教学方法。借陌生化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做法,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和阅读教学的引导者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从而把现代小说阅读推进一个更广阔的疆域。最后根据以上教学策略设计了《祝福》《老人与海》两个作品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反思。

叶辉,桑侃如,汪子晗,万乐予,刁展秋,杜邦[4](2020)在《歌曲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化学是开设医学等相关学科院校的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十分重要却难以掌握的基础课程。生化课程具有课时长、概念多、更新快、理论内容抽象复杂等特点,在现行传统生化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歌曲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文章将阐明歌曲教学法在生化教学改革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展生化歌曲辅助教学,从而提高生化教学质量。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崔文娟[6](2020)在《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特征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复杂科学和哲学的兴起,非线性思维以其非线性的特点,以立体化、多维度、综合的、开放的、创新的思维特点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复杂性世界的思维方式。近年来,自然学科也发现用非线性思维来处理复杂性问题的益处。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国家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非线性思维的非线性特点对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目前非线性思维在思维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研究较多,将非线性思维引入到学科教学研究微乎其微。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实用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研究分析了非线性思维在思维科学和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对非线性思维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同时介绍了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特征,制定了评价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明确新课程标准体现非线性思维的模块。利用测试卷和访谈的方式对于高中生的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现状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等数据分析软件从非线性思维品质的不同维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进行分析。基于调查结果在教师教育观念、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氛围营造、教学方法使用和引导学生交流反思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并设计教学计划对所在实习班级进行教学实践。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做出总结,并对未来该方向的深入研究作出展望。

宋前前[7](2020)在《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是接触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英语学困生应当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从英语学科以及学习心理研究视角,深入小学五年级英语课堂,观察英语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分析成因,研究学习心理辅导策略。这应当成为当前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通过深入小学五年级学生真实的英语课堂,亲身体验还原学困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学英语学困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本论文将四名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江苏省无锡市D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借助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多方面概括小学学困生的学习问题,综合小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外以及考试等方面,分析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研究阐述,具体研究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主要阐述四个英语学困生个案学习情况。依据英语听力障碍、英语口语障碍、英语阅读障碍以及英语写作障碍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心理分析。本文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因素主要涉及听力策略、学习心理、学习动机、自卑心理、学习态度、阅读策略、汉语思维定势、写作焦虑等等。在研究过程中,借助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对个案进行过程分析,综合学校教师、家长、同学以及学困生自身的阐述,得出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学习心理障碍因素。关于小学英语听力障碍,在实习过程中,笔者依据英语Y老师课堂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以及考试,再结合学困生、家长以及教师的结构访谈发现,小R在英语口语表达过程中存在困难,自身未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关于小R英语听力障碍的学习心理成因主要涉及注意力分配不均。关于小学英语口语障碍,在实习过程中,笔者依据英语Y老师课堂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以及考试,再结合学困生、家长以及教师的结构访谈发现,小G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存在困难,自身努力未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关于小G英语口语障碍的学习心理成因主要涉及学习动机、自卑心理。关于小学英语阅读障碍,在实习过程中,笔者经过Y老师了解情况,再结合结构访谈发现,小H阅读英语小短文时理解不足,小学生在一般智力和教育条件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英语阅读理解等层面存在缺陷,她的阅读成绩显着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关于小H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的学习心理成因主要涉及学习策略。关于小学英语写作障碍,在实习过程中,笔者依据英语Y老师课堂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以及考试,再结合学困生、家长以及教师的结构访谈发现,小X呈现出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法下笔或抵触写作的现象。关于小X认为英语写作障碍的学习心理成因主要涉及汉语思维定势和写作焦虑。研究建议,具体分析英语学困生存在的学习障碍,依据个案存在的学习心理障碍提出学习心理教育策略。在家庭教育层面,父母完善自身出发,改变固有的惯性思维。另一点父母学会关注学生的内在自我部分,关注学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学业生活以及休闲生活。在学校教育层面,分为教师教学方面和学校管理方面。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师协助学困生构建真自我。在英语Fun time模块课程,教师增设英语写作操练活动,教师依据小学生英语水平分配小组成员。在学校管理方面,在家长教育层面,管理者积极召开家长会议。在教师教育层面,管理者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任务。在社会教育层面,在社会环境方面,宣扬人文教育的实质与核心。在教育环境方面,合理监管“影子教育”。在心理环境方面,引导公众关注班级心理环境。

曹勇[8](2020)在《提升化学学习中类比迁移能力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知识的类比迁移,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实现知识之间的整合。学会类比迁移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极为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再次强调“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尤为必要。化学作为一门拥有庞大繁杂知识网络体系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拥有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而在教师教学化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加强化学知识的联系整合,是当今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一大方向。笔者在本文阐述类比迁移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之上,拟定了关于高一学生知识类比迁移能力的调查问卷。从认知水平、思维定势、抽象概括能力、类比推理能力这四个维度设置调查问卷,并且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高一学生化学类比迁移能力和水平的情况,找到影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知识类比迁移的相应因素,在获得问卷调查得到的整体数据基础之上,进行高一学生化学知识类比迁移能力前测的调查。本研究主要对于高一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化学类比迁移教学的方法策略。本文的创造性是基于类比迁移理论教学策略指导之下进行四步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化学知识、方法教学设计。设置实验班级和控制班级,实验班级进行教学设计实践。在完成教学实践之后,设置后测试卷,衡量学生们的化学认知水平和类比迁移能力。最后得出在基于类比迁移理论下的四步教学法教学设计,可以显着地提高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顾以成[9](2020)在《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归思想方法作为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现实问题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思想方法愈加重视,明确将“基本思想”作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要求之一提出.然而,教师在常态化教学中对化归思想方法的重视情况如何?学生对化归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怎样有效地提升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渗透质量?等等问题,尚需立足于实践调查的考量进行针对性研究.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从了解、理解、运用、综合四个维度编订问题,调查不同类型学校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基于理论探究与实证调查,从调查现状总结与归纳初中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化归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⑴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四个维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在运用这一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城镇学校学生化归能力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并且擅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化归方法;学生缺乏整理化归方法的意识,鲜少利用化归思想整理知识框架.⑵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缺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够明显、对学生知识存在“误判”以及教学设计过于紧凑、不够合理都影响化归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程度.⑶通过调查,学生化归障碍成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学生方面来看,障碍包括了解途径较为单一;化归意识不明显;化归目的不明确;忽视问题本质;化归方向单一;数学知识体系不完善;从教师方面来看,障碍包括教学设计前缺少反思;教学设计中渗透不明显;教师对学生的“误判”;教学节奏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学生反思不足.⑷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给出相应的策略:充分挖掘教材,明晰教学内容;合理备课,多样化设计教学;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化归,注重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多角度分析数学知识;反复归纳总结,深化化归思想;剖析解题过程,实现逐步化归;注重解题反思,整理化归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宏观把握化归思想方法.

王琴[10](2019)在《化学迁移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实现知识之间的整合。完成知识学习的迁移能够较好地提高其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进行化学知识间的联系与整合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本文在对迁移理论系统阐释的基础之上,以笔者实习所在学校的高一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化学迁移教学模式”为教学工具,以调查和试卷测验为分析手段,进行教学实验。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化学迁移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学习成绩。本研究主要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不能只是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迁移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提升迁移能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生思维,实现知识的内化,进而增强化学学习的效果。第二部分:学习迁移的理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中对迁移的定义和化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定义,分析得到本文对于迁移和化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定义。通过文献查阅梳理了学习迁移的分类。对国内和国外有关于迁移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提高化学知识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第三部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前测。设计化学知识迁移调查问卷对学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水平和化学学习兴趣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分析了学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以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兴趣和成绩水平这三者无显着性差异为依据,确定教学实验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从而确保研究对象的选取的科学性,同时也为后续教学实验工作打好了基础。第四部分:化学迁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内容为依据,构建了化学迁移教学模式,并且参照化学迁移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精心完成相关章节的教学方案设计。第五部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后测。在教学工作完成后,运用学习迁移能力调查问卷对化学知识迁移能力水平和化学学习兴趣情况再次进行调查,同时利用期末成绩对学生成绩水平进行分析。通过前测与后测的对比,从多个角度说明化学迁移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这些研究工作保证了本次教学实验的科学性,并且为今后有关方面的后续研究做铺垫。第六部分:研究的反思与展望。这一部分反思了化学学习迁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同时分析本次教学实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

二、思维定势与生化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维定势与生化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习难点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1.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模块知识的复杂性
        3.高考化学试题中考查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难点
        2.学习难点
        3.化学学习难点
    (二)理论基础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有意义学习理论
        3.迁移理论
        4.SOLO分类理论
二、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模块的教材解读
    (一)化学课程标准的分析
    (二)教材知识体系的分析
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学习难点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学习难点的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工具
        4.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1.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2.测试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教师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1.教师与学生的学习难点认同情况对比
        2.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习难点汇总及分析
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学习难点成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化学基础知识的薄弱
        2.化学必备能力的缺乏
        3.化学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4.非认知因素的不良影响
        5.学习方法的低效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不足
        2.缺乏客观的教学评价
    (三)知识方面的因素
        1.理论知识的理解困难
        2.考察方式的多样性
五、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学习难点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知识
        1.由浅入深,重视基础概念的教学
        2.温故知新,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遵循讲练结合,重视能力培养
        1.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2.锻炼实验探究能力
        3.培养信息整合能力
        4.增强比较归纳能力
    (三)渗透化学思想,提高化学思维
        1.运用化学素材,渗透化学思想
        2.构建思维导图,进行知识联结
    (四)总结解题规律,重视习惯养成
        1.重视解题策略的归纳总结
        2.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注重教学方法,客观进行评价
        1.优化教学方法,促进非认知因素发展
        2.关注学情分析,合理进行客观评价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习难点调查问卷
附录2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测试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基于四段式测验的西南地区化学职前教师相异构想的诊断研究 ——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探查职前教师概念理解情况与相异构想的重要性
        1.1.2 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1.1.3 四段式多项选择测试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2 概念辨析
        1.2.1 前概念/日常概念
        1.2.2 错误概念
        1.2.3 迷思概念
        1.2.4 相异构想/相异概念
        1.2.5 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认知同化理论
        1.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 文献综述
    2.1 相异构想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研究现状述评
    2.2 四段式测验法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文本分析法
        3.3.3 测量法
        3.3.4 访谈法
    3.4 研究思路
    3.5 研究对象
    3.6 研究工具
4 编制诊断工具
    4.1 四段式多项选择测试题编制的原则
        4.1.1 测量内容要具有全面性
        4.1.2 概念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
        4.1.3 编制要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
    4.2 四段式多项选择测试题的分析标准
        4.2.1 测试成绩分析标准
        4.2.2 正确率分析标准
        4.2.3 信心指数分析标准
        4.2.4 相异构想分析标准
    4.3 四段式多项选择测试题编制的过程
        4.3.1 概念的确定和概念图的绘制
        4.3.2 确定探查内容,建立双向细目表
        4.3.3 编制相异构想诊断测验(初稿)
        4.3.4 进行初测与试卷质量检验
        4.3.5 初测结果分析
        4.3.6 初测项目的修正
        4.3.7 项目的再测
5 相异构想的诊断研究
    5.1 测试对象的统计
    5.2 研究数据统计
        5.2.1 测试成绩分析
        5.2.2 正确率分析
        5.2.3 信心指数分析
        5.2.4 相异构想分析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电解质
        5.3.2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5.3.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5.3.4 盐类的水解
        5.3.5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关于职前教师相异构想的研究结论
        6.1.2 关于职前教师相异构想的成因
        6.1.3 关于四段式测验(4TMC)实用性的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对于职前教师自身的建议
        6.2.2 对于大学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方面的建议
        6.2.3 对于职前教师未来教学方面的建议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以《祝福》《老人与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陌生化理论引入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节 陌生化理论的文学阅读价值
        一、外国现代小说的陌生化运用
        二、中国现代小说的陌生化运用
    第二节 陌生化理论的教学指导意义
        一、提供作品解读途径
        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启迪学生批判思维
第二章 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引入新鲜教学资源
        一、课程资源开发
        二、教材内容重构
        三、教学内容选择
    第二节 灵活调控教学过程
        一、巧设学习入口
        二、转变教学思路
        三、优化课堂提问
    第三节 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二、读写结合法
        三、文本细读法
第三章 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的实践
    第一节 陌生化理论在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祝福》教学设计
        二、《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第二节 运用陌生化理论时的注意事项
        一、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
        二、注重与写作教学结合
        三、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歌曲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生化歌曲辅助教学法的意义
2 开展生化歌曲辅助教学法改革
    2.1 生化教学歌曲的制作
        2.1.1 组建制作团队
        2.1.2 生化歌曲制作方式及步骤
    2.2 歌曲教学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的开展形式
        2.2.1 课间播放歌曲
        2.2.2 上传至线上平台
        2.2.3 上传至公共流媒体
        2.2.4 举办生化歌曲创作大赛
3 讨论

(6)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特征及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
        (二)思维品质与非线性思维品质
    二、理论基础
        (一)耗散结构理论
        (二)情境认知理论
        (三)实用主义理论
        (四)复杂系统理论
第三章 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评价方法
    一、课程标准对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要求
    二、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评价指标
        (一)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特征分析
        (二)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层次划分
第四章 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问卷法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实施
        (六)结果及数据分析
    二、访谈法
    三、调查结论及分析
第五章 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师观念
        (二)巧设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三)营造氛围,启发独立思考
        (四)打破惯性,克服思维定势
        (五)注重交流,促进思维互动
        (六)鼓励引导,反思思维进程
    二、培养学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案例
        (二)教学效果反馈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生态关注协调平衡状态
        (三)学困生修复学习“缺口”与内心伤痕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
        (二)关于英语学困生学习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生成学习理论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成败归因理论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小学五年级
        (二)英语学困生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境遇:基于观察的分析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表现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课前表现
        (二)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课堂表现
        (三)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考试情况
        (四)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作业效果
    二、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障碍综合分析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第三章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听力障碍的个案分析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听力情况
        (一)小R学习特征探析
        (二)小R英语情况具体观察与分析
    二、小R英语听力障碍的学习心理探析
第四章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口语障碍的个案分析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口语情况
        (一)小G学习特征探析
        (二)小G英语情况具体观察与分析
    二、小G英语口语障碍的学习心理探析
第五章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阅读障碍的个案分析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阅读情况
        (一)小H英语学习特征探析
        (二)小H英语情况具体观察与分析
    二、小H英语阅读障碍的学习心理探析
第六章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写作障碍的个案分析
    一、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写作情况
        (一)小X英语学习特征探析
        (二)小X英语情况具体观察与分析
    二、小X英语写作障碍的学习心理探析
第七章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辅导策略
    一、听、说、读、写英语语言技能障碍的个案学习心理辅导策略
        (一)英语听力障碍学困生学习心理辅导策略
        (二)英语口语障碍学困生学习心理辅导策略
        (三)英语阅读障碍学困生学习心理辅导策略
        (四)英语写作障碍学困生学习心理教育策略
    二、共性角度探析英语学困生的教育辅导策略
        (一)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共性特征
        (二)共性角度探析英语学困生的教育辅导策略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学生听力版)
    附录2 :访谈提纲(学生口语版)
    附录3 :访谈提纲(学生阅读版)
    附录4 :访谈提纲(学生写作版)
    附录5 :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6 :研究日记(摘录)
    附录7 :观察记录(摘录)
    附录8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提升化学学习中类比迁移能力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类比迁移理论概述及概念界定
    2.2 类比迁移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3 化学类比迁移的过程
第三章 高一学生化学类比迁移能力的问卷调查
    3.1 问卷调查目的
    3.2 问卷调查的设计
    3.3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3.4 类比迁移能力前测
第四章 高一学生化学类比迁移能力的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4.1 高一学生化学类比迁移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4.2 高一学生化学知识类比迁移分析
    4.3 高一学生化学方法类比迁移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措施
    5.1 提升高一学生化学类比迁移能力的方式及教学策略
    5.2 教学设计
    5.3 对建立的类比迁移新行为进行评价
    5.4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背景
        1.1.1 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1.1.2 新课程标准观照数学思想方法的启示
        1.1.3 实际数学教学状况的考察与思考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化归数学思想方法概念界定
        2.1.1 数学思想方法
        2.1.2 化归思想方法
        2.1.3 化归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2.2 国内外化归思想方法的历史溯源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教学原则与策略的探究
    2.3 综述评析及本文主要研究问题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工具的制定
        3.3.1.1 学生问卷的制定
        3.3.1.2 教师问卷的制定
        3.3.2 课堂观察
    3.4 研究过程及初步分析
        3.4.1 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3.4.1.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3.4.1.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3.4.2 课堂观察的实施与分析
        3.4.2.1 观察对象
        3.4.2.2 教学过程
        3.4.2.3 课堂观察分析
第四章 化归思想方法使用障碍及归因分析
    4.1 调查研究结果与讨论
    4.2 学生运用存在障碍及归因分析
        4.2.1 了解途径较为单一
        4.2.2 化归意识不明显
        4.2.3 化归目的不明确
        4.2.4 过于注重形式,忽视问题本质
        4.2.5 化归思维的单一性
        4.2.6 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4.3 教师教学存在障碍及归因分析
        4.3.1 教学设计前缺少反思
        4.3.2 教学设计中渗透不明显
        4.3.3 教师对学生的“误判”
        4.3.4 教学节奏安排过于紧凑,学生反思不足
第五章 提升学生化归能力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5.1 教师的教学策略
        5.1.1 充分挖掘教材,明晰教学内容
        5.1.2 合理备课,多样化设计教学
        5.1.2.1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合理设计教学
        5.1.2.2 渗透数学史知识,感悟化归思想方法
        5.1.3 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化归,注重变式训练
        5.1.3.1 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化归
        5.1.3.2 通过变式训练,抓住问题本质
        5.1.4 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多角度分析数学知识
    5.2 学生的学习策略
        5.2.1 反复归纳总结,深化化归思想
        5.2.2 剖析解题过程,实现逐步化归
        5.2.3 注重解题反思,整理化归方法
        5.2.4 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宏观把握化归思想方法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思考与建议
        6.2.1 注重教师培训,扩充知识储备
        6.2.2 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着重渗透化归思想方法
        6.2.3 注重运用化归思想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6.2.4 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附录Ⅰ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
附录Ⅱ教师化归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的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化学迁移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当下不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1.2 当下教育与课程改革需求的匹配性不协调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2 迁移内涵与教学策略
    2.1 迁移概念的界定
    2.2 迁移能力的界定
    2.3 迁移能力与各项能力的关系
    2.4 迁移的分类
    2.5 化学迁移教学策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迁移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思路
    4.3 研究变量
    4.4 高一化学迁移教学模式的设计
    4.5 测评工具
        4.5.1 编制化学知识迁移理论调查表
        4.5.2 高一学生化学成绩测试试卷
    4.6 实验对象选取
        4.6.1 高一第一次月考数据分析
        4.6.2 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前测分析
5 教学实验研究
    5.1 实验研究阶段
    5.2 教学案例设计
        5.2.1 髙中“硫及其氧化物”(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5.2.2 髙一“浓硫酸”(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5.3 教学实验数据分析
        5.3.1 化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后测
        5.3.2 学习兴趣的后测
        5.3.3 学生期末化学成绩的后测分析
    5.4 访谈调查分析
        5.4.1 学生访谈问卷设计
        5.4.2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5.4.3 教师访谈问卷设计
        5.4.4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的结论
        6.1.1 化学知识迁移理论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6.1.2 化学迁移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
        6.1.3 化学迁移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6.1.4 化学迁移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6.2 迁移教学的反思
        6.2.1 迁移教学的问题
        6.2.2 问题解决的对策
7 研究展望
    7.1 研究的创新之处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
    7.3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2
致谢

四、思维定势与生化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习难点分析及策略研究[D]. 丛晓雨. 渤海大学, 2021(02)
  • [2]基于四段式测验的西南地区化学职前教师相异构想的诊断研究 ——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D]. 邓涵. 西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高中现代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以《祝福》《老人与海》为例[D]. 王璐.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歌曲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叶辉,桑侃如,汪子晗,万乐予,刁展秋,杜邦. 基础医学教育, 2020(06)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高中生化学非线性思维品质的特征及培养策略研究[D]. 崔文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小学五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个案研究[D]. 宋前前. 江南大学, 2020(01)
  • [8]提升化学学习中类比迁移能力的应用研究[D]. 曹勇. 西南大学, 2020(01)
  • [9]初三学生化归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 顾以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化学迁移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王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心态与生物化学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