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对生物体的剂量效应机制研究

稀土元素对生物体的剂量效应机制研究

一、稀土元素对生物机体剂量效应机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昊[1](2021)在《稀土(镧离子)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文中提出离子型稀土开采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硫酸铵作为浸矿剂,这导致废弃稀土矿中产生了大量含稀土元素的矿山氨氮废水。目前稀土矿山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硝化/反硝化工艺面临脱氮效率不足和运行成本高昂的问题,迫切需要研发新型高效节能生物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生物脱氮工艺。考虑到废水中稀土对生物氮转化过程的潜在影响,本研究着重探究了稀土(镧离子)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发了一种新型pH-DO控制策略。应用此策略,15天内实现了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长期运行阶段(58天)的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和氨氮去除率(ANR)分别为97.33%±0.5%和97.76%±1.1%。降低进水氨氮后NAR和ANR基本维持不变表明此策略下工艺能够抵抗波动水质的冲击。细菌竞争动力学分析证实了此策略对功能菌AOB的高效富集和对竞争菌的选择性淘汰。(2)采用批量实验确定了稀土元素(La(Ⅲ))对短程硝化过程的短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进水La(Ⅲ)高于20 mg/L时氨氧化速率(AOR)开始受到显着抑制。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污泥形貌和能谱分析证实La(Ⅲ)对AOB的毒性机制主要为限制氨氧化过程相关酶的合成、破坏EPS原有功能和抑制功能菌生长。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光谱进一步揭示了功能菌对La(Ⅲ)的抵抗机制:增强主动运输阻止La(Ⅲ)进入细胞和利用β-多糖和β-多糖-蛋白复合物将La(Ⅲ)转化为氧化镧(La203)及镧纳米颗粒。(3)通过长期影响实验探究了稀土元素(La(Ⅲ))对短程硝化过程的长期累积效应,并确定添加1~5 mg/L的La(Ⅲ)显着降低了工艺的效能参数(NAR)。三维荧光光谱(EEM)、FTIR光谱分析表明此浓度下La(Ⅲ)的长期胁迫不仅改变了胞外聚合物(EPS)组分,而且对EPS组分和关键官能团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影响。高通量测序表明0~2.5 mg/L的La(Ⅲ)同时促进了功能菌亚硝化单胞菌属和主要竞争菌硝化螺菌的生长,而且显着削弱了 pH-DO控制策略对NOB活性的抑制作用。代谢通路分析表明,细菌通过加强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产生来抵抗La(Ⅲ)的生物毒性。(4)通过长期影响实验探究了稀土元素(La(Ⅲ))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长期累积效应,并确定La(Ⅲ)在低于10 mg/L时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效能(NRE)具有冲击效应,而在高于10 mg/L时会引起工艺的崩溃(NRE为24.25±0.35%)。高通量测序表明在<5 mg/L的La(Ⅲ)引起了新优势功能菌(Anammoxoglobus)的显着增加(由0.02%至9.76%),而0.5-10 mg/L的La(Ⅲ)均抑制了原优势功能菌(Kuenenia)的生长。高于10 mg/L的La(Ⅲ)的长期胁迫显着降低了氮代谢、甲烷代谢和细菌磷酸转移酶系统等关键代谢通路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了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大量凋亡。网络分析表明协作细菌的缺失限制了新优势功能菌的脱氮性能,La(Ⅲ)引起的丙酸盐积累是导致优势功能菌改变的主要原因。

王琪[2](2021)在《基于Tb(Ⅳ)/Tb(Ⅲ)氧化还原对的NaTb(SO4)2和Tb2O2SO4的制备及对生物分子的荧光检测》文中研究指明准确、灵敏地检测具有氧化还原性的活性分子,在生物分析、医学、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实际意义。荧光法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反应迅速,操作方便的优点。Tb是一种具有可变化合价的稀土元素,其独特之处在于其荧光强度与化合价密切相关。新型含Tb的无机纳米粒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当前含Tb的荧光探针背后的机制仍然局限于各种敏化剂和Tb3+之间的天线效应,从Tb(Ⅲ)/Tb(Ⅳ)氧化还原对的角度来看,尚未开发出充分利用Tb的独特性质的检测策略,尤其是用于检测氧化还原型的活性分子(例如H2O2、GSH、VC等)。并且,Tb离子可变的化合价态赋予了某些含Tb纳米材料模拟酶活性,可以利用纳米酶活性进行活性分子的比色检测(如GSH),并且低毒性的含Tb纳米酶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本课题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Tb(Ⅲ)/Tb(Ⅳ)氧化还原对发光开关的纳米荧光材料,用于氧化还原型活性分子的检测,并针对具备酶活性的含Tb无机纳米材料在肿瘤的氧化应激治疗中进行了积极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 NaTb(SO4)2纳米材料,通过900℃空气气氛中的高温煅烧,得到了球形的Tb2O2SO4纳米颗粒。制备得到的NaTb(SO4)2球形纳米粒子,直径在300 nm左右,主要物相为六方晶相。Tb2O2SO4尺寸在260 nm左右,相比NaTb(SO4)2尺寸有所减小,并且煅烧后颗粒表面变得粗糙,物相也发生了变化。2、在荧光性能检测中,当用379 nm波长激发时,NaTb(SO4)2的发射光谱在491 nm,545 nm和580 nm处有发射峰,Tb2O2SO4仍具有相同的发射峰位,但是荧光强度有所下降。XPS数据表明两种材料中均存在Tb(Ⅲ)和Tb(Ⅳ)混合价态,两种价态的Tb表现出不同的发光强度。将发光Tb(Ⅲ)/Tb(Ⅳ)氧化还原电子对用于氧化还原型分子的检测。以常见的过氧化氢(H2O2)、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VC)为例,在H2O2的检测中,由于H2O2的加入,荧光Tb(Ⅲ)氧化为非荧光Tb(Ⅳ),引起了荧光猝灭,由此实现了对氧化性活性分子H2O2的“turn-off”模式荧光检测。在GSH的检测中,建立了 NaTb(SO4)2-Fe3+-GSH体系,在Fe3+与Tb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引起NaTb(SO4)2荧光猝灭的基础上,加入GSH影响Fe3+与Tb之间能量转移,恢复体系的荧光。另外,Tb2O2SO4可通过Tb(Ⅳ)→Tb(Ⅲ)的价态转换直接检测还原性的GSH、VC。至此,实现了利用Tb(Ⅲ)/Tb(Ⅳ)氧化还原电子对进行还原性活性分子GSH、VC的“turn-on”模式荧光检测。3、模拟酶性质测试中,Tb202SO4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氧化酶和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性质。利用Tb2O2SO4氧化酶底物TMB和氧化后的产物oxTMB颜色和吸光度的变化检测还原性活性分子GSH,实现了 Tb202SO4对GSH的比色检测。在肿瘤细胞体外治疗实验中Tb202SO4与多种癌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细胞毒性处在安全等级内,并且在不同的pH条件下,给予安全剂量的双氧水后,对癌细胞表现出一定的杀伤力。

黄智慧[3](2021)在《基于转录组分析的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稀土元素功能的开发,越来越多种类和剂量的稀土元素进入市场。持续不断的开发利用正在加大矿物镧系元素从矿场向生态环境扩散。采矿废水的地表径流、下渗,商品的弃置,工业污水排放导致镧系元素进入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使得生态环境镧系元素暴露风险增加,威胁生命健康。近年来关于镧系元素负面效应的报道逐渐增多。随着镧系元素在环境中背景浓度的增加,镧系元素对有机体的危害正在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暴露途径、研究的物种、测定的毒理学终点的不同、研究数据的缺乏等原因,现有的数据不足以阐明镧系元素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以及镧系元素之间是否存在统一的或者可预测的毒性模式。另外由于传统的毒理学测试终点一般是生长抑制、氧化应激、胚胎畸变、致死性等只能描述出有限的毒性特征。并且传统毒理学终点一般要进行高浓度或长时间的暴露,测定终点不够敏感,难以区分类似物之间分子表达水平的差异。转录组学分析在寻找污染物分子水平的毒性机制、区分化学类似物之间的毒性差异中具有高效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另外转录组学方法能够系统地从整体水平分析有机体对外界胁迫的响应。本研究结合急性毒性实验和转录组分析技术探究了镧(Ⅲ)、铈(Ⅲ)、钕(Ⅲ)三种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特征。急性毒性实验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响应显示三种元素具有相似的致死性,半数致死浓度均在微摩尔水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和功能组网络富集分析表明三种镧系元素可能均通过干扰类固醇(steroid)、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l)等一些关键生物分子影响斑马鱼的生殖系统。铈和钕还都改变了卵母细胞分裂过程重要分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基因表达。钕还影响了与一系列与生殖事件有关的piRNA代谢过程。三种元素都影响了外源或内源物质代谢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酶如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p)、乙醛脱氢酶(aldh3b1)等显着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产生影响。一些基础生物学过程如DNA复制(DNA replication)、细胞周期(cell cycle)、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pathway)等通路也显着富集。另外铈还可能刺激了斑马鱼的免疫防御机制影响了免疫趋化介导的信号通路(chemokine-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本研究阐释了镧、铈和钕的毒性特征和作用机制,比较了三种元素之间的毒性大小和作用模式的异同,促进了镧系元素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所采用的多种转录组分析结合的方法在探究化学类似物的毒性效应中具有参考价值。

苏平如[4](2020)在《基于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成像是一种能在分子水平对生物组织形态、生物过程进行监测、可视化检测生物分子以及表征生命活动等的重要技术。近些年,科学家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成像方式以及设计合成新型分子传感器方面。在诸多生物成像技术中,荧光传感法因具有响应速度快、组织损伤小、灵敏度高等优点、且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应用,并可以提供有关定位和定量的准确信息等,已成为研究生物系统最先进的手段之一。因此,依据功能要求,进行具有不同化学组成和材料及结构荧光传感器,对精确研究生化和生物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复杂生物体系成像及检测对荧光传感器灵敏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的要求,本论文依据配位组装及配位识别机理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多肽或稀土配合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金属离子、生物硫醇、温度、次氯酸、病毒标志物·等的检测与生物靶向成像。研究内容为配位化学在构筑荧光传感器及生物成像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全文主要分为八部分:第一章:简要论述了荧光传感器的基本分类、设计原理及研究进展;简述了配位作用及发光配合物在荧光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配位作用的多肽荧光传感器和稀土配合物自组装体系构筑荧光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二章: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Ag+与多肽的配位作用,巧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肽的新型荧光传感器DP(Dansyl-Leu-Leu-Cys-Acp-Asp-OH),用于细胞内和环境中Ag+和H2S的特异性检测。DP在生物学相关范围内表现出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出色的细胞渗透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水溶性和p H敏感性,对Ag+和H2S的检出限分别为61.7 n M和74.0 n M。第三章:受上一章工作中多肽分子的启发,这部分工作利用天然化学连接(NCL)反应机理设计合成基于能量共振转移(FRET)策略经细胞穿膜肽TAT修饰的比率型双光子生物硫醇荧光传感器(TAT-探针)。TAT-探针不仅可以在TAT肽的辅助下迅速进入线粒体,还可以在不同激发波长下同时检测生物硫醇并区分GSH。加入生物硫醇后,TAT-探针被404/820 nm波长的光激发,荧光发生比率变化(包括淬灭的红色荧光(λem=585 nm)和增强的绿色荧光信号(λem=520 nm))。用545nm激发光激发时,TAT-探针在GSH存在时显示红色荧光(λem=585 nm),在Hcy或Cys存在时,则显示淬灭的信号。这种特异性的荧光反应表明TAT-探针可以有效地检测线粒体中的生物硫醇并将GSH与Cys/Hcy区分开。这项工作开创了一种基于肽和NCL反应机理设计和合成生物硫醇荧光传感器的新方法。第四章: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使用聚丙烯酸(PAA)作为表面桥连配体,利用配位作用将上转换纳米颗粒Na YF4,Yb/Er@Na YF4(UCNPs)和Mn Fe2O4(MF)纳米颗粒组装成多功能纳米杂化体。之后,将光敏剂分子玫瑰红(RB)和PEG-COOH共价接枝到纳米杂化体上。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UCNPs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有效地激发RB,将O2转化为1O2。同时,MF NPs作为Fenton催化剂,通过在肿瘤微环境中分解过表达的H2O2来连续产生O2。因此,成功构建了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可以在980 nm激光激发下有效地进行荧光成像指导的乏氧肿瘤光动力治疗(PDT)。这项工作探索了一种新的组装方法,利用纳米材料之间的桥连配体配位作用使异质纳米材料组装成为纳米杂化体,并为乏氧肿瘤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PDT治疗体系。第五章:得益于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刚性分子结构以及特殊的天线敏化发光效应,本章工作以Eu3+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组装策略,无需封装或杂交即可获得具有自组装诱导发光(SAIL)特征的尺寸可控的Eu3+配合物自组装纳米颗粒(Eu-NPs)。通过对不同溶液中荧光寿命及量子产率的系统研究,我们发现水溶液中发光强度和寿命增加的SAIL现象是由于自组装限制配体分子振动引起的非辐射跃迁及屏蔽水分子淬灭的协同作用所致。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利用荧光强度及寿命信息将该自组装体系应用于温度和HCl O传感的生物成像。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稀土配合物结构和组装方式的设计,成功开发了具有组装增强荧光发射的自组装纳米体系,并将该组装体系成功应用于生物传感及成像,这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调制稀土发光,并且丰富了稀土配合物在生物成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第六章:在上一章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作用及配位作用,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优异的水分散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发光特性的新型双稀土Eu3+/Tb3+超分子组装纳米颗粒(Eu/Tb-SAH)。作为炭疽芽孢生物标志物,2,6-吡啶二甲酸(DPA)与同Tb3+配位的水分子竞争配位,并敏化Tb3+,引起Eu3+/Tb3+荧光强度和寿命成比率地变化,在水介质中实现快速、灵敏地检测DPA。以Eu/Tb-SAH为纳米传感器,通过稳态荧光强度比率和瞬态时间分辨技术,实现了对DPA的准确灵敏检测,其检测限分别为27.3 n M和1.06 n M。这项工作为RE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合理设计寿命成像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第七章:本部分工作中,我们首次设计并合成了基于AIE发光剂(AIEgens)的Tb3+配合物(TPE-Tb),并使之自组装形成新型纳米颗粒(TPE-Tb NPs),用作比率荧光传感器,实现灵敏快速检测水溶液中或实际孢子中的炭疽病毒生物标志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比率型荧光传感器在水溶液或实际孢子样品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低至0.187 n M和1.64×104孢子/m L。这项工作探索了一种通过配位方式将基于AIEgens的材料与RE配合物结合的新方法,并为病毒标志物检测提供了一种纳米荧光传感器的设计思路。第八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及展望。

李浩[5](2020)在《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牛奶和牛肉需求的增加,水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水牛主要分布在高温高湿的广西和云南,其抗逆性要比其他品种的牛好,但我国水牛数量并不是很多,水牛产品的商品化也不成熟,稀土壳糖胺螯合盐作为一种天然性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水产鱼类、家禽和猪中,结果显示大都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但应用于反当动物饲料中的报道却是不多,本研究通过试验探究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p H以及瘤胃细菌菌群区系等指标的影响,探讨稀土壳糖胺螯合盐添加到水牛犊牛日粮中的可行性,为广西地区水牛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0日龄左右的18头断奶水牛公犊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3个组,每组6头牛,单栏单饲,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第一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有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的基础日粮,其余两个组为处理组,饲喂分别含有300 mg/kg和600 mg/kg的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的日粮。预饲期为7天,正式试验为60天。试验结果如下:(1)添加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体尺指标没有显着影响,但提高了水牛犊牛对精料和粗饲料的采食量,600 mg/kg组对粗饲料的采食量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6.02%,促进了犊牛瘤胃的发育与生长,显着提高了犊牛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且显着增加了经济效益(P<0.05)。300 mg/kg组和600 mg/kg组平均每头牛每天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组多7.66元和10.84元。(2)在本实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稀土壳糖胺螯合盐能够显着提高水牛犊牛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P<0.05),降低了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含量,减小心脏和肝脏受到损害的几率。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着影响。添加稀土壳糖胺螯合盐能够显着提高水牛犊牛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但对GE、CP、NDF和ADF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3)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p H没有显着影响。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为各试验组相对丰度前四的优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38%~73%,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为17%~41%。变形菌门的细菌充分利用了非蛋白氮,提高了氮的利用率及粗蛋白消化利用率;在属水平上,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naceae_unclassified)、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为各试验组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三的优势菌属,300 mg/kg组的月单胞菌属(Selenomonas)相对丰度显着低于600mg/kg组和对照组(P<0.05),稀土壳糖胺螯合盐显着降低水牛犊牛瘤胃内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的含量(P<0.05),减少了感染致病的可能性;在种水平上,Butyrivibrio_unclassified、Prevotella_ruminicolad、Acidaminococcus_intestini、Fibrobacter_succinogenes、Mitsuokella_unclassifie、Methanobrevibacter_unclassified为各实验组的优势菌种,稀土壳糖胺螯合盐能够提高Acidaminococcus_intestini的相对丰度,降低Prevotella_ruminicola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稀土壳糖胺螯合盐会促使水牛犊牛采食更多的粗饲料,提高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相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4.00%和33.96%。添加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其他方面没有不良的影响。综合看来,添加稀土壳糖胺螯合盐有利于水牛犊牛的生长发育,其中600 mg/kg组比300mg/kg组的饲喂效果更好,同时稀土壳糖胺螯合盐改善了瘤胃菌群。

邱逸忱[6](2020)在《氯化铈对稀有鮈鲫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研究》文中指出稀土元素因具有各种优良的理化性质,从而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导致其通过各种途径大量进入生态环境中。因为稀土元素进入生物体内积蓄一定量后会对机体造成毒性作用,而关于稀土元素铈的毒理研究较为少见,且所采用的受试动物多非我国本土推荐实验动物。故本研究以氯化铈为试验毒物,以我国本土推荐实验动物稀有鮈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铈离子暴露对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急性毒性试验结论分析:稀有鮈鲫在铈离子暴露下的96h LC50为1.07 mg/L,95%置信区间为0.986-1.168 mg/L,安全浓度(SC)、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和最大允许毒物浓度(MATC)分别为0.11、0.50、0.72和0.60 mg/L。2、胚胎-卵黄囊期仔鱼毒性试验结论分析:(1)暴露36h时,0.04 mg/L浓度组稀有鮈鲫胚胎30s内胚胎自主运动次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极显着(P<0.01);0.32mg/L浓度组增加显着(P<0.05)。(2)暴露48h时,0.02和0.32 mg/L浓度组胚胎心率明显上升(P<0.05);72h时,0.02、0.04、0.08 mg/L浓度组明显下降(P<0.01),0.32 mg/L浓度组上升(P<0.05);84h时,0.16、0.32 mg/L和0.50 mg/L浓度组升高(P<0.05)。(3)暴露72h后,0.02 mg/L浓度组孵化率明显增加(P<0.01),0.08 mg/L浓度组上升(P<0.05);暴露96h后,0.02和0.04 mg/L浓度组降低(P<0.05)。(4)暴露168h后,0.02、0.16、0.32和0.50 mg/L浓度组累计死亡率升高(P<0.01)。(5)暴露168 h后,0.08、0.16和0.50 mg/L浓度组仔鱼心包面积增加(P<0.05或P<0.01);0.04、0.16、0.32和0.50 mg/L浓度组仔鱼卵黄囊面积增加(P<0.01)。(6)试验结束(暴露168h)时,0.02-0.50 mg/L浓度组体长减少(P<0.01);0.02、0.04、0.32和0.50 mg/L组体重下降(P<0.01),0.16 mg/L组体重上升(P<0.05)。3、28d慢性毒性试验完成后,相较与对照组,稀有鮈鲫鳃和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研究结果:0.50 mg/L浓度组稀有鮈鲫鳃小片平均长度有显着降低(P<0.05);0.08-0.50mg/L浓度组稀有鮈鲫鳃小片平均宽度升高(P<0.05或P<0.01);0.08-0.32 mg/L浓度组稀有鮈鲫鳃小片平均面积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升高(P<0.01)。鳃的明显病理学特征有鳃小片上皮扭曲、鳃丝上皮增生、水肿以及脱落坏死。肝的症状有毛细血管膨胀充血、肝细胞空泡化、核溶解和大面积坏死等。4、28d慢性毒性试验结束后,稀有鮈鲫抗氧化应激指标分析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16 mg/L浓度组肝胰脏MDA含量减少(P<0.05),0.32 mg/L组上升(P<0.01)。(2)0.04、0.08和0.16 mg/L浓度组肝胰脏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0.32 mg/L浓度组SOD活性上升(P<0.01);0.50 mg/L浓度组下降(P<0.01)。(3)0.04、0.08和0.16 mg/L浓度组CAT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0.32 mg/L浓度组上升(P<0.01);0.50 mg/L浓度组CAT活性降低(P<0.01)。

董静[7](2020)在《La+Ce通过ABCG1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热应激是影响肉鸡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热应激不仅降低肉鸡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还会引起肉鸡脂肪组织氧化应激,导致脂肪沉积,死亡率升高。稀土元素镧(La)和铈(Ce)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可通过升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脂肪沉积,调节血液中脂类平衡。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G1,ABCG1)活化可促进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在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La+Ce和ABCG1对热应激脂肪沉积的影响和调控机理在实际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La+Ce对热应激肉鸡脂肪组织学变化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热应激组和La+Ce组,热应激试验持续14 d,分别于热应激1周和2周后屠宰肉鸡并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热应激使肌间脂肪细胞直径增大,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增加,而加入La+Ce后,脂肪细胞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都趋于对照组。表明La+Ce可以抑制热应激造成的脂肪沉积。2.La+Ce对在热应激肉鸡脂肪中ABCG1表达和ABCG1定位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ABCG1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研究ABCG1定位。荧光定量结果显示:热应激1周,与对照组和热应激组相比,La+Ce组脂肪组织中ABCG1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热应激2周后,与热应激组相比,La+Ce组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ABCG1 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发现,热应激1周和2周后,ABCG1大部分定位于脂肪细胞膜,且热应激组和La+Ce组ABCG1呈现棕黄色区域高于对照组,与PCR的结果一致。3.La+Ce和ABCG1调控热应激脂肪细胞代谢的变化。试验体外分离和培养鸡脂肪细胞,然后将分离和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37±1℃)、La+Ce组(37±1℃,1.0mmol/L La+Ce)、热应激组(42±1℃)和热应激加La+Ce组(42±1℃,1.0mmol/L La+Ce)。脂肪细胞在相同湿度和5%CO2培养箱中培养3 h后,收集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ABCG1和苹果酸酶1(malicenzyme 1,ME1)的m RNA表达水平都显着升高(P<0.05),热应激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m RNA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热应激加稀土处理组ABCG1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热应激组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terase-1,CP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fa,PPARα)的m RNA表达量极显着性降低(P<0.01);与热应激组相比,热应激加稀土处理组ACC和FAS的m 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热应激加稀土处理组CPT-1的m RNA表达量极显着性升高(P<0.01)和PPARα的m RNA表达量显着性升高(P<0.05);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各组m RNA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证实La+Ce通过升高ABCG1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及降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参与脂肪沉积的调控。综上所述,本试验发现日粮中加入La+Ce会缓解热应激造成的脂肪沉积,使皮下、内脏和肌间脂肪细胞变小,肌内脂肪含量减少。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发现了ABCG1基因定位于细胞膜,且受到热应激和添加La+Ce的影响,ABCG1表达量都会发生上调。结果显示,热应激后ABCG1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均发生变化,而La+Ce可能是通过调节ABCG1来影响脂肪合成与分解,从而缓解热应激造成的脂肪沉积。

李建秋[8](2020)在《稀土元素镧和铈对小麦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对稀土元素需求的增大,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水体和土壤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安全乃至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但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环境介质下稀土元素是否会对生物产生毒性,也没有与之相关的环境标准。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并探讨其毒性作用机理,为环境标准制定和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小麦为模式生物,模拟土壤孔隙水体系为毒性测试介质,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模型手段及高通量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了稀土元素镧(La)和铈(Ce)对小麦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探讨了主要环境因子p H、Ca和次氮基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对La、Ce单一和混合毒性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定量化预测稀土毒性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以总溶解浓度为计量表达时,p H对稀土元素毒性的影响较小,而Ca和NTA则显着缓解了稀土的毒性;若以自由离子活度为计量表达,p H和NTA对La和Ce的EC50值并没有显着影响,而Ca的增加仍会使EC50增大,说明NTA主要通过改变离子形态来缓解稀土毒性而Ca则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稀土毒性。将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纳入考虑后,成功构建了两种基于生物有效性的模型(生物配体模型BLM和静电作用模型ETM),能准确预测不同暴露条件下La和Ce的毒性效应,可以解释76%以上的毒性变化。在BLM中,Ca、La和Ce与生物配体的结合常数分别为:log KCaBL=4.14,log KLaBL=6.67,log KCeBL=6.59。(2)本实验进一步尝试从生理生化指标角度揭示La和Ce对小麦的毒性作用机制,探究了单一和混合稀土元素对小麦生物量、光合作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发现,由于稀土元素主要积累在小麦根部,很少向叶部转运,所以小麦根部生长受抑制程度大于叶部。少量稀土作用下,小麦叶部的叶绿素含量随暴露浓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光合作用能力提高。对小麦的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后发现,小麦的根和叶都受到了一定的氧化损伤,但是主要负责清除过氧化氢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和负责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根部和叶部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根部,多数处理下三种酶和谷胱甘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在叶部,三种酶的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在La和La-Ce混合处理下基本不受影响,但Ce浓度为1μM到2μM时三种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分析混合污染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效果可以发现,低浓度(≤1μM)下La和Ce的交互作用类型主要是加和或协同作用,而高浓度(>1μM)下则以拮抗作用为主。(3)为了更深入阐明La和Ce对小麦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代谢组学手段分析了La和Ce对小麦代谢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根部,La、Ce单一和混合处理均会影响小麦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核苷酸代谢,干扰植物对糖类物质的正常利用,造成糖类物质积累,同时还会影响嘌呤和嘧啶代谢,进而可能干扰DNA和RNA的合成。在叶部,La、Ce单一和混合处理干扰了小麦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随浓度增加,出现了糖类物质积累,小分子酸含量减少,氨基酸代谢上调的种类增加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稀土元素造成的氧化胁迫。分析La、Ce在代谢中的交互作用可以发现,在整体代谢水平上,二者表现出了加和作用;在根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核苷酸代谢中表现为协同、加和作用,但在氨基酸代谢中表现为拮抗作用;在叶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中La、Ce的交互作用类型分为协同作用,但在核苷酸代谢中则表现为拮抗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将为阐释稀土元素间交互作用机制、生物有效性及毒性提供新思路,为建立针对稀土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和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基础。

陈祖义,朱旭东,王筱霏[9](2016)在《茶叶稀土含量对植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元素(rare earth,简称RE)为重金属元素,具有广谱的生物毒性并可产生低剂量蓄积效应,农产品中稀土元素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茶叶因稀土元素含量超标而引发诸多争议与质疑,本文结合研究结果与文献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稀土元素的低剂量效应,茶叶的稀土元素持续摄入及其在体内的蓄积对健康存在的潜在影响应予以重视;2制定植物性食品稀土元素相关限量标准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前瞻性,以保障农产食品的质量安全;3茶叶的稀土元素含量超标的主因是人为持续使用含稀土元素的肥料,特别是含稀土元素的叶面肥,茶叶的稀土元素高残留与稀土元素的土壤累积效应、茶树(叶)的生物学特性与对稀土元素的高度选择性吸收等有关,茶叶中源自土壤的稀土元素应是土壤固有的和外源稀土元素累积于土壤中叠加的,农用稀土元素产品的性质与农业惯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要求相违背,将其用于茶叶的举措是导致茶叶稀土元素含量升高或超标的主要原因;4解决茶叶稀土元素含量升高或超标的关键措施是倡导茶叶生产中杜绝使用稀土元素肥料,从源头切断茶叶稀土元素的来源,减轻土壤和茶树(叶)的稀土元素承载。

张丽平[10](2010)在《稀土离子对NIH3T3和MC3T3细胞增殖及细胞膜钾通道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稀土应用的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我国稀土已大量应用于农业和饲养业,稀土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环境,进入食物链,因而对其生理、毒理、药理学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其生物效应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稀土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物活性,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弄清楚,已限制了稀土合理安全的应用。离子通道在非兴奋性细胞的分化、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对稀土影响非可兴奋细胞增殖与离子通道的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探讨离子通道与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稀土镧和镱对培养的大鼠成纤维NIH3T3细胞和大鼠成骨MC3T3细胞膜外向钾通道电流和动力学过程的作用、利用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镧和镱对培养的大鼠成纤维NIH3T3细胞和大鼠成骨MC3T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试图揭示稀土影响钾通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La3+可显着促进成纤维NIH3T3细胞的生长,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征。100州的La3+作用72小时后增殖率可达到46.7%。(2)与此同时,Ca2+也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NIH3T3细胞增殖,并且La3+和Ca2+的促增殖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这些说明镧离子对NIH3T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与钙离子相关,钙离子对细胞增殖是必不可少的。(3)La3+同样促进成骨MC3T3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50μM的La3+作用72小时后对细胞的增殖率可达到38.7%。(4)与La3+相反,Yb3+抑制成纤维NIH3T3细胞的生长,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征。1mM的Yb3+作用NIH3T3细胞72小时后抑制率可达到57.2%。(5)而Yb3+对成骨MC3T3细胞的生长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此外,(6)在所选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下,稀土La3+和Yb3+对NIH3T3细胞和MC3T3细胞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La3+作用NIH3T3细胞72h后,与对照组相比,La3+使Gl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S期细胞数明显上升,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00μM的La3+使S期细胞数从6.6%上升到26.1%。说明La3+通过促进G1/S细胞进程而促进细胞增殖。(2)不同浓度的Ca2+;不同浓度的La3+和5mM的Ca2+的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2+使G1期细胞数量有一定的减少,S期细胞数有一定的上升,但不是很明显;La3+和Ca2+使G1期细胞数量有更明显的减少,S期细胞数有更明显的上升。结果提示镧和钙具有协同效应,1000M的La3+和5mM的Ca2+使S期细胞数从26.1%上升到30.6%。(3)不同浓度的La3+作用MC3T3细胞72h后,稀土La3+对MC3T3细胞周期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La3+促NIH3T3细胞和MC3T3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差异造成的。(4)不同浓度的Yb3+作用NIH3T3细胞72h后,对NIH3T3细胞周期的影响不显着,使G2/M细胞的百分数略微有所增加,结合其对NIH3T3细胞增殖的作用表明,Yb3+可能使细胞阻滞于G2/M期,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5)不同浓度的Yb3+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性。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结果Ⅰ:(1)NIH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具有内钙依赖性特征,其半数增大浓度EC50为252 nmol/L。但与兴奋性细胞相比较,其电流密度要小得多。这可能是非兴奋性NIH3T3细胞上钾通道数目少或者是钾通道开放几率小的缘故所造成的。(2)镧和镱这两种稀土离子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成纤维NIH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EC50值分别为1.58和10.63μmol/L,因为EC50值越小即表示抑制作用越强,所以稀土离子镧对大鼠成纤维NIH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比镱离子的要强。(3)通过镧和镱这两种稀土离子对钾电流抑制作用的动力学分析,我们发现镧离子使钾电流的半数激活电压向正电位方向移动16mV,使钾电流的半数失活电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9.48mV。相反,镱离子使外向钾电流的激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移动11.41mV,而对失活曲线基本上没有影响。激活曲线右移使得激活过程推迟,电流减小;失活曲线左移使得失活过程提前,电流也减小,这是镧离子抑制作用强于镱离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结果Ⅱ:(1)MC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具有内钙依赖性特征,其半数增大浓度EC50为39.8nmol/L。(2)镧离子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C3T3细胞钾通道电流,其半抑制浓度EC50值为8.23μmol/L。(3)通过镧离子对钾电流抑制作用的动力学分析,我们发现LaCl3使钾电流的半数激活电压向正电位方向移动21mV,使半数失活电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9.66mV。(4)镱离子对钾电流及其动力学过程都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结果说明,稀土镧和镱对大鼠成骨MC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及其动力学的作用不相同。总之,论文采用了MTT, FACS流式细胞仪研究了两种稀土离子La3+、Yb3+对NIH3T3和MC3T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作用;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首次研究了稀土离子La3+、Yb3+对NIH3T3和MC3T3细胞外向钾电流大小及激活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从通道水平阐明了钾通道在细胞生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稀土的生物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对深入了解稀土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稀土元素对生物机体剂量效应机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元素对生物机体剂量效应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镧离子)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稀土矿山废水的来源
        1.1.4 稀土矿山废水现有脱氮技术现状
        1.1.5 短程硝化的耦合工艺及其优点
        1.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短程硝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1.2.2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1.2.3 稀土元素对生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短程硝化的启动与运行策略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接种污泥和模拟废水
        2.2.3 启动与运行的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2.5 过程动力学分析
        2.2.6 高通量测序与微生物群落分析
        2.2.7 扫描电镜观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短程硝化效能分析
        2.3.2 氮转化动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2.3.3 物种多样性分析
        2.3.4 微生物群落分析
        2.3.5 污泥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轻稀土元素(La(Ⅲ))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批量实验设置
        3.2.2 分析方法
        3.2.4 统计分析和动力学建模
        3.2.5 扫描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
        3.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二维相关光谱
        3.2.7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
        3.2.8 高通量测序与基因功能预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a(Ⅲ)对短程硝化效能的影响
        3.3.2 La(Ⅲ)对污泥形貌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3.3.3 La(Ⅲ)对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影响
        3.3.4 La(Ⅲ)对有机官能团的影响
        3.3.5 La(Ⅲ)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3.6 La(Ⅲ)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3.7 La(Ⅲ)对微生物群落代谢通路的影响
        3.3.8 PN效能与La(Ⅲ)剂量之间的动力学建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元素(La(Ⅲ))对短程硝化的长期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接种污泥、模拟废水与反应器设置
        4.2.2 分析方法
        4.2.3 EPS提取与三维荧光光谱绘制
        4.2.4 高通量基因测序
        4.2.5 功能预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a(Ⅲ)对短程硝化工艺效能的长期影响
        4.3.2 La(Ⅲ)对污泥形貌的长期影响
        4.3.3 La(Ⅲ)对胞外聚合物组成的长期影响
        4.3.4 La(Ⅲ)对有机官能团组成的长期影响
        4.3.5 La(Ⅲ)对物种多样性和和物种丰富度的长期影响
        4.3.6 La(Ⅲ)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影响
        4.3.7 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稀土元素(La(Ⅲ))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接种污泥、模拟废水与反应器设置
        5.2.2 长期暴露实验设计
        5.2.3 分析方法
        5.2.4 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功能预测
        5.2.5 网络分析
        5.2.6 扫描电镜观察与三维荧光光谱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长期La(Ⅲ)胁迫下工艺效能的演变
        5.3.2 La(Ⅲ)长期胁迫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3.3 La(Ⅲ)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影响
        5.3.4 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5.3.5 微生物互作网络构建
        5.3.6 污泥形貌分析与元素分布
        5.3.7 胞外聚合物组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Tb(Ⅳ)/Tb(Ⅲ)氧化还原对的NaTb(SO4)2和Tb2O2SO4的制备及对生物分子的荧光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1.1.1 稀土元素
        1.1.2 稀土发光材料
        1.1.3 稀土元素配合物中的氧化还原电子对
        1.1.4 用镧系元素氧化还原活性配体开关发光
    1.2 检测探针
        1.2.1 H_2O_2荧光探针
        1.2.2 H_2O_2检测方法
        1.2.2.1 概述
        1.2.2.2 酶活性比色法检测双氧水
        1.2.2.3 基于荧光信号检测双氧水
        1.2.3 Fe~(3+)探针
        1.2.4 谷胱甘肽探针
        1.2.4.1 概述
        1.2.4.2 金属络合物作为生物硫醇探针
        1.2.4.3 碳点作为生物硫醇传感探针
    1.3 酶
        1.3.1 天然酶
        1.3.2 具有模拟酶活性的无机纳米粒子
        1.3.3 纳米酶类型及其应用
        1.3.3.1 氧化酶(Oxidase,OXD)
        1.3.3.2 超氧化物歧化酶
        1.3.3.3 过氧化物模拟酶(Peroxidase,POD)
        1.3.4 纳米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1.3.4.1 纳米粒子尺寸
        1.3.4.2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
        1.3.4.3 纳米粒子的表面价态
        1.3.4.4 pH和温度
    1.4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 实验溶液的配制
        2.2.1 稀土离子溶液的配制
        2.2.2 缓冲液的配制
        2.2.2.1 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配制
        2.2.2.2 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PBS)缓冲溶液的配制
        2.2.2.3 GSH溶液的配制
        2.2.3 细胞实验溶液配配制
        2.2.3.1 MTT溶液的配制
        2.2.3.2 磷酸缓冲溶液的配制
        2.2.3.3 10%培养液的配制
        2.2.3.4 细胞冻存液的配制
    2.3 材料的制备
        2.3.1 NaTb(SO_4)_2材料的制备
        2.3.2 Tb_2O_2SO_4材料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
        2.4.1 材料的物相分析
        2.4.2 材料的形貌和组成分析
        2.4.3 材料的荧光性能分析
        2.4.4 纳米酶活性分析
        2.4.5 材料粒径分析
    2.5 Tb_2O_2SO_4纳米酶性质探究
        2.5.1 Tb_2O_2SO_4氧化酶性质探究
        2.5.1.1 Tb_2O_2SO_4氧化酶活性的pH依赖性
        2.5.1.2 O_2对Tb_2O_2SO_4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5.1.3 Tb_2O_2SO_4氧化酶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活性
        2.5.2 Tb_2O_2SO_4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表征
        2.5.2.1 Tb_2O_2SO_4过氧化物酶活性的pH依赖性
        2.5.2.2 Tb_2O_2SO_4过氧化物模拟酶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活性
    2.6 NaTb(SO_4)_2纳米粒子对Fe~(3+)荧光检测
    2.7 NaTb(SO_4)_2-Fe~(3+)体系对GSH的荧光检测
    2.8 NaTb(SO_4)_2纳米粒子对H_2O_2的荧光检测
    2.9 Tb_2O_2SO_4检测GSH
        2.9.1 Tb_2O_2SO_4荧光性能检测GSH
        2.9.2 Tb_2O_2SO_4氧化酶性质检测GSH
    2.10 细胞实验
        2.10.1 细胞培养
        2.10.1.1 细胞培养室和主要器具的杀菌消毒
        2.10.1.2 实验操作
        2.10.2 MTT法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肿瘤活性
第三章 NaTb(SO_4)_2的制备、表征以及对H_2O_2、Fe~(3+)、GSH的荧光检测
    3.1 引言
    3.2 结果讨论
        3.2.1 NaTb(SO_4)_2的形貌及粒径分析
        3.2.2 NaTb(SO_4)_2的成分分析
        3.2.3 NaTb(SO_4)_2的物相分析
        3.2.4 NaTb(SO_4)_2荧光性能分析
        3.2.4.1 NaTb(SO_4)_2的下转换荧光及发光机制
        3.2.4.2 不同掺杂元素对NaTb(SO_4)_2荧光性能的影响
        3.2.4.3 元素不同掺杂比例对NaTb(SO_4)_2荧光性能的影响
        3.2.5 NaTb(SO_4)_2对Fe~(3+)荧光检测
        3.2.6 NaTb(SO_4)_2检测H_2O_2
        3.2.6.1 NaTb(SO_4)_2检测H_2O_2的pH依赖性
        3.2.6.2 NaTb(SO_4)_2检测H_2O_2机理
        3.2.6.3 NaTb(SO_4)_2检测H_2O_2的检测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b_2O_2SO_4发光纳米酶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肿瘤治疗、GSH、VC和Fe~(3+)荧光检测中的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讨论
        4.2.1 成分分析
        4.2.2 形貌及粒径分析
        4.2.3 Tb_2O2SO_4的氧化酶性质
        4.2.3.1 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溶液中的氧化酶性质
        4.2.3.2 在NaAc-HAc溶液中的氧化酶性质
        4.2.3.3 O_2对Tb_2O_2SO_4的氧化酶性质的影响
        4.2.3.4 TMB浓度对Tb_2O_2SO_4的氧化酶性质的影响
        4.2.3.5 Tb_2O_2SO_4氧化酶性能检测GSH
        4.2.4 Tb_2O_2SO_4的过氧化物酶性质
        4.2.4.1 Tb_2O_2SO_4在不同缓冲溶液中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
        4.2.4.2 H_2O_2浓度对Tb_2O_2SO_4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影响
        4.2.5 MTT法检测Tb_2O_2SO_4过氧化物模拟酶的生物相容性
        4.2.6 Tb_2O_2SO_4过氧化物模拟酶对癌细胞的治疗
        4.2.7 Tb_2O_2SO_4荧光性能分析
        4.2.7.1 Tb_2O_2SO_4荧光性能
        4.2.7.2 Tb_2O_2SO_4荧光性能检测GSH
        4.2.7.3 Tb_2O_2SO_4荧光性能检测VC
        4.2.7.4 Tb_2O_2SO_4荧光性能检测Fe~(3+)
    4.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研究进一步展开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研究项目

(3)基于转录组分析的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镧系元素
        1.1.2 镧系元素环境行为与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镧系元素毒性效应
        1.2.2 镧系元素毒性机理
        1.2.3 转录组测序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1.2.4 模式生物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斑马鱼的培养
        2.2.2 急性毒性暴露实验
        2.2.3 转录组测序
        2.2.4 原始数据质控
        2.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2.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第3章 镧、铈、钕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毒性对比
    3.1 RNA样品质检
    3.2 原始数据质控和序列回帖
    3.3 镧、铈、钕对斑马鱼的致死效应
    3.4 镧、铈、钕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镧、铈、钕对斑马鱼的毒性同质性与特异性
    4.1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4.2 镧、铈、钕对斑马鱼生殖系统的干扰
    4.3 镧、铈、钕对斑马鱼外源物质代谢过程的干扰
    4.4 铈对斑马鱼的特异性影响
    4.5 镧、铈、钕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的同质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基于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荧光传感器
        1.2.1 荧光产生的机理
        1.2.2 荧光光谱仪
        1.2.3 荧光的重要参数
        1.2.4 荧光传感器的概念
        1.2.5 荧光传感器的组成
        1.2.6 荧光传感器的类型
        1.2.6.1 从荧光激发波长及输出信号分类
        1.2.6.2 从设计机理分类
    1.3 基于配位作用荧光传感器及生物成像
        1.3.1 配位化学
        1.3.2 发光配合物
        1.3.3 发光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4 锌(II)、铜(II)和镉(II)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5 基于AIE活性的发光金属配合物
        1.3.6 基于多肽配位识别荧光传感器
        1.3.6.1 多肽概述
        1.3.6.2 多肽化学合成简介
        1.3.6.3 多肽的应用
        1.3.6.4 多肽配位识别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1.3.6.5 多肽基生物小分子荧光传感器
        1.3.6.6 多肽靶向荧光传感器
        1.3.7 稀土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7.1 稀土元素
        1.3.7.2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1.3.7.3 稀土配合物自组装在构筑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种基于多肽分子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溶液或活细胞中的Ag~+和H_2S
    2.1 引言
    2.2 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步骤
    2.5 实验方法
        2.5.1 样品的制备
        2.5.2 常规UV/Vis和荧光测量
        2.5.3 荧光传感器DP与Ag~+的结合常数
        2.5.4 Ag~+和H_2S的检出限
        2.5.5 细胞成像实验
        2.5.6 细胞毒性实验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6.1 荧光传感器DP检测Ag~+
        2.6.2 荧光传感器DP检测Ag~+的配位机理
        2.6.3 2DP-Ag~+与H_2S的荧光响应
        2.6.4 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Ф_F)
        2.6.5 细胞毒性及荧光成像
    2.7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TAT肽的比率型双光子荧光传感器用于在线粒体中检测生物硫醇并区分谷胱甘肽
    3.1 引言
    3.2 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步骤
        3.4.1 实验中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3.5 实验方法
        3.5.1 光谱测量及样品制备
        3.5.2 细胞毒性实验
        3.5.3 细胞成像实验
    3.6 结果与讨论
        3.6.1 TAT传感器的荧光量子产率(Φ_(PL))和双光子作用截面(Φ_σ)的测量
        3.6.2 TAT传感器在404nm激发下的传感特性
        3.6.3 TAT传感器在545nm激发下的传感特性
        3.6.4 TAT传感器对GSH和 Hcy/Cys的紫外可见吸收响应
        3.6.5 检测机理研究
        3.6.6 在活细胞中进行生物成像
    3.7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表面配体配位诱导的纳米杂化自组装体的高效光动力治疗和成像
    4.1 引言
    4.2 试剂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步骤
        4.4.1 复合纳米粒子UCNPs@MF-RB/PEG的合成
    4.5 实验方法
        4.5.1 细胞外催化H_2O_2释放O_2
        4.5.2 测量对H_2O_2的细胞外ROS生成
        4.5.3 UCNPs@MF-RB/PEG催化的Fenton反应
        4.5.4 研究UCNPs@MF-RB/PEG的细胞内在化
        4.5.5 测量细胞内ROS的产生
        4.5.6 体外光动力疗法效果的评估
        4.5.7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的表征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1 UCNPs@MF-RB/PEG纳米杂化体的合成与表征
        4.6.2 材料表征
        4.6.3 荧光光谱和UV-vis光谱
        4.6.4 UCNPs@MF-RB/PEG的催化效果
        4.6.5 细胞内荧光显微成像
        4.6.6 ~1O_2的产生
        4.6.7 评估PDT效率和细胞毒性
    4.7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自组装诱导稀土Eu~(3+)配合物的发光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试剂
    5.3 实验仪器
    5.4 实验步骤
        5.4.1 双光子敏化双亲稀土Eu配合物的合成
        5.4.2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5.5 实验方法
        5.5.1 Eu~(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组装
        5.5.2 HClO传感器(NIR-NPs)的制备
        5.5.3 温度测定
        5.5.4 在水溶液中检测HClO
        5.5.5 细胞成像实验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5.6.1 Eu~(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组装的形貌和性质
        5.6.2 有机和水的二元溶剂中Eu~(3+)配合物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
        5.6.3 Eu-NPs的温度传感性能
        5.6.4 次氯酸检测应用
        5.6.5 细胞毒性及共聚焦成像实验
        5.6.6 使用双光子激发在细胞内检测次氯酸
    5.7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六章 Eu~(3+)/Tb~(3+)超分子自组装的构筑及利用时间分辨技术检测炭疽病毒标志物
    6.1 引言
    6.2 试剂
    6.3 实验仪器
    6.4 实验步骤
        6.4.1 Eu~(3+)配合物的合成
        6.4.2 磺化杯[4]芳烃的合成
        6.4.3 DPA的检测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1 纳米杂化体Eu/Tb-SAH的合成与表征
        6.5.2 Eu/Tb-SAH作为纳米传感器使用荧光强度进行DPA的检测
        6.5.3 Eu/Tb-SAH作为纳米传感器使用荧光寿命进行DPA的检测
        6.5.4 Eu/Tb-SAH的应用
        6.5.5 检测实际孢子样品中的DPA
    6.6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一种基于AIE发光体的Tb~(3+)配合物的自组装体用于炭疽生物标记物检测
    7.1 引言
    7.2 试剂
    7.3 实验仪器
    7.4 实验步骤
        7.4.1 配体TPE分子的合成
        7.4.2 配体TPE-Tb分子的合成
        7.4.3 TPE-Tb NPs的制备
    7.5 实验方法
        7.5.1 DPA的检测步骤
        7.5.2 细胞培养
        7.5.3 细胞毒性测试
        7.5.4 实际孢子的检测步骤
    7.6 实验结果与讨论
        7.6.1 混合溶液中的光谱变化
        7.6.2 TPE-Tb的组装性质
        7.6.3 细胞成像实验
        7.6.4 TPE-Tb NPs检测DPA的性质
    7.7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稀土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1.1 稀土元素的简介
        1.1.2 稀土元素的生物学功能
        1.1.3 稀土元素的安全性
    1.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2.1 壳糖胺的简介
        1.2.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的制备及在动物体内的降解
        1.2.3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时间、地点
        2.2.3 试验动物
        2.2.4 试验设计
        2.2.5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2.6 测定指标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体尺性能的影响
        2.3.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3.3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粪便评分及腹泻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4.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粪便评分和腹泻率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时间、地点
        3.2.3 试验动物
        3.2.4 试验设计
        3.2.5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2.6 样品采集与制备
    3.3 常规养分测定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
        3.5.1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5.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6 讨论
        3.6.1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6.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7 小结
第4章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p H和瘤胃细菌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时间、地点
        4.2.3 试验动物
        4.2.4 试验设计
        4.2.5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4.2.6 样品采集及处理
    4.3 数据统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液p H值的影响
        4.4.2 不同处理对水牛犊牛瘤胃细菌质控及去宿主前后的影响
        4.4.3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4.4.4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4.4.5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细菌种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4.4.6 水牛犊牛瘤胃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营养物质消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5.1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液p H值的影响
        4.5.2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瘤胃细菌种群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论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5.1 试验结论
    5.2 本试验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氯化铈对稀有鮈鲫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的研究进展
        1.1.1 稀土性质
        1.1.2 稀土在畜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1.3 稀土的作用机理
        1.1.4 稀土富集与污染
        1.1.5 稀土毒理学研究进展
    1.2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研究进展
        1.2.1 主要生物特性
        1.2.2 稀有鮈鲫作为试验动物的优点
        1.2.3 稀有鮈鲫作为试验动物的应用
    1.3 水生动物毒理学研究进展
        1.3.1 急性毒性试验
        1.3.2 亚慢性毒性试验
        1.3.3 慢性毒性试验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铈对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实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鱼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样品及储备液
        2.1.4 试验条件控制
        2.1.5 试验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2.2.1 稀有鮈鲫中毒特征
        2.2.2 死亡数及死亡率的统计
        2.2.3 不同暴露时间的LC_(50)及毒性评价
    2.3 讨论
第三章 铈对稀有鮈鲫胚胎-卵黄囊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容器
        3.1.2 受试药品及试验溶液
        3.1.3 试验材料
        3.1.4 条件控制及试验方法
        3.1.5 死亡的判断标准
        3.1.6 显微观察
        3.1.7 心包囊、卵黄囊面积及尺寸测量
        3.1.8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对稀有鮈鲫胚胎自主运动频率的影响
        3.2.2 对稀有鮈鲫胚胎心率的影响
        3.2.3 对胚胎累积孵化率的影响
        3.2.4 胚胎-卵黄囊期仔鱼死亡率统计
        3.2.5 对仔鱼心包和卵黄囊面积的影响
        3.2.6 对卵黄囊期仔鱼体长和体重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铈对稀有鮈鲫肝胰脏和鳃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鱼
        4.1.2 受试药品及试验溶液
        4.1.3 试验试剂及器材
        4.1.4 试验条件控制
        4.1.5 试验方法
        4.1.6 组织病理学
        4.1.7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鳃组织学病理症状观察与统计
        4.2.2 鳃小片尺寸分析
        4.2.3 肝胰脏组织形态病理变化症状观察
    4.3 讨论
第五章 铈对稀有鮈鲫肝胰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鱼
        5.1.2 受试药品及试验溶液
        5.1.3 主要试剂和设备
        5.1.4 试验条件及浓度分组
        5.1.5 试验方法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铈对稀有鮈鲫肝胰脏MDA含量的影响
        5.2.2 铈对稀有鮈鲫肝胰脏SOD活性的影响
        5.2.3 铈对稀有鮈鲫肝胰脏CAT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5.3.1 生物的抗氧化作用
        5.3.2 环境暴露胁迫对生物体抗氧化应激系统的影响
        5.3.3 稀土对水生动物及水域生态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La+Ce通过ABCG1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综述
技术路线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动物的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及动物分组和处理
        2.2.2 屠宰及样品采集
        2.2.3 组织HE染色
        2.2.4 肌内脂肪的测定
        2.2.5 不同热应激时间ABCG1、脂联素基因在各部分脂肪上的表达和定位
        2.2.6 脂肪细胞的分离分化培养
        2.2.7 热应激模型的建立及筛选镧和铈浓度
        2.2.8 油红O染色
        2.2.9 热应激时稀土元素和ABCG1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热应激及La+Ce对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形态及细胞半径的影响
        3.1.1 热应激及La+Ce对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3.1.2 热应激及La+Ce对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半径的影响
    3.2 热应激及La+Ce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3.3 La+Ce对不同热应激时间肉鸡脂肪中ABCG1、脂联素表达和定位的影响
        3.3.1 热应激1 周和2 周黄羽肉鸡各部位脂肪内ABCG1mRNA的表达水平
        3.3.2 热应激1周和2周黄羽肉鸡各部位脂肪内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
        3.3.3 免疫组化法检测ABCG1在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上的定位
    3.4 鸡前体脂肪细胞培养与成脂分化诱导
    3.5 La+Ce对热应激下鸡脂肪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3.5.1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鸡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3.5.2 La+Ce对鸡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3.6 La+Ce和 ABCG1 对细胞成脂的影响
    3.7 La+Ce与 ABCG1 对热应激下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热应激对脂肪细胞大小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4.2 La+Ce和 ABCG1 对热应激下脂肪沉积的影响
    4.3 La+Ce和 ABCG1 调控热应激脂肪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稀土元素镧和铈对小麦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元素简介
    1.2 稀土元素的应用及污染现状
    1.3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1.3.1 稀土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2 稀土元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3 稀土元素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3.4 稀土元素对植物代谢的影响
    1.4 毒性预测模型
        1.4.1 毒性作用的影响因子
        1.4.2 生物配体模型
        1.4.3 静电作用模型
        1.4.4 混合毒性预测
    1.5 代谢组学技术
        1.5.1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1.5.2 代谢组学技术的运用
    1.6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环境因子对稀土植物毒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生物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内容与方法
        2.3.1 小麦发芽实验
        2.3.2 营养液与母液的准备
        2.3.3 浓度设计及测试溶液准备
        2.3.4 毒性暴露实验
        2.3.5 形态计算
        2.3.6 实验模型公式
    2.4 实验结果
        2.4.1 不同影响因子下稀土元素La、Ce对小麦的毒性作用
        2.4.2 不同模型对稀土元素La、Ce单一毒性的预测效果
        2.4.3 不同模型对稀土元素La、Ce混合毒性的预测效果
    2.5 讨论
        2.5.1 不同影响因子对稀土元素La、Ce毒性的影响
        2.5.2 稀土元素La、Ce单一毒性的预测
        2.5.3 稀土元素La、Ce混合毒性的预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土元素对小麦的生长与生理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生物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内容与方法
        3.3.1 小麦发芽实验
        3.3.2 营养液与母液的准备
        3.3.3 浓度设计及测试溶液准备
        3.3.4 毒性暴露实验
        3.3.5 稀土元素吸收测定
        3.3.6 叶绿素含量测定
        3.3.7 抗氧化系统指标测定
        3.3.8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稀土元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4.2 小麦对稀土元素的吸收
        3.4.3 稀土元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3.4.4 稀土元素对小麦根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4.5 稀土元素对小麦叶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5 讨论
        3.5.1 稀土元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5.2 稀土元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3.5.3 稀土元素对小麦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5.4 稀土暴露下小麦生长状况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元素对小麦代谢的影响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生物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3 内容与方法
        4.3.1 小麦发芽实验
        4.3.2 营养液与母液的准备
        4.3.3 浓度设计及测试溶液准备
        4.3.4 毒性暴露实验
        4.3.5 代谢产物的测定
        4.3.6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稀土元素La对小麦根部代谢的影响
        4.4.2 稀土元素Ce对小麦根部代谢的影响
        4.4.3 稀土元素La、Ce混合物对小麦根部代谢的影响
        4.4.4 稀土元素La对小麦叶部代谢的影响
        4.4.5 稀土元素Ce对小麦叶部代谢的影响
        4.4.6 稀土元素La、Ce混合物对小麦叶部代谢的影响
    4.5 讨论
        4.5.1 稀土元素对小麦根部代谢的影响
        4.5.2 稀土元素对小麦叶部代谢的影响
        4.5.3 混合暴露中La、Ce的交互作用类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论文

(9)茶叶稀土含量对植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元素的毒性与低剂量效应
2 食品中稀土元素相关限量标准
3 茶叶稀土元素高含量( 超标) 的主要来源及其机制分析
    3. 1 茶叶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
    3. 2 关于硝酸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问题
    3. 3 导致茶叶稀土元素高残留的机理分析
        3. 3. 1 土壤稀土元素( 背景) 和外源稀土元素与茶叶稀土元素含量
        3. 3. 2 稀土元素的土壤累积性及效应
        3. 3. 3稀土元素叶面肥喷施于茶叶的高度吸收与富集
        3. 3. 4 茶树( 叶) 对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及其于结构组分中的赋存形态与茶叶的稀土元素富集
4 茶叶稀土元素问题的对策建议

(10)稀土离子对NIH3T3和MC3T3细胞增殖及细胞膜钾通道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稀土应用现状
        1.1.1 稀土元素简介
        1.1.2 稀土元素的主要应用
        1.1.3 稀土元素与钙性质的比较
    1.2 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1.2.1 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
        1.2.2 稀土生物效应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离子通道及其活动特征
        1.3.1 离子通道简介
        1.3.2 离子通道的主要作用
        1.3.3 离子通道的主要分类
    1.4 离子通道的研究方法-膜片钳技术简介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稀土离子对NIH3T3和MC3T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1 前言
        2.1.1 成纤维细胞
        2.1.2 成骨细胞
    2.2 细胞增殖和凋亡
        2.2.1 细胞增殖及其常用的检测方法
        2.2.2 细胞凋亡及其常用的检测方法
    2.3 稀土离子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2.3.1 LaCl_3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2.3.2 YbCl_3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2.4 稀土离子对NIH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2.4.1 LaCl_3对NIH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2.4.2 YbCl_3对NIH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稀土离子对MC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2.5.1 LaCl_3对MC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2.5.2 YbCl_3对MC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2.6 稀土离子对MC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2.6.1 LaCb对MC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2.6.2 YbCl_3对MC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2.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稀土离子对NIH3T3和MC3T3细胞周期的作用研究
    3.1 细胞周期及检测
        3.1.1 细胞周期
        3.1.2 流式细胞仪
    3.2 稀土离子对NIH3T3细胞周期的影响
        3.2.1 LaCl_3对NIH3T3细胞周期的影响
        3.2.2 YbCl_3对NIH3T3细胞周期的影响
    3.3 稀土离子对MC3T3细胞周期的影响
        3.3.1 LaCl_3对MC3T3细胞周期的影响
        3.3.2 YbCl_3对MC3T3细胞周期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稀土离子对NIH3T3细胞钾通道的作用研究
    4.1 前言
    4.2 NIH3T3细胞外向钾通道
        4.2.1 实验部分
        4.2.2 实验结果
    4.3 稀土镧对NIH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的影响
        4.3.1 实验部分
        4.3.2 实验结果
    4.4 稀土镱对NIH3T3细胞外向钾通道的影响
        4.4.1 实验部分
        4.4.2 实验结果
    4.5 总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稀土离子对MC3T3细胞钾通道的作用研究
    5.1 前言
    5.2 MC3T3细胞外向钾电流
        5.2.1 实验部分
        5.2.2 实验结果
    5.3 LaCl_3对MC3T3细胞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5.3.1 实验部分
        5.3.2 实验结果
    5.4 YbCl_3对MC3T3细胞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5.4.1 实验部分
        5.4.2 实验结果
    5.5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论文缩略语
附录Ⅱ: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稀土元素对生物机体剂量效应机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镧离子)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D]. 苏昊.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Tb(Ⅳ)/Tb(Ⅲ)氧化还原对的NaTb(SO4)2和Tb2O2SO4的制备及对生物分子的荧光检测[D]. 王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转录组分析的镧系元素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D]. 黄智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基于配位作用的荧光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 苏平如. 兰州大学, 2020(04)
  • [5]稀土壳糖胺螯合盐对水牛犊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D]. 李浩. 广西大学, 2020(07)
  • [6]氯化铈对稀有鮈鲫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研究[D]. 邱逸忱.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7]La+Ce通过ABCG1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董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8]稀土元素镧和铈对小麦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D]. 李建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茶叶稀土含量对植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J]. 陈祖义,朱旭东,王筱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02)
  • [10]稀土离子对NIH3T3和MC3T3细胞增殖及细胞膜钾通道的作用研究[D]. 张丽平. 山西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稀土元素对生物体的剂量效应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